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河名墅的老板:常用补药分类和应用补药的注意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6:39:22

  在中医常用方药中,补益类方药以其特殊的效用而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对于补益方药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补气、养血、助阳、滋阴等类别。

  一、补气类方药

  主要适用于脾肺气虚等病证。气虚一般表现为疲乏无力、易出虚汗(动辄尤甚)、胃口欠佳、大便溏泻、容易感冒等等。气为血帅,补气可以生血,所以临床上又常用补气类方药治疗血虚证。常用的补气药主要有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扁豆、大枣等。补气方有治疗脾肺气虚的四君子汤(人参、甘草、茯苓、白术),补气健脾的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莲子肉、米仁、砂仁、桔梗、甘草),补脾升阳益气的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橘皮、升麻、柴胡),以及用于救急固脱的独参汤(人参一味,加大剂量)等。

  二、养血类方药

  主要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这类病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指甲色淡无华、头晕眼花、心慌失眠、梦寐不已、月经不调等等。常用的养血药有熟地、何首乌、当归、白芍药、阿胶、龙眼肉、桑椹子等。养血方有补血调血的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药、川芎),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补气生血的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的炙甘草汤(甘草、大枣、阿胶、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麦冬、麻仁),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等。

  三、助阳类方药

  主要适用于心、脾、肾等脏阳虚不足的病证。心阳虚则脉微欲绝,面色淡白,冷汗淋漓;脾阳虚则完谷不化,泄泻便溏,食欲不振;肾阳虚则肢冷畏寒,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由于“肾为先天之本”,所以助阳类方药尤以温补肾阳为其大宗。常用的助阳药有鹿茸、鹿角、海狗肾、海马、蛤蚧、冬虫夏草、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锁阳、菟丝子、补骨脂、骨碎补、杜仲、胡桃肉、韭菜子、蛇床子、葫芦巴、阳起石等。助阳方有温通心阳的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理中丸(干姜、人参、白术、甘草),温补肾阳的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和右归饮(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甘草、肉桂、杜仲、制附子)等。
  四、滋阴类方药

  主要适用于脏腑阴液不足的病证。心阴不足则虚烦心悸,神疲少眠;肺阴不足则干咳咯血,虚热烦渴;胃阴不足则津少口渴,舌绛苔剥;肝阴不足则两眼干涩昏花,眩晕;肾阴不足则潮热口干,腰酸遗精。滋阴药有西洋参、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百合、石斛、玉竹、女贞子、旱莲草、龟板、鳖甲等。滋阴方有滋养心阴、安神除烦的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五味子、当归身、生地、天冬、麦冬、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桔梗),养阴润肺的琼玉膏(新罗人参、生地黄、白茯苓、白蜜),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的沙参麦冬饮(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滋阴柔肝的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甘杞子、川楝子),补益肾阴的左归饮(熟地、山药、枸杞、茯苓、山茱萸、炙甘草)等。

  所要说明的是,中医方药常常表现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归类并不十分容易。比如同样一味枸杞子,既有把它归入补血类药物的,也有把它归入滋阴类药物的;沙参麦冬饮,既可把它看作滋养肺胃阴液的滋阴剂,同时又可把它看作润燥之剂。因此,只能就其主要的作用而言,至于具体运用之妙,则又“存乎一心”了。

  那么,补益类方药既然适用范围这么广,对人体又有滋补强壮之功,是不是就可以随意服用而无所顾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就以补益药的翘楚人参来说,虽然它有着“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神农本草经》)的卓越效用,可是对于肝阳亢盛以及湿阻热盛等病证来说,却不仅很不相宜,甚至反能加重病情。再如熟地补血滋阴的作用有口皆碑,可是对于痰饮湿重者,服用又有泥膈之虞。又如鹿茸助阳生精,偏偏不宜于内热;天门冬养阴滋燥,“若脾胃虚人久服,必致滑肠”(《本经逢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服用补益类方药首先要注意实邪尚未去尽的应谨慎使用,以免邪留不去,反而贻误病情,或出现胸腹胀痛、食欲减退等情况。分而述之,如养血类方药性黏腻难化,不宜于湿浊中阻、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助阳类方药性多温燥,故对阴虚火旺者而言,无疑是火上加油;滋阴方药性多偏于甘寒滋腻,因此脾肾阳虚、痰湿内阻、胸闷食少、腹泻便溏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