200kg砝码:南靖2008年高中毕业班省第二次质检质量分析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25:51

南靖2008年高中毕业班省第二次质检质量分析报告全县基本情况:这次参考学生3042人,文科962人,理科2080人。全县文科最高分599,理科最高分638,文科总分平均分420.5分,理科总分平均分392.3分,理科综合平均分130分, 文科综合平均分169分。
语文科全县成绩情况:
参加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文科 961   92.6  66.7
理科 2069  90.3  60.9
一、试题评价
    本次试卷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135分和15分,题目类型、命题角度与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样卷一致,命题遵循“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指导思想。
试题难度与去年高考试卷相比基本持平。不偏不怪,规范严谨,富有科学性。试题的知识点、覆盖面基本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考查内容均为学科主体内容,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试题材料的选择突出时代感,贴近中学生实际。语言知识和综合表达题在选择语言材料时,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的实际。这些材料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开阔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
其中难度较大的是现代文阅读题,此题由于传统文化浓,文章较难懂,学生组织答案较难。
1——10题相对较易。
14题,新题型较灵活。把原来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达题,增加难度,能真正考查学生的水平。
15题设计得不错,有生活气息,结合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发挥。
16题对联传统文化浓。
作文命得最好,采用半命题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
力。让学生即能抒写自我,又能关注社会问题。做到大家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抽样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1至5题。在这部分中学生的平均得分是11分左右,主要失分是在第4题文言实词“绝”的翻译不理解。大多数学生反映答案大部分选C,很没底。有的做对了又改掉。
二、第三大题部分
第6题《论语》是刚练过讲过的题目,学生平均得分在7.2分,但有些学生由于上课不认真,印象不深,也有的得1到3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学得不够扎实。
第7题诗歌鉴赏平均得分在3分,这题设计得难度中,关于借景抒情学生较易得分。但关于用典年段仅一个学生会。
第8题出题的方式比较死板,也比较浅易。学生的平均分大约在4.4分。但也有学生背得不扎实,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特别是同音错别字。
第9题文学名著选择题。此题学生的平均得分在4.2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答题。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由于准备不充分,只选对一项。两项都选错几乎没有。
第10题名著简答题平均得分2.3分。主要是表述不清,基本事实清楚,但要点不清晰,得分点较少。
三、第五部分的现代文阅读题
此部分评卷教师评得较严,因而得分率也较低。平均分只有6.8分。
此题学生答题主要存在着以下原因:一对句子的理解不深,一句考深层含义,另一句学生没有看出是暗喻,把握不准。二是内容相对较深,学生理解较难。三、学生阅读能力还较差,答题方法和技巧还很差。
 四、第六大题。
此题得分率较低,平均分只有7.2分。此题低的原因有:一是学生对对联的答题方法还是没有完全把握,虽然这种题型已考过好几次。二是审题不细心,对14题(2)验证传统的大脑功能哪两个区的答题看成是第一段的内容,造成很多的学生此题得分为零。三 是对15题的坐公交车,部分同学可能没坐过,不理解乘坐方式,需要转车。有一半同学做错。四是17题没做过,不会做。
五、作文题。
   此题作文题学生比较有话可说,一般不离题,平均分约为45分。
作文题采用半命题形式,学生填空题目有部分不通顺,再者使用材料不新鲜。多数审题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但由于批改老师尺度的不同,分值相差太大。
三、今后教学建议和对策
1、 加强集体备课力度,认真分析研究2008年的福建考试说明,还有近三年的福建省高考试卷,去年课改四省的高考卷。分析研究今年的变化,最后复习总结中要突出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三个重点。
2、 要强化语言表达题,强化主观性题目训练,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去表达,培训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   加强学生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强调学生回归课文,及名著原著阅读;
  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
4、  加强现代文答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加强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
  加强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 注意信息的搜集和筛选,注意用好网络。
7、 抓落实,重跟踪,重效果,重学生信心的树立和心理的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满怀信心,轻松上阵。
数学                                  
全县成绩情况:
参加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文科  959        81.7      44.7
理科  2066       88.5      53.5一、试卷分析:
本次质检数学试卷全面考查整个高中所学的知识,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大纲内的要求一致.试题呈现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难度定位在与教材例、习题相当的水平上.试题选材新颖,联系实际,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的力度,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函数导数方面分值占得比较多.另外,针对当前的教学实际,设计了对课题学习内容的考查.试卷知识覆盖率高,贴近教材,强调基础,全卷对知识技能考评的定位比较准确,在全卷分值、考试时间方面符合高考要求,试题突出应用意识的考查,有一定灵活性,但全卷区分度较差.总的来说,本次数学质检卷比较贴近本年段的教学实际,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将对今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抽样分析)
1、(1)客观题   集中错在:5、7、8、9、11、12、15、16小题。
   (2)主观题(解答题)
    第17题  二倍角的余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及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不能灵活应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记错。18题  本题考查概率与统计,特别考查识图这与直接利用文字语言再计算概率不同,不能判断第(2)小题事件是“独立重复实验”,另外解题语言叙述不规范。19题  不能明确异面直线PD与BC所成角成锐角,求M点坐标错误以致求平面法向量错误。20题 (1)利用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2得到f(x+2)=f(x-2)   (2)再整体换元时x→x+2直接写成 x=x+2或x=x-2   (3)利用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直接得到f(x+2)=f(2-x)或f(x)=f(4-x)未加以证明  21题   第(1)题设椭圆的标准方程错误,第(2)题能得出过点S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的圆的方程,知道TA⊥TB的关系式,不能利用TA⊥TB推导出T点的坐标。 22题   第(1)题指数函数求导错误,无法确定函数的极值点,第(2)题没有考虑x-a-1>0。
2、学生出现的问题
(1).学生双基不扎实的问题,如对22题的理解。
(2).学生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知识方法稍综合的试题得分率普遍较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卷时表达和解释不规范、欠准确;学生应用意识仍然较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好学生粗心,差学生厌学,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本次考试,以新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学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从考试结果看仍有个别班级的及格率偏低,差分度偏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因此我们教师存在教材钻研不够,教学随意性,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或高或低,不能适应考评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仍然盛行,以教代学,机械训练,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作业布置、批改、讲评不到位,辅导学生不能持之以恒,对差生缺乏长效管理.
三、今后措施和教学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采取下面几点措施、策略:
1.加强本备课组建设,提高备课质量.切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尊重教材的地位,我们既不能肆意拔高,更不能随意弱化.提倡教师分工协作,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挥群体优势,以提高备课质量.
2.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质量.课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时,有效安排学生的活动和技能训练,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反馈意识.
3.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长效管理,认真及时地做好差生辅导.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激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关注薄弱班级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有效利用补课时间,针对问题和不足,强化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让这部分学生真正听懂、学会、练熟,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考试研究,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指导.近年高考考数学卷中出现较多的新题型,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有关训练,使学生能面对陌生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的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得分。
英语科全县成绩情况:
参加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文科  962       77.8        34.1
理科  2075       84        45.7
一 .试题分析 :
该试卷较好地领会《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的难度比第一次省质检难,尤其是完型和阅读。
(一)听力
听力部分本次教学质量检测的听力部分命题保持了几年来全国所用的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思路,语速较快,音质不很清晰,不利于大部分考生判断选择,得分较低。本次检测听力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主旨要义,如第17题;2、获取与话题有关的具体事实信息,如第1-4题等;3、对于说话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能做出简单的判断,如第5题;
(二)单项填空
( 1 )知识点考查较全面。词法方面涉及了介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代词,尤其以考查动词为主,占了5分如第21,23,29,31,33题;句法则考查了从句如22,26题和倒装句如34题,并列句27;交际用语如25题.
(2)重视基础,注意语境,体现应用
坚持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原则,设题中强调通过语境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着重考查学生对语意、语境、语篇的深层次理解,并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形填空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测试题型,它不同于单项填空,完形填空设题的着眼点是整个段落,甚至是整个语篇,是形、义、境的结合,它是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归纳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的综合性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实践能力。
本次统测的完形填空题是一篇记叙文。该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行文规范,考点分布如下:
名 词 动 词 介 词 连 词 形容词 副 词 合 计
3 9 2 1 3 2 20
(四)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要求学生能读懂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方面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信函、说明、报告以及书报杂志中的一般话题的短文材料。本次考查内容主要为:
1、全文理解主旨要义
主旨大意(main idea, mainly about)的判断选择,第68,75题。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任何篇短文都会有大量的细节信息,以支撑所要阐述的主题,所以能否准确掌握这样的细节,会影响对于全文主旨的把握,这类试题有时比较直接,理解字面含义,即可以答出,有时则较为间接,需要经过综合、归纳或推理才能准确判断,如:第60、61、64、66、74题等。
3、作出简单的推理判断
阅读英语材料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在实际阅读中,我们有时需要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事实与线索,经过一番逻辑推理,才能掌握作者虽未提及但确实存在或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第63,67,71,72,73题为此类题型。
4、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如第62,69等。
(五)短文改错
难度较低,得分较好。
(六)书面表达
表格作文,而且是双柱形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找不出共性和特性,导致要点不齐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各大题得分情况如下(抽样):
听力 单选 完形 阅读 改错 书面表达
19.6 7.8 17.6 26.7 5.4 15.7 
2. 各大题的答题情况分析
(1).听力题最高分得(30分),听力部分做得最差的题目是第4,15,16题,主要在于发音不清晰,答案较隐蔽,其次失分较严重的是1-5题,在于学生进入状态较慢且只念一遍,其中第5题有一定的难度.
(2). 单项选择最高分得满分(12分),正确率较低的题有:25,28,32,35题,其次是22,23,26,29,34。原因在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对语言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切22,易陷入思维定势32,34
(3). 完形填空题最高分得满分(27分),正确率较低的题有:41/49/51题以及42/55。从中可以发现学生作答时忽视上下文的内在联系以及缺乏语篇意识,缺乏推敲的能力。
(4). 阅读理解题最高分得满分(36分),正确率较低的题有:72/6765/6975题,主要在于72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能力,且生词较多不易理解,67题推敲有一定的难度,
(5). 短文改错考生最高分得满分(10分)。错题集中在76、80、81、83,84,85题。考点分布均匀。
 (6). 书面表达:最高分17分。大部分考生的书写工整,要点完整,但语法结构和词汇有限,不能得高分。还有很多考生虽然要点能点到,但语法错误较多,以至于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少数考生抄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三 今后措施:
1、第二轮专题复习时分句法和词法穿插听力/单选/完型/阅读 /该错/作文五大块的解体技巧,力抓突破,进一步加大知识梳理的力度,突破概念的理解,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尤其对容易产生混淆的知识点多加横向比较,纵向归类。要求及时复习,错题要求及时订正并做笔记。典型例题,类型题要求有摘录,整理,这是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是劳动过程,是克服遗忘的一把利刀。坚持不懈如是做,学生能获得解疑释难的第一手学习材料。
2、听力训练坚持不懈,适时加以方法的指导,并且把听力的时间挪到下午进行让学生适应生物钟.
3. 进一步指导学生做完型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训练解题速度和技巧,特别是抓学生限时阅读。
4、加大第Ⅱ卷主观题的训练力度,注意答题的规范化.书面表达的重心仍是训练表达的通顺度,狠抓字迹,争取非智力方面的分数;真正用上所学的词汇、词组基础语法等,做到学以致用;背诵范文,推敲范文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使表达规范化,因而也就避免了中国式的英语思维。
5材料以<<英语辅导报>>为主,同时精讲精练各方面来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每星期至少训练模拟试卷一份,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模拟试卷考试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下午与高考时间相一致,使学生能够适应高考的时间.
7.针对工作面的学生,每次考试后,都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及其解决办法,同时加以情感上的投资。
8.教研组利用一个单位时间进行教研,讨论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等.
9、继续认真研究考纲、考点、考题:认真研究2007年的英语考试大纲和近十年来的高考试题,得出考试的热点,读懂考试说明的潜台词。研究陈题新出,五月中旬至6月初将落实好第三轮总复习,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评和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归纳提高并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物理科全县成绩情况:参加人数2074  平均分47.2  及格率12.53一.试卷知识点分布及分数:
题目 力学 电磁学 热学 光学 原子物理学 实验 难度系 数 总分
14     6  易 
15    6   易 
16 6      易 
17   6    中 
18 6      易 
19  6     难 
20 6      难 
21  6     难 
22      17 中 
23    16   易 
24 19      中 
25  20     难 
合计 37 32 6 22 6 17  120
1、理综物理试卷的总体情况
这次省质检理综物理试题在形式、结构上都与2008年考试说明相一致,考试内容也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综合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等。充分体现“以能力立意”指导思想,没有偏题、怪题,不刻意追求情景新颖,以及信息量特别多的题,注重试卷的检测与评价功能。试题整体难度较大。对基础好的考生易于上手,进入解题情境比较快。
2、理综物理试题的特点
1、考查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点覆盖面较好,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重视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主旋律,仍以物理主干知识力学与电学为主。
2、试题推陈出新
试题内容背景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设计上重视推陈出新。试题内容背景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有:14、15、16、17、18、19、20、21、22、23、24共十一题。占题量的92%. 设计上有新意,问法上有创新。
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考查。突出学科内的综合,着力考查运用“力与运动观点”(整卷占60多分)。多数题目是旧题的推陈出新,没有出现热点信息题和与新科技有关的难题,如果学生只死记硬背书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不会灵活运用,肯定考不好。
3、注重联系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
试题的背景材料注重与现代科技事件相联系,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不少试题不落俗套,有创意。例如:第16题以探月卫星“嫦娥1号”为背景,20题以“压敏电阻”为背景,23题以“保龄球的运动”为背景,24题以“街道上的圆形污水井盖”为背景,它们都有一定的科技背景,题目难度不大,但使人感觉耳目一新。
4、突出能力考查
不定项选择题(14-21)共48分,其中多选题型有3个,与高考相似。力与运动、万有引力、热学、物理光学、原子核、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侧重记忆(但无纯记忆题出现)的同时,要求逻辑推理能力有所加强,整张卷有较好的区分度。如19题判断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的图像,如果学生理解公式、懂得去推导公式,利用公式判断出bc边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有效长度的变化,那么该题就不会失分,否则会出现绕来绕去无法得出正确结果。试卷的24题将经典题型“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条件略做改变,结合生活事例创新出的新题,该题重在运动过程分析,需要有推理能力。25题侧重模型化物理过程的分析,既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的知识点,又考查了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综合性较强,要求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高。
5、重视对物理实验的考查。第22题属于典型组合实验,形式新颖。体现在:将常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量改为非常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量。需要学生打破课本实验的思维和方法定势,从方法上进行创新,运用所提供的器材创造性地进行实验设计。本实验题,占物理学科总分的15%,突出了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三、对考生答卷情况的分析(抽样)
袋号 120
|
110 109
|
100 100
|
90 89
|
80 79
|
70 69
|
60 59
|
50 49
|
40 39
|
30 30

下 及格率
(60分以上) 平均分
05 0 0 1 0 2 2 3 6 4 12 10% 36.7
12 0 0 4 2 0 2 6 8 6 4 20% 44.3
45 0 0 1 1 6 6 9 4 7 2 26.6% 50.8
这次考试总体成绩不好,分析原因:
1、考生在理综卷做答时,在时间安排上还缺少经验.时间不够是造成本次成绩不好的直接原因。
2、考生“双基”不扎实:
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课本没有看或看的不仔细。②概念、定理、定律理解不透彻。③概念规律张冠李戴。③物理公式没有理解乱套用公式甚至忘记公式.这4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答错、不会做答或答题速度偏慢,影响整卷得分。
3、解题不规范
(1)物理量符号书写不规范。
A、部分考生不用试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进行表达,用其他符号代替试题中给定的符号而不加于说明,造成物理量符号混乱。如在第24题中用m1、m2代替m、M等。
    B、物理量下标书写混乱。如在第25题中,题目给定速度为某一定值符号BO,但很多学生用B来表示等。
(2)解题过程的书写不规范。
A、在解题过程中对于试题中未给定的物理量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B、解题过程中没有书写公式或写错公式。
C、在解题过程中存在跳步,没有一定的演算步骤。
3、学生对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分析能力较为薄弱。
如第25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及图象的综合题,题目设计巧妙,能力要求较高,属于难题,要求考生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分析物理过程要有较高的能力。绝大多数考生物理情景图搞不清楚,造成不会做答。
4、考生知识迁移能力弱:
学习平时不爱动笔,看到物理题,动脑想的多,动手做的少。不重视答题规范,题目粗做的多,精做的少,不考虑解题的逻辑性。不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只满足于一题的答案。不少学生只会 “啃”题,而不会“摆”题:把一系列相近或相反的题,摆出来,理出知识、理出线索、理出方法。因为只看到题,而没看到知识与方法,所以就造成了平时看起来好象会了,而考试的时候却无法作答。
三.今后的教学及其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预见:物理学科部分的选择题会更注重知识点的融合,解题难度会有所增加。热学、光学、原子物理、波动等非重点内容一般会在选择题中出现。而实验题仍会以电学、力学实验为主,分层考察,会有一些创新意识。计算题仍以对力学、电磁学主干知识的考察为主,会强调过程的分析与状态的判断,注意区分似是而非的问题,注意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今后的复习建议是:
1、夯实基础,全面复习
适当降低难度,强化学科综合专题。把知识的重点转移到横向联系上。选做一些薄弱点的练习题进行选择性练习和针对性校正;定期进行专题性总结,建立错题档案,及时进行补缺补漏,力求让每个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规律。
2、缩小范围(依据考纲)、明确目标(学科主干);立足基础(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加强针对性、注重适应性与实效性。要注意加强中档题的训练和理解;注重传统典型试题的分析和出新;注意常规题的解题思维模式的建立,区分试题的基础方程和特征方程、寻找物理过程或研究对象的联系方程;学科知识要成网络,解题方法要成套路。摆正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避免出现偏离考纲、脱离教材,而陷于茫茫无边的题海中的被动局面。
具体提出如下对策:
1. 加强备课组活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和说明,制定明确的第二轮专题复习策略,把握好复习的范围和时间;
2、第三轮复习安排2007年5月中旬至6月初,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评和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归纳提高并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3.要在基本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全面复习,夯实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
4.重视对实验内容的复习;强化实验,注意演变;
5.重视历届高考试卷在复课中的示范和样卷作用;
6.要做高三复课教学活动的主人、掌握复习的主动权;
7.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严格规范答题,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减少无谓失分。备课组决定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考试、布置一份综合练习卷;
8.关注社会、生活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
9.心理疏导,消除障碍,多鼓励、多到班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树立信心。
综上所述,在高三复习的最后这一阶段阶段,我们只要注意依纲靠本,夯实基础,重视在实验、分析、判断、逻辑思维等诸方面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就能在高考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化学科
  
全县成绩情况:参加人数2074 平均分51.6  及格率32.62
 
     一、对 试卷的看法:
1、一卷选择题涉及基本概念、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电解、有机结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保、反应速率、电解质溶液分析、实验基本技能等,突出考查双基,并体现学科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二卷涉及化学实验的实验探究、拓展、讨论、对实验的反思、讨论、评价、设计及计算,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查;涉及元素周期律、电池反应、化学平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推断、有机物推断等,突出考查能力。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对应用学科语言表达能力、化学科的观察、思维和自学能力、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考查。
3、全卷满分108分,在理综理按高考卷的形式分布相关题型与给分点。试卷突出考查高中化学学科主干知识与基本技能,以能力立意命题,并挖掘今年理综考纲对化学科的要求,试题难度适中、相对平稳,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考试与评卷情况:考试与评卷均严格按省、市、县的统一要求进行,统改评卷按时完成,评卷教师能依据标准答案,科学合理评分,认真负责, 科任教师回避评卷及统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 1、化学科108分总分分数段成绩统计(抽样)
袋号 108--
100 99--
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
30 29
-0 平均分 及格率(65)(%)
19  2 2 4 4 2 7 4 8 41.6 30
38  0 2 5 7 6 5 2 3 55.3 40
2、失分高的题目错误原因分析:第8题:无机与有机物分类概念不清;第13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相关计算概念不清;第26(5)题:元素周期率应用能力不足,电池反应、电解反应应用能力欠佳;第27(3)题:无机推断能力不足,相关推断计算能力欠佳;第28(2)(3)及(实验二)题:实验基本技能差、应用学科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的探究、拓展、讨论中的评价与设计能力不足;第29(4)题:有机物推导能力欠佳,同分异构推断能力不足;
总体失分原因是:
(1)、考试心理欠佳。
(2)、对实验的探究、反思、讨论中的评价与设计能力不足。
(3)、获取、处理信息能力不足、应用学科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未能形成知识网络,审题不清。(4)、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元素周期率应用与无机推断及有机物推导能力欠佳,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不足。四、今后做法:
1、认真研究考纲、考点、考题,强化基础,注重务实,进一步做好复习的按排与组织
认真研究2008年的理综考试大纲和近十年来的高考试题,得出考试的要求与规律。扎扎实实继续进行第二轮复习,完成专题复习和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继续每周一次理综测试。第三轮复习安排2008年5月中旬至6月初,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评和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归纳提高并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第二轮复习:将继续进行高考热点的专题复习和学科内综合测试、讲评。注意总体安排总复习、强化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坚持备课组每周五夜集体备课。备课组将定时研究好专题讲学案。出好专题测试卷及学科内综合测试卷,搞好专题训练和学科内综合训练与每周一次理综测试质量分析和讲评。强化基础,将积极使考点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习题化并在复习中用好课本,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加强新科技、新材料方面的介绍,重视化学在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细心分析题目的习惯。力求让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化学知识,在基础上综合,在综合中提高,提高应考能力。
2、积极通过研究相关的市学科会议精神指导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引导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学科知识有一个再次主动建构的过程。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研究,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学会从学科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精讲多练,以学生的“学”为核心去设计教学活动,在把握重难点的基础上精讲多练。加强专题课的研究。例题、习题做到精选,通过例题和习题的讲评,举一反三、总结规律,通过配套练习应用规律、巩固知识,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做过的练习,并经常把错题拿出来回顾,不断强化巩固,力求与后面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审题和答题的指导,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的变化、研究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注意教学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做好专科与本三波动层同学的针对性辅导工作,开好每周一小时的辅导课,重视对他们的课外指导与方法点拨,分段布置任务,定期抽查作业,培养他们独立钻研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学习后进生,重点做好心态和习惯转化。
4、积极通过研究相关的市学科会议精神指导教学,尽力而为,确保完成本学年高考我县化学科教学目标。做到:教学态度端正,加强教研学习,重视注重基础,重视高考热点知识的考查;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强调综合,并注意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渗透课改,重视高考的发展与变化;立足创新,重视能力的考查与提升,与时俱进。 生物科   全县成绩情况:参加人数2072 平均分31.2  及格率17.04一.对试卷的评价
从卷面看省二质检的题目难度比一质检有所降低,注重体现2008年理综测试生物科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着力于实验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检测、导向和激励的功能。试题能力立意鲜明,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既能鼓励学生对生物学、甚至对整个理综学科的学习信心,又能较好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并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是一份较为成功的试卷。同时,本次省质检生物试题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探讨、商榷的问题。现综述如下:
1、成功之处:
(1)注重能力考查。本次省质检试题较好体现2008年考纲的学科能力要求,注意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实验和探究能力,如第2题要求读懂有关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则是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又如第4题要求考生首先要从曲线图中提取信息写出三种藻类植物间的相互关系,再分析选出正确选项,考查了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30题考查了实验设计思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解释,考查的是实验与探究能力。
(2)突出对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大学科内综合力度。如第1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关系,这些均是主干知识,且体现了对学科内综合的高度要求。
(3)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第3题基因检测,既关注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科技知识,又与现实生产、生活相联系。这体现了学科特点及生物学研究方法,注重学以致用,注重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境中分析推理及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科学性严密。
(4)体现导向功能。本次省质检针对文字、图解、表格等多种形式所包含的信息、意义进行命题,针对本省考生历年存在的答题不规范、专业术语用词不准确的薄弱环节进行命题,注意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的能力。特别是非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落在调节及遗传上,并以实验为载体,这与近年高考的方向一致,充分体现了省质检的导向作用。
2、不足之处:
(1)区分度较差。有些学校反映本次考试得高分的学生并不一定是生物学科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原因是本次省质检对某些主干知识(如代谢与遗传部分)的考查力度不够,对教材中实验原理、方法、技能的迁移运用较少涉及,同时,试题虽然力图推陈出新,但个别试题仍然是老瓶装新旧。此外,试卷整体难度的调整,因此,造成对中上学生的区分度不高。
(2)选修本比例低。整份试卷真正考查选修本内容的只有第2题及第3题。
二、考生存在问题
1.考试时间不足。
2.不重视审题,或审题能力较弱
3.概念理解不透彻,知识结构不完整
4.知识迁移能力差
5.表达能力弱
6.实验及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从省质检所暴露出的问题,结合生物教学实际,下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综合科考试训练
根据理综测试试卷的结构特点、学生对于理综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和解题习惯,还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应试心理,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灵活采用答题策略,做到考试时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
2.解读考试大纲,明确高考要求
考试大纲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在高考冲刺阶段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依据。所以要做到:①要求学生依据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对照教材逐点展开复习,不留死角。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回忆相关概念、原理、规律以及插图等;准确记忆相应的专业术语;联系以前做过相关练习、试题,将基础知识进一步夯实。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引导学生想通悟透教材的基本内容,真正理解,才能学会应用和迁移,才能提高考试成绩。②明确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常考点和未考点,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不面面俱到,在时间和精力上做到合理分配。③认真研习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各科考试要求上差异性,并通过典型的、具体的题例加以逐条展开,深化认识。引导学生对当年考试形式、内容、题型、分数比例以及考纲中的题型示例进行认真研读,对近年高考试题进行认真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考试的规范和要求。
3.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须知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并不意味着不考查其他相关知识,高考中解决这个矛盾的做法就是加强学科内综合,在每一道试题中以主干知识为主线,穿插、渗透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知识的考查,这就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疏理知识网络、对知识做到整体性掌握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在考前的冲刺阶段,回归教材,以新的角度审视教材,将知识问题化、情境化,是引导学生对知识做到整体性掌握,从而能准确、灵活运用知识的关键。
4.重视专项训练,强化学科能力
练习或测试应切实按理综测试的能力要求精选题目,注意发挥题目讲评时审题指导、解题思路引导、多角度变换题目设问的作用,对文字信息、图形图表及数据信息的读取、学习和运用需有专题指导,特别是对图形图表及数据,应根据其所表示的信息的不同,专题训练,分门别类,逐一突破。以切实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切勿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切勿陷入题海,找不到方向。切实使做题时那种“基础题目做不对,中档题目做不全,难题又做不了”的局面得到扭转。
5.重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与提升,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从几次考试的答卷情况来看,许多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太差,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①重视非选择题部分练习的落实。在教师精选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每一道题,把答案完整地写出来,不能仅仅是将答案写在“头脑”里,而是要落实到书面表达上。教师要尽可能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阅或讲评;②重视选择题的剖析。选择题在知识层面上容易拓展,在解题思路上容易展开,是培养学生能力,拓展知识视野的良好载体。具体操作上,可以让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即题析),以总结解题规律,深化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续写供选答案或编写变式题,以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和迁移能力等。③重视练习讲评的策略。每一次练习批改或讲评后,要留给学生自我反思、自己订正的时间,看看“现在”能否找到答案,反思原来“为什么错了”、“怎样才能不错”等。讲评时应重点剖析解题的推理、分析和论证过程,注意选择学生典型的、共性的错误,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共同完善答案。
6.加强常规试验与试验设计题型的训练
对实验的复习也应根据实验的目的、原理的不同,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提炼出众多实验的共性特点,重在懂得实验方法的运用,尤其是重在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努力做到将实验复习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实验和探究能力要求的教学和备考历来是使各个教师感到为难和棘手的问题,我们认为:掌握考纲中要求的、教材中规定的18个实验、实习和探究性课题固然重要,但并非要求死背这些内容,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典型实验(包括实习和探究性课题)掌握生物学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技能、特别是掌握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方法,用于解决新情境中的生物学实验和探究问题。须知“探究性研究”既然提出,就说明其重要性,因而,在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和复习中,一定要渗透探究性学习和研究,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方法、步骤融合于对生物学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7.加强考试心理、答题习惯及策略的指导
对理综测试来讲,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三个学科的答题过程中,从容应对,情绪镇定,是正确审题和找到解题思路的前提和关键,因此,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切实关心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养成良好的心理是冲刺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在考试中也是不容忽视的,既要讲究答题速度、又要讲究思考清楚再作答,做到答案有条理、卷面整洁,是考好综合试卷的基本要求。此外,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采用得当的答题策略,在理综测试中也非常重要,因此,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已的情况,灵活采用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争取在考试中发挥发良好水平。
政治科全县成绩情况:参加人数960  平均分55.7  及格率45.22一、试卷分析:
2008年4月份省质检政治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政性强。这次省质检试卷结合时政来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内容。围绕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教材主干知识加以分析。如12、13题的南方雪灾既考查财政支出又考查了当前环保的热点问题,40题的能源危机问题等。
2、日常生活话题多。用教材知识去分析现实生活问题,也是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第31、32、33、26、28、39题考查了我国今年节假日放假、食品安全、网上购物、奥运门票价格、社会分配公平等一些现实中老百姓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紧密教材知识和现实来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3、教育性强。政治课本身就要体现思想 的功能,试题第30 考察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这一功能的体现。
4、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第34、35题考查学生的再认课本知识能力。
5、是局部的创新。 学科间题目设置的位置比以往有一定的变化。如第12、13题位置设在地理和历史学科之间、第40题第四问和第八问设置的位置和往年不一样,加大了学生学科交叉的难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抽样)
这次命题继续保持了“注重基础、突出热点、关注生活、考查能力”的特色,比较系统地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教材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平日学习扎实的学生较容易得分、但第二轮复习后部分学生抛开基础知识,导致选择题平均分为32分左右,尤其是第34、35题的识记能力考查,得分率为36%和51%,这太不应该;主观题得分率有待提高,平均分达25分左右。
三、存在问题:
1、审题不严密,这是失分最严重的因素。如:第39题的二问要求用辨证法联系的观点来回答问题,却从唯物论或其他原理来回答的现象还不少。
2、基本知识不扎实。如:34题的国家政体正确率只有36% ;39题联系观点 写不齐全。
3、主观题答题不规范。政治术语运用还欠缺。
四、今后的具体措施:
1、抓基础知识网络建设。该“死记”的一定要“记死”,要花时间。对照《考试大纲》每一个考点都要过关,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重在知识的理解、迁移和应用,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并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构架知识网络和体系。这是解决基础知识薄弱的有效方法,只有读熟教材,才能减少知识表述不准确,原理运用不到位的问题。
2、抓审题能力训练。注意时政热点的学习,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特别是“两会”精神),关注民生重大问题,并把时政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题中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论与材料结合是高考的一个趋势,能否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答题,直接影响到答题是否准确、全面、深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见识、多思考,做到见多识广,从而找出规律,把握规律。关键是要能抓住“题眼”,抓住关键词。
3、抓辩证思维训练。教会学生学会“破题”,准确把握考核内容和命题意图,明确“立意”,找准答题方向。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质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而学生表现出的这方面能力比较欠缺,单项思维明显,不能做到全面地看问题,影响了答题的全面性。
4、抓答题规范训练。答题是否规范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科素养,规范的答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答题思路,也有利于提高评卷对答题的认同感。训练要有针对性,做好精讲精练。
5、加强政治时事教育。引导学生关注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对热点进行剖析。关注各地高考试卷中渗透的课改因素。注意学习新课标,尤其是关注新旧教材中不一样的表述。 
历史科全县成绩情况:参加人数960  平均分62.5 及格率61.76
一、试卷分析
(一) 值得肯定的地方
1.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及主干知识,有利于纠正07年高考文综(I)试题的某种错误导向。2、题型与高考大纲一致,总体难度中等,无偏题、怪题、材料题阅读量较适中。。
3、试卷的材料使用新课程内容,注重新课程与教材的衔接,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
4、试卷从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方面涉及国家兴衰、民主政治、近代化、中共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历史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涉及了民主问题和当前的比较严峻的经济问题。
5、在客观题和主观题方面都能体现了考查学生思维能力,从宏观上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把握也较微观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6、 的答案也较为开放性,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内容上有近代社会变迁(音乐、交通工具等);战后经济理论的发展(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教学理念上反映了强调历史学科的方法及过程(鉴别史案,研读史科,比较归纳),这些都较正确地体现高中课改和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试题区分度不大。
2、有些题目的内容可能有点超纲如17题,本题民族融合并不在考试范围。
总体评价:试卷难易适中,热点突出,是一份考查学生第二轮复习后掌握程度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
1、成绩统计(抽样) 高

年 高

率 及

率 总


历史 10.5% 63.8% 64.9三、学生答题情况及能力缺陷分析
    1、学生答题情况
经过检查,抽一个班级,选择题方面得分率78%,平均约40分;非选择题第38题约80%约26分;第40题80%约15分;
2、学生能力缺陷分析
 ①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加上学生知识联系能力问题,第16题错的多。
 ②历史概念的理解没有到位,资本主义萌芽没有没有认真理解清楚,导致18题失分很多。得分率低。
 ③读图能力较差,和课本知识没有联系好,时间背景没有用好,如20题许多同学做错。
④历史现象和历史知识没有很好的结合。理解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如22题,得分很低实际考英国君主立宪后的体制。
⑤23题主要是没有很好地与课本知识结合,做错的同学很多。
2、第38题做得较好。40题做得不理想,主要是没有很好地使用历史语言。小题大部分同学回答不准确。
四、逐题分析
解题:14选D。本题得分率较高,约90%以上的同学做对,错的同学主要是题意要求回答政治方面没有弄清楚。前面背景时间是C222-C208年刚好处于秦统一全国时间。因为题目要求说的是洞庭郡,原来秦国范围没有到达洞庭湖地区,只有统一后才有出现。A是西周B是曹魏才出现,C是经济方面和题意不符。
15.选D。得分率约80%,错的原因是隋唐军事制度前后关系没有弄清楚。开始没有AB是隋朝开始,C两汉时期,D是唐朝无法维持军队的情况下实行的新的军事制度。
16.选A。得分率约50%,主要是法国1791宪法确定的政体没有记牢。《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体和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国家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C是法国后来实行的,C是主张三权分立,D没有实行。
  17.选A。得分率约90%,只要题目意思弄清楚就可以了。考课本小字部分,由胡人的特征到中原的形象,说明民族融合汉化的加强。B不能说明C说的是少数民族不是外国人,D不能说明。
18.选B。得分较差。关键是题意所述是什么现象,是否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确定。因为题目前提是清朝前期,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江南到漳州具有①的特点,染色在镇江具有②的特点,③项介绍的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④是各地分工明确,明显的社会化特征化。
19.选B。70%的同学做对。主要是教材内容的熟悉。清政府在甲午战后,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而放宽对民间的限制。不是真心发展资本主义,也不是为了政治改革,更不是资本输出。
20.选C 。50%同学做对,关键是时间提示要和课本知识联系好用排除法,A还融合外国宗教,B是学习西方技术C是义和团时出现D是民主与科学,过分肯定西方。
21.选C。70%做对,主要是各个选项要弄清楚时间。①是十月革命1917,②是抗战时1942,③是1949年,④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
22.选C。60%做对,要注意时间提示和现象内容和历史知识的联系。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外国车辆多说明开放,B项也可以说明C不能说明已经富裕,D项街道车辆已经向近代化转化了。
 23.选D,40%做对,许多同学没有联系当时的背景是德国刚打败了法国和奥地利,总是联想英法。主要原因是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法国,奥地利被打败。
24.选D,75%做得较好,主要是课本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评价的理解。前提是巴黎公社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地位,属于评价,A是推翻临时政府B是只是雏形,还没有开辟社会主义道路。C领导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D是评价。
25.选A。主要是李时珍的科学精神和达尔文的精神的理解和掌握。李时珍重视考察和试验、比较。达尔文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观点和他一致。
38.(32分)学习历史通常需要研读史料、鉴别史实、比较归纳、理解感悟等过程。根据下
    列要求,回答与民生相关的问题。
    ◇鉴别史实
①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解题:主要考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解。
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②汉朝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有利于社会稳定。
解题:考了编户齐民的概念,关键是课本内容的记忆理解。
①被西汉政府正式编入户藉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
②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③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提出“存百姓”的思想,完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百姓生活
有所改善。
解题:“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了保民,就必须务本。他采取一系列劝农措施。如完善并发展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均田制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并提高其生产积极性,以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并保证其生产时间。主张取民有制,不夺农时。
④北宋中期,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解题:科技和太学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扩大统治基础。
(1)以上材料有2则与民生问题无关,请写出序号并分别说明理由。(6分)
解题:主要是要理解材料的意思
②是加强管理,增加财政收入。
④是扩大统治基础
  理由:编户齐民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控制,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是为了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研读史料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这决不是欧美所能及的。欧美为什么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当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一切 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在这段材料中,孙中山提出什么主张?(2分)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提出这一主张
的理由。(6分)
考三民主义内容中的平均地价。注意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可以看其中的变色文字。明显是在讲民生主义当中的平均地价问题。
理由:避免贫富分化;可以解决土地问题,进而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民富国强。
     ◇比较归纳
    (3)建国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下表。(14分)
  措施     背景     范围   特点   共同作用土地改革
 
    ②
 
    ③
 采用立法手段 
    ① 国家财经困难,投机
商人囤积居奇,使物价暴涨,影响人民
生活。 上海等城市     ④     ⑤ 
解题:类似于填空题:考基础部分,前提很清楚是建国初期,时间已经限定了,然后和课本当中的知识点相联系,可以得出是刚解放时的土地政策和为巩固政权、解决经济问题而实行的措施。首先要判断是什么事,然后根据史实回答。
①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或稳定物价)。 ②新解放区未进行土改,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③全国新解放区的农村。  ④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  ⑤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理解感悟
(4)综合上述民生问题的材料,可得到哪些启示?(4分)
解题:该题要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到解放初解决农民土地和建国初稳定物价方面来考虑。
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与时代相适应;任何政权只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4分,答出其中 2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0.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0分)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l973年12月持续到l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1974年消费物价上涨11.4%,l975年上涨11%。 ——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的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 济。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主张通过减税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 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里根政府采用了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
    ——摘编自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和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一重新表述》
材料三    里根时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国民生产总值
年增长率(%) 
一O.3 
 1.9 
—2.5 
 3.6 
 6.8 
 3.4 
 2.8 
 3.4 
 4.6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人民版)》
(1)依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这一问题给美国带来的影响。(4分)
解题:材料一中说的是70年代的经济危机,要读出反映什么事,和教材知识联系,然后说出是产生什么影响。
问题:通货膨胀与生产下降并存。
影响: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人民生活水 平下降。 (2)里根政府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为解决上述经济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解题:从材料信息当中找出里根当时采取的货币和供给派的措施即可。
措施:里根政府推行减少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等措施。
(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美国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说明了什么?(6分)
解题:从材料一的大幅度下降到80-88年恢复和上涨的趋势
趋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并持续增长。说明:里根政府对经济的调节是有效的;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对当时美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美国经济体制仍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今后对策与意见
   1、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和高考命题角度,调整的“风向标”。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新考纲并结合教材进行研究。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备考,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扎实打好知识基础,不单要掌握记忆能力,还要掌握辨析、推理等思维能力。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更加扎实全面。对于基本技能,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要通过典型题例来逐步培养。重视回归课本。
   3.以学会学习为中心,优化复习过程与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复习效率,要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要合理训练,以练促学,有机协调训练、测评、考试、讲评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与技巧。 训练题目要规范、要新颖、要灵活,尽量与新高考题型及设计特点保持一致。训练量要适度,难度要适中。讲评要及时、全面,注意解题方法技巧的总结与指导。
 5.抓主干知识,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和把握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6.研读考题  掌握动态。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展示了命题人的立意角度和涉及的知识范围,是学生了解考试的窗口。考前要整理至少近3年的高考试题(主要是文科综合中的历史试题),熟悉其结构和特点。抓高考信息的采集与筛选,增强复习针对性。
地理科
                             
全县成绩情况:参加人数960  平均分51.1  及格率24.9
一、 对试卷的看法
1、试卷考查内容包括所有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内容覆盖面广,试卷难度中等,选择题较难,综合题适中,题型和考查宗旨与近年来高考题接近。试卷考查基础知识,但灵活应用,更注重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是一份死记硬背就能考好的试卷,能充分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注重学科特色突出考查地理基本能力,充分使用地图语言运用各种类型的地图,设置形式多样的情景,考查学生基本的地理意识和能力。
3、结合热点充分体现了试题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能体现考查“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如我国沿海大铁路的建设,08年初的大雪灾等,背景知识新颖,但考查的知识依然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
4、图文并茂,生动活动。
不足之处是:1、选择题7、8、9难度特别大。特别是第7题,几乎都选A。2、粮食问题考纲已删除,但在40题里出现。
二、 逐题分析(抽样)
选择题失分最严重的有4、6、7、8、9、10、11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正确率(%) 96.3 81.9 99.4 45.1 74.7 43.8 6.8 21.0 11.7 41.4 41.41、2题:第一题迷惑性较强,学生多因无法精确判断而错选。A:没考虑福建省的实际情况,以东部多数情况答题。C:福建省地形以低山丘陵,山间小盆地为主,东西部的差异最主要不在生态环境,而在交通条件。学生具体区域具体分析的能力欠缺。D项学生反而不敢选。对于“经济发达”与“城市化水平”谁因谁果搞不清楚。
3、4、5题:分析能力不够是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错在第4题。学生对题意理解不透彻,不能把题目的意思转化成“随植被覆盖率变化,减流减沙作用变化最明显的是谁” 6、7、8题:主要错在7、8题。第7题最大的失误在于想当然的认为三条经线都是西经,没有注意到经度差值一为20度,一为10度。阴沟翻船,死不瞑目!对于这类题目,定要三思!
9、10、11题:主要错在9、10题。这两题是平时教学的盲点。第9题学生无法从图中准静止锋的位置与运动方向来分析,只凭常规的情况来判断,几乎都选B。第10题不知“冻雨”是什么,怎么形成的,以至无法分析。很奇怪的是第11题错的同学也超过半数。不应该。
总而言之,选择题得分不理想。
36、37、40(5)、(6)、(7)题:综合题答题要点不完整,知识遗忘率高,分析能力不强,审题的准确性,答题使用专业语言,表述简洁有条理,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当然,可以看出与第一次省质检比起来,综合题答题能力已经有所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
1、知识遗忘明显。
2、基础知识有待加强。
3、审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表述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思维不缜密。
4、答题速度较慢。
5、解题经验不足,综合题训练不够。
三、今后的措施
1、精选题目,强化训练,尽力补缺补漏,使知识能得到及时巩固。
 2、继续实行模块式专题复习。根据学生情况,确定如下主干知识专题:地球,气候,地理图表、地理计算、自然灾害、区域整治。据此归纳系统相关知识,再辅之以专题练习。
 3、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4、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
  (1)进行解答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获取知识的技术性训练。做好高考模拟训练题。  (2)针对与地理知识有联系的社会现实问题,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多角度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
 5、重视对图像图表的判读,注重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
 6、每周练一份综合卷,进行详细讲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作出个别的指导
 
福州市2006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 郑州2006年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答案 郑州2006年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答案 求2006年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哪位有2005年郑州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题英语的答案? 急需!!天津市和平区2006年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语文试卷 急需!!天津市和平区2006年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语文试卷 成都市2006毕业班第二次诊断题 2006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200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检语文试卷答案 帮忙找试卷 天津市和平区2006年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理综试卷(带答案) 帮忙找试卷 天津市和平区2006年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理综试卷 荆州市2006年高中一年级学年质量检查 成都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成都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卷 肇庆市2006届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的答案 谁有2006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初中第二次质量预测 帮忙找试卷 南开区2006年高中质量调查理综试卷(一)(带答案) 2005年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卷l理科数学答案 成都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 成都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