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府1号房价:国家造这波行情的目的有四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4:14


国家造这波行情的目的有四点

    许多人不明白哪来这么多资金推高股市,当然这几天媒体也给我们吹了下风,乃银根放松后,信贷部分流入股市...
    有的朋友认为这是一些企业拿到贷款后,无项目可投,然后进场炒股。我认为这种很幼稚的观点。第1,没有项目,是很难拿到贷款的。第2.企业突然变成炒家,这样大的风险,他愿意冒吗?第3,再说了,这些外行的企业老板对大盘的判断怎么比业内人士还高明这么多???
    答案很明显:流进来的钱是那些贷款,可炒家绝对不是那些企业老板。那些用作贷款的企业只是用着过桥。而这波行情政策支持力度之大,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这说明这些炒家绝非乌合之众,他们就是国家造市聘用的操盘手...
    在中国很多话不能明说,我08年就经常在说06.07是小非牛,后面还有大非牛,大非牛比小非牛不知猛多少。但是大非牛由于盘大,不可能象小非牛那样一气咳成,而是分阶段渐进的牛市。
    1664[一路牛市]以来,这个主线已经很明了。那这段牛市,战略机构想起个什么作用啊?
    有四点:
    1. 解套部分中产阶级,换取对内需经济的刺激.,如房屋按揭,车市消费,旅游和日常消费..
    2. 用小市值股票搞热市场,撬高大市值大非空间。这波为什么从8入手??当然主要是原因是市值小好搞热,同时他们是市场的大多数,可以抬高市场的低线。这样就为相当为大蓝酬筑了个防洪提,国家真正的标的还是大国企的大非市值增厚...这是个 渐进和隐蔽的过程...
    3. 用创业板暂时取代主板IPO,同时也为经济产业的升级提供资本市场的对流效应。搞热市场再推出创业板,明显比主板IP冲击小许多。
    4. 引导全流通进入良性循环:特别是对大非的引导,可以高抛,但也希望重新低吸。流出来的钱也可以进入上市公司,计入业绩。这些政策我相信在后面会出...
    今年这波行情如果能达到以上4个目的,任务就算完成。渐进的大非牛市只是走了第1步,明年的任务又会有新的,我相信是央企重组和新形大企业的诞生...
    关于此次金融危机,中国的内需应该是能够抵抗的,今年春节我是亲见那些疯狂的消费力,但外加工这快损失严重,但这快本来就是快日落西山。所以产业换级是很重要的,如果走出来后,那将是一个大的机会。至少我目前看到汽车业已经具备了这个飞跃的时机了...
    全球资产泡末退干之后,金融危机自然消失,请你们牢记这点....
    关于大盘,我已有文章指出2625点一带将有上升来第1次大调整,时间可能就在周末和下周间....

时寒冰:股市已经踏上狂热轨道
  一如各种刺激经济措施的狂热,股市已经彻底踏上狂热的轨道。
  以玩运动的方式做经济决策,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一直在反复上演。
  利益分析法分析的结果:
  一、未来的股市走势,将超过很多人的预期。疯狂的单边市(连续暴涨或连续暴跌)可能持续上演。ZF带头炒概念,使得股市在“故事会”中走出令世界瞠目结舌的行情。
  二、资本市场重新火爆,吸纳了源自于实体经济的资金,而新发的货币,正好填充进去,可以延缓市场对通货膨胀的感知,使人们在浑然不觉中遭受资产缩水之苦。等意识到时,一切皆晚。多么巧妙的安排!
  三、只有股市疯狂,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激起追涨的欲望,以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收益,然后,可以重启IPO,并可为未来的关门劫掠创造条件。进退自若。巧妙之至!
  在这个以劫掠中小投资者为快的市场,投资者的被动地位永远都是难以改变的。因为规则是一些人可以不遵守的,规则本身也是随时可以变动的,信息是严重不透明的。我此前曾多次强调:在制度完善以前,任何时候离开股市都不会是最坏的选择,盈亏暂且不论,葬送的精力和时间,损耗的健康,甚至伤害的亲情,都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
  建议:
  一、在这个阶段,如果想获取收益,可用心领悟一下我提到的止盈法和止损法,这是被证明有一定效果的方法。用好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确保收益——对于散户而言,没有更有效的工具,因为,你在跟看着你操作动向的人博弈,你的一举一动都是透明的。
  二、不要根据任何一个人的博客或者文章决定自己的投资选择,要参考正反不同的信息,由自己筛选,并作出判断。
  三、把握好节奏,注意热点板块,在这个只能投机的市场中,要进入只能是炒作。但从规避风险角度来看,资源类仍可作为首选——倘若被套,在通货膨胀到来时会早于其他板块解脱。
  四、顺势而为。尤其是股市表现出非理性的疯狂的特征时,顺势而为是最好的选择。
  我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在2008年12月出版的新书《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我提出了资源为王的观点,这波股市反弹中,资源类股票的暴涨初步验证了这一观点,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价格走向最终也将验证这一判断。但中国在实体经济未见丝毫好转,未来还将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资源类投资品如此疯涨,仍只能理解为人为操纵和从众效应所致,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这个股市的大跃进运动式的特征。
  20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