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可以出挑多少:新课程背景下“读写结合”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2:02:49

新课程背景下“读写结合”的思考与实践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会读书、读得多,能促进写;会写文章,写得多,同样也能促进读。这应该是我们大家的共识。

但是,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常常会遗憾地发现:学生能“读”得字正腔圆,能“说”得声情并茂,能“演”得活灵活现……却很少看到他们动笔去写。“写”的环节在课堂上,仿佛被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有意或无意地忘却了。“写”的缺失,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成为一道“残缺的风景”。一些课堂,虽然安排了写的训练,但也常常存在形式单一、训练的要求不够明确等问题。

不禁要问,为什么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理念不能被真正实施?归纳一下,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1、建国后效仿前苏联的教学法,形成了重程序、重分析的教学习惯;2、迎合应试教育,形成了题海战术,阅读课漫天撒网网考题,习作课无病呻吟教套路;3、作文课和阅读课分离式设计的教材和课表导致读写内容及教学时空分离;4、承担引领责任的教师无整合意识,也欠整合训练的教学能力;5、语文课千头百绪,课上写时间不允许。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得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并没有真正内化,也未能将文本的结构、顺序、语言特色等进行举一反三的运用,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空泛了语文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对所谓语文“工具性”的侧目,使得我们对进行合理的“写”的训练仍心存抵触。久而久之,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读与写脱节,学生语言训练不到位。

不难看出,忽视了写的训练的语文教学不是高效的语文教学。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读写结合呢?

我们认为,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实现“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的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应有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文本,在把握文本主旨、感悟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领悟其在表达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即,既要弄明白文本写的是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还要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既要有效指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使他们受到人文熏陶,又要引领学生领会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技巧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即,既要求教师要巧妙地帮助学生去“悟”道,将人文精神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更要求教师启发、引领学生去了解、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章来向我们阐发这个“道”的。下面,结合平时的实践,笔者想谈几点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向课文借“生花妙笔”。

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来进行感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我们提倡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拿来为我所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们会从教师的角度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要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还会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其中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比如:写春天时可引导学生运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粉桃出墙来”。学了“络绎不绝、喜出望外、载歌载舞”等词语后,很多学生在描写家乡的街道、集市或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时,都自然而然地加以了运用。这些精彩、优美的语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语言学习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而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我们认为,既然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就应该充分利用它。当然,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而是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范例,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从事写作练习,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增强写作能力。

1、通过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在每课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美语句反复诵读甚至会背,在让学生领会其妙处时,再进行仿写。这样,既积累了知识,也让学生知道选词用语须合乎语言规范,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通顺。如教学《九寨沟》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一句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句话给人的感觉这么美?从而引出“打比方”这种修辞手法。在明白了什么是“打比方”之后,再拿出同学们常见的“树叶”,让同学们用“打比方”的方法造句。形态各异的树叶一下子引起了同学们兴趣,有的同学说:“这一片绿叶就像小姑娘弯弯的细眉。”有的同学说:“飘落的树叶就像在空中飞舞的绿色蝴蝶。”可以想象,这样的训练,只要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2、通过仿写“范段”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学生开始习作,对一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很难把握。因此,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段”的仿写,来帮助学生了解段的构成,逐步形成段的概念,提高构段能力。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学习了中心句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围绕中心句写清楚一段话”;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当学到珍珠鸟的外形描写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描写的顺序和描写的方法上,即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和打比方的方法。之后,再要求学生试着运用这两种方法,描写自己身边的小动物外形;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三味书屋》时,结合课后题中有“领悟学习表达方法”的要求,在第二课时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很快就找到“列数字”等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列数字的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教室或卧室。应该说,这样的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通过仿写“篇章”增强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如教学《天安门广场》时,引导学生按照“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的顺序学习课文,再要求学生回忆自己曾游览过的地方,按照一定的方位游览顺序练习写话。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方式,有利于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促进学生逐步向自主独立习作的过渡。

(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迁移实践活动。

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读写结合随文、随课的特性,决定了训练形式的潜在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正是学生习作兴趣的来源。关注儿童期待,关注教学效益的老师,一定会自觉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去设计,以新颖的形式调动学生读写结合的学习兴趣。

1、补写,发挥合理想象。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采用了“留白”艺术,有些内容有意不写完整,或写得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因此,阅读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补白”。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如:《生命的林子》中玄奘决定留下之后,又见到了劝他离开法门寺的那个人,他们会说些什么。《林冲棒打洪教头》中,那银子最后归了谁,可以让学生围绕银子的归属写一段话。这样的读写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写是由文本而生,写能有效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2、改写,激发写的热情。改一改是创新的基本方法。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改人称、改题目、改文体都能激发学生写的热情。针对教材中的不同文体,让学生加以想象,说明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诗歌也可以成为小故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学生结合课文不但写出了分别时草原的美景,还生动描述了蒙汉人民依依不舍的场景。学习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对“文包诗”这种文体形式有了初步了解后,可让让学生将《山行》、《枫桥夜泊》等古诗也改写成小文章。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意思的同时,又让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得到锻炼。

3、写感悟,注重情感体验。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应指导学生写写“批注”或“感悟”,写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或形成的独特体会。这除了能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外,还能使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习作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指导写“感悟”类的课堂练笔,主要是针对情感表达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是只言片语,也可以是段篇。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后,布置学生写一写如果肖邦生前给埃斯内尔老师和他的同学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会说些什么?很多学生都能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把肖邦内心的表达得淋漓尽致。学习《船长》后,让学生写一写“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把自己对哈尔威船长的敬意表达出来,从而也使他们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得更加深刻。

总之,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佳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捕捉机会,科学施练,就能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课堂绽放,进而打造出扎实有效而又充满人文情怀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