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金域蓝湾联排别墅:历史中的心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6:57:56

 历史中的心理学

前言:为古人做心理素描
前言
    为古人做心理素描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性格铸造历史?本书试图为22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做心理素描,勾画出他们突出的人格特征与情结表现,并对其历史功过做心理学的剖析。心理学是一门大众学科,可谓无所不见、深入人心。而写作此书,正是为了表明这一点。本书论及的心理学概念涉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理论等领域。笔者希望以此将心理学的种种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鲜明化,以使读者学会用心理学的眼光来剖析历史名人人生起伏的心理根源。
    本书涉及的人物有人格障碍者(如拿破仑、希特勒),也有人格完善者(如李世民、苏东坡),有自我认知者(如赵构、诺贝尔),也有人格缺陷者(如康有为、恺撒)。笔者之所以选取他们,是为了揭示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为了充实内容,选取了一批相关人物的图画,笔者尽量对引用的资料标明出处。如有疏漏,敬请原谅,并致谢意。同时,笔者也尽可能地对书中的参考文献注明出处,如有疏漏,也请原谅。
    我以本书献给广大的心理学工作者,希望本书能够提高您对心理学的领悟,并把这种领悟巧妙地运用于您的教学、研究与咨询实践中。同时,我也以此书献给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希望本书会提高你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并增长你们对心理学的见识。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助手梁潇,他为本书的整理、编辑和资料收集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没有他的这些投入,本书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同时,我也十分感谢华章公司的李欣玮编辑和宁姗编辑,她们对本书严格把关,使它避免了许多文字上乃至观点上的失误。
    最后,我想强调,本书中的观点当是一家之言或是一得之见。我不敢奢望它们会成为权威之见。充其量,它们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评论。所以,我衷心欢迎大家对本书提出批评建议,以在日后的写作中加以调整、修改。
    谢谢各位读者的赏识!
    也谢谢各位读者的批评!
    是为序。
目录
前言
    第1章人格障碍篇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2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12
    尼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2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28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36
    第2章认知障碍篇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44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55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61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69
    第3章人格缺陷篇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80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92
    恺撒:自负人格导致忘乎所以■101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108
    第4章自我认知篇
    勾践:超强的防御机制导致卧薪尝胆■120
    曹操:豁达猜疑的双重人格■127
    赵构:生理阳痿导致人格阳痿■135
    诺贝尔:情场失意源于自卑情结■143
    斯大林:自我成效感带来的钢铁意志■149
    第5章人格完善篇
    李世民:自谦养就了虚心纳谏■158
    苏东坡:乐观者笑傲江湖■166
    林肯:幽默使自己活得开心■174
    曹雪芹:在写作中升华自己的反叛■181
    周恩来:南北互补达至人格完善■189
    参考文献■196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1)
第1章:人格障碍篇
    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而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则是指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根据现代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障碍一般可分为偏执型、情感型、分裂型、暴发型、强迫型、癔症型、无力型、反社会型和不合群型等。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
    王安石,是中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于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诏王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历,使王安石深切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代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熙宁年初(1608年),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但是王安石的变法很快遭到保守派的抵制,并在其两次被罢相后失败。王安石的变法,除了体制等固有因素限制外,是什么个人因素导致了变法失败呢?对此,又该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去解释呢?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王安石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70年王安石升任同平章事(宰相),施行变法,由于新法中的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与相关官僚的利益,变法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在民间由于改革推行难度大,反而对一般民众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又遭到知识分子的敌视,使得他在民间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年、1076年两次被罢免职务。宋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变法失败后,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2)
“熙宁变法”,王安石的两大失误
    王安石及其追随者在宋神宗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倡导变法,革除积习,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可惜这次变法前后跌宕起伏极大,并使朝臣长期相互倾轧,致使改革成效大打折扣。这与王安石决策的失误及用人不当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实,王安石在没有受到重用之前,就已有才名。《宋史》说他“属文动笔如飞”,又“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后来,文彦博和欧阳修极力推荐王安石,司马光、韩绛、吕公著等人又大力呼应,王安石得以出任朝廷命官。可惜王安石自1070年任同平章事(宰相)后,朝中大官能与他合作的只有韩绛一人,其他人除了逝者,皆与王安石决裂。不仅如此,王安石改革中用的人后来都被称为“熙丰小人”(熙宁是神宗的年号)。到1074年,神宗皇帝迫于众议,不得不将王安石罢免。虽然不到一年又被调回京城任相如故,但王安石再相一年九个月,终被罢免,不复启用。
    王安石竭尽全力变法,不惜与众多亲朋好友决裂,到头来却好心不得好报,备受后人指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变法过激令人无法适应;二是用人不当致使奸臣当道。
    变法步伐过快,导致民怨沸腾
    王安石搞“熙宁变法”,坚持“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十多年间,以“急进”变法的形式,接连推出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并一口气裁并了全国一百几十个州县。这些举措虽一时减轻了国家的经济负担,但给各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最终使“熙宁变法”始而只进无退,终而大退少进。换言之,王安石实施变法,将固有体制进行彻底整改,加之过于急躁,安有不败之理?!
    与此相反,司马光等人则主张“渐进”的改革方法,逐步改变朝政。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变法之初,司马光也曾上疏神宗皇帝:“国用不足,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但就如何变法,司马光认为:“必须陛下与两府大臣及三司官吏深思救弊之术,磨以岁月,庶几有效,非愚臣一朝一夕所能裁减。”两朝元老富弼也曾劝神宗皇帝:“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苏轼则一开始就提醒神宗皇帝:“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可惜王安石对“渐进”的做法不屑一顾,此后,更将这批“反改革派”或贬为地方官,或致仕退休。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3)
王安石的变法不切实际,导致民怨沸腾,以至于东明县农民上千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宅前闹事。熙宁七年(1074年),一个曾被王安石提拔的看门小吏郑侠,画了一张《流民图》进呈天子御览。郑侠还附了一道奏疏,说微臣在城门上,天天看见为变法所苦的平民百姓扶携塞道,质妻鬻子,斩桑拆屋,横死街头,实在是忍无可忍。因此恳请皇上罢废害民之法,“延万姓垂死之命”。这件事令神宗观后大为震惊,心如刀绞,两宫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观后更是泣言:“安石乱天下。”其实早在熙宁二年,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部部长)吕诲就上疏宋神宗:“臣究安石之迹,固无远略,唯务改作,立异于人……人情未和,唯在澄清,不宜挠浊。如安石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不知宋神宗当时对此作何感想?
    管理学上有一条重要原则,“做对事,并把对事做对”(Dotherightthing,anddoitright)。王安石搞“熙宁变法”,无疑是在做一件对事,可惜由于他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最终没将对事做对。由此,王安石上负神宗皇帝之圣恩,平愧同僚故旧之信任,下辜四海黎民之殷望。后人王夫之(明代)说:“熙丰新法,害之已烈者,青苗、方田、均输、手实、市易,皆未久而渐罢。”
    变法用人不当,终成小人乱政
    毛主席曾有一句名言:“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王安石变法不仅政策有误,用人更是有误,到头来是因人废事,前功尽弃。换言之,王安石变法失利,也在于他滥用亲信,排斥异己,启用了一大批虽顺从己见但阴险狡诈之徒,结果导致“小人乱政”,“奸人坏法”。
    何谓小人,以司马光之见,就是不论其才华高低,德行不立之人。小人通常有两个突出特征:为求功名可以不择手段;为泄私欲可以不计后果。王安石最重要的支持者与助手吕惠卿、章、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尽是后世声名狼藉之辈,绝大部分都被列入官修正史《宋史》的奸臣册中(见表1-1)。这些人初入官场时,大多做事尽心尽意,尽显才干,但时间久了,他们便以王安石为榜样,用人唯亲,排除异己,且做事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做出种种为人所不齿的事情。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4)
表1-1王安石亲信一览表
    新党人物主要官职主要谗佞/反复举动
    吕惠卿(1032―1111年)参知政事(副宰相)为求自己的进一步升迁,竟离间宋神宗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令王安石二次被罢免,难有作为
    章(1035―1105年)参知政事把司马光、苏轼、范纯仁等时下
    同平章事(宰相)名流一概打成“元佑奸党”,人数多达120人(以后又扩大到309人),并把他们的姓名镌刻在石碑上,遍布全国州县,其疯狂报复的程度空前绝后,令人发指
    蔡京(1047―1126年)参知政事积极参与并执行对“元佑奸党”
    四任同平章事的残酷迫害,晚年更是残害忠良、任人唯亲,导致奸臣当道,北宋灭亡
    蔡卞(1048―1117年)中书舍人迫害异己,残害忠良,谋取私利
    官尚书左丞
    蔡确(1037―1093年)参知政事迫害异己、诬陷贤良,谋取私利
    同平章事
    曾布(1036―1107年)尚书右仆射排除异己,谋取私利
    同平章事李定(生卒年不详)御史中丞迫害异己,诬陷贤良,制造“乌台诗案”文字狱,疯狂迫害苏轼,牵连欧阳修、文同等20多人
    邓绾(1028―1086年)御史中丞多中伤善类,奸恶甚于章,且厚颜无耻
    安(生卒年不详)吏部侍郎为了巴结章多次诬陷贤良,进谗言,弹劾邹浩、陈、江公望、
    刑部尚书任伯雨、陈次升、常安民等人
    舒(1041―1103年)知制诰迫害异己,诬陷贤良,参与制造
    御史中丞“乌台诗案”文字狱,疯狂迫害苏轼,牵连欧阳修、文同等20多人
    吕嘉问(生卒年不详)市易司提举依附章、蔡卞等人,滥杀无辜,
    户部侍郎焚去案牍
    注:1.本表所选之人皆出自《宋史》(奸臣册)。
    2.司马光曾将王安石的门生故旧概括为谗佞之徒与反复之徒,其中尤以吕惠卿为最。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5)
例如,吕惠卿曾是王安石最坚定的亲信,也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官员。但他后来为求自身的升迁,竟设计陷害王安石,令神宗皇帝对王安石的信任大打折扣。章也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可他后来在迫害“元佑党人”时,可谓穷凶极恶,空前绝后,毫无君子风度可言。王安石的另一得力助手邓绾更是做事不择手段,厚颜无耻,他曾说:“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这句话成为后世指斥官场厚颜无耻行为的专用语。至于蔡京,那更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奸臣,搞得北宋末年的政场乌烟瘴气。
    宋朝自立国以来,就一直遵循执政大臣“异论相搅”的祖训,以防一家独大,权臣当朝。可惜,王安石为求变法速成,将不同己见的大臣一概逐出朝廷,破坏了“异论相搅”的优良传统。这不仅使王安石无法做到“兼听则明”,也为北宋末年蔡京等奸臣把持朝政埋下了祸根。
    变法初年,御史中丞吕诲就曾弹劾王安石:“大奸似忠,大佞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御史刘琦等人则指斥负责实行新法的薛向等人皆是小人。富弼罢相时也上疏宋神宗:“(安石)所进用者多小人。”可是王安石为执行自己的路线,未在德行上严格要求自己的盟友,致使他们大多都变成“子系中山狼,得意便猖狂”(《红楼梦》语)的佞人之辈,与“元佑党人”们的德行相差甚远。其中王安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安石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分析
    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独断专行,不容异见,导致变法严重受挫,其原因在哪里?史学界一向认为这是由于王安石缺乏变法谋略及宋神宗支持不足,但就心理学而言,这也是由于王安石人格偏执,不善团结各方人士,最终因人废事。偏执类型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并十分敏感,固执己见,自命不凡。此外,一个人格偏执的人,还十分缺乏同理心,易将错误推诿他人或种种客观原因。凡此种种,都会使当事人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出种种的偏向、偏见、偏信、偏好和偏激行为,并给其人际沟通及合作共事带来极大的阻碍。
    王安石由于其偏执人格,既不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也不善于团结各方力量,树敌过多,不但陷自己于不利境地,也累及神宗皇帝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完成“熙宁变法”的大业(见表1-2)。例如,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一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这当中有人曾是他的靠山,如韩维、吕公著等人;有人曾是他的荐主,如文彦博、欧阳修等人;有人曾是他的上司,如富弼、韩琦等人;也有人曾是他的朋友,如范镇、司马光等人。虽然他们都是一时俊杰,朝廷重臣,却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某些做法而被逐一赶出朝廷。表1-2王安石偏执人格行为表现及后果
    特征定义行为表现突出后果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6)
偏向不公正的认知自命不凡,一意孤行变法强制执行,缺乏宣传与尝
    倾向试,导致变法以小乱大,不得人心
    偏见不实际的认知不切实际,急功近利头脑发热,不思反省,改革步伐
    判断过快,导致事与愿违,民怨沸腾
    偏信带有个人成见偏听偏信,自以为是听不得不同意见,破坏了宋朝
    的判断倾向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优良传统,为后来奸臣当道埋下了祸根
    偏好带有个人成见任人唯亲,排斥异己重用吕惠卿、章、安、曾
    的选择倾向布、蔡卞、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有才无德之徒,导致“小人乱政”,“奸人坏法
    偏激过激的行为举动刚愎自用,主观武断与司马光、苏轼、文彦博等稳健改革派决裂,变改革争论为党派倾轧
    特别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共事数年的交情上,他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其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惜王安石就是执迷不悟,看一条驳一条,最终导致司马光与他分道扬镳,终生不再往来,直到公元1086年两人同年去世。
    再如,熙宁四年(1071年),开封知府韩维报告,境内民众为了规避保甲法,竟有“截指断腕者”。宋神宗就此事问及王安石,不想王安石竟回答:“这事靠不住。就算靠得住,也没什么了不起!那些士大夫尚且不能理解新法,何况老百姓!”神宗皇帝听了颇为不悦地说:“民言合而听之则胜,亦不可不畏也。”王安石听了仍是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就连士大夫之言都可以不予理睬,更何况什么民言!王安石如此极端,如此自以为是,难怪人们都称他为“拗相公”。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7)
王安石早年在《上仁宗皇帝万言书》中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人才观,认为若“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才”。王安石还主张朝廷应对人才加以规划培养:“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可惜,王安石口头上称用人要从长计议,任人唯贤;行动上却急功近利,滥用亲信。这虽为他的政策执行带来一时的便利,却为他的变法失败埋下了祸根。后来,北宋的朝政已不再是变法与否的争论,而是疯狂迫害异己的斗争。北宋政权也就在这样的争斗中迅速衰落,以致灭国。想来这与王安石的偏执人格有着莫大关联!
    王安石的变法失利告诉后人:欲改变社会,必先改变自己;一个人格不完善的人,是不配也无法领导社会进步的。试问,一个性格“拗扭”之人,何以包容天下,礼服众心呢?!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心理学中,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其特点是自我评价过高,好胜心强,固执己见,多疑敏感,过分警惕。常采取过分的探查与防范措施,易嫉妒,好争辩,听不得批评意见,做了错事总是推诿于客观或归罪于别人。临床心理学将偏执型人格的具体表现又进一步描述为六个方面:
    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
    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
    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
    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
    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
    在家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1)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又是少有的暴君。对他中晚年的一系列暴行,史学界对此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蜕化变质”论;二是“政治需要”论。作为前者,它强调朱元璋杀功臣是小农思想的局限,是帝王思想的堕落,也是农民义军领袖的蜕化变质;作为后者,它强调朱元璋杀功臣是帝王之术,是政客的一贯伎俩,也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虽然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但它们无法解释一个重要事实:同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什么不可以像刘邦、刘秀、司马炎、李世民、赵匡胤等人那样雍容大度、善待功勋呢?
    其中,这又体现出朱元璋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呢?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年),父母早逝,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入寺为僧。1352年率众投奔红巾军,参加元末的农民起义,攻下南京后运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壮大军力,前后击破陈友谅、张士诚部,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建元“洪武”。
    朱元璋称帝后半年,北伐军攻克大都,元亡。统一全国后,朱元璋采取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废除丞相制,设立六部,直接由皇帝负责。调整军事机构,推行科举制度,加强法制,巩固了皇权统治。
    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大肆诛杀有功之臣,并大兴文字狱,对明初文化思想起到严重的束缚作用。
    朱元璋是最狠心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幼名重八。他出身赤贫,早年被迫到皇觉寺为僧,曾饱尝世间冷暖人情,后投效郭子兴,很快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很善于挖掘人才,很快就聚集了一批高级谋士,如李善长、宋濂、刘基(伯温)、朱升等人。他们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使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的同时,也逐一扫除了其他农民起义军,并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可悲的是,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尚能广招天下文人贤士,并放心任用手下部将。一俟天下方定,他开始担心文臣们会鄙薄他的贫贱出身,武将们会篡夺他的皇位。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2)
久而久之,朱元璋出现了典型的焦虑型神经症表现,如严重缺乏自信、疑神疑鬼、极度敏感、易生妄想等。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为了缓解其焦虑,朱元璋以整肃朝廷命官及屠杀官民为乐,比如,他发明了庭杖的惩处手段,使人上自宰相,下至平民,没有人能维持人的尊严,很多人竟“立毙杖下”,没有杖毙者也落得一身残疾,被发往凤阳或其他边远州郡充军。他曾对皇太孙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此外,他还亲自参与编写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等法外之法,规定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对于那些获罪的官吏,刑罚的手段千奇百怪,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凌迟、抽肠、刷洗(用开水浇人,然后用铁刷子刷)、秤杆(用铁钩把人吊起风干)、阉割、挖膝盖等,让人不寒而栗。可朱元璋觉得不过瘾,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贪官剥皮制度。他命令处死官员后,还要把官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衙门公座旁,供众人参观。这个稻草人不是用来吓唬鸟的,而是用来威慑贪官的。
    这些严厉的肃贪刑罚,让今日之人读来欷不已,不得不感叹朱元璋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的办事风格。洪武十三年,朝廷发生了胡惟庸案。胡惟庸本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曾任左丞相。他在任期间结党营私,坑害异己,且贪污受贿,图谋不轨,所以被朱元璋诛杀,无可厚非。但朱元璋却借此行上下左右株连法,造成胡党大狱,延续十年,共诛杀三万多人,其中包括20多个功臣宿将及其家人,也累及李善长全家被杀,宋濂全家被贬,宋濂本人也死于流放途中。
    朱元璋对文人的猜忌也到了神经质的地步。浙江府学林元亮为人写《谢增俸表》中有“作则重宪”之语,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语,朱元璋竟认为“光天之下”是喻自己是秃僧,“作则”是喻自己做贼,下令将两人处死。由此大兴文字狱,令大臣文人都小心翼翼,缄口不言,朱元璋却从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凡此种种都表明,朱元璋的心态极为扭曲,缺乏一代明君应有的胸怀。
    朱元璋因过分焦虑而人格分裂
    朱元璋神经症的根源是成就焦虑和皇位焦虑。心理学对焦虑的定义是因社会因素而引发的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和极度紧张的情绪。它是对威胁**件或情况的一种高度忧虑不安的状态,可导致精神过敏,高度紧张,严重者会出现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一般程度的焦虑情绪者,大多会产生痛苦、担心、嫉妒、报复等情绪,而且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严重焦虑情绪者则往往非常激动,非常痛苦,他们喊叫、做噩梦、报复心极强、食欲不振、消化和呼吸困难、过度肥胖,而且容易疲劳。最严重时,生理也会受到影响,如心脏加速、血压升高、呕吐、冒冷汗、精神紧张、肌肉硬化。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3)
朱元璋的成就焦虑表现为他想遥比尧舜,建立一个绝对平等的社会,其中没有任何豪族和贪官污吏;朱元璋的皇位焦虑表现为担心朝廷要员会逐渐架空他的权力,甚至蒙骗愚弄他。这两种焦虑的交互作用,使得朱元璋长期生活在高度忧虑与紧张的亚健康状态下,性格日益偏执,终而达至人格分裂。
    按理说,朱元璋由一个贫僧一跃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开国皇帝,他本该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充满自信才是。但朱元璋的人格悲剧在于:他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经常会在现实中遇挫,对此他非但没有自我反省,反而迁怒于属下,动辄杀人,株连九族,期望以严刑治乱世,到头来只能徒增挫败感。此外,朱元璋越老越自卑,他既不相信唐太宗的布衣宰相班子会善始善终,也不相信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可以令人高枕无忧。所以,臣下的成就越高,他的皇位焦虑就越高,这加强了皇权和相权的冲突,导致后来彻底废除相位。
    朱元璋在洪武十年前后有一个明显的人格断带,俗称“性情大变”或“判若两人”。在心理学上,这是典型的人格分裂表现,它泛指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出现结构性转变。此时的朱元璋变得相当自恋,突出表现为缺乏同感、刚愎自用、偏执冷酷。这与早年的朱元璋可谓大相径庭!
    由此,朱元璋一生的焦虑走过一个U形轨迹―早年是生存焦虑,晚年是成就焦虑和皇权焦虑,它构建了朱元璋的一个个“心牢”,使他不断陷入庸人自扰的困境(见图1-1)。与之呼应的是,朱元璋一生的处事方法也有一个U形变化―早年用行伍方法消灭敌手,晚年也用行伍方法铲除对手,而将其所学到的仁、义、忠、恕等儒家治国理念尽抛九霄云外!(焦虑型神经症与分裂型人格障碍见表1-3,朱元璋一生的心理变化见表1-4。)
    图1-1朱元璋一生焦虑走势
    说明:朱元璋一生主要有三种焦虑,生存焦虑、成就焦虑、皇权焦虑。在这三种焦虑中,前者一度是真实存在的,却被彻底消除了;中者是在打拼天下中产生的,并塑造了朱元璋的历史形象和地位;后者基本上是虚幻妄想的,却被一再夸大。换言之,朱元璋的生存焦虑使他饱尝人间艰辛,并养成了疾恶如仇的性格;朱元璋的成就使他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达到了空前的自我实现;朱元璋的皇权焦虑使他极端偏执,猜疑成性,乃至滥杀无辜,不近情理。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4)
表1-3焦虑型神经症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定义
    定义临床表现朱元璋的表现
    焦虑型神经症一种没有明确坐卧不安、紧张万分,猜疑、敏感、喜怒无
    对象或内容的恐伴有心悸、气促、多汗、常、动辄杀人,并伴有
    惧感眩晕、失眠、疲劳等心悸、气促、严重失眠等
    分裂型人格一种根深蒂固、感情冷漠,缺乏亲切感,性情暴躁、猜疑成性、
    障碍持续不变的人格缺乏同感,多疑冷漠绝情,早、晚年性
    转变情不一
    朱元璋的焦虑型人格障碍分析
    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富贵,但是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这主要是因为其巨大的成就焦虑和皇权焦虑所致,前者给他带来了无比沉重的心理包袱,工作很少有成就感;后者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失落感,陷入怀疑一切的泥潭。可以说,这两种焦虑造成了朱元璋的人格悲剧,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之一。
    朱元璋的个人悲剧在于:当他充满自卑的时候,还尚有几分自信,而当他应该充满自信时,他却尤感自卑。换言之,当朱元璋还叫朱重八的时候,他表现得相当顽强、自信、礼贤下士、恢弘大度,纵然只是红巾军的一方将领,却已是众望所归;但是自打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之后,他便越来越敏感、脆弱、刚愎自用、残忍凶暴。
    由此,朱重八与朱元璋可谓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是仁君与暴君的鲜明对比。这与其说是历代君王政治权术或皇权思想作怪的结果,倒不如说是朱元璋个人的人格悲剧!也就是说,朱元璋由仁君变为暴君,更多是心理作用的结果,而非简单是政治斗争的需要!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5)
朱元璋的“重八-元璋人格分裂猜想”需要有大量史料来加以佐证,特别是史料中对朱元璋晚年健康状态的记录、对其用药疗养的记录、对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间的天象记录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多元地、立体地看待朱元璋的晚年健康状况及其对决策的影响,也可以还朱元璋一个历史清白。
    朱元璋在临终前忏悔:“吾不及古人(指尧舜)。”这说明他自己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其“心牢”的牺牲者。由此,我们在看待朱元璋的一生功过时,不仅要看其时代背景和事件变化,也要看朱元璋的人格变化。朱元璋想做“仁君”但最终成为“暴君”,是有其深刻的心理原由的。
    什么是焦虑情绪
    简单地说,焦虑是一切负面情绪汇合所产生的恐惧情绪。它是对威胁**件或情况的一种高度忧虑不安的状态,可导致精神过敏,高度紧张,严重者会达到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的程度。
    一般程度的焦虑情绪者,大多会产生痛苦、担心、嫉妒、报复等情绪,而且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而严重焦虑情绪者则往往非常激动,非常痛苦,他们喊叫、做噩梦、报复心极强、食欲不振、消化和呼吸困难、过度肥胖,而且容易疲劳。最严重时,生理也会受到影响,如心脏加速、血压升高、呕吐、冒冷汗、精神紧张、肌肉硬化。
    根据不同的特征,细致划分起来,焦虑情绪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身体紧张。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放松,全身紧张,眉头紧锁,表情严肃,长吁短叹。
    第二层: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强烈。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易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时冷时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频繁,喉头有阻塞感。
    第三层:对未来产生无名的担心。常常为未来担心,担心自己的职位、自己的工作、亲人、财产和健康。
    第四层:过分机警。每时每刻都像一个站岗放哨的士兵,对周围环境每个细微动静和人类的言行充满警惕。
尼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
尼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C.Tacitus)在其著作《编年史》中曾有过这样的惊人记载:“在皇帝的私人竞技场上,一些基督徒被蒙上兽皮,让狼狗活活咬死,另一些人被紧紧地捆在十字架上,点燃后作为黑夜中的火炬。身穿驭手服装的皇帝和人群混在一起欣赏这一壮丽奇观。”
    谁是导演这场暴行的恶魔呢?就是恺撒的末代子孙―罗马皇帝尼禄。尼禄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皇帝,即位时不到17岁,以纵情声色、奢华无度、焚烧罗马城以及迫害基督徒而臭名昭著,是罗马帝国克劳狄乌斯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罗马史上出名的暴君。
    人们好奇的是,尼禄的残暴从何而来?在这背后,心理学又是如何解释的?
    尼禄
    尼禄(37―68年),古罗马帝国皇帝,公元54年登基,是罗马最神秘的皇帝之一,关于他的传闻很多,他早期的统治是很仁慈的,罗马甚至相当于鼎盛时期。但59年起他变得残暴,滥杀平民,有传言说64年的罗马大火是他操纵的。
    尼禄爱好艺术表演,曾经试图以种种艺术文化表演取代传统竞技场的血腥大众娱乐。他禁止了竞技场的决斗,还因此引起了贵族、元老院及民众的不满。67年3月,高卢跟西班牙总督的反叛消息陆续传到罗马。尼禄虽掌控着大部分军权,但误信第二执政官谎言,以为几乎所有省总督皆在揭竿而起,于是最后逃到乡下。68年罗马发生叛乱,他被元老推翻后自杀,遗体以罗马皇帝身份厚葬。
    对亲人冷酷仇视,心狠手辣
    公元37年,尼禄出生在罗马附近繁华的海滨城市安齐奥。他的父亲是罗马帝国一个劣迹昭著的官员,曾杀死过许多无辜的百姓。尼禄3岁时父亲死去,母亲是喀里古拉皇帝的胞妹,叫阿格里庇娜,也是一个毒如蛇蝎的女人,专门以折磨杀戮他人为乐。她后来与克劳第厄斯皇帝结婚。她先说服了克劳第厄斯立尼禄为嗣,后来又劝说他让尼禄代替其亲生儿子布里坦尼克斯继承王位。趁克劳第厄斯没有改变主意之前,阿格里庇娜就用一盘有毒的蘑菇把他毒死了。她又用一大笔钱收买了宫廷卫队,然后正式宣布17岁的尼禄为新的罗马皇帝。
尼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
尼禄登上皇位后,担心自己14岁的弟弟会篡夺其皇位,因为他是母后与克劳第厄斯的亲生子。为此,他特命人研制了一种烈性毒药,一次在宴会中把它放进了弟弟的酒杯。当弟弟饮进毒酒痛苦地在地上打滚痉挛时,尼禄却若无其事地对他人说,弟弟只不过是在发癫痫病,一会儿就好。这令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害死弟弟后,他又想害死母亲,因为他讨厌母亲挑战他至高无上的特权。为此,他精心策划了一个残暴的计划,他在海滨举行宴会招待母亲,然后用一只特制的船送她回家,结果这只船在大海上破裂成碎片,但是他的母亲没有淹死,而是游到了岸边,并派人向尼禄求救。尼禄接见母亲的特使时,偷偷在地上放了一把匕首,然后脸色一变说,他母亲派人来刺杀他。就凭这条罪状,他便使母亲丧命。
    害死母亲后,尼禄又想对自己的妻子们下毒手。他15岁时娶了继父克劳第厄斯皇帝13岁的女儿奥克塔维娥为妻,但是他十分厌恶这个安详的女孩,不久就把她放逐到一个岛上,后来又命人去杀死她。此后不久,他又杀死了自己第二个妻子波比亚,原因是有一次她抱怨尼禄回家太晚。尼禄的第三个妻子是斯塔蒂丽亚,尼禄将其原来的丈夫杀死后才将斯塔蒂丽亚弄到手。此外,尼禄还无故害死了自己的姑妈,目的是要夺取她的财产,他的这些举动令他的家人、亲戚都对他畏之如虎,背地里无不期盼他早死。
    对社会统治残暴,异常恐怖
    尼禄不仅对家人残暴,他对罗马的统治也异常恐怖,公元64年7月18日夜晚,罗马城发生了大火。大火烧了整整一个星期,城中14个区有3个区全部烧光,7个区严重毁坏。据说此次大火就是尼禄亲自策划的,因为他要烧掉旧城,以便建造自己的新宫殿。有人宣称看见他站在高塔上穿着戏装,面对下面的一片火海,一边弹奏着里拉琴,一边演唱他那关于特洛伊陷落的民谣。
    面对这些指责,尼禄诬告是基督徒纵火,并指控他们“仇视人类”。因为当时的基督徒大都是穷人、奴隶和异乡人,迫害他们最容易得逞。而对于这些“罪犯”,尼禄施以最残酷的手段,“有些被用兽皮蒙起来,让群犬撕裂而死,有些则被缚在十字架上,黄昏以后点火燃烧,当做火把,照明黑夜”。尼禄的此番暴行,原意是想借此转移人们的视线,但其残杀基督徒的行径引起罗马人民的强烈反对。
    后来,尼禄对周围的人也不断产生怀疑,他认定有一个阴谋集团在反对他。在极度的疯狂和恐惧中,他宣布全国进入戒严状态,使整个罗马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中。只要他提出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把他处死。许多元老院议员、名人和卫队官员都被处死了,甚至他的教师和顾问森尼卡也被他命令砍下了双手。
尼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3)
尼禄还时常不分青红皂白、随心所欲地滥杀无辜,且行为怪诞,狂耍恶作剧。尼禄曾设计了一种游戏:自己身披兽皮,从笼中窜出,扑向被绑在柱子上的男人或女人,乱抓乱咬。尼禄还曾阉割了一个名叫斯波鲁斯的少年,想把他变成一个女性,并按照通常的仪式与他结婚,让他穿戴上皇后服饰,乘马车招摇过市,待之如妻子一般。
    此外,尼禄十分享受在私服出访中与市民做各种各样的恶作剧。比如,他经常殴打赴宴后回家的人,把敢于抵抗的人打成重伤,甚至把他们扔进下水道。他还打砸、抢劫商店,在宫中建立小市场,在那里分赃和拍卖,然后把得到的钱财挥霍一空。夜晚,他常化妆走上街道,恣意地猥亵男子,**妇女,任何人若想反抗,就会被处死。
    尼禄的种种荒诞残忍之举终于逼得罗马人民起来推翻他,元老院一致通过决议,宣布他是罗马公敌,并要对他执行鞭死的处罚。尼禄得知这一消息后,仓皇出逃,最后自杀身亡。临死前,他还自叹道:“一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要死了。”
    尼禄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分析
    根据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产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遗传,即先天人格异常,比如父母原本就是残忍之人;二是恶劣的成长经历,如早年受迫害、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等;三是早年不合理的家教方式,如纵容溺爱等。
    尼禄的出生与成长环境包揽了上述三点―基因上遗传了父母罪恶的因子,自幼丧父,备受溺爱,并从小耳濡目染父母亲的罪恶行为。与他的父母相比,尼禄的罪恶行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代名词。
    在所有的人格障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性质最恶劣、后果最严重的一种。因而它一直是心理学家、犯罪学家乃至精神病学家的关注焦点。据有关调查显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分别占同一罪行屡犯中的1/3及罪行特别残酷罪犯中的2/3。其共同心理特征有:情绪暴烈,行为冲动,冷酷仇视社会及他人,缺乏同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心。此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还会罔顾社会道德及法律认可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所有这一切,都在尼禄身上有所见证。
尼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4)
尼禄作为一个帝王,不仅毫无爱民之心,而且毫无罪恶感与内疚感。他用自己罪恶的一生证明了一个道理:多行不义必自毙。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
    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约束机制等恶劣示范造成的。
    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衷的行为,与家庭、社会环境有着重要联系。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1)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
    拿破仑,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与亚历山大、恺撒齐名的军事天才。他是一位极度自信甚至自恋的人,不管在爱情方面还是在战争方面,他都有种发自内心的高度自恋。由于自信与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的军队赢得了大部分战役的胜利,不过,他的自恋又让他兵败滑铁卢,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拿破仑一生大小征战百余次,大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曾被誉为有史以来的常胜将军。最得意时,他曾说:“在我的字典中是没有‘不’字的。”但拿破仑一生的悲剧就在于说了这句话。为什么拿破仑一生的悲剧就在于说了这句话呢?他与法兰西共和国一起沉浮的人生,又反映出他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呢?
    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年),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1804~1814,1815)。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肖城的没落贵族家庭,受启蒙思想影响,参加法国革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任炮兵上尉。1793年,拿破仑出色指挥土伦战役,击溃王党军队,获少将衔。督政府时期因与雅各宾派关系密切,拿破仑一度被捕。1795年10月,任法军统帅,镇压王党军叛乱。1796年率军进攻意大利,1798年入侵埃及。1799年拿破仑回国,发动政变(11月9日,共和新历雾月18日),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即《拿破仑法典》)、商法和刑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内镇压王党复辟势力;对外多次粉碎反法联盟,严重打击欧洲封建势力。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1814年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流放于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于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自信使拿破仑不断挑战命运
    自信,是一种对自我形象、能力和性格的积极评价。它是个人相信自己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但过分自信就有可能形成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常毫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对权力、美貌或理想爱情有着自我陶醉式的幻想,要求别人持续地注意和赞美。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2)
以拿破仑为例,拿破仑从小就十分争强好胜。孩童时,他时常揍比他大一岁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却先到母亲那里去哭鼻子告状,使约瑟夫再受母亲一顿训斥。有一次,小学教师把孩子们分成两组,玩罗马人打败迦太基人的游戏。拿破仑起先被分在迦太基人组,但他说什么也不接受这个分派,因为他不甘做失败者。他又哭又闹,使得游戏无法开始,直到约瑟夫(被分在罗马人组)答应弟弟调换位置才结束了这场风波。由于拿破仑勇猛好斗,他父亲在他十岁时就将他送到布里埃纳预备军官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初到军校时,拿破仑备受歧视。由于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拿破仑便与他们打架,直到那些同学不敢再歧视他。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时任炮兵团少尉,他积极投入这场革命运动。1793年,面对王党分子的疯狂反扑,拿破仑被派往参加围攻土伦的战役。在战役中,他巧用炮兵,摧毁了敌军的工事,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与勇气,由此不断受到上级的提拔。后来他又奉命出征意大利和埃及,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就这样,拿破仑很快从科西嘉的一个乡巴佬荣升为法国最受欢迎的人。拿破仑在早年生活中,相信自己胜过相信上帝,这为他后来的倒台埋下了伏笔。
    1799年10月9日,拿破仑率领五百精兵从埃及返回法国。他16日抵达巴黎,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这愈加增强了他对命运的要价与挑战。同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解散了共和国的督政府,把权力交给以自己为首的三位临时执政。其中,拿破仑展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手腕。
    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各国的王室。他们视法国大革命为洪水猛兽,不屑与拿破仑这样行伍出身的政治暴发户对话。1800年英、俄、奥等国组成的第二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决战。拿破仑亲率两万兵马,出其不意地翻越了法国与意大利交界的羊肠小道,进入意大利境内,击败了奥军。同时,拿破仑又向沙皇保罗一世献殷勤,使他退出了反法同盟,最终使英国陷入孤立,最后不得不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承认拿破仑在欧洲占领的疆土。
    这一系列胜利使拿破仑在国内的声望升至极点。他被推举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但这并不能满足拿破仑的胃口,他的梦想是成为法国的第一位皇帝。结果法国元老院于1804年5月18日正式授予拿破仑“上承天佑共和国法律制定的法国人的皇帝”称号。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盛典。当教皇庇护七世拿起皇冠准备戴在拿破仑头上时,他突然接过皇冠自己戴在头上,又将另一顶较小的皇冠戴在皇后约瑟芬头上。拿破仑这一举止震惊了所有与席的王公大臣。拿破仑视上帝如仆人,胆敢在加冕时自戴皇冠,打破君权神授的传说,他的野心已远远膨胀出欧洲的疆土,他要做这个世界的君主!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3)
自恋使拿破仑向欧洲宣战
    拿破仑的野心膨胀使他不满足于登上法国皇帝的宝座,他要令全欧洲服从法兰西的意志,由此他的自信越来越走向自恋。
    1805年第三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挥兵多瑙河,将奥军主力围困在乌尔姆要塞,迫使他们投降。接着他率军攻占维也纳,逼得奥皇弗朗西斯出奔奥尔莫乌茨;拿破仑引诱俄奥联军在奥斯特里茨与他决战,结果大胜联军。由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拿破仑则乘机大肆瓜分欧洲领土。他把自己的兄弟与近臣们分封到这些地方去做国王大公,建立他的新欧洲秩序。对于拿破仑的这些侵略行径,欧洲列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三年后,第五次反法同盟又告成立,结果再次被拿破仑率军摧毁了。到1810年,拿破仑不仅是法国的皇帝,还是意大利的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的仲裁人,以及西班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及其他附庸国的太上皇。为了进一步征服欧洲,拿破仑于1812年6月御驾亲征,率60万大军征讨俄国,他坚信战争会在1812年内结束。但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元帅对拿破仑大军采取了主动撤退、坚壁清野的策略,在拿破仑逼进莫斯科时焚城三日,这使拿破仑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五个星期后,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军,没想到等着他的却是比库图佐夫更可怕的事情―俄国的严冬。在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及俄国正规军与游击队的不断骚扰中,拿破仑的60万大军彻底崩溃了。他只率2.7万残兵败将退回巴黎。
    拿破仑征战俄国大败而归,敲响了他命运的丧钟。1813年春,俄、英、普、奥、瑞典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经过半年多的交战,拿破仑大军终于面临山穷水尽的局面。1814年4月6日,在众叛亲离、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拿破仑终于签署了退位诏书,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之后一年,他虽潜回巴黎,再登皇位,与联军作战,但这不过是英雄末路之举,只留下“滑铁卢”的败绩。
    此后,他被遣送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度过他的余生。他在那里过了六年无聊至极的日子,不断反省他一生的功过得失。据说有人送了他一本中国的《孙子兵法》,看得他大为惊叹,后悔没有早得到这本书,那样他就有可能打更多的胜仗。
    拿破仑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分析
    自恋一词在英文中为narcissism,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的意思。这来自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斯(Narcissus)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精神病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4)
拿破仑是一个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自恋型人格障碍定义及行为表现见表1-5)。这使得他在为人处世时,盲目自信,为所欲为,并完全按自我意志行事,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拿破仑的疯狂自恋使他陷入盲目自信的泥潭,分不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梦想意志可以战胜一切。拿破仑在自己的生涯中,曾有许多亲朋好友都力劝他不要那么以自我为中心,但他一概置之不理,甚至不惜与其中的一些人决裂。
    表1-5自恋型人格障碍
    定义行为表现
    自恋型人格障碍一种由强烈的以自我强烈的自我重要感,高估自
    为中心的意识而产生的我的能力,缺乏同感,以自我
    人格障碍为中心,为所欲为
    拿破仑成也自信,败也自信。他用自己一生的兴衰告诉人们:过分的自信可以导致自恋。而自恋会使人贪婪得不知天高地厚。拿破仑是一个被自信惯坏了的孩子。他不明白成功可以使人变得自信,也可以使人变得自负,众望所归随时都可能变成众矢之的。所以,对于自己的屡屡得手,拿破仑没有丝毫的危机意识,有的只是冲击意识。其结果就是,他战胜他人的次数越多,输给自我的机会就越大。
    拿破仑虽曾建立赫赫战功,可他在历史上的最后记忆,却是“滑铁卢”败绩。拿破仑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他打了太多的胜仗,这使他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战争赌徒。拿破仑虽曾赢得好不痛快,最后却输得一干二净。这都是因为他太自恋了,恋到天昏地暗、不知好歹。拿破仑曾视命运为女人,殊不知,女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拿破仑真正应该看的书,不该是《孙子兵法》,而应该是《道德经》啊!
    表1-6拿破仑的自恋名言
    在我的字典当中是没有“不”字的
    命运是个女人。她给我做的事越多,我对她的要求也就越大
    我不知道有什么极限,只向往一个世界帝国,世界要求我来统治它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5)
巴黎将成为世界的首都,法国人也将成为万国妒羡的对象
    我的原则是法国第一,绝不允许让一个天生要成为太阳的国家堕落成为一个卫星
    我不能以一个被侮辱者的姿态出现在我的人民面前。我必须仍然是伟大的、光荣的
    表1-7拿破仑亲朋好友对他自恋的评价
    姓名关系言语
    波拿马太太母亲如果我儿子能听得进去我的一句劝话,欧洲的地图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啦
    吕歇安二弟我恨拿破仑,他毁了我的人生
    长期与拿破仑决裂
    热罗姆三弟我恨他(拿破仑),他毁了我的婚姻幸福
    (续)
    姓名关系言语
    达乌元帅战友皇帝,请你在我死之前答应我,不要再发动战争了
    奥古斯特元帅战友陛下,是你毁了你自己的
    贝尔纳多特元帅盟友,后来背叛我们都无法打败拿破仑。幸运的是,
    拿破仑他自己打败了自己
    塔列朗部下(外交大臣)拿破仑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后来背叛拿破仑
    富歇部下(警务大臣)拿破仑的野心将毁坏法国
    后来背叛拿破仑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有: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五项以上。
    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如,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上乘);
    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的人(或单位)所了解或共事;
    要求过分的赞扬;
    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往往嫉妒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嫉妒自己;
    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1)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
    希特勒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战争魔王。他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61个国家被卷入,20亿人参战,5700万人死亡。他在政治上也好走极端,主张日耳曼民族优越无比,并顽固地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他曾想独霸世界,却最终自掘坟墓;他生前耀武扬威,到头来畏罪自杀。然而战争魔王的另一面,希特勒的早年梦想却是成为一名画家,他在绘画方面具有天赋,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均告失败。当艺术梦想无法实现时,希特勒转而去寻求政治抱负,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却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什么是希特勒的政治抱负?他为什么要残忍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屠杀犹太人?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促使希特勒走上妄想独霸世界的道路?
    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年),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卒于柏林。他被公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与罪魁祸首。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早年曾因暴动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了他多方面的观点,如兼并奥地利、反犹和独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帝国大厦纵火案”打击异己党派。1934年8月1日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拥有无限的权力,他命令所有军队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希特勒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即独裁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执政期间的德国被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
    希特勒早年艺术梦的破灭
    人们大多只知道希特勒是个疯狂的战争强人,不知道他还会画画。
    年轻的时候,希特勒的梦想是成为“素描画家和水彩画家”,他的美术功底不错,崇尚古典风格,他曾经为艺术创作而备受煎熬。可惜,历史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落榜了。于是,他仿佛发现自己的才能应该用在政治上。如其所言:“1918年11月9日,我已下决心做个政治家!”(希特勒《我的奋斗》。)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2)
希特勒曾经希望成为一个画家。他在中学时期的课业成绩,只有绘画一门是“优”,后来他立志研究“博大精深的德国艺术”(希特勒语),19岁时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因为考试成绩差而未被录取。(其入学考试成绩评语是:“绘画成绩不够满意。”)希特勒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艺术学院没有录取他,“世界肯定蒙受了重大损失”。
    当时,整个欧洲流行抽象派的艺术风格,而希特勒的艺术口味却相当保守。对于艺术越来越抽象化的倾向,希特勒感到极其反感,为此还专门发明了一个词:“黑鬼化”的艺术,矛头直指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并呼吁艺术界以希腊、罗马为准则,进行第二次古典文艺复兴。
    希特勒的绘画风格,也因此清晰地体现出他的传统和保守。例如,希特勒总爱把天空画成充满生气甚至是激怒暴动的,但同时又很少选用多元的颜色去表现。希特勒作品中的色彩大多暗哑和传统。另一方面,希特勒在画建筑的时候透视感非常好,他可以很细致地表达建筑,可是描绘人和动物就非常糟糕了,身体比例失调、关节部位僵硬、背景也有一些失真。希特勒画里的人物既不符合解剖学原理也没有人物应有的生气。这就是希特勒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名落孙山的主要原因。
    随后,希特勒也没有能被建筑师学校录取,因为他中学没有毕业,不符合该校的招生条件。尽管如此,希特勒仍留在维也纳直到1913年。他没有职业或就职目标,在用完他继承的遗产和起初领到的孤儿补助金之后,希特勒正式成为维也纳街头的一个流浪汉,住在贫民窟内,过着饱一餐饥一餐的日子。他后来回忆说:“那时我除了一身黑大衣和饥饿是忠实朋友外,什么都没有。”为了谋生,希特勒曾到铁路行李房扛包裹,也曾在街头给人画像,还曾在下雪天扫马路,实在没有活干,就到粥棚去蹭粥喝。此外,希特勒还利用这段时间毫无系统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他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获得了不完全的教育。
    这段凄凉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希特勒的一生,他不但人格上变得更加刻薄冷酷,在政治上也好走极端。比如,希特勒主张日耳曼民族优越无比,并顽固地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等。
    希特勒是一个充满复仇情结的人
    纵观希特勒的一生,他是一个充满复仇情结的人。在心理学上,情结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见或偏好。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3)
希特勒后来因为“啤酒馆政变”而被捕下狱,他在狱中写下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其核心思想就是复仇与扩张。所谓复仇,就是再次与法国开战,从根本上解决德国与法国的领土纠纷,并提高德国的国家地位;所谓扩张,就是占领东欧的领土,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他还狂言:“当不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时,就用拳头来说话。”
    希特勒上台之后,完全执行了其纳粹理念,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力的限制,疯狂地扩军备战。1939年9月,希特勒悍然发动了侵犯波兰的战争,由此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占领波兰后,希特勒把德国、波兰等国的犹太人都押送至设在当地的集中营。因为希特勒认为,犹太人的背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所以他要疯狂迫害犹太人,以泄当年之愤。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共有犹太人920万人,可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欧洲仅剩下犹太人310万人;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有犹太人20万人,可到1945年5月,只剩下1.2万人。
    希特勒的复仇情结完全背离了人性。这不仅体现在残害犹太人上,也体现在残害战俘上。按照国际法,军人一旦在战场上被俘,是不能受到虐待的。但是,希特勒根本不顾这一套。他曾下令:苏联军队中的政治委员一旦被俘后,一律枪毙。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的政工干部极少生存,因为大都被枪毙了,除非他隐蔽自己的身份。希特勒还曾下令:盟军的飞行员俘获后也一律枪毙。他的手下认为枪杀战俘不妥,不符合日耳曼精神,希特勒回答:“见他的鬼!如果我不体恤俘虏,不考虑战俘的权利,那么敌人在战场前就会好好地想一想了。”据说,希特勒还曾下令,如果德军攻占莫斯科,将彻底予以毁灭,以报其不投降之仇。
    希特勒的复仇情结使他对国人也十分冷酷。比如,1945年开春以后,德军的处境越来越不妙。3月19日,希特勒下令,在被盟军攻占之前,必须把所有的德国工业运输、设备、储备统统炸毁,不给敌人留一分。4月12日,希特勒又下令,将德军所有放弃重要阵地的指挥官立即处死。总之,希特勒的复仇情结使他做出了许许多多令人发指的事情,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恶魔。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希特勒是一个严重的攻击型人格障碍者。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具有攻击性人格障碍的人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行为上常表现出盲目的向外攻击性。他们的行动反复无常,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由此,希特勒做事极端蛮横而不计后果。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4)
例如,希特勒在1939年8月22日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的是避免两线作战。但当他在西线作战得手后,就立即着手进攻苏联,并很快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当时德军高层对此问题认识十分清楚,力劝希特勒缓攻苏联。但希特勒固执己见,他狂言:“我相信,苏联人在民族社会主义理念精神鼓舞下的德国士兵面前不堪一击。”对此,德军统帅部无可奈何,唯有执行。再如,1941年12月5日,苏军向莫斯科城外的德军发起总攻,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德军伤亡很大。此时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请求后撤。尽管后退会有利于部队补给,但是希特勒坚决不准。由于希特勒坚持己见,德军在苏军的反击中没有必要地伤亡了50多万人,最后还是后退了100~150公里。
    对此,希特勒没有丝毫的反省!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希特勒的某些盲目武断的决策曾一度给他赢得了辉煌,使人们错把他当做军事天才。“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坚持打破常规做法,以“闪电战”的方法大胆袭击波兰、比利时及法国等国,令德军统帅部的将领们对他刮目相看。在苏联战役初期,希特勒也以其极端的偏执,赢得了某些战场的主动。但没有多久,大家都发现,希特勒完全就是一个疯子,一切唯意志论,根本不考虑现实,令人无法忍受。德军元帅古德里安后来在回忆录中曾痛苦地写道:“元首这是在动员全世界力量要打败我们自己。”德军元帅鲍洛斯后来也在回忆录中写道:“为希特勒做事,毫无成就感可言!”
    可惜,希特勒对此毫无察觉!
    希特勒的中学老师爱德华?休曼曾说:“希特勒肯定有某些天资,但是他缺乏自制力,说得客气一点,他好强辩,刚愎自用,脾气暴躁,自以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又不用功。”希特勒从小就是一个妄想成性的人,做事我行我素,随心所欲,颇具艺术家气质。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5)
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处在精神亢奋的状态下可能会产生高度的突发奇想,据说凡?高的不少艺术杰作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的。希特勒在情绪高涨时,也是灵感迸发,作画颇具原创性。可惜梦碎维也纳,使希特勒由追求艺术梦想而转变为寻求政治抱负,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可悲的是,他的政治抱负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反之,如果希特勒当初圆了艺术梦,进入维也纳艺术学院,并成为一个职业画家,那么他是否会将对人生的所有爱与恨都发泄在艺术创作上,成为第二个凡?高呢?
    这既是希特勒个人的悬念,也是世界历史的悲哀!
    主动攻击型人格与被动攻击型人格
    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主要呈现为较为持久的攻击言行,缺乏自控能力,有对他人攻击的冲动,其攻击性行为是外向的。还有一种攻击型人格称为被动攻击型人格,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
    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挠。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1)
第2章:认知障碍篇
    认知(cognition)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认知障碍通常影响到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和其对社会的认识。一个人在自我意识的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就会出现自我认知障碍;而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就会出现社会认知障碍。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是个排在关、张、赵、马、黄后面的小配角,最后还被定调叛臣,不得善终。可是看看史书所载,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魏延谋反案,更被称为“诸葛亮时代”三大疑案之一。
    众多三国史爱好者或认为是诸葛亮设计杀之,或认为是杨仪等人假借丞相遗命搞党派斗争。其实争议的焦点,就是诸葛亮要不要为魏延之死负责。诸葛亮总不能因为喜爱魏延才杀掉他啊,那是言情小说,不是历史。我们从史料出发来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可以发现,诸葛亮对魏延的确大有偏见。而二人个性上的冲突,也足以促使偏见不断被强化而成为杀机。因此,设计杀魏延一说是可以获得心理分析支持的。
    所谓偏见,就是说实际的魏延并不像诸葛亮心目中那么不堪。那么魏延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诸葛亮对他的偏见又从何而来呢?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为幕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三访其庐,诸葛亮才与其相见,并立刻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深得刘备的赞赏,自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辅佐。后助刘备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
    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嘱托后事。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8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54岁。蜀军全线撤军。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可。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2)
魏延的跌宕人生
    首先说魏延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才,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一生历任牙门将军、镇远将军、镇北将军、都亭侯、凉州刺史,一路做到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从官职上面就可以看出,魏延既做将军,又做军师,是个文武全才。
    一方面,魏延勇猛过人,他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可以称为善战无敌。刘备命他为镇远将军守卫汉中的时候曾经问他:“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三国志?魏延传》)刘备对这样豪情满怀的回答非常满意,众人听了也觉得士气高涨。
    另一方面,魏延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上都很有见地。他镇守汉中期间,“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三国志?姜维传》),汉中地区因而获得了长期的安定。他跟随诸葛亮期间,屡屡建言献策:“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三国志》卷四十)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计,是在诸葛亮北伐中,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虽然这一计策最终被诸葛亮否定,但是其中奇巧的思路仍然赢得了后世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
    再说魏延是个赤胆忠心的臣子,也是有据可查的。《三国志?魏延传》说:“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义阳县属东汉荆州之南阳郡。所谓“部曲”,据《后汉书?百官一》介绍:“其领军皆有部曲……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东汉末年,以世家和豪族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军阀割据形成,军阀采取“部曲”这种军事建制来组织自己的军队,于是部曲便成为豪强地主割据势力的私人武装。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川,其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是刘备军中的嫡系,而绝非《三国演义》中那个先弃刘表、后杀韩玄,献长沙投刘备的“背主”降将。因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三国志》卷四十)。刘备做了汉中王之后,对魏延更是宠信有加。当时要选一位大将镇守汉中,大家都以为非三将军张飞莫属,连张飞自己都这么认为。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刘备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魏延。“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与张飞的关系可是“寝则同床”的铁兄弟啊!由此可见刘备对于魏延的信任程度非同一般。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3)
魏延早年追随刘备,出生入死,后来效力于诸葛亮,南征北战。在讨贼兴汉这件事上,恐怕没有谁敢说比魏延更坚决。诸葛亮历次北伐,首先要求做先锋的总是魏延。在他听到诸葛亮死讯之时,还坚称“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甚至到他临死前仍然在大骂曹贼。因此,《三国演义》里的“脑后反骨”纯属子虚乌有。而罗贯中擅自贬低魏延提升赵云,与这位作家的老家紧临子龙故土不无关系。
    既然上司信任,也经常升职提干,魏延为何要谋反呢?可见,事件的背后存在很多疑点。陈寿在《三国志》里说:“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即魏延本意就是这个(杀杨仪),他不是谋反。内地学者易中天先生也认为魏延谋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合逻辑”。在我看来,魏延领兵南归造成蜀国内乱是不争的事实。用心理学的话说,一个有勇有谋的爱国将领,做出乱国之举,是一种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而魏延的不良情绪,多半是由诸葛亮对他的贬用导致的。
    魏延真正春风得意的时期是刘备在世之时。及至白帝托孤,他已经是蜀中当仁不让的一号将军。而到了“诸葛亮时代”,他表面上虽然拜将封侯,可是从实权上一直受到诸葛亮的限制和打压。位高权不重,这种状态无疑让人非常郁闷。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建兴六年,亮出军向岐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马)谡。”就是说,这个一号大将在关键战役中遭到诸葛亮的闲置。其实在历次北伐中,魏延的勇略足可以独当一面。但是诸葛亮最多命他做个先锋,就是我指哪儿你打哪儿。而且,“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亮制而不许。”作为一个将军,连调动一万军队的权利都没有,不能不让人感觉诸葛亮对于魏延的控制有些过于严格。我们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感受一下,自视甚高的魏延,能力得不到表现和发挥,内心是多么的煎熬。
    诸葛亮对魏延的排挤,在他安排后事的时候尤为明显。“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三国志?魏延传》。主帅病危,密谋退军,长史、司马、护军都到了,而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汉中太守、南郑侯的魏延,职位仅次于诸葛亮,却被排除在外,无疑是诸葛亮有意而为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压制、排挤魏延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性格冲突;二是移情因素。
    诸葛亮与魏延的性格冲突
    谈到诸葛亮和魏延,就不得不提到“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4)
《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注引《魏略》:“闻夏侯(时镇长安)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当时北出汉中越秦岭入关中有四条道路,即褒斜道、傥骆道、故道和子午道。子午道最为险远,但魏军在此设防松散,可以出其不意直抵长安。魏延建议诸葛亮亲率大军出褒斜道,自己率五千奇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三国志?魏延传》说:“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但后世众多有识之士都为魏延鸣不平,宋人陈造断言:“向令魏延之策见用,长安或为亮有。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诸葛亮的担心很有道理。我们不妨罗列一下二人的理由做个对比(见表2-1)。
    表2-1
    魏延诸葛亮
    艺高人胆大,亲率精兵,势如破竹子午谷道路险狭,易守难攻,不宜冒进
    夏侯听说我突然来攻,一定会弃城而逃夏侯未必会弃城而逃
    攻下长安可守20多天,足够大部队赶来就算攻下长安,也未必守得住,守住20天也未必等得到大部队
    以寡敌众,应当出奇制胜以寡敌众,应当步步为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个军事史学上的问题已经争论日久,我并不想再加妄断。我所关注的是诸葛亮和魏延迥异的观点所体现出的性格差异。
    诸葛亮对武将的顾忌跟其谨慎的性格有关。对于谨慎这一点,诸葛亮自己也从不否认,而且他知道,刘备之所以对他那么放心,就是因为谨慎。正如他在《出师表》里说的:“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这样的性格,当然不喜欢锋芒毕露的魏延。而魏延那些激进的策略就算再高明,也注定得不到诸葛亮的赏识。所谓“子午谷奇谋”就是轻兵猛进,速取长安。而在诸葛亮看来,你区区五千兵,攻得下吗?你能保证按时攻下吗?你就算攻下来守得住吗?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5)
而魏延恃才傲物的个性促使矛盾激化,令双方针锋相对。他越是受到诸葛亮的质疑,就越要自我表现。于是,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三国志?魏延传》)。诸葛亮此时在蜀国大权独揽,加之他凡事苛求完美,当然容不得有人对他治国治军的思想体系妄加质疑。追求完美,行事谨慎,使得诸葛亮根本不指望其他将帅,总觉得只有自己才能尽心尽责,只有自己才能担当起复兴汉室的大业,所以每每亲自在外统兵。
    当然,诸葛亮虽然追求完美,苛求既定方针的贯彻。但是他也并不是一个刚愎自用、不听劝谏的人。文臣武将众多,难说个个都能脾气相投,那么为何单单魏延屡遭打压以致二人嫌隙颇深呢?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一个概念,叫做“云长-文长移情”。
    诸葛亮的云长-文长移情分析
    魏延悲剧的核心,是他自己也万万料想不到的。因此直到被设计斩杀,他都为自己命运的大起大落而迷惑和愤懑。透过心理学的分析,我们发现,魏延的命运其实已经因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而提前定调了。这个人就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关羽。魏延实在和关二哥太像了!这先后引发了刘备和诸葛亮对于他的“云长-文长移情”。我们可以通过表2-2比较一下魏延和关羽。
    表2-2
    关羽魏延
    字云长文长
    外貌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兵器青龙偃月刀大刀
    个性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
    (《三国志?关羽传》)当时皆避下之(《三国志?魏延传》)
    在心理学中,移情是指将个人对生命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恨投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现。主要表现为:无缘无故地喜爱或仇视某个人物、事件、地点、东西或环境等。刘备宠信魏延,是正向移情的表现,而诸葛亮反感魏延,则是一种反向移情的表现。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6)
刘备与关羽“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关羽传》),感情之深不必赘言。较之张飞,关羽不但武艺超群,胆识过人,而且行事颇稳重,有谋略,因此更为刘备所倚重。魏延出身于刘备的嫡系部队,可想刘备视察将士的时候,乍一看还以为二弟站错了队。回过头来念叨几次,这员猛将很快就能成为主公嘴边的红人了。魏延也不负刘备的期望,凭借出众的能力屡立战功。到刘备汉中称王的时候,甚至撇开三弟张飞而提拔魏延做镇远将军,可见刘备对魏延喜爱之深,已经同对待关羽无异。
    诸葛亮同关羽的关系可就不那么愉快了。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注定是刘备和其兄弟之间的“第四者插足”。诸葛亮要辅佐刘备走自己设计的复国路线,就要让自己成为刘备最信任的人,但是争宠他是一定争不过刘备的结拜兄弟的,因此对于关羽,诸葛亮的态度一直比较谨慎隐忍,偶尔还拍拍马屁。关羽做襄阳太守时,马超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其人。诸葛亮回信说:“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关羽传》)很显然这话说得假惺惺,但是关羽本性高傲,尤其瞧不起诸葛亮这样的士大夫,看到诸葛亮这样低姿态,就故意将书信传视众人,炫耀一番。可见云长性格逞强好胜,刚愎自用,傲上而不凌弱。
    诸葛亮平生办事以谨慎为本,最忌讳那种口出妄言之人。关羽贵为主公二弟,是名震华夏的大将,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作为军师,可是该说的话有些不便说,有些不愿说,有些说了也白说,最终导致关羽误了大事,丢了荆州。
    诸葛亮死不瞑目之事就是未能克复中原,而克复中原未成的根源之一在于关羽失荆州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所以诸葛亮对关云长有一股说不出的失望。导致关羽兵败身亡的几场战役的部署上,号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不曾出手相助。关羽死后,刘备哭倒在地,诸葛亮却说“主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为此,史学界对于诸葛亮的作为颇有微词。而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场将相之争带来的压抑情绪,诸葛亮也是忍了好久无从宣泄了。
    巧在蜀营中有个魏文长,从相貌到性格都似极云长。加上文、云二字在古汉语中发音亦很相近,所以喊文长很容易使人想起云长。而魏文长是后来之人,诸葛亮断无敬他之理。所以诸葛亮有机会就打压魏文长的气焰,潜意识中是在宣泄对关云长的怨恨。关云长不贯彻诸葛亮“东和孙权”的策略,使之腹背受敌,失了荆州,使刘备和诸葛亮克复中原、匡扶汉室之大计受挫。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7)
云长人之已死,不可追究,可文长说话办事有如云长复生,能不使诸葛亮心生厌感吗?特别是诸葛亮每每出川,都要远涉祁山月余才能抵达渭水一带,若荆州不失,蜀军由水道出川,不过十数日。可文长又偏偏不识相,屡屡提出要孤军奋入,且不谈其胜算把握如何,就是其粮草供给也难保障,这岂不又是关公当初动不动言以五百小校而取大城池之狂妄吗?想到这里,诸葛亮能不烦恼?关云长大意失荆州在先,魏文长欲轻进长安在后,诸葛亮怎能不防?
    诸葛亮之云长-文长移情就是这般形成的,其天长日久必然对魏延产生一股说不出的厌感。所以,诸葛亮打压魏文长,其实也是在打压关云长当初的自傲气焰。诸葛亮明知蜀军除了自己当数魏延最有智谋,却在临死故意推举魏延的敌对头杨仪做主帅,这分明是在逼魏延造反!纵观诸葛亮对于魏延的一系列不公平对待,回溯到其与关云长之间的矛盾,我们对于诸葛亮的移情表现是深有体会了。魏延这一生,真是成也云长,败也云长啊!
    正向移情、负向移情与反移情
    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发现移情现象并将它运用到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的治疗师。他将移情定义为“患者在分析师身上看到了他童年和过去某个重要人物的复活,因此把适用于这一模式的情感和反应转移到分析师身上”。来访者将早年对父母的感觉、想法、情绪等,表现在与咨询者的关系上;或者将过去与重要他人的人际关系,重现在咨询者身上。
    正向移情与负向移情是互相对应的概念,描述的是移情的内容性质。正向移情是指来访者将咨询者视为以往某个给其快乐、幸福或好感的对象,对咨询者投射了正面的情感,包括好感、喜欢、爱慕、依恋甚至爱恋等。负向移情是指来访者将咨询者视为过去某个给其带来挫折、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对咨询者投射了负面的情感,包括猜疑、不满、抵抗、拒绝甚至敌意。反移情则是与移情相对的概念,用以表示移情的方向。反移情指的正是咨询关系中咨询者对来访者的移情。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1)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早年投笔从戎,屡建奇功,中年出任封疆大吏,推动洋务运动,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上长达40年之久,超过了清朝立国以来任何一位首辅人物。但李鸿章一生虽有宠于朝廷,却有愧于国家,一生连签卖国条约,生前生后均遭世人唾弃。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曾写道:“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以中国当时的国势,“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辩之理,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无论后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如何,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上,很有自己的一套外交手腕,但同时,他的很多做法也屡遭时人所弊诟。李鸿章何以可以忍受种种屈辱而完成自认为有意义的使命呢?其中,是怎样的心理动因支持着他的行动呢?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年),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从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就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着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鸿章错在对洋人讲“诚”字
    李鸿章早年也是一条血性汉子,敢爱敢恨,敢做敢为。例如,他曾因为恩师曾国藩待友李元度不公而毅然脱离曾府,也曾因常胜军统领戈登(英国人)不服管治而力除其军权。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辱,李鸿章早在1865年就在给朱九香的书信中疾呼:“外国猖獗到这种地步,吾辈如果不迅速求富求强,那么中国将何以自立!”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2)
李鸿章之所以后来越活越窝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误信了曾国藩的一席话。一次,曾国藩问李鸿章怎样与洋人交涉,李鸿章回答:“不管洋人说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就是说虚夸大言,先声夺人的意思)。曾国藩沉默了很久说:“依我看来,还是在于一个‘诚’字。诚能打动人,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诚相待,也一定会受感化的。”李鸿章听后顿表衷心接受,此后与洋人交往无不“诚”字当先。
    例如,李鸿章在任北洋大臣时,一位德国海军将领到访天津,邀请李鸿章参观他的军舰,李鸿章欣然同意。不巧参观那天刮大风,海上运行不便,那位将领就建议取消此次约会。不料李鸿章为显诚意,毅然携带一名翻译登上小艇到达德舰,令那位德国将领激动万分,对李鸿章说:“中堂真乃守信之人,如此坚毅,实在是可敬可佩!”李鸿章的种种诚信表现曾获得外国列强的广泛赞扬,他们一致视李鸿章为与大清谈判的唯一对手。美国总统格兰特对李鸿章更是惺惺相惜,声称他是远东第一名相。
    李鸿章自从念上了曾国藩的“诚字经”后,便一味强调对洋人讲诚信,却不力求洋人对他讲诚信,这是他最大的心误!从心理学角度讲,李鸿章的心误是定式思维的典型恶果!所谓定式思维,就是指个人十分明显的认知、判断导向。它会使人看问题十分狭隘、片面,人不惜否认或曲解事实来自我辩解,思维定式还会使人形成思想僵化,偏听偏信,甚至是自欺欺人。
    李鸿章对洋人讲“诚”字以便迎奉老佛爷
    李鸿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20多年中,凡事以妥协为宗旨,公开声称:“办理洋务,以了事为要义。”例如,在处理1875~1876年的“马嘉理事件”中,李鸿章明知英国在整个事件中,不仅有违两国条约,也有悖万国公法,却为了“了事”而曲与周旋,签订了《烟台条约》,满足了英国10多年来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在处理1885年的中法冲突时,李鸿章又不顾中国军队在越南大败法军的事实,一味妥协求和,甘心出卖国家利益,签订了《中法新约》,使中国虽胜犹败。而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李鸿章更是使中国尽失颜面,丢了台湾不算,还赔给日本两亿多两银子!
    对于李鸿章的绥靖政策,许多人都坚决反对过,这当中有他的政敌(如左宗棠)、下属(如刘铭传)和朋友(如曾纪泽)。特别是曾纪泽,他虽是曾国藩的长子,却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他于1880年出使法、俄,坚决抵抗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压。在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他也坚决主张抵抗法国侵略,后来竟因此被撤去驻法公使职务。1886年回国后,他又遭受李鸿章的排挤打击,最后抑郁而死。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3)
对于朝野的批评,李鸿章一向是既不退缩,也不辩驳,一切我行我素,因为他认定这都是必要的妥协。因为他认定这一切,都是为了老佛爷。
    就心理学而言,李鸿章能够一意孤行,是其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的作用。它泛指个人对不合实际或不符个人理念的事物加以歪曲,以去除焦虑,获得内心平静的手段。而李鸿章的合理化机制突出表现为竭力迎奉老佛爷(慈禧太后)的旨意,虽万死而不辞。由此,只要是老佛爷认可的事情,李鸿章就是再被辱骂,再被误解,也心安理得。这既是他合理化机制的根源,也是他心理素质之所在。由此,他与慈禧太后的关系远远超越了恭亲王、翁同、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却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慈禧太后并非一个英明的太后,她为满足私欲而再三扰乱晚清的政局!
    梁启超曾评论李鸿章说:“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李鸿章事事迎奉老佛爷慈禧太后,既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
    李鸿章的误国心结分析
    李鸿章的心误一来在于对骗子讲“诚”字,对强盗讲良心,如此与虎谋皮,何以真正做到“外敦和好”?!二来在于他对昏主讲“忠”字,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愚忠。在这一错误认知的引导下,李鸿章在误国误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定式,由“择善固执”变成了一意孤行,其结果只能如《孟子?尽心上》所言:“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
    李鸿章之执迷不悟,给晚清的中国外交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的结果!反之,如果李鸿章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从善如流”来确保“择善固执”,他就有可能像林则徐、左宗棠、丘逢甲等人那样敢于向洋人说“不”字,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4)
1901年11月6日,《辛丑条约》签订后四个月,李鸿章因为受尽洋人的气而病危,本已穿好寿衣,却挨至次日中午“目犹瞠视不瞑”。他的旧属周馥抚之痛哭曰:“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李鸿章“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须臾气绝。周馥曾赋诗以志怀念曰:“吐握余风久不传,穷途何意得公怜。偏裨骥尾三千士,风雨龙门四十年。报国恨无前箸效,临终犹忆泪珠悬。山阳痛后侯芭老,翘首中兴望后贤。”(《周悫慎公全集》诗集卷4)李鸿章就是死到临头,也表现出其超强的心理素质。他似乎在向世人呼吁:我受了一辈子的气,我不甘心啊!
    骂他也好,赞他也好,心理学的分析无疑为他一生写下了最好的、中肯的脚注。
    什么是心理定式
    心理定式,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预先准备的状态。它能影响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程度、方式,其中包括知觉定式、思维定式、观念定式、情感定式、意向定式等。定式实际上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心理背景,主要表现为态度的效用。国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是把态度作为定式的同义语来看待的。在决策活动中,决策者已有的心理定式既有积极效用,也有消极效用。从积极方面的意义说,已有定式能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程序,迅速地做出决策;消极方面则在于容易使决策者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思维固着嵌塞,缺乏变通,仿佛沿着一条不变的路径前进。这显然是有碍科学决策的。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1)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一个伪装维新的封建专制主义者。他的名字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反动政治的同义语,每一部中国近代史书都不能不提到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清王朝陷于崩溃的绝境,袁世凯迅速集结起北洋集团的军事政治力量,打着“实行君主立宪”的旗号,强夺了清政府的一切权力,同时又举着“赞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4~1915年,袁世凯悍然恢复帝制,企图建立万世一系的“洪宪”王朝,强令人民世世代代接受袁氏的暴虐奴役。
    为什么袁世凯敢于逆历史的潮流,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恢复帝制呢?他为什么又会顾盼自雄,以为自己是天运所选定的人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历史进程呢?心理学对袁世凯的这些行为又有什么解释呢?
    袁世凯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庭,河南项城人。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遂弃文就武,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1894年受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大臣,1895年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1899年任山东巡抚,1901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8年宣统帝继位,受清皇室排挤,被迫下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出任总理内阁大臣,倒戈一击,逼清帝退位。1912年3月,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1916年3月22日,撤销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
    袁世凯迷信自己有“九五尊相”
    袁世凯从小就十分迷信,做事经常看相问卦,测算风水。1909年春,袁世凯在谪居卫辉间,曾找许长义(许瞎子)为他算命。许瞎子掐算一番后对袁说,他会在辛亥年八月(1911年10月)转运,并官位更高。辛亥年八月南昌起义爆发,袁世凯不久出山,并出任内阁总理。民国5年(1916年),袁世凯为自己诱骗革命党让贤、逼清皇室退位及武力征服全国等一系列成果而忘乎所以,妄想步拿破仑的后尘,由民国总统变为帝国皇帝。但袁世凯的称帝思想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在接受了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暗示后形成的。这些心理暗示又进一步形成特定的心理作用,它严重误导了袁世凯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及对时局的准确判断,做出了误国误己的事情!
    在心理学上,自我暗示(autosuggestion)是暗示的一种,属于自我刺激过程,指通过主观想象或自信某些特殊的事、物、人的存在,据此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同时引起心理-生理上相应的变化。其中,消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误导个人的判断和自信,使人生活在幻觉中不能自拔,并做出脱离实际的事情。消极的自我暗示还可以使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形成某种心理定式,为人处世偏听误信,凭直觉办事(见表2-3)。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2)
表2-3
    心理学概念定义表现后果
    自我暗示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形成心理定式偏听偏信
    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凭直觉办事鬼迷心窍
    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过分自信与焦虑
    和主观经验的目的
    袁世凯生下来就自命不凡,早年虽曾有过一段坎坷,但中年发迹后升迁很快,辛亥革命成功使他由清政府的总理大臣跃居民国大总统,其自命不凡到了极点!可惜的是,袁世凯没有将自己的成就看做时代的恩赐,而是归功于个人命数的转变。所以,他当上总统后更加痴迷于堪学的指点。仅在1913~1914年,他就曾找过贾兴连、张振龙(张铁嘴)、郭三威(郭阴阳)、张晓初(张天师)等人为他算命,求证自己有无“龙兴之运”(见表2-4)。
    表2-4袁世凯主要看相/算卦一览表
    日期何人看相/算卦看相/问卦结果袁世凯的反应
    1913~1914年贾兴连新华宫门皇气散而不重赏贾兴连
    聚,建议在新华门左侧在新华门左侧修一厕所
    修一厕所,以聚收污气
    1913~1914年张振龙有“九五尊位”,不登袁命人奖赏其500大洋,
    (张铁嘴)位有负上苍后又命人密杀之
    (续)
    日期何人看相/算卦看相/问卦结果袁世凯的反应
    1913~1914年郭三威察看了袁氏彰德祖墓,重赏郭三威
    (郭阴阳)称其是真帝王之脉
    1914年张晓初封袁世凯为“圣主”重赏张晓初并下令重修
    (张天师)并赠《玉牒金书》天师府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3)
贾兴连是山东人,年约40岁,他奉承袁世凯有“九五尊相”,却指出新华宫(袁世凯的办公与居住地方)门皇气散而不聚,建议在新华门左侧修一厕所,以聚收污气,并助龙运。袁世凯后来果真在新华门左侧修一厕所,这一度成为民国的笑谈。张振龙又名张铁嘴,年约50岁,早年曾闯过关东,他看了袁世凯的生辰八字后也奉承说:“此人大贵,有‘九五尊位’,不登位将有负上苍”。袁世凯得知后十分喜悦,先是命人奖赏他500大洋,后又命人将他密杀,以防泄露天机。郭三威又名郭阴阳,是直隶人,年约60岁。他察看了袁氏彰德祖墓后,称果乃真帝王之脉,令袁“龙心大悦”,大加赏赐。张晓初又名张天师,年约60岁,自称是正一教第62代传人,他不仅认可袁世凯有“九五尊相”,还封他为“圣主”,并赠《玉牒金书》。为了报答张晓初,袁世凯特下令重修天师府。由于这一系列迷信活动,袁世凯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暗示:自己就是真龙转世,当登九五尊位,所以认可杨度等人建立“筹安会”来推动帝制。
    袁世凯因“九五尊相”暗示而备受愚弄
    袁世凯自从迷信自己会有“九五之尊”的龙运后,便对自己的“帝相”迹象十分痴迷,竟因此在生活中屡屡受骗。
    例如,袁世凯有一只朝鲜国王赐给他的碧雕茶杯,袁世凯每觉醒来必先喝一杯由此杯盛放的香茶。一天,一个茶童给袁世凯送茶,见他还在鼾睡,就一直看他,不小心将茶杯打碎,就跑了出去。袁世凯醒来后,发现茶杯摔碎了,就大声训斥茶童,并问茶童是怎么回事。茶童说:“刚才我看见睡在床上的不是大总统,而是一条玉爪大金龙,它浑身闪闪发光,正要腾飞,所以将茶杯跌落。”袁世凯听后怒容全消,赏给茶童一笔钱,叫他不要告诉别人。其实,这是茶童的领班教他这么说的。
    还有一日,袁世凯将要就寝,他的一个小妾忽来说看到一条满身通红的蟒蛇潜入居仁堂,在梁上缠绕了好几圈,她还主动提出陪袁世凯去见那条蟒蛇。袁世凯等人来到居仁堂,真的看见一条浑身赤色的蟒蛇,不想那蛇见到袁世凯等人后,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温顺地沿着大梁慢慢爬行,到西墙后即不见了,袁世凯对此大为吃惊。其实,这条蛇是袁克定与那个小妾连手搞的骗局,蟒蛇是从马戏团借来的。
    另有一日,北海的丛林中忽然升起一道火光,平地冒出一堆新土。袁世凯得知后命人挖地三尺,结果发现一块石碑。当时人们都看不懂,就叫梁士诒来看,他也看不懂,又召刘师培来解读。结果发现石碑上的篆文书:龙站玄黄,坠统失纲。庶民不和,洪范宪章。天命攸归,安吉衣裳。新我华夏,山高水长。这碑文就是说(宣)统失纲,洪(宪)命归。但事实的真相是,这块石碑是由袁克定与梁士诒、刘师培合谋伪造的。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4)
1914年,袁氏祖茔守坟人韩诚匆忙赶来京城,向袁世凯报告:曾祖袁保中坟侧,夜间不时有红光出现,形同火炬,照耀四方。此外,袁氏祖茔附近还长出一株紫藤树,状似盘龙,长逾丈许。最后,祖坟附近还发现了一块刻有“天命攸归”字样的石块。袁世凯闻知大喜,即命将此保护起来。其实,这一切也都是急于当太子的袁克定一手导演的把戏。
    至此,袁世凯已完全接受了“九五尊相”的暗示。在他的心目中,中国社会需要有皇帝来治理,眼下只有他才配当皇帝。所以,由民选总统过渡到天佑皇帝只是一步之差,这是他袁某人的历史使命。可他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奇谈怪事都是骗人的把戏,为的是让他陷入“九五尊相”的圈套!
    袁世凯“九五之尊”的暗示分析
    袁世凯自从形成了“九五尊相”的自我暗示后,就不断寻求天理的支持,而且乐此不疲。他在请郭三威为他察看祖坟时,就曾问:“龙兴之运,年数如何?”郭三威掐算了一番回答:“若称帝,当应八二之数。”袁世凯再问:“这是820年?还是82年?甚至是8年2个月?”郭三威回答:“帝位长久,事后自知,天机不可泄也!”
    袁世凯寻思,自己的朝代绵延820年不大可能,但寿短8年2个月也绝无可能,而82年则完全有可能,这也恩泽三代人了,所以值得一搏。不想袁世凯一称帝就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只做了83天的洪宪皇帝便一病呜呼。后来袁家人曾找到郭三威,责怪他的掐算坑害了大总统。郭三威不紧不慢地回答:“大总统称帝确为八二之数,我何错之有?!事实上,袁世凯确实做了82天的洪宪皇帝,第83天逊位并死亡。袁家人无言以对,这是因为袁家人本能地将“应八二之数”理解为是820年或是82年,他们从未想过这可能只是82个月、82天,甚至是82小时!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5)
袁世凯之女袁静雪曾尖锐地说:“我父亲是有迷信思想的,他既相信批八字,也相信风水之说。有人给我父亲批过八字,说他的命‘贵不可言’。还听得说,我们项城老家的坟地,一边是龙,一边是凤。龙凤相配,我家应该出一代帝王。这些说法,无疑会使我父亲的思想受到影响。他之所以‘洪宪称帝’,未始不是想借此来‘应天承运’吧。”
    由此,袁世凯称帝不仅是贪婪昏聩的结果,也是不良自我暗示的恶果。袁世凯因迷信自己会有九五尊相而利令智昏,偏听偏信,把谗言当真理,将梦幻当现实。到头来只能是一相情愿,一枕黄粱!
    袁世凯为人阴险狡诈,一生曾坑害过无数人。他最后因洪宪称帝而赔上了自家性命,不能寿终正寝。这才是他真正的命数!
    什么是心理暗示
    暗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基本属性。任何人都存在一定的暗示性,但每个人的强弱程度不同。暗示表现为对他人的动作、语言、观念不加批判地模仿或认同,从而导致自己的知觉、判断、情感或行为改变的心理过程。暗示不是以分析、思考、说理的形式发生作用,而是以含蓄、迂回的方式,在无意识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并产生效果。根据暗示的来源,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自我暗示的信息来自本人,他人暗示的信息来自他人或外界情境。
    依据暗示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情况,可将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有利于促进心身健康;消极暗示则会损害个体的心身健康,甚至诱发精神失常或导致严重的后果。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1)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塑造了许多硬汉形象,也疯狂地喜爱各种诸如斗牛一般的冒险活动。有趣的是,在1932年创作的一部关于西班牙斗牛的专著《死在午后》中,海明威写道:“一个国家要热爱斗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那里必须饲养公牛;二是那里的人必须对死感兴趣。”为什么海明威会把斗牛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呢?又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他最终以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呢?
    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罹患多种疾病,精神极度抑郁,经多次医治无效,终用猎枪自杀。海明威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如《第五纵队》、《丧钟为谁而鸣》等。50年代后,他以“宁可被消灭也不能被击败”的硬汉性格为主题,创作了《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以及代表作《老人与海》。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61年7月2日清晨,在美国艾奥瓦州肯乡居的书室中,美国当代一位伟大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把一支双管猎枪塞进嘴里,然后扣动扳机,轰然一响,毁掉了他自己大半个脑袋。
    自海明威自杀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海明威的人生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他有过辉煌,也有过绝望。为什么在海明威迷人成功的一面背后,却是失败的人生另一半?他的自杀是一种勇敢的“硬汉”之举,还是因为他再也无法承受“硬汉”形象给他带来的负担?这背后,又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促使海明威做出如此之举?
    海明威对死亡的渴望
    在海明威的生活经历中,充满了各种冒险式的紧张与压力,他的内心也因此时刻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他不停歇地旅行冒险,寻求各种刺激性生活,只是企图利用这些方式摆脱和逃避沮丧与低落的情绪。他在身体上企盼生存,在心理上却渴望死亡。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2)
在海明威的著作如《在我们的时代》、《战斗者》、《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主题是失落、了结和死亡。海明威所塑造的英雄永远在失败中等待死亡,如果一个人要从死亡中显示出生命的光彩,要从死亡中走出幻灭的狭小世界,要从死亡的阴影中逃脱,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酗酒、**、狩猎、打斗、流血、凶杀。
    1954年,55岁的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他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没能亲自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实际上,他那时候已经病得很重。他的血压高达215/125,他的胆固醇含量达到18%毫克,肝功能也出现了衰竭的症状。这时候,他的情绪出现了很大波动,而且感到眼球十分“干燥” “无眼泪”的眼睛是一种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1959年夏天,海明威为了庆祝自己60岁生日,破例在西班牙举行了一次铺张豪华的生日宴会。整个宴会延续24小时,由巴黎运来的香槟酒,从伦敦运来的中国菜,又向马戏团租来一个射击小队。然而这个时候的海明威,已经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障碍。他除了对别人说自己那些浪漫的往事之外,什么也不再提及。此外,他嘲笑自己的妻子,辱骂客人,使整个宴会气氛陷入尴尬。
    1960年,海明威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他产生了一种病态的固定观念:由于一次轻微的汽车相撞事故,他就担心自己会坐牢;尽管他在银行有足够的存款,但他相信自己再也买不起房屋;他时常感觉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间谍在不断地监视和跟踪自己。他在书桌前可以面对自己的手稿坐上无数个小时,而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他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要自杀的念头。有时,他久久地站在存放枪支的橱柜旁边,手里握着一支枪,通过窗户凝视着远处的山脉。
    从1960年11月到1961年6月,海明威两次被送往明尼苏达州的海奥医院。这是美国最好的医疗中心之一。医生采用电休克疗法对他的大脑进行治疗,但没有获得丝毫成功。海明威断言,在他的房间里藏着传声器,而医生都是秘密间谍。他的精神状况仍无好转,而且显示出越来越严重的自我摧残倾向。
    1961年7月1日,海明威和妻子以及一位朋友去一家饭店用餐。在餐厅入座后,他怀疑周围的顾客都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间谍。回到家里,海明威跟妻子玛丽一起唱了一首意大利民歌,最后海明威向妻子叫喊:“晚安,我的小猫。”这天夜里,他一个人睡在一间小房间里。7月2日早晨,玛丽被剧烈的嘈杂声吵醒。海明威被发现时,已经躺在门厅里。一支步枪就放在他的两条腿中间。血液和肌肉组织的液体飞溅到天花板上。海明威同时发射了两颗子弹,其中一颗子弹穿破了他的头颅盖。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3)
从医学的角度讲,海明威的自杀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因素。海明威的父亲用一把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杀。海明威一生似乎都在模仿并试图超越父亲,让自己表现得更为勇敢,就像所有的儿子都希望超越并战胜自己的父亲一样。海明威去世后,他最爱的妹妹厄休拉在夏威夷大学为文学创作设立了欧内斯特?海明威纪念奖,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能够扫除因海明威自杀而投下的阴影。当从医生那儿得知自己已身患癌症时,厄休拉于1966年服毒自杀。
    海明威的弟弟莱斯特在13岁时亲眼目睹了父亲自杀后的场面,这对他的影响极大,后来哥哥的自杀对他无疑又是一声晴天霹雳。1982年,当他的医生告诉他由于糖尿病的缘故不得不进行双腿截肢手术时,莱斯特也将一粒子弹射进了自己的头部。
    海明威的一个孙女(当过模特和影星)也死于自杀。
    海明威患有抑郁症
    在举枪的一瞬间,海明威到底患了什么病?可以说,除了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生理疾病外,在精神方面,海明威是个抑郁症患者。
    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是最可怕的疾病。医学家做过一个统计,世界上80%的自杀者都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中有20%以上最后因为不能忍受抑郁的痛苦而选择自杀。抑郁症在人群中的发病几率是80%。也就是说,80%的人一生中要受到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的困扰,只是时间长短和病情轻重的问题。抑郁症可以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意志,也可以让一个人整日生活在高度兴奋与狂躁当中。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
    对此,人们要先分清什么是忧郁症,什么是抑郁症。从医学角度讲,忧郁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它通常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劳累等引起,包含失眠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等病症;抑郁症则属于精神病的一种,通常由于长期的自我仇视及情绪低落引起,包含狂躁症、双向抑郁症等。此外,忧郁症患者还多出现入睡困难,入睡1~2小时后即醒,醒后再难入睡等症状,并伴有坐卧不安、无缘无故的恐惧与焦虑等现象;而抑郁症患者则多出现沮丧、忧伤、自卑、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甚至丧失等症状。应该说,长期的忧郁症会导致抑郁症。
    总之,忧郁症是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是亚健康状态的突出表现,如不及时就诊会导致抑郁症;而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也是情绪障碍的突出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完全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意志与身心健康。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4)
就心理学来说,忧郁与抑郁是心灵枯萎的程度不同,是开心能力的不断下降。由此,维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本质上就是提高并维持一个人开心的能力。那么,海明威为什么会产生种种抑郁的症状呢?这要从海明威的幼年经历开始分析。
    海明威自杀意念的心理分析
    海明威在幼年时,和大他一岁半的姐姐马塞利娜长得极为相似,因此被他的母亲格雷丝当做性别相同的双胞胎一样对待。母亲格雷丝经常给海明威穿戴上女童的服装,如粉红的方格花布衣、带花边的白色兜帽、黑色的女童皮鞋、长筒袜。不仅如此,海明威的母亲格雷丝还希望他们“感觉就是双胞胎,什么都保持一致”。在这对假扮的双胞胎之间,马塞利娜在身体上的优势要比海明威大18个月,她不仅个头高,懂得也多,在海明威早年表现出对姐姐的爱戴背后,一直存在一种怨恨,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怨恨更加强烈。他一直称马塞利娜是个“排挤专家”,因为在竞争中,他一直被马塞利娜“排挤”出来,处于不利的地位。
    精神分析学家霍妮提出:由于各种不利的影响,儿童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结果儿童不能形成归属感,而代之以深深的不安全感和莫名的恐惧感,并将其称为基本焦虑。海明威本来是一个男孩,却被像一个女孩子一样对待,还人为地给他树立了一个似乎平等但却强有力的“对手”,这种人为的故意的养育方式带给海明威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这种焦虑,持续了他的一生,并成为他日后抑郁症产生的根源。
    为缓解焦虑,海明威必定在潜意识中采取各种方法,他有一种急切凌驾于他人之上的需求。但是,他的内心最终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满足他的需求,而且可以马上满足他的需求:通过想象。这种日积月累的想象工作最终在海明威心中创造出自我的一种理想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海明威赋予这个形象无限的力量和至高的能力:他变成一个硬汉、一个英雄、一个无所畏惧敢于冒险的人。这个形象的特点与他的特殊需求以及他的才能(写作)有关,他在其中找到了幼年时期缺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其后来的生活中,尽管海明威可能感到他的雄心或完美的理想是他想要达到的,但在潜意识里,他是被迫要达到的。也就是说,在海明威的身上,发生了自发性驱力和强迫性驱力之间的冲突,即“我想做一个硬汉”与“我必须做一个硬汉”之间的冲突。这时,他不再是一个追求者,而是一个被迫者了。他被迫表达自己,表现他理想化的自我,并将这种表达渗透到他现实的生活行为、人际关系和文学作品中。诚如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评说的那样:“一个敏感的人硬要充硬汉。”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5)
由此可见,海明威一生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达成“理想自我”这一任务,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内心指令系统,要求自己做绝对完美的理想形象―硬汉、英雄。然而遗憾的是,过于强烈的硬汉人生,会导致自我的刚愎自用,一旦“硬汉”遭受到打击,自我形象受到破坏,就会因为强烈的反差而产生情绪上的极端失望和绝望,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当海明威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硬汉、英雄”形象在疾病、衰老中逐渐倒下时,他没有能力再用自己的行为维护理想的形象,他体验到矛盾的折磨和痛苦,他感到焦虑与忧郁正在不可避免地侵袭而来。
    在海明威生活的最后十年里,他经常会无缘无故地用言语中伤他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庭广众或是私下里,每当他感到某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对他是一种威胁时,他会对别人的身体进行攻击,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指责对方断子绝孙、性无能、同性恋。同时,他还开始酗酒,希望通过酗酒以及沉溺于写作来改变这种局面,缓解焦虑,但当各种病痛使他无法忍受,健康不再允许、再也写不出作品时,海明威的安全感彻底丧失了,而且最主要的是,对现实的局面,他无能为力,他只能体验更深层次的焦虑和无助。
    最终,焦虑和无助激起了他对自己的敌意、愤怒、轻蔑和仇恨。
    任何形式的自杀都是一种谴责。海明威的自杀是对自己的谴责。对硬汉人生的追求成就了海明威一系列硬汉作品以及文学,可是最终对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神话”而自我谴责、自我憎恨,他对自己矛盾的生活恐惧并最终绝望,最后选择了死亡。
    海明威的自杀告诉后人:死亡臆想是人情感脆弱时的自由浮想,是人之常情的表现。如果这种死亡幻想进入一种偏执的状态,并且不断膨胀,那就会导致自杀。也就是说,很多有死亡动机的人只是无限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是举世无双、空前绝后的,于是便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死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实,与死亡的意念作斗争,本质上是与自我无助感作斗争,也是在与偏执的膨胀作斗争。到头来,死只是一念之差、一相情愿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死带来的问题往往比它带走的问题要多得多。相信死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大多误会了人生!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曾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愿所有珍惜生命的人,都记住这句话!
    心理学论自杀
    弗洛伊德认为:“生命与死亡的本能是人格中的建设倾向和破坏倾向。人生一开始就带有自我破坏的倾向,它结合种种内在的心理与外在环境因素才可能构成自杀行动。”心理学认为,绝望是自杀的根源。它来自个人的孤独感、自卑感、无助感,以及精神疾患等因素。这些因素会使人感到受排斥、遭拒绝、被淘汰,令人感到倒霉的事情专门发生在个人身上。久而久之,人就会越来越绝望。自杀幻想多是自我偏执不断膨胀的结果。由此,有自杀意念的人大多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程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举世无双,于是便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1)
第3章人格缺陷篇
    人格缺陷(personalitydefect)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冷漠、依赖、多疑,或者自负、孤傲、偏执、强迫等,甚至出现敌视、暴躁、冲动、破坏等。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它们不仅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也妨碍其正常的人际关系,进而对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的局面。在这种局面的形成过程中,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其著名的《隆中对》三分天下方针的指导下,诸葛亮辅佐刘备借荆州、占益州,西入巴蜀,连吴抗曹。终于在赤壁一战后,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得以成形。
    然而在诸葛亮主持蜀国政务期间,在《隆中对》的策略方针指引之下,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并且朝中事情,不分大小,事必躬亲,可谓是追求完美的代表。可恰恰因为他过分追求完美,导致军政管理上的诸多失误,使得蜀国实力衰弱,刘备克复中原的梦想终成泡影。蜀国之兴亡,可以说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是什么样的心理动因支持着诸葛亮一定要以《隆中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呢?他为何如此执著于完美呢?
    诸葛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具体反映在其主政蜀国的两大特点上:第一,军政管理,事无巨细;第二,连年北伐,穷兵黩武。而其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根源可以归结为“效忠以死情结”和“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追求完美,一方面让他自己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压力,导致他夙夜忧叹、身心疲惫,过早退出了历史舞台;另一方面也让蜀国后期缺明主、乏能将、国力衰微,真是可悲可叹。在心理学中,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中国台湾地区心理学家张春兴(1991年)在《张氏心理学词典》指出,完美主义是指:“在工作表现上对己或对人所要求的一种态度。持完美主义的人,对任何事都要求达到毫无缺点的地步,难免只按理想的工作标准苛求,而不按现实情境考虑应否富有弹性或余地。”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2)
史书中对于诸葛亮的记述十分丰富,使得我们有丰富的资料支持对于他人格特点的推断。诸葛亮治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体上讲,对于蜀国的巨大功绩和贡献,自古以来多无异议。而史学界争议最多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诸葛亮在政务军务上面事无巨细、务必躬亲的做法;二是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连年兴兵北伐的战略决策。这两个方面都与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有密切的关系。
    由此,诸葛亮的工作状态完全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而这些都是他完美主义人格的典型表现:一方面,他本性上注意细节,务求完美;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才智超人,担心他人代劳不能尽善,因此不愿放权属下。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后果
    军政管理,事必躬亲
    撇开史书,先总结一下源于诸葛亮主政的成语,也收获颇丰。事无巨细,德薄任重,食少事繁。可见,其管理上事必躬亲的这一特点是广受世人关注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是说,诸葛亮一人身兼中央、地方两职,等于从大政方针决策,到政令下达到地方的具体实行,都是诸葛亮一个人来担纲。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可见,诸葛亮实际上将蜀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立法等方方面面都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首先,蜀汉朝中的人事考察和任免都由他亲自安排。他上表后主,安排了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将军向宠,到尚书、长史、参军等一般官员来管理国务。可以说,从上到下的整个行政体系,诸葛亮对每个官阶的人选都亲自考察任用。另据记载,甚至后主刘禅的纳妃,诸葛亮也曾以“甚贤”为由,力荐张飞之女入主后宫。
    此外,诸葛亮还亲自主持屯田、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派兵驻守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他亲自过问农业生产和蜀锦纺织业的发展;亲手改进兵器“连弩”,发明“木牛流马”,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此外还亲自将这些施政经历记述下来,多达24篇,14万余字。对此,陈寿谓曰:“亮言教书奏多客观,别为一集。”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3)
正史中对于诸葛亮“事必躬亲”较为详细的记载是《襄阳集》中杨劝谏一节。主簿杨曾经见诸葛亮亲自校订簿书,于是说:“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此话让诸葛亮感触很深,在杨去世之时,诸葛亮为知己的故去垂泣三日。
    章武三年春天,刘备在永安病危,将管教儿子连同兴国安邦的内外事务托付给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为此,他夙兴夜寐,日理万机,意尤嫌不足。首先,诸葛亮情绪抑郁。对此,他自己的陈述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其次,诸葛亮有进食障碍,《魏氏春秋》记载:“亮使至,(司马懿)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繁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食不至数升。宣王(司马懿)曰,亮将死矣。”再次,诸葛亮非常可能因为长期的工作压力和抑郁情绪而罹患身心疾病,《魏书》对此的描述是“亮粮尽食穷,忧恚呕血”。
    总之,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影响下细致辛苦的工作状态,以及由此导致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令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之后,带着无限的遗憾病殁五丈原,早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连年北伐,穷兵黩武
    据内地学者王国民先生(2006年)对史料记载的不完全统计,“自刘备攻占益州至蜀亡的50年间,蜀汉对外用兵近30次,其中大规模战争和军事行动将近20次”。而其中在刘备亡故,诸葛亮主政的短短11年间,他指挥的对曹魏的大战就多达七次,包括“五次出征和两次御敌”。五次主动出击的北伐战争,更是集中在六年时间里。笔者依照正史记载,将诸葛亮北伐年表整理如表3-1所示。
    表3-1
    蜀建兴6年春公元228年首次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
    蜀建兴6年冬公元228年诸葛亮再次北伐,蜀军出大散关,围攻陈仓20余日不下,粮尽而退
    蜀建兴7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4)
蜀建兴9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伏杀魏将张。因粮草不济退兵
    蜀建兴12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因积劳成疾,病故五丈原
    诸葛亮每次出兵中原,都面临三大困境:山高路远、兵源不足、粮草不济。因此,尽管他对于每一次的作战都进行审慎的考虑和精心的部署,仍然不免负多胜少。单从兵力对比上看,蜀国就处于明显的劣势。据台湾学者陈文德先生考证,在第一次北伐前,“曹魏一方占有九州岛岛领地,总户数大约60万户,人口约为433万;孙权集团占有三州,总户数约52万户,人口约230万;而蜀汉只辖有益州,总户数约38万户,人口约94万。”由此,诸葛亮每次出山,魏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召集数十万军马对抗蜀军,这是蜀国倾尽国民也无法抗衡的。
    依内地学者吴国联先生考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实际兵力只有5万,而魏国单在长安就驻有20万部队,曹真、郭淮的20万部队迅速增援,其后魏明帝亲率30万大军作为后备。可见北伐受挫并非意外,依笔者之见,纵使马谡未失街亭,蜀国胜率依然不大。
    《三国志?诸葛亮传》曰:“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他五次北伐有两次就是因为粮草问题而退兵。唐朝李白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地区山势险恶,部队长途出征沿途缺少补给,只能依赖后方的粮草运抵前线,这种作战方式显然具有极大的风险,难以持久支撑。即使他才智过人,以木牛运粮,也是于事无补。诸葛亮在后期发现了之前的战略弊端,“是以分兵屯田”,可惜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由此,诸葛亮每次兵出祁山,在交通、兵源、粮草上均不占优势。在蜀魏国力悬殊至此的情况下,即便刘备在世,也未必会为了复兴汉室而如此穷兵黩武。诸葛亮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次次的举全国之力北伐曹魏,具有明显的偏执性行为特点。值得提出的是,六年五伐实际上是与诸葛亮的治国初衷相违背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了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陈述了一套整体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根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设想,复兴汉室的大业应当分为三个战略步骤:第一步,占据荆州,夺取益州;第二步,连吴抗曹,三分天下;第三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个三步战略表达的是诸葛亮稳步提升国力、伺机收服失地的思想。与此对照,诸葛亮的连年北伐显然有失理性。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5)
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分析
    心理学上,完美主义人格一般用来描述一类负面的心理特征,临床上属于病理心理的范畴。那么,诸葛亮这种完美主义人格影响下的工作方式是否给他造成了不良影响呢?身心医学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和许多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内地学者王敬群等曾将完美主义与心理病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总结为六类,包括“①抑郁;②社交焦虑与社交恐怖;③人格障碍;④强迫症;⑤进食障碍;⑥身心障碍”。由此,我们可以经由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发现,给予诸葛亮“夙夜忧叹、食少事繁”以合理的解释。
    诸葛亮非理性的连年北伐,通俗地讲包含了他对既定理想与目标的执著追求,也包含有酬答知己、报知遇之恩的因素。就心理学而言,诸葛亮作为一个完美主义人格者,常因为对自己完美理想的信仰而陷入定式思维,因此才执著于频繁的军事行动。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诸葛亮如此苛求完美呢?这可以归结为他的两大情结,即效忠以死情结和克复中原情结。
    效忠以死情结
    《心理学大词典》将情结定义为:“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吸附许多经验,使当事者的思想行为及情绪易受这种情结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情结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见或偏好。情结也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难加以理性控制。
    诸葛亮去世之后,后主刘禅赐其谥号为“忠武侯”,可以说是对其忠诚的最大肯定。诸葛亮表现如此鲜明的誓死效忠,最为直接的心理原因,可以称为效忠以死情结。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在蜀中称帝,封诸葛亮为丞相时对他说:“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对诸葛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期望诸葛亮能够勤勉努力,尽心辅政。
    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于重要人物评价的高度重视,刘备的信任和期望就令诸葛亮逐渐将知遇之恩与其对完美道德的追求结合起来,形成了其对忠君报国这一完美形象的信仰。后来刘备托孤时的嘱托,更加强化了诸葛亮的这种完美思考。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6)
章武三年春,刘备于永安病重,召亮于成都嘱托后事,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白帝城托孤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戏,这前一半戏由刘备唱,因为他巧言托孤,给诸葛亮以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后一半戏则由诸葛亮唱,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在刘备病榻前的誓言。
    换言之,刘备的一番临终之言使诸葛亮的思维中形成了“效忠以死情结”。它使得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蜀国的军务政务中出现任何纰漏,诸葛亮都会归咎于己。所以诸葛亮可以心甘情愿地夙兴夜寐,日理万机,意尤嫌不足。而当他听说司马懿评论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时,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可见诸葛亮“效忠以死情结”有多深。
    由此,诸葛亮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要是能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能报效其对先帝的一片忠心。如此算来,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绝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报答主公对他的无限信任;二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视克复中原为己之大任,经年用兵不断,虽皆无功而退,却仍矢志不渝。其实诸葛亮对于国力的衰弱并非没有意识。在第一次北伐前,他上书后主刘禅,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但是六年五征的偏执行为也是事实。如前文所述,诸葛亮连年兴兵是他完美主义人格的表现。具体地讲,他的完美主义人格之所以与连年北伐这一事件纠结起来,正是由于“克复中原情结”的作用。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表现出极高的自我评价。他虽在隆中躬耕陇田,却尽晓天下大事,一直在留心寻找可以使自己施展抱负的主公。笔者认为,诸葛亮生长在汉末战乱环境中,同时因为家庭上的汉臣背景及儒家教育,对篡权多为的军阀怀有鄙恶之情,一直称曹操为汉贼。由此,诸葛亮年轻时起就明确了“兴复汉室”这一政治理想。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称:“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因此,他要寻找的主公必须是一位刘姓的汉室宗亲。而当时刘姓权势人物只有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此二人皆无大器之相。所以诸葛亮其实早已注意到刘皇叔的存在,后来故意三顾而相见以试探刘备的诚心。一旦刘备表现出了诚意,诸葛亮即以三分天下之大计相告,刘备顿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于是一代君臣相依的楷模就这样出现了。由此可以说,诸葛亮期盼刘备之心一点儿不亚于刘备期盼孔明之心。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7)
诸葛亮辅佐刘备,志在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可惜刘备中道故去,于是克复中原的重任就全落在诸葛亮一人身上。诸葛亮日夜图报先帝之恩,经年在外作战,不能督教后主刘禅及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使他们成为贪图安逸、纸上谈兵之徒。但在诸葛亮心中,中原一日不克,他就一日不心安。诸葛亮“克复中原情结”之深可谓到了强迫意念的地步。
    对于诸葛亮“克复中原情结”的形成,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论可资借鉴:“(亮)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也就是说,诸葛亮执著于克复中原,一方面与其一直以来的政治理想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对自身智力和道德上的优越感使得他不能信任他人。可悲的是,诸葛亮还是不辞劳苦,六年五伐,为了克复中原,匡扶汉室,病殁在克复中原途中。其“克复中原情结”之深,令人泣下。
    诸葛亮的人格悲剧就在于他过分地追求完美,既累死了自己,也拖累了国政。相比之下,东吴君臣,虽国势强过蜀汉,又据有荆州之战略要地,却从不言克复中原之事,而是随遇而安。由此,在东吴做臣子要比在蜀国轻松得多。难怪诸葛瑾有机会好好调教诸葛恪,使其父子皆成为东吴之权臣。在三国史上,诸葛瑾并不比乃弟功勋卓越,其子诸葛恪对东吴政坛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是乃侄诸葛瞻所能相比的。
    也不知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在九泉之下,怎样讨论这件事。
    完美主义人格的表现
    完美主义人格的具体表现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辛苦工作,注意细节,做事务求尽善尽美。
    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高于别人。
    要求规矩,缺乏弹性,容易产生对自己完美理想的信仰,从而陷入定式思维。
    行事谨慎,力图成功,不能宽容自己甚至他人的失误。
    非常在意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评价和期待。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1)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
    1895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但它只维持了103天就夭折了。那么,是什么决策失误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对此问题,史家们至今仍聚讼不休,尚无定论,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新的启示。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生于士宦家庭,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曾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1897年,光绪帝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但新法推行仅103天即被慈禧太后废止,因此又称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往日本,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康有为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1927年,康有为病死于青岛。
    戊戌变法的三大决策失误
    史学界一向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三大症结:一是变革操之过急,不仅导致维新派与洋务派决裂,也使维新派与保守派过早摊牌;二是没有积极争取慈禧太后的支持,反而把她推向保守派一边;三是关键时刻错用袁世凯,致使维新派被一网打尽。而这三大失误的形成,都与变法维新的核心人物康有为做出了一系列错误决定有关。
    戊戌变法的第一大败笔是举措激进,言辞激烈,没有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而使一些最初支持或同情维新的朝臣大吏改变了原有的立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康有为的个性张扬与刚愎自用有极大的关系。其实,在治学早期,康有为就以自己的名气而骄躁轻狂。例如,当年孙中山曾仰慕康有为之名,托人转信致结交之意,但康有为却回复说:“孙某如欲结交,宜先具门生帖拜师乃可。”孙中山由此黯然离去,这使康有为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志同道合者。假如康有为诚心接受了孙中山,真不知中国的近代史会是什么样。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2)
还如,变法初期,时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张之洞曾对康有为十分礼遇,盛邀他“入江宁后20余日……隔日一谈,每至深夜”,其关爱之殷殷,可见一斑。其间,张之洞曾力劝康有为言辞谨慎,少讲过激言论。但康有为完全不把这位长自己21岁的前辈放在眼中,反而认为张之洞“不信孔子改制,频劝勿言此学”是与自己对立,最终“以论学不合背盟”为由,将张之洞拒于千里之外。
    戊戌变法的第二大败笔是没有积极争取慈禧太后及其他权臣对变法的支持,反而深深触犯了他们的尊严与利益。这也与康有为的偏激思维有直接关系。例如,康有为曾力劝光绪皇帝下令裁去一大批闲散衙门和冗员,这本无问题。但其中不少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人员,对此光绪帝应当谨慎从事才对。可惜,光绪帝没有注意这一点,反而为自己一时的皇威表现而自我陶醉。这导致慈禧太后在变法后的第四天,迫使光绪帝发出三道谕旨:罢黜支持变法的帝师翁同;新授二品以上大员须到太后前谢恩;任命荣禄署直隶(今河北)总督,兼领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和袁世凯(新建军)三军。这样做旨在孤立光绪帝,打击维新派,并将精锐的北洋诸军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外,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带领弟子建立了强学会,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当时有仰慕之心,特提出“以三千元入股”来支持强学会,不料这遭到了康有为的严词拒绝。其实,强学会拒绝李鸿章本无可厚非(因为他当时代表清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但严词拒绝就有一些不明智了。
    事实上,在戊戌变法的危急时刻,光绪帝曾十分后悔当时将李鸿章贬为两广总督,这样就缺少了一位与慈禧太后及其他保守派沟通的人物。清朝的另一位权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曾是朝臣中支持变法的人,但后来他也因康有为“语太讦直,无益只生衅耳”而力劝光绪帝弃用康有为,并十分担心他的轻狂躁进会导致整个变法的失败。
    戊戌变法的第三大败笔是在变法危机的关键时刻,维新派们误信袁世凯,请他执行囚禁慈禧、铲除荣禄的计划。这就是所谓的“杀禄围园”,其幕后推动者也正是康有为。
    其实,这是一个铤而走险的方案,完全没有胜算的把握。因此当时维新派的一些核心人物(如王照、毕永年、谭嗣同等人)都曾十分怀疑这一计划的可行性和成功性。但康有为坚持己见,一意孤行,并声称自己已成功离间了袁世凯与荣禄的关系,“袁必为我所动”。最终维新派决定由谭嗣同夜访法华寺,劝说袁世凯勤王救主。可结果正如王照等人所担心的那样,袁世凯一方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谭嗣同对他的信任;另一面投靠旧党,向荣禄告密,彻底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3)
在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失误的作用下,慈禧太后于1895年9月21日颁发诏书,囚禁光绪帝,捉拿维新派,并于28日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
    康有为举事操之过急
    变法初期,慈禧也是全力支持变法强国的(见表3-2),因为她也深受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最终签订《马关条约》的刺激,并图谋变法自强。为此,她曾一度放手让光绪帝主持朝政,尝试变法维新,并特别面谕光绪帝:“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由此,光绪发布了由翁同起草的《定国是诏》,把讲求西学,变法自强,作为清王朝的国策,使维新运动取得了合法地位。
    可见慈禧当时并不反对变法,而是持赞同态度。如果康有为能够充分抓住这一契机,调整变法步伐,把“主张变法”的桂冠送给慈禧,并维持其权威地位,则有可能争取到她对变法维新的进一步支持。这样就有可能排除顽固派官僚对变法的阻力,使变法得以进行下去。可惜的是,康有为看不到慈禧对变法的赞同态度,坚决“扶此抑彼之策”,甚至把慈禧的赞同视为阻挠,这种策略性的失误最终惹恼了慈禧本人,为后来的戊戌政变埋下了祸根。
    表3-2慈禧支持改革的部分事例
    时间事例
    1901年7月24日慈禧下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901年12月23日慈禧发布懿旨,破除满汉不通婚禁令,禁止妇女缠足
    1905年9月2日经慈禧太后恩准,清王朝下诏废止科举制
    1906年9月1日慈禧做出了发布立宪诏书的决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档《钦定宪法大纲》的雏形
    至于李鸿章,虽然他当时名声很差,但他自始至终对变法是持欢迎态度的。如在百日维新中,裁撤冗衙一事曾阻力很大。李鸿章时在总理衙门,他曾引经据典,制定了并裁方案,使之得以顺利实行。可惜的是,康有为等人对此并不领情。此外,虽然维新派一向拒绝加入其阵营,但李鸿章对康有为的作为仍颇为赞许。即使在戊戌政变后,他还直言“捕新党之谬”;而当西太后说有人告他是新党时,李鸿章曾坦然表示:“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新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可惜,这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4)
康有为认为:“以皇上之圣武行之,中国之强,可计日而待也。”这种偏激思维极大地误导了光绪皇帝,使之过分相信自己的皇威,在变法中不分轻重缓急,而是冒进改革,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不仅在宪法制度上力求速变,还在服式、发式、纪元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上力求突变。结果欲速而不达,逼得保守派疯狂反扑。
    毛主席曾言:“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变法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史学界一致认为,操之过急是戊戌变法夭折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用人不当又是导致操之过急的根本原因。康有为作为变法维新的核心人物,其激进性格对变法理念的推广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对政策实施起到极大的误导作用。决策学上有一条原则,就是“做对事,并把它做对。”
    康有为的悲剧在于:他虽然做了正确的事情,却没有能把它做对。可惜,历史无法重来!康有为的激进人格分析
    康有为性格中的狂妄与自大,在很大程度上酿成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而从心理学上讲,康有为的狂妄与自大是典型的激进性格表现。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将人的性格(character)定义为一个人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因而显现出来的特殊作风,并将人的性格分为激进性格(攻击性性格)和非激进性格(非攻击性性格)两种。具体地说,如果一个人在追求权力或优越目标时,以与他人为敌的方式呈现自我,并在表面上伤害他人,那他就属于激进性格;如果一个人以自我撤退的方式来操纵他人的关心,并在表面上不伤害他人,那他就属于非激进性格。
    激进性格如果过度发展,就会达到一种偏激状态,它使人看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他人善意的规劝一概不予理会。它还会使人做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名轻实,对他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却总是夸大自己的作用。而在决策过程中,激进性格者可导致思维的两极化,每当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时,会将问题简单化、单一化。这样的“一根筋”做法,缺乏变通,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表现出A型人格的特征。
    激进性格的最终结果就是自恋人格障碍,即当自我由于不能以正常方式满足成就动机,就会过度关注自我的外在评价,有时甚至会把是否得到他人的关注视为行动的唯一理由,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5)
联系到康有为身上,狂妄与激进可谓贯穿了他的一生。在他看来,自己是同天上诸“魔”斗争的“超人”,“常夜坐弥月不睡,恣意游思,天上人间,极苦极乐,皆现身试之。始则诸魔杂沓,继则诸梦皆息,神明超胜,欣然自得”。如此“超人”,怎么可能与无名鼠辈的孙中山来往,又怎么会屈就张之洞等人的压力?在此狂妄偏激的心理作用下,康有为单纯地认为,只要光绪帝“令群臣签名具表,咸去守旧之谬见,力图维新”,则可“一日之间,风云俱变”。他甚至拍着胸脯放言,只要中国效仿日本维新,定能“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这种简单思维的荒唐在于,变法维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众大臣只有先在思想上完全接受了变法维新的理念,才能在行动上心甘情愿地加以实施。而这岂能是“一日之间,风云俱变”的事?!更可怕的是,光绪帝当时虽贵为天子,却根本没有实力抗衡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而中国的现状也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有着天壤之别。
    由此看来,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的骄气、狂妄的偏激人格岂可辞其咎!康有为的狂妄激进表现见表3-3。
    表3-3康有为的狂妄激进表现
    言论表现影响
    (续)言论表现影响
    A、B型人格理论
    1959年美国心脏科医生弗里德曼(Friedman)和罗森曼(Rosenman)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有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他们称之为“A型行为类型”,并提出“A型行为的人易患冠心病”这一假说。这一身心医学研究所涉及的行为模式理论逐步被人格心理学收纳,成为描述人格特征的一个概念。
    A型人格与B型人格已经成为人格特质的一种区分方式。A型人格者较具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紧张。A型人格者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其他事进行攻击。与此相反,B型人格者则属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6)
恺撒:自负人格导致忘乎所以
    罗马帝国统治者恺撒,在世界古代史上赫赫有名。他虽从未登上过皇位,却被人常以“大帝”相称。千百年来欧洲人谈论恺撒就如同中国人谈论秦始皇那样。恺撒是英雄的象征,是才智的化身。他的姓被用来代表罗马历中的五月,他的名曾被用来代表罗马皇帝的尊号,但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在元老院被自己亲信的人刺杀。
    为什么说恺撒是一位悲剧人物呢?他的悲剧,又是如何酿成的呢?
    恺撒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前102年―前44年),或称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检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斯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恺撒被杀后,布鲁图斯说:“我爱恺撒,但我更爱罗马!”可是罗马的平民没有一个人对恺撒之死表示高兴,恺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辉煌成就使恺撒自我陶醉
    恺撒于公元前102年诞生在罗马一个名门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出任过罗马大法官,他的叔父出任过罗马执政官,他的母亲则出生于另一个罗马执政官的家族。少年时期,恺撒就有远大的志向,他善于辞令,工于心计,且为人坦诚热情。20岁时,恺撒投身军旅,开始了他为期10年的戎马生涯,并作战英勇,屡立战功。这不仅增长了恺撒的军事才干,也磨炼了他的坚毅斗志。30岁时,恺撒退出军旅,投身政治。他以自己高贵的出身、俊朗的外表、华丽的服装、丰富的阅历及善辩的口才很快赢得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很快赢得了“慷慨大方,虚怀若谷”的名声。
    恺撒32岁时,升任罗马财政官,这使他成为罗马政坛上的一颗明星。投身政界后,他利用平民对苏拉寡头统治的不满,屡屡质疑当权者的错误政策,扩大了个人的政治影响,人们普遍称赞他慷慨仁慈,忠于朋友,富于同情心。所有这一切,都使恺撒对自我充满了优越感。恺撒40岁时,出任西班牙总督。在当时的罗马政坛,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庞培,另一个是克拉苏。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并争相拉拢恺撒。恺撒也与庞培和克拉苏达成秘密协议(史称“三头同盟”),规定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得单独执掌政权,而要三方协作。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7)
这样,恺撒跻身罗马政坛三雄之列,成为罗马政治的实权派人物。42岁时,恺撒当选为执政官,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政治梦想。任满后,他又出任高卢(今法国、比利时一带)总督。在任内,他利用高卢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活动,在十年间征服了大半个高卢。其中,恺撒也掠夺了大量的战利品及几十万战俘,这都使元老院的贵族们对他大喜过望,不断给他发贺表,这更增强了恺撒的自我陶醉感。他不再满足于跻身于“罗马三强”之列,而要向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看齐。
    恺撒48岁时,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因羡慕恺撒在高卢的战绩,也出兵帕提亚(安息),企图掠夺那里的资源。不料克拉苏竟被安息人打得一败涂地,本人也在交战中阵亡。由此,恺撒的对手仅剩庞培一人。公元前52年,庞培的亲信迈罗杀害了深受平民拥护并同情恺撒的保民官克罗狄,引发了平民和被释奴隶的暴动。元老院的贵族们惊恐万状,连忙任命庞培为罗马独一无二的执政官。庞培上台后,一方面残酷镇压暴动,另一方面也实行了一系列打击恺撒势力的活动。在庞培的影响下,元老院通知恺撒,要他限期交出兵权。恺撒知道这是庞培的阴谋,便提出除非庞培也交出兵权,否则他是不会主动交出兵权的。由此,元老院宣布恺撒为人民公敌,并任命庞培为罗马的保卫者。对此,恺撒毫不示弱,他亲率大军渡过意大利与高卢省之间的界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罗马。庞培虽然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却无法抵抗恺撒的神速进军,带领着一批元老院的贵族逃往希腊。就这样,恺撒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罗马。
    在之后的两年内,恺撒转战西班牙、希腊等地,彻底消灭庞培的势力。恺撒用兵时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并进军神速,屡创胜绩。特别是在法萨卢战役中,恺撒的兵力虽只有2.3万人,却能一举击溃5.4万人的庞培军团。这是恺撒一生中最辉煌的一仗,也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庞培兵败后逃亡埃及,后被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杀死,并将其人头献给恺撒。
    至此,恺撒成为罗马共和国前所未有的最高主宰,没有人敢当他的面说“不”字。
    自我陶醉使恺撒轻视政敌
    恺撒56岁时返回罗马,受到空前的欢迎。他被推举为终身保民官、终身罗马大祭司及为期10年的执政官,并被冠以“祖国之父”的称号。由此,恺撒集军、政、司法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光如此,元老院还规定恺撒可以坐由黄金象牙雕饰的宝座上处理公务;可以永远穿着凯旋的服装致祭;最高行政长官就职时要向恺撒宣誓效忠;将罗马历中的昆提利斯月改为带有恺撒家族姓氏的朱利亚(July)月。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8)
由此,恺撒成了一个空前大国的无冕之王。他的名字成了尊严和权力的象征,他的雕像出现在罗马城的大街小巷,他的亲信遍布帝国各级政府机构,他的事迹被人们广泛地传诵。此时,恺撒的功名已超过了他的崇拜偶像―亚历山大大帝。他听惯了别人对他的颂扬,开始像帝王那样发号施令。恺撒的自我陶醉真是达到了顶点!
    由于恺撒的权势超过了罗马共和国历史上任何一位权力人物,元老院的某些贵族对他日益不满。他们暗中串联,阴谋刺杀恺撒,其中就有曾是恺撒最亲密的同事与战友的狄西摩斯?布鲁图斯,还有西泽情妇的儿子马可斯?布鲁图斯―一个屡次蒙西泽赦免死罪的优柔寡断的年轻人。他们经过精心策划,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邀请恺撒到元老院议事,并每人身藏一把匕首,预谋当场刺杀恺撒。那天,恺撒只身一人来到会议厅。坐到黄金宝座上,笑着说:“现在不就是3月15日吗?”就在这时,一个阴谋者跑到他面前,抓住他的紫袍,像是有什么事要请求他。原来,这就是动手的暗号,之后众人一拥而上,用短剑刺向恺撒。
    开始时,恺撒还奋力反抗,但当他看到自视为绝对亲信的马可斯?布鲁图斯也举剑向他刺来时,便放弃了抵抗,颓然倒在地下,用紫袍蒙面,听任他的仇敌乱刺、乱砍,至咽气为止。他一共被刺23处,其中3处是致命的,最后死在庞培雕像的脚下。
    恺撒的自负人格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恺撒之所以会死在一批令他平时不上心的小人物手中,是因为他人格当中存在相当成分的自负。这突出表现为:自以为是,轻信他人,喜欢听恭维之辞,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过分宽容。反映在恺撒身上,他早年处事还是十分谨慎的,但随着他功名的不断扩大及地位的不断提高,他变得越来越自负,越来越享受别人对他的赞赏,也越来越丧失了对政敌的警惕。由此,恺撒过分相信自己的宽容,误以为这一定会得到善意的回报。但在政治斗争中,宽恕并不能化解所有的政见冲突。所以,当恺撒发现就连马可斯?布鲁图斯也持刀上来刺杀他时,他彻底绝望了,因为他的自负令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此外,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自负人格的状态下,他还会形成表演型人格障碍。所谓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希望表扬和敬佩,自我陶醉,喜欢表现自我,愿意出风头,有个人英雄主义倾向,极端追求并享受他人对自我的关注。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9)
反映在恺撒身上,他太迷信个人的领袖魅力与感召力了,误以为凭借自己当时的权势,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可是在政治运作中,“众望所归”与“众的放矢”只是一个铜板的两面,随时都有可能相互转化。恺撒的自我陶醉使他失去了自知之明,整个人都沉浸在个人光辉、英勇、宽容大度的英雄形象里,以至于忽视了很多可以拯救自己的机会。然而,就在罗马街头的某些人为恺撒欢呼时,元老院的某些罗马人正在为他的存在而担忧。
    具有戏剧性的是,恺撒在只身一人奔赴元老院会议厅之前,他就已经得到警告,说这天会有人要谋刺他,但他拒绝带卫队,并说:“要卫队来保护,那是胆小鬼干的事。”在恺撒奔赴元老院的路上,还有人给他递上了一个小布条。可是由于恺撒太专注于与沿途的罗马人握手致意,虽一直手握那个布条,却忘了加以阅读。后来发现,那个小布条上所写的内容正是提醒他元老院有人想刺杀他!恺撒一生在对敌斗争中绝少失误,可就是由于这次小小的失误,他成为历史人物。这都是因为恺撒太自我陶醉了!
    恺撒从一个没落贵族荣升到罗马共和国最有权势的人物,用了整整38年。可他从罗马最高统帅和执政官到被刺身亡,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恺撒一生发表过无数激动人心的演讲,但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怎么还有你,布鲁图斯。”
    恺撒之死,本质上也是由于他的自负人格误区所导致。
    自负型人格特征
    自负型人格的特点是: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自负的人又很容易感情用事,待人处事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
    持这种人格的人缺乏自我觉察,在家常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喜欢听别人的恭维之词,令他人对他敬而远之。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1)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晨,日本代表团登上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签署投降书。代表同盟国在受降仪式上签字的是身穿开领衬衫,斜戴镶金边军帽的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纵观麦克阿瑟的戎马生涯,他是美国西点军校最优秀的毕业生,也是战场上最英勇无畏的将领,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等职,可谓功勋卓著。同时,麦克阿瑟也傲慢自大,爱出风头,不仅得罪了不少同事,也直接导致朝鲜战争中美军的惨败。为什么麦克阿瑟会取得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经历惨痛的失败?他的行为处事有什么人格特征?这种特征又反映了什么?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1880―1964年),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麦克阿瑟190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100年来最好的,后被任命为少尉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军第42师师长,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西南太平洋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麦克阿瑟是“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麦克阿瑟爱出风头
    在美军高级将领中,麦克阿瑟是一个典型的出生于军人世家的军人。他生于1880年1月26日,去世于1964年4月3日。在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先后担任过旅长、师长、西点军校校长、驻菲律宾美军总司令、美军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
    麦克阿瑟渴望胜利,敢于冒险,骨子里是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捕获的猎物一样多;尽管他也曾像狼一样,有过失败的捕猎,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作为磨炼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狼一般的性格,即是对成功有着强烈的甚至偏执的渴望。渴求成功心态的人,在心理上会表现得十分机敏,而在行动上则会果敢而有决断力。用在麦克阿瑟身上,在他的梦想里,他就是战斗不息的人,永远要做战场上的英雄。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2)
麦克阿瑟最崇拜的人是他的父亲。而他对战斗的天然热爱,也来自于他的父亲。麦克阿瑟的父亲名叫阿瑟?麦克阿瑟。美国内战爆发后,老麦克阿瑟急于参战,竟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托人说情,最后到第24志愿步兵团当了一名少尉副官。从此,麦克阿瑟军事家族开始进入显赫阶段。老麦克阿瑟的最高军衔是中将,最高职务是美国驻菲律宾首任军事总督,这就为麦克阿瑟热爱的战争事业搭建了平台。所以,当麦克阿瑟还是个婴儿时,就开始熟悉军营生活。
    他晚年曾说:“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军号声!而这一切,都是我的父亲给我的。我的父亲不仅给予我生命,而且给予了我一生的职业道路。”麦克阿瑟从小追求的目标,就是做一名军人,当一名将军。1912年9月5日,老麦克阿瑟因心肌梗塞去世,从那天起,麦克阿瑟一直带着父亲的照片,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半个多世纪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父亲那张微胖的面容和略带骄傲的目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是美国著名“彩虹师”的指挥官。1918年2月中旬,麦克阿瑟率彩虹师开进洛林南部吕内维尔防区的堑壕中。很快他便在一次夜袭中证明自己是远征军中最引人注目、最英勇无畏的军官之一。麦克阿瑟指挥彩虹师勇猛而顽强地投入了战斗。在一次出击中,他亲自指挥一个营向敌军发起进攻,第一个跃出战壕,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去,并高喊:“跟我来!”于是士兵们呼喊着冲了上去,与敌短兵相接,最后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有一次,他一身乔装打扮,手提马鞭,脸上涂泥,未报告师长就随法国人的突击队去袭击德军阵地。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而残酷,最后大约有600名德国人被俘,其中有一名德军上校是麦克阿瑟用马鞭击中擒获的。还有一次敌军进行炮击,麦克阿瑟镇静地坐在指挥所里无动于衷,他身边的参谋人员都为他捏着一把汗,麦克阿瑟却对他们说:“整个德国还没造出一发能打死麦克阿瑟的炮弹。”
    对于麦克阿瑟这种狼一般的战斗精神与渴望胜利的强烈勇气,他的师长这样说道:“在英雄主义和勇敢行为非常普遍的地方,他的勇敢是很杰出的。”美国另一位著名将领巴顿将军曾在一封写给他妻子的信中这么形容麦克阿瑟:“我正好行进在一个旅的阵地上,他们都卧倒在弹坑里,但麦克阿瑟将军没有,他站在一个小高地上……我走过去,一阵炮火向我们袭来……我想两个人都打算离开但又不肯开口,于是我们就等着炮火向我们扑来。”当一发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尘土扑面而来时,巴顿直直地站着,但向后退了一步。“别害怕,上校,”麦克阿瑟幽默地说,“你是听不到打中你的那发炮弹的”。这一天麦克阿瑟在战场上的表现使他赢得了第五枚银星勋章和巴顿永久的尊敬。巴顿告诉他的家人,麦克阿瑟是他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3)
后来,战争结束后,彩虹师师部的参谋们给了麦克阿瑟一个永久的纪念。那是一个金质烟盒,上面的铭文可能是美军参谋军官们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献给勇敢人群中的最勇者。”
    麦克阿瑟刚愎自用
    在麦克阿瑟的意识中,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成功欲和表现欲。他那贵族出身的母亲从他孩提时起就开始向儿子灌输功名思想和责任感。这种过高的成就意识虽然对麦克阿瑟成长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得他对那些平凡的工作总是提不起精神。
    1903年6月11日,年仅23岁的麦克阿瑟以平均分数98.14分的记录毕业于西点军校,被分配到工兵部服役。他首先被安排到萨克拉门托和圣华金谷参加一座矿井的管理工作。岂知他认为这项工作索然无味,因而情绪低落,牢骚满腹,总是抱怨离家太远。1904年,麦克阿瑟同第三工兵营一起被派往菲律宾执行任务,归国后他进入华盛顿的一所高级工程师学校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有幸成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兼职低级军事助手。同枯燥的学习生活相比,白宫里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交活动使他兴奋不已,以致驰心旁骛而荒废了学业。这使得学校校长温斯洛非常不满,他向麦克阿瑟所在部队负责人抱怨:“我不得不遗憾地如实报告……麦克阿瑟中尉缺乏职业热情,他表现平平,比西点军校履历表上所记载的要低能得多。”
    从工程学校结业之后,麦克阿瑟被分配到米尔沃基,在贾德森少校手下任职,主要负责拟定工程计划和监督工程实施情况。这一点点权力对这位心比天高的年轻人来说,当然不能称心如意。为了摆脱工作的苦闷,麦克阿瑟经常擅离职守,去陪伴住在附近的父母。为了让他能集中精力好好工作,贾德森少校决定将他调往距米尔沃基60英里的马尼托沃克。贾德森少校在他的鉴定中写道:“我认为麦克阿瑟中尉在执行任务时,没有表现出推荐书中所列出的优点,他除了相貌英俊、仪表堂堂以外,所履行的职责无法令人满意。”
    闻听此事后,麦克阿瑟很是不满,当即加以反驳:“在任职期间,我一直认为自己行为得体,遵守纪律,没有什么出格之处,贾德森少校如此评价令人伤心。如果这样下去,我认为自己在军中没有必要再继续干下去了。”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4)
麦克阿瑟把这份充满怒气的意见书越级上递给了总工程师威廉姆L.马歇尔准将。马歇尔准将当场对麦克阿瑟进行了批评,指责他不应越级汇报,说他这种违反规定的行为本身就证明贾德森少校的报告是正确的。
    麦克阿瑟最鲜明的个人特点,就是好大喜功、傲慢骄人。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曾经称麦克阿瑟为“虚荣自大、高官厚禄的五星麦克阿瑟将军”。而杜鲁门说这句话的时候,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结束,麦克阿瑟还是美国太平洋战区的总司令,正处于他一生声望的顶点。
    大概是出于对杜鲁门这句评价的不满,麦克阿瑟总是找机会“报复”杜鲁门。有一次,杜鲁门亲赴麦克阿瑟军驻地威克岛与之会晤。按美军传统,总统就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全体军人都应向他行礼,但接机时,麦克阿瑟却没有向杜鲁门行礼。接下来,在会谈中,大家谈兴正浓,麦克阿瑟掏出了他的大烟斗,装满烟丝,叼在嘴上,取出火柴。正要划燃火柴时,他停下手,转头瞅着杜鲁门总统,显出犹豫的样子问道:“我抽袋烟,您不介意吧?”周围的人静了下来,都看着杜鲁门总统。谁都知道,这不是真心实意地征求意见。他已做好了抽烟的准备,如果总统说自己介意,那就显得总统太粗鲁、霸道了。杜鲁门狠狠盯了麦克阿瑟一眼,甜蜜地说:“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麦克阿瑟对自己的骄傲,有时候会表现出绝对的傲慢和刚愎自用,甚至一旦下定决心,就再也不愿听到“行不通”或“也许行得通”之类的话。因此,麦克阿瑟也有因为自己的好大喜功、傲慢骄人而付出沉重代价的失败一面。
    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部队进攻朝鲜。在扩大的战火面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以明确的语气宣布:“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将出兵参战。”面对周恩来的警告,自大的麦克阿瑟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傲慢地说:“中国共产党敢出兵,我立刻炸断鸭绿江上所有的桥梁,除非他们游过鸭绿江。”
    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则认为这样的军事判断太盲目自大了,他提醒麦克阿瑟:“将军,现在是朝鲜的冬季,鸭绿江会封冻的。”麦克阿瑟却不愿意听见“不行”二字,坚持认为:“据我本人军事上的估计,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军事指挥官会冒这样的风险,把大量兵力投入已被破坏殆尽的朝鲜半岛。他们要冒的是给养短缺而毁灭的风险。朝鲜冬季多雪,就请他们吃雪吧!中国军队就是过了江,我也会炸断它们每条供给线。”麦克阿瑟同时还认为朝鲜战事将在感恩节前结束,称要让美国士兵回家过感恩节。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5)
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率先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并且很快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在第一次战役惨败之后,麦克阿瑟依然坚持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并不值得担忧。1950年11月24日,麦克阿瑟在东京一号大楼得意洋洋地向新闻界公布了一项他的战争计划:前进到鸭绿江畔,合围朝鲜人民军主力,结束朝鲜战争。他的最新宣称是,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结果,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1月25日发动了第二次战役,迫使美军全线南撤至三八线,12月5日更是弃守已经占领的平壤。12月13日,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要求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0英里处,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占领。
    在巨大的失利面前,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李奇微将军接任。令人讽刺的是,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起知悉的,它无异于是对骄傲的麦克阿瑟的最大羞辱。
    朝鲜战争的失利,也就此成为“战神”麦克阿瑟军人史上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接替麦克阿瑟的克拉克将军在板门店协议上签字后沮丧地说:“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而美军的失望和羞辱正是麦克阿瑟的骄傲造成的。
    麦克阿瑟的表演型人格分析
    麦克阿瑟的人格特征非常有趣,他傲慢、自大、想象力丰富、善于自我表现,同时也勤奋、独立、富于创造性、敢于冒险,不折不扣是一名典型美国人的代表。在对美国人性格的刻画中,心理学家一般都会使用精力充沛、动力十足、近乎愚蠢的乐观主义、宗教狂热、傲慢自大、救世主情怀等词汇来形容。这和中国人性格中保守、谦虚、约束、谨慎、集体主义等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蕴涵在美国人性格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均十分热衷于自我表现。
    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一般把自我表现看做一个边缘概念,自我表现理论或者被看做对研究过程的一种干扰,或者被看做主要是与广告、商业或政治有关的一个应用课题。它很少被看做一个基本的人际过程,也许这与自我表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在社会学界提出和研究有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自我表现的概念分析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6)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做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一个自己所期望的印象,并借此达到某一预定的目的。加拿大裔美籍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Goffman)更是进一步把人看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把人际行为看做参加者的自我表现。他指出:“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通常总是有某些理由去推动他的行动,以便这种行为向他人传递出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形象。”
    纵观麦克阿瑟的一生,除了晚年朝鲜战争的失败以外,可谓是真正的自我表现者,他无论做什么,都要求自己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历史第一!他在西点军校学习时的考试成绩到现在还无人可破;他是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并且是获勋最多的将军,达到22枚;士兵崇敬他:“勇者中的最勇者,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并被后人称为西点之父”;最年轻的陆军参谋;最年轻的四星将军;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取得的成绩又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他在菲律宾担任驻菲美军总司令,菲律宾的元帅,亦是美军中唯一被外国任职为元帅的人;他曾任美军远东部队总司令、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盟军总司令;改造日本计划又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奇迹;直到他生命终结的前一天,还出版了回忆录!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即便是在美国人中间,也是出类拔萃得少见。
    1962年5月12日,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不顾重病缠身,应邀参加西点军校授予他西尔维纳斯?塞耶奖的典礼。在领奖的颁奖典礼上,麦克阿瑟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精彩、最感人的演说:
    同学们,你们所从事的职业是武装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必胜的意志!在战争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胜利。你们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是国家的卫兵,是国家在战争竞技场上的角斗士,如果你们失败了,国家就会灭亡。不要让那些文人政客的争辩牵扯你们的注意力,你们心中只有一个路标,这就是我们西点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7)
我现在老了,耳朵听不见什么了,但我仍然渴望听到军号那迷人的旋律,听到从那长长队列里传来的阵阵鼓声。即使在梦里,我也渴望再次听到炮声、枪声和战场上那奇怪的哀鸣。在记忆中的黄昏,我时常回到西点,想起让我魂牵梦绕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今天,在我淡出人生、淡出世界的前夕,我最后一次和你们一起接受我们西点军校的点名……永别了!
    表演型人格的诊断
    依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表演型人格的诊断标准如下。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7项中的3项。
    ■富于自我表演性、戏剧性、夸张性地表达情感;
    ■肤浅和易变的情感;
    ■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
    ■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
    ■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
    ■过分关心躯体的性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