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隶属关系证明范本:中小学生作文的“卒章显志”与“糊膏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8:01:58

中小学生作文的“卒章显志”与“糊膏药”

(2011-09-19 16:47:29) 转载标签:

杂谈

“卒章显志”与“糊膏药” 

 

 胡子宏

 

 我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在强调,末尾一段是用来抒情的,必须要扣题。这种技巧其实就是传诵已久的“卒章显志”,即: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也叫“篇末点题”。志,在这里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意思是完毕。意思是说,文章写完了,就要去扣题。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之效。

 

 

在我看来,除了某些应用文外,绝大多数文体都可以运用“卒章显志”法。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杨朔的《荔枝蜜》 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典范。

 

那么,怎才算“显志”呢?尤其是在考场上的几十分钟时间里,怎么去抒情,怎么去扣题呢?我想起了我的老师胡林声的一个词:糊膏药。胡老师说:在写作文时,觉得要跑题或者该扣题了,就赶紧“糊膏药”,在文章的结尾,为了实现首尾呼应和扣题,也应该“糊膏药”。

 

  为什么胡老师把“显志”起名叫“糊膏药”呢,我觉得有两个因素,一是膏药醒目,谁的身上糊上一贴或几贴膏药,别人一眼就能发现。二是哪里不舒服就往哪里糊膏药。就作文而言,需要扣题或者点题了,就说明哪里有“不舒服”了,赶紧“糊膏药”吧。通俗地讲,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末尾的抒情,其实就是“糊膏药”。关于“膏药”,我们要掌握以下四方面的认识。

 

     

首先,什么是“膏药”呢?“膏药”就是作文的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譬如,《难忘的一件事》,“难忘”就是“膏药”;《期待长大》、《陪伴》,题目本身就是“膏药”;《我喜欢的一个人》,“喜欢”就是“膏药”;《善良的魅力》,“善良”和“魅力”是“膏药”。

 

 

     其次,什么地方要“糊膏药”呢?一是开头,就是俗称的要引题或点题;二是结尾,就是俗称的扣题;三是文章段落的开头或者结尾,适时地“糊膏药”,以使得整篇文章让人觉得是按一条主线在延续。

 

再次,“膏药”本身虽然是几个字或者一句话,但是我们要注意写作过程中,除了膏药外,相应的其他文字也要进行变化,使之趋向于“膏药”所需要的文字环境。

 

    第四,说白了,“糊膏药”就是抒情方式的运用。抒情好了,文章本身才有韵味。因此,考生无论怎么写,末尾一段,在归纳中心和主题的时候,最好适时地“糊膏药”,否则容易让人觉得作文跑题或者扣题不到位。

 

从“卒章显志”到“糊膏药”,后者是对前者的形象的比方,同时也是一种升华。“卒章显志”说的是文章的结尾,而“糊膏药”针对作文的“总分总”结构,对首尾两端的点题与扣题都进行了布置。“卒章显志”说的是末尾要围绕中心,表露作者的胸怀,而“糊膏药”则要求学生,整篇都要沿着作文的主题和立意,时不时地阐述作者的认识。

 

多少年来,胡老师的这句话,始终指导着我的作文教学。写作文时,开头要点题,无论用开门见山,还是排比句手法开头,都先糊上“膏药”。结尾一段,也必须归纳主题和抒情, 务必要扣题。怎么扣题呢,“糊膏药”吧。

 

俗话说,文无定则,就写作的意义上,“卒章显志”和“糊膏药”多少有些“投机取巧”,但在考场上,学生追求的是作文的高分数,能多得几分就是几分。阅卷老师在阅卷时,往往会在乎你的作文有没有主线,是不是紧扣主题。因此,学生必须学会“糊膏药”。就考生而言,考前积累的一些资料,能成为多种立意作文的材料。在考场上写作文时,你对这些资料糊上不同的“膏药”,就会产生不同的立意。这是临考前备考作文的一种技巧。

 

 

 

下面是笔者写的两篇短文。我在行文中有多处“糊膏药”,文章末尾更是“卒章显志”。 

 

 父亲那双眼睛

 

小时候,我常常幻想,最好的命运莫过于得到父亲温和的凝视。那时,还是在“文革”时期,每次“四类分子会”结束后,奶奶和母亲沉默不语,父亲那双眼睛阴郁得厉害。

 

我6岁起上小学,教室后面是耕地。咿呀读书时,偶尔抬头看窗外,便见父亲目不转睛地望着我读书。父亲常常威严得可怕,每每我抛下功课去淘气或考试成绩不好时,那双眼睛严厉得要喷出火来。他把半截砖抛到我脚下,喝令我跪砖。或者,令我在炎热的日头下罚站。我常常求怜似地望着父亲:“能让我玩会儿吗?功课刚做完。”父亲那双眼睛流露出的严肃,使我失望地打消了念头。

 

直到上了高中,我的跪砖和罚站生涯才结束。每周六,父亲跑十几里路,叮叮当当把几瓶老咸菜和一包干粮送到学校。临别时,他总要转过身来看我几眼,那双眼睛使我窘迫不安。多少次胆怯地讲出在班上的排名,那双眼睛便默默地流露出很深的失望,罩住发怔的我。

 

高二考了全班第一名,父亲那双眼睛才开始漫出少许的温和。父亲把我的奖状贴到墙上,凝视了好久。以后,父亲到学校去,总是迫切地问:“离考试还有多少天?”那双眼睛闪亮着,涌出极度的渴望。

 

高考最后一场考完,我走出考场,迎面便见父亲推着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望着我。父亲拉我到饭店,看我狼吞虎咽地吃焖饼,良久,小心翼翼地问:“考得好吗?”我使劲咽下最后一口,说:“没问题——”父亲喜形于色:“儿子,我为你费了12年的心血呀,打你,骂你,罚站,跪砖,都是盼你有这一天。”父亲深情地凝视我,一刹那,我感到了从小盼望的那股温和。

 

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递到父亲手里,那双黝黑的手颤抖着,那双眼睛一眨不眨,很久很久地盯着录取通知书——我平生第一次看到那双眼睛闪着泪花。

 

父亲送我到北京读大学,临别在公共汽车站,一路上,他扯住我的手,默不作声。父亲上了车,那双眼睛透过车窗玻璃盯住我,手挥起来,与我告别。公共汽车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野,一刹那,从小至大的经历在我脑海中过个遍——那双眼睛曾愤怒过,失望过,曾涌出无限的深情和激动。我终于明白,那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凝集着望子成龙的渴望。在我身上,也体现了父亲渴望实现的自身价值——这正是他对我自幼便严加管教的良苦用心。

 

我经常想,比起父亲,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时代。我没有像他那样背上“地主崽子”的沉重负担,也没有因岁月的折磨而过早地衰老。回忆起来,倘若没有父亲那双眼睛的严肃和渴望,我便不会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思考着更广阔更遥远的事情。父亲那双眼睛是沉重的历史书籍,是遥远的精神宫殿,激励我真诚、勤恳,赐予成长中的我以灿烂的希望和坚实的力量。

 

期待长大

 

(2011年的全国高考一卷作文)

 

青春的岁月,像一扇扇圣洁的门,每一扇门后都藏着一个向往。18年人生岁月里,我内心隐藏的最真切的渴望是:期待长大。

 

我没觉得童年多么幸福。作为父母惟一的儿子,却很少关于父爱母爱的温馨记忆。我咿呀学语,得益于妈妈的唠叨。我刚学几句话,就从醉酒的爸爸口中,掌握了几句脏话。我目睹过父母的肢体冲突。当时,我对醉酒的爸爸说:等着,我长大后,帮妈妈打你。

 

上小学时,我曾经怀疑,爸妈有感情吗?爸妈说过,他们是国家第一批就业后就迅速下岗的青年职工,是患难之交。这些年,爸爸一直东奔西走地打工,妈妈开着一个裁缝店。他们辛苦操劳,而拮据像阴霾,密布于我们家。在妈妈的哀怨和爸爸的酗酒中,我期待长大。我期待着上初中,上高中,我可以住校,逃避爸爸妈妈的纷争。

 

我上了初中,我真的住校了。我享受着校园的一份清静,我喜欢操场的绿茵和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我不能不回家,因为我得向爸妈要生活费。此时,妈妈的唠叨像窗外的那群麻雀。她一再要求我考进前几名,一再絮叨自己下岗的命运,一再数落我那个备尝艰辛却没什么出息的老爸。在妈妈的数落中,我渴望长大,渴望逃出这个脏乱的、乌烟瘴气的家。我数着指头,盘算着,再有几年,我就会有工作,我下决心,我的老婆绝对不要像妈妈这样唠叨。

 

我们家的厄运出现在去年暑假。7月初,爸爸的腹部出现剧痛,妈妈陪他去医院检查,爸爸肝脏竟然出了问题。那些日子,我在家里负责做饭,而妈妈停下了生意,跑前忙后地照料着爸爸。我几次看见妈妈悄悄地抹眼泪,再也不唠叨了。爸爸也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扛过了6次化疗。

 

爸爸出院的时候,头发掉光,脑袋秃得像陈佩斯。我惊奇地发现,爸妈已经不争吵了,妈妈不再唠叨,爸爸戒烟戒酒。我们家开始充盈着难得的安静和笑声。爸爸治病花了十几万元的血汗钱。我刻苦学习,劲头十足。

 

春节的一个晚上,疲惫了一天的妈妈早早地进入梦乡。我在房间里学习,不经意间,我瞥见,爸爸正坐在我房间门口,凝视着我。我们聊了几句。爸爸说:儿子,我知道,你有这样的爸妈,受委屈了,但你必须坚持下去,爸妈都指望着你呢。

 

那天晚上,我夜不成寐,期待长大的愿望像一棵拔节的玉米。这些年来,我一直期待长大,我想摆脱这个家庭,摆脱父亲的酗酒和妈妈的唠叨。其实,爸妈原本恩爱,但世事无常,他们无论怎么挣扎,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爸爸酗酒,妈妈唠叨,可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缺点呢?他们一直在辛勤持家呀。如今,爸爸病了,妈妈老了,而我期待长大,再也不是为了离开他们,而是为了艰辛度日的他们,回报儿子的孝心。

 

青春的岁月,像一扇扇圣洁的门。此刻,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是我生命中一扇最珍重的门。这扇门后,藏着一个神圣的向往:期待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