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业补助:诗歌欣赏的原则与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24:49
  诗歌欣赏的原则与方法
  
  (一)诗歌欣赏的原则
  
  1.把握诗歌的时代背景
  
  诗歌是生活特征与诗人情感特征在想象的假定中猝然遇合,是客观生活特征的概括性与表现自我感情特征的特殊性的统一,是时代和社会生活通过诗人的心灵和情感所获得的物态化的形象。欣赏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所产生的时代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不了解楚怀王的昏庸懦怯、内政的腐败、外交政策的妥协投降、亲秦与亲齐的激烈斗争、以及张仪的阴险狡诈。就不能深刻理解屈原在诗中表现的忧愤、沉痛,为了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样,唐代前期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加之统治阶级开阔的视野和对文化思想的包容.这些都对诗歌创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背景与条件。不管是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还是边塞诗派,田园山水诗派,都有着其它时代所没有的健旺精神.因而使唐代诗歌达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郭沫若的《女神》是时代的呐喊与欢呼。建国初期的诗歌,反映了获得解放的人民的豪情。新时期(1979年以后)的朦胧诗,则反映了动乱年代对青年人所造成的影响。
  
  2.把握诗歌的特质
  
  诗歌追求的是心灵与情感的真实,而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在心灵与情感的强化与趋使下,诗可以超越感观与客观,展开飞扬的联想与想象.做到无理而妙,使客观事物变异变形,使遣词造句不合语法逻辑,这些都是为了找到感情的准确。在现实生活中,有形的生活与无形的情感是很难化合的.而在想象的作用下,有形的生活在诗人的感觉和知觉中产生了某种变异.诗人摆脱了被动的生理、物理感觉的束缚,从感情的自由表现进入了感受和知觉的自由变异。东去的大江能变成时间的激流淘汰着千古英雄(苏轼),无边的细雨会变成心中湿漉漉的忧愁(秦观),爱情的坚定可以借橡树而具形(舒婷),流血的弹孔可以化为报导黎明的星星(北岛),滔滔的大海是流动着的自由元素(普希金).毛泽东之所以是伟大的诗人,因为他敢于说"五岭逶迤腾细浪”。
  
  3.把握诗中的主体感情
  
  诗的优势在于它的情感,而不在于对客观事物与人物精细的描绘。只有把握了诗的主体情感(有时是情绪),把握了诗的情感脉络,才能真正体会与理解诗中的内涵。即便是一些田园山水小诗和叙事诗也不例外。“结庐在此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是自然的悠然,而是陶渊明心情的自由与恬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因为杜甫对祖国山河残破的哀伤:看见春花掉泪..听到鸟鸣惊心。“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的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闻一多的视觉不再是生理的视觉。他看到的山川风云.听到的鸟鸣,是经过了感情的投影,是感情对现实的重组。只有把握了作者的感情.才能理解诗歌的意象的内在含义。
  
  4.把握诗歌语言的特性
  
  诗歌的语言除了上面在诗歌审美特征里讲的节奏和韵律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常常不合语法和惯常的思维逻辑。“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是不合语法逻辑的。但正是一个“闹”字才能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物象的活力与生气。“我的目光因憔悴而断裂!”目光怎么能断裂呢?那是因为诗意让它断裂。“我的心.是五月的麦田。”心不能变成五月的麦田,但情感却和五月的麦田一样深厚、丰富、金黄、成熟,有独特的香味。
  
  (二)诗歌欣赏的方法
  
  1.反复体昧.找到感触点。
  
  每个人的感情都是丰富的、深刻的、多变的和独特的,诗人的感情尤其如此。当诗人表达感情时,他无法用直接描述的方法把它呈现在读者面前,他需要借助各种意象、意境、物象而使感情赋形。这些意象、意境、物象有时会成为读者与诗人沟通的桥梁.但有时也会成为读者与诗人之间的幕障。因而在欣赏诗歌时,不仅要读懂诗中的语言,跨越一些文字障碍,更重要的是找到与诗人沟通的感触点。同是写愁.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带有一些相思甜美之愁,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亡国破家无处诉说的悲苦深愁。范仲淹的“明月高楼休独倚.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却是英雄的苍凉壮丽之愁。只有找到这些感触点.才能进入诗人的感情世界,同时也就能够进人我们自己的感情世界。美国诗人桑德堡的《雾》:
  
  雾来了.
  
  缩着小猫的脚爪。
  
  撑着沉默的腰.
  
  它坐望着
  
  海港和城
  
  而又向前移进。
  
  这是一种象征主义的想写法,用猫去表现雾。但更是诗人的心灵感受:对社会的茫然和不可把握,有些无奈、有些矛盾、有些压抑、甚至还有些恐惧。只有找到了这种感受的触点,才能较好地理解这首诗。
  
  2.抓住主体意象,理解诗情、诗境
  
  诗人的感情被激活时,就会产生出纷纭的感觉与想象.甚至陷入紊乱与芜杂,这时就要为想象找到核心,为感情、感受找到相应的统一和谐的形式。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诗的形象作为一个整体,它不仅仅是某种感觉和直觉的复合体.而是在一种主导激情和主导意象制约下的统一体。作为读者,在欣赏诗歌时.也应找到一首诗的主体意象。抓住了主体意象,就掌握了进人一首诗歌的钥匙。诗人面对着气象万千的生活,面对着自己丰富、细腻而复杂的感情,要对此进行提炼.而且提炼得越“单纯”越好,集中到几个意象上,才能强化信息.使信息具有穿透力。李白的《月夜》: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主体意象就是明月、月光。通过简约的意象,诗人构建了一个自然、沉迷、而又动人的境界。明净的月亮,皎洁的月光在中国人的文化与心理中已积淀成了特定而特殊的含义,它总是与思乡、思恋、与淡淡的感伤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此诗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张力。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狭狭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诗中.诗人把对家乡、妻子、母亲和祖国的怀念集中在四个视觉意象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读者抓住了这四个意象,也就深入地理解了余光中的深深恋情与思念。舒婷在《致橡树》中,把想象中的恋人比喻成橡树,把自己比喻成木棉树。通过这两个意象,既表现了女性情感的浓烈、温婉,也表现了女性的尊严与坚贞。
  
  3.调动自己的想象、
  
  读者在欣赏诗歌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参与诗歌的再创造。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首诗的理解,就不能不打上鲜明的自我印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从这一点来说,读者是诗歌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最后完成者。诗的凝炼和浓缩,诗的大幅度跨越和变异,给读者留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间,留下了触点和阶梯。这就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达到与诗人的深度交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我们可能没有去过山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美景,因为有了我们的联想与想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读者想象中是一位娇懒的少女;“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读者想象中是一位寂寞相思的少妇;可当你读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慎慎惨惨戚戚,”联想到的大概是一位孤苦深痛的老妇人了。读者只有善于展开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才能入境入情。
  
  4.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它的节奏和韵律上。这种节奏和韵律,既是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也是诗人情感的节奏和韵律。正是因为它的节奏和韵律,才使人能够反复吟唱、朗朗上口。除此之外,诗歌的语言还有修辞美:比喻、夸张、拟人、拟物、烘托、对比、对偶、反复、回文等,不仅构成了诗歌艺术的丰富多彩,也深化了诗歌的意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诗有着优美的节奏和韵律。“骆驼,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郭沫若《骆驼》),这是一种比喻。“母亲,母亲呵你的奶汁哺养了我你的泪水浇痛了我你的勇气鼓动了我”。(胡风《前进曲》),这种排比不仅增加了诗的气势,还从不同方面增加了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