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伟星金融中心: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三编1 民间故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9:52:59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三编  民间故事(五)

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老人家,他十分喜爱猴子。为了观赏这种聪明的、富有灵性的动物,他专门喂养了一群猴子。老人家与这二十多只猴子相处得十分融洽。时间久了,他也就非常了解猴子的习性了,那些新来的猴子很快就被他训得很听话了。老人家不仅可以从猴子的一举一动和喜怒哀乐中看出他们的想法,而且这些猴子也能从老人家的表情、话音和行为举止中领会到他的意图。就这样,人猴之间也就有了一种心领神会的交流。

猴子们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围着老人要东西吃,吃饱了以后就三五成群地跳来跳去,有的翻着跟头,有的还爬到老人家的肩上给他挠痒痒。老人家看着这些猴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极了。

但是有一点让老人费心的就是,他养的猴子实在是太多了,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瓜、菜和粮食,所以他必须节制家人的消费,把俭省下来的食物拿去给猴子吃。虽然老人家已经尽心尽力地为猴子操劳,然而每天都要为猴子张罗吃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猴子爱吃橡子,老人家就想方设法,到处去寻找橡树,把橡子摘回来给猴子吃。猴子个头越长越大,食量也是越来越大,老人家渐渐地意识到它必须限制猴子们的食量了,他就减少了给猴子的食物。但是,没有多久,猴子们发现了食物变少了,自然是很不高兴。它们上窜下跳地,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经常给人闹一些恶作剧。

老人家看到猴子们开始造反了,就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老人住在村子的大路旁,门外有一棵高大的橡树。每年夏天,这棵树下就成了村子里人们休息、纳凉的好地方。到了秋天,橡树上结满了一种猴子爱吃的橡子。

有一天早上,猴子们起来后就缠住老人,要东西吃。老人家对猴子说:“现在橡子不多了,你们要少点吃。从今天开始,你们早上吃三粒,晚上吃四粒,好不好呢?”猴子们一听早上只有三粒橡子,都不乐意了,它们一个个立起身子,对着老人叫喊发怒。

老人家看到猴子不肯驯服,就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既然你们嫌我给的橡子太少,那就改成每天早上给四粒,晚上给三粒,这样总够了吧?”猴子听说早上多了一粒,都高兴起来了,因为它们当成全天都多得了橡子,所以马上安静下来,眨着眼睛,挠着腮帮,露出高兴的神态。

就这样老人家每天“朝四暮三”地喂养着这群愚蠢的猴子。

哲理点拨

这个老人掌握了猴子们的习性以后,并没有改变橡子的总量,而只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地改变了一下,猴子们的态度前后就大相径庭了。这群辨不清“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孰多孰少的猴子,被实同形异的很像所诱惑,实在是可笑。

事物的量变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会引起质变。然而量变引起质变往往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数量的增减,一种是排列组合的变化。人们有时候不太注意第二种形式,文中的老人恰恰是运用了这样的一种形式,引起了事物的某种变化。因此,我们在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防止被实同形异的很像的所诱惑。

“朝三暮四”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成语,但是意思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主要是比喻那些见异思迁之人了。所以,我们还要要求自己,在和他人的相处中,一定要讲原则、重信义,不做那种朝亲“三”,暮近“四”的见异思迁之人。

九方皋相马

伯乐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相马能手,他一眼就能看出千里马来,他的相马技能是天下有名的。

有一次,秦穆公把伯乐召来,打算让他去找一匹千里马,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伯乐这时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于是,秦穆公对伯乐说: “本来寡人打算让你去找一匹千里马的,可是你年事已高,不知道你的弟子后辈中有没有人也会相马?”

伯乐微微想了一会儿,就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它的特征很明显,就是看马的外形筋络、体格、骨架,是可以从其外表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呀,看起来它与一般的好马差不多,论其特征,也是很难言说,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不过,千里马奔跑起来,又轻又快,刹那间从你眼前一闪而过,不一会儿奔跑得无影无踪,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蹄印儿。我的儿子们虽说也有会相马的,但是他们只能看出一般的好马。因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他们,可是对于千里马的特征,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仅凭自己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无法掌握的。不过,在过去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他相马的能力一点也不比我差,如果把他请来,一定会找到千里马的!”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

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见秦穆公,秦穆公非常高兴,急忙问:“不知道你找到千里马没有?”九方皋说:“找到了,那匹千里马现在沙丘那里。”秦穆公问:“那匹马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于是派人去把马牵回来。不料,秦穆公看到马以后,却十分不高兴。原来,那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这时候,秦穆公生气地把伯乐叫来,对他说:“你真的是老糊涂了!你推荐的九方皋连马的毛色与雌雄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识出千里马呢?”

伯乐这时长叹一声,感概道:“想不到九方皋相马的技术竟然高到这种地步了啊!这正是他相马的能力比我高出千万倍的地方。九方皋看到的,是马具有的精神和机能,他看马时,眼里只看到了马的特征而不着马的皮毛,注重它的本质,去掉它的现象;他只看那应该看到的东西,不去注意那不该注意的东西;他审察研究时,只注意那应该审察研究的方面,抛弃了那不必审察的方面。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而九方皋相出来的马,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千里马!”

于是,秦穆公叫人把马牵来,伯乐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哲理点拨

九方皋回答人们他自己看中的千里马的雌雄和毛色时,竟然说错了。为此,人们认为九方皋是徒有虚名。而在伯乐看来九方皋相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懂得看事物要抓住本质。他相马时,虽然忽略了雌雄的差别,不把观察力放在马的性别、色泽上,而主要抓住了体格、筋络、形状、骨架等方面的“本质特征”。可以说九方皋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注意了事物的内在的本质。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妨忽略其肤浅的表象,这正是九方皋相马的高明之处。

事物总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其中有本质与非本质、表面与内在的区别,我们认识事物若要达到真正了解掌握的程度就要抓住本质性的东西。表面上的、片面的东西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太大的作用,有的时候是可以省略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并不是提倡在实际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只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对次要方面可以忽略不计。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认识和掌握事物时要分清表象与实质的区别,从而抓住本质。

列子学射

列御寇是古代一位射箭能手,他箭术高超,传说他的箭法百发百中,非常精确,在当时无人能及。

伯昏无人也听说列御寇是位射箭高手,但他并未亲眼见过,不知道列御寇除了是位射箭高手之外别的过人之处。于是为了了解列御寇其人,有一天,伯昏无人就邀请列御寇来他的练箭场来表演箭术,同时邀请了很多当时很有威望的人一同参加。

列御寇如期而至,寒暄一番之后,在座的客人都要求列御寇表演他高超的箭术,伯昏无人也对列御寇说道:“今天大家来都是想欣赏你的箭术的,你就露两手吧。”于是列御寇换了身装束,拿出弓箭。他先表演了百步射靶,果然每一箭都正中靶心,非常精确。在座的客人都非常敬佩,纷纷拍手称好,但伯昏无人并

未表示什么。

列御寇为了显示自己射箭不但精准而且稳如泰山,于是吩咐手下取了一满碗水,大家都在疑惑是否列御寇口渴要喝水时,他又拉满了弓,然后让人把碗放在自己的手腕上开始射箭。射完一箭又一箭,一箭连着一箭的射,每次箭头都射进了靶心,由于射的多了,以至于箭在靶上竟然重叠了起来,一只箭射出时,另一只箭又放在了弓弦上。这时的列御寇却丝毫未动面无表情专心一致的射箭,远远看去就好像一座雕塑一样。再看他手腕上碗中的水,竟一滴都没有洒出来。

看到这里,在场的人先是目瞪口呆,紧接着就是一片欢呼,叫好声不断。

本以为伯昏无人会大加赞扬,谁知他却说道:“你的表演非常精彩,这一点我非常敬佩。但你这只是在平常状态下射箭的箭法,我们大家并不能从中看出你的真本领。”列御寇心有不服地反驳道:“那么什么状态下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本领呢?”伯昏无人笑笑说:“很简单,我们不在这里射箭了,我们去到最高的山峰,走过悬崖峭壁,面对着百仞深渊,在那种状态下,如果你还能射得准的话,那才是真本事啊!”列御寇同意了。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高山,途中一些客人因害怕劳累回去了。当他们走过悬崖峭壁时又有一些人畏高而退却了。再往前走时,除了伯昏无人和列御寇之外,已经没有几个客人了。终于临近了百仞深渊,这时列御寇拉弓就要射,伯昏无人说道:“不要着急,我们还没到。”跟着来的几位客人都远远的站在后面不敢往前一步,而列御寇虽说跟着伯昏无人临近深渊,但其实也已非常勉强了。再看伯昏无人,只见他从容不迫的背对着百仞深渊倒退着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每走一步都是那么坚定和自信,从不回头看一眼,直到自己的脚跟已经差不多有两分已经悬空于悬崖外时,他向列御寇招手示意他往前走,并说这里才是射箭的地方。而此时的列御寇全然没有练箭场上的威风和镇定了,他已经吓得站不住了,匍匐在地上,汗水从头顶直流到脚跟,而且再也不敢朝悬崖这边多看一眼了。

于是,伯昏无人走了回来说道:“最高超的人,能够上窥青天,下潜黄泉奔放到极远的地方而神色不变。现在你恐惧之情表露在眼目之中,可见你的内心实在是不坚强啊!”

哲理点拨

列御寇虽有精湛的射技,但在临危之时却不能发挥正常水平了。

任何高超技艺的发挥,都不单纯依靠技巧的娴熟与高明,还要看当时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除高超的技巧外,优良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除了掌握精湛的技艺外还必须具备临危不惧的气魄和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最好的水平。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歧路亡羊

杨朱是战国时期卫国的一位著名的学者。在他家附近住着一户人家,家里养了很多的羊。

有一天,杨朱的邻居在牧羊的归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驰而来的一行车马,羊群因受惊吓而四散。好不容易等车马走了,邻居赶快把羊唤拢,急急忙忙赶回家。但是当他回到家,仔细清点羊群的时候,他发现他的羊竟然丢失了一只。于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并邀请同村的许多乡亲一起去寻找那只走失的羊。

就这样,他一会儿就请了二三十人了,但还是觉得不够用,就来到杨朱家,对杨朱说:“杨大人,我今天放羊的时候,走失了一只羊,我想麻烦您家的僮仆帮我去找,您看如何呢?”杨朱听了以后,觉得很奇怪,就说:“丢了一只羊,何必兴师动众,派这么多的人去找呢?”邻居说:“唉,杨大人,您是有所不知啊!山野、田间的岔路口多得很,而且岔路上又有岔路,越走岔路越多,没有人知道羊是从哪条岔路上跑的。所以就是我现在找了这么多的人,我还是担心忙不过来呢!”

杨朱觉得这话有理,就回过头对着僮仆说:“既然这样,你就放下手里的活,跟着大伙去帮忙找羊吧!”僮仆欣然同意了。杨朱目送着这一行人出了村邻居带领大家来到了丢羊的地点,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沿赶羊回家时经过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个人沿岔路去搜寻。可是,没过多久,他带去的人被分派完了,只剩下邻居一个人走大路了。可是没走多远,前面又出现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为难。焦急中任选了一条前去的路径。走着走着,只见前面又有岔路。邻居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他看到天色已近黄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寻羊人也说自己遇到过同样的困难。

正在家吃晚饭的杨朱忽然看见自家的僮仆进了门,接着又听见了外面有嘈杂的说话声,知道是找羊的人回来了。他走出门去问邻居:“找到羊了吗?”邻居面带失望的回答道:“没有。”杨朱又问:“你带了这么多的人去找,怎么还找不到呢?”邻居说:“我知道大路边有岔路,所以找羊时多带了几个人。可是没想到岔路上还有岔路。特别是遇到在只剩一个人面对岔路的时候,实在感到不知所措。”

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有些闷闷不乐。他眉头紧锁、脸色灰暗、一言不发。那一天大家再也没有见到他露出一丝笑容。杨朱的学生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 “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您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杨朱说: “我并不是惋惜丢了一只羊。我是从这件事联想到探求真理也与这些歧路亡羊一样;如果迷失了方向,到头来也会一无所获啊!”

哲理点拨

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走失了羊,杨朱不愧为是个学者,他通过这件事,可以联想到做学问,联想到求学。

我们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与此类似的问题。比如因为学科太多,行业分工太细,会让我们分心,以致于不得要领。我们通过“歧路亡羊”这个故事,也可以像杨朱那样有所收获:一切事物都是很复杂的,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要知道,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不深入下去,就会在纷繁的社会中迷失前进的方向,一事无成。

杞人忧天

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有一个杞国人,他特别胆小怕事,整天都是忧心忡忡的。

有一天,他生了重病,卧床不起。他的朋友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就赶紧买了一些补品来到他家,问候一下。朋友一看到这个杞国人就吓坏了。原来,这个杞国人愁眉苦脸的,眼圈乌黑,面色十分难看。

朋友关心地问道:“你到底是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去看过医生呢?”杞国人半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其实,我最近并没有生病,只不过这几天一直是吃饭不香,睡觉不宁的。”朋友又问:“那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呢?”

说到心事,杞国人马上坐了起来,对朋友说:“我总是担心有一天会突然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安身。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搞成这个样子吧!”朋友得知原因之后,开导他说:“天,只不过是一些积聚的气体而已。而气体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抬腿弯腰,说话呼吸,都是在天际间活动,为什么你还要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杞国人听了,觉得还是不太放心,仍然心有余悸地问:“如果天是一些积聚的气体,那么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呢?”朋友继续解释:“太阳、月亮、星星,也是气体形成的,只不过是一些会发光的气团,它们是不会掉下来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

杞国人听了朋友的解释,想想确实也有道理,终于微微露出了笑容:“是真的吗?但愿事实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吧!”朋友见他相信了自己的话,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朋友对他说:“你这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了吧,我出去买点吃的,我们好好地的吃一顿!”杞国人也同意了。

不一会儿,朋友就买了饭菜回来。刚一进门,就听见杞国人对他叫着:“你终于回来了!”朋友笑着说:“哈哈,你是不是让我劝说的心情大好,胃口也好了?”“才不是呢!我是有问题要问你的!”杞国人又急着说。朋友说:“那你又有什么问题啊?快快给我说说吧!”

杞国人接着问:“我是想问问你,那要是地陷下去了呢?又该怎么办?”他的朋友没有料到杞国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便对他说:“我看你真的是疑心太重了!地,不过是些堆积的石块而已,它填塞在东南西北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石块。比如,你站着踩着,都是在地上行走,为什么要担心它会陷下去呢?”杞国人听了朋友的这一番开导之后,终于消除了疑虑。放下心来,高高兴兴地和朋友一起吃饭了。

从此,这个杞国人改正了自己的毛病,开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哲理点拨

“杞人无事忧天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切毫无实际根据的忧虑都是不必要的,它只能使人们自寻烦恼,陷入颓废和混乱的精神状态。在今天看来,杞国人的朋友对天地构造的解释也是偏颇的,但是,我们仍旧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终身受用的道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乐在豁达。

施氏与孟氏

很久以前,鲁国有一户姓施的人家,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勤勉好学,才华横滥。二儿子酷爱武艺,白天练习功夫,晚间学习兵法。几年以后,武艺高强。多年以后,老大直奔齐国,深得齐王赏识,留他在宫内担任王子的老师,俸禄十分丰厚。老二南下楚国,楚王自然喜获知己,让他担任军队将领,统率十万大军。

施家二子一文一武,都被重用,身居要职的消息传到了施老汉家里。一时间,到他家登门拜访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周围的乡亲对施家好不羡慕,无不称赞他家两个儿子有出息。

施家的邻居孟家,也有两个儿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兄弟俩人也算是争气,经过几年的努力,两人也各有所长。

有一天,孟家老头来到施家,打听他家那两个儿子飞黄腾达的经验。施家的老头对他说:“学文也罢,学武也罢,知识的价值就在于使用。时下,诸侯争雄,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你的两个儿子应该出去闯荡一下!”孟老头觉得施老头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回家对两个儿子说了。两个儿子最终达成一致的意见,决定出去闯荡一番。

晚上,兄弟二人在漆黑的房间里,商量究竟去哪里。老大说:“弟弟,我去秦国,你去卫国吧!”老二心中有些不高兴。他觉得老大分明是瞧不起自己,便说:‘哼,自己去大国,却让我去小国!”老大连忙解释说:“弟弟不要误会。我是这样想的,秦国自恃强盛,与诸国结下怨仇。我用儒家的思想劝说秦王。相信秦王一定会懂得刚柔并济的道理,并重用我。至于卫国,国力衰弱,当以强兵为本,肯定需要你这样的武艺人才。”经老大这么一解释,老二思想上的弯子转了过来,同意了老大的主张。

在选好吉日以后,二人就各奔前程了。

老大走了一个多月,到达了秦国。秦王听说鲁国来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儒生,立即传令召他进宫见面。秦王问他:“你远道而来,给我带来什么好的治国之道呢?”老大连忙说:“贵国地大物博,但是独缺仁义。”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一拍桌子,说道:“胡说!时下诸国并存,互有吞并之心。没有强大的武力,就要自取灭亡。你小小一个书生,竟来对我讲仁义道德,你到底是何居心?”老大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不敢辩解了。“来人呀,拉出去重打!”

老二来千里迢迢来到了卫国,谒见国王。国王问道:“先生有何高见?”老二说:“依小人之见,贵国应该主动出击,讨伐其他各国!”国王一听,脸色骤变,说道:“卫国现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敝国一向有自知之明,如果轻举妄动,必将大难临头。先生您还是请回吧!”

满怀希望出去闯荡,结果一无所获。孟老头悲痛欲绝。施老汉闻声赶来慰问。孟老头看见了施老汉来了,顿时把怨恨发泄在施老汉一个人身上:“你这个老东西,你看你出的是什么主意啊!”

施老汉却平心静气地说:“老邻居,你好好想想,凡事顺应时势便昌盛,违背时势就败亡。你的两个儿子虽然才华横溢,但是违背了时势,结果当然事与愿违了。这不能怪罪我啊!”孟老头哑口无言。

哲理点拨

施家的儿子飞黄腾达,孟家的儿子也尽力效仿。结果等到学有所成的时候,就各奔前程,希望有所成就,衣锦还乡。可是,事与愿违,他们一事无成地回了家。

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有它各自的特点。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经验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取有舍,切不可机械地生搬硬套。同时,办任何事情,应当全面分析,顺应时势。否则,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

郄雍捕盗

春秋时期,晋国国内发生内讧,晋襄公在位时的很多宠臣都遭到了迫害,士会就是其中一位很有能力的人,也被放逐到了秦国。一时间晋国国内一片混乱,盗贼横行,民不聊生,群臣都非常苦恼,君就召集大臣商议对付盗贼的办法。有人提议说郄雍是一个能人,善于观察盗贼的表情,他能够从盗贼面部细微的变化看出破绽,透过他们的眼神就能侦破案情。君立刻传召郄雍,让郄雍负责抓捕审讯盗贼。

郄雍果然不负众望,在短短的时间里,对全国各地进行了严密的侦察,利用他的特殊本领,随时在大街上皆能看出谁是盗贼,接着抓捕归案,一经审讯,盗贼很快就招认了。这样,千百个盗贼就落入了法网,全国治安也好了很多。

国国君特别高兴,对郄雍大加赞赏,并给他加官晋爵,嘱咐郄雍继续努力,争取消除全国的盗贼,让百姓能安心生活。郄雍也信心百倍地要大干一番。

有一天,君王对大臣赵孟说:“这个郄雍真是个奇才啊,抓捕盗贼是有一手,时间不长他就抓到了这么多盗贼,看来把全国的盗贼一网打尽的时候指日可待了,郄雍一个人就抵得上一班巡捕,要不了多久,我将把全国的捕盗人员精兵简政,也好节省些国库开支啊。”

赵孟并没有像君那样喜出望外,他劝君说:“大王不要过早地高兴,在我看来,不久之后,盗贼不但不会抓完,而且郄雍也会遭到盗贼的毒手而不得好死的,到时候局面会更加混乱的。”君并没把赵孟的话放在心里。摇摇头走了。

晋国的盗贼经过一番抓捕之后,都对郄雍恨之入骨,总想把他除掉。于是有一天,他们聚在了一起,商量着怎样对付郄雍。他们说:“郄雍可把我们害苦了,现在我们连上街都不敢了,已经好几天都没偷到东西了,好几个弟兄都饿得下不了床了。再这样下去,我们会被赶尽杀绝的,得想个办法除掉他才行啊。”于是他们商量好对策,一天晚上趁郄雍防备不够,杀死了郄雍。

很快,郄雍被杀的消息震惊了满朝文武,君想起赵孟说的话,就找来赵孟说:“你真是料事如神啊,果然被你说中了,郄雍被盗贼杀害了,没有郄雍抓盗贼,这下该如何是好啊?”

赵孟说:“大王不必惊慌,虽然郄雍死了,但消除盗贼并不是没有办法。大王有所不知,国家出现偷盗现象,并不是没有郄雍这样善于抓捕盗贼的人,而在于老百姓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化,所以不知道礼义廉耻。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君王要想使国内没有盗贼,光靠奇人异士抓捕盗贼是于事无补的,不如选拔有思想有才干的人加以任用,让他们加强对百姓的道德教化,使上层人士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从上至下地推行道德教育,底层的百姓也会受到教化,当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了,就有了羞耻观念,哪还会有人当盗贼呢?”

君听赵孟讲得有道理,想起襄公在位时有个很有才干的士会还被放逐在秦国,于是就招回了他,封他为正卿,让他负责全国百姓的教化工作。士会也不负众望,治国有方,盗贼果然逐渐减少了。

哲理点拨

还是赵孟看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处理问题,要从根本之处入手,道德教育是不产生盗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现象是事物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现象上,相反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燕人返国

有个燕国人,他在燕国出生,却是在楚国长大,其间一直不曾回过家乡。俗话说:落叶归根。到了花甲之年的燕人,因为思乡心切,不顾年事已高,决定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去寻故里。

燕国人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李,就出发了。走了一会儿,就听到身边有人对自己打招呼说:“请问,您这是去哪里啊?”燕国人回答道:“我是要回我的老家燕国去。我已经有几十年都没有回去过了。”噢,是吗?我家也住在燕国,我们不妨结伴而行啊!”燕国人听到这里,非常高兴。因为他想到自己毕竟已经几十年都没有回燕国了,正好这个人对燕国非常熟悉,结伴而行也正好有个照应,所以马上就答应了他。

两个人一路上谈天说地,时间仿佛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他们就到了晋国的地界。就在这个时候,同伴见两个人在路上走得有些寂寞,竟然想同这个燕国人开个玩笑。他指着前面的晋国城郭说道:“你马上就要到家了。前面就是燕国的城镇。”这燕人听到这就是燕国的城市,想到自己已经离开了客居他乡几十年,终于在今天又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一股浓厚的乡情骤然涌上心头。他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的两眼被泪水模糊了。

过了一会儿,那同伴指着路边的土神庙说:“这就是你家乡的土神庙。”燕人听了以后,不由得大为感慨,连声叹息,“我以后就可以来祭祀自己村子里的

神社了!”说完,鼻子一酸,眼泪就止不住哗哗地流下来。

他们再往前走,那同伴又指着路边的一栋房屋说:“那就是你的先辈住过的房屋。”燕人听了这话,眼前似乎出现了父母、祖辈在这里生活的场景。顿时热泪盈眶。滚滚的泪水把他的衣衫也弄湿了。

那同伴看到自己的谎话,燕国人已经信以为真,就暗暗高兴。这时候,正好路边有一座坟墓,同路人就指给他看,说:“这就是你家的祖坟。”燕人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又听同路人这么一说,更是悲从中来,再也禁不住强烈的心酸,一个劲地放声痛哭起来。

那同伴见他这副模样,也总算看够了笑话。他忍不住满腹的畅快,哈哈大笑起来。就假惺惺地说:“算了,算了,别把身子哭坏了。我刚才是骗你的。这里只是晋国,离燕国还有几百里地哩。”听了同伴这么一说,燕国人知道自己上了当,心里非常不高兴。但是,他想到自己对家乡一点也不了解,竟然把晋国当成了燕国,把别人家的祖坟当成了自己家的祖坟,真的是很惭愧。

他们又继续往前走。终于有一天,他们终于到达了燕国。可是,当他真正到了燕国的时候,燕国的城镇和祠庙,先辈的房屋和坟墓,已不像他在晋国见到的城市、祠庙、房屋和坟墓那样具有感召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触景生情的伤感反而减弱了。

哲理点拨

燕国人本来胸中有郁积着怀乡的浓厚感情,可是受到同伴的戏弄而在晋国提前爆发了,结果当他真的到了故乡,怀乡念旧的虔诚心情顿时烟消云散,感情也转淡了,即使亲见故乡的事物也激发不起先前那么明显的反应。这时,在他心中积聚着的是愧疚,他对因轻信别人而导致的过度冲动而深感难堪。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不可以玩世不恭的,我们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朋友和自己的事业。尔虞我诈到处泛滥的社会环境,很容易动摇人们高尚的信念。我们要做的是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自已和别人的感情,不要让神圣的感情被欺骗蒙上一层暗淡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