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晖小学学区房:<湿营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9:47:14

 

<湿营销>


相关内容 《湿营销》推荐序一

    人是湿的。

    只有认同人是湿的,才能理解湿营销。

    人为什么是湿的呢?据说人体95%以上的成分都是水,而干的成分不到5%。但经济学不是这样理解的。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理性的成分占了多少?占100%,甚至更多。

    我女儿青青与邻家小女婷婷经常玩一种叫“干国与湿国”的游戏,在沙坑中划一条界,一边是引水修筑的湿国,一边是干打垒修建的干国。干国需用外力固化城堡,既成则坚固规整,但却略乏变化;湿国用水聚沙成塔,形态多变,然过则洪水泛滥。

    古人说智者乐水,水是湿的。照目前地球环境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湿营销的未来前景似乎越来越看好。这好像“干国与湿国”游戏玩到最后,总是水越来越多,最后流到干国一边,把干国变成湿国,或变成干湿混合的大同世界。

    营销也有干湿之分。湿营销是一种“湿国”的营销,情感化、个性化、自我化、碎片化、信息瀑布、湿件、圈子、好友、关系、信任……都跟心有关,具有水的特性。这与“干国”的营销,那种冷冰冰的理性营销,形成鲜明对照。

    人们很想了解什么是湿,什么是湿营销。不过,由于湿的特征太多、太分散了,人们反而难以简单用一句话概括。《湿营销》这本书就有这个特点,内容很丰富,但还需要用一条主线贯穿。我想归纳一下这条主线。

    要说清楚“营销是湿的”特指什么,首先得了解“人是湿的”特指什么,甚至“湿”本身特指什么。

    让我概括什么是湿,如果只能用一个字从“道”上概括,我选择“心”。如果可以说“阴、阳”两句,第一句要说心是指世界的有机联系,相当于“Internet”中的“Inter”;第二句要说心是指世界的异质多样,相当于“Internet”中的节点。关于湿的一切,都是从这里来的。

    湿以前是干,干与湿是从什么时候分家的呢?是从工业化开始分家的。在人类工业化的思想源头上,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玩了一个大的过家家,把世界分为干国与湿国。干国的中心词是物,湿国的中心词是心,后世俗称心物二元论。

    物与心——或者说干与湿——的区别在于:物,第一是机械论的,否认有机联系,否定关系、信任、圈子之类你我不分的“湿”性存在;第二是原子论的,认为原子与原子是同样的,否定个体差异,演化为同质化生产。心,第一是有机论的,有机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信任、关系、圈子等湿营销中看到的现象;第二是异质论的,心理(如情感)是异质性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比如同是强调个体,同质论通向大规模生产与营销;异质论则通向个性化生产和营销。差别就是在同质、异质上。

    互联网出现之后,干国为什么倒霉了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机械论过头了,导致做事的摩擦系数过高(经济学上叫交易费用过高),湿营销中的关系、信任就相当于润滑油,用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二是原子论过头了,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打价格战,没利润了,而需要个性化这种湿的东西来提高附加值。

    互联网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心”的意思。它包含心(也就是湿)的两个基本面: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Inter”(主体间性),所以称做“Inter”的“Net”;与你是你,我是我这种干的活法(俗称契约论)正好相反。二是你与我不同,我与你不同,干的活法虽然强调你是你,我是我,但在货币面前,你和我没有任何区别;而湿的活法,强调在心面前,你与我是异质性的、个性化的存在,可以分别定价。所以湿营销会通过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个性化定制,来系统地回避价格战,走向价值高端。它不是高在技术,而是高在人性。

    引用孔子的话高度概括网络精神就是“和而不同”,意思是越融合,越个性化。湿营销,就是和而不同的营销的意思。我主张融合创造财富,就是指“和而不同”创造财富,特指网络层基础业务的融合加上节点上增值业务的差异互补形成的湿的经济。

    举例来说,《湿营销》第四篇反复讲信任对湿营销的核心重要性。信任就作用于网络层基础业务,这是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即社会资本的产权形式。其湿的特点在于,信任是反契约的,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有权不能在节点之间转移。不能说我把信任转给你,一方有另一方没有了,一定是相互信任,同时生效。这就是融合,是水所独具的湿的特征。谁最不喜欢融合呢?一定是美国律师。因为他们要让国民财富的相当一部分,内耗在你掐我,我掐你上。一旦营销变湿,人际关系协调了,社会化成本降低了,相当多律师就得失业。所以他们一定要挑动群众斗群众。相反,如果大家共享信任这种社会资本,交易就会变得简单。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另一方面,融合的结果,与工业时代相反,不是趋同,而是求异,是选择的多样化。论多样化,再没有比心更能的了。物是死的,心是活的,所以心比物更多变,湿比干更灵活。大规模定制,就是干国与湿国的混合。大规模承担的是干国的使命,用工业化求同的方式,降低成本;定制承担着湿国的使命,用信息化求异的方式,提高价值。对更广泛的互联网营销来说,更像是大水冲了干国,使干国、湿国不再那么界限分明,原来干的部分(社会化的部分)转化为共享用户规模、信任、社会网络等可融合利用的基础资源,以降低社会化成本;湿的部分成为在融合的土壤上齐放的百花、增值的个性化业务。所谓碎片化,不如用百花齐放形容更确切,因为百花是不能离开共享的土壤的。以前在干的年代,百花齐放是不经济的,因为一种花需要单独一盆土壤(专用资本),现在百花共享融为一体的土壤(社会资本),因此个性化的花朵成为生命中可承受之轻。有机融合与个性化相辅相成的道理就是这样。

    世界说复杂真复杂,用一百本书,也说不尽干国与湿国;说简单也简单,世界无外乎网络与节点,把握住了网络与节点上的特征,就能找到这纷繁的现代市场背后的本质。

    因此,把厚厚一本《湿营销》读薄成一个词,无非就是“有机+个性”,就是心。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互联网周刊》主编

相关内容 《湿营销》推荐序二

    我做了11年的网络营销,热爱这个行业,享受这个行业带来的快乐,沉迷于这个行业带来的变化。

    11年前,当第一条banner广告banner广告即标志广告,又称横幅广告,全幅广告,条幅广告或旗幅广告。banner是位于网页顶部、中部或底部任意一处,并横向贯穿整个或者大半个页面的广告条。

    在我服务的媒体上发布时,看到客户满意又略显困惑的面庞,一种兴奋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作为这个行业吃螃蟹的第一批人,我们怎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有价值的服务呢?在11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不断地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五六年前Web20浪潮席卷全球,翻开了互联网行业崭新的一页,消费者为此兴奋,他们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了接收和发布信息的完全参与者。他们创造着自己的媒体平台、自己的社团、自己的网络生活。随着人们在互联网上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互联网变得越来越人性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发现在网络上聚合的关键在于它营造了值得信赖的新环境。那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数十年来不变的广播式营销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传统的营销业何去何从,值得同行们普遍思考。

    我很幸运一直在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是具体的实例。环境中生存,有机会不停地尝试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新思维、新模式。10年前配合传统媒体发布互联网广告,把广告创意做得绚丽多彩,充满感性,客户满意了;5年前整合互联网资源,编辑们开始主动采编、与用户形成网络互动专题,客户满意了;两年前从内容整合,到搜索、社区、线下活动的立体整合传播出现了,以网络互动为主角的精彩传播案例不断涌现,互联网营销成为主流传播的中坚力量,客户又满意了。但是随着上网人数的急速增加,网络碎片化加剧、用户自由度增加、口碑价值凸显、有序组织越发困难,客户开始困惑了。他们越来越重视网络营销,却面对互联网带来的营销新问题束手无策,这给网络营销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探究互联网环境中人群的本性、需求和价值观的时候,看到了《湿营销:回归人性的真诚关怀》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伴随着场景变化产生的共鸣,惊喜地发现书中很多观点与我们的实践不谋而合,同时又有深入的研究、调查、整理、总结和提炼。

    书中精炼了Web20技术平台发展中所积累的用户变化。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等多角度分析了人的基本特征、人的群体属性和本质。让读者了解到群体如何形成决策、如何保持决策。最终总结出正在亲历的营销革命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病毒传播,只要悉心琢磨人群的行为轨迹,就会发现:看似自由化、无组织的人群是可以有效引导、有效服务的。从而有规律地、可重复地创造出用户喜欢的“信息瀑”,引爆流行,获取用户信任。

    这是最吸引我的一个章节,因为营销是为受众服务的,只有了解人、理解人,发现其中客观规律,才能创造出好的营销。“湿”在这里定义的是有情感的、自发的、个性的、符合人群本质需要的行为方式,不是硬邦邦的、干巴巴的、强加于人的手段。“湿营销”可以给需要的人更多的帮助,让不需要的人不被打扰,从而获得最好的营销效果。

    书中对营销的主体——消费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事实上,消费者处在一个信息过剩的环境中,Web20的平台使他们更容易参与其中,使用内容、发布内容、平等互动。更多的信息随之产生,形成了一个无限丰饶的世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消费者其实并不快乐!为了享受美好生活,选择成本不断增加。他们开始困惑,于是排斥、躲避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在这片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人们开始像小水泡一样聚合成熟悉、信任的小圈子。家人、朋友、同事、网友的推荐,成为加入这些小圈子的最重要依据。这些小圈子开始屏蔽来势汹汹的大众传播。面对这样的变化,营销者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从提供选择到提供需求无疑是唯一的答案,需求又从何而来,从“湿环境”的分析和把握中来!

    当读到这时,“湿营销”的理念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是“双赢”,信息发布者认为有理由传播信息,同时信息接收者又认为能够从中获益。营销变成了人与人的交流,而不是人与公司的对话。博客、论坛、聊天室、SNS工具、社交圈、好友录等逐渐成为营销选择的王道。

    湿营销从湿的诉求开始,经过湿的执行、湿的优化,获得湿的结果,鼓励参与其中的人把好的体验和朋友们分享。书中总结了不少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发掘出了面对大众市场和利基市场两个截然不同市场的营销规律。涵盖了传播内容的选择、圈子语言的定义、传播方式的规划、传达人群的估算,甚至涉及文化的融合、金融的保障等,让我们全方位地触摸到了“湿营销”。越湿的环境,越需要专业营销人的专业服务,更加需要展现营销人的创意与智慧。

    小趋势决定大变革,湿的世界里的机遇是什么?故事的最后,作者和读者一起设想了美丽的新世界,也许人们在新技术、新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自由引领、创造、经营、享受属于自我的生活。于是一个更符合人类本性的经济新秩序便应运而生,在这样的世界里,互信比互利更重要!作为营销人,我们应该怎么规划和面对这一新世界呢?或许,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明白,不如每个月找个假日的下午,一缕阳光、一杯清茶、一群朋友、一段思考,靠群体的智慧让我们逐渐靠近答案。变革也许就像十几年前的互联网、五六年前的Web20一样,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会悄然来临。

    如果说“湿”代表的是生命、活力和爱,我要说“每天湿你多一些”。如果说“湿”带来了变革与挑战,我想说:“越湿越营销”。

    于立娟

    天涯社区首席营销官

相关内容 《湿营销》推荐序三

    世界是平的,未来的湿的

    千人一面地对待消费者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由数字社会创造的“湿”世界里。

    我们研究发现,除了“利基”、“长尾”、“蓝海”外,一个新的指标也应该引起营销决策者们关注,那就是营销的“湿度”。在《成功营销》2009年8月刊的封面专题中,我们率先提出了“湿营销”的概念,这一概念迅速在营销圈中得到传播与认可。

    所谓“湿营销”,指的是借由互联网上的社会性软件聚合群体,以温和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品牌的追随者,并赋予消费者力量,鼓励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贡献和分享内容,影响商家的新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品牌管理等营销战略。

    全世界有近70亿个性鲜明的人,但不管他们的选择多么离奇,借助互联网,都能轻易找到成千上万甚至更多与自己品味或兴趣相同的人。从Napster到Skype,从Google到eBay,从Wikipedia到Facebook,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群体基于兴趣、情感和爱好而成形。

    互联网上自发聚合的群体正在繁荣发展,它们是有力量的。

    而这些聚合起来的力量,已经从线上跨越到现实世界。人人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可以发起一场公众运动或时尚潮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群体现象——参与化、情感化和圈子化的消费群体。

    事实上,如果群体涉及到千分之一的人口,就会对企业的营销产生影响。戴尔在Twitter上面的粉丝超过150万,与客户之间直接沟通交流的同时,相关收入更是超过700万美元;派拉蒙在一些社交网站上为电影《灵动:鬼影实录》开设论坛,让大家为扩大电影上映规模“请命”,在没有任何传统宣传的情况下,这部花费15万美元拍摄完成的超级低成本惊悚片获得了6200万美元收入,成为派拉蒙有史以来“性价比”最高的电影;加拿大乡村歌手戴夫·卡罗尔自创*自演的《美联航弄坏吉他》在YouTube上疯狂流传,导致美联航股价暴跌10%,相当于蒸发掉18亿美元市值,还被数以百万计的人指责;还有通用、微软、波音等公司,通过博客建立起品牌追随群体,收集顾客反馈,在企业战略的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一个又一个不胜枚举的案例,为群体的聚合深刻影响营销做了完美注释。

    在“湿世界”里,世界在变小,关系网在变大。人们不再像机关、工厂那样永远地靠正式制度强制待在一起,而是可以轻易地在网上组建各种群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以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一起从事某个项目。如此众多的人来到网上,网络拥有了真正的社会密度,这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工作、娱乐、生活和思考的方式,进一步对商业、政治、媒体和宗教等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互联网平台与各种媒介融合交互的整合,已经代表了一种新的营销传播趋势。

    在这场变革中,营销人士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无数相互独立但又彼此影响的消费者圈子,鼓励消费者之间的交流。2009年11月,《成功营销》杂志在第六届年度创新营销峰会上,与800多名营销专业人士共同探讨“打开营销新‘湿’界,创新下的营销跃升”这一主题,我们坚信全球化的“湿营销”势不可挡。

    我们需要让更多的营销人意识到“湿营销”,懂得“湿”意义并学会在湿世界里如何营销,正如本书所指出的,注重消费者的群体成员身份,而非单纯的产品使用者身份,营销手段从“模因”转变为“湿件控制”,抓住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和心理纽带。

    我们相信,“湿世界”里的互联网创新,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契机、新的思维。众多有着营销创新意识的企业,在中国互联网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营销平台上,根据中国自己的网络环境特点和企业自身的营销需求,不断进行着营销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并且产生了不少代表着营销新思维的成功案例。在报道和分析这些案例的时候,我们也会尝试把这些案例与国际动态进行横向比较,用一种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希望给营销决策者和从业者一个从实践中获得启发的渠道。

    市场营销是一门很广泛的学科。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吸纳了多门学科——经济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的丰富内容。从研究一个群体内部的观点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到探寻湿营销模式存在的基础,从定义碎片化的经济到考察这种经济新秩序下企业的生存之道,作者以多学科视角对“湿营销”进行了系统化、全方位的分析。

    聚合的力量是强大的。如何将这种无形的力量、这个庞大的气场用于营销?这值得所有的营销人士认真思考。毕竟,在这场“湿营销”变革中,谁能最大限度地、最长久地网罗住这些快聚快散的网民,谁就能把握市场、赢得未来。

    齐馨

    《成功营销》杂志社执行出品人兼主编

相关内容 《湿营销》译者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姜奇平老师形象地用“湿”来形容我们身边的互联网世界,让我们对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最直观的对比。在这个湿的世界里,人们不再像公司和政府机构靠制度连接在一起,而是可以轻易地在网上组建各种群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以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一起从事某个项目,人们用SNS、维基等词汇来命名这些项目。

    互联网时代的“湿乎乎”是一种返璞归真,就是把只属于人,而不属于机械的东西找回来。人与人之间可以凭一种信任和喜欢,相互吸引,相互组合。工业社会的媒体充斥着各种商业信息,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是眼花缭乱的广告,翻开报纸杂志到处是*裸的推销——于是我们开始明白在所有这些媒体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大众营销,让消费者不得不接受。

    然而,在互联网新经济中每个用户都有绝对的自主权,备受传统媒体压迫的人们在这里可以完全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组成数以万计的小圈子。它的好处在于不仅能让成员彼此交流感情,还可以一致对外,抵制现实世界疯狂喧嚣的大众营销风暴。由此不难看出,规模宏大、高度统一的网络市场正在表现出一种加速分裂的趋势,分裂成无数具有一定意义的小型化群体——即全球化网络世界的碎片化。

    干燥、强制的大众营销时代之后,是“湿营销”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的不再只限于娱乐明星,任何人、物、话题都可能成为他们聚合的原因;他们不再被动接受消费媒介内容,而是主动出击,乐于表达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圈。他们就是“湿营销”时代的“湿粉丝”。

    “湿营销”时代的消费者代表的是现今的一种消费者潮流——参与化、情感化和圈子化的消费者群体。对于公司而言,要想让品牌拥有强大的口碑,产品拥有广大的粉丝市场,就必须理解它所面对的这个日益强大的新的消费群体。

    《湿营销》作者汤姆·海斯和迈克尔·马隆在本书中阐述的深刻见解会让广大读者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虽然本书的主旨是探讨新市场环境下的市场营销行为,但两位作者却难能可贵地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互联网新经济带来的“湿营销”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湿”的本质其实就是回归人性的真诚关怀,回到人类社会之初,那个充满感情和信任的人际关系中。

    从“干”到“湿”也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湿营销”也是一种不断发展进步的营销方式。随着“和而不同”精神在网络生活中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苍白的心灵或许会逐渐红润起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让“湿”的世界逐渐取代这个干燥、充满摩擦的世界,正是《湿营销》这本书中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作者是怀着一种高尚的人文思想来看待问题的,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其表面原因上,而是进一步解释作为社会参与者——人类,在这些现象中的心理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动因。这就是为什么我在阅读此书时感到兴致盎然的原因,因为它能勾起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认同感,因为它能让我在阅读中时而感到莞尔,时而陷入沉思。也许这才是兼具思想价值和阅读价值的作品吧!

    曹蔓

相关内容 《湿营销》绪言(1)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周易·系辞》本句为编者所加,旨在方便中国读者理解湿营销的核心思想。

    个体与群体

    1971年,欧洲社会学家亨利·塔吉夫TajfelHenri,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社会认同理论。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个体会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某个特定群体情有独钟。

    这项实验十分简单:

    实验以十几岁的年轻人作为对象,研究人员向他们分别展示克利PaulKlee(1879—1940),瑞士著名画家。和康定斯基WassilyWasilyevichKandinsky(1866—1944),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绘画作品的幻灯片,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把他们分成两个小组。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产生不同的群体身份感,即哪些人是“自己人”,哪些人是“圈外人”。通过这种潜意识的身份强化,研究者希望了解群体概念会对个人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完成分组后,这些年轻人会依次被带到一个小房间,对其他受试者进行主观评价,选出谁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好。

    绪言

    评价问题的设计很巧妙,充分突出了群体意识对个人判断的影响。也就是说,受试者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必须考虑到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是较为亲密的“自己人”还是相对陌生的“圈外人”。

    那么,实验的结论如何呢?

    按照大家的评选结果来看,所有的答案都反映出这样一个相似点: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所在小组的成员要优于另外一个小组的成员。无论实验规模如何变化,这种行为模式都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换句话说,假定有一个大家都不感兴趣的作品,而且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不会影响其主观选择时,在欣赏完之后他们仍会基于自己感受到的群体身份做出决定,哪怕他们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跟自己是“同一个战壕”的。后续的实验也表明,受试者即使在缺乏足够群体信息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度。

    塔吉夫的实验曾被广泛应用,其结论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真实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期望彼此联系的深刻而必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一结论同样也为正在黑暗中摸索的当代全球经济点亮了一盏明灯。这种令人无法抗拒的人际间联系的需要,正史无前例地预示着未来几十年的商业发展方向。在这个人类正大胆突破传统同时为无穷的选择和机会而目不暇接的时代中,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这种本性在引导历史朝着未知的方向曲折前行,它所造成的变化效应足以让最合理的预测都落空。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最喜欢和志同道合者结成小群体。在当今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下,人际交流不但变得更轻松,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响应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建立起新的社交方式。放眼望去,你会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正以全新的方式进行联络、合作和竞争。不但如此,人类还利用网络这一强大工具努力破除各种现实的藩篱——社会机构(如图书馆、录像店、书店)、媒介机构(如唱片公司、电影院)和传统事物(如每天的晨报和晚报)。

    在这场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变革大潮中,有一点似乎被我们遗忘了。那就是,如果大家放弃了那些长久以来一直保护人类需要和支持人类存在的社会机构,如果人类可以拥有几乎无穷的选择权,以至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时,随之出现的巨大心理真空反而会推动大多数人争相组建新的群体或机构以更好地适应迅速变化的现实生活。面对这种挑战时,人类不会形成大一统的联盟,而是更喜欢钻进那个容易让自己满足的,信任度更高的小圈子。

相关内容 《湿营销》绪言(2)

    明白了这一点,过去那些纷繁复杂,令人难以解读的社会现象马上就会变得无比清晰。

    例如,就拿我们所处的Web20时代来说,最重要的新型商业机构是那些社会网络公司。其中最知名的公司包括Facebook、MySpace、YouTube、LinkedIn、Craigslist和其他一些网络巨头,除此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类似的公司,它们正逐步渗透并开始控制各个领域,如音像行业、摄影行业、分类广告和各种职业协会。

    然而,尽管其来势汹汹,实际上除个别公司外几乎没有几个企业能说清楚自己到底在为用户提供哪些服务——至少比不上那些传统行业制造商或是经营服务业的公司。看,这正是奇怪之处,这些连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都不甚清楚的公司居然是目前全球业务增长最迅猛的企业。例如,2003年才成立的MySpace现有成员已达到27亿;Craigslist的前身是旧金山市海湾区的一个旧货交换网,成立还不到10年,却成功击败了经营了300多年的报纸行业,将其所有分类广告业务独揽怀中。

    同样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如果从这些网络公司数以百万计的用户中随便挑一位来描述一下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我估计他十有*说不出个所以然。你别看现如今虽然很多人都把Facebook当做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唯一手段,而且每天拿着手机不停地发Twitter消息,对这个问题他们照样是一头雾水。

    可见,在这些貌似简单的现象背后一定还有着某些更为深刻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些服务,以及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更重要)正在成功地对我们的心理施加影响。这就像是我们在塔吉夫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那样,人类潜意识中都希望能归属于某个大于自我的群体。即使我们并不认识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即使我们和整个群体几乎没什么相似点,即使加入这个群体不会带来丝毫利益——但我们仍会乐此不疲。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我们干嘛不退回到刚刚被抛到身后的社会机构中寻求心灵慰藉呢?的确,如果Web20时代的这些网站提供的全都是匿名会员身份,我想人们大概会这样做。不过这些网站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它们会使用互联网的独特功能把你的自由、个性,以及你的好友或熟人身份无限放大,而所有这一切又都置身于一个宏大的社会交往背景下进行。换句话说,作为这样一个网站用户,你可以轻松徜徉于两个世界:一个充满了由数字化革命带来的独立和自由,另一个则洋溢着好友圈带来的亲密与舒适。

    这种双重优势不仅实现了用户无与伦比的心理感受,而且还预示了人类社会的未来模式。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子民,我们将继续利用新的工具把一切现有的组织模式粉碎,而无论其表现为政府、商业、文化、社会还是宗教形式。另一方面,人类又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义无反顾地选择并参与到新的群体中。由于人际交流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因此新式群体组织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从寥寥数人到数以亿计。它们的存在或如昙花一现般短暂,或如磐石屹立般久远。其影响力也各不相同,或如蜻蜓点水般微不足道,又或如重磅炸弹,能引发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和政治运动。

    换言之,我们的世界绝不是正变得越来越平坦,而是表现得愈发复杂化。而且,这种新格局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变数。在那些变化最为激烈的区域,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将发生什么事情。

相关内容 《湿营销》绪言(3)

    我想说明的是,正如预言家曾经预测的那样,我们会把旧式信箱、邮编和表明自己身份的标签统统消除,但取而代之的肯定不是天下一统的局面,而是一个不停变化的、缤纷多彩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到处是规模不等,目的不一的人类新群体。

    另外我们还必须明白的一点是,这种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依托的人类重新组合行为绝不是一种短暂现象。与此相反,我们认为: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群体构成方式。

    目前互联网已有超过20亿用户(未来十年内将增至40亿),这个数字意味着发达国家的所有人口以及其他地区的一部分可观用户数量。在这种巨大力量的影响下,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方式已经出现了显著变化。我们在选择和加入各种群体时不再受地域、社会契约、传统或信息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因此,除非出现重大的全球性灾难(需要各国政府集中统一进行人员的组织和调度),否则这种社会流动性强化过程和自发性群体的形成过程只会一代代地继续进行下去。

    所以,身处当今这个时代如果你感到有些边缘化,和各种传统形式的组织机构渐行渐远,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已经开始出现,而我们只能努力去加以适应。作为个体,当我们目睹曾经依赖过的各种传统机构日益衰落时,我们会身不由己地被取而代之的无穷新群体所吸引和接纳。这些新群体要么言辞诚恳地向我们发出邀请,要么利用各种令人心动的条件对潜在用户加以诱惑。同时,对于这些由互联网催生的大量杂乱无章,缺乏明确经营模式的网站,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它们彼此之间的激烈角力。结果,我们常常会难以做出取舍,是选择关系更亲密随意的小型群体,还是投身大型商业网站的怀抱?由于它们可分别满足我们的情感社交需求和经济需求,因此这的确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比之下,商业网站要面对的挑战要比社交网站大得多。在这个新时代,商界人士会发现整个市场正史无前例地碎裂成无数的利基空间。所有的客户正以成千上万的新式群体面目出现,而且这一切似乎全都毫无征兆,每分每秒都有新的群体诞生和旧的群体消亡。这些都表明市场正在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而且,不但是这些规则令我们头疼不已——光是寻找潜在市场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往往还没来得及进行分析这些利基市场就已经消逝不见;更郁闷的是,我们曾经成功应用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各种传统营销手段,如公关和广告,似乎对这些新群体根本不起作用。

    对任何商业机构而言,这种新变化带来的简直是致命性的挑战(当然它对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影响也一样),无论你的公司规模如何,都难以逃脱上述的悲惨情形。大型企业会发现它们的客户群逐渐分散,然后慢慢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小区里生意无比兴隆的工厂和小卖店也会渐渐意识到昔日无比忠诚的顾客竟全都跑到了越来越人性化的网上商店购物。

    其实这种客户的注意力分散(甚至是对传统渠道的冷漠)对经营者而言还不是最要命的,真正令他们倍感伤心的是这些曾经的客户会转而积极地抵制公司的各种营销行为。成千上万的顾客选择加入新的群体,其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结识志同道合者,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避开所有他们不喜欢的人——当然,其中也包括那些每日不停兜售产品的经销商。

相关内容 《湿营销》绪言(4)

    这就是新时代群体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尽管我们很早就已经在传统人类社会中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真正体会到它却是在如今的Web20时代。在21世纪里,加入全球化经济和成为网民意味着我们每天要接受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会从电视、电脑和收音机中奔涌而来;广告信息几乎无所不在,从服装标签,手机屏幕到汽车仪表盘随处可见;每天我们一睁开眼就必须面对它们,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每时每刻我们都被各种数据记录、监督、评价和跟踪着。

    作为营销者,我们也许会认为自己是在向潜在客户提供服务,引导他们认识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价值——也许直到10年前都还是如此。但如今,无论是电视广告、网络广告和RSS输出RDFSiteSummary,指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又或者是用户在打开某个网页前不得不忍耐的15秒流媒体广告,对潜在客户而言,这已变得越来越令人讨厌,简直无异于在人们已经衰弱不堪的神经中继续增加负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场所来逃避这一切——我们要对疯狂的营销行为说“不”!

    很明显,对企业来说,Web20时代社会媒体的恐怖之处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这个工具能让我们对不喜欢接收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排除。一旦加入网络社区和群体,我们更愿意做的往往是排斥而不是引入某些信息。这也正是这些社区和群体充满吸引力的第二个方面。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工具(网络社区和群体)确实为我们过滤掉了许多狂轰滥炸的垃圾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在身边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墙,借此抵御那些大众营销者、新商户、垃圾邮件和陌生人的骚扰。

    可见,如果说选择加入网络社区和虚拟群体是由人类内心的需求决定的,那么我们愿意在此停留的真正原因则在于,它们能为我们提供帮助、归属感,以及最重要的——逃避嘈杂现实的心灵港湾。

    新型群体关系

    其实虚拟社群能做到的不止上述内容,它们还能提供选择性现实。对此我们将在本书后面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见第9章)。现在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加入某个群体意味着你总是要接受该群体的特性、世界观,有时甚至是一些空头理论。

    这并不奇怪,毕竟我们都很清楚,选择加入某个群体可以满足我们的地位感,可以帮我们降低压力,还能和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

    没错,人类从来都是这样的。无论是童子军或兄弟会之类的私人俱乐部或服务机构,抑或是海军陆战队这样高度强调信念的组织,我们的祖辈(也包括我们自己)参与的群体不但能提供新的友谊,还能丰富其人生意义。

    只不过,如今我们对群体的选择更具灵活性。想想著名的共济会,或是国际扶轮社,要想加入这些组织必须经过漫长而严格的过程,你还要参加无休止的会议、各种仪式活动和入会程序。就连加入本地保龄球队,你也得置办行头,定期参加比赛,还要支付会费。

    与此不同的是,基于网络的社会群体无需任何付出。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许多网络社区的成员彼此从没见过面。出于同样原因,这些群体非常容易组织,只需一个网络地址即可,完全不用像传统组织那样要操心各种设施、制服和其他装备。这种轻松加入方式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网络上的社区和群体数量出现了几何式的增长,其内容和形式也五花八门,既包括粉丝群和新闻站点,也包括大量引人注目的博客,随便在Google中输入一个主题进行搜索你都会得到成百上千与之相关的兴趣小组。

相关内容 《湿营销》绪言(5)

    同样,由于这些网络群体可以轻松创建,因此对其进行维持的动力也大大下降。相比之下,组织一支童子军的难度要大得多,为保持其运转正常你必须时刻努力加以维护。而成立一个网站花不了多少钱就能搞定,即便是一个Web20网络社区所需的费用也不会超过几千美元。所以,如果这样的网站倒闭了,没人关注了,或是经营者失去兴趣了——那就随它去吧,反正重办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种情况会导致网络用户对社会群体(无论规模大小)表现出集体兴奋感。面对大量可自由选择的网站,有些人的兴趣会反复不定,还有些人则能长期地保持对某个网站的关注。此外,由于用户浏览网站时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开销极低,因此现代网民很少守着一个网站过一辈子,而是看到感兴趣的群体就加入,这一点和传统组织的成员颇有不同。对现代网络用户来说,加入或是退出某个网站或社区简直比换件衣服还轻松。

    乍一看,在这种组织形式中,用户的忠诚度很低,他们时刻不停地随着兴趣的指引和其他人结成短暂而并不可靠的“同盟”。其实,对80%的用户来说,其网上行为的确如此。我们随便在网上碰到一个博客或社区,点进去看一眼,发表两条意见,给他人捧捧场或泼点冷水,施展一下自己的专长,向“大虾”们问点问题——然后就把它给关闭了,也许再也不会回来看一眼。

    不过,另外那20%的用户可就完全不同了。传统群体的重大缺陷在于其地理上的限制,即只有组织机构所在地周边的人才能参加。可以说,这既是传统群体的最大优势,也是其最致命的弱点。比方说,你为什么要加入本地的棒球队?——因为它就在本地!因此,即便你跟球队所有人都格格不入,即便一垒手不怎么样你也得去打外场,你根本就没得选择,因为这是本地唯一的球队。结果可想而知,原本应该让你敬佩和自豪的球队总是因为这些“遗憾”让你变得闷闷不乐。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完美,而你能做的只有妥协,再妥协。慢慢地,你会开始渴望一个真正重视你,能让你找到归属感的球队或群体。

    很明显,这样的群体不在你的小区周围,也不在周边的城镇,而是在一个现实世界无法触及的地方——互联网中。在这里,你可以利用搜索工具从数千,甚至数万的网络群体中去寻找最适合你的空间。就算这样找也找不到,你还可以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球队,然后把它放到网络中,静待20亿网民中的志同道合者来找你。

    这一点正是超越了网络群体参与者朝三暮四特性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你当然可以经年累月地在无数网站里来回穿梭,不过在这片看似充满偏见、个人观点、政治纷争和*欲望的网络丛林中,肯定深藏着一些能深深吸引你,等待着你去发现的好东西。在它们当中,有些是社会网络(如Facebook),有些是供志同道合者互相帮助的平台(如DailyKos或FreeRepublic),还有些则致力于培养用户对某个话题,生活方式或爱好产生共同兴趣。要想弄清楚某个用户喜欢哪些网站,简直就像确定他经常访问的链接和书签列表一样简单。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网络社群的吸引力要大于传统组织机构。原因在于,由于网络社群是基于人们的共同兴趣,而非以地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其成员所具备的信仰和态度要单纯得多。

相关内容 《湿营销》绪言(6)

    换句话说,网络社群更有可能表现出人类在封闭社团中以及偶像崇拜者的行为方式。

    由于人类已进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社会学研究,因此我们对偶像崇拜者的行为模式有很深的了解。一方面,这种组织形式高度封闭化,要想加入它们非常困难,至少想要进入其内部圈子要大费周折;但另一方面,一旦你能接受和认同其行为方式,你就会了解到更多深入的内容。同样,由于偶像崇拜也成功运用了“引诱”(如我们是一家人)和“排斥”(如我们要一致对外)双管齐下的手段,因此会让成员怀疑外来者,甚至会对他们产生敌视。这种群体往往会通过强化成员内部自我约束的方式来抵御外来者,而非勇敢地接纳外来者。经过时间的积累,偶像崇拜者也会形成自己眼中的现实(“现实扭曲带”),这种不同的认识会进一步拉开他们与周围人的距离,从而导致他们疑心更重,对外来者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当然,从比例上看,没有多少网络群体是真正的偶像崇拜型(它们数量并不多但一直在增长),但几乎每一个虚拟社群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偶像崇拜式的行为。网络群体和传统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群体永远无法像传统组织那样强迫其成员宣誓绝对效忠,光这一点就足够网民们谢天谢地了。要知道,在互联网上加入和退出一个网站简直是小菜一碟,动动鼠标就能完成,因此其会员身份也毫无约束力可言。

    话说回来,能在网上和一群想法一致的人交流确实很吸引人。所以另一个悖论出现了,尽管网上社区的会员身份并无多大约束力,但随着时间的投入,当你为自己的MySpace主页不辞辛劳地进行设计和美化时,当你在聊天室创建的虚拟人物日益丰满时,当你把自己的Gmail邮箱通知给每个朋友时,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在感情上已经和这个网站有些难舍难分了。

    因此,当我们貌似无聊地在各种网络社区里逛来逛去时,内心深处一定会有那么几个小圈子让我们永远牵挂着,那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有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换回的深厚友谊,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我们在这个网络世界中的身份标志。

    碎片化经济和“湿营销”

    把上面所说的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即人类天性中依赖群体的需要,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拼命逃避的信息轰炸,以及成功网络社群的封闭和偶像崇拜特性——然后把它们对现代商业的综合效应放大10倍,这时我们就会明白在这个全新的“碎片化经济”时代进行产品和服务营销时企业究竟需要面对哪些问题了。

    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沉迷于斯托维·博伊德StoweBoyd,美国企业战略和信息技术专家。

    所说的“自我中心式集体主义”中。他们会在网络中不停寻找并加入最有意思的社区,而对那些已经过气的网站毫不留恋,转身就走。这些新群体和它们所形成的利基市场一样,全都是转瞬即逝而且毫无忠诚度可言。例如,快闪族flashmob,是指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通过网络约在指定地点集合,在做出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后散去。群体就是这样。这些市场机会随时都会出现和消失,要想迅速把握机会确定和进入这些市场简直是一个巨大的营销挑战。即便你足够幸运地抓住了其中一个机会,那么又该怎样保证在它消失之前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呢?

相关内容 《湿营销》绪言(7)

    有一点我们无法忽略,那就是在这些短暂存在的群体中,其成员全都是潜在的购买人群。因此你应该弄清楚如何向他们进行销售。我们还应注意到,在这场互联网社群的饕餮盛宴中出席的全都是机智、有创意和备受欢迎的人,他们不但是众人眼中的时尚引领者和思维方式创造者,而且将来很有可能构成企业最大的竞争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对策只有两种。先和对方结成同盟,在构成竞争威胁之前把它打败,或是和对方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但这两种对策都需要一个共同前提——及时发现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很可能会输得一败涂地。

    而同时,在那些80/20法则80/20法则也称帕累托规则,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确定,在许多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表述为:在一个特定的组群或团体内,该组群中一个较小的部分比相对的大部分拥有更多的价值。已不再适用的群体中,包括忠实的产品用户(如苹果电脑和可口可乐用户),协会(如共济会)和组织机构(如美国海外退伍军人协会)。这些群体都拥有海量的会员,如果企业能成功进入将会实现巨大而稳定增长的销售收益。不过,要进入这些群体并不容易,而且就算你历经重重困难打入内部,对方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你是个外来者,因此没几个人愿意搭理你。

    更不幸的是,我们那些屡试不爽的传统营销手段,如广告、公关和促销等,似乎对这些新群体已经越来越不起作用了。其实,现实情况甚至比这还要糟糕。使用传统手段很可能让营销者自取其辱,这种行为会引发整个群体的彻底不信任,根本不会把你当做成员一样接纳。可见,信任度似乎成了营销者加入对方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一切或许有些危言耸听,过于疯狂,但遗憾的是它却是现实。我认为把这种现实称为非理性或许更为恰当。正是这些非理性因素,包括情感、潜意识需求、恐惧和欲望——在塑造着我们全新的市场形态。人类这些潜藏的欲望并不是由营销手段的不合理所导致的,实际上它们是我们的原始本性在内心深处发出的呼唤,即人类天生就需要依赖家庭和群体,恐惧外来者,需要团结起来应对充满未知的宇宙。

    因此,要想向这种碎片化、高度警惕的利基市场进行销售,我们必须回到大众媒介出现之前的时代探查一番。那是一个崇尚人际关系,强调“湿营销”的时代。如今的大众媒介已经把人类驯服成思维和行动高度僵化的动物,与此相反,在此之前人们是在社会交往的背景中直接进行面对面交换的。在“湿营销”中,你的无形资产,如声誉,简直和你的产品或服务一样重要。人人都会选择和诚实可信的人做生意,远离江湖骗子,劣迹斑斑者更是被大家视为过街老鼠。我将在下一章说明为什么营销业的未来将回归到“湿营销”。

    显而易见,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全新的商业世界。这个世界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游戏参与者和游戏规则,然而糟糕的是:这场游戏已经开始,但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参与。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探索这些规则,因为这将关系到目前的营销业和广告业何去何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为了探明这两种行业将会被哪些新的技术和行业所取代。我们当今所处的这个世界,一方面看起来似乎正迅速破碎成无数的小群体,但另一方面又在逐渐汇聚成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而混乱的整体。然而,在这种貌似混乱的背后其实仍然隐藏着有序的结构和条理。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向各位详细说明这是怎样的一种结构,如何利用它实现商业和职业成功,以跟上这个瞬息万变的新世界。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1)

    当今全球互联网市场正日益表现出大量网络群体自由组织、自我维护的新特征。换句话说,我们正逐渐摆脱现实生活中呆板僵化的制度约束,投身到更有人情味儿,更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网络圈子中。在网络群体中没有枯燥乏味的教条和令人生厌的各种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而自然,这种趋势体现的是人性深处最本质的需求,即渴望和志同道合者随机自由地组成具有一定意义的人际关系。同时,这些网络群体还具备其他一些典型特征,如小型化、集聚化和封闭化等。

    那么,在这种网络群体中,集体决策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呢?对营销者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营销信息的制定方式和渗透途径,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一个群体内部的观点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和传统市场所不同的是,网络群体更强调其成员的社会资本,注重意见领袖的巨大作用和偶像崇拜效应。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营销,你必须依靠明星作用、口碑力量和领袖观点。

    了解单个群体内的营销因素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放眼到更为广阔复杂的全球化互联网市场去一探究竟,这里有着无数相互独立但又彼此影响的消费者圈子。有别于营销学家的普遍看法,营销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互联网中的营销信息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病毒式传播,而是有目的、可定向的传递——即信息瀑效应。聪明的营销者应当学会操纵这种巨大能量,让少数几个人的有意行为引发对大众认知潮水般的诱导。

    人类联系得越密切,我们的群体就变得越分散

    电子信息化变革的本质是将人类分散成众多的小型群体,而非把我们团结成一个大家庭。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文学学者,媒介环境学之父。

    他们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庭。

    1975年,在埃塞俄比亚,人们发现了320万年前死亡的古人类遗址,该遗址共发掘了12具古人类化石。此发现似乎证明了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看法——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是群居性动物了。

    在这片环境恶劣的沙漠下,我们的发现并非个案。类似的考古发现遍布世界各地,包括非洲、亚洲和美洲。

    在这些史前遗迹中,现代人类的直系远祖——智人,最早被发现于埃塞俄比亚一条干涸河床下的岩石层中。作为当时考古队的一员,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基曾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科学家们在这个遗迹中同样发现了生活在2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群居的证据,整个遗址有20多具遗骸,从他们使用的工具和器物来判断,这个族群曾经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狩猎和劳作。

    如此看来,对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即人类总是选择组成群体或社区生活,而不是独自一人去面对恶劣的大自然。的确,人类群体组建方式的变化以及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几乎贯穿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在人类诞生数百万年之后,我们发现这种喜欢融入群体的原始冲动依旧存在。如今,我们利用互联网来组织新型的群体,这种群体我们不妨称其为社会网络。虽然这些新式群体完全依靠现代科技互相联系,但它们在本质上和人类的祖先没什么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人类为什么喜欢组建群体,在这些群体中人们的行为方式有什么变化,以及面对这样的群体采用哪些营销手段更有效。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2)

    人性之魂

    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本性,一个全新的学科——进化心理学诞生了。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人类社会组织,该学科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观点。

    由于目前我们还无法监测人类大脑的详细思维过程,科学家采用了一种名为EEA(进化适应性环境)的理论来了解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正是这些外部环境使我们形成了某些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研究方法主要考察从160万年的更新世(群体狩猎时期)到大约1万年前进入农耕文明的阶段内,早期生存挑战对原始人类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会造成那些影响。按照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尽管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在此期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多少变化。实际上,在当今这个宇宙飞船、电脑和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依然承袭着远古人类的心理和思维模式。

    作为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者,莱达·考斯米德和约翰·托比曾这样写道:

    人类以狩猎群体生活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文明阶段。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这个到处是公路、学校、商店、工厂、农田和民族国家的世界与整个人类发展史相比,其诞生和存在不过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已。计算机时代的出现也不过才20多年,工业革命才过去200多年,农业的出现也就是在1万多年前,直到大约5000年前世界上才有一半的人口放弃狩猎生活转而从事农业生产。自然选择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因此人类还需要经过很多代的发展才能形成充分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模式。

    换句话说,在我们现代人的大脑中其实仍然存在着石器时代的思维方式。石器时代的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大脑在处理某些问题时更有优势。很多情况下,当处理校园问题或是现代城市生活问题时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古人在非洲大草原上面对的情况没什么差异。例如,对我们来说,要面对一个小型群体总是要比应付成千上万人轻松得多。

    莱达·考斯米德和约翰·托比认为,对生存的关注是原始人类思维方式的主要决定因素。对他们来说,生命不但痛苦严酷,而且非常短暂,随时都有可能死于非命。他们白天要躲避豺狼,晚上要防备虎豹,还要不辞辛劳地猎取食物。除此之外,寻找合适的伴侣也是一个大难题。简而言之,安全、食物和性就是古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而所有这些问题靠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他们的意识中集群结伙的想法一直都根深蒂固。

    理解人类祖先所面对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弄清楚人类的本性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对群体的依恋,以及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我们从他们身上了解到的东西清楚地解释了人类喜欢组成群体的原因,而且说明了人类怎样选择志同道合者组成群体。这一点对当今的营销者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重要的课题。

    快闪族

    查尔斯·达尔文和其他19世纪的进化论科学家曾使用源自鞑靼语的词汇“horde”(游牧部落)来形容史前人类组成的形式最简单的社会群体。游牧部落是短期随机组成的群体,其目的非常单一,主要用于集体狩猎或进行战争。很明显,这种群体构成方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并未消亡。比尔·瓦西克BillWasik,《哈泼氏》杂志资深编辑,快闪行动创始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3)

    平日里他是《哈泼氏》杂志的资深编辑,但不为人知的是下班后他却成了纽约市快闪族的领袖。快闪族是指一群随意联系的人,他们常常会跑到预先约定好的地点来场速战速决的集体秀,然后又迅速四散而去。

    而这一切是怎样组织的呢?这样的活动都是采用电子邮件、短消息、移动博客(如Twitter)或其他社会媒介方式通知参加者的。大家马上就可以知道活动的时间地点和要搞怪的方式,比如到商场捣乱或是在广场上来个枕头大战。这些活动通常都很短暂,一结束大家马上就如鸟兽散,回到自己的家里或单位继续做正常人。整个活动简直就是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只不过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场闹剧的组织完全是通过现代沟通技术来完成的。

    看来,即使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的脑海中,那个远古时代随机群体的影子——游牧部落,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

    全新的抗议活动

    这让我又想起了发生在西雅图的一次抗议活动。

    1999年11月30日,为了抗议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在此召开,西雅图翡翠城的街道几乎成了愤怒人群发泄的战场。值得注意的是,抗议者中既有装扮滑稽的人(一个身穿海龟服的家伙成为此次活动的标志),也有肆意破坏的人(活动造成汽车焚毁和财产损失)。这些人似乎由一群毫不相干的反全球化者拼凑而成。实际上,其中很多参与者甚至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利益。例如,工会的工人会和环保主义者一起出现,而后者是强烈要求关闭所有工厂的。

    虽然在很多问题上大家并不是那么统一,但这个奇怪而折中的群体却能联合起来。这是因为大家觉得这次行动可以打击世界贸易组织的全球影响。

    对于这次活动,佐治亚理工大学社会学家尤金·萨克是这样描述的:

    作为一次反对全球化的运动,西雅图事件的成功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这次活动的组织不同于以往。它不是以大型*方式,在相对集中和引人注目的地点进行的。正相反,这是一种“兴趣群体”,它成功地把*支持者和无政府主义者集合到一起,在西雅图的各个角落里摇旗呐喊,然后又消失在四面八方。因此,这次活动让防暴警察根本无从应付(不过对整个活动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其次,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活动中使用了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据文件显示,参与者大量使用手机、寻呼机和其他手段进行联络,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整个城市各个群体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尽管很多人并不认为先进的通信技术在本次事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但很明显这是一次观点表达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案例。后来又有许多案例,如菲律宾的第二次人民力量示威活动PeoplePowerII,2001年发生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和平抗议活动,活动导致总统埃斯特拉达下台。与持续高涨的萨帕塔抵抗运动Zapatistaresistance,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抵抗活动。

    等,都结合了这种集体性和连通性。

    当然,作为一种媒介手段,这些新技术在温和抵抗活动中的实用性确实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不过,这种“随机式”群体组织方式并不仅限于此类活动。

    虚拟宝宝会

    在印第安纳州韦恩堡市,这里的亲子会有148名成员,全是热心照顾孩子的母亲。这个群体由很多30多岁的年轻妈妈们组成,大家会定期举行聚会,为宝宝提供一起玩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还可以把有重要约会的母亲们解脱出来,大家还可以交换烹饪心得或是组织阅读活动。宝宝会通常都安排在当地的公园、动物园或其他孩子们喜欢的地方举行。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4)

    自2005年创办以来,这个小圈子已经组织了600多次聚会活动。其组织者称:“对妈妈们来说,这个群体是她们的最好选择。大家可以在这里聊聊孩子们的近况,向别人提供或寻求帮助,或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找个人倾诉一下。”为了保证参与者的热情,组织者要求所有成员每月至少参加一次集体活动,而且还要积极地参加网上信息交流。

    韦恩堡市亲子会成员的热情充分体现了Meetupcom网站成功经营的随意性群体。该网站成立于2002年,目的是利用互联网帮助其成员参与当地的聚会活动。截至目前,网站已经在全球55个国家拥有近500万会员。网站上的兴趣小组达5000多个,覆盖的范围很广,从养狗、硬币搜集、剪报、烹饪、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Plath,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自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的诗歌到基督教神秘主义,几乎无所不包。利用网站上免费提供的通讯录、日程表和协作工具,各兴趣小组的成员都可以轻松而高效地组织小型聚会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在咖啡厅、餐馆、图书馆,甚至是客厅里进行。

    《波士顿环球报》对此的评论是:“Meetupcom网也许叫做‘昔日重现’网更贴切。它成功地把人类喜欢聚集到一起的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同历史上的缝纫会、乡下舞会和打谷会一样,这些群体给参与者带来了很多欢乐。但不同的是,现在有了高科技的协助,所有的组织活动眨眼之间就可以完成。”

    无论是Meetupcom网的“好友会”还是Twitter催生的“Twitter群”,这些临时组合而成的小群体无疑是人性中那份古老冲动在新时代的演绎。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类似这样的松散而低承诺性的人际组合将会在市场营销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部落的形成

    古人类学家也搞不清楚的是,人类到底是从什么时候突然开始意识到建立永久社区的价值。

    据专家猜测,大约是在距今1万年前左右,一直四处游荡劫掠的游牧者决定为了某些目的而团结起来。虽然他们仍处于游牧状态,但大家会由于季节交替,为了寻找新牧场,或是为了组织大型狩猎活动而定期形成群体。除此之外,他们仍旧独立行动,彼此之间并无多少联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想必人类一定是意识到了组建更加正式和稳固的社区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因此,从那个时候起,这些彼此分散的小群体开始停止游牧,定居下来,组成更加稳定长久的社区并开始进行农业集体劳作。很快,专业化劳动分工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等级制度和领导层的形成。

    当然,这种高级结构化(或称高级承诺性)的社区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来自社区内部的紧张关系。

    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曾深入研究过早期部落的发展过程。通过研究世界各地的早期人类部落,其中包括马达加斯加的山地部落、北美印第安的克里族、科曼奇族和波尼族,他早在20世纪初期就观察到,一个强有力的部落群体必须具备以下三种特征:由相似文化产生的统一性,频繁发生的友好接触以及特定的共同利益。换句话说,成为部落中的一员,你可以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承诺和归属感,并需要付出自己的忠诚。

    在研究人际连通性和集体性之间的关系时,尤金·萨克指出:“连通性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地位更恰当。连通性指的是技术和政治意义上的‘地位’。连通性可高可低,可宽可窄,也可以是集中式或是分布式。它不等同于‘人际关系’,但却是这种关系的先决条件。”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5)

    我们也许可以从苗族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发,看看他们是如何维持群体凝聚力的。

    据说苗族早在汉族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今天中国境内的西南部了。自从其成形之后,苗族经历了5000多年的考验和困苦磨砺。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过程中,苗族逐渐被从原来的生活区域排挤出去,在近代又备受战乱、疾病和饥荒等种种打击。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民族却在这些磨难中成功地延续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和仪式文化。

    如今大部分苗族人生活在中国南部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中,但其成员却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只要你走进苗族人家,无论是在老挝的深山密林还是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都能体会到他们身上的群体凝聚力和历经时间考验的文化完整性。

    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很明显苗族人的代代相传是其文化和民族特性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但对于这样备受磨难的部落群体而言,另一个因素也很重要,即苦难的压力和来自外部的敌意成功强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由此看来,人类群体往往在受到外力压迫时会唤醒其对自我身份的认识,马歇尔·麦克卢汉把这种力量称为“危机四伏的反环境”。简而言之,对很多群体的成员来说,清晰认识到自己所在群体的特征才能理解与其他人的不同。在人类历史上,这种群体意识受到外力压迫而得到强化的例子有很多,如资源限制型的国家日本和瑞典,以及曾经世代颠沛流离的犹太民族都能说明这一点。

    群体一致性

    随着19世纪工业化经济和社会的兴起,人类社会群体的组织和发展形势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在欧洲和北美,人们纷纷离开乡村到城市的工厂里工作,这些工厂往往规模宏大,容纳的人数甚至超过整个村镇的人口。面对单一农业形式的社区逐渐凋落,当时的社会学家,如爱米尔·杜尔凯姆mileDurkheim,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自杀论》、《社会分工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等。等人,开始着手研究社会群体的本质,以更好地了解现代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分析社会群体的组织方式时,杜尔凯姆认为人类倾向于形成机械式和有机式两种群体关系。

    他对机械式关系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我们无法控制的关系,如家庭,稳固的社区联系,以及有些人所谓的命运等。

    而有机式关系则是指一种基于“专业化”,或者说基于共同喜好形成的群体关系。有机式群体往往是那些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的群体。

    如果加以粗略概括的话,机械式群体的组织是以人类共同的内在需求决定的,而有机式群体的建立则出于人们试图对此做出改变的愿望。

    按照杜尔凯姆的观点,放眼今天的世界,我们正在使用有机式组织工具复原人类已经遗失久远的机械式群体关系,即利用现代化沟通手段寻找曾经普遍存在的家庭,社群等稳固的人际关系。如今,我们能够利用社会媒介方式随心所欲地组建各种类型的社区,吸引人们从世界各地加入进来。传统的社会经济障碍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可以使用MySpace、Facebook、Clas*atescom等网络社区与好友和熟人(潜在关联型)重新建立联系,也可以结识新朋友,甚至和许多萍水相逢的人形成一个“弱关联型”的交际圈。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6)

    大型社会群体的问题在于,它们规模太大,因此实用性不佳。这就导致了第二波社会网络潮的出现,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按照网络社区AffinityCircleswwwAffinityCirclescom,美国一家专业社交网站。

    用户的说法,有机式社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主性和排他性。

    AffinityCircles称自己为“互联网上首家纯个人化,绝对安全的网络社交平台。”其核心价值主张是,用户对其社区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可以自行决定哪些人能加入并自定义其交往权限。该网站正迅速跻身于世界知名大型开放式社交网站之列,以至于有些评论家认为过高的关注度反而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在首席执行官史迪夫·洛夫林看来,高度的排他性正是该网站成功的关键。他说:“AffinityCircles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社交网络,我们的软件平台允许用户充分了解对方的资料和社交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搜索并和他人实现沟通。”

    未来主义者保罗·萨弗对此深感认同,他认为:社会网络的价值在于,你不仅需要知道哪些人在网络中,还必须有权进行选择和排除。

    萨弗认为,由于规模庞大,大型开放式社会网络的效益将逐渐出现递减的趋势,呈现出与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Law,该定律指出,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即网络价值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完全相反的结果,也就是说当达到一定规模后,社会网络的价值会随着每个新成员的加入而下降。

    脑科学家和互联网企业家杰弗里·斯蒂伯的观点似乎和萨弗不谋而合。他认为:“当网络达到可以开发高级功能的规模时,其真正威力并不在于用户的增长速度,而在于稳定性。”这句话要表达的是,稳定性、持续性和相对静止性才是高级功能性社区成功的关键。当网络发展到这种程度时,真正重要的是合理的构成而非规模,它应更多关注的是其存在意义而非用户数量。

    148人定律

    现存的雅诺马马人如今主要生活在巴西中部,集中在亚马逊河和穆卡雅伊河之间的地带。

    作为一支从石器时代延续至今的部落,雅诺马马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原始,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好的部落,他们的生活至今仍和8000多年前一样。雅诺马马人使用弓箭和芦秆制成的“吹镖”进行渔猎,在浓密的雨林中种植香蕉、芭蕉和木薯。

    和他们的先人一样,整个雅诺马马村寨的人都居住在一个圆形的公共草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加,整个部落很快就意识到这种集体生活在环境和利益方面的优势,当然也有一些缺点。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三件最为神圣的仪式需要由部落萨满来执行,它们分别是出生、死亡和部落重组。

    在这三种仪式中,最为重要的当属部落重组。由于完全依赖大自然生活,因此雅诺马马人最理想的方式是形成多个小型群体生活。因此,为了照顾到所有人,当他们的部落达到200人时就会进行一次重新组合,拆分成两个部落。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总是倾向于生活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中。

    于是,我们便有了“邓巴数字”RobinDunbar,牛津大学人类学家。

    这个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对人类大脑和社会网络进行过一些重要研究。根据他对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研究结果,邓巴博士认为人类脑皮层的容量决定了我们社会交往对象的数量。对任何时代而言,人类能够维持的有效人际关系数量是非常稳定的。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7)

    他认为,人类能维持的最大人际关系数量为1478人,即约150人。这个数字表明了我们能维持的最大有效人际关系数量。邓巴深入研究了各民族的文献资料,发现人们往往会按照可维持密切关系的人数来定义规模不同的群体,如私密圈(最多5人),兴趣小组(12~15人)以及日常交往圈(可达35人)。

    在他的研究中,邓巴发现150这个数字时常在各种文献中出现。例如,通过观察全球21个狩猎群体的历史资料,他发现这些群体的平均人数为1484人。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Gladwell,英裔加拿大作家,新闻工作者和大众社会学家,著有《引爆点》、《决断2秒间》等作品。在其作品《引爆点》中曾记载过,邓巴也研究过哈特派Hutterite,哈特派为基督教门诺派的一支,为逃避教派斗争的*从欧洲迁移到美国,现主要分布在美国西北部及加拿大一带,处于美国主流生活之外。主张财产公有,使用哈特德语,以部落形式散居。

    这样的宗教群体。与阿们派和门诺派AmishandMennonite,阿们派和门诺派都是基督教的分支,信徒非常保守,以务农为生,通常穿着传统、朴素的衣服,抵制现代发明。教徒相似,哈特派教徒生活俭朴,以从事农业为生。几个世纪以来,哈特派认为其教徒聚居部落的最多人数上限恰好也是150人。因此,他们和雅诺马马人一样,每当一个居住区可承载的人口超过这个数目时,整个社区就会自动重组为两个社区。

    这一模式在军事组织中也同样适用。美国军方长期以来一直在进行尝试和摸索,最终发现每个战斗单位的最佳人数为200人以下,这种规模最容易进行管理和沟通。如果超过这个数字,整个群体需要设置非常复杂的等级化管理和各种规定才能正常运转。而如果维持在150人左右,不但便于管理,而且内部协调效率也非常高。

    在现代社会网络中我们也发现了相同的小规模群体现象。Facebook在2009年5月的报告中指出,其网站会员平均拥有120个好友,而平均每个Twitter网用户主动添加的好友数为70人,被动添加的好友数为69人。

    那么这个数字会对我们的商业活动造成影响吗?比尔·戈尔认为这是完全肯定的。

    作为一位化学材料科学家,他成功创立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Goretex公司。该公司不但把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制成布料和涂料,广泛用于生产军装和运动装备;而且还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公司组织结构。他坚持把每个工厂的员工人数限制在150人之内(约数),由此形成了与众不同(但却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对于这种小规模群体,戈尔总结了以下6条原则:

    1所有人员可直接实现沟通,无需中间部门传达。

    2没有固定或委派的负责人。

    3没有指手画脚者,只有群策群力者。

    4群体领导由员工推选。

    5提出目标的人必须完成目标。

    6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能按其承诺的义务进行组织。

    在戈尔“快乐挣钱”理念的引导下,公司已经实现了50多年的盈利经营,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公司成长为价值20亿美元,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00名员工的企业。平均起来,每个地区的员工数为177人。

    联合式*

    正当全球教会群体都在急剧缩小的时候,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的马鞍峰教会却能吸引数千名虔诚教徒蜂拥而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马鞍峰教堂规模宏大,因此人们总是喜欢简单地称其为大教堂。除了那些能每周亲赴教会参加活动的教徒外,该教会还通过电视节目、网络播客和卫星节目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着成千上万忠实的追随者。教会牧师里克·沃伦著有热销全球的作品《标杆人生》,正是他非凡的感召力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沃伦曾主持过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访谈节目,从此在政界频频亮相。他还受邀参加了奥巴马总统就职典礼并诵读了祈祷文。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8)

    显然,宗教信仰具有很强的个人性,并不是所有信徒的信念和观点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成功地把数千人集中到一起似乎是件不太可能的事。那么马鞍峰教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实际上,它并没有这样做。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看来,这个教会应该叫“蜂窝型”教会更准确。没错,它看上去的确是吸引了很大一群人,但严格地说,这个巨型群体是由很多很多小型的信徒组织汇聚而成的。

    沃伦认为,微型群体模式的好处在于,它能在一个小范围内让人们分享一些密切活动,从而满足人们希望实现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沃伦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胆尝试这种做法,不过也有人认为在教会内部形成小圈子这种做法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萨缪尔·卫斯理SamuelWesley,卫理教会创始人。(卫理教会领袖约翰·卫斯理的兄弟)在当时成立了一大群小型教会并称之为“联合教会”。在马鞍峰教会的领导下,如今很多教会都开始鼓励教徒组成10~20人的小群体,以便于定期进行祷告和交流。

    万网之网

    Ningcom的办公室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这个网站是由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和高盛集团前分析员吉纳·比安基尼于2007年创办的,自称是“天下人的社交网络”。实际上,它是一个免费的网络平台,允许个人围绕各种群体、主题、爱好甚至变态行为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

    由于成功采用了类似“病毒”式的宣传方式,Ningcom(取自汉字的“宁”字)马上实现了疯狂扩展。刚成立100天就有6万用户在这里建立了个人网站,18个月内其用户网站数量突破了25万。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到2010年其社交网站数量将达到400万。

    网站首席执行官比安基尼说:“在我们的网站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100万个社交站点,而且每30秒就会增加一个新的站点。在这些站点中有20万个活跃用户,涉及的兴趣和爱好有1万多种。我们的用户能够充分享受到个性鲜明的定制化网站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社交体验。”

    推动该网站业务飞速增长的原因是其简单易用性。Ningcom提供了一系列即拖即用的网络模板,它们能帮助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外观和风格。用户还可以轻松地向自己的网页中添加博客、论坛、影集、视频、定制信息,甚至是日程表和其他装点社群的特色程序。

    在Ningcom,我们都能找到些什么样的社区呢?这里有非常大的社区,如说唱歌手50Cent的个人社区拥有10万多粉丝,喜剧明星艾伦·德杰尼勒斯的网站也有1万多拥护者。但更多的社区则是非常小,主题单一的网站,负责推广和维护它们的都是些疯狂爱好者或目的明确的热心支持者。

    比安基尼发现,帮助人们建立自己的网站,让他们体会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新型社交体验,这种模式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他说:“人们总是喜欢以此为基础去组建和加入社交网络,并围绕这些兴趣结识新朋友。”

    Ningcom平台上的时髦社区包括热门媒体研究社区,一个由全球学生、学者、学术迷和粉丝学者们组成的,交流热门影视和其他媒体的群体;以及iPeace社区,其宗旨是“致力于分享和平和创造未来”的网络。这里还有自行车爱好者们的改装天地,国际滑板运动网,以及面向美国军人及其家属开放的军事天地。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这个网站组建自己的个人空间。很明显,MySpace和Facebook上提供的个人主页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希望围绕自己的爱好成立完全自我的网络世界。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9)

    关联形态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区别是,人们喜欢组织私密的小型群体不等于排斥广泛结识关系随意、低承诺性的朋友。我们当然希望自己好友圈的人数越少越好,但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延伸*际范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对于后者,社会学家称之为弱关联型交际圈,它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包括交情一般的同事、朋友的朋友,以及对我们有所帮助但又不是很密切的熟人。人类对这种开放式交际的需要也源自于我们祖先的古老行为模式,他们内心深处需要有人能帮忙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或饮水处。那时,对资源稀缺的担忧往往甚于对伙伴关系的渴望。为了证实人类内心的这种驱动作用,我们不妨来看看网络商LinkedIn的做法。

    在LinkedIn网站上,每个成员的平均好友数为40个。不过这一次我们要了解的对象已经不是用户主动建立社区的情况了,现在的情形是朋友越多越开心。

    互联网时代的社区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互联网的这一特点正使其演化成最具革命性的人际联络工具。但深入分析的话我们从中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即人类联系得越密切反而变得越分散。

    社交网站俨然已经成为Web20时代的标志性平台和新的群体组织方式。通过这些网站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社区,设置个人背景和兴趣爱好之类的公开或半公开性资料,向好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互动,赢得他们的关注和提升自己的地位。

    对群体成员来说,社会资本是一项很重要的收益。有专家认为这种资本主要分为两类:沟通性社会资本和黏结性社会资本。

    沟通性社会资本源自于人类生活中的“横向”人际关系,即和那些不同于我们但又能在需要时为我们提供帮助的关系。这种帮助包括提供信息、信任、技术支持、求职过程中的出谋划策或是工作遇到问题时的悉心解答。这些都属于我们延伸性社会网络中的弱关联性关系。我们从LinkedIn、Ecademy和Meetupcom等网站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沟通性社会资本。在这里,成员之间所共享的只是一种基本意义上的善意和互惠式的兴趣交流。我们可以以RotaryClubs网为例来进行观察,这个网站只是鼓励,而非要求其成员互相进行交易。

    而黏结性社会资本则源自于联系密切,高度同质化的人群,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经常会形成很亲密的人际关系。黏结性社会资本包括我们在家庭、宗教群体、粉丝俱乐部,甚至是在犯罪团伙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这些群体不但为我们提供情感和心理上的帮助,还会在危急时刻给予我们安全保护。因此,这一类群体属于高信任度,频繁接触型群体,其成员之间彼此会产生深刻影响,能强烈地左右一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就连购物、看电影和选举投票都会受到其影响。对营销者而言这些群体正是最有价值,当然也是最难以渗透的群体。

    在现代网络世界中,全球化大型成熟网站或许备受瞩目,如MySpace、QQ、Facebook等。但在它们背后还有着无数的小型社交性网络,人们可以利用它们在自己成立的社区内按自己的喜好和他人展开联络、沟通与合作。在这些小型网络中,大部分都支持用户已有的社会关系,你所要做的只需把这些潜在的联系“激活”而已。另外一些网络则允许用户建立和培育沟通性社会资本,结识新朋友,拓展自己的个人或职业人脉。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10)

    当那些“巨无霸”网站的成员数量达到超过2亿人的天文数字时,MySpace将成为全球第五大用户网(仍落后于中国最流行的汉语网络社区QQ),而其他大部分网站依旧是小型和专业化的群体。这种以兴趣爱好为主题成立的社区,其数量之多简直令人咋舌。而且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例如有宠物爱好者热捧的Dogster和Catster,职业妈妈们钟情的CafeMom,高中体育运动迷们忠实追随的Takkle,以及曲高和寡,强调品味的aSmallWorldnet等。

    社会学者托斯坦·霍尔默认为:一个社区的规模决定了其真诚合作和新知识创造的能力。大而全式的网站可为其成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但真正的知识资本却是在那些规模较小,公众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中产生的。对大型群体来说,虽然深度有所欠缺,但它能在广度上进行弥补。

    尽管如此,社会化媒介真正的实用之处在于,它不但能帮我们和喜欢交往的人建立联系,而且可以把我们保护起来,免受令人生厌者的骚扰。这样说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关注度都很有限,因此只能把它们投向感兴趣的人和事物。

    对营销者来说,其中所蕴涵的是这样一种信息:绝大部分社会媒介都是你通往客户的障碍而非桥梁。

    网络新呼声

    我们的先民组建群体的需求和新型社会化媒介工具之间是怎样产生关系,这两种因素又是如何改变当今的商业模式呢?

    美国调研机构PewPewInternet&AmericanLifeProject,一家位于华盛顿的智囊机构。认为,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从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重塑了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重要领域。它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娱乐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工作方式、购物方式、理财方式、信仰方式以及人际交流方式。

    在互联网出现的短短15个年头内,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科技和人类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有些方面似乎非常荒谬,还有些事实则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实现了某些远古时代关于人性和人类行为的事实。人类是群居性动物,而且永远都不会改变。现在,我们靠物理连接的方式来组织群体。但组成群体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实现友情的心理需要,它还具有实用性和生存方面的意义。我们总是倾向于加入那些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能帮我们实现利益,能丰富我们的精神或是能支持我们的世界观的群体。

    对此,博主艾伦·迪雷斯塔是这样描述的:

    如今,人们可以为任何一个理由、想法、兴趣或其他值得心动的事情组合到一起,这在以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即便是再狭小的兴趣范围现在都可以形成群体的力量,从而将它们的需求放大并最终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表面上看,这正是营销者梦寐以求的,你只需发现这些群体,然后就可以把产品和服务推销给现成的市场受众。但实际情况远非这样简单。这些群体已经不比当年了,那时没有多少信息渠道,几乎所有人都盯着这样那样的排行榜指导自己的消费。在现在这个营销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已经组织成守望互助的社区共同抵制*裸的销售主义侵略。这就要求你必须深入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并在此基础上以新的方式提供消费者认为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体验。你必须在他们发现你的企图之前成功地融入他们。

第一部分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11)

    社会群体能定义我们的身份并实现我们的归属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但体现了自己所在的群体,而且还明确地把自己和其他群体的成员划分开来。和远古时代的祖先一样,在这种泾渭分明的对立关系中,我们会由于外部压迫势力或敌对群体的存在而形成生存动力。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已经学会如何按照自己的构想有组织地建立社区,然后从世界各个角落募集志同道合者。

    当第一波疯狂加入社会化媒介网站的浪潮平静之后,我们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只能维持数量有限的有效人际关系,原来我们更喜欢待在好友数量只有百余人的小圈子里。这就好比我们即使生活在一个人口有数百万的巨大城市中,但却连所在小区的邻居都认不全。

    因此,营销商、政客和社会活动家必须明白这一点——你应当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中认识自己的顾客或选民。他们正在利用社交网络形成规模更小,更为复杂的兴趣化群体。而且,正因为这些群体是以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以它们往往非常封闭,极端排斥外来者。对于这些群体的成员来说,他们根本不需要传统的大众营销方式,完全依靠内部沟通来实现信息共享,无论是进行购物还是了解政治观点,一概如此。他们已经厌倦了你们的广告和各种营销手段,在这些群体中只有信任度才能决定一切。很明显,他们并不信任你——除非你能想办法去赢得它。

    正如原始社会四处分散的部落一样,人类社会的下一幕场景将出现亿万个小型化但却组织严密的虚拟社区——社会网络,这些小型网络以互惠互利为基础,按照共同兴趣进行组合,而且采用一致的行为和沟通方式。这些社区和其他消费者一样,将共同面对一个巨大的国际性市场,这个市场中有数十亿消费人口(包括网络社区用户,虽然他们并不情愿面对桃花源外的疯狂营销世界)正在利用互联网选购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无数的商机。在波涛汹涌的大众营销浪潮中,这些群体无异于微小的泡沫,努力地维系着内部的相对稳定,因此无怪乎它们会奋力抵御外界的营销影响。

    有鉴于此,在这个后大众化,后广播化的时代,营销只能靠会员身份来推动,即实行人对人的信息传递。其假定条件是(往往根本就是游戏规则)你必须在受邀加入某个群体前通过其成员的审核,这样你才能被整个群体所接受。否则,他们根本不会容忍不速之客的侵扰,其中既包括垃圾信息和广告宣传,也包括未知公司的产品推荐。

    佛朗索瓦·萨巴FrancoiseSabbah,法国人类学教授。

    很早就预见到了人类社会将呈现出碎片化的事实,她在20年前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总而言之,新式媒体决定了被割裂的,差异化受众群体的出现。尽管这个群体在数量上非常巨大,但从同时性和统一性的角度来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信息的大众受众了。新媒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把有限信息传递给同质化受众群体的大众媒体。由于信息和来源的多样性,其受众开始具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当目标受众倾向于对信息的接收进行自主选择时,这种碎裂的状况会逐渐深化,从而使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个体关系得到加强。

    然而,即使能够冲破层层壁垒加入目标群体,营销者还是会受到冷眼相待。你的种种努力只能换来群体成员的强烈反对和憎恶。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我们将在第2章说明)通过其成员的邀请来加入。你应该学会多付出少索取,让群体成员替你做宣传,并努力证明自己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换句话说,营销即身份,身份即营销。

    网络的财富

    蚂蚁并不聪明,但蚁群却充满智慧。

    ——生物学家黛博拉·戈登DeborahGordon,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以研究蚁群行为和生态闻名。

    在科幻小说《魔幻国历险记》中,作者科利·多克托罗CoryDoctorow,加拿大科幻小说作家和技术激进主义分子。

    把我们带入了后稀缺经济的未来世界。在这里,人格的再生使死亡变得不再可怕,官僚机构和公司企业被各种特别委员会取而代之。声望值(书中称之为WhuffieWhuffie,小说中以个人荣誉为衡量标准的虚拟货币。在书中描述的后稀缺性经济时代,所有生活必需品(包括大部分奢侈品)均可免费领取。由于所有人在大脑中移植了网络接口,因此个人的声望值对所有人都是随时公开的。)成为维系整个世界运转的社会资本。

    那时,由于物质需求和人类苦难已不复存在,因此传统意义的社会激励手段也完全消亡,声望值取代金钱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主宰。因此,一个人能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声望值的多少(无论对方是其朋友、邻居或陌生人)直接反映了他对整个社会群体的依从度高低,从而成为衡量其社会地位和荣誉的标准。换句话说,你越是能努力迎合整个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你就能获得越多的财富——声望值。

    尽管科利·多克托罗所描绘的世界现在看来还有些荒诞,但正如我们在前一章所讨论过的那样,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很热衷于组织和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并努力从中实现自己的“财富”,即从其他成员那里得到自尊感和地位感。此外,以相似性和共同爱好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网络,可自发地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可使该网络群体逐渐演变为完全独立于其他群体的封闭式组织。在一个组织严密的群体中,如果社会资本价值越高,则其成员就越有可能努力按照其内部规定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更多的群体认同。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1)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种行为模式往往会形成一个明显的循环:当群体成员变得愈发一致时(全都努力遵循组织规定),整个组织的集体思维就会变得愈加难以捉摸。换言之,对营销者来说,作为新式市场细分依据的社会群体,常常是彼此封闭而独立,无法互相影响对方的。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社群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度凝聚力的特性,恰恰是导致它们拼命进行自我保护,奋力抵御外来观点和信息的原因。这一点对来自群体外部的营销力量而言,其作用尤其明显。因此,在一个观点高度统一的网络社群内,如果引入某些观点会对其原则造成冲击或改变,肯定不会有人愿意冒着牺牲群体认同的风险去这样做。

    那么,新型网络群体,即社会网络的兴起到底是怎样影响公司的营销方式呢?答案就是: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新的营销方式不再注重研究个体消费者,也不再对其进行分门别类,而是必须去理解这些高度组织化,具有自主选择能力的消费群体是如何思维和行动的,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转化成商机,在群体成员之间进行口碑宣传,即以“湿润”的方式了解并进入这些新兴群体。

    群体性

    在理解“群体”如何运行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其概念是怎样的。

    社会学家爱用一个文绉绉的字眼“entitativity”来形容一个群体保持凝聚力的原因,字典上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不同群体或社会范畴的实体性的程度”,指的是某个群体对其存在意义之理性认知的感受,换言之就是群体性。如前文所述,实用主义在群体性感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成分。人们总是基于各种理智的原因去组织或是加入不同的群体,而这些原因则往往与其个人利益密不可分。加入某个群体必然要为其成员带来某些好处,否则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呢?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大脑就告诉我们的先人要团结起来求生存,这便是实用主义思维的明证。当然,人类先民组成群体的目标比较单纯,开始是合作狩猎,后来是集体耕作,另外再就是保证安全和出于方便婚配的需要了。

    然而近年来,大家越来越多地开始研究人们为何会加入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例如,网络社群。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把人群的聚集定义为“当所有成员意识到其作为群体存在的身份时;当他们认为该群体可满足其需求时;当所有成员可共享某个目标时;当成员之间相互独立,喜欢参加群体活动,并且愿意和群体一起成长时”的一个圈子或一群人。

    对上述结论加以概括,我们不难发现成为群体成员后的5种基本回报:社交性、娱乐性、信息沟通性、地位感和业务性。在群体中表现活跃的个人希望能认识他人,结交亲朋好友,和志同道合者增进友谊。以娱乐性为目的的成员则希望能在圈子内玩得尽兴,能找到玩伴一起打发时间或解闷儿。希望获取信息的成员可以学习如何创新,如何解决问题,了解新观点或进行成功的决策。期望获得地位感的成员可以在这里发号施令,呼风唤雨,实现自己的成就感,或是从中得到社会声望。此外,还有的群体成员,其加入目的就是为了做生意,大家可以互相买卖东西,磋商价格。

    虽然如此,生活中一定还存在着某些除实用性之外的其他原因能够解释人们的这种“扎堆儿”行为,特别是当面对几个具备相同利益回报的群体时,为什么人们会厚此薄彼呢?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2)

    按照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ter,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社会学家。的观点,在社会群体中人际间联系的力度可定义为:“时间,情感强度,亲密度和互惠服务程度的综合体现。其中互惠服务程度最能代表这种人际间的联系。”

    实际上,作为个体,我们往往从所属的群体(也包括我们拒绝参与的群体)中获取自己的个人意识。群体选择对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态度等方面都有比较复杂的影响。

    对此,社会学家查尔斯·斯坦格CharlesStangor,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是这样描述的:

    一般而言,因为人们都愿意待在能使自己感觉良好的群体内,因此这种群体成员身份往往会产生积极的社会认同感,也就是说,这种身份会让我们感到很舒适,很自然。对个人而言,其社会意识倾向于表现为积极地和其他群体成员进行对话,乐于享受自己作为成员的感受,同时心底会油然而生由于群体认同产生的自豪感。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确定了实用性在人们加入群体时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大家之所以选择某个社会群体是因为此举可以实现某种价值——比如说能节省时间或金钱,能提升或获取知识,能得到奖品、分红、折扣或奖金。但人们同样也想和他人分享共同的兴趣,想加入由“英雄所见略同”者组成的大家庭,因此群体成员之间还必须满足彼此情感上的需要。

    爱米尔·杜尔凯姆在其1912年研究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作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曾使用“集体兴奋”这个词来描述某个部落所有成员进行聚会时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根据杜尔凯姆的观察,集体兴奋是一种能够突然影响一大群人的,可以被感觉到的“能量”。这种能量会使平日里循规蹈矩的人完全忘乎所以,和整个群体一起陷入极度疯狂的行为。

    按照杜尔凯姆的观点,集体兴奋必须依靠以下三种因素才能成功建立情感关联,它们分别是:共同关注点、定期聚会和集体仪式。

    艾尔伯特·穆尼兹和托马斯·奥吉恩在2001年的里程碑式作品《品牌社群》中,曾阐述过强势消费者群体中一些内在的共同特征。与杜尔凯姆的观点遥相呼应,他们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三点重要特征:

    1群体意识。指群体成员之间感到彼此密切联系,同时作为一个整体感到自己异于其他非成员的深刻感受。这种感觉有时也称为“共同归属感”。

    汤姆·珀斯特姆和亚历山大·哈斯拉姆在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群体可迅速地把成员团结起来,并能立即对其产生影响。

    的确,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归纳,我们可以部分说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小型群体为何会出现重大的社会影响方式,即便这些群体刚成立不久或组织尚不严密,在彼此影响方面无甚经验,但它们却都能迅速地形成规范、团结和社会意识概念。如果这种社会特征很突出,群体成员受其影响会以符合其内容和群体规范的方式采取行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社会规定和社会身份与社会认可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会求助于能够帮我们了解和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群体,而且会痴迷于可提供这些帮助的群体。如果我们重视这些群体,它们就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可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3)

    2共同仪式和传统。与所有群体一样,网络群体也必须借助仪式的力量。口碑营销专家杰基·休芭认为,仪式是“某个群体的共同体验,它能促进情感凝聚力。对外人而言,某种仪式可能非常怪异、疯狂,甚至是愚不可及;但对群体内部人士来说,它们往往象征着生命、死亡或复兴”。仪式的形式包罗万象,从一封简单的“欢迎加入”邮件到发行群内货币,再到发表文章和大事记陈列,这些都是保证群体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永葆青春的群体不仅要同心协力一致对外,还必须懂得如何彰显自己的历史、文化和自我意识。

    3道德责任。指视整个群体及其成员利益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种道德责任可以强化集体行为。

    在有关群体行为的分析中有一点十分重要,穆尼兹和奥吉恩发现成功的群体和私人俱乐部很相似,即它们都有严格的加入标准。

    当人们加入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时往往会觉得自己很特别。的确,在一群具有相似价值观,观点相近的群体成员中,得到他人的认同会让我们在心理上得到莫大的奖赏。研究表明,成功的群体很少有明确的管理层次结构,有些甚至是“大撒把”型组织。不过这些群体中都会有“内部人士”,他们知道的事情不但要比其他人多一些,同时也是整个群体的共同传统和内部语言的维护者。有些品牌社群常常会和其他品牌针锋相对——例如,研究者发现萨博车主会对沃尔沃品牌极度敌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团结“自家人”一致对外的力量有多强大。而那些最佳群体(人们往往称之为“模范”粉丝群,如福特汽车,苹果电脑和萨博汽车群的支持者)总是会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支持的品牌,并坚定不移地开发新会员,其热情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该品牌的生产企业。说的形象些,如果他们是可口可乐的骨灰级粉丝,他们不仅自己要身体力行地去饮用,还会把自己的亲朋好友,远亲近戚统统都给拉进来,一个都不放过!

    法兰克的威士忌

    美国影视歌天皇巨星法兰克·辛纳屈是田纳西斯奎尔酒友会的成员,这一点曾让他倍感自豪。

    据说,这个从新泽西州霍博肯成长起来的一代名人,在其去世前特别要求穿上田纳西斯奎尔酒友会的蓝色休闲装,并随葬自己的专辑《忧郁的眼神》,因为这两样都是他的最爱。要是你从没听说过这些传闻,那也不要紧。虽然斯奎尔酒友会不是什么秘密社团,但它也确实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专属权利而备受青睐。该协会由杰克·丹尼威士忌酒厂于1956年成立,旨在表彰其忠实客户。斯奎尔酒友会的成员可拥有一张会员卡,另外还可得到一份地契,表明其是田纳西州穆尔县某块未登记土地的“所有者”。地点则位于著名的威士忌产地林奇堡酒厂附近。

    哇!成为会员居然还能得到土地?大家肯定对此艳羡不已,好吧!我来告诉你,成为会员后你可以得到的土地面积是——1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00929平方米。!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知名的商业和娱乐业人士十分热衷于加入该协会,其中不乏一些国家首脑,如老布什和稍晚些入会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该协会的成员基本上来自各行各业和不同的社会阶层。

    成为斯奎尔酒友会的会员可享受到一些特殊物品作为纪念,如专供会员使用的酒瓶,雕花玻璃杯或精美的烟灰缸。会员每年都会收到协会寄来的挂历和会员更新邮件,里面还会附上他们所拥有的那块土地的“靓照”。协会还会邀请会员参加在林奇堡总部或在世界其他地区举办的专属活动。此外,协会还推出了一些措施吸引草根会员。例如,通过在互联网上大做文章,现在人人都可以从MySpace、LinkedIn和Facebook等*站找到其网络社群。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4)

    乍一看,该协会的加入标准似乎颇为简单,欲成为斯奎尔酒友会的成员你只需:第一,坚决支持杰克·丹尼威士忌;第二,在所属的社群或行业领域内有一定地位;第三,不在酿酒行业工作;第四,按居住地法律规定已达到合法饮酒年龄。

    不过您可别让这些貌似容易的条件所蒙蔽,要想成功入会,新会员必须经过老会员提名推荐,而且提名过程还颇为正式隆重。即使某人得到提名,由于等候入会的名单太长,候选人可能需要8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正式入会。显然,这一策略并非典型的品牌忠诚度维护方案。为了获得一个超白金优惠资格,会员所经受的考验简直比唐僧取经还难!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斯奎尔酒友会如此与众不同呢?是共同的激情(都对杰克·丹尼威士忌情有独钟)让其会员身份卓尔不群;是那份“专属性”的高贵使其会员在茫茫人海中鹤立鸡群,并感觉到无上荣光。而且,会员们似乎也非常珍视这些共同仪式和观念,喜欢和公司或其他会员频繁进行沟通和交流。最重要的是,会员们都深深以协会为荣,乐于视彼此为“成功跻身权贵沙龙”的志同道合者。

    网络的财富

    经过1959年的综合研究,约翰·弗林奇和贝塔姆·哈文在《社会力基础》一书中确定了6种群体内影响方式。它们分别是:奖赏力、强制力、合法力、尊敬力、专家力和密切相关的信息力。奖赏力源于一个人对他人做出积极评价(或消除对方负面情绪)的能力;强制力源自于惩罚对方不遵守群体规定的能力;合法力来源于群体内重要职位的当选者或被任命者;尊敬力是指和权力拥有者相关的能力;专家力取决于某个成员的独特技能或技术;信息力则源于对潜在知识、见解以及对他人所需关系的平衡。

    对于自发式、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群体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专家力和信息力。打个比方来说就是,知识丰富的人以及发达的信息渠道对于当今社会群体的影响,简直如同萨满巫师和高级祭司对早期部落居民的影响一样重大。

    根据社会网络的术语解释,一个人发布的帖子数量,评论数量,提交的链接数量,甚至连其拥有的访问数量和好友数量,都能转化成社会资本。

    女生私语

    对于疯狂迷恋宝莱坞各种八卦消息的年轻女性来说,奥丽网(OliveCookie)的名气可谓如日中天。该网站由“一群爱好相同的女生组成,大家可以在这里随心所欲地讨论自己喜爱的明星和杂志,可以痴迷于最新的时尚风潮和美容趋势,可以热情分享各自生活中的奇闻趣事”。这个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网络社群拥有500多名热情洋溢的会员,其下又分做许多小圈子,专门用于讨论印度电影明星的各种最新消息。她们讨论的明星包括艾西瓦娅·雷、沙鲁克·罕、阿米特巴·巴赫卡安、朴雅卡·乔普拉、阿姆瑞塔·奥罗拉和沙基尔·拉达克。至于奥斯卡金奖影片《贫民窟》里的主演戴夫·帕特尔,马杜尔·米塔尔和芙蕾达·平托,那就更不用说了。总之,该网站汇聚的全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超级巨星。

    奥丽网提供热门视频、图片、旅游胜地,以及各种八卦消息和聊天功能,会员可以在这里讨论许多话题。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制作中心,宝莱坞的规模为好莱坞两倍,在全世界的号召力也相当巨大。宝莱坞每年制作大约1000部电影,每天卖掉的电影票高达1400万张,在全球范围内1年的销售量约为40亿张。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5)

    不过该网站的成员可不满足于谈谈明星报道或是八卦一番,她们要模仿这些明星,让自己的举手投足也显得明星味儿十足。于是,时尚风潮开始大行其道,从莎丽到印度裙等各种传统服饰纷纷登场。网络支持者不但热衷于分享各种最新潮流和装扮技巧,对明星失态等各种花边新闻也是乐此不疲。

    由于网络的所有内容都是由用户生成的,整个网站中到处都是会员上传的最新视频和照片,其中最受欢迎的会上升到投票排行榜首位。这会让那些上传者或发帖人倍感荣耀,其知名度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奥丽网,知名度决定一切绝对是真理。网站的主页上有一个图标,随时显示众网友选出的人气最旺的发帖人。这个图标每分钟都会发生变化,让大家对论坛里的“红人”一目了然。而那些达到这种关注级别的成员会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会让他们感觉十分优越。这种社会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引导众多成员日复一日地热衷于各种网站活动,从购物、电影、音乐直到时尚、烹饪甚至板球运动。而他们唯一不喜欢的内容就是广告。因此,奥丽网禁止出现任何广告,也不允许公开进行商业促销活动。违规发帖人和垃圾邮件发送者在这里根本不招人喜欢,下场不是落个人人喊打就是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可见,营销者很有必要明白这一点:网络社群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和运行规则。当奥丽网的成员想要了解购物信息时,她们完全不靠广告,而是靠彼此联络,靠大众口碑从各种时尚信息中去寻找线索。

    人人都有发言权

    尽管兴趣各异,成员人数也各不相同,但大部分网络社群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说会员注册全都很简单。你只需输入自己的姓名、住址、电子邮件,再加上一两条其他个人信息即可完成。然后,你就可以开始令人激动的网络社群之旅了。MySpace推出的特色服务有“个人秀”,成员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所在地区,以及各种各样的个人信息,范围从性取向、交友目的、星座,到喜爱的音乐、影视和崇拜对象。而且会员还可以定制自己的个性主页。通过上传彰显自我的影像、音乐和视频,你可以让自己的主页与众不同,想要多酷就有多酷。

    Facebook*则为其用户提供了“留言壁”功能。访客们来踩你的空间时可以在这里留言,表达对主页的感觉和看法。其“信使”功能可用于圈内好友互发站内邮件。另外,跟MySpace一样,Facebook也允许其用户组成各种兴趣小组。为促进成员间的交流,该网站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互相发送“震动”服务。这是一种电子提醒服务,有了它,对方马上就会知道你在关注他。

    在这个社会媒体化的时代,专业技能和人际联系决定着我们的社会地位;参与程度和好评程度对建立个人影响力而言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许多类似的网站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帮助网络群体中的个人树立和积累其虚拟地位和影响力。其中比较著名的网站包括Delicious,Technorati,Digg和StumbleUpon网。这些网站已成为新式社会资本的摇钱树和风向标。除了帮用户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检索数以亿计的网页、新鲜玩意儿和博客,它们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工作:提供网络社会中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即权威度和知名度。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6)

    Delicious网自诩其宗旨为:“为用户提供社会书签服务,帮助大家、保存、管理和分享网页资源。”;Technorati网可根据流入的链接数量为各大博客提供权威度排名服务;Digg网允许浏览者对内容进行投票,然后按照受欢迎程度在其主页上逐条显示;StumbleUpon网则允许其用户对使用过的网站进行评论,以便他人进行搜索和使用。

    不难看出,所有这些社会媒体都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力量,它们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声音,并以一种高度透明的方式进行票选。这种自下而上的遴选机制以及从社会性标签中诞生的共同表达法,通常被称为“分众分类”,以此来区别强制性的,诸如主题索引结构之类的分类法。正如同这个名称所暗示的那样,在分众分类体系中,所有游戏规则是由参与者——网站成员自己决定的。对于网络社群而言,透明度正是区别现实社会的基础,人人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同时也能直接看到他人的一言一行。社会学家称此效应为“条件式合作”,即当看到他人为某公共利益付出时,人们也会做出同样的付出,而且付出的程度和他们所仿效的人相当。也就是说,如果前面有个水塘,在没看到有人涉足之前,大家谁也不会第一个跳进去。

    衡量影响力的另一个因素是连通性。在许多社交网站中,个人知名度是靠“好友”数量来决定的。如果两人互相添加对方到自己的“联系人”名单,他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短消息、电邮、博客和通告牌等)更加轻松地进行交流。这一点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社交魅力高低完全取决于其好友数量的多寡。

    但除此之外,正如前面讲过的奥丽网一样,成员要想提升自己的社交分值,还必须积极地参与网站的日常活动。凡是那些网站中红得发紫的成员,个个都要定期发新帖,经常做评论;还要对其他成员提交的内容进行投票或评分。

    另外,诸如Facebook之类的*站还不惜重金推出各种好玩儿的应用程序。电子书架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通过它你可以了解到别人现在都在阅读什么书;再比如“比比看”小程序,它能帮你找出和好友之间的相似点。对比的角度也很有意思,分为谁最聪明,谁最性感和谁最时髦三个方面。这个小游戏受到热捧似乎是人性使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以自我为参照物去评判他人,然后看两人是否能合得来。其实,这也正是社会资本的本质。毫无疑问,要是我们认识的朋友越多,这当然证明我们在别人眼中更有吸引力,难道不是吗?

    变色龙

    说到把社会资本成功转化成真金白银的能力,恐怕谁也比不上蒂拉·特奎拉了。这位百变天后可谓红透全美,她不但是电视明星、服装业新秀、说唱歌手和模特,还成功经营着自己的博客;而所有这一切耀眼光环,全都源自于她在MySpace居高不下的排名。

    在2003年9月的时候,蒂拉还只不过是个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籍籍无名的小歌手。当汤姆·安德森(MySpace创始人之一)邀请她加入刚成立的MySpace时,她压根儿就没意识到这将会是一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重大决定。注册之后,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她成功运用了邮件群发手段,没多久就迅速邀请了5万多人加其为好友。随着个人资料和照片的不断更新,蒂拉在MySpace的知名度排行越涨越高,很快就成为社群里最受用户欢迎的人(其知名度位列第二,仅次于系统默认的用户第一好友安德森)。截至2009年,其好友数量已攀至210万人,知名度的迅速扩张很快使她忙得疲于应付,有好一阵子都不堪其扰。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7)

    根据其主页中的最新消息,她刚刚成为几份成人杂志的封面模特(她在百佳模特中名列第88位);接着她要参加FUSE音乐电视网的主持工作。她的演艺事业巅峰是在2007年推出的MTV真人秀《爱情一口闷》。如今,蒂拉不仅拥有圈内经纪人和公关团队,还通过其MySpace主页大量销售自己的专辑、服装品牌和挂历。她的好友名单每天都会新增5000多人。

    对于这种网络造星现象,美国《时代》周刊是这样评价的:“她的走红完全不同于传统方式。她不是由录音棚或电视网造就的,而是通过MySpace靠疯狂的粉丝和鼠标点击实现的。这种现象是否表明一种新式大众造星媒体的成功?抑或表明个人可以疯狂利用网民力量来获取最大利益?”

    群体聪明,网络糊涂

    Web20网络时代的原则在于,一个群体的智慧要远远大于个体。其实,现如今很多网络社交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这种群体产生的集思广益。在*artmobs、crowdsourcing和wikinomics等网站的说明中,其成立思路就是为了有效地帮助不同群体,让它们可以为其所关注的某个理由、公司或产品提出想法、意见、批评,甚至是直接贡献资金。网上百科全书项目维基百科,前面讨论过的新闻评级网站Digg和Reddit,以及预告平台网站Predictify和产品设计项目网CrowdSpring,都能很好地证明上面的观点。这些网站的技术框架允许用户自由地提供和修改信息,或是对信息的价值进行评分,以帮助他人了解舆论看法。

    一方面,我们知道群体可以完成个人无法做好的事,如判断未来趋势或威胁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做出的决定要优于个人独立做出的决定。

    詹姆斯·索罗斯基在其有关应用行为经济学和博弈论的作品《群众的智慧》中对此曾做过如下总结:“在适当的情况下,群体的智慧是非常令人惊讶的。它们通常会优于其中智商最高的人单独做出的判断。”

    当然,别忘了这句话里有个先决条件——在适当的情况下。根据索罗斯基的研究,实用性人群具备以下三个特性:他们非常独立,多样化且分散存在。

    索罗斯基的解释是:“如果你能召集来自不同行业,具备不同领域知识和见解的一群人合作,他们对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要明显优于依赖一两个所谓‘精英’所做的判断,无论这些精英们有多聪明。”

    换句话说就是,平日里喜欢跟你喝茶侃大山的老张老李很可能要比来自某智囊团的大师更聪明。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重大的决策事宜,往往需要决策者同时具备直觉能力和非直觉能力,而高度同质化的人群则缺少足够的多样化思维能力。形象点说,就好像一群从没开过车的物理学家,又是动能又是牛顿定律地分析了老半天,还是免不了把车开到沟里;而面对同样情况,凡是开过车的人,哪怕只是个清洁工,只要踩一脚刹车就足以解决问题。所以,威廉·巴克利WilliamBarkley,美国媒体人、作家、保守主义政治评论家,政论杂志《国家评论》(NationalReview)创办人。

    对此曾有一句发自肺腑的感慨,大意是说宁愿从波士顿黄页里随便拉个人当自己的老板,也好于在哈佛大学给白痴打工。可见,一个群体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正是由于其成员具备不同的生活经历,彼此独立的观点,以及几分甚至令人感到惊讶的幼稚天真。没错,当具备这些特征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共同创造出的认知能力要远远大于每个个体的最佳判断。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8)

    不过,要是群体中的成员都不进行独立思考,情况又会如何呢?

    群体思维

    2005年,埃默里大学心理医生兼神经系统学家格雷格·伯恩斯博士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大脑活动的方式来研究群体成员的从众性。

    在实验中,伯恩斯博士要求32名志愿者参加一项感知能力测试。他要求实验对象想象一个三维物体进行旋转后的画面,然后说出该物体是否产生了变化。

    在等待测试的房间里,伯恩斯博士安排了四位“卧底”。猛一看他们似乎也是志愿者,但实际上是博士派来传递错误信息的“托儿”。为增强凝聚力,受试者们一起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了模拟练习,大家还互相拍照留念,以此强化群体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

    当受试者进入扫描仪时,伯恩斯博士告诉对方每个题目会先让其他人进行评估,确认三维物体的图像是否发生变化。当然,博士已经事先告诉“托儿”们对其中几个问题全部答错,而另外几个问题则全部答对。

    接着,博士会把其他人的答案展示给受试者,然后再让对方自己进行判断。

    那么,各位读者,你觉得他们会怎样作答呢?他们的答案跟整个群体预先得出的结论是一致还是不同呢?我们还是来看看脑部扫描捕捉到的事实吧!

    研究表明,受试者平均有41%的时间会盲从整个群体的错误答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伯恩斯博士认为,如果社会从众性是理性决策的结果,那么研究人员就可以在受试者前额的某些区域扫描到变化,因为这些区域负责处理冲突监视、规划和其他高级别思维能力。

    然而,如果受试者的从众行为是由于真实的感知变化所导致,那么其后脑区负责视觉和空间感知的部位就会出现明显变化。

    实际上,伯恩斯博士发现当人们盲从群体做出的错误回答时,其脑部负责处理空间感知的右侧顶内沟区域出现了明显的活动迹象。也就是说,他们的感觉的确在努力变化——以跟随大家的“正确”答案。

    虽然人脑中负责理性决策的区域并没有出现活动,但那些不为群体意见左右,坚持独立做出判断的人,其有关情绪特征的大脑区域,即右侧杏仁体和右侧尾状核,的确出现了活动信号。这种独立判断过程会引发大脑中情绪处理部位出现活动的现象,暗示了违背群体意志必须付出代价。其结果是,个体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要优于坚持己见,否则便会受到群体的排挤和冷落。

    由此,伯恩斯认为,当一个群体对其成员施加这种压力时,其群体思维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2007年12月对网上电影评论社区MovieLens进行的调查表明,当用户知道其他人的行为模式时,他们便会努力向别人看齐,从而使整个群体的行为趋于一致。在这次调查中,研究者只是给群组中平时参与度一般的用户发了一封通知信,受到这个行为的暗示后,低活跃度用户的每月评论数量增长了530%,而高活跃度用户的月评论数量则下降了62%。换句话说,整个网站的高频率用户和低频率用户都会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以接近群体的统计中间值。

    当一个社会群体变得愈加同质化、集中化、模仿化或情绪化时,其集思广益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对于那些强调一致性而敌视反对声音的群体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大的风险,它们会倾向于形成高依从度文化和群体性思维偏见。这种群体既不能选择出正确的产品,也无法发现合适的候选人,因为其成员根本不会去质疑主流观点。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9)

    在《国家地理》杂志中有一篇关于群体行为的文章,作者彼得·米勒指出:“只有当所有成员都独立进行决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其所在群体才会迸发出智慧的光芒。如果大家都只是彼此仿效,盲目跟风,或是干脆等待别人告诉自己该怎么做,这样的群体肯定是愚不可及。对于一个充满智慧的群体来说,无论它是蚂蚁群还是律师群,其成员一定是独立自主,自负其责的。”

    欧文·詹尼斯IrvingJanis,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教授,以提出群体思维理论闻名。在1972年的重要作品《群体思维》中曾对高凝聚力群体的行为方式进行过深入观察。他发现那些强调依从度和一致性的群体具备以下五种重要特征:

    群体会限制可供讨论的选择机会;

    多数人赞同的方案会形成优势;

    忽视少数派观点;

    排斥外部观点;

    整个群体信任其观点不会导致意外情况。

    人们通常都会加入那些自己认同的群体,很少有人去参与世界观和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相违背的组织。这就意味着群体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实现和观点强化的过程。

    哥伦比亚大学的邓肯·沃茨教授认为:人们其实根本不会去独立做决定,首先是因为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选择,要我们自己去发现需要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是因为我们从来都不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最后,我们想要的东西往往体验起来很糟糕,还不如别人做出的选择好。况且,追随别人的意见我们还能享受到共享利益。

    由此得出的结论一目了然:高度一致性的社会群体并不总是能形成正确的意见或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你有一群朋友,大家做什么事都喜欢在一起,那么你们所能共享的只不过是完全相同的知识和机会。对于这种群体中的成员来说,由于要取悦别人,同时又觉得别人信息更灵通或是比自己更聪明,因此常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对于这种现象,凯西·西耶拉的总结可谓一针见血:群体的智慧完全建立在众多个体知识的巨大差距上,然而很不幸的是,在Web20时代人们最普遍的观点(也是被误解最多的观点)却恰恰相反,它要求我们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一样使用完全统一的方式去合作、沟通和交往,直到把所有人的个体差异全部抹平。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怎么可能?网络的自由化效益难道消失了吗?我们的行为方式不是在网络中越来越差异化,越来越自由了吗?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家一直都在研究互联网行为的匿名性、隐形性和异步性。

    简而言之,由于互联网支持用户身份的隐蔽性以及跨越时空的人际交流,这些效应的确可以让一些人随意塑造自己的网上形象。但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付出投入,成员之间可以彼此发展人际关系和获取社会资本的网络社区,这种效应肯定不适用。在这些社交网络中,典型的社区规则依然在发挥作用。

    从结构上说,当今网络社区的内在缺陷在于,它们缺少对复杂成员关系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拥有很多朋友,但这些朋友却可能无法互相认识彼此;还有些人会出于不同的原因主动联系我们,但我们对其动机却并不了解。例如,你加入的某个社交群体都喜欢讨论政治自由主义,虽然大家可能都认同某些核心理念,但这并不等于每个人都支持相同的政党候选人和相同的政策。各种细微的差异交叉重叠起来会使交流变得异常复杂,从而大大增加管理难度。这时如果想达成全体一致的理想结果,我们自然会不断缩小大家的关注点,想办法排除反对者的声音,直至所有成员最后实现“异口同声”。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10)

    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讲的那样,人类群体的组织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我们会直觉地意识到人多力量大带来的好处。但自从人类群体诞生之日起,我们就开始面对组织对个体成员造成的压力。加入某个群体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加入者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个人利益以服从整个群体的集体意志。我们知道人们总是愿意待在一个自发性群体中,即使最有主见或最不满意的成员也不会威胁到整个集体的生存。因此,群体身份似乎能引发成员颇为复杂的感受。但尽管如此,大家仍会觉得付出这样的代价来加入群体还是值得的。

    这一点和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的著名论断“反社会的社会性”完全一致。康德认为,社会群体的形成源于期望个人利益和期望获得集体优势之间的矛盾作用。换言之,我们喜欢和其他人在一起,但又不是非常喜欢那么做,于是人类便在自我满足和依赖他人的天平两端摇摆不定。

    但是一旦当我们加入某个群体之后,这种充分体谅他人的意识就会变得非常强烈。

    如果你的一举一动都符合整个群体的标准,这就等于在向大家宣布“我和你们是一样的,我会遵守这里的规定,我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而始终如一的行动会保证大家明白你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这样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社会资本。

    网络社区最重要的因素是其透明度,这一点正是吸引人们依从整个群体的原因。伯恩斯的实验表明,了解他人的评价和选择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这说明,每个群体成员都希望能取悦他人,以便赢得认同和接受。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即使那些好出风头的成员也会三思而后行,从而实现群体情感对个体认知的反射。从这个方面来说,网络社区可形成不对称的产品反馈和异质化的市场观点(指不同网络群体对同一个产品或市场的看法不一)。

    自我保护性

    在史前时代,对个体来说,是否被群体认可和获得群体身份往往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组建群体从来都是很重要的事,这一点在人类意识中从未消失过。因此,今天的消费者会形成众多小型化、相互充分信赖的社会群体以应对各种新式“威胁”,如铺天盖地而来的无尽选择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垃圾广告。

    但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在前面分析过的那样,群体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会使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呈现出紧张关系。为了享受群体身份带来的好处,其成员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于集体意志。这种代价换来的是群体利益和心理上的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正逐渐变成一种强大的力量。

    当人们根据自己的选择加入某个群体后,就意味着他们对该群体进行了某种投入,对个人来说整个群体的成败荣辱都开始变得至关重要。作为群体一员,他们会感觉自己和其他成员很相似,因此会希望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倾向于同意大家的观点,重视群体信息胜过外部交流,同时在行为和态度上日趋和多数人保持一致。

    唐·泰普斯科特和安东尼·威廉姆斯曾在其作品《维基经济学》中这样说:“社会网络会逐渐向那些能提高社会生产率和连通性的规范和习俗靠近。”

第二部分 集体兴奋(11)

    对于媒体造成碎片化社会的现象,日语中有一个表达方式叫“bunshoshakai”(文书社会)原文为“bunshushakai”,但日文中并无对应词汇,疑为作者在拼写日文罗马音时笔误……在这种新的秩序中,一个群体越是抵制来自外部的信息,就会变得越孤立、封闭和自我保护化。如今透明式的网络社会群体组织方式可以帮助营销者相对容易地定位和发现消费者经过自我选择形成的群体。当然,试图接近它们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有可能对这些群体进行渗透,营销者仍然无法对其成员成功施加影响——除非你经过他们的内部邀请这样做。但是别忘了,就算你获得了整个群体的信任,在这样高度趋同性的群体中总结的有关市场和产品的理解也不一定就全面或客观,你最好还是对此持几分保留态度。

    以下是营销者需要牢记的几点:

    群体成员的行为模式和单独决策者完全不同。

    群体成员彼此会互相影响。

    多样化思考方式似乎是群体存在的意义,但实际上趋同性思维才是群体成立的前提。

    群体倾向于表现出孤立和封闭化的特征。

    高度团结的群体不一定比乌合之众更聪明。

    下一章,我们将要讨论的是当这些网络群体彼此联系在一起时会出现怎样的新景象。

    为何网络总是变化无常

    人类,从来都采用群体性思维。当他们陷入整体疯狂后,理智的恢复不但是个体性的,而且会非常缓慢。

    ——查尔斯·麦基

    InformationCascade,信息学中的一种现象,指有些信息一经产生,就像瀑布一样不可阻挡。

    CharlesMackay,19世纪英国诗人,新闻记者。

    2008年9月30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二,华尔街在这天早上遭受重创。就在前一天,股票市场刚刚狂跌778点,形成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现在美国政府宣布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未获国会通过,整个市场马上陷入持续性暴跌。

    在各种糟糕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纽约证交所的交易大厅里充满了恐慌情绪。由于人们大量抛售股票套取现金,就连市场中最稳健和最赚钱的蓝筹股也难逃厄运。华尔街这个平日最讲究理性分析计算的地方开始完全陷入疯狂。

    同一天,在地球另一端印度拉贾斯坦邦历史名城焦达普尔的一个宗教仪式上,也出现了一场不同形式的大恐慌。当时有25万多名教徒汇集在大梵天庙外,准备庆祝九夜节第一天的来临。就在人群等待寺庙开门之际,突然传来有人体炸弹进行袭击的消息。消息传播得很快,大家马上被恐慌情绪所控制,开始拼命逃离现场,结果造成249人被疯狂的人群踩踏而死。

    这两件事有什么共同点?其共同点就是信息瀑,即人们总是倾向于根据周围人的做法进行决策。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1)

    为了理解信息是如何在一个网络的各个群体中进行传播,我们首先要了解3个基本概念——信息瀑、社会认证和社会利益。

    信息瀑效应有时也称为“花车效应”BandwagonEffect,也称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是指人们会认同某个群体形成的恐惧感或共同期望(无论正确与否),从而导致预言的自我实现,而这种效应会反过来继续巩固恐惧感或期望的新一轮传播。

    信息瀑效应的危险之处在于,当群体认为的真实性超越某个临界点后(通常此时新的信息已停止积累),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放弃独立思考能力,转而仿效他人的做法。因为每个人都有智慧的一面,而且在你得知消息之前他们全都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因此,看起来照搬大家的选择肯定是有道理的。在这种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旦某个个体不再自行做出判断而是追随群体的做法,信息瀑的恶性效应便开始展现了。

    这种恐慌会随着传播目标的距离(无论是真实或虚拟距离)缩短而迅速恶化。实际人群(如前面提到的证券交易所或教徒聚集点)尤其容易被这种情绪化的狂热所感染。这也正是杜尔凯姆“群体兴奋”观点的一个负面案例,即人们非常容易陷入他人造成的狂热状态。如今,互联网和24小时不断更新的新闻使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小,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各种影响的冲击。此外,互联网上数百万小型社会网络也呈现出相互交叉和联通的状态,从而造成巨大的信息波动性。

    对于信息瀑效应的影响,行为派经济学家一直都在进行研究。他们使用这种效应来解释“泡沫与破裂”现象之间的关系,即市场在繁荣和绝望之间的非理性摇摆。而且,这些现象总是悄无声息地在市场中突然上演,完全没有任何征兆。对于全球股市的大涨和大跌,人们总是归罪于分析家的失误与各种“暗箱”操作,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外部因素,而是人性使然。

    信息瀑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认证”的推动。换句话说,导致大规模恐慌情绪出现的多米诺效应,其始发点往往是一条貌似准确和值得信赖的消息。在焦达普尔踩踏事件中,碰巧前一天在附近的一个邦刚刚发生过人体炸弹袭击事件,因此大家就会觉得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非常高。虽然事后经过调查发现这个消息不过是个残忍的恶作剧,但在当时来看其可信度却毋庸置疑。

    病毒式经济学

    互联网的出现,为信息瀑效应提供了完美的媒介手段。

    在本书作者汤姆的作品《起跳点:商业模式在网络文化中的革新》中,他曾指出,现代全球化经济已变成无数节点和信息流的高度互联体,其中存在大量相互依存的,直接或间接的,实体或非实体性的金融单位。因此,我们已经很难再把整个世界视为一大群独立经济体的组合,而应当把它理解为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各种信息(包括恐惧、虚伪和幻想)在这个有机体内的迅速传播,正如流感在一个人口拥挤的小岛上的肆虐。从这种意义上说,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流动与SARS或禽流感的爆发很相似,它已不再像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等传统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按照理性市场行为的巨大力量进行传播。因此,有感于对这种生物行为模式的效仿,汤姆把这种新的经济模式称为“病毒式经济学”。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2)

    恰如病毒一样,网络的作用就是为了传播信息。当网络不再分享信息时,它也就名存实亡了。网络结构的独特设计本身就旨在使信息能畅通无阻地自由流动。对于这一点,有很多产品易于共享的行业(如唱片业),已经尝够了网络带来的苦头。当音乐变成数字化信息后,人们发现它们马上就会在网络中自由散播和共享,想阻止都阻止不了。尽管各大唱片公司纷纷诉诸法律手段,控告非法分享者,并强烈要求网络用户支付使用费,但整个行业早已意识到这是一场根本就打不赢的战争。

    与此类似,2008年美联社曾试图限制网络博客对其在线报道的转载和使用,最后也是徒劳地发现根本无法对抗互联网这头巨大的信息怪兽。

    如今的网络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网络最初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实现信息的透明化。这一点既是其迷人之处,也是其具有高度不稳定性的原因。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数据必须经过分析才能帮助使用者了解事情的真相。同时出现大量未经过滤的信息并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什么价值,反而会让人感到困惑和厌倦。正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决断2秒间》中所说的那样,过多的信息只会妨碍使用者进行判断。此外,大量信息的突然涌现还会造成用户的疑虑。在远古时代,人类的大脑会把这种信息过载视为一种危险信号,当他们出现这种疑虑时便会四散而去。当然,对如今的人类而言,我们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下转而寻求他人的建议。因此,互联网令人担忧之处在于,当它所传达的信息愈发透明且互通性越强时,人类的行为就变得愈发如惊弓之鸟一般。

    大众传媒的碎裂使得个人网络也逐渐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社区内部的信息交流开始成为社区身份的重要特征之一。按照社会学家罗纳德·伯特RonaldBurt,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社会学和战略学教授,以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和作品著称。

    的观点,向熟人寻求信息等于把信息交流置身于一个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背景中进行。这时人们交换的已经不止是信息,更是一种善意,一种对需求的揭示和提供援助。无论这种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地位,加强联系,或是炫耀自己的内行知识,人们总是有目的地、深思熟虑地去使用信息。实际上,信息交换正是社区公民身份的一个重要职责。

    和病毒一样,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至关重要。新的信息只有在最先被接收的情况下才会被用户认为更有价值。但盲目追求速度同时也会导致错误、遗漏和可疑信息的产生。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信息传播速度都一致。

    尽管把信息扩散的速度比做病毒很形象,但它和病毒的传播模式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病毒的传播是无差别性的,它会感染所有个体;而信息的扩散则是有选择性的,它只能传递给那些发送者认为会感兴趣的人。

    由此可见,各种信息本身就不相同,因此其扩散速度也有所差异。研究者经过深入观察发现一个群体往往会共享两种类型的信息,一种是立即扩散型信息,另一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加以传播的信息。波士顿大学教授马歇尔·范阿尔斯蒂尼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信息,其散播速度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研究指向了两种在网络群体成员之间传播速度完全不同的信息,即“事件型”信息和“讨论型”信息。事件型信息(爆炸性新闻和消息)在群体成员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少经过解析;与此相反,讨论型信息和分析化结果的传播速度要慢很多。这很容易理解,凡是需要加以核对或是重新发表观点的信息,其传播速度当然快不起来。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3)

    因此,这就导致了信息传播和分析之间的时间差,而这种时间差则为信息瀑的形成提供了最佳机会。

    崩溃的形成

    信息瀑的形成包括以下4个过程:(1)出现一个激发事件;(2)某个大家认为消息灵通或了解该事件内幕的人做出一个决策;(3)其他人注意到了这位“内部人士”的决策,认为可以直接引用其观点而不用自己分析;(4)引用初始观点的人越多,新的信息接收者就认为其越真实。最后,除非有人去追本溯源或是出面平息事态,否则信息瀑会继续疯狂蔓延。这是因为新的信息最终会驳倒先前流行(但却错误)的观点,从而阻止其爆发的势头;而缺乏后续的证据也会导致紧张局面的消失以及群体注意力的转移。

    当社会证明显示消息来源可靠时,信息瀑便会一发不可收拾。而一旦值得信赖的消息源出现错误后,就会让这些机构陷入非常尴尬的两难处境。这样的失误案例有很多,其中包括互联网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新闻行业巨头彭博资讯和美国论坛BloombergandTribuneCo,这两家都是美国著名的数据、新闻和分析供应商。

    ,以及知名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2008年9月6日,一家股票分析所的一位研究员像往常一样在Google的搜索栏中敲下了“2008,倒闭”几个关键字。很快,自动搜索引擎就返回了几千条结果,其中排名第一位的是一份隶属美国论坛公司的报纸刊登的一则有关美联航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一向备受信任的Google错误地把这篇文章的日期设置成了“2008年9月6日”。然而这位研究员并不清楚的是,这件事的发生日期其实是在2002年。作为美联航6年前进行的一次重组,这条消息早就已经被人遗忘了。

    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早上10点53分,这位研究员向彭博新闻社转发了这条消息。很快全世界的用户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这个头条滚动消息:“美联航申请破产以削减开支”。

    几分钟后,这条错误消息便传遍整个华尔街,美联航的股票价格从每股12美元暴跌至3美元,造成纳斯达克不得不在11点07分停止其交易。等美联航发表声明澄清事实时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其股票直到11点29分才获准继续进行交易。美联航当日的收盘价格为1092美元,下跌11个百分点,导致公司损失数亿美元。

    在这起事件中,股票分析所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必要对Google链接的内容进行独立审查。公司总裁理查·德莱曼说:“因为我们提供的只不过是‘阅读服务’。如果我们说‘这条新闻今天上了某份报纸’,我想肯定没人会让我们去调查一番。”

    美国论坛公司发言人盖瑞·维特曼称,这条新闻并未出现在当天的报纸中。即使它在该报网站上被列为“头条消息”,那也肯定是在过期档案中,因为这篇文档自从2002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修订或发布。公司在后来的声明中是这样解释的:“很明显,这篇文章所包含的信息已经向读者暗示了事件的发生日期是在2002年。另外,文章结尾附注的评论,也显示出该文发表于2002年。”

    同时,彭博社发言人也承认,很多股票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未经独立审核就直接播报。无独有偶,就在美联航风波刚过去几周,新闻媒体又错误地宣布了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心脏病突发事件。这些事件不但说明了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而且向我们展示了信息、误解和混淆在互联网上得以迅速蔓延的方式。信息瀑最易于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发挥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者本应使用大量新信息进行佐证,但却往往因为时间原因来不及对事实情况进行核查,或是对消息的来源鉴别真伪。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4)

    如今,世界经济越来越依赖综合信息系统和全球金融中心进行网络互联。各国都拥有众多的私人和政府信息库,范围从订阅服务,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报告,互联网信息和讨论组一直到各种博客。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该信任谁?

    集体性无知Pluralisticignorance,此社会心理学术语由DanielKatz和FloydHAllport创造,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群体中的大多数个人不会接受某个观点,但却(错误地)认为其他人都会认同该观点”。

    但是,如果每个接收信息的人都是理性的,那么这种信息瀑效应还会如脱缰野马般失控吗?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实际上就连最疯狂的信息瀑最初也是经过理智的判断形成的。

    社会学家认为人类形成信仰和观点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直接体验,令人信服的原理以及社会认证(即经过他人的验证)。其中,社会认证方式取决于“他人”的数量和质量(指判断信息的能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曾写道:认为某个观点正确的人数越多,这个观点就会越正确。看到别人都这样做即认为这种做法合理,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思维方式。因此便形成一种规律,即仿效经过社会证明的做法要优于“走自己的路”,因为这样会少犯错误。通常,如果有很多人去做某件事,那这件事一定是正确的。

    西奥迪尼认为社会认证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最具影响力:

    1不确定性。当人们不清楚事实真相时,他们往往会观察别人的做法,并认为别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2相似性。人们总是倾向于跟随和仿效那些和他们差不多的人的做法。

    1978年,斯坦福大学教授,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信息瀑传播链中的个体,在被卷入其中之前需要达到一个“临界点”。他认为,人的选择总是具有双重性,既可以选择参与其中,也可以选择不参与。而做出这种选择则依赖于和临界触发点相关的对成本和收益的个人判断。也就是说,在某个指定个体决定这样做之前,他需要了解已经这么做的人有多少,占多大比例。对此个体而言,这个临界点就是判断此决定是否利大于弊的时机。换句话说,只有当看到足够多的人已经这么做时,他才会放心地加入其中。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现实的同感验证”,指的是在一个高度强调内化的社会网络中,其成员会通过内部互相影响的方式,而非直接进行观察或体验的方式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观点和认识。

    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研究中,罗纳德·伯特发现,为了寻找在特定情况下适用的解决方案,人们已经习惯于观察和模仿有关参考群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他还发现,人们之所以加入某个群体,完全是因为他们信任的人也在其中。

    然而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当所有人都从同一个信息体向他人进行反馈时,会形成动态社会学家所称的“集体性无知”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尽管持不同意见的人另有想法,但为了融入群体会在自我压力下附和大家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既然整个群体都异口同声,那就说明这种观点肯定正确。因此,即便是观点不同的人也会努力跟随,而不是去挑战群体思维。

    如果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营销者正在把社会认证当做法宝一样卖力地向消费者灌输其产品意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夜总会在门口用天鹅绒围栏拉起贵宾通道(证明自己档次高),教会牧师在向众人募捐前自己先“大方”地以身作则,好莱坞会在新片广告中插入评论家的各种好评等。当巴拉克·奥巴马在丹佛市迈尔海体育场面对8万观众接受*党选举提名时,他也采用了这一招,通过在大屏幕上播放人山人海的欢腾场面来证明自己巨大的吸引力。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5)

    说到利用社会认证快速形成消费者认同的信息瀑效应,最有效的案例莫过于苹果公司iPhone手机的推出。

    如今全球用户已经拥有30亿部手机,这个市场的竞争激烈化可想而知。在2007年6月29日正式推出第一款iPhone产品之前,市场上有关其产品上市日期的各种推测已经喧嚣了一年多时间。苹果公司的产品定位是一个竞争激烈,产品众多的市场,但其价格却要比其他对手高出100美元左右。除了采用颠覆传统性的外观界面和各种最先进的应用程序,最值得称道的当属苹果公司高超的营销技巧。

    苹果公司深知如何制造消费者信息瀑效应,为此专门把表现平淡无奇的MP3业务捆绑到自己的产品中。公司除了大力宣传iPhone手机的技术优势,还准备策划一场iPhone现象。

    在产品发布前夕,公司开始记录iPhone引发的各种狂热参与场面。在发布产品照片的同时,苹果公司还拍摄了很多其他照片在网上发布。在这些照片中,首先看到的是兴高采烈的支持者熬夜排队等待购买产品的景象,然后是成群的记者和摄影师抓拍活动现场的花絮,最后是大家买到产品后的极度兴奋之情。

    除此之外,苹果公司还请很多博客、媒体和行业评论员试用产品并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产品发布前集中进行宣传。

    制造消费者对iPhone手机的疯狂不但提高了产品的曝光度,更重要的是,它还向那些处于观望中的消费者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既然眼光锐利的内行们都不辞辛苦地要搞到iPhone,你还犹豫什么呢?(即,人人都热衷,那它一定很不错)正是由于媒体信息瀑的成功运用,苹果公司在产品推出后短短两年内就销售了1000万部产品。

    奥普拉现象

    “如果连奥普拉都用这个,那它肯定非常棒。”

    奥普拉·温弗瑞OprahWinfrey,哈泼娱乐集团公司董事长,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就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社会认证晴雨表。只要这位身兼脱口秀主持人、杂志出版商、制片商和媒体女杰等诸多身份的超级偶像随便对某件产品赞扬两句,马上就会形成惊人的信息瀑效应。2008年10月,奥普拉在使用了亚马逊网站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后赞不绝口,称这件产品具有“改变生活”的意义,是她“最喜欢的设备”。

    在此之前,面对著名厂家同类产品(如索尼公司的索尼电子书和伊利亚特iRexIliad阅读器)的激烈竞争,虽然有亚马逊这样巨大的营销平台提供支持,但Kindle阅读器的销售前景并不乐观。就在奥普拉做出好评之后不久(正赶上假日购物季),该产品马上荣登畅销产品榜,引发了奥普拉粉丝群(主要是女性)的竞相抢购。商家向购买者宣称,这款电子阅读器能帮助她们的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奥普拉点石成金的本事早在20世纪90年代促销图书时就已经轰动全美了。如今,奥普拉书友会的作品推荐几乎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齐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纽约时报》还经常要参考奥普拉书友会的作品推荐。在其职业生涯中,奥普拉的一句话总是能让某个观点或产品脱胎换骨,马上成为热门时尚(早期她对巴拉克·奥巴马的支持或许也是导致后者在选举中平步青云的重要因素)。

    奥普拉的看法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呢?原因在于,对她的支持者来说,她的选择会大大简化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使他们免受信息爆炸带来的困扰。如果你崇拜奥普拉,而且相信她的判断,她就会成为一个社会认证的标志,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某个决策难题。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6)

    如今,新的社会秩序会受到这些社会认证者的巨大影响,他们能够完全控制人们对某个方面的顾虑(指帮助人们做出某方面的选择)。明星、运动员以及各领域的资深人士,似乎都能满足引爆信息瀑所需的临界值。

    那么,奥普拉的好评对Kindle阅读器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呢?在她做出评论之后,该产品在当年第4季度的销售量迅速攀升至25万多件,尽管那一年购物季的整体销售情况非常惨淡。

    奥普拉的评论引发产品销售出现提升的现象被某些经济学家称为收益递增。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职的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认为,收益递增是一种能导致提前实现未来发展的趋势。他说:“使用你的产品的人数越多,你获得的优势就越大。换句话说,你的基础打得越扎实,未来的发展空间就越广阔。”

    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收益递增的最佳案例经常出现在计算机软件行业中。对它们来说确实如此,前期建立起巨大的用户基础对后面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在过去20多年中,微软在市场份额之争中几乎从未失败过,即使其产品并非是最好的,但最终一样能战胜竞争对手。这是因为早在20世纪80年代,微软就已经为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设定好了开发标准,从此便可以锁定消费者,高枕无忧地发展几十年。可见,收益递增会为产品的知名度赢得更多的声望。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信噪比原本只是个电子工程术语,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描述人类每天接收的有用信息与无效数据的比例,其中的错误和无效信息必须加以处理。也就是说,如果把有用信息比作金子,那么我们每天都必须过滤掉大量的泥沙才能发现金子。当今社会的信息泛滥造成的结果是无用的泥沙越来越多,因此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各种过滤器,标签功能和智能引擎来检索真正需要的信息。同时,我们也变得愈发依赖于值得信任者的推荐,而这些人主要来自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内。

    这些方式或许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它们同时也会造成信息选择的狭隘化,即我们在消除噪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缩小有效信号的范围。使用此类处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风险。用工程术语来讲就是,缩小信息选择的“刻度值”(指搜索范围精密化)可能造成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也称路径依赖性,指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无法逃离。和锁定效应Lockin,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旦形成行为规划就很难改变这种规则的现象,称之为路径锁定效应(由斯坦福大学经济与人口学教授布莱恩·阿瑟提出),简称锁定效应。

    ,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无法做出合理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追随大多数人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上面提到的处理机制几乎随处可见。当我们使用新的搜索引擎,依赖标签进行分众分类,或是向社会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寻求建议时,我们都是在有意识地缩小自己的世界观,有意识地忽略与我们观点相反的事实。为了更好地消除噪声,我们不得不承担这种损失——即有用信号的减少和对新的重要信息的限制。这就表明,我们根本无法获得反向观点或其他见解,只能盲目地跟着众人选择的方向前行。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7)

    实际上,就连意志最坚定的个人主义者往往也要屈从于网络的依从度幂律PowerLaws,所谓幂律,是说节点具有的连线数和这样的节点数目乘积是一个定值,也就是几何平均是定值。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即是幂律的口语化表达……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新闻几乎全都是流行度竞赛的产物,在这种竞赛中新闻的社会资本完全按照个人喜好进行排列(指每个人喜欢浏览的新闻内容不同,同样的新闻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还记得我们在第2章谈到的社会资本衡量吗?Delicious、Technorati、Digg和StumbleUpon等网站全都提供类似的服务。按照不同偏好对最流行的网站或链接进行排名,它们提供的完全是一种群体化的观察结果。其实,即使你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反馈回来的结果也全都是经过系统运算法则不断调整后的数据,目的是为了在最流行的内容中进行选择(内容是否流行由导入链接数量和流量决定,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验证内容的关联度)。

    搜索引擎的出现已经对互联网的发展造成了普遍而深入的影响。根据其运算法则和内容交付的格式来判断,我们发现常见的搜索引擎都会把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到规模很小的一部分“明星主页”上。当用户在这些排名度居前的网页中浏览时,只会导致这些网站的排名更加靠前,使它们的地位更加稳固。最终,当这些明星网站能聚集数量稳定的链接时(哪怕此时其观点有失公正或完全错误),这种正向循环模式就会固定下来。

    网络本身也受幂律的影响。研究人员经过测算发现网络之间会形成一个有序的进程,在此进程内,新的节点可以进入并选择和哪些节点进行连接。当新节点偏向于和那些连接数量最多的节点建立连接时,就会形成择优连接的现象,这种现象不断产生就会引发雪球效应。的确,即使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数据,如财富的分布,地震规模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数量,也会呈现出幂律分布的特征,而不是理想状态下的钟形曲线。这种“富者更富”的效应意味着某些网络节点会拥有比别的节点多得多的连接——反过来,这种情况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连接。于是,雪球效应便诞生了。

    择优连接现象每天都在左右着博客世界。当最流行的信息被推上Digg和Reddit等网站的新闻排行榜,或是在格林·雷诺仕、马特·德拉吉或德鲁·柯蒂斯等名人的博客中分享时,就会吸引更多的人阅读、下载和传播,从而使这些信息变得更加流行。因此,幂律作用对个人喜好的影响会为群体行为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当置身于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时,人们总是从群体其他成员那里寻求线索或暗示。我们常常会假定其他人,如明星、富有者、学者、知名博客等,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要比我们拥有更多的知识和对策,因此便直接向他们寻求解决方案。但奇怪的是,当这种方式被成功应用的次数越多,则其失效时人们就越有可能拼命去追随。

    那么,信息瀑一旦发生,到底有没有方法阻止它呢?

    目前,我们对信息传播和信息瀑的研究尚处于理论阶段,主要依靠计算机对其进行模拟。理论模型显示信息瀑其实非常脆弱,在强大的反作用信息面前很容易被击溃。社会学家称这种反作用力为“失验”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尤其是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会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或社会屏障消除这种失验作用。的确,当我们使用代理服务器在网络中挑选感兴趣的内容时,当我们订阅新闻组或博客精选时,或是当我们对社交圈子之外的声音充耳不闻时,我们的做法无一不是在强化相同的东西。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8)

    更糟糕的是,否定性事实的出现只会更加强化群体的既有认识。在《当预言失灵》一书中,作者利昂·费斯廷格,亨利·瑞肯和斯坦利·斯坎特阐述了他们在1956年对于偶像崇拜行为的研究。此研究解释了当末日教派领导人有关末日降临的预言屡次失败后,其成员为何会更加坚信不疑的原因。和我们的想象正相反,预言的反复失败并没有导致群体成员的反驳和崇拜现象的降温,反而使他们对整个集体加倍忠诚。这表明,即使面对令人信服的证据,真正的信仰者不但不为所动,反而会更加坚定。费斯廷格观察到:

    对于一个拥有信仰的人来说,要改变他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不同意其观点,他会转身而去;拿事实或数据进行说服,他会质疑你的资料是否可靠;采用逻辑分析,他会对你的结论不屑一顾。他们对自己的信仰,不但毫不动摇,反而会比以前更加坚定。实际上,别人的劝阻只会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诚去拥抱自己的信仰,去说服别人接受其观点。

    因此,信息瀑一旦形成便很难加以制止,这是因为首先它们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形成,接着在社会认证过程中被强化,然后又受到了自我防护和巩固行为的隔离。

    保罗崇拜现象

    2008年,互联网上的党派之争可谓如火如荼,美国总统选举的网络造势活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爆。除了选举机构通过网络大力宣传候选人和竞选纲领,笼络新选民和进行筹资之外(巴拉克·奥巴马通过小额网络捐献筹资25亿多美元),大量独立的小型政治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些观点各异的政治网站,如HuffingtonPost和PajamasMedia,都成功地分化了大众,激发起他们巨大的热情,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各派选民踊跃参与讨论各种政治话题的景象。

    在这些活动中,最能引发网络热潮的事件当属得克萨斯州众议员罗恩·保罗的堂吉诃德式参选过程。这个原本在参选前毫无名头的人物,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互联网上无处不在的现象,以至于一度成为某些人的反感对象。根据Technorati网站的数据统计,尽管在全美民意调查中其影响如昙花一现般短暂,但“罗恩·保罗”却是整个大选过程中网上搜索频率最高的词。有关他的新闻在Digg和Reddit网站多得令人难以置信,他的演讲片段在YouTube视频网上的点击率超过100万次,让领先于他的竞争对手约翰·麦凯恩和鲁迪·朱利安尼相形见绌。在竞选活动的高峰时期,Meetupcom网上出现了将近900个支持保罗的群体。

    尽管没有*党的支持认可和经费,但保罗却拥有一项金钱也买不到的优势——来自反正统派和技术精英分子等小众群体的热情追随。

    对于保罗现象,美国《连线》杂志的一篇报道是这样描述的:

    由于保罗的支持者大多都是资深的政治博客读者,因此网络中似乎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政治网站的编辑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强烈要求增加对保罗的新闻报道。有些博客刚一出现批评保罗的内容,马上就会招致几百条保罗支持者的愤怒回击。最令非保罗派们受伤的是,罗恩·保罗的大名总是在网络民意选举中排在首位,无论是大名鼎鼎的CNNcom还是无人关注的小博客,结果全都一样。

    对此,很多著名博客网站曾抱怨保罗的支持者通过博客和社交网站以大规模动员投票的方式扰乱了大众真实民意的反映。这样做造成的结果是,对候选人而言,民意调查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其作用还不如支持者的网上造势活动。保罗的支持者认为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引发了无穷无尽网络草根阶层的响应,从而形成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通过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群众性运动。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9)

    保罗的支持者不仅统治了众多政治博客和新闻站点,他们还在各种社区网站中不遗余力地宣布这位偶像候选人的观点和主张,在MySpace、Facebook等网站每日发帖共享保罗的最新动态。

    随着竞选的全面展开,保罗和网络支持者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每一次参加各州初选时都会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明星。有意思的是,正如费斯廷格及其同事50多年前研究的末日教成员一样,在每次初选失利后保罗的支持者们反而变得更加坚定,呼声更高,甚至主张成立专门的网络社区宣传保罗的观点。这似乎表明,他们的正义主张和反传统使命只会变得越挫越勇。

    尽管评论家对此做法或许颇有微词,但保罗现象带给我们的经验却很宝贵:即网络的社会资本以及信息瀑效应,可以通过一小群忠诚的支持者实现人为创造和操纵。

    系统突破

    2003年8月15日,美国东北部正是典型的夏季闷热天气。随着日头升高,气温逐渐开始攀升。在市中心,中午时分已是酷暑难耐,各家各户的空调全都开始运转,当地的电力供应顿时显得紧张起来。不过,情况还不算糟糕,在电力局控制中心的电脑屏幕上,工程师看到系统还有足够的电力储备应付局面,因此没有必要限制居民节约用电,整个电网能够安然度过这个三伏天的考验。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发生在克利夫兰市郊外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会改变这一切。

    在后来的事故调查中,电力工程师发现下午4点10分左右俄亥俄州东湖市(Eastlake)的一家发电厂断网,原因是野外的一条高压输电线被大树拦腰截断。由于电网的负载设计早就考虑到这种问题,因此断网造成的供电缺口会自动转移到临近其他的发电厂。但是由于正赶上夏季用电高峰,附近几个电厂早就达到了超负荷运转,面对新的压力也纷纷断网,从而把更大的缺口转移到周边城市的电厂。就这样,整个链式反应持续了大概20多分钟,首先造成了从克利夫兰到阿克伦和托莱多的局部停电,然后迅速波及纽约、巴尔的摩、布法罗、奥尔巴尼、底特律和新泽西州的部分城市,接着又继续扩大范围,整个纽约州、新泽西州、佛蒙特州、康涅狄格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大部分地区先后断电。在这场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总计有265个发电厂,508台发电机瘫痪,造成5000多万美国人当晚不得不在一片黑暗中度过。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瀑布效应。

    军事战略家约翰·罗布把这种情况称为系统突破,指的是通过系统中的某个点(如一个电厂或市场),一系列小事件的出现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罗布认为:

    系统突破(systempunkt)这个词来源于“schwerpunkt”(德语,意为重点突破),指的是我方可以在敌军战线中集中兵力进行突破的点(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阿登战役)。系统突破的情形和它非常相似,只不过发生的地点是在网络中。系统突破是指网络中某个节点的失效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换一种方式来说,系统突破点就是网络中最弱的连接或最容易出问题的点。在这些点上,一个微小的压力就会引发大规模的系统失灵。

    当前的人类社会形式,是由无数小型社会群体搭建而成的一个全球互联网络,这种形式非常容易受到系统突破的影响,从而形成瀑布效应。罗布认为,在商业环境中,对系统突破点的攻击会极大地动摇市场心理,造成严重的效率低下和不确定性。未来,无论是营销商或政客,甚至包括恐怖分子,都会从系统突破点中寻找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形成新的系统秩序,用新的系统化视角去观察市场和社会。

第三部分 永恒的信息瀑(10)

    对于那些洞察网络弱点的人来说,要在网络中形成瀑布效应非常容易。他们对Digg网站排名系统的操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Digg网对自己的功能描述是这样的:

    Digg是一个供用户发现和分享网络内容的平台。无论是大型知名网站还是毫无名气的私人博客,我们都能通过用户投票方式把其中最精彩的内容呈现给大家。我们本身不做编辑工作,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集体判断网络内容是否有价值。在这里,我们改变了人们消费网络信息的模式。

    我们怎样做到这一点?Digg上的所有内容,从新闻、视频、图片到播客,全都由不同的社区提供。当用户在我们的网站上看到这些内容,会按自己的喜好做出评价。如果你提交的内容有很高的吸引力,受到很多人的好评,它就能在我们主页的排行榜上出现,让数百万用户一起分享。

    但是,Digg网的排名系统却是可以从内部和外部进行人为操控的。自从2005年网站成立时起,Digg网就曾不停受到用户指责。原因是有一小撮用户经常勾结起来提升他们喜欢的内容的排名,而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内容因此则被埋没掉。网站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排名前100位的用户控制了超过50%的网页内容,其中有20人实际控制着近20%的网页内容。

    最近,有一些公司已经推出了这种操纵网站信息排名的服务。SubvertandProfit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它在服务项目中称广告商可以“购买社会网络中的点击率”。换句话说,只要广告商支付一定费用,他们就会帮助广告商提高在某些网站中的排名(如Digg网)。这些公司通常的收费标准是一次点击一美元,其中的一半需要支付给负责在网站中进行投票点击的用户。

    由此可见,在高度团结化,深度网络化的社会群体中很容易形成人为操纵的瀑布效应。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整个群体往往会在几个积极分子的带动下被激励起来,他们所制造的认证效果能成功地动员其他人并控制其行为结果。在Digg网排名事件的案例中,对群体智慧的固有信任导致普通读者对信息排名反映的大众舆论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于是,那些排名靠前的内容就在用户的转载和引用中传播得更广,变得更真实(而实际上这些内容是经过人为操控的)。最后的结果是,少数几个人的有意行为引发了对大众认知潮水般的误导。

    质量决定一切

    100年之前,我们每个人一生能够交往的人数加起来最多也就是200~300人。如今,在这个全球网络化的经济体内有20亿人彼此联通,到2011年这个数字将会超过35亿。这样巨大的人口意味着,无论你的想法有多华而不实、自私狭隘或是荒谬古怪,任何信仰或观点都会存在足够多的社会认证要素。因此,数量已经不再是必要的认证条件了。

    这时,社会认证要素的质量就会显得很重要,而其核心就是信任度。我们必须缩小值得信任的人际关系范围,否则就会被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和噪声淹没。这就意味着社会群体对我们来说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不但是我们分享观点和了解产品的渠道,更为我们在形成意见和进行决策过程中提供社会认证功能。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危险的一面,即过度依赖以选择性和封闭性为特征的社会群体无法为我们提供全面公正的信息。

    正如上一章所讲的那样,观点的多样化会促使群体形成比较好的决策。但另一方面,群体成员的盲从性和对社会资本的期望会造成选择范围的狭隘化,从而导致高度一致的社会群体无法形成合理的决策。本章,我们分析了群体的网络化为何会表现得更加不稳定,为何容易形成花车效应和溃散效应。未来的营销者、政治家和社区领导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奇怪而复杂的景象,其中既有新式社会群体和新型社会资本,也有疯狂的社会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