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崔申虎女儿:怎样写好教学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38:41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一、勤读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深入剖析,传递给人们一种价值选择,以期引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这背后离不开较强的教育理念做支撑。有些教师写不了或写不好教学反思,其根本就是缺少了一定的教育理念。就教师而言,提升自身教育理念的途径很多,其中坚持勤于读书是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教师本身就应是一个阅读者,但不少教师读书偏少,可以说,现代教育专业理论缺乏是不少教师的通病。因此,对一些教育名著、教育专家的观点就知之甚少。一个教师日常如果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语言表达也会更顺畅。要是再加上每天写几百字的教学随笔,不用多久,相信其专业发展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教师读书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首先,要多读教育名家名著。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这些教育名家名著对提高教师素养大有裨益。其次,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书籍。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原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改变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改变原来的评价方式等,教育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只有及时地跳出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吸取最新科研成果,才能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如《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多元智能教与学策略》等,对于广大教师具有极大的借鉴性和指导意义。第三,要阅读一些教育科研类的图书。现在,中小学教师越来越注意开展教育科研,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如精读《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怎样写教学论文》、《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等教育科研方面的图书。其中,对于一些重要的观点,可利用书的空白处记录自己的随思,这些记录,可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同时这些重要的观点也是写教学反思的重要理论依据。最后,要多读一些能真正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书籍,这样的书籍能使教师终身受益。 
二、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不迷信于“教参”及文本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习惯于专家怎么讲自己就怎么说,所写的反思容易被人接纳,但如果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缺少了批判性思维,就不利于教师写出比较深刻的反思。诚然,批判性思维不是与专家对着干。细想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教育方式、任何教育理念都有其局限性,对流行的教育方式进行批判性思维可使我们看到其中的不足,以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此,在教育反思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建立起批判性的思维,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反思我们看似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写出能引起人们心灵触动的深层的反思。 
        教学《为学》一文时,文末的一句写道:“人之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按照“教参”的解释,这句话应译为:“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随即有一学生质疑,理由有三:第一,这个译句有贬低穷和尚之嫌,而纵观全文,作者可是一直都对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去南海理想的穷和尚持肯定的态度,如此解释,岂不自相矛盾。第二,作者在前句中写道:“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到焉。”作者这里把穷和尚和富和尚相提并论,由此推及“人之立志”的道理时,怎么只剩下穷和尚?富和尚哪里去了?第三,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文言文中的“不如”应作“不像”解,现代的“不如”在文言文中应说“不及”或“不若”。因此,全句应译为:“人们立志求学,不正像四川边境的那两个和尚吗?”作者正是借两个和尚的经历告诫“子侄”们以此为鉴,立志向学。听了这一番表述,我不禁暗暗称奇:按照他的解释去理解,不仅上下文要变得流畅连贯了,而且与文章开头“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遥相呼应。此时此刻,我们还能按照“教参”去反驳什么吗?  三、细心留意,发现需要反思的教育事件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事情,这就需要教师有对这些事情进行反思的敏锐眼光,要具有基于“教师个人素质”的独特思考角度,而这恰恰会成为教师写作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写作教学反思还需要反复琢磨,找准切入点。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尽管很多教师不断写作教学反思,但有的理论深度不够,有的因找不到好的切入点往往写的不痛不痒,造成了不少教师感觉写教学反思没有多大收获的错觉。因此,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就应找好切入点,以此引出我们所要表达的观点。 



在教学中还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节语文课,上得挺不错的,但是,黑板上字写得凌乱、不漂亮,于是,“满盘皆输”,一节好课被否定了。理由很简单似乎也很充分:基本功太差!评价是指挥棒,这种不无偏激的评价使得不少教师在粉笔字和板书上下功夫。笔者在想:板书的作用是什么?尽管教学实践中也出现过不少精彩的板书设计,但是,每当翻阅学生的课堂笔记,每当询问学生对板书的理解时,总会感到极大的失望和莫名的忧虑。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笔记上就记什么,记下的只是一个“纲”或者孤零零的一些词语。如果从上课记笔记,发展到考试背笔记,那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呢?语文课,板书最重要吗? 



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增长、教学能力的提高,乃至教育智慧的生成,都是教学实践的结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写教学反思,会使教师对他人或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肯定、批判,去粗求精,去伪存真,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实践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手段,无疑会获得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当然,撰写教学反思的形式很多,可以先描述教育教学片段再叙述自己的思考,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撰写方式,如夹叙夹议、材料与思想结合等。有时写作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教师能否在不断的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掌握和运用,从而写出有深度的教学反思。在写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既达到了了解自我、塑造自我的效果,又实现了交流与分享各自经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