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雅园二手房:学校文化建设论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31:42
江坤才
【作者按】在和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朋友研讨学校改革与发展等问题时,我们曾共同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教育案例,反思自己和他人参与教育实践的思想、行为及结果,认为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有待研究和明确如下要点:
1.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包括涵义、内容、特征等。
2.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是教师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方法。
(1)教师文化建设,主要是教师走向学习与研究的要求和方法。
(2)课程文化建设,主要是校本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和教学规范化(遵循和改革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的要求和方法
(3)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开展现代教育班集体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方法
一、学校文化建设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
1.定义。文化学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内涵
(1)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成果。
(2)传播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手段。
(3)一定时代与社会的各民族或阶级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传统、风俗、生活方式等。它是文化的历史沉积物,又蕴含着创造新文化的潜力。
这三个方面说明文化的多元性与多形态性。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有不同的文化。
笔者简明地说,文化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就是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知识修养。把文化仅理解为知识是不妥的,有学者矫枉过正,又把知识排除在文化之外,同样是不妥的。
据此,文化的要素可概括为:价值观(主体对于对象是否有价值的看法)与信念(主体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知识修养等。这些要素易与为师生所把握,也易于化为具体明确的指标。
其根本特征是日常性的,它涉及到每个人日常是怎么思考问题,怎么行动的,即怎么过日子的。
它可按不同标准分类,如按物质性、地域、性质、所属主体、传播方式等分类。
(二)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向新生一代传递的社会主流文化和创造的新文化,包括为此而形成的以多数成员遵循的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目标、为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和创造新文化及实现目标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教育活动及其方式和成果。
学校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社会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体,它是社会大众文化在学校的折射。
狭义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由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规范、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它并非一般的社会文化。
1.基本含义和特征
(1)是学校特有的教育文化。学校文化的生命内涵在于体现超越的本质。
它不只是书本上的、来自过去的知识,还包括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的行为和探索、创造超越现实的态度与作用的方式。
它同时承担着“文化传递”和“文化创造”的任务。
①“文化传递”。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继承,强调传递的必须是经过选择的社会主流文化。
②“文化创造”。它指教师适应社会历史变革,努力在教育活动的目标、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创造新文化的思想和方式,并使新生一代现在和将来成为新文化的创造者。
(2)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学校文化的特征、功能和发展方向。它具体体现在学校选择的办学目标、教育内容、活动设计和方式及其结果等方面。
(3)是学校存在的价值。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中大多数人独特的处世态度和做事方式,是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体现了学校的个性,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教师受教育与教育学生的土壤,是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源泉。
(4)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包括教育者的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系统、各种教育活动形态、物质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等五个方面:。
(5)具有强制性。学校及其教师作为国家和社会意志的代表,实施文化教育,必须传导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与学生发展要求相结合。
(6)具有分层性质。不同的文化程度成为受教育者的身份文化。
(7)具有资源分布上的差异。包括师资质量的差异及物化的教育资源上的差异。
2.构成层次
(1)外层: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不只指物质,即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所体现的文化样式,而是主要指人们选择、制作、安置物质的方式,即内隐规范以及这些方式背后组织成员的内隐概念。它是直接可感的外化的文化。要求:
①地理环境:选择合理;优化和净化周边环境。
②区域规划:使用方便、流向合理、减少拥挤、避免干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③建筑布局:尊重历史,重视文脉;校园建筑整体和谐;材料朴实,功能合理。
④人文景观:保护和利用;开发和创建。
⑤传播设施:建立和健全;提高利用率。
●有些论者认为物质文化包括实物、行为(含能力)、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三部分。
(2)中层: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不等于制度,即校内明文规定的师生相互交往的行为规范(包括学校中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与机构、各种规章制度及重要仪式及等体现的文化),而是主要指人们制定和对待制度的内隐规范以及这些制度背后的内隐概念。它是学校文化的组织形态和文化规范的具体化、形式化。要求:
①法规和政策完备和具体化;
②培养制度意识(规范民主制定,为师生认可,教师为人师表,引导学生认识和遵守);
③提高执行力;
④注意非正式规范(如群体意识、传统习惯等)的作用和利用,与正式制度互补。
(3)内层: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又称行为文化或心理文化。它主要包括学校目标、学校教育思想、校风、学风等。但它不等于口头或书面的规定,而主要指学校成员对待各种道德判断的内隐概念以及处人做事时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道德风尚及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是形成学校文化的制度层与物质层的基础和根源。要求:
①价值观念:构建符合国家要求和自身特色的学校价值观念;坚持不懈地结合日常活动进行宣传,以提高成员认同度。
②人际关系:组织构建教师人际关系、师生人际关系、学生人际关系、;通过沟通与对话,特别是作为学校主要活动的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与对话,发展民主、平等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③校风:明确学校整体作风、教风、学风要求;建设健康正面的集体舆论;发挥校风对全体成员的规范、驱动、凝聚、和熏陶作用。
④学校传统:文化特征区别于它校,综合反映办学宗旨、方针、条件和校风等,不仅有校旗、校歌、校徽等物质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观和人生观等思想文化积淀。传统建设要遵循稳定与发展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开发与独立相结合的原则。要开展学校传统教育,鼓励弘扬与创新。
在这三者当中:
物质文化处于学校文化的表层,属外在表现形式。
制度文化处于中层,是联系学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桥梁。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支配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
它是学校组织和管理的粘合剂,对学校成员目标选择、行为方式起着根本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质量和成效。
它渗透在学校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校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道德规范、成员处理与人、事及物的关系等各个方面。
狭义的学校文化主要指上述二、三部分,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包含着紧密相联的三个组成部分:领导作风、教风和学风。三者结合而成的整体——校风 ,是学校文化的典型表征。
3.特点。区别于社会其它组织机构的文化,它的特点有导向性、相对稳定性、能动性和潜在性等。
4.与学校精神、校风的关系
(1)与学校精神的关系。学校精神指学校团体的士气和活力。它是学校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表现出学校的整体风貌和特征。它一般以精练、浓缩的语句表现出来,如“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等。它决定学校文化的方向、质量和成效。
(2)与校风的关系。校风是学校内成员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体现。如前述,它是学校文化的典型表征。有人称其为“学校心理气氛”、“组织人格”。它是学校多数成员的价值观、理想、目标和活动方式、行为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普遍心理品质和心理特点。它对于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影响。
5.与社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社会文化包容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独特现象。学校文化需要适应社会文化的历史变革。二者相互促进。
①社会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发展。其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A.作为学校教育的内部要素的教育作用。其作用主要是:
第一,文化中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部分,被选择、加工后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在知识的传授方面,不仅要求保证基础性的内容,而且要求反映发展趋势与具有重大价值的新成就。
第二,社会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对学校教育手段和方法产生影响。
第三,现代社会文化中所含的多元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信念对学校教育产生着在某种意义上较科学知识更为深刻的影响。
B.作为教育外部“背景”对学校教育的作用。作为背景的社会文化具有更为斑斓的色彩、流动的形态和多样的渠道,对人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影响,。为了有效地发挥社会文化背景的积极影响,限制其消极影响,学校教育需密切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开展教育,以此培养学生识别、辨析、选择各种文化信息、产品和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精神需要的水平。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在性质上区别于政治、经济对教育的作用。它与教育处于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互相交融的关系状态。社会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构成学校教育的内部要素,学校教育活动又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社会文化活动的构成部分。它们又都受政治、经济的制约。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联系,比经济、政治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密切。在某种意义上,政治、经济对教育的作用需要通过社会文化这一更直接的手段来实现。虽然社会文化对于教育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它对教育的特殊意义。学校教育主要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内容和活动手段来实现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学校文化是在教育活动中将社会的要求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的因素。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政治与经济不能代替的。
②学校教育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其实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代表社会先进文化,不仅“传递文化”,而且“创造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主导力量。它在传递和创造文化方面注意:
A.处理好相关方面的关系。处理好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其它民族优秀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繁荣、促进文化发展的关系。
B.通过学生发展来实现。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新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已有文化批判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把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转化为个体的知识、才能、信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再通过这些个体成长了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作出新的创造,使个体智慧重又汇入人类智慧中去,完成由群体→个体→群体的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2)区别。不管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如何直接、密切,它们之间的区别依然存在。
①学校教育文化活动的独特性。教育具有独特的对象、目的、任务、组织和方式。它是由专职教师实施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A.对象:青少年学生
B.教育者:专职教师
C.组织:有专门机构、纲要、课程标准,有系统、有计划、分年级
D.内容: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谨慎地选择文化的内容,不仅要从文化中选择出人类精神生产的精品,而且要考虑它对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按照教育活动本身的规律对它进行加工与改造。
E.方式:按照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性活动,以浓缩、简捷的方式高质量、高效率地传递精品文化。
②学校教育文化功能的独特性
A.延续文化功能的独特性。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品种繁多和总量猛增,更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对文化的过滤、重组,使其中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价值的东西得到高质量和高效率地传递。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组,以一种浓缩、简捷的方式进行传递,这是学校教育与其它教育在文化传递上的区别之一。
B.普及文化功能的独特性。延续是从纵向来谈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而普及是从横向扩展的角度谈的。学校普及文化功能的独特性表现在:一是在实行义务教育以后,学校承担了对每个适龄青少年基础文化的普及任务,使人人具备继续学习文化的能力;二是学校承担了为全社会、全民族提高文化水平的责任;三是学校成为推广新文化、新技术的重要场所。
C.更新文化功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教学内容努力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第一,承担创造新文化的部分任务。强调民主与科学,在学术领域中,提倡不同流派的争鸣,百花齐放,使富有生命力的、对人类的认识和行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文化得以生长。
第二,扩大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不只局限于知识,还包括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信念和价值观。
第三,促进文化发展。其原因如前述。
(三)学校文化建设
如前所述,从现代教育文化学的视野来看,人的发展是在与其所处文化环境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人既是文化的享受者,又是文化的主动选择者和创新者。人正是在文化学习、文化创新过程中主动适应文化、选择文化和创造自我的。学校是一个特殊的以培养和发展人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场所。影响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应当包括学校全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活动过程。
学校文化建设意指学校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的特点与传统,运用文化涵育原理并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现代课程论和创新教育、集体教育等理论的指导,组织和引导师生选择先进文化,按照教育要求开展教育性活动,对学校中各种文化要素加以设计、改革、创新和优化,建设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通过文化建设活动的教育作用和发挥这种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师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于文化涵育原理,可作这样的释义:教育文化学认为,人的发展是在与其所处文化环境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是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是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内容和活动来实现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既受到文化的影响,又不断地选择和创造着文化,以取得积极的文化适应。人在适应和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自己。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就是一种广义的教育。
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机制:一是“文化习染”,即个体通过环境暗示、适应、社会模仿、规范制度、活动等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掌握和适应环境的文化,亦即为文化内化过程。二是文化创新,即个体在文化学习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个性、潜能和所处的环境,不断创造和表现自己新的文化特质,在影响环境的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亦即外化的过程。这两种机制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的。
学校文化教育的功能可这样表达:
1.认识功能
2.凝聚功能
3.社会化功能
4.个性化功能。“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学校在文化建设中注重按照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一方面规范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积极创设环境和其它必要的条件,使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与丰富、充实的学校文化协同发展。实践表明,学校文化越丰富,学生的个性发展越充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显示的个性特点越鲜明。
5.娱乐功能。有益的学校文化活动,不仅能调节学生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而且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概念辨析:
1.“学校文化建设=知识教学”。学校文化建设包容知识教学,知识教学只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
2.“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因而学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国际上只有“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校园文化”是我国一些学校率先提出来的。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二者同义。另一些则认为“学校文化”比“校园文化”的含义广,“校园文化”只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属概念。理由是:“校园”更多的是指一种空间维度内的区域,即场所,而“学校”更多的是指向培养人、教育人的组织机构,“学校文化”又称为“学校组织文化”,就是突出其组织特征。
国内有些校园文化建设常被人认为德育活动或组织开展科技、艺术、体育活动,因而组织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
3.“学校文化建设=隐性课程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包容隐性课程文化建设,隐性课程文化建设只是其内涵的一个方面。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动因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十六大提出的“三个代表”,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十七大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部分明确“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格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学校作为传递和生产文化的主要场所,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结合实际切实贯彻执行《纲要》和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以促进师生的发展。
(二)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走向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分别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台。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1.指导理论的区别。知识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狭隘的知识论。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论是与“没有主体的教育观”相呼应的。文化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以人为中心的广阔的文化论。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论是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相呼应的。
2.教育目标的区别。文化教育与单纯的知识教育在教育目标的区别,在于知识教育关注的往往是狭隘的知识,培养学生接受旧知识的能力,成为旧知识的接受者;而文化教育关注的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不仅成为旧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成为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创造者。
3.教育内容的区别。知识教育往往关注知识教育的量,而文化教育更注重知识教育的质。
4.教育方式的区别。知识教育常倾向于外在的“灌输”,将知识变得教条而僵化,而文化教育更倾向于内在的熏陶,使知识变得鲜活而生动。
(三)教育发展的要求
按照社会发展要求考察现行学校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着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诸多问题。教育要发展,必须珍视和解决这样一些主要问题:
1.教师文化建设的问题。教师文化是学校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具体包括教师团体及其成员的价值观、信念、态度、行为规范及习惯,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状态及相互结合方式。
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于教师文化之中。教师文化为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提供总的框架和深层次支撑。
现实中教师文化建设的问题主要反映在组织和引导教师走向学习与研究不够,学习与研究还没有成为教师的基本生活形态,与《纲要》对教师提出的课改要求和国际上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教师即研究者”的要求存在差距。这一方面不利于教师实现本体价值,促进自身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朝着课改要求和学生发展要求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师实现工具价值,因为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不相适应而难以更快提高课改水平,难以更为有效地搞好学生文化建设。
2.课程文化建设的问题。课程文化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是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和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形态和课程活动形态。课程文化建设在本质上不是“输入—产出式”的传递知识和经验,而是通过批判和反思建构文化。现代学校的课程建设在观念上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并要求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层面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
(1)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
(2)课程内容文化:以“价值与信念”、“思想方法”、“双基”、“仁爱与情感”、“和谐”等为标志。
(3)课程实施文化:以参与、理解、合作、体验等为标志。
课程文化建设是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文化建设活动大量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在这方面,当前迫切需要解决教学设计和教学规范化这样两个问题。
在教学设计方面,需要改变的一是传统的或时下继续流行的一味“以教定学”的作法,教师以一种思路一走到底,导致学生成为名义主体,缺乏课改动力;二是走向另一极端,有的教师对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而倡导的“弹性设计”缺乏正确理解,课前准备不足,到时放任学生,应有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影响教学效率。
在教学规范化方面,一是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不够,一些课堂教学违背了教学的一般原理;二是改革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不够,一些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不符合课改要求。
3.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和班级科任教师指引下,以班级多数成员遵循的共同价值观和朝着承载这些价值观的班级目标前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结果。班级作为学校学生的基层组织,其文化形态中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及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对班级及其成员产生着某种比科学知识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
现实中,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
一是认识上的问题,表现在把握现代教育班集体与传统班集体的区别不够,在指导思想上难免发生偏差;
二是指向上的问题,班集体的功能是班集体的结构要素发挥整体作用的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常就事论事,关心的常是班集体的功能,聚焦于完善班集体的结构要素不够;
三是行为方式和水平上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视班集体目标教育与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不够,工作效率不高。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不够,思想方法更有待改进。
三、搞好学校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具有智者和强者风度
校长等作为文化建设的管理者,是学校的文化形象,需要具有智者和强者风度。搞好学校文化建设需要:
1.建构正确的最具影响力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一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选择文化和创造文化(注意“要素”、“背景”选择与利用)。一切为了学生学习,要符合人性、人道、人本,物质为学习而存在;制度为学习作保障;学校活动成为学习文化的载体。以此直接指导文化建设,对学校及其成员产生“信念影响”。校长的更为具体的主导的价值观念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要体现于规划之中、制度之中、行动之中。
2.增进文化意识。校长的文化意识是学校文化的“泉眼”。
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就是“文化变革”。所谓文化变革,就是指改变和转换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生存观念和方式。这要求改革者具有文化心态,即文化意识,能将教育改革上升到文化层面进行思考和实践,用文化的眼光看待教育改革之人和事,提升文化重建的能力。
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设计者、传播者、反思者。
3.提升文化素养。校长的文化素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底座”。这要求加强文化学习,成为学校文化的学习者、研究者,积极影响师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教师成为“学习型”团队。具有相应的文化品位,包括文化知识、谈吐举止、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管理思想、创新能力。认识到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的转变需要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展开和进行。渐变的方式就是通过逐步加大并渗透文化含量,循序渐进地实现转变。选择渐变是考虑到实践中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给人以人文关怀,做好人际沟通与协调工作。
4.重塑领导风格。风格是学校文化的“框架”。倡导“民主型+权变型”的领导风格。
(二)构建和实践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模型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假设是:如果以文化涵育原理等相关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学校视为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针对传统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注重加强教师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那么就有可能通过发挥上述三项文化建设活动的教育作用和发挥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提高学校教育与管理水平,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这是因为,通过教师文化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推进课程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抓住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同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教师文化建设与课程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又存在着相互促进关系,即教师文化建设将促进课程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而课程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又推动着教师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同样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课”与“班”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1.构建理想模型
(1)三个把握
①对学校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传统的把握和辨析
②对当代社会变革和学校大文化使命的把握
③对学校师生把握及他们不同生活背景中形成的文化特征的把握
(2)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体现和适应本校的文化建设理念。
(3)构建操作范型(理想模型)。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选择对策。问题——原因——对策——操作措施。
①针对问题设计目标。
期望学生发展目标:个性和谐发展。可将如下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知识与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身心素质、特长发展等。
期望教师发展目标:促进专业化。可将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和能力目标进一步具体化
如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能使传导国家意志的国家课程成为师生真切地体验到的“体验课程”。能搞好教学设计,遵循和改革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等。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能认准现代教育班集体与传统班集体的区别,学会制定和实施班集体目标教育与管理计划,注重完善班集体的结构要素,以提高班集体的功能。
②明确操作措施。操作措施少而精、指向目标、明确操作原因和操作的规范要求。例如:《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河北省衡水中学探秘》,见《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21日—24日)或笔者主编的《学校管理案例读本》第119—145页。
2.实践理想模型
(1)按理想模型操作。体现行动研究的思想方法:问题—计划—行动—反思。
(2)实行目标管理。符合三要素要求:可计量成果(以明确的物化成果导引):可规定时间;可明确责任。
(3)团队协作。目标方向整合。目标高度切合师生发展的可能性。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证形成合作的文化环境。
(4)层浪式推进。承认差异,设立切合师生不同实际的有差异的目标,鼓励不同水平的师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取得最优做快发展。
3.完善理想模型
(1)修正。实践验证后,修正原先的假设、目标、操作规范等。
(2)增添。增添新要求,使理想模型更完善。
在此基础上再开始新一轮的实践。
构建、实践和完善理想模型,要重视理论指导。要求明白改
革实践中的什么问题后才开始行动,而不是在行动之后反思时才发现还有什么要改变;教育设计中要对变革的问题作理论分析,并将变革的具体要求从认识向实践形态转化,继而体现在实践中。这样的研究性变革实践才是超越经验的、具有更新指向的实践。
(三)注重三方面文化建设
1.教师文化建设:走向学习与研究,使学习与研究成为教师的基本生活形态。具体研究:
(1)基本涵义
(2)强调“走向学习与研究”的动因
(3)教师“走向学习与研究”的主要要求。包括:
①创建学习型组织。明确:
A.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涵义
B.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
D.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方式
②正确认识和改善校本培训与研究.
A.校本培训与研究的本义
B.校本培训与研究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C.当前改善校本培训与研究需要针对的“问题”。
D改善校本培训与研究如何确定共同愿景、.融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种价值取向(智能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等)、重视理论支撑和形成促进机制等。
③把现代教育观念转化为学校教育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A.确立明确的教育观念,并把抽象的观念转化为行为操作的理想模型,体现可操作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B.将行为操作的理想模型转化为教育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强调规范化、创造性和个性化等),使理想模型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修正,进而完善,教师不断地以新的理想去超越现实。
④常用教育技能与方法和现代教育技能与方法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A.人们广为推崇的现代教育技能与方法的先进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B.教育技能与方法的优选标准及程序、组合形式(静态组合形式和动态组合形式)及要求、运用原则。
⑤开展“以课例问题为中心的校本行动研究”
A.做法的基本含义
B.具体操作要求可考虑:
●明理:学习和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
●践行:运用前述的理论和方法尝试研究解决日常课例问题,包括一合作备课、上课和听课及合作评课的要求
●反省:集体和个体以社会参照标准反省当下教育行动的要求
2.课程文化建设:创造和解释课程事件,使制度课程变为体验课程。具体研究:
(1)校本课程开发。包括:
①“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及教师开发国家和地方课程以外的领域。其中一是选修课程,二是必修课程,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②校本的课程开发:基于学校的所有课程开发。它包含:
A.前述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B.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的具体方式、步骤及其优点和局限性与相应措施
(2)教学设计。包括:
①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的定义及其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区别:设计目的、设计依据、设计策略、设计过程等。
②教学目标设计
A.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学习态度、起点能力、心理状态、背景知识分析
B.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分析: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确定学习结果类型及使能目标和学习条件。
C.确定教学目标:科学描述结合运用用马杰(R.F.Mager)的行为目标、格伦兰(N.E.Gronlund)的“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和艾斯纳(E.W.Eisner)的表现性目标等三种具体方法。
③教学策略设计
A.教学内容设计: 任务分析、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课内外独立练习材料选择等。
B.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设计: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其优势互补,处理好课堂教学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创造主体间相互交往与合作的关系,学生通过情境、合作与对话建构意义,学生在关系与活动中交互作用而获得最优发展。
C.教学方法选择与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内容、课型、学生认知规律、各种方法的特点、以启发式原则为各种方法的指导思想、以训练为主线、突出思维活动(行为操作必须与观念操作相结合)、
按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要求、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等。
D.教学媒体选择和设计:程序、原则和使用要求
③教学评价设计
A.具体评价指标设计:学习目标达成度指标设计和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指标设计。
B.形成性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注意事项
C.终结性评价设计:以目标为参照,在观察和测试等获取事实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终结性总结和评价及需注意的事项。
(3)教学规范化:遵循和改革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美国当代著名微格教学专家派诺特(Perrott,E.)认为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三大要素:设计、执行和评价。笔者认为,教学的一般模式是教学的母模式,任何独特的教学模式都不可违背。其操作程序可定为准备(定向)、实施(执行)、总结评价(反馈)三个阶段,三阶段形成封闭环路
①准备阶段——定向。此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二:
A.复习旧知。
B.揭示共同目标: 确认和公示共同目标。
②实施阶段——执行:围绕目标创造和解释课程事件,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
A.提供组织化条件使师生结合方式、生生结合方式最优化
B.提供活动化条件:内容最优化、方法最优化、步骤最优化
C.防止和纠正目标偏离
D.善于应变,动态生成:适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③总结评价阶段——反馈。此阶段的主要工作:
A.总结
B.评价
C.布置作业
3.班级文化建设:注重现代教育班集体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1)注重现代教育班集体建设
①认识现代教育班集体与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的区别:使现代教育班集体建设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②致力于完善现代教育班集体的结构要素:结构要素发挥整体作用,由此提高集体素质和学生个体素质
③制定和实施班级目标教育与管理计划
A.制定计划:针对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实际可能性确认共同目标: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从中精选操作变量:根据操作变量的要求构建实施目标的共同活动体系。
B.实施计划:精心设计和开展达标活动;精心管理活动。
(2)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①明确社会文化生态复杂前提下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任务
A.市场竞争和消费社会生境中的人生导引
B.西化对本土侵漫背景下的文化培根导引
C.现代与传统纠缠状态中的未来导引。
②确立共同价值观及基本信念: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冲突
③开展以确立正确价值观为核心目标的伦理教育: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包括伦理谈话和伦理辨析等。
附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叶谰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皇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叶谰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谌启标主编:《有效学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钱建国、江坤才:《教育技能与方法新论》,2007年版。
7.江坤才:《学校管理案例读本》、《集体教育新论》、《教学设计》和其它相关文章、讲稿及指导帮助的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课题研究方案。
8.李振涛:《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人民教育》2008年第3-4期。
9.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连玉明主编:《学习型组织》,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1.连玉明主编:《学习型人才》,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2.商继宗主编,陈时见、洪丕熙、钱颍副主编:《教学方法
——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1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一》,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1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16.MBA必修核心课程编译组编:《领导》,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17.朱小蔓主编:《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18.顾泠源、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载《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2期。
19.熊焰:《教师校本学习的理念与实践》,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1期。
20.郑金洲著:《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高艳著:《现代教学基本技能》,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无锡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组编,江坤才主编:《学校管理案例读本》,2004年版。
2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8
日。
24.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邵瑞珍主编:《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江坤才: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简本)(13)
26.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8.唐晓志等编著:《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南京师大教育系、无锡市西新中学课题组:《论集体性教学》,
载无锡市教科所内部资料《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报告》,1991年11月出版,准印证号:苏锡新准印(91)第64号。
30.张华著: 《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31.江坤才:《集体教育操作的实验研究报告》,《江苏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32.江坤才、单本荣、张飞龙、李振云:《简论集体性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33.江坤才:《集体性教学模式新论》,《教育改革》1995年第3期。
34.江坤才、单本荣:《关于集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2期。
35.无锡市教育委员编,江坤才、李文扬执行主编:《无锡市教学模式研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6.江坤才:《集体教育新论》,中共无锡市委教工委、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编著,1999年1月出版,准印证号:苏出准印JSE—99976号。
37.江坤才:《集体性教育活动的问题及对策》,《江苏教育研究》1995年第6期。
38.江坤才:《教学规范化:遵循和改革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学校文化建设》等讲稿
39.钱建国、江坤才主编:《教育技能与方法新论》,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