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伦春天业主论坛:窑洞的民俗与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3:38:59
(一)窑洞农耕文化与民俗 1、窑洞的产生与农耕文化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甘肃省东部,历史悠久,气候温和,这里古称北豳,习称陇东,这里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周道之兴自此始”。有着悠久历史的庆阳,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更是绚丽多彩。庆阳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得以丰富的,要了解窑洞发展就要追溯到远古农耕时期。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窑洞像一位母亲,亲历着朝代变迁,看着她的土地成长,看着农耕文化开创发展,这里留下了深厚的农耕文化的痕迹,农耕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庆阳窑洞的发展。
  早在二十万年前,已经有人类在庆阳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周族重视农业,《汉书·地理志》有:“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在夏朝太康失位之时,不窋承袭其父后稷的官位。太康政乱破坏农业生产,不窋遂率领族人来到庆阳,在此定居,不窋用自己种庄稼的技能,教民稼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诗经·豳风·七月》中描绘的正是当时的一幅农耕图。
  周族历经从不窋到鞠陶、公刘三代,发展了农业生产,创造了周的灿烂文化。《甘肃省通志》里庆阳人有“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讲得是他们的功绩,“陶复陶穴以为居”讲得也是他们的功绩,同时这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的保障。原始人所住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没有阳光,阴暗潮湿、又时常有野兽的危害,对人类生存十分不利,生活没有保障,也因此不利于各方面发展,在不窋执政时,鞠陶负责挖窑洞,古代窑与陶相同,所谓“陶复陶穴”就是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而挖的两种形式的窑洞。有了窑洞这个农耕家园,人们就不再苦于野兽袭击,安全有了保障,人们便开始了定居生活,农业才因此而得到了大力发展。

      歌声:在黄土高原贫困的物质条件下,人们终日面对黄土背朝天,在原始的劳作之余用歌声唱出心中真挚的爱,同样用歌声宣泄内心的压抑和苦闷。产生了秦腔、陕北信天游这些黄土高原的声音,声音嘹亮、气势豪放。到今天,苍凉的沟壑间人们仍然传唱着这些天然本色的歌声,如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兰花花》、《走西口》等。

  舞蹈:有歌声就有舞蹈,在黄土高原广袤的土地上,民间歌舞中最有特色的要数陕北的秧歌舞。这种集体娱乐的形式,场面壮观、气势宏大,其扭动的身姿与变化多端的队列组合在民间歌舞中独领风骚。另外,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间社火是集歌舞、锣鼓、表演于一体的群体娱乐艺术。社火队伍中的锣鼓形式最能表达黄土高原雄宏的气势和神韵。例如:威风凛凛的山西威风锣鼓、热情豪放的陕北安塞腰鼓、刚健壮观的兰州太平鼓均以宏大的气势、震天的鼓声、龙腾虎跃的步伐将力与美表现的酣畅淋漓,让人惊心动魄。也许,从锣鼓声中,从威武的队列中,你能领略到秦始皇横扫六合的气势,汉高祖高唱大风的豪气。这就是黄土高原的神韵。

  剪纸:在黄土高原的民俗文化中,剪纸艺术是家家户户喜欢和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剪纸,也称窗花,历史悠久、代代相传。春节是妇女们显示技艺的时候,窑洞的窗户上,居室内处处贴满了剪纸。大红的剪纸为荒凉贫瘠的黄土窑洞增添了盎然春意。
 

                              贴剪纸的“女娃娃” 
 

                                           窑洞门饰

  风水:在黄土高原居住环境中,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也影响着村落的选址与布局。按照风水理论,一块吉地大体上要具备这样一些特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前有明堂、后有祖山,最好再有“朝山”、“龟山”、“蛇山”。这种理想山势,在平原并不易找到,而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很容易找到这样的“风水宝地”。山西汾西县的师家沟村,就是清代乾隆年间其祖上师法泽看上的风水宝地,遂在这黄土坡上建立宅院,发展成村落的。


    2、窑洞人民在生产生活上的习惯至今不变
  去过庆阳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默默耕耘在庆阳这块土地上的庆阳居民,至今仍然保持着他们那种勤劳、朴实、憨厚的品性。
  在农事活动中,他们依然传承了以往的农事季节的时间和生产技术,并且在今天的农事活动中,发扬光大了古代的生产技术。《七月》篇中有八月打红枣、九月收稻谷、十月粮进仓,以及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葫芦摘个光等描述,都和今天的农事季节相同。农忙时送饭到田间,九月筑场圃(即在一块地里春夏种庄稼,秋冬修成场),用柴禾编织门,用茅草搓绳捆庄稼的习俗,都一直延续至今。
  今天的人们也继承了古代圈养牲畜的习惯,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离不开家畜的饲养和繁殖。周人到北豳后,开始养猪,将野猪逐渐训化为家畜。《公刘》篇中有“执豕于牢”之说,就是把猪圈在猪圈里。《七月》有“言私其狱;献豕于公”之说,就是把小猪留给自己,把大猪交公。由于公刘提倡家家户户养猪,后来养猪就成了家的象征。农业的发展,也促使了养牛、养驴、养羊业的发展。至今,庆阳驴、早胜牛名扬省内外,而北部人民几乎家家养羊。同时,庆阳至今延续着每年冬初杀羔羊,祭山神、庆丰收的活动。
  庆阳地区经济林种植历史传自周祖时期,这里的经济林不但品种繁多,而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里有相当多的经济林品种都来自于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如桑、李子、桃、梨、枣等。远在轩辕黄帝时代,黄帝就命元妃西陵氏嫘祖栽桑养蚕。嫘祖教人民大量栽桑,教人养蚕纺丝、织帛。先周时期,植桑养蚕就在庆阳得到大力发展。《七月》篇有“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蚕月条桑”等诗句,每年三月,人们便动手修桑树,将高枝砍掉,让人攀着短枝摘嫩桑。所以桑树是庆阳市的乡土树种。自先周至今,几千年来,庆阳人民一直有栽桑养蚕的习惯。《七月》篇中“六月食郁及奠”的诗句,郁就是郁李,果实酸甜可食。将郁李枝条嫁接在杏、桃的树枝上,就可以结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公刘在西王母国访问时,带回了许多桃、梨、枣等优良树种。这些树种后来成为古豳地的经济林树种,也成为今天庆阳市各地名优特产的树种。
  信仰禁忌在现代仍有体现,在原始社会,人们的认识尚不足以解释很多现象,于是对自然产生了崇敬,对祖先产生了崇拜。我们在宁县采访原博物馆于馆长时,他告诉了我们一些关于窑洞的禁忌方面的知识。庆阳人在挖窑洞时一定要祭土地神(当地称为社神),以保佑全家人住在窑洞里能够平安无事;如果窑洞闹鬼,他们就请来阴阳先生,将五种谷物洒在院子里,如此则可以趋鬼并保家宅平安。我们在镇原县城关镇采访张爷爷时,他指对面的一座山对我们说,窑洞的朝向要背风向阳,山要实在(就是窑洞的洞口要对着山峰,不能对着山谷),这样才能家宅平安,家庭殷实。张爷爷居住的窑洞外也供着土地神,逢年过节时,窑洞居民便拿各种食物、水果来祭拜。这些习俗都是窑洞居民祖辈传下来的,谁也不记得它有多久了,只知道从父辈的父辈就有,到现在已成为了一种习惯。
  (二)剪纸、皮影戏等与窑洞的关系
  “刺绣、皮影、剪纸、陇东秧歌、陇东道情”为庆阳民间艺术五绝,我们此行调查了庆阳剪纸、香包及皮影戏与庆阳窑洞文化的关系。民间文艺家曹焕荣先生从事多年的庆阳艺术研究,他告诉我们剪纸、香包、和窑洞有着必然的联系,庆阳人用自己的智慧从窑洞影子中学会剪纸,而香包又因剪纸而产生,庆阳民间艺术无不与窑洞有着必然的联系。因周祖在此开凿了窑洞,为人们提供了安定的居住环境,人们才能充分地发展农业,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由于经济的不断繁荣,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保障,劳动人民有了更多休闲的时间,他们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自己的聪明才干创造了庆阳的民间艺术。

  二、窑洞的挖掘方式

  古老的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而且窑洞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但是他的开凿方法真的如我们想象中挖个洞那么简单吗?
  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弃窑者多,造窑者少,但是我们从实地考察中,还是找到了一些保留比较好的窑洞,并了解到窑洞的现状。如,我们了解到:单孔窑洞的宽一般是3.3米到3.7米之间,高3.7米到4米之间,交口0.3米到0.4米。进深1.7米到1.9米,平桩高1.8米到2米,拱部矢高1.7米到1.8米。
  虽无幸看到窑洞的建造过程,但我们碰到了一家正在装修窑洞的居民,他们说现代所存窑洞基本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现代人很少挖窑洞,只是将祖上的窑洞用砖或水泥装修一下,让它变得更结实、美观。我们从装修窑洞的工人口中及资料中了解到了他们的挖掘方法。
  首先是挖地基:窑洞的方位确定之后,就开始挖地基,窑洞所指的地基是由窑洞类型决定的。如果门前有沟洼,可用架子车将土边挖边推进沟里,这样扔土方便,而且比较省力。如果挖地坑院,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或者不利于机械施工的地形,则完全要靠人力用笼筐一担一担的担上来,非常辛苦。过去人们修庄子,只有利用农闲、雨天挖土运土,起早贪黑的干活;他们饭前饭后的挤时间,能担一担是一担,肩上的皮脱了一回又一回,双手上的茧子磨起一层又一层;他们常常是老幼不得闲;如果这一辈人完不成,下辈人接着干。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以后,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当地人叫做“刮崖面子”。 如果刮者的眼力、技艺、手劲和力气很好,就能在黄土上刮出美妙的图案。
  其次是打窑洞。地基挖成,崖面子刮好后,就开始打窑。打窑就是将窑洞的形状挖出,把土运走。打窑洞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窑洞打好后,接着就是镞窑,或叫“剔窑”、“铣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窑帮刮光,刮平整,这样打窑就算完成了。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泥窑的泥用干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顺。湿土和的泥性粘,不好用。泥窑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也有泥三层的。如果日后住久了,窑壁熏黑了,可以再泥。
  第三步是扎山墙、安门窗。窑泥完之后,再用土坠子扎山墙、安门窗,一般在门的高处安高窗,在和门并列的地方安低窗,一门二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防止窑洞里面存烟,这样对身体好,而且妇女在热炕上做针线活光线也会比较好。
  经过这几步的挖掘修整,窑洞基本挖成。
  人们亲手挖掘出的窑洞,有着独特的居住价值和文化内涵。它比较坚固、耐用。有的窑洞在当地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民间也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
  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极强的稳固性。为了住着放心,人们往往在窑洞里用木担子撑架窑顶。窑洞经过几辈人,几易洞主;经历风吹雨打,修修补补,仍不失其居住价值。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废弃的窑洞越来越多,挖掘的很少,且成为一种趋势了解挖掘窑洞方法的人也将越来越少。这些窑洞存在时,也还有人了解窑洞的挖掘方法时,如果能保存一些相关的资料,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关于窑洞更多的东西。

  三、窑洞的种类

  陇东黄土高原是中国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而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区,是窑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窑洞密密层层,鳞次栉比,有人曾喻为:如挂在云雾中的洞天神府,似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颗颗明珠。上至周先祖时期,土窑洞就遍布山原谷地。《诗经》称为“陶复陶穴”,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每个窑洞有了明确分工,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明清时期出现了小城堡,高大土墙将一组窑洞或土炕围起来,以防御兵荒和盗贼,俗称为堡子。
  窑洞的修建,庄面子一般高至九米,长十七至二十三米,用镢头修刮成水波等花纹,正面挖窑三至五孔,侧面根据地形也可挖一至三孔窑,前面取土为平空地,一般为三面筑墙,修建大门门楼。窑洞一般高四米,宽八尺至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窑比其他窑洞略高,作正堂为长辈居住。窑口砌墙安门窗,一般为一门三窑洞或一门二窗,靠窑顶的窗子称天窗。窑内靠山墙均盘有土炕,土炕一边紧接山墙,一边紧连窑壁,留有炕洞门,“烧柴点炕,满窑生暖,主窑坐炕,其乐融融”,修窑洞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
  庆阳窑洞的种类很多,细算可分十多种,但按大类分,有三种,即明庄窑、土坑窑、箍窑。
  明庄窑,也叫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沟边,利用崖势,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陶复陶穴”中的“陶复”,指的就是明庄窑,有一庄三窑和五窑,也有五只以上的,宁县瓦斜乡有一个千年大窑洞,占地200平方米,一门五窗,窑内可容纳数百人集会。在董志原、草胜原等大原上,也有利用胡同修庄的,由于崖势不高,有得下挖几米再挖窑,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被称为半明半暗庄。
  土坑窑:这种窑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径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为人行道。“陶复陶穴”中的“陶穴”即为这种下沉式地坑庄。这种窑洞实际上是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也更为显著。
  箍窑:箍窑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钱的人还在卜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石块箍的窑洞称石箍窑。
  庆阳窑洞按用途分还有很多种,在正窑面或在庄子崖面正面两窑口之间的上部,挖小窑一孔,修阶梯而上,可以高瞻远瞩,多为防盗而用,称为高窑。在窑内一侧挖一小窑洞,多为储藏贵重物品或粮食而用,叫拐窑。住家窑洞因用途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窑、厨窑、羊窑、中窑、柴草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等。

  四、窑洞居民信仰习俗与住宅禁忌

  人们的信仰,是从人类原始思维的信仰中传承、变异而来的,主要有祖先崇拜、宗教活动、灵物信仰以及占卜、相面、堪舆等内容。信仰对做事有着无形的指导作用,人们在做某件事之前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考虑到这件事忌讳什么。由于信仰习俗的影响,在窑洞住宅中就有了很多的禁忌:
  1、禁忌在正修庄窑洞的周围响鞭子或响纸炮。俗传,响鞭子或响纸炮,会惊得土牛睁眼睛,土牛眼睛一睁一动弹,窑庄会倒塌。
  2、忌庄宅前后有道路。庄院前面或背面有直路,称“前冲射”或“后冲射”,对主家不利。
  3、忌庄院门前栽桑树。因桑与丧谐音,所以民间禁忌在门前植桑。俗传前槐后桑,桑树应栽于后院。
  4、忌庄院或房屋前高后低。此类庄院称倒栽庄,对主人不利。
  5、忌庄院或房屋右高左低。民间认为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有“宁叫青龙高万丈,不叫白虎抬头望”之说。
  6、忌在庄崖顶上向下抛东西。民间俗传“三尺高个崖崖,底下有个爷爷。”从崖上往院子里扔东西会惊犯土神爷。
  7、忌从崖上往院子扔黑羊毛或黑毡片。以防黑煞冲犯庄宅而不吉利。
  8、忌挑空桶入室。挑空桶进院落或灶房,家中财粮将外流。
  9、忌打窑建房为双数。因“四、六”不成事。
  10、门窗忌用槐木。因槐左为木,右为鬼,鬼把门户不利。
  11、忌前半夜公鸡叫鸣。俗传公鸡半夜叫鸣,国家有事。
  12、忌母鸡下软蛋、叫鸣。凡遇此,家宅不安,应在门槛上砍掉鸡头。
  13、忌从崖上往下小便。俗传,往崖下小便会冲犯土地神。
  在宁县采访原博物馆余馆长时,我们还了解到丧葬与窑洞的一些关系:
  灵柩被落放于明坑边沿后,众孝子要跪于墓地前方烧纸,他人用绳用手将灵枢扶下人墓窑内。在棺板底下放一根滚木,利用滚木滚动,墓窑内的人可把棺材放正放好。由阴阳用罗盘定好方位,待将灵柩放正后,墓窑内的人,点燃油灯,放好衣饭罐罐后要倒退出来,边后退边要用工具或谷草把脚印手印抛掉,否则,不吉利。下葬前还要把铭旌所请的题衔人名和送旌者的姓名取下来,不能埋入墓内。灵柩放正后,先由死者长子抓一把土放在棺木上,举行了这个“添土”仪式后,由两三个人用土墼子把墓窑口封严实,快封到墓窑口顶时,要把一些香纸点着,放进墓窑,再泼一勺清油。这时,墓内的油灯所燃的气体和香纸的气,袅袅飘旋,封墓窑口的人把口顶封严封实,里面的雾气就不会外散,称为聚脉气。然后,所有送葬的人都拿铁锨拆土埋坟,直到埋好坟冢。边堆坟冢,边要把坟顶插的引魂杆杆往上拔一节。待坟堆埋好后,按照次序在坟前排列好纸活,摆好献饭。众孝子点纸后,将神牌和纸活点燃,直到烧为灰烬,再把所端的献饭撒在坟园,众人方可返回。众孝子要到附近的祖坟上祭祖烧纸钱。参加送葬下葬的人,返回到主人家大门前时,早有人点燃一堆火,放一碗水,碗上放一条刀刃子。所有送葬的人,都要从火堆上燎过,并要手指蘸一下碗里的水,意为邪气被火燎却,被水洗尽,被刀斩了,会大吉大利。
  住在窑洞里,本就是与黄土地,与自然最好的亲近。而这里的人死了之后,要落叶归根,也还是有着非常的讲究。他们生死都与黄土地不分离。
  在我们考察中,从原博物馆馆长于馆长处了解到土葬在这里独具特色,在文化习俗上更值得研究保护的。但据国家政策规定除少数民族有土葬习俗的允许土葬外,其他地方是不允许土葬的。这就产生了实际情况与国家政策间的冲突。
  晚清以来,由于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发展,窑洞居民和外界的接触也日益频繁,人们的信仰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近年来庆阳人的信仰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土地神等中国传统的神仙的崇拜,人们也开始信奉西方的天主教,这都是为了祈福保平安,生活经济条件差的人更是期望得到这种保佑!于是产生了信仰的多重崇拜或是信仰的转移,我们在当地窑洞居民中可以看到他们既祭拜土地神,也信耶稣,当地居民的对联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西方的主和中国的神的结合。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有人不信任何宗教。这就造成很多知识分子提倡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和其自身没有信仰的矛盾,这个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尽管庆阳在经济发展上开始有了一些近代意义上的变革,导致一些地方祖先崇拜的相对衰落,但目前就整体而言,庆阳人长期以来形成的神仙崇拜意识依然稳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信仰能否持续以及它将如何,变化值得我们开展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五、故事传说

  居住在当地的人,对关于窑洞的故事传说所知甚少,他门只是知道窑洞冬暖夏凉,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对它的历史由来一无所知,年轻一代的人更不了解自己所居环境的历史。这种情况可能是中国现在普遍存在的,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庆阳窑洞的历史和传说,只能从研究庆阳民俗文化的学者口中及相关资料中得知。
  窑洞源于周祖时期。关于周祖的传说,《庆阳文化春秋》里有描述:庆阳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寒浞杀了后羿,也要处死不窋。全家劝他赶快逃走,但他丢不下全家老小,迟迟不动。就在他将被处死的前一天,突然一只凤凰落在了院里,向不窋连连点头,不窋会意,知道凤凰是来搭救他的,便在家人催促下骑上了凤凰,可是他身体太重,凤凰几点想飞都飞不起来,这时来了一位武士打扮的人,到凤凰眼前,轻轻用手一扶,凤凰便腾空而起。凤凰驮着不窋飞啊飞,不知飞了多久,突然看到脚下是一片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的千顷沃野。从此,不窋就定居下来,因为他有种庄稼的技能,便教民稼穑,发展农业,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戴。
  关于不窋,李仲立先生还在《论不窋》一文中说,陇东庆阳属华北黄土高原,在古代森林茂密,内有泾河支流数条。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气候比较温和,是农业的耕作区,山坡上也可放牧。周人窜至陇东庆阳一带当是比较理想的地方。不窋率领周人以今庆阳城作为活动的中心地,在环江和东河汇于马莲河之处,修筑了城池。他认为,不窋的名字可能与住窑洞有密切的关系。周人的首领,曾世为后稷,除弃有名字外,不窋之前其余首领未见其名,故有世系缺乏之存疑。不窋可能当时也未有名,不窋之名是到“戎狄之间”即甘肃庆阳后,人们才呼叫的,然后以不窋之名载入史册。所谓“陶复陶穴”是指周人到庆阳后,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在大原、川台和半山腰沟畔所挖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窑洞------地坑院和崖庄。
  对于现今结婚仍然称为入洞房的“入洞房”,我们庆阳窑洞文化调查一行中才有了认识。最早的入洞房就是和窑洞有关的,正宁县曹焕荣先生告诉我们,这里的洞指的就是窑洞。到了后来,有人解释为深邃的内室。语出陆机《君子有所思行》:“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阁”。以后称新婚夫妇的卧室为洞房。而结婚的习俗在各地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变迁,现今已抛弃了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以后,庆阳的结婚习俗也在不断变化。

  





1窑居村落的民俗与文化:

  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唐乾陵――中国一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领袖都埋葬在这块黄土地上。这些都已是历史,但那种恢宏犷悍之气仍笼罩着黄土大地。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文化”。

   
  1.2窑洞民居的装饰特征:

  窑洞民居产生于黄土地,隐藏于黄土层中,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窑洞村落星罗棋布于黄土原下。

  潜藏于黄土下的窑洞与大地融为一体,只有向阳的一个立面外露,俗称“窑脸”。这唯一的建筑立面反映出拱形结构的受力逻辑及门窗的装饰艺术,展示着窑洞的个性。各地窑居者,不管经济条件差别多大,都力求将“窑脸”精心装饰一番。从简朴的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木雕装饰,历代工匠也都经心血倾注在这唯一的立面上。

  另外,窑洞院落或窑房混合院落的拱形门洞、门楼,一直是传统民居中重点装饰的部位。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宅门可表现房主的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势等。按中国风水观念讲,“宅门”是煞气的必由之路,所以要用镇符镇住煞气,镇符在民间流传最广且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