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金域华府毛坯三房:略论舞文化的先进性——读中国舞蹈史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48:09

略论舞文化的先进性——读中国舞蹈史有感

 

(入选2007年《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并荣获优秀论文奖(最高奖))

 

   王克芬老师著述的《中国舞蹈发展史》,及其与隆荫培老师合作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使我们看到了中国舞蹈文化,同历史和社会发展一体同构的欣欣万象,并从中:读出了中国舞那辉煌壮丽的“美”和阴暗悲惨的“丑”;感悟到光明磊落“善”的人性和那凛凛浩然之“真”气;品评出淫邪毒狠“恶”的兽行和蠢蠢奸猾之“假”意……一个“舞”字竟如此真切地体现出人类极致情感的动态“阴、阳”。一部舞蹈文化历史的光大勃发,尽显出人类的那真(情)、善(意)、美(形)化而生之的浩然之气,及其凝聚而成的舞形。

    以史为鉴,索本求源,客观、理性地探求中国舞文化的先进本质,及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不难发现:1、舞文化可以最直接地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水平和方向。2、可以最直接的反映当代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3、舞文化具有最彻底的民族性和开放性特征。为此我认为高唱舞文化先进性的历史凯歌,将有助于当代舞蹈艺术家最终确立自己的艺术观。

    翻开中国舞蹈历史的画卷,我们不难看到中国舞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它所代表的文化发展方向。

    首先它最直接地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例如:原始狩猎时期人们就创作了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形态各异的《狩猎舞》;远古人民对农耕创始人神农氏的敬仰,演绎成了“扶犁”与“灵星舞”;舜帝,派禹王征服有苗,为“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70天有苗始归服”,开创了我国古代,以舞蹈代战阵,兵不血刃、士不涂炭,和平解决民族争端的先河;西周时期的“六代舞”和“六小舞”成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封建统治阶级子弟的必修课,以提高他们“文治武德”的素质和修养;西汉年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强大,百戏兴盛,舞蹈艺术亦呈纷纭景象,而其中最著名的舞蹈,却跟当时高超、精绝的丝织技术和成果发生着直接关系,这就是“舞袖”和“舞巾”。赵飞燕的“掌上舞”也罢,戚夫人的“翘袖折腰”也罢,均有赖于轻柔、飘逸的丝织巾、带;大唐乐舞壮丽辉煌,是她那博收广蓄,容纳、吸收、整合、同化,变世界乐舞为盛唐(中华)乐舞一部分的壮举……仅此,我们已经看到舞蹈与人类、与社会生活、与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如此紧密的关系,更有着如此敏锐的自觉表现意识,这就是舞文化中最具本质属性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其次,舞蹈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政治、文化(包括战争、宗教、信仰、崇尚、思潮、风俗、习惯、追求)发展的主流方向,是先进文化和先进观念的代言人。这与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尤以表现人的情感和精神风貌的特性有直接的关系。翻开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幅鲜活的,中国舞人以舞为利刃,向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宣战的图景。

    20世纪30年代,为提高国民基本素质,废私塾,立学堂,音乐、舞蹈成为新学堂的一面旗帜,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诚实、友爱、勤奋、求知、爱和平、爱祖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通过舞蹈,重又植根于炎黄子孙们的心底。

    在日寇挥舞着战刀肆意屠杀中国百姓,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新舞蹈艺术”的先驱——吴晓邦,满怀激愤之情创作了《傀儡》,鞭笞了日本军国主义卑鄙丑恶的行径和傀儡皇帝的走狗形象。他根据爱国音乐家聂耳的同名歌曲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国际歌》等舞蹈就像一团团烈火,激励着那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团结起来,英勇战斗,誓与国家民族共存亡。

    戴爱莲,冒着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舞蹈。“边疆音乐舞蹈大会” 向国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瑰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和舞蹈文化,粉碎了西方敌视中国,并诬蔑中华民族没有舞蹈的无知和谎言。

   1942年延安兴起的“新秧歌运动”,可说是中国近现代舞蹈文化史,乃至社会文化发展史上,最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舞蹈活动。在毛泽东《讲话》精神鼓舞下,艺术家们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现实斗争中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从民间学得了“秧歌舞”,并迅速在延安乃至全国流传开来。新秧歌舞不但在解放区跳,在国统区也跳;士兵跳,将军们也跳;农民跳,工人跳,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教师们也跳;自由的人们跳,被关在国民党渣滓洞集中营的“囚犯”们,戴着手铐脚镣也还是要跳……直跳得天翻地覆改朝换了代。“秧歌”成为胜利与解放的象征。这就是舞文化中最具本质属性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及其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当前,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大格局中,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物质文明的日渐丰富,而理想、信仰、精神寄托日陷朦胧的现状,舞蹈人应如何面对社会?以什么样的襟怀,承担起怎样的社会责任和民族振兴的责任?如何将舞文化的先进性传统,继承和发扬光大?这可以说是我们以史为鉴,将古及今,所要讲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舞文化的先进性和舞蹈人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主要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勇敢地继承和捍卫本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形式,扬正气、树国魂、舞出民族真气节,牢固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舞蹈艺术观。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观念的传入,个人情感、性格、风格、流派,成为舞人各自追求的美感定势,由此形成当今舞界流派纷呈、百花争艳,良莠杂生、美丑共存的景象。应该说这已是繁荣的先声。但是,舞文化如何代表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方向,在繁荣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将今比古,我认为无论经济的,还是文化的繁荣,首先在观念上,必须坚决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应该学习一切先进的知识和思想。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容忍,以我们经济上的落后,延及到蔑视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恶劣和虚无的态度,或者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先进的,只要是外国的就是现代的,然后就是一味地模仿,一味地跟着人家跑……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的教训,千万不要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才想起来要捍卫我们的民族文化,当然也包括我们的舞蹈文化。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就社会文化而言,各有令人羡慕与不齿的地方。因此在对待彼此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艺术,乃至生活态度方面,多了解一些对方在审美情感、审美标准、审美习惯上的差异,懂得一些东西方各在哲学范畴上的处世观念、风俗习惯的根本不同,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自己,有助于我们树立起正确的艺术观。

    纵观我国近20年来舞蹈艺术的成就,其实并不难看到当代的人民大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更不难看到能够让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有效途径是什么。那些脍炙人口的“金山战鼓”、“再见吧妈妈”、“小萝卜头”、“追鱼”、“海燕”、“黄河魂”、“奔腾”、“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雀之灵”、“新婚别”、“小溪江河大海”、“牛背摇篮”、“走、跑、跳”、《踏春》、《丝路花雨》等等。这不仅是中国舞人的审美价值取向,更代表着民族的审美认同标准和当代舞文化的主流方向。另外,“黄河一方土”、“黄河儿女情”,再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质朴、自然的民族之魂魄,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第十一界亚运会开幕式团体操中,如雄狮、猛虎般的“威风锣鼓”更是令世界为之一震,那雷霆万钧、气吞山河的气势,足以标榜中华民族的伟大,足以证明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今古通灵的境界,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属于世界。这也当是舞文化的主流和方向。

    2广收博蓄、去粗取精,敏锐、大胆地借鉴、吸收、融合当代世界的舞蹈艺术创造方法为我所用,丰富当代舞蹈艺术形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和审美需求,是我们再造当代中国盛世舞蹈的有效途径。

    从中国舞蹈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深刻的感受到,舞文化先进性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正像当年,有了融世界舞蹈精华为己所用的荡荡气概,有了东西南北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舞风、舞种,才有了盛唐舞蹈艺术的壮丽辉煌。我们不能否认,近20年来我们在舞蹈文化、艺术方面取得的成绩,与我们在舞蹈观念的更新和对西方舞蹈技术方法的学习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在此我们必须强调指出,一切学习、借鉴等等形式的根本目的,必须最终确立于激活和丰富属于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活动,这是因为学习的目的不是消灭自己,而是要使自己更丰富、更强大。

    舞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在我国现阶段还突出表现在那些可以影响舞蹈文化动态和方向的人们,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舞蹈种类和舞蹈流派的发现、培养,并使其逐渐发展壮大的问题上。试问,既然我们连外国的都可以引进和学习,都可以有它的地位,都可以使其成为我们舞蹈艺术中的一个舞种或流派,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更多,更有力地扶植、培养和帮着完善我们自己民族的舞蹈流派和舞蹈种类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我们的舞蹈艺术家们不断地创造出,具有民族和时代特征的、不同艺术风格的舞蹈新作;不断探索风格中的规律性因素并加以推广,以此形成流派;集结流派的力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教学、编导和表演体系,最终确立自己的舞蹈种类的地位,不是天大的功德么。当然这决非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批具有为舞蹈艺术事业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献身精神,和无怨无悔、永不终止的探索精神的“痴迷的”舞蹈艺术家和组织工作者。舞蹈艺术往往因为有了这些人,才变得丰富和多彩。

    3贴近现实,直面现实,反映现实,宣扬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想主流文化,是舞文化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而学会运用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质创造物,来催化和装饰舞蹈 ,则最容易使舞蹈艺术挂上时代特征的标签。

    我们说中国的舞蹈已经寻找到曾经迷失的本性,舞蹈艺术的情志本源观念已经回归,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其创作规律重又被人们所认识,20年来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舞蹈艺术欲想重新占领社会文化的前沿阵地,必须运用这些优势,更加紧密的与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生活、情感、理想相联系,更加热情地宣扬时代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的英雄,以时代的主旋律最直接地给人希望、欢乐、力量、鼓舞和美的精神享受,只有如此才可以扫清笼罩人们心头的阴霾与彷徨,才能够振奋起人们的精神,才能充分表现出舞蹈艺术乃是当代人民最为需要的艺术。这也是历史的经验。

    另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不断创造,人们运用一切新的、美的创造物来装饰、催化舞蹈,甚至已经使人感受到了它的奢侈。但运用一切美的创造物和美的形式,来装饰舞蹈又是自古有之的人类共同的习俗。在这里我们不可否认,舞蹈艺术中一切装饰性因素,具有十分突出和强烈的时代性特征,但是我们不能不提防这种美的装饰对舞蹈的异化,不要让人提出:当代的舞蹈艺术除了华丽的装饰外,舞蹈本体还剩下了什么的疑问。这将是当代舞蹈最大的悲哀和不幸。

    综上所述,一个社会的或一个民族的舞蹈,总是反映着他们各自的文化观念和形态,探索舞文化中的先进性的一面,并加以光大,不仅可以保持自己的风格不被侵蚀和泯没,保持民族文化的传统与个性,更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正像前面讨论到的一样,中国舞文化的先进性,具有较强的参与时代进步与发展的个性,具有承受任何艰难困苦挑战的风格,具有兼容古今中外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形式的博大胸怀,这就是中华民族舞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反映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