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消防申办程序:这样的文章没有再次被删除,改为被私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46:08

这样的文章没有再次被删除,改为被私密:

笑话之一——这样的文章都被删除

我是压迫者吗

——读保罗·弗莱雷《压迫者的教育学》

[魏勇原创2010-06-2317:27:56]

我是压迫者吗?老师,请您先不要急于否定。在分类标准上,教师和清贫、蜡烛、弱势是一组词汇,怎么可能是压迫者呢?让我们了解一下保罗·弗莱雷对压迫的定义,他说“压迫的行动之所以是压迫的,在于该项行动会妨碍人们的人性化。”我想,必须承认,我们都是压迫者。我们的教育是在扭曲人性的方向做功,我们的课堂是在抑制学生的独立思考上努力。

我们充当压迫者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把自己不认可的信息插件强行安插到学生思维中,理由是考试需要或者正面教育需要。我们教师有一种奇怪的正面教育癖,总觉得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应该用美丽的谎言,他们认为最好不要唤醒沉睡在黑屋子里的孩子,不然,除了增加他们的恐惧之外,毫无意义。然而事实上,“觉醒并不会导致人们“毁灭性的狂乱”。相反地,它会使人们以负责任之主体的身份进入历史过程中,觉醒可以帮助人们寻求自我的肯定而避免盲从。”我认为保罗?弗莱雷讲得对极了,觉醒并不意味着狂乱,而是意味着革命的责任和追求,意味着革命的开端。

鼓励继续沉睡的教师本质上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懦弱辩护。我们最大的人性缺陷是懦弱,对教师而言尤其如此,“有什么用?”是人们最常用的辩护词。这句辩护词既把自己从道德质疑中解救出来,也迎合了更大的压迫者的需要。压迫者需要在被压迫者当中制造迷惘来维持现状,就象制造“高考何处去?”这样一个困惑来维持高考现状一样。

二是把自己认可的信息灌输给学生。我相信这与意识形态有关,人们之所以会认定某些立场,要不就是由于他们感到比较习惯与舒服,要不就是他们认为这些表达可以帮助他们对自己理解更多。这些让我们自己“舒服”的信息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经验世界,并不能必然地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建立起联系。对学生而言,这些信息即使十分真实全部正确也不“真实”,唯有透过学生思考中的真实性,教师的思考才能变得真实。

即使我们从最大的善意出发,想把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告诉给学生,也必须考虑到我们自身信息优势所带来的对学生思维的抑制作用,即洗脑。这种方式之所以不可取,首先是因为我们自身处于压迫者立场,一个处于弱势的人在压迫另一个更加弱势的人;其次,这种方式效率并不象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高,洗脑成功源于我们将某一个维度的信息强化而占据学生大脑,这种成功是暂时的,因为学生并没形成一套理性的思考机制,一旦学生将来接触到了另一个维度大量信息,洗脑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即使是民主价值观)将动摇,甚至土崩瓦解。

如果因为以上叙述而认定教师是压迫者,明显又与教师自身在现实中的感觉差异很大。在另一个层面,教师又是被压迫者,是替压迫者帮忙的被压迫者。存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教师是以压迫者者的观点而不是以他们自己的观点来看待其现实,与林语堂所批判的“被统治者却有统治者的思维方式”的国民性一致。当他们模仿压迫者愈多时,压迫者所处的位置就愈来愈稳固。

由于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当他替压迫者帮忙时,产生了其他职业无法达到的效果——巩固了压迫者在未来的统治,这一悲剧性的结果以教育要么制造出精神分裂的聪明人,要么制造出适应能力强的蠢材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两类人都无法给压迫者造成麻烦,甚至还是压迫者需要的“人才”,而推翻压迫者所需要的“有耐心的急公好义者”和“谦逊的斗士”只能以偶发事故的方式出现,无法形成规模和力量。我想,压迫者的教育学根本目的就在于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以自己是教师为耻。

教育的力量来自教师的真实存在

[魏勇原创 2010-04-26 00:05:56]

我是谁?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成了现代教学的问题。在课堂上的那个“我”是真正的“我”吗?如果我们问自己这个问题,答案很难是肯定的。事实上,作为教师的“我”由外在的各种压力、规则、观念、概念所构成,这个“我”在学生面前扮演着教师,自觉的设置禁区并同时开放言不由衷的尺度,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象一个好老师。这样做的后果是鼓励了学生的效仿,为提高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揣摩老师心意回答老师想要的答案,其实这一切非学生本意。结果,教师和学生彼此以虚假的存在面对,游离于智慧和真理之外,并使双方心灵疲劳不堪。

教学本来是精神上的一次次邂逅,充满了偶然和新奇,是师生共同携手完成的精神探险之旅,这个过程既艰辛又刺激,对双方来说,都存在巨大诱惑。每一次探索的终点都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前后的衔接和转承启合生机勃勃,在智慧的碰撞中发生智慧的裂变,在真理的斗争中绽放出炫目的真理之光,这时,教学发生了,教育的力量清空了学生思维硬盘中的垃圾信息。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

卸下专业意识的假面

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了解学生胜过了解人性,认识专业胜过认识自我,即使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例外。我们把学生作为工作对象来加以研究,而不是作为跟我们一样的个体来体验;我们把专业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加以捍卫而不是置于广阔的精神背景下的一个侧面来定位,于是,语文老师强调语文味,历史老师强调历史感,政治老师强调理论的绝对性,所有的这些强调都把人文学科这一整体对象割裂得支离破碎,从而把自己的精神局限在狭小空间内。在面对这个无限丰富的世界时,语文老师往往感性泛滥理性不足,历史老师往往机械生硬失去历史的灵动,政治老师则往往变成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推销员,总之,他们都因在不同程度上拒绝走出自己的专业界限,而成为精神的残障者。专业成为了老师与学生对话时的面具和认识世界的拐杖。一旦失去了它就失去了独立的语言功能和行为的依托,于是,这产生了一个重大后果,当老师面对学生时,不是以一个跨学科所造就的完整自我出现,而是以躲藏在专业面具后的残缺的“我”与学生相遇。此时,模拟的教学发生了,而真正的教学则永远沉沦了。

让课堂走向广阔高地

当我们在历史课中讨论克伦威尔违背司法程序通过恐吓迫使下院判决查理一世死刑时,我们意识到这个结果减少了英国再度发生内战的可能性,但审判过程却是违背良知的,怎么评价这一事件?如果我们不引入政治哲学根本就无法厘清这个问题——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何者优先?只有引入边沁和密尔的结果主义(即功利主义)哲学观,才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克伦威尔追求实质正义优先的行为,同时,只有引入康德的绝对主义理论即人类追求任何目的的过程中有一些绝对价值是不能违背的,比如服从良心,否则,即使结果正确也应该被谴责,如此我们才能够理解程序正义优先于实质正义的必要性。

当我们在讨论法国大革命的红色恐怖的影响时,我们从历史书上得到的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机械的教条和冰冷的数字,我们很难真正体验到它的恐怖。如果,我们引入雨果的小说《九三年》,把革命如何压倒人性,原则如何强奸良知的细节呈现出来时,这堂课所引发的震撼将大大超过纯历史的探讨。作为反动贵族的朗德纳克侯爵,一方面不遗余力反对革命,试图颠覆革命政权,另一方面为了拯救无辜的孩子而放弃了逃跑,选择了牺牲自己拯救孩子;作为革命者的郭文,是革命军优秀将领,忠诚于革命,但是当他得知朗德纳克侯爵被捕的原因时,放弃革命原则释放了侯爵,人性的光辉在碰撞中交相辉映,放射出永恒的光芒!当原则与人性发生冲突时,你将何为?这是文学中产生的让人窒息和绝望的问题,也是最有价值的历史之问。缺少文学的历史课堂,将把人变成没有情感的理性动物;缺少哲学的历史课堂,将把人变成埋头故纸堆的资料保管员。

寻求真实完整的自我

我们并非有意要弥补其他学科知识的缺陷,而是因为要一个完整的自我,必然需要综合的营养,我们才敢于以真实的存在面对学生。教育教学归根到底是人学,教育是对人的研究,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够真正认识他人。对人的认识是不分学科的,必然是整体的,只是在输出我们的认识时才因为学科的差异而有所侧重,语文侧重想象、审美,历史侧重于证据和理性,政治侧重于公民意识和哲理,所有的这些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的寄主——完整的自我,如果没有完整的自我,学科的专业特色没有生命,就象树枝没有树干。我们的专业意识很大程度上是致力于如何把枯枝装点得嫩绿而不关心树干的生命状态。没有树干的树枝是枯枝,无论它表面看起来如何水灵鲜活。

好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点,他一定是拿一个真实的存在来和学生相遇,并促使学生以同样真实的存在来呼应老师,彼此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一阵智慧之风吹过,他们都彼此点头致意,在真实的土壤中,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共同生长,彼此见证。当我们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个存在之谜时,意味着我们正在接近教育的原点,正在走出荒诞的教育丛林而步入真实的教育世界。

——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16日第6版

给学生的思想哲学类书目

范美忠

2010-06-17 10:24 星期四 晴

柏拉图:《柏拉图选集》;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黑格尔:《小逻辑》《历史哲学》;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论善恶的彼岸》《求强意志论》;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林中路》《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蒂利希:《存在的勇气》《爱,力量与正义》《理性与启示》《存在与上帝》《实存与救主》;
  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什么是教育》;
  莱辛:《拉奥孔》;
  马尔库塞:《单面人》《爱欲与文明》《审美之维》;
  马克思:《一八四四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录》;
  
  舍斯托夫《雅典与耶路撒冷》《在约伯的天平上》;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家》《论人的奴役与自由》;
  以赛亚·柏林:《自由四论》《扭曲的人性之材》《俄罗斯思想家》;
  陀斯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卡拉玛佐夫兄弟》;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米兰·昆德来:《不能承受的的存在之轻》《被背叛的遗嘱》;
  卡夫卡:《城堡》;
  
  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哈耶克《自由宪章》《致命的自负》《通向奴役之路》;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梦的解析》;
  弗罗姆:《爱的艺术》《逃避自由》;
  罗洛梅:《爱与意志》;
  荣格:《寻找灵魂的现代人》;
  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加缪:《西西弗斯神话》《反抗者》;
  萨特:《存在与虚无》;
  拉康:《拉康文集》;
  福柯:《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
  勒庞:《乌合之众》;
  托克维尔:《论美国式民主》;
  《权利法案》;
  
  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
  
  克尔凯廓尔:《或此或彼》《概念恐惧》《致死的病症》《人生境界诸阶段》;
  
  罗素:《西方哲学史》;
  约翰·弥尔:《论自由》;
  奥威尔:《一九八四》《动物庄园》;
  汤因比:《历史研究》;
  
  罗尔斯:《正义论》;
  赛伊德:《知识分子论》《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
  《美国独立宣言》《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联邦党人文集》《美国宪法》;
  《联合国人quan宣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
  
  中国
  
  《老子》《易经》《庄子》《大学》《中庸》《论语》《韩非子》;
  鲁迅:《鲁迅杂文选》《呐喊》《彷徨》《野草》;
  于歌:《美国的本质》《现代化的本质》;
  刘瑜:《民主的细节》;
  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观念史研究》;
  邓晓芒:《思辩的张力》《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人之镜》《灵之舞》;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稿》;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徐贲:《我们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公民社会》;
  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
  刘小枫:《诗化哲学》《走向十字架上的真》《拯救与逍遥》《沉重的肉身》;
  李慎之:《李慎之文集》;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
  秦晖:《问题与主义》;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任不寐:《灾变论》;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
  明恩浦:《中国人的素质》;
  顾准:《顾准文集》;
  王天成:《论共和》;

在喜乐中学习
——贵州助学给孩子们的20分钟即兴演讲
          
时寒冰

     ……这个活动呢,我们是不影响大家学习的。以后(派几个孩子)站在门口等我们这样的事情,不要做了,好吧?这算是向校长的一个请求吧。另外一个呢?这次活动是大家一起做的,不要单单写我一个人的名字,直接写“爱心捐赠活动”就行了,或者,直接写成我的亲友团也行,因为,来的都是我的亲戚朋友、学生等,关系都非常好。
     因为我去年资助的60个孩子,期间他们给我写的信,我蛮感动的,你们的信让我知道很多信息,我非常感动,特别打动我,让我觉得应该更多地做下去。同时,我特别强调一点,虽然你们受到我们这些人的资助,但是,并不要觉得是压力,你要把它看成一种缘分,而不要看成是一种负担。好像,我们捐赠你们上学,你一定觉得要用多么多么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爱心人士。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你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多的压力。我们虽然是资助者,但和被资助者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我们像朋友像家人一样,你们不要感到有什么很大的不同。这是我首先要说的。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家里是非常贫困的。因为我们兄妹三个都上学,在我们那个很穷的地方,能供养一个孩子上学都很难,所以,我父母一直很纠结,到底让谁辍学不让,但是,他们经过很艰辛的努力,让我们兄妹三个都上学了。所以,我特别能够体会到父母亲这种艰辛。参加工作以后呢,我就计划在这方面多做些事,帮助天下的父母亲减轻一些的负担。因为我通过我父母的艰辛,感觉到很多父母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我做这类公益事情的初衷。
     我知道,穷苦人家的孩子是特别珍惜的,即便是你不鼓励他,不给他压力,他自己也会给自己很多的压力,学习会很努力,但你永远不要这种资助当成一种负担。中间,我看大家写来的信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大家都很努力很感恩,但同时呢,压力非常重,精神压力非常重。有的孩子写信说,如果我成绩不好了,对不起学校,对不起家长,再加上我们,本来,假如我们这些人不出现的话,还少一个对不起,是吧?这样,多一个对不起,你就更加有压力。这样就不对了。其实,我们坐在一起呢,就是冥冥中的一种缘分,你怎么理解呢?可以理解成,我们差一点就是一家人的感觉。就好比说,我们本来是一家人,但后来失散了,现在回到一起了。所以,你不要觉得有任何负担,学习的时候不要把他(资助者)考虑在内。
     我在学习期间,父母对我最大的影响、教育是什么呢?做一个人,你不要总与别人攀比,攀比富贵、官职、金钱,所有的这些,都不要攀比,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你和自己比,是不是比以前更快乐更幸福,是不是比以前获得的知识更多了,你的人生更有价值了。我父母一直让我这样去考虑问题,这样对我而言,减轻了很多的压力。父母虽然没有很多文化知识,但是这种教育,对我的成长是非常有用的。我也希望大家呢,在学习中也好,在读书中也好,都要尽可能地跟自己以前相比,是不是在进步,只要是在往前走,你努力了,至于结果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你不要只盯着结果,如果盯着结果看,就容易被压力压倒。
     你看很多人,甚至很多成功的人士,都被压力压倒,因为这种压力是他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实际上,人本来是什么?应该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你看连美国著名的大学哈弗大学,那是全世界顶级的大学,他们开设了一门课,叫什么你们知道吗?叫幸福课,哈佛幸福课,教你怎么能幸福、怎么能快乐。所以说,你现在努力的学习,以便将来有出息,实际上,那只是一个目标,至于这个目标对不对呢?那很难说。为什么呢?比如说,有的孩子考上大学了。我昨天还在与主任交流这个问题。我们剑河考上北大一个,由于北大集中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考生,他发现自己与他们相比,不再有任何优势,有一个非常大的落差,后来就得了精神病,精神错乱了。
     所以,人呢,你不要总跟别人比,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喜、怒、哀、乐是真实的,你不是为别人而存在,你不是为了让爱心人士开心,给父母一个交待,给学校一个交待,给社会一个交待,不是这样的,你需要过回你的本来。只要你努力了,你确实努力了,你没有对不起自己,没有对不起时光,没有浪费光阴,这就够了。
     人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是效率最高的。你越给自己压力,你的学习效率越低。你看我现在看书,很多人就难以理解,因为一般到了我这样的年龄,看书就没有以前快了,实际上我看书是很快的。基本上上飞机的时候,我有时买一本书,有时买两本书,等降落的时候,下飞机以后,书基本上被我看完了。我最多的一天看了十几本书。为什么?因为你的效率高,你在带着一种喜乐去读书,带着与写书的人的交流去读书,你顺着他的思路去想,而不是单独的、枯燥的去读、去背。有的学生跟我讲,他很努力去背书,完全不去想作者在表达什么,就在那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背,背得快疯掉了,你让我这样背也会疯掉。
     所以,读书,尤其文科的书,最主要的是理解,是融入到作者的意境当中,比如说,他给你讲秋天怎么样、秋景怎么样,如果你只是背有意义吗?但是,如果你脑海里有那幅画,而你也走在画里面,那么,你就很容易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心境。当你有那种心境的时候,你再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对于理科来说呢,比如数学题,很多人就是拼命地做题,但这样做不见得学习成绩就好。因为,题有类型(别)。哪一类的题都有要考察的项,你只要把几个关键的具有代表性的题做好,再总结一下,哦,原来遇到这种情况,用这种方法都可以解答。那么,这就是一个捷径,你不需要把所有的题都做完,实际上,题你是永远做不完的,你只要把各类型题的规律找到就行了。
     很多的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思维方式都需要简化。越简化越好。我非常喜欢读历史,有一段历史,战国时有一位晋国统帅叫智瑶,他想了很多计谋去打一个小国卫国,都被对方识破了,没有成功。但后来,他想,你这么小的国家,我干脆直接打你就得了,直接打,就把卫国给灭了,因为根本不需要计谋。他搞了几个月才明白过来,这是不需要计谋的事儿,白折腾了。就是说,他把问题复杂化了。
     我们学习一样,学习的时候尽可能把问题简单化,把规律找出来。上初中的时候,我数学不太好,我的数学分数最低的时候只有40多分,我当时非常悲观,但我父母亲乐观的心态感染了我,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好。后来,我就去总结:这种题,它所要考的是什么,怎么解答,它留下的问答是什么用意。都归归类,然后,每一个大类我把典型的题找出来做好,我的数学成绩,差不多在3个多月的时间,成绩从40多分,考到90多分几乎满分。也就是说,你只要把方法找出来,学习进步是非常快的。文科也一样。不管文科、理科,都要怎么去学习呢?动着脑筋去学,人的脑子对信息的解读,在解读过程中,留下的印象最深。如果天天去硬背,而不去理解它,只是跟它的表皮进行接触,就无法形成很深刻的记忆。
     在学习的过程中,假如你现在的成绩跟不上别人也好,有欠缺也好,你一定要找到你欠缺的地方在哪里,然后,针对性的,针对你的弱点,把这块知识给强化。强化以后呢,再学,慢慢的就会好很多。
     再一个,在学习的过程中呢,一定要看到自己不断进步的一面。你读书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面越少,但是,你如果这样心态的话,你会疯掉,因为发现你不知道的东西竟然那么多。实际上不是,你每读一本书,就应该想想:这个东西我知道了,那个东西我知道了。上学也一样。今天,我克服了一套题,我进步了,我明天又克服了一道难题,我进步了。你要爱自己,要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棒的人。即使自己跟别人相比,还不是最棒的,但是你会慢慢地变得比你以前更棒。你要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沿着一种非常快乐的心境去学习。这样,你会有比较快的提高。
     另外,我还想给大家说一下,人呢,你给自己订下的目标未必是正确的。就像我在很小的时候,我弟弟,印象最深的是他说过一句话:“我将来如果不有所成就,不能够怎样(当官之类的),我就不回故乡了。”为什么呢?就是家里被人欺负过以后,被当官的欺负过以后,形成了他当初的理想。但是,等他真正地上了大学以后,他重新感悟到的是什么呢?他感悟到的是,之所以发生过去的那种矛盾,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够宽容,假如人与人之间有包容心呢,这种矛盾不就不存在了吗?他不再需要用官职去压对方,让对方臣服。即使你压住他了,他可能将来一发愤,将来再压你,永远走不出互相搏击的仇怒,永远达不到和谐的状态。
     所以,同学之间,不要总跟别人比,哦,他学习比我好啊,有的时候甚至忌妒,把他的东西毁掉,不让他超过自己。实际上这是不好的,你想想,将来,真正的,你同学里面,不管任何同学,如果有成就了,那么,作为你同学来讲,互相都是一种照应。所以,同学与同学之间,要学会彼此祝福和鼓励,如果对方突然间学习落后了,你要帮助他。昨天,我跟主任谈话的时候,他给我讲,一个女孩子,原本学习很好,但她父亲因为救林火牺牲了,牺牲以后,这个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如果这个时候,你们作为她的同学,去她家看看,鼓励鼓励她,可能比老师、比校长、比别的人去做工作更有效。你们通过这种爱的表达,实际上,爱是可以互相传递的。你们永远不要说:“我是一个弱者,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我不能帮助别人做任何事情。”实际上,你们是可以帮助别人做事情的,哪怕是别人跌倒了你把他扶起来,你做了这样的事情,就是奉献了。你看奥巴马当总统,是谁在支持他?不仅是大财团,是很多人拿出一美金、两美金支持他,铺就了他的总统之路。
     真正有力量的,是当弱者团结起来的时候。我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到云南给农民资助建水窖,当时农民住得很分散,我当时跟今天一样,也是带着现金,当时带了八万现金。但这不是简单地给他们钱的问题,把他们叫到一块的时候,我对他们说:我来的时候山路很崎岖,但是,这个山路,我问了,是你们的上辈,在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把这十几公里路给修好的。他们团结一心把路给修好了。但你们现在各顾各,彼此不照应,导致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你们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呢?后来我说,我先把钱给你们一半,等水窖修好后我再给你们另一半的钱。在修水窖的过程中,如果哪一个家庭,劳力去外打工了,剩下妇女、剩下老人,那么,其他家里有壮年人的,有青年的,要帮助他们,你们要互相帮助把这个事儿做好,他们过去都是各顾各,从来没有这样团结过。因为建水窖这个事情,他们都团结起来,把水窖都建得非常棒,彼此帮忙,然后呢,他们自己也彼此相互爱护,彼此关心,彼此祝福,这样,他们的生存环境会变得非常喜乐,非常好。
     当我们处在逆境中的时候,要考虑问题该怎样解决,不要放弃,永远不要放弃。也不要为自己订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带着很沉重的压力向前走。一定要什么?要时时的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我们今天来的时候,你们知道我们有多开心吗?看到你们穿的民族服装,我们同行的尤其女同胞,都非常羡慕,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穿这么漂亮的衣服。然后呢,当我们走到校园里面,大家都在一起跳舞,你们苗族、侗族都有这种传统的舞蹈、传统的服装。真的,我们非常羡慕。我们从来没有机会穿着这么漂亮的衣服那样跳舞。我前段在丽江束河的时候,看见人家跳舞我也去跳,后来旁边一个老太太快崩溃了。说人家都教了八套动作了,我一个动作跳到最后。因为,我不擅长舞蹈。我刚才跳舞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同学捂着嘴笑,因为,我们不擅长这一块。
     其实,我们真的很羡慕你们,很多地方都是我们羡慕的,就是说,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有他可爱的一面,都有他非常宝贵的气质,非常宝贵的品质。像你们虽然生活在比较偏远也比较贫困的地方,很多人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000块钱,但你们的这种纯净感,是在大城市的人所缺少的。你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也少。因为大城市的很多人,他们的生活富裕度比较高,什么电视机啊、什么手机啊,住高楼房啊,开车啊,但他们精神上普遍要比你们可怜得多,因为他们除了金钱上的东西,基本上是一无所有。而你们除了钱匮乏之外,其他都很丰富。所以,你们不要自卑,在你们这样的环境下,不要自卑,其实,你们有很多很多非常优越的一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我的父母,自我们从小到大都一直鼓励我们兄妹三个: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自己的特色,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是最棒的。
     大家有没有信心将来做到快快乐乐的?
     有!
     好。
     你们拿到的信封呢?上面有具体资助人(的名字),将来,我们这些人,会慢慢的,以后多跟你们一些交流和沟通,我们互相促进、互相鼓励,实际上我们在资助你们的过程中呢,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很多很多的力量,很多很多的祝福,你们给我们的祝福,比我们资助的那点现金更宝贵。所以,无论将来多么困难的环境之下,我们手牵手,共同面对,共同向前走。

读书心得:思考·后半本
 
时寒冰

    经常会有朋友来信,让帮助推荐一些书。
    我过去的确做过这方面的推荐,但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一样,需求差异很大,推荐好书其实很难。所以,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时候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关键是找不到书——在偏僻的农村,能够接触到的书非常有限。我记得我买的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一本,是我把家里的废铁废铜(有的其实还有用,并非真正的“废”)卖掉,用得到的零钱买的——那一年我7岁。
    那个时候读书基本上没有太多选择,能够遇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尽管如此,差不多到小学5年级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都看过了,又陆陆续续读到一些世界名著。
    当时阅读最多的是文学类书籍和杂志。有时候听说谁有一本好书,要跑很远去借,借书就需要在短时间归还,逼迫着争分夺秒地阅读。这也帮我培养起了快速阅读的习惯。我曾经在一个晚上读完了一本小说集,因为第二天天亮人家就要求还,而我绝对要认真维护这种信用。
    我读书和写作受表哥的影响很大。他酷爱写作,立志成为作家——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理想,当时的人听到带着作家头衔的人,常常流露出仰慕之清,连年轻人找对象都在简历中注明“爱好文学”之类的。表哥那里是一个书籍交换站,很多人把书借给他,也从他那里借书,这大大方便了我的阅读。
    书籍帮我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广阔的世界。我小时候对做农活之类的没有任何兴趣,经常在农忙时还手捧着书看,以至于大人常取笑我,说读书读傻了将来可能讨不来媳妇。
    罗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