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巷驿联系电话:受益终生的100部教育书籍(33)《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2:56:21

33.《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6-10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选编范围从14世纪下半叶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到19世纪末为止,共选编了这个时期内19位西方近代著名教育家的教育论著。他们的思想对近现代西方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编者还简单介绍了每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所选论著的基本观点。
    为了了解和研究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编者选编了这本《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供师范院校师生和有关人员使用。

【目录】

一、弥尔顿
《论教育》
二、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母育学校》
《泛智学校》
三、洛克
《人类理解论》
《教育漫话》
《工作学校草案》
四、卢梭
《爱弥儿》
五、爱尔维修
《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六、康德
《教育论》
七、富兰克林
《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的建议》
八、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和葛笃德》

《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天鹅之歌》
九、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十、福禄培尔
《人的教育》
十一、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十二、乌申斯基
《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
《劳动在心理和教育上的作用》
《人是教育的对象》
十三、欧文
《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
十四、纽曼
《大学的理想》
十五、斯宾塞与赫胥黎
《教育论》
《在哪里能找到一种自由教育》
《科学教育》
《科学与文化》
《论科学和艺术与教育的关系》

【导读】

六、康德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著名哲学家。1740年入柯尼斯堡大学读书,1746年起,因生活所迫曾任家庭教师多年,1755年得硕士学位,留母校任自然科学讲师;1770年升任哲学教授;1781年发表其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始创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后陆续发表《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1776年、1780年、1783年、1796年四次承担教育学讲座;1797年退休;1803年由其学生F、T、林克将其讲稿整编为《康德论教育》一书发表。1804年2月12日,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去世。

康德生活在欧洲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时代。在政治观上,他一方面要求共和制和法治,向往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反对群众斗争,不赞成自下而上的改革,表现出矛盾的两重性。他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向往革命,而又怯懦的两面性和妥协性。在思想上,他早年受莱布尼茨一沃尔夫思辩的熏陶,又是牛顿的学生;后来赞赏洛克的经验论,更倾倒于卢梭的自然主义,他既要维护科学,也要肯定自由,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主张“本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它是感觉的泉源。但又认为这种“本体”是不能被人认识的。康德认为时空上,“感性”的先天形式和构成感性认识的必要条件,如果“理性”要求对“本体”有所认识,就必然要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人类的知识是有限度的,人的理性低于意志,因而必须依赖神和上帝,在一种方式上给宗教保留了地位。康德的先验论的作用是,并且仅只是保证实际经验的严格的规律性。在批判哲学里他审查了理性,探究了道德本质,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

康德名言

1、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

2、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备注:这里的工作是指你所爱好的工作。)

3、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4、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5、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6、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

7、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8、不学会幽默和风趣 ,人就太苦了。

9、活动或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导师.

10、最好的享受就是工作。(备注:这里的工作是指你所爱好的工作。)

《教育论》

《教育论》(Education Theory of Kant)1803年出版,1926年由瞿菊农译成中文,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六章。

康德力图通过教育,实现他的哲学思想,改造人类社会。他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賦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因此“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应是自由的,但“在自由意志的运用与对必要管束的服从之间进行调节,是教育的最难课题。”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尤其强调发展儿童的天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则是使人人都成为自身目的,都得到自我完成。

在《教育论》中,康德把16岁以前儿童的全部教育分为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从初生儿起,依序进行。16岁以后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技能,但这已不在康德这里所说的教育的范围之内。

在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中,体育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体育是广义的,包括保育、管束和教化。他主张婴儿的保育,应完全顺乎自然。从幼儿开始,则需加以管束,防止儿童把自由发展成任性,可以适当地使用体罚。但他认为教化是积极的措施,主要靠游戏帮助儿童掌握各种器官的运用,锻炼体力、技巧、信心和胆量。游戏之外还要及早教儿童劳动。劳动不仅能锻炼器官,更重要的是带有目的性,强制性,具有培养道德习惯的作用,能为日后的事业心打下基础。

康德关于智育方面的见解是以共知识论为基础的。

关于知识的来源,在经验论者看来,除了按照同一律对观念进行推演的数学知识以外,一切从不知到知,都靠每个人的此时此地的经验,经验总是新出现的。当然有类似的经验,但无所谓必然性、普遍性。唯理论者认为知识主要是分析的,所以有必然性、普遍性。在康德看来,双方恰好均不理解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真正性质。这种知识既是从未知到知。又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既是“综合的”,又是“先天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原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正是由于一个根本的、不变的、继续不断地存在着的“自我意识”或“统觉”,它的特殊功能是对感觉印象发挥综合作用,才产生出知识。康德着重点明人类的真正知识原来是先天综合性质的。这是哲学史上的崭新观点。康德称之为“我思”的统觉的综合统一性,是他的认识论的核心。单纯的多样性不是认识,认识必须是连续的、贯穿的、内在联系着的、有生命的思想。认识总有创造性。认识要建立起一个独立于个人感觉的、又是规律性的对象。他把世界一分为二:在自然界或“现象”世界里,一切都是必然的,这就是科学知识的领域;在超自然或“本体”世界中。必须假定自由的存在,这便是意志或道德的领域。为了沟通这两个领域,他声称必须假定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创造世界的目的就在于调和必然和自由,使人得以完成其道德的本性。

智育的重要不在于增添知识,而是训练心理功能。这在体育的教化阶段就已开始了。心理功能分低高两级。低级心理功能包括感觉、想象、记忆、注意等等。记忆力是心智发展的基础,要及早训练,但不可死记,要以感觉(如利用实物或画图)和理解帮助记忆。高级心理功能即逻辑思维活动,包括理解、判断和推理。他主张以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启导儿童“洞见原理之所在”。他还把实践引进到智育方法中来。例如学地理,便要学绘地图,学了文法规则,须要作造句练习。德国古典哲学所发展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康德在德育方面的思想相当丰富。而这与他的有关实践理性思想和关于自由的思想密不可分。关于实践理性,康德有很多具体论述。理性的实践活动与理性在认识活动方面的成果有什么样的关系?行为善恶与教育程度、知识多少、见解高低是不是有密切联系?康德并不否认教育、知识以及见解等条件对道德行为的关系。但是,从道德的根本性质看,关键不在这些。道德的关键在乎理性本身,在乎实践理性。“无论我对于世事怎么样无经验。对世界的一切变故怎么样不能够准备,我只要问我自己说:你能够立志要你的标准成为普遍规律吗?假如不能够,你这个标准一定得要除掉;这并不是因为它对我或是对别人会发生什么害处,乃是因为它不能够作为普遍规律,而同时理性却强迫我们无条件地尊重普遍规律。固然,我还没有看出这种尊重是以什么为根据,但至少我懂得这种尊重是对于一切我的爱好所要献给我的事物的价值都重要得很多的价值作评价,并且我懂得行为要出于纯然对行为规律的尊重,而这种必要就是义务──对于这种尊重。一切其他动机都得让步,因为有了它,意志才会本身就是好的,而这个意志的价值才是高于一切的。”实践指人的意志对于对象起作用的行动。道德是为理性自身的规律所决定而不受任何个人欲望影响的意志的行动。这就是“良心”的哲学含义。决心下得时.意志就是善良的,就是善,就是道德,至于做起来是否成功。那是次要的,尽力实践之后,即使未能成功,也丝毫不影响善良意志的无上价值。单凭这样的善良意志,“它仍然会象一颗宝石那样自身闪闪发光,有如其全部价值就在它本身”。善良意志的价值正是在于它的决定纯以理性为根据,它对理性所提供的道德规律无上尊崇,从而把客观的普遍原则转化成为主观的实践原则,这就要求完全不考虑个人的欲望、不顾利害地遵从规律。对于人,遵从规律是义务,是责任,理性的规律俨如命令。道德必须是不顾任何后果来实践这种绝对的命令。

自由概念是康德的实践哲学——伦理学——的核心,社会实践活动上的种种复杂情况,只有通过“自由”概念才得以豁然贯通。每个人通过道德实践意识到自由,也就是意识到自己不属于现象世界无休止因果联系的连锁,意识到自己属于智性世界或理想世界,意识到自己正是从感觉看无非现象的对立面:通过道德实践直接意识到的真正的自我,曾是不可知的自我成了千真万确无可置疑的我自身。康德的道德律,在普遍的形式下,却包含着明确的具体指示,而这个指示并不是其他,却恰好是要求每个人在行动上实现理性所要求的普遍性。在这里康德把新兴资产阶级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个人主义道德理想转变成为全体的个人利益的高一级的理想,表现了在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代表身上常可见到的脱离现实的思辨性理想。

事物是具有连续性的。感性与知性之间有想象力,它提供作为直观与概念二者之间中介的范型。知性与理性之间有判断力。判断力的作用,在认识方面是:当掌握了普遍规律时把一定的特殊置于某一普遍规律之下。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也需要判断力的作用,就是还没有普遍的规律,需要为特殊对象寻求一种它可以从属的普遍规律。康德把这种作用叫做反思的判断力。反思的判断力虽然不同于认识中的判断作用,但也并非与认识全无类似之处。反思判断力根据自然界之适合于静观的主体,对自然界下判断,是美学领域,如果反思的判断力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有如合乎目的,是目的论领域。

康德认为10岁儿童就能开始作道德判断。道德的内容主要是:(1)义务心;(2)正直;(3)友爱。义务心是道德的根本,最为重要,它是对道德自觉自愿的服从。他认为受过管教和约束的幼儿遵守规矩,虽然也是服从,但那是趋利避害的结果,还谈不上道德,只有为履行义务而服从道德规范才是道德。摩德在道德问题上是动机论者,对于恶行,他认为用体罚或物质惩罚无助于义务心的培养,最好是利用儿童本有的羞恶之心,使之受良心的谴责。不能否认,要想把一个未受教育或粗野不驯的人,带到美德的轨道上,那就需要一种准备的指导工夫,即或以他自己的利益来引诱他,或以他的损失来恐吓他;但是这种机械工作,这些导绳一产生了某种效果之后,那么,我们就当使纯粹道德动机完全支配人的心灵了。这不但是因为只有这个动机才是一个品格(即遵从不变准则的一种实践的、一贯的思想方式)的根据,而且还因为它教人感觉到自己的尊严,给与心灵以一种连他自己也想不到的力量,来摆脱那想占统治地位的感性依恋心理,而给那个动机所带来的牺牲找到一种丰富的补偿、那种补偿就在于他认为自己被规定在超感觉性质和宽容大度方面有独立性。因此,心灵的这种性质,对于纯粹道德关切的这种接受力,因而纯粹德性表象的推动力,当其在人心上起了应有的作用时,乃是强有力的动机,而且说到始终不懈、一丝不苟地来遵守道德准则,它们还是善行的唯一动机。

康德把宗教教育当成德育的一部分,实质上是给儿童请出一位上帝来确保善有善报。

康德对人类进步和教育功能怀有极大信心,认为教育是人类一代一代的无穷事业,通过实验,教育措施会逐步改善,实施教育的人本身也会随着逐步提高,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

有学者指出,康德的教育思想有两种元素:一是虔诚主义的伦理学;一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康德和卢梭在教育观上有三点十分相似:(1)康德与卢梭对于儿童都有明确的认识;(2)都承认自由是人生的理想,在教育方面便是帮助儿童得到自由,使人性的各方面都得到完全的调和的发展,以完成其人格;(3)都认清教育是全人类的事业,承认人类的尊严。

《教育论》中显示出的主要特点是,康德认定教育是自儿童呱呱堕地即应当注意,一切衣食住行,朋友如两性关系都不可忽略;该书中康德还认定道德教育是最高的教育,不以知识教育为满足,而本分的观念,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中心;该书还注意到儿童和青年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康德是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理性和自由的思辨哲学家,他在教育思想上的贡献也是突出的,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七、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名言
二十岁时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平庸的人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早熟的人凋枯得也早。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失足可以很快弥补,失言却可能永远无法补救。
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骄傲者憎恨他人骄傲
最难抑制的情感是骄傲,尽管你设法掩饰,竭力与之斗争,它仍然存在。即使我敢相信已将它完全克服,我很可能又因自己的谦逊而感到骄傲。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虚荣是骄傲的食物,轻蔑是它的饮料。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绝望毁掉了一些人,而傲慢则毁掉了许多人。
恶习知道自己委实很丑陋,所以往往戴了假面具。 
如果有131.心胸开阔:不要为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 
良好的态度对于事业与社会的关系,正如机油对于机器一样重要。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苏格拉底(希腊)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虚伪及欺诈是一切罪恶之母。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忠诚老实:不要说有害于人的谎话,要表里一致。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懿行美德远胜于貌美。 
美的欣赏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这随各人的心境志趣嗜好而不同。
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
挥霍无度的人,等于将自己的前途抵押了出去。 
须要注意小额费用。一艘大船的沉没,有时是微的裂口所致。 
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要错花一分钱。 
如果你懂得量入为出,那你就可以致富了。
把别人对你的诋毁放在尘土中;而把别人对你的恩惠刻在大理石上。 
恶习知道自己委实很丑陋,所以往往戴了假面具。
真话说一半常常是弥天大谎。
争吵是一种人玩的游戏。然而它是一种奇怪的游戏,没有任何一方曾经赢过。 
站着的农夫比跪着的绅士高贵。 

 

《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的建议》

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美国文实学校之父和成人教育的先驱者。1749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小册子《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的建议》,论述了创办适合本民族发展的文实并重的新型中学的必要性,主张中学必须同时为青年人的升学和就业做好准备。该建议的重点是提出了一个文实并重的课程计划,包括英语、算术、几何、天文、地理、拉丁语、希腊语、现代外国语、农艺、园艺和机械等二十多个科目。

在建议的行文和脚注里,富兰克林经常大段大段地援引弥尔顿和洛克等人的著作作为理论上的依据。这一方面说明他的思想上的确受到他们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试图借助这些名人的威望来打开北美古典主义中等教育坚实壁垒的第一个缺口。同时,富兰克林的计划也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要求用英语作为教学用语;把古典外国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下降到与现代外国语同等的地位;重视数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的学习,等等。

在课程的设置上,富兰克林表现出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但他关于文实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使文实学校成为拉丁文法学校与公立中学之间的重要桥梁。

八、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注明的民主主义教育家。5岁失怙,赖慈母忠婢成长,性柔懦富于感情,及后入中学、大学,修神学而不信其说教而改学法律,又历政界腐败去而习农,试图通过教育来改善农民的生活。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早年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就转而从事写作。

 

裴斯泰洛齐名言

1. 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

今天应做的事情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 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 

2.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林哈德与葛笃德》

1781年2月,教育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第一部问世(第二、三、四部分别于1783、1785、1787年出版)。本书通过塑造一个乡村贤惠开明的妇女形象如何教育她自己以及邻里的子女,以及她对教育改革的出谋划策,系统的阐述了裴斯泰洛齐的乡村教育思想。他希望改革农村教育,提高农民子女的教育水平、道德面貌和生产劳动技能,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境况的理想诉诸社会人士,以便号召社会人士共同来解决农村教育改革,振兴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的政治、法律、宗教、风俗、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作品同时也反映了他重视劳动生产改变贫苦农民们的生活的思想;它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等。葛笃德一面教孩子们纺织,一面教他们读书、计算、诵读诗词、了解瑞士历史及学习音乐。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也始终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在这部作品中,裴斯泰洛齐的乡村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普及乡村教育:在《林哈德和葛笃德》中,很大的笔墨都放在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改革后的成果描写上,如县长亚尔纳对巴丽莱兄妹的访问,县长与少尉对葛笃德家庭教育与生产场面的描写,少尉格吕菲被指派为镇小学校长与改革,牧师在看到教育改革后孩子们巨大的改变所发的感慨等。
     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劳动是发展体力、智力和道德能力的手段。实验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多方面的劳动训练,来提高儿童的智力。他的实验固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雏形,可以看到他那闪光的思想火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第一位实践家。

 

《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原是作者与当时苏黎世的一位出版商盖茨纳的通信,共14封,在1801年出版时,出版者把其中第七封信分为两封,故成为15封信,其中,第1-3封信主要记述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验;第4-12封信主要论述了智育和教学问题;第13封主要信主要论述了实际活动能力的培养问题;第14-15封信主要论述了道德和宗教教育问题。在该书中,作者探讨了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1)教育心理学化。这是作者在教育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有三层意思:第一,教育为什么要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像做其他事一样必须按普遍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这是他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根本原因。第二,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认为,所谓“教育心理学化”,是指“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按照符合心理学的方式发展和培养我们的行为能力,也必须十分注意进行训练来发展认识能力”。第三,怎样实现教育心理学化?一是教育内容心理学化,二是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认为,按照心理学化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当循序渐进。在知识学习上,“首先要紧紧抓住所有知识的起点,从这些起点逐步发展到最终结束,要有最严格的连续性”;在能力训练上,“要从感觉训练慢慢过渡到判断训练,首先要长时间地训练心地,然后才能训练理智”。三是教学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称,他“确立了一个最高的教学原则,即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基础”,即直观性原则。四是教学要考虑儿童年龄特征。

(2)要素教育。要素教育理论是建立在“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基础上的。裴斯泰洛齐认为,根据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小学的教育教学应当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因素开始,逐渐由简到繁。

裴斯泰洛齐提出的要素教育思想以及关于小学各科教学法推动了许多欧美国家初等教育的发展,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欧美国家出现了“裴斯泰洛齐式学校”和“裴斯泰洛齐运动”。

《天鹅之歌》

1824年10月,伊佛东学校走完了艰难的20年历程,终于因承受不了各方面的困难而关闭。裴斯泰洛齐回到新村以后,与孙子团聚。可他不顾80岁高龄,仍不遗余力,著书立说。他首先撰写了《天鹅之歌》这部名著,接着完成了《我一生的命运》一书,并着手写作《林哈德与葛笃德》第五集。

1826年冬天,燃料价格暴涨,附近贫民买不起。裴斯泰洛齐非常担心许多家庭会因此而患病,他努力寻求经济简便的御寒方法。他发现在地上铺一层细石,在上面再盖上两、三层稻草,这样,贫民就能安度严冬而维持健康。为了把这种方法推广给贫民,他先在自己家中做实验。他选择了一个房间,然后把装满石子的口袋搬到窗口前,从窗口把小石子抛进去。后来他的孙子帮他运了几车石子,但裴斯泰洛齐拒绝帮助,他双手不断地抛着。此时正值严冬,他独自在冰天雪地里干着,终于精疲力尽而病倒。  

在病床上,裴斯泰洛齐偶尔看到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侮蔑他的文章。文章的措词极为荒唐,竟然写道;“裴斯泰洛齐就像看到棍棒、立即畏缩躲藏起来的动物一般,否则他一定会答复上面的批评”。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病情加剧。他要求医生再让他活6个星期。医生一再劝他不能活动,可他还是拿起了笔,开始写答复文章,写着写着,笔掉了,他终于耗尽了心血,一颗璀璨的明星陨落了。桌上放着还未写完的文章:“我心中有无法形容的痛苦,是因为他们侮辱了我的理想……。”

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为贫民而病倒,在追求真理中去世。这只洁白的“天鹅”、慈善的“天鹅”,为了给贫民衔来一点食物,送来一点温暖,带来一点光明,与狂风搏斗,为理想而争,为事业而拼;从幼雏到老,从未歇息过,可现在安息了,永远地安息了。

裴斯泰洛齐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天鹅之歌》中,裴斯泰洛齐这样写道:“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及到它们的完全平衡。”这里的“平衡”,即各种能力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意思,它要求在各方面都能发展,而不是只注意发展某一方面忽视其它方面。

九、赫尔巴特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名言

在经常监督的压力之下成长的人们,不能希望他们多才多艺,不能希望他们有创造的能力,不能希望有果敢的精神,不能希望有自信的行为。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人类自然本性就好象以最高技术建造的与布置的大船,能经得起一切风浪的变化,只等待舵手按照环境指导它的航程,指挥它到达目的地。

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在教师与学生两人之间,不需要第三者参加,常常在一起成为伟大而精选的伴侣。

教师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是经验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是直接的,同样也是丰富的;是的,在教学的时间中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交际。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话动。

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

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

各种心性的基础是身体的健康。……关心健康是培养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

行政制度在教育上也有特别意义,因为每一个学生,没有地位与位置的差别,都必须习惯于参加这种制度,使他可以成为社会中一般有用的人。

《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出版于1806年,它既标志着赫尔巴特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宣告了科学教育学的诞生。通观全书,除了绪论以外,全书共有三编十四章,其中第一编有两章;第二编和第三编各六章。就内容来看,这三编分别阐述了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教学论和德育论。赫尔巴特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教学四步法,后被赫尔巴特的学生们发扬光大,影响深远,其魅力经久不衰。

西方教育史上,在教育学由散乱的教育学思想逐渐系统化,直至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历程中,有三本著作可以称得上是里程碑。第一本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它系统阐述了古希腊、罗马的教育思想,但因写成之后即束之高阁而差点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第二本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它标志着教育学的诞生;而第三本就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
  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精心构建了科学的教育学框架。首先他叩开了教育学科学化之门——将教育学建基于哲学、心理学。正如其所写的“教育学作为一种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而教育目的问题是《普通教育学》中所主要论述的,虽然“从教育的本质来看,统一的教育目的是不可能产生的”,但综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赫氏心中的教育目的有两层:一层是必要的目的,这可以通过他将德育置于极高的位置看出,实际上他所认为的教育的必要目的应该是培养“真正善良的人”,即符合五种道德观念;另一层是可能的目的,即促进人全面的成长,这一目的与其心理学思想联系紧密。其次他在书中阐述了教育存在价值之基础———教育对象的可塑性。

《教育学讲授纲要》

《教育学讲授纲要》是《普通教育学》的补充与具体化。在这两本著作中,赫尔巴特提出了作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教育学的基础是哲学与心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五个道德观念上,即内心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仁慈的观念、正义的观念和公平的观念。他把实现这种教育目的的手段分为三种,即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

《教育学讲授纲要》绪论中的第一条就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就是学生的可塑性”,赫氏认为人不分阶级、地位,都具有可塑性,而且教育必须使每一个人养成学习的习惯,使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这实际上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同髓。

十、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1782—1852),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创始人。在裴斯泰洛齐的影响下,福禄倍尔对儿童充满挚爱,无私地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推动了德国乃至欧美国家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福禄贝尔名言

假如儿童在(幼儿——编者注)这一年龄阶段遭到损害,假如存在于他身上的他的未来生命之树的胚芽遭到损害,那么,他必须付出最大的艰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长为强健的人。

人作为一种理智生物,与其他事物一样坐车是不完善的,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顺应人的本性去继发于推动它有意识的和自觉得完美无缺的表现并加以发展,从而达到这一目的。

脱离了狭隘的家庭圈子进入到广阔的世界的儿童,由以往对客观事物的仅仅是表面的,非本质的观察进入到包括对学生自己在内的客观世界的本质的观察,从而获得关于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内部倾向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儿童就像饥渴的小苗需要水分和养料一样,天然渴望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然而茁壮地成长。他们需要活动和认知,需要兴趣得到唤起和培植,他们要主动地发展自己。

人的整个未来生活,知道他将来要重新离开人家的时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假如儿童在这一年龄阶段遭到损害,假如存在于他身上的他的未来的生命之树的胚芽遭到损害,那么他必须付出最大的艰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长为强健的人。

《人的教育》

1826年出版的《人的教育》是福禄培尔的教育代表作,反映了他对于哲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在《人的教育》中,福禄培尔把“统一”或上帝的精神看做万物的本质和原因,而教育的实质和任务在于帮助人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神的本质,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他肯定人性本善,要求顺应自然进行教育。他以辩证的眼光把人的教育描述为一个分阶段的、连续不断的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人的教育》主要以福禄倍尔在卡伊尓霍学校的实践为基础而写成的,集中阐述了他关于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的思想。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总论”;第二章是“幼儿期的人”;第三章是“少年期的人”;第四章是“学生期的人”;第五章是“整体的概观和结论”。

福禄贝尔认为“人作为一种理智生物,与其他事物一样坐车是不完善的,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顺应人的本性去继发于推动它有意识的和自觉得完美无缺的表现并加以发展,从而达到这一目的”在福氏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和推动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相统一,为了达到这种统一,福氏便强调了劳动与其他各种活动的教育意义,并给予高度评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少能见到真正适应儿童自然天性的教育,虽然在社区和学校,经常会让孩子们在校花园里种植植物,甚至是设置一个供儿童公共游戏的场所,组织他们做手工等,但是,又有哪一个教师家长会支持鼓励孩子挖坑爬树,满脸泥巴的在打闹嬉戏。

作者认为,学校的任务是“脱离了狭隘的家庭圈子进入到广阔的世界的儿童,由以往对客观事物的仅仅是表面的,非本质的观察进入到包括对学生自己在内的客观世界的本质的观察,从而获得关于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内部倾向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正是由于学校担负着这样的任务,福氏更是深刻的了解到教育适应自然天性的重要性,从这一原则出发,不是毫不在意的纵容儿童的胡闹,也不是可以的压抑与镇压儿童爱玩的天性,而是应该向园丁修剪葡萄枝那样“十分耐心的,小心的顺应植物的本性”。 “儿童就像饥渴的小苗需要水分和养料一样,天然渴望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然而茁壮地成长。他们需要活动和认知,需要兴趣得到唤起和培植,他们要主动地发展自己。”而我们的教师,就应当承担这样的引导角色,依照儿童天性积极引导,顺应儿童天性,从而结出最美好的果实。

福氏曾说过“人的整个未来生活,知道他将来要重新离开人家的时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幼年时遭遇的不幸与挫折使福氏清楚认识到“假如儿童在这一年龄阶段遭到损害,假如存在于他身上的他的未来的生命之树的胚芽遭到损害,那么他必须付出最大的艰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长为强健的人。”所以不光是福氏,近现代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哲学家都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福氏的教育被视作是人的真正教育的开始。

福氏在书中强调,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可分割,两者应当相互补充,他相信幼儿教育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他创办幼儿园的主要目的就是给缺乏教育知识的父母提供内容和方法上的指导。

夫是在其教育理论系统中,尤其强调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教育作用,在他看来,游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因为儿童的创造性主要是通过游戏表现出来的,为了让儿童积极开展游戏和其他活动,他设计出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循序渐进,又乎逻辑联系”的游戏和作业体系,他称这套活动玩具为“恩物”。不仅如此,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福氏还强调了劳动等各种活动的教育意义,二十的经历使他更注重儿童与大自然的交流,因此他还主张建立儿童园地,供儿童种植和培育各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