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生契税补贴:诗歌的审美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01:15
  诗歌的审美特征
  
  诗是以人的个体生命为基础要素,包含情感、想象和理性等组合成分。并被外化定型为语言的有机系统。因此,作为生命表现的诗歌.必然具备它的内质和外形。这也就形成了诗歌的一系列审美特征。
  
  (一)情感的审美性
  
  情感性是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充沛的生命情感是创作诗歌的先决条件。
  
  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诗篇无不饱含着浓郁而真挚的情感。它们所写的不论是爱、是恨、是悲哀、是欢乐、还是愤怒,都是心灵情感的颤动、爆发。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忧国忧民的哀婉情怀;雪莱的《西风颂》:“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和热切向往;海涅的《西西里亚纺织工人》:“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重诅咒,我们织,我们织!”倾吐了对专制统治无比的憎恨;郭沫若的《凤凰涅桨》是对祖国“更生”之后的欢呼;舒婷的《致橡树》表达了富有尊严的浓烈爱情。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真情流露都会成为诗歌。诗的情感应该是在一定审美意识观照下,加以提炼、凝聚,并给予精湛艺术定型的结果。诗的情感不仅需要概括化和类型化,更需要被个性所净化的一系列独特的感觉和知觉。感情对于生活属于主体范畴,但对于诗人来说又是客体。诗人把感情推出去.拉开一定的心理距离,进行静观默察的审美观照。只有跨过这道桥梁诗人和情感才能一起获得提升,诗才能完成对人生的审美超越,从生活真实跃入艺术真实。鲁迅曾说:“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作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艾青也说:“诗的生命在于真实性成为美的凝结.”
  
  (二)艺术的虚幻性
  
  诗是诗人所创造的独立自洽的艺术世界。这一世界是虚幻的.或者说诗的艺术具有虚幻性。谢冕在《和新中国一起歌唱》中曾说,诗的“基本方式,应该是生活的折光。这种折光,犹如太阳光在三棱镜中泛出异彩一般.可以把生活反射得瑰丽而奇妙。”诗人为了表达内心独特的意识与情感,通过自由的联想与想象.大胆神奇的夸张与变形,对事物表象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建构起表达自身情感所需要的意象。正是艺术表现的虚幻性,才获得了诗性情感的真实。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大胆的夸张和变形,但却表现了内心真实的愁绪。用“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愁更愁”,本来是极度夸张.却让人感到了高度的真实。臧克家的《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从表面上看是无理的、不合逻辑的,但它符合想象的逻辑:“无理而妙”。只有对事物表象进行变形,才能追求更深刻的真实。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正是在对故国的想象中.才能更深切地表现出作为囚徒的李煜“日夕以眼泪洗面”的深哀巨痛。
  
  诗的虚幻性.不仅因为诗的艺术形式的需要,更是表达感情的需要。任何进入诗中的具象、表象和意象,都是诗人情感中的具象、表象和意象,它们已失去了原初的客观性.变得更单纯。也更复杂,有着巨大的张力和想象的空伺。
  
  (三)表现的集中性
  
  任何文学体裁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艺术概括。而诗歌的艺术概括则要求高度的集中。它应该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一枝红杏”。由“一枝红杏”而让人领略到“满园春色”。
  
  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有一个精彩的比拟:“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这就道破了诗与散文的不同。同样是表现生活.传达感情,诗与散文的差异,就如酒与饭的区别。酒比之于饭,更为浓缩,诗比之于散文,更为凝炼,而浓缩与凝炼,正是诗概括生活的基本特征。唐朝的“安史之乱”完全可以写一部百万言的小说,但杜甫在《春望》中短短的八句诗,就写出了国家山河的破败.人民的痛苦和自己的忧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贺敬之在《放声歌唱》中这样写道:
  
  五月
  
  麦浪
  
  八月
  
  海浪
  
  桃花
  
  南方
  
  雪花
  
  北方
  
  诗中时间与空间高度概括与集中,从而表达了祖国河山的辽阔和美丽。诗中的意象已完全脱离了自然的客观性,有了深广内涵和类型化的特征。这种高度的概括性是散文等其它文学体裁所无法达到的。顾城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仅仅两句诗就写出了经历十年动乱的年轻人心理与情感特征。他们曾激越、茫然、矛盾、痛苦,但也深刻、成熟,并对未来充满着热切的希望。由此可见.诗歌反映生活不是面面俱到,追求过程和细节,而是把独特的感情.刹那间的感悟.把诗性的灵感转化为典型的意象,从而深刻地揭示人的生命与生活的底蕴。真正的好诗应是言简而意蕴深远,字少而气象万千。
  
  (四)语言的音乐性
  
  音乐性之于诗是与生俱来的。远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康白情在《新诗之我见》中说:“在文学上把情绪的想象的意境,音乐地刻画出来,这种作品就叫作诗。”可见。音乐性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核心是节奏。节奏在诗中的作用如叶芝所说:“节奏的作用是延长沉思的时间.这是睡与醒交融的时间,一边用变化来保持我们的清醒,一边用单调的感觉诱导我们到出神的状态。使我们的心智在其中从意志的压力下获得解放。”这说明。人在欣赏诗歌的时候,诗歌的音乐性,一方面以它的重复性使人沉浸其中.另一方面又以它的变化性,使人从沉醉中苏醒,使读者的情绪与诗人心灵的脉搏合拍.从而产生情绪的共振。
  
  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主要表现为节奏的安排和韵脚的调配。
  
  中国诗歌的节奏.是由语言音组的停顿和排列而构成。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由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组成一个音组。音组与音组之间常有停顿.对音组与停顿做有规律的安排就能形成鲜明的节奏。我国古代的。五七言诗就是建立在双音节和三音节的基础之上的。如李白的《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一已过——万重山。
  
  这种节奏就形成了吟咏的调子,富有音乐性。新诗的节奏相对于古典格律诗就自由灵活得多,有时为了表达特定情感会冲破外在的节奏。
  
  中国诗歌的用韵,主要是指脚韵。所谓押韵,就是一行诗的末尾与另一行诗的末尾用同韵字。押韵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行行押韵、隔行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中国古典格律诗是非常注意韵脚的使用与安排。如王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除了构思清新,语言自然之外,韵脚的合理安排也使诗读来朗朗上口,使其内涵的表达更加充分。现代新诗也在大量使用脚韵以增强其感染力。舒婷的《致橡树》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也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