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突发事件火灾:《情商》作者:克里斯汀?韦尔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18:33

《情商》作者:克里斯汀?韦尔丁
致谢
致我的出版商维多利亚?罗丹,因为他的提议才有了此书的出版,感谢他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感谢奥利弗,一个我见过的情商最高的人。
内容简介
此书的目的
跟我们一起开始一段旅程吧。本书将全面改变你的生活-----让你更快乐自信,更善于跟别人融洽相处,事业上或许也能更成功。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或者跟孩子在一起工作,还能把情商的技巧用在孩子身上。 让他们学会建立自尊,学会跟别人相处,学到更多的东西,或者至少让孩子知道怎么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你可能听说过情商这个词,或者在一些报纸杂志上有看到过,当然,这本书同样能满足你对情商隐约的好奇心。也许,你对情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或者读过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它比IQ更重要》(中译本:《EQ: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一书(此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是畅销的长销书)。丹尼尔的书很好地解释和探讨了情商这个概念,但它绝对不是一本自助读物。
本书则恰巧就是这样一本自助指南。
将要学到的技能
大家将首次全面了解情商的意义和影响,运用情商的技能来完善各方面的性格特征。
本书用起来也很顺手,因为我会尽力不去用一些术语行话(当然,必要的时候用到术语,我会把术语解释成大家都能看懂的白话文)。每章开篇都有一个学习提纲,结尾还会总结要点,以免大家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每章正文都会有一套练习供读者去思考或实践。当然,这些都是相互的,您的实践意见对本书也是一个促进。
你可以自己来判断和决定哪些技能练习有用,当然理想状况是都对你有用。阅读本书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会得到比期望的更多。不过,我不太赞成有太多DIY(do it yourself)的简称,即自己做)的练习。原因很简单---经验告诉我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实施!因此,我要试试平衡这一矛盾。大家能从书中学到多少知识,大多看对情商原则的阅读、吸收和理解程度。
适合你的情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优缺点。因此,我在写本书的时候也尽量覆盖生活的大多数领域,如工作、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等,这样大家可能更愿意去操作。要是哪一章的内容跟你的关系不是很大,可以跳过不读,当然我还是建议你坚持读下去。每章的技能后都附有强化练习。有时候,一种技能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即使你觉得“这个练习可能不适合我”,但它还是值得你读完。
一种转变的模式
思想和生活要改变,其实有各种各样的方式。
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积极的建议,来让你辨清和处理自己的情感。提高思想技能(认知重组)可以调整人做事和反馈的内容和方式,我们从中也可以学到新的生活技能和价值观。本书将涉及所有关于情商培养的知识,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你积极改变生活。有些人可能已经熟悉这个认知模式(一种链接我们所想所感的模式),有人可能觉得有点陌生。这个没关系,本书内容通俗易懂。
期望目标
希望你读完本书后对情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因此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另外,希望大家能学到所需的一切技能,做一个情商高的人。
一直带着它
不要读完这本书,就随意把它扔在书架上---一直带着它。把它带进你的厨房,放在你的书桌或者床头桌上,反复去品味,你就会发现生活在改变,在变得越来越好。
引子
情商的概念其实已经有一段历史了,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才慢慢认识到情商对生活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对情商的背景和概念知之甚少。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一章将集中介绍什么是情商,第二章则会讲情商对每个人重要的原因。书中有很多例子,其中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相信这些例子能帮助你充分理解这个概念---情商作为一种生活技能,它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值得去培养。
第一章 情商初探(1)
学习提纲:
探索情商的基本概念
更多地了解情商的起源
怎样通过培养情商来积极改善生活
什么是情商?
一旦你想要幸福,幸福就会属于你。
----西奥多?罗斯福,美国总统(1901-1909年)
脑子里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有的人明显看起来脑袋聪明,但是生活却不尽人意;而有些人看起来智力平平,但却过得很幸福?你可能觉得觉得有点沮丧,二者明明应该是成正比,但是事实却是智力没有绝对优势。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人物质生活虽然不富有,但是看起来却幸福满足,生活充满了欢笑和友谊;而那些相对富有的人却在经常抱怨生活的不公,总在花大把的时间在跟每个人倾诉,为什么他们的处境这样不好?
学术、事业和物质生活的成功一定是幸福所必需的吗?一个人多成功和一个人到底有多幸福,二者之间的矛盾我们怎么来解释?答案就是情商(EI)---一种了解和控制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方式。有了它你就可以把握说话做事的分寸,去促成想看到的结果。
“不是我的错”
一旦碰到困境,你是否经常听到类似的言语和行为反应,如“我无能为力”或是“这完全不在我的掌控范围”之类的话?事实上,我们总是“有能为力”,只不过是我们基本上没去尝试―――缺乏对困境的及时反应能力―――我们并没有被某些东西所控制。是否运用了情商区别就在于:有情商的人会尽力去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到合适的时候不会让情绪轻易指挥行动;而没有运用情商的人只会不计后果地释放情绪――这样的后果当然只会说“事情已经发生,我无能为力”了。
希望你的行为不一样
生活中你有多少次想过或说过这样的话――“我希望我没那样说”或是“我要是不做出那样的反应就好了”?答案可能是很多次,因为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正常。
简单来说,拥有了情商,以后次数就会减少。
下面是丹尼尔?戈尔曼(畅销书《情商:为什么它比IQ更重要》的作者)提出的关于情商的特点。读完这些特点,你就会知道培养情商所需的品质。
自我意识:知道自己当下的情感以及情感的缘由。
自我调节:即使碰到了困难,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自我激励:面对挫折能坚持。
有同理心:能认识他人的情感
社交技能:通过倾听,理解和欣赏他人的感受,与人和睦相处。
情商之旅
对照上述特点,评估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商水平。情商的培养有利于你去做出选择,主导生活的各个领域。说简单了,情商就是与自我,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下面以图的形式来解释:(此处是个图表,见原书P6)
图1:情商的四个技能――
1. 辨认情感:对情感产生意识。 表达情感。
2. 运用情感:让情感影响思维。 把情感与具体的事联系起来。
3. 理解情感:发现情感的意义。 做假设分析。
4. 管理情感:接受情感。 情感与思维结合。
此图摘自大卫?卡鲁索与彼得?沙洛维于2004年合著的《情商的管理者》
下面进一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概念。
辨认情感:情感携带着数据信息,向我们暗示了身边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我们需要准确地辨认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来更好地传达自我的情绪,有效地与他人交流。
运用情感:感受的方式影响着思考的方式和内容。遇到重要的事情,情商确保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行动,合理地运用思维来解决问题。

第一章 情商初探(2)
理解情感:情感不是随意性的事情。它们有潜在的诱发因素,一旦理解了这些情感,就能更好地了解周围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儿。
管理情感:情感传达着信息,影响着思维,所以我们需要巧妙地把理智与情感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不管它们受不受欢迎,我们都要张开双臂去接受,去选择有情商的策略。
来看看玛格丽特的故事:
案例分析
超市等着结帐的队伍排得越来越长。玛格丽特大概排在队伍的第八位,因此看不太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到有人叫来主管,在开收款机检查,看来还得等很长时间了。玛格丽特有点生气,但是理智告诉她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而且这肯定不是收银员的错。无奈,玛格丽特回头冲排在后面的人笑了笑,随手从旁边的架子上拿起一本杂志翻了起来。过了几分钟,玛格丽特感觉队伍远处有喊叫声。队伍前面有个男子在骂收银员和主管,“纯属无能,笨到家了”。“你不会修好收款机啊?没看见队伍有多长吗?我还有一个约会呢,太可恶了。”收银员和主管只好道歉,说收款机出问题也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他们已经在尽力修了。他们建议刚才那个骂人的男子换个收款台,这一说男子更来劲儿了,“为什么我要换啊?换到别的收款台又得等那么长时间。今天把我晚上的约会都给毁了,以后再也不来这儿买东西了。我要给你们领导写信。”男子丢下满是物品的购物车,愤愤地离开了超市。
男子离开后一两分钟,又发生了三件事。为了不耽误这支队伍的顾客交款,超市在旁边又专门开了一个收款台;刚才坏了的收款机也修好了;为了表示道歉,主管给玛格丽特及这个队伍中的其他顾客每人5英镑的优惠券。玛格丽特挺高兴的,买东西不仅得了优惠,她还从刚才的杂志上看到两个新的菜谱,而且跟排在后面的女士聊得也挺轻松愉快。从谈话中得知,她们参加了同一个羽毛球俱乐部,说好下次可以一起去。玛格丽特谢了收银员,还收到一个感激的微笑。离开超市,玛格丽特在想事情有时候发生得挺好。
同时,那个愤怒的男子却没购成物,没得到优惠券,还跟人生气发火,留下的是“不愉快的”经历。他会睡不好,起来可能还头疼。
用前面学到的基本知识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
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用到前面提到的哪个特点,谁运用了情商?在读下面的内容之前想一下这个问题。
玛格丽特显然是生气了(辨认情感),她可以把愤怒发泄出来,但是她站在别人的角度分析了情况,没有发火,用一本杂志和一次简单的交流就把注意力引开了。而她前面那个愤怒的男子却完全没有控制自己的情感,也没有任何的社交技能。
这就是情商运用的例子。这个例子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作借鉴。
没有比看到人缺乏智慧,却大谈义理更令人气愤的了。
——唐?赫罗尔德,作家
想一下你最后一次处在困境中的情形。你觉得自己在情感上处理得当吗?如果不得当,花点时间在脑中重新演绎一遍,看看自己缺乏前面提到的四个特点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我之前没有听过情商?
这个问题你明显要问自己―――很好的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仅仅因为市场理念,就极力去卖掉某样东西?我们是不是在扮成“一副老样子,还是老样子”来让自己相信,外面的世界有了新变化?其实不然。首先,人们的情感意识现在越来越强。简单谈论情感也比过去多。过去的人学的是“面对困境时,要坚强不屈,意志坚定”或是“振作精神,战胜困难”,现在则提倡用更温和的方式去对待个人的情感困境,鼓励大家互相表达自己的感想。大家意识到情感在生活的抉择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别人有消极情绪,如沮丧的时候,我们会更多地去同情。过去,沮丧被看作是那些没有准备好面对生活的人在空谈抱怨;现在沮丧则被看作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医学状态,可以用来当作逃离工作的借口,跟摔断了腿之类的理由一样管用。沮丧情绪也是可以治疗的。

第一章 情商初探(3)
其次,心理学研究也在进步。简单介绍一下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对人的思想越来越好奇
过去的两个半世纪,尽管科学家和哲学家一直对人的思想很感兴趣,但是对它的研究在最近50才年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把人的思想及诱因的干扰因素运用到他的精神分析法当中。随后就相继出现了行为主义理论家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家这两个追随派(这两个思想派别还有数百个变种)。二者对心理干扰因素的诱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二者的目的都是――跟弗洛伊德的目的一样――消除人的精神干扰因素对生活的消极作用。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都认为,要消除这种精神干扰,关键是要教人们怎样去辨认无益的信念和行为,代之以一些有用的技巧,让他们的生活回归正轨。
然而,这些心理疗法主要是把人的情感健康度从负8(随便举个数据)提高到零,而零的健康度只是不干扰生活,负数的健康度则是精神干扰因素(如沮丧或忧虑症)阻止你去享受生活。
一种更积极的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是首位把研究和思维跳出病理学这一概念的科学家。他全面分析为什么会骨折,受伤或是患有神经病,着重研究患者本身,探索促进人本性中正面而非负面的一些因素。
20世纪70年代,在马斯洛著作的基础上,美国精神病学家和催眠治疗师密尔顿?艾瑞克森、理查德?班德勒、约翰?葛瑞德(也来自美国)发展了神经语法程式学(NLP)――这个理论是第一批提出我们不应该“满足于零”的理论之一。为什么不试试正3到正10呢?换句话说,不要仅仅因为不在“零以下”,就忽视了心理学理论和疗法。把心理治疗当作一个积极的工具,帮助患者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情感健康度,享受比以往更成功更幸福的生活。班德勒和葛瑞德的神经语法程式学是以优异模范为基础――即找一个自己认为情商高的人作为典范――用神经语法程式学的技巧来培养优异品质。
培养幸福感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马丁?塞利格曼---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发表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文章,研究了怎样尽可能的感到幸福。(注释1:《乐观主义学术》,马丁?塞利格曼,1992 )不用去细究什么定论或是争辩“幸福”的准确含义,也不用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幸福,但有一点相信大家都认同:对生活感到满足是大多数人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也是我们最容易触及和理解的幸福。塞利格曼在世界各大洲展开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又试图回到历史发现幸福的某种或某组品质,这些品格可以跨越种族、地理、宗教和历史偏见的界限----它是某种全球性的品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来保证个人幸福。
一种积极品质的出现----情商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以往众多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表了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一组品质(与塞利格曼研究的特征类似,但是更为具体)跟个人的智商基本上没有关系,但是这种品质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可以对个人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产生惊人的效果。他把这组品质叫做“情商”。(注释2:《情商:为什么它比IQ更重要》,丹尼尔?戈尔曼,1996)
情商发展简史:
20世纪30年代---爱德华?桑代克把“社会智能”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第一章 情商初探(4)
20世纪40年代---大卫?韦克斯勒提出智能的情感部分可能是生活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如卡尔?罗杰斯,描述了人怎样建立情感优势。
1975年---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发散的智能》一书,介绍了多元化智能的理念。
1985年---维恩?佩恩在他的博士论文“情感的研究:探索发展中的情商;自我整合;与恐惧,疼痛和欲望相关的问题”中提出了“情商”这个概念。该篇论文提了理论、现实框架、问题解析、精简/扩充、接收/说出/发泄等思想。
1987年---基思?比思利在《门撒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用到“情商”(即EQ,用来衡量情感智能的商数)这个术语。尽管巴昂(Reuven Bar-On,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声称自己在未发表的毕业论文中已经用过这个术语,但是大家还是公认这篇文章是首次使用“情商”并发表。
1990年---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和约翰?梅耶在《想象,认知和人格》杂志上发表了标志性的文章“情商”。
1995年---心理学家兼《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它比IQ更重要》一书出版后,情商这个概念得到普及。
情商与智商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现在慢慢熟悉了情商,估计没人不知道智商指的是什么。那么,智商跟情商到底有什么不同?
智商是一种评估人智力的测试,它的发展已经有大约100年的历史了。在本书中“智力”指的是:
逻辑推理能力
分析推理能力
语言能力
方位判断力
智商测试可以测出大脑学习、保留和回忆客观信息的能力。智商测试反馈给我们的有:推理(包括口头和算术两方面)、问题解决、抽象思考和分析能力。
因此,一个人的智商分数越高(平均分大概在100分左右),他在学术和工作驾驭上的成功性更大,一般来说生活也更可能成功。
作为一个人生活是否成功的预报器,在很长一段时间智商测试已经成了一个黄金标准(金本位)。然而,它却预测不了人享受生活和能否感到知足的能力,评估这种能力需要使用一套完全不同的生活技能。在21世纪,这些技能---需要情商这样的核心力量---将成为衡量成功(如幸福和满足感等积极情感的成功)新的准绳。
这不是“非你即我”的问题
智商和情商二者不是相互竞争的两种品质。它们仅仅是关注的概念不同,二者通常是相互补充的,很多情况下,一个智商高的人情商也高(当然,反过来,智商低的人很多时候情商也低)。没人说智商不是重要的黄金标准,它一直在衡量一个人的逻辑推理和理解力、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记忆力、视觉和空间意识能力。然而,智商在预测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成功已经显示出薄弱的一面,因为成功远远不单指超强的理解力。
大众和科学界对情商有一个共识(如果被证实)---拓宽我们的理解力,意味着更聪明。
---约翰?梅耶,心理学教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1999
要点:智商和情商结合才最可能决定一个人的整体成功和生活幸福。
学学“软技能”
我们把情商理解为一种“软技能”。与软技能相对应的硬技能通常是可以衡量的,如学习能力。在任何一个领域,衡量专业技术的标准就是证书和学位,而这些往往都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大多数工作都是靠这些硬东西来评判能力,不管是在学术著作还是实践操作中,这些都表示我们达到了某个行业(如银行业、烹饪业、IT行业、图书馆业等等)所需的专业要求。学习这些技能---大多数都需要非常努力---目标都很直接。你有固定的线路去选择学习哪些技能。从初学者到专家,都有测试能力的登记考试。拿到学位和答辩过关就表示你已经达到目标,具有竞争力了。
第一章 情商初探(5)
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理解软技能的概念
21世纪残酷的生活竞争力越来越大,硬技能已经不够用了,雇主会要求雇员有高品质的“软技能”,如:
与他人融洽相处的重要性
有效地领导团队(靠软硬兼施管理的日子已经过去)
促进他人的进步和管理他人的知识
自我成长
人际交往能力强
尽可能有效地运用认知(思考)能力
面对困难时,依然保持活力
积极处理批评和困境的能力
在危机中保持冷静的能力
做决定时,有理解和接受他人有效观点的能力
这些软技能统统可以归于情商。雇主之所以对情商感兴趣,原因很简单----你的情商能力对他们的生意有好处。
练习1
你能想出在工作中还有什么有价值的“软技能”吗?记下来。
回忆软技能也是对情商理解的开始。
案例分析
约翰去一家IT企业参加复试的时候非常自信。尽管他还太年轻,也没什么工作经验,但是他有很高的学术和技术资格,在学校成绩一直都是得A。他相信他的资格价值“会为他说话的”。初试的时候,他只是简单地确认了一下专业能力就通过了。
复试的方式却让他非常苦恼。面试官没有问他的强项(他精湛的IT技术),而是对他怎样度过业余时间、怎么度假、是否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更感兴趣。面试官还让约翰回答以下问题,如想想过去两年在个人处境遇到困难时,他是怎么去解决的;设想一下 “如果你没有得到这份工作,你会做什么”;说出自己榜样的名字,如特别崇拜的哪个公众人物或是体育名人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面试官似乎故意要问约翰一两个尖锐的问题来惹他生气。面试官问约翰如果碰到一个难缠的客户,他会怎么去处理,达到最好的效果。
约翰为难了。他不知道这些问题跟他的IT技能有什么关系,对这种面试方式感到生气。约翰的缺点之一就是缺乏发现面试官想要考察什么的能力。他的硬技能已经足够了(初试已经证明了),面试官这次看的是约翰的“软技能”。他在考约翰的情商。
约翰完成得怎么样?除了工作之外,他的自我意识和生活中其他的意识是否具备?是否想过碰到危机的时候怎么办?他有个人的道德目标吗?他一般都是怎么跟人相处的?要是他处在不利的情境他能冷静成熟地处理吗?除了专业技能外,他有没有可能培养有利于公司的管理技能呢?
约翰在这种面试中有点受挫。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反馈,知道了对一个组织来说,自我意识和自我成长比简单地再考一次试来得更有意义。最后,他没有得到所应聘的岗位,但公司向他推荐了另外一个职位(而且他也接受了),在这个职位上他有机会学到IT经验以外的技能。约翰从中建立了一些自信。他的公司愿意在他身上投资,因为企业看到他们所需的硬技能和软技能,他会是公司的一个长期资产。
12年后约翰还在这家公司,不过现在已经是主管了。他是一个好的IT行家,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人格魅力,能带动公司的员工发展自身,是所有同事的先锋榜样。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做情感上有智慧的人。
我能衡量自己的情商吗?
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可以定义的概念是必须有衡量标准的。不过,情商却“让人失望”。至今,没有具体的试卷可以准确测试一个人的情商。
有人可能会说,那情商就不是一个可定义的概念,还谈什么情商。人的本质上具备很多的美德,如善良、同情心、智慧、而这些也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但是,这毫不影响这些美德的存在,也丝毫不会减弱它们积极改善生活品质的价值。情商就是这些品质运用的结果。
第一章 情商初探(6)
我们真的想衡量情商吗?
因为情商本身没有什么衡量标准,有人对此可能有争议。但是,你能接受拿个数字等级来计算你对别人有多善良吗?要是你知道某个人的人际交往敏感度比你高几个点,你会是什么感受?
如果大家还是很执著,倒是有几本这样的书来测测,如《测试你的情商》,《挖掘你的情商》。还有一些网上公司,你付钱,他们就会给你提供无数复杂的问题,最后告诉你答案。这些测试都是预先设计出来的,不能证明其准确性和严格性,因此可能要质疑这些测试的有效性。
在本书最后“深入阅读”那部分,我列出了一张清单,上面有一些书和网站的名字,希望这些能满足有些读者的好奇心,你要是愿意,可以挑一个来测测。
不过,要注意情商测试现在还没有具体的实践、科学或是心理方面的研究,因此还没有智商测试完善。事实上,情商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市场化概念,而不是技术概念。
但是,衡量情商的探索还在继续,情商的特性比较复杂,囊括了很多的品质,决定了它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评估标准。不过,情商测试的起点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基本能力的测试。
通过下面这个测试,初步认识自己现在的情商水准
下表节选自波斯顿情商调查问卷,是一个美国版的模式,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测试大体上了解一下情商技能。不过,这个测试不是正式的,所以没有任何准确的答案,它只是一个指引性的问卷。
读下面的问题,选出最接近的答案,在答案字母号上画圈。
1. 你能辨别出自己的情绪什么时候在变化吗?
A 基本上   B 偶尔   C 很少   D 不能
2. 你能意识到自己什么时候在辩解吗?
A 经常能   B 偶尔能    C 很少   D 不能
3. 你能发现自己的情绪什么时候在影响行为吗?
A 经常能   B 偶尔能    C 很少能   D 不能
4. 开始发脾气的时候,你多快能意识到?
A 很快  B 不是很快    C 慢   D很慢
5. 思想转为消极的时候,你要多久意识到?
A 同时   B 很快    C 过一会儿   D 经常是意识到太晚了
6. 压力状态下,你能放松自己吗?
A 很简单  B 挺简单    C 挺难   D 放松不了
7. 生气的时候还在做事吗?
A 经常   B 偶尔    C 不经常   D 从不
8. 为了发泄愤怒或排解忧虑,你会经常自言自语吗?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   D 从不
9. 别人很生气或者用语言攻击你的时候,你还会保持冷静吗?
A 基本上可以   B 通常    C 看情况   D 从不
10.在担忧的时候,你还能很好地集中精力吗?
A 完全可以   B 基本可以   C 一般   D 从来做不到
11.挫折过后,你总是能很快恢复吗?
A 经常   B 偶尔    C 看情况   D 不能
12.你总能实现自己许下的诺言吗?
A 从没食言过   B 大多数   C 很少   D 从没实现过
13. 你能在适当的时候付诸行动吗?
A 是的,经常   B 是的,偶尔    C 不经常  D 不能
14. 要是现在的做事方式不管用了,你是否愿意改变方式?
A 非常愿意   B 挺愿意    C 不太愿意   D 非常不愿意
15. 面对无聊的工作,你是否还能有十足的精神去解决和完成?
第一章 情商初探(7)
A 总是能   B 通常能    C 很少能   D 不能
16. 你是否能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  D 不能
17. 你多大程度能影响他人做事的方式?
A 很大程度上   B 一定程度上    C 很少   D 不能
18. 你愿意替别人发表意见吗?
A 非常愿意   B 可以考虑   C 不太愿意   D 根本不想
19. 你能体会他人的感受吗?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   D 不能
20. 别人总是很信任你吗?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   D 从没有过
21. 你觉得自己能鼓舞士气,让别人情绪变好吗?
A 经常能   B 偶尔能    C 很少  D 不能
22. 你总是慷慨地帮助别人吗?
A 非常慷慨   B 挺慷慨的    C 不愿意   D 一点也不慷慨
23. 你总能感受到他人在生气或担忧,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吗?
A 基本能   B 经常    C 很少能   D 不能
24. 你在与他人交流感受的时候,是否都有效?
A 非常有效  B 挺有效    C 不太有效   D 无效
25. 你会去参与处理工作或家庭中的矛盾和情感吗?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   D 不能
选A得4分;选B得3 分;选C得2分;选D得1分。
加一下你的总分,填在下面:
问题1-5总分:____---这是自我意识分
问题6-10总分:____---这是情感处理分
问题11-15总分:____---这是自我激励分
问题16-20总分:____---这是人际关系处理分
问题21-25总分:____---这是情感辅导分
答案如下:
17分及以上:有利于阅读理解本书
13-16分:还需要做些工作
12-9分: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8分及以下:不要沮丧---读完这本书后再做做上面的测试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个测试只是了解一下自己哪些方面的情商已经很高,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做工作。等读完本书,做了书中所有的实践练习,再回过来做这个测试,分数进步可能会让你吃惊。
我真的能改变自己的情商吗?
情商是否是一种可培养的技能?是否是一种更持久的人格品质?答案是:二者都是。尽管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一直都在争论先天能力和后天培养二者之间的矛盾,但是我们的基因遗传是否真的优于后天的学习改变能力,这还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灰色地带。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愿意去努力,一个人改变人格品质的能力是存在的。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拥有很强学习(或是不学习)能力的超级电脑。很多关于情商的著作最终都得出同样的结论:情商是一种品质或是一组品质,是可以培养的能力。
你是否做得太迟?
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生命中哪个阶段培养情商更好?毫无疑问,在儿童时期培养情商的效果最好。孩子容易教育,而且精力也充沛(第十二章将集中讲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儿童能更好地接受和记住很多技能。当然,这不是说成年人就不用去尝试改变,我们需要更努力,长期努力去实现我们想要的目标。
情商的培养因人而异,它的某些特质对有些人来说很容易培养,但对另外一些人---尤其是这些特质与他们业已形成的基本信念相左时---来说可能就更难培养。如果相信---我希望你能相信---只要决定去做就一定能基本达到目标,那么情商就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技能也将尽在你的掌握之中。
培养情商,为什么要烦恼?
坚信培养情商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个过程才变得有价值。先自问几个问题,再决定要不要去做:
我是否总是动力十足?
我总能融洽地与别人相处吗?
我善于做决定吗?
我能处理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压力吗?
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别人觉得我善解人意吗?
我是否总能很真诚实际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在改变之前,我考虑过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他人吗?
在职业上是否如自己所期待的一样成功?
我的生活是不是有我所想的那样幸福?
上述问题,除非所有的答案都是“yes”,否则说明你的情商还需进一步培养。
接下来读一读丹尼尔?戈尔曼的一句话:“情商比智商以及任何职业能力都更重要。”
第三,思考几条有依据的研究结论:
美国创造性领导力中心证实:高层领导者工作出轨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情商。
争对保险公司代理人和IT销售代表做的调查研究显示:情商分数高的人90%更有可能完成培训,业绩也能翻倍。
----资料来源:
培养情商能提高个人的幸福(包括职业上),增加信心和满足感,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去选择和发展自己的生活道路。
情商的未来
我想,即将到来的时代会在我们的家庭,学校和工作中看到:良好的情感技巧和能力是怎样引导积极的行动的。研究者真正的挑战是:在已经评估了几十年的心理构造(如性格或智商)面前,怎样去证实情商更重要。我相信情商会遵守这个诺言。
---彼得?沙洛维,心理学家
(《情商:精读麦尔-沙洛维模式》,沙洛维,布拉科特和梅耶,2004)
摘要
本章已经开始在构造情商的知识储备,总结一下什么是情商以及怎样去培养。
与情商相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与智商(虽然二者是相反的认知能力)对比的时候---现在还没有像智商测试一样精确的标准来衡量。但是,如果你对测试还是有兴趣,有很多非正式的测试可以给出一些答案(虽然比较主观)。
本章希望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能改变自己的情商吗?”如果能,“是否值得去改变?”如果大家还决定花时间精力读这本书,这个问题问得很中肯。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绝对肯定的“是的,你能”和“是的,你值得”。
记下不太明白的地方,你会在接下来的部分有更清晰的理解。
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为什么情商如此重要。
第二章 为什么情商如此重要?(1)
学习提纲:
情商培养的重要性及情商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缺乏情商,生活会有多艰难?
了解自己的情感及其来源
现代生活成功的秘密
情商的优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家
拥有情商是一种重要的技能。生活总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创伤,情商能帮助人们尽可能地以最佳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做出明智的选择,与他人融洽地相处。
下面的简表列出了情商的优点:(此处是个图表,见原书P24)
良好的自我意识 引导---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他人及他人情感的敏感度 引导---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能力
练习2:想一下上述优点对你有什么好处,记下来。
下面列举了一些优点,其中有些你可能已经具备了,看看自己符合几个?
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人而感到自信。一旦碰到什么情况,这些技能就能很好地帮助你运用思维。
具有人格竞争力。人格竞争力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综合,即一方面承认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这些能力,做出具有竞争力的表现。
得到他人的尊重,让别人更喜欢你。当你真心诚意地替别人着想,别人就会信任你,尊重你的价值。他们会感激你的诚意和体贴,喜欢跟你呆在一起。他们甚至想成为你!
更强的交际能力。情商的首要要求是与他人相处融洽。对他人的感受和情绪敏锐,能赞赏别人的观点(即使你不赞同),不仅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很好地传达别人的理解建议和化解严重分歧,这些做到了,你就具备很好的交际能力了。
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亲密的关系需要灵敏性、忍耐度、接受力和理解力。情商是努力建立亲密关系的动力。
工作的成功。情商在工作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老板可能认为情商是好的交际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积极创新的思想和对公司理念目标的理解能力。他们可能会欣赏一个员工在面对逆境时的冷静,看待争议时的全面而突出的谈判技巧。
缺乏情商会有什么危害?
简单来说,情商的缺点就是缺乏情商。
练习3:停下来想想,你会怎样去看待某个缺乏情商的人。你会怎么去评价他们?记下一两条可能的评价。
下面是些例子:
“他从来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她总觉得自己是对的。”
“我不想让他帮忙,因为我知道他不愿意帮助别人。”
“我发现一说到对我很重要的事,她就不怎么搭话。”
“我从来没发现他能先顾别人,再顾自己。”
“你发现自己也很容易这样想。”
“他们简直是顽固不化。”
当然,上面只是简单的几个例子。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仅仅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就能看出,缺乏情商有多能破坏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缺乏情商同样会破坏我们自身的整体性,减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案例分析:
詹妮做完了一天的工作,正期待着去剧院的夜晚。去车库开车的时候,她发现有一个同事的车斜停在两个停车位的中间。“多自私。”詹妮想。尽管还有空的停车位,但是詹妮还是感到很愤怒。“需要给这个人上堂课。”詹妮寻思着。詹妮走到停车接待处抱怨。没想到,接待员竟然不在,詹妮想着接待员肯定提前回家了。这让詹妮更生气,她从服务台上拿起一张大白纸,写了一张条儿粗鲁地骂了刚才那个没好好停车的车司机有多自私。然后,她又写了一张条儿,强烈谴责接待员的失职,竟然没到点儿就离开岗位。 詹妮把第一张条儿贴在刚才那辆汽车的挡风玻璃上。
第二章 为什么情商如此重要?(2)
她对刚才发生的事情如此愤怒,以致在剧院都无法集中精力看整场表演---这完全是个扫兴的夜晚。
到了第二天,詹妮去上班,发现同事们的气氛阴沉沉的。原来昨天晚上詹妮下班后,有个同事停车的时候撞到了停车场的墙上,心脏受到冲击,现在正病危在医院。詹妮放在挡风玻璃上的条儿被接待员拿下来了,而昨天接待员看到詹妮同事出事后,就去帮着停车去了。詹妮心理很苦恼---一方面因为自己看到不顺眼的情形时,竟然做出那么强势的行动;另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考虑,车之所以那么歪停着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詹妮花了很长时间才从情绪影响中走出来。
首先,詹妮的弱点在于缺乏自我管理----她对所看到的场景感到生气情有可原,但是错就在她不能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导致她写了那些侮辱性的话。其次,詹妮缺乏自我意识。一看到那个场景,詹妮想都没去想为什么车会那么停,而是很快就认定是别人自私,不为别人着想。接待员不在岗位上,她也没去想可能是别的原因早下班。她缺乏足够的情商去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没有考虑到事情可能有其他缘由而不是自私。缺乏情商的后果就是:詹妮怨自己,感到羞愧,同事也会因为她的行为而不高兴。
情感为何用?
情感:感觉的触动;思维的激动,如气愤、喜悦、恐惧、悲伤,以及相对应的身体症状;一种与认知和意愿不同的感觉。
----《钱伯斯字典》
情感可用两个生物学上的理由来解释。第一,延续了生命。冲动、欲望和爱驱动了男女的身体接触,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欲望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安全和保护。
第二,保护了我们的安全。对人类来说---尤其是早期狩猎时代---要是没有对危险本能的反应,没有逃跑和抵抗的反应, 现在这么多人能活下来值得怀疑,尤其是对付3000年前野生动物及其他因素的威胁。情感一直在保护我们的安全。美国精神病学家阿伦?贝克有句名话:“天性宠爱忧虑基因。”意思是忧虑和恐惧的情感救了人类,让人不会跑到车子底下去,免去太多的潜在危险。悲哀的是,生活中过于胆大的魔鬼总是可能更早进入坟墓。
情感同样会影响人的心理---尤其是会加快心跳速率,血流迅速供应到情绪相对应的身体部位。
设想没有情感的生活
你能想象出没有情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吗?有些人因为被消极情感困扰而懊恼,他们不去尝试享受美好的积极情感,因此错过了很多让人激动的精彩生活。
大脑是怎样构造的----它们怎么欺骗我们
为了全面理解情商,有必要对大脑起源的部分知识有个了解。情感记忆记录在大脑的“中枢边缘系统”。中枢边缘系统中心有个扁桃形小结构叫大脑杏仁核(amygdala) ,这是情感思想的聚集地。数据在进入大脑皮层(理性的思想家)处理之前,情感部分已经对它进行了诊疗。
情感战胜理智
思想中情感部分的力量胜过理性智能(理智),理性思考和逻辑思维不断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脑杏仁核专注与情感相关的事,着重管理日常事件---驱动愉快、同情、兴奋、愤怒以及其他一系列情感。
我们可以把大脑杏仁核看作是一个看门员,它负责审视每一条进入的信息。大脑杏仁核比理性思维更迅速地采取行动,它不用去考虑后果。如果大脑杏仁核发现有些信息是紧急情况,就会按“红色警报”按钮,迅速启动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
第二章 为什么情商如此重要?(3)
案例分析:
天空明媚,艾米在丛林中漫步,心情也十分放松。但是老天爷却突然变脸了,乌云笼罩,天开始变冷,风也刮起来,刚才还灿烂的白天似乎突然不见了。阳光明媚的漫步变成了寒冷的折磨,于是艾米决定回家。当转身要走的时候,她听到一阵嘈杂声。她停下脚步,仔细听了听。寂静中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一两个小树枝的折断声,脚步踩过树叶的嘎吱声。艾米什么都没看到。但是,远处的声音离她越来越近。她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天黑了,艾米一个人在这---确切说不是。有人在里面。艾米感到自己的心脏在砰砰地跳得飞快,肠好像打结了,脚下也移不动。胳膊上的汗毛好像都竖了起来。她的情感在向她尖叫,她可能真的碰到危险了,必须马上逃走。她赶紧跑了起来,拼命地跑,擦过灌木丛时被树根绊倒了。艾米觉得自己都快喘不过气了,剩下的全是恐慌。
她终于跑出丛林了,这时天也放晴了。她的车就停在不远处,艾米赶紧跑了过去。艾米深吸了几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艾米在想自己是不是对刚才什么都没看到的“东西”反应过度了,她转过头看了看。
只见一只漂亮的鹿正从丛林中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看着周围。这时,另外一个散步的人带着狗走了过来,主人的狗冲鹿叫了几声,鹿很快也跑回到丛林中去了。
在这个案例中,你能辨别出艾米的理性思维什么时候在发挥作用吗?她的行动完全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的吗?如果是,这种情感是担忧还是恐惧呢?很明显,她决定跑开的决定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这时是大脑杏仁核在发挥作用,丹尼尔?戈尔曼创意了一个很好的词来形容---“情感劫持”。当我们的情感做出迅速反应的时候,“情感劫持”就发生了---它发生在理智反应之前或是干脆取代理智反应。
大脑结构中的大脑杏仁核为什么是信息处理的第一个港口呢?这很好解释,因为它在保护我们。在丛林中漫步不会总是安全的,有时候也可能有危险。树枝可能是被某个行凶抢劫的人用刀割断的,而这时花时间去理性判断声音的来源---或是去调查核实一下----都会导致灾难性的甚至致命的后果。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情感做出迅速反应是最好的方法。
大脑怎样控制情感?
大脑必须控制情感,以免它们完全脱离我们。这个工作是由新大脑皮层来做。新大脑皮层位于前额的正后方,是情感大脑的一部分。它负责“控制”情绪,重新评估情境,找出一个可能更合适的反应。
但是,重新评估的时间比大脑杏仁核及时反应的时间要长。这就是为什么艾米第一反应就是跑到车里(大脑杏仁核驱使的),之后她的新大脑皮层才对情况做出更理智的思想判定。
看起来大脑杏仁核和新大脑皮层是个很好的合作团队,但是事实上,前者比后者要强。大脑杏仁核的本能情感反应如此强而有力,它完全战胜了新大脑皮层,以致大脑短时间内无法做出更冷静的判断。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心烦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他说“我无法冷静思考。”他们真的是“无法”冷静思考-----因为大脑杏仁核已经劫持了新大脑皮层。
大脑杏仁核储存已有的经历,把现在可能发生的事情与之联系起来。一旦大脑杏仁核发现现在的状况跟某个过去的经历相似,它就会启动已有经历中对应的情感----像是在重复过去,把情感反应到现在。
第二章 为什么情商如此重要?(4)
在做出比较和相应反应之前,理性思维会去检查当下情形的迹象,但是感性思维反应的速度更快---不会花时间去衡量这些迹象,然后去比较不同的情况-----提前一步到达大脑,情绪也就优先高涨。
这就是为什么没法让一个心烦的人去理性思考。情感出手这么快,理智只能先让步了。
情感来自何处?
回想一下自己的情感,尽力想想其来源。下面这个练习能帮助你认清内心深处的情感。
练习4:什么创造了情感?记下答案。
我猜你可能会写“一件事”或“某种情形”----即某些已经发生的事产生过恐惧、忧虑、喜悦、兴奋等等。事实上并不是事件创造了情感,而是你对事件的想法。回到艾米在丛林散步这件事上来解释。
表面上看起来,丛林中天黑,加上树枝折断声、树叶被踩的嘎吱声造成了艾米害怕恐慌。事实上,造成这些情感的原因是对事件的思考----由事件引发的想法,“有嘈杂声肯定是有人在那儿,我肯定处于危险当中”。如果艾米的大脑杏仁核没有先入为主,而是新大脑皮层在思考,艾米可能只会简单地这么想:“我想那可能是一只狐狸或鹿”,当然她可能还是会去警惕担心,但是就不会带着那么多情绪了。
儿童时代的经历
儿童时代的经历对我们培养、感受和表达情感影响很大。一个人小时候成长在充满爱的家庭,情感开放,他到成年的时候就很容易表达情感。不幸的是,很多小孩都成长在有问题的家庭---没人会去表达情感,或者更糟的是孩子在学怎样阻止情感。例如,小孩可能学到:当他们的大哥哥嘲笑他们的时候,如果哭的话就更会遭到嘲笑。当父亲让孩子第一次骑没有刹车的自行车,孩子表现出吓得嘴唇发抖,就会被人说成是懦夫。当得到不公正待遇时,孩子表现出愤怒,他们就会因为表达了愤怒而受到体罚。这样,孩子就只能学习阻止情感,慢慢压抑情感,压抑对生活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了很难变得开朗,要改变这种情形可能需要一些专业帮助。心理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改变过程,顾客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系统性地学习情感。这种治疗教人们不仅要刺激情感反应,也要控制,这样才能培养情感,理智恰当地运用情感。
大脑,一个记忆书店
大脑总是储存对情感产生有力影响的记忆,而大脑杏仁核则负责收藏这些记忆。当某个诱发因素启动某件过去的事,大脑往往就会在行动之前做出准确的反应,即使这种反应可能不适合这个场景。
最近我接触到一位顾客,她曾经在一次办公楼电梯事故中受伤。后来每次她看见电梯,就会感到恐慌和畏惧感。她的大脑储存了一种情感记忆,一靠近电梯这种记忆就会被重新唤醒---即使电梯明明是安全地在购物中心上上下下。经过几个阶段的认知行为治疗,她的错误思想和信念受到挑战,现在基本已经恢复正常了。不过,她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一般情况下,大脑是在已有的经历上运转,一旦碰到新情况它就会启动最合适最有用的情感。
当激情战胜理智
点亮心中之火。
---2002年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冬奥会主题
情感对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也起到很大作用。书、话剧、历史中叙述了很多激情战胜理智的故事,其中都把情感战胜理智的主人翁解释为“无法控制”。这些例子不能说明情感反应就是第一反应----即更理智的思考出现之前做出的反应。它们只是说明了情感积极地征服和囊括了理智试图做出的努力。
第二章 为什么情商如此重要?(5)
这不是说纯粹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反应总是会造成消极后果。历史和心理学研究都没有这样说过。这只是在告诉我们,即使情感很强烈,它也能容忍理智。强烈的情感发挥适当,同样会有好结果。
愤怒,可能与最炙热的爱一样,是最强烈的情感之一。愤怒一旦运用不合适,就会成为最具破坏性的和最恐怖的情感,但是愤怒也给世界带来很多好处。面对贫穷、饥饿、暴君的统治,只有人民的愤怒才能促使他们去斗争。斗争如果胜利,就能消除不公平。愤怒在这里就得到高效率地运用,冷静的理智可能不能挑战不公平---这个本身就很强势的东西,它需要激情来激发。第七章将具体地谈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情商。
要点:不要做出这样的假设---建立在强烈情感上的行动总是错误的。
两种思维
很明显,现在我们拥有的不是一种思维,而是两种。理性思维告诉我们的是常识,让我们尽量避免做出草率的行动和决定;而感性思维则倾向于丰富判断(不是更坏的,而是更好的),提供很多积极的动力---成功的兴奋力鼓励人们再次去努力----提醒我们要保护自己。例如,担忧警醒我们不要站得离火车站台太近。
案例分析:
大卫要离开伦敦,开车去希思罗机场赶米兰的飞机。到米兰,他需要给公司签一个几百万美元的大单。这是他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天。
大卫空出很多时间开车去机场,停车,然后办登机手续。因为他考虑到糟糕的交通,有时候还会堵车,可能还得把车加满油。
但是他没考虑到的是车胎竟然爆了。事实是,最后他只能通过手机来完成这项工作。
大卫最后到机场,跑到登机口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他他那班航班已经起飞。
练习5
你认为,下面哪个机场工作人员的话会让大卫更心烦?
a. “对不起,先生,您乘坐的航班30分钟之前就已经起飞了。”
b. “对不起,先生,您乘坐的航班2分钟之前已经起飞了。”
做了这道题的人,其中一两个人说没有区别。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倾向选b),觉得这样说最让人心烦。这就是一个感性思维征服理性思维的例子。误了飞机就是赶不上了(理性思维是这么告诉我们的)---但是只耽误了2分钟比耽误了30分钟更让人心烦(我们的感性思维告诉我们)。
要点:想一下什么时候感性思维闯入大脑,征服了你的理性思维。
生活成功的新秘密
在第一章中,我已经涉及了积极心理学这门新科学。积极心理学的大多数理念都融合了情商的培养。情商是个人发展的必要基础。积极心理学家说:“为了最恰当地发挥和挖掘潜能,让我们告诉你所需的。”
积极心理学的理想状态是向人们传授优点和美德,带给人们长远的幸福。多年的研究已经致力于寻找成功和幸福生活所需的品质。研究已经显示---在3000年的历史、整个地球表面、人类的主流宗教和哲学中---每个人有六种品质,如下:
智慧与知识
勇气
爱与仁慈
公正
容忍
精神性
情商是这些品质实现的润滑油,是生活幸福成功的钥匙。
摘要:
本章中,我们了解了为什么情商对成功幸福的生活如此重要。
我们已经更多地学习了 “情感”的内容----情感来自何处;为什么我们需要情感;情感怎样既能欺骗和误导我们,又能鼓舞和激励我们。
大脑中情感是怎么运作的---大脑杏仁核怎么迅速地反应,控制情感,达到生活中最好的目标。
还有更多关于成功和幸福的新研究。
接下来的章节会讲一些培养情商的具体技能,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
引子
情商由两部分组成-----怎样处理自我(己内关系)和怎样处理他人(人际关系)的关系。第二部分将学习怎样了解和促进自我的关系,如何管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即管理己内关系。第三部分将关注人际关系。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情感能力,没有自我意识,不能处理悲伤情绪和没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样跟人很好地相处,即使再聪明,这个人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丹尼尔?戈尔曼 ,心理学家兼作家
第三章 你怎么看待自己?(1)
学习提纲:
学习辨别自己的情感
学习管理自己的情感
学会选择自我的价值
具备情商的人意味着首先要了解自己。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了解:
自己的情绪及产生的原因
情绪与所想、所做和所说之间的关系
情绪是怎样影响行为的
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在这些方面准确评估自己是改变的开始。这对以下方面很重要: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反思,从过去各种经历(包括有用的和有害的)中学到知识
乐于接纳真诚的反馈和不一样的观点,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成长
培养幽默感和自我审视的态度
辨别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我经常让很多顾客做下面这个测试,结果有一半的人反应这个测试容易,一半的人认为很难。下面你自己来判断。
练习6
把手表摘下来,放在一边。做这个测试需要计时,因此等到开始答题的时候再开始计时。现在开始做这个测试的第一题。
1. 写出十个自己明显的缺点。
按下计时表!你花了多长时间?记在下面。
所花的时间: _____
2. 写出十个最明显的品质和优点。
再次按下计时表!记下所花的时间。
所花的时间: _____
你发现什么了吗?我猜想:
做第一题比第二题容易很多。
你可能觉得第一题就写十个还不够,但是第二题要写出十个就得抓破头皮。
做第二题花的时间远远比第一题要多得多。
这说明了什么?
难道说明你是一个满身都是缺点,没有优点的人吗?
或者反应出
你总是在悲观地看自己或是对自己过于苛刻吗?即一种情感上不理智的见解。
第二种观点可能是问题的真正所在。但是,无论你认同哪一种都没有关系。理智地看待自己并不要求你是一个完人,只是要对自己现实友善,而不是悲观刻薄。
所有的问题在于你要对自己有个宽容合适的态度---不管自己是什么样,我们都要在情感上保持理智的态度。
小贴士---平息内心的评论
设象一下:某些消极观点正要从一台收音机里爆发出来。在脑子里简单地想象收音机的画面,此时的你正在把收音机的声音调低,或是正在把调频调到另外一个波段。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别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发展了一种心理学模式叫“以当事人为中心” 治疗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内置的动力,随时都可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潜能。罗杰斯把这称为“自我实现趋势”。他把一个情感健康的人定义为:一个具有情商的人(他的专业术语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这里我们用“具有情商的人”来代替)。罗杰斯指出每个人思想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一个真正想成为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发现自己跟理想的自我不匹配----罗杰斯把这个自我称为现实或真实的自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越接近,我们的情商就越高。
图2:对自我不健康的情感(见原书p42)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图3:对自我健康的情感(见原书p42)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与现代情商对等的核心价值
有必要来看一下罗杰斯是怎么划定“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和“具有情商的人”应该有的核心价值。情商被具体定义之前,罗杰斯早就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相似的观点,戈尔曼30年后在著作中发展了这个概念。罗杰斯提出以下几点可以培养我们的情商:
开阔地接纳经历。正确认识自己的经历,接受包括情感经历在内的一切现实。罗杰斯强调能开阔地接受情感对个人发展(即他所说的“自我实现”,我们所说的“情商”)很必要。
第三章 你怎么看待自己?(2)
活在当下。我们要接受过去,不要过多去思考已经发生但无法改变的事实,花过多的精力去想未知的将来。要生活在现在,充分地体验此时此刻。
相信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顺其自然地做事。当然,这并不是说认为杀人是“正确”的,你就可以去杀人,而是要相信自己的情商会指引你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有效地运用自由。选择多了,感觉就更自由。罗杰斯认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即具有情商的人)应该享受这种自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创造力。一旦觉得自由了,有责任了,人就能在很多领域(如艺术和科学上)产生创造力,在对社会的关注、对父母的爱或是自己的工作上都会表现出创意。
罗杰斯强调:辨认和开阔地接纳情感正是现代情商的组成部分。现在大家来做个测试。
练习7
回顾一下上面五点品质,你有多相信自己拥有这些品质。
0=一点都不相信 5=很相信
希望你能合理地给自己打分(总分25为最高分;0分为最低分)。能公正地给自己打分说明已经有一个好的情商基础,接下来要做的可能只是怎样来提高这个基础(当然,你可能觉得自己情商已经很高了,那么你就可以把这本书丢开)。
培养你的情感自我意识
情感自我意识指的是持续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思想状态,认识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的缘由,辨别引起心烦和“情感劫持”的事件起因。换句话说,你要关注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而不是想看到的和想听到的。
案例分析:
安东尼约了整骨医师,而且特意把时间约在下午1点半,这样就可以利用中午工作休息时间见医师,不用专门跟公司请假。他也不想请假,现在的工作不太稳定,公司也有些风言风语,所以他很担心别人看见自己在工作时间请假,不管是什么理由都不想。安东尼不仅要操心工作,还得担心自己的肘部是不是有问题。有个朋友给安东尼推荐了一个私人整骨医师。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用绕那么多圈就能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他预感医师会告诉自己需要去国家健康中心去治疗。
这天,安东尼准时到了约好的地方,发现候诊室有很多人。估计这些人也是挤出中午休息时间来看病,一想到这安东尼开始有点紧张了,他担心时间来不来得及。快到1点半的时候,安东尼真的开始担心了,“专心地”期待着医师叫他的名字。终于等到1点半了,也等到医师叫他了,但是名字后还有一个数字---安东尼,23号。安东尼震惊了。他一直在等,而且提前也约好了时间,现在却被告知是23号。顿时,他非常生气,加上自己已经很忧虑,他再也无法冷静思考了。他站了起来,连招呼都没跟接待员打一个,就走出了诊所,直接回公司工作了。可是,他的胳膊肘还疼着呢。
最后,安东尼终于冷静了下来,但是愤怒还是没有消退。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诊所,说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没想到,诊所的回信很礼貌,不但没有说安东尼失约,反而解释了23号只是病人要去的诊室号,整骨医师在23号诊室等他。这封礼貌的回信后面还附有一张账单,这是安东尼因缺诊要付的。
安东尼的例子很好地解释了情感劫持,理由如下:
1. 人们经常会误解事实或是胡乱猜想所听到的事实。不去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妄自下结论已经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没有质疑或核实事情的准确性,我们就草率地去下决断。
第三章 你怎么看待自己?(3)
2. 我们总是在纵容自己情绪化地处理事情,不去抵制错误情绪,后果往往是不理智地做出决定。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很好地培养情感自我意识呢?答案就是培养个人竞争力,了解自己,利用现有的条件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当遇到某种困境时,行为选择保持开阔,接近大脑中某些特定的区域,帮助你走出困境。
培养个人竞争力需要学习:
认识并准确标示情感,在情感失控和被情感控制之前,你要先控制它。
自我选择如何去反应,而不是任情感自由发挥成“我已无法控制”。
充满自信,做出恰当的反应,这样自信才能成为人的第二本性。
培养情绪思维,更灵活合理地应对各种状况。
看起来复杂,其实不然。要知道,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学习新的技能,但你不是从零开始----相信每个人都已经有一定的情商基础。现在我们要学的是如何最有效地运用这些技能,如何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机遇。
先学会认识自己的情感
不认识情感就无法管理情感。当然你要是觉得没有任何错的地方,那么就不需要改变了。不过还是有必要具体分析一下自己的情感。我们先把自己和他人当作“已经情绪化了”,接下来要做的是怎样准确标示情感,通过标示就能判定情感与情境是否匹配了。
要点:
不要误认为情绪就是坏的东西。情绪是必要而且重要的驱使信号。情绪低的人容易受束缚,个人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我们的目标是要有恰当的情绪----这种情绪带来的是好结果,而不是坏结局。
练习8
大家必须习惯具体地认识和标示自己的情感。做练习,围绕下面每个主题至少写出六种情感:
1. 幸福
2. 恐惧
3. 愤怒
4. 沮丧
小提示:例如,幸福可以包括的情感有高兴、兴奋和喜欢。
这个练习很重要,尝试积极地去做。你觉得重要性在哪儿?写下你的答案。你
可以在本章结尾处找到答案。
管理情感
学会了认识和标示自己的情感,你会发现更容易做出恰当的反应。“我不知道我怎么了”之类的话需要我们自己来解答。类似“我完全理解了”的话则很有价值-----这说明通过处理某些事情,你明白了缘由,下次碰到同样的情况就能自信地处理了。
情感管理练习
具体认识了情感就可以开始管理情感。下面两个练习很适合练习管理情感。我建议大家扫描几份,拿来当作日常练习。开始的时候,一周做两三次。学习一个月后复习一下,看看哪些练习适合下个月做。同样,在每个月末复习所学的,计划哪个练习该多花时间或少花时间,这些计划都按你自己的能力来。
练习9
描述上个月的某次经历,其中你成功地辨别和管理了自己/他人的情感。
辨别了自己/他人的哪些情感?
用了哪些技能来管理自己的情感?
用了什么技能来管理别人的情感?
练习10
描述上个月的某次经历,其中觉得自己没有正确地辨别自己/他人情感。
没有辨别的情感是哪些?
需要什么技能来更有效地管理这些情感(你可以从练习9的答案中获得一些提示)?
你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培养这些技能?
你能辨别出这些措施的利弊吗?
学会开阔地接受情感
愿意与人分享感受对自己非常有益。它可以让别人来理解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反过来我们对自己的所感,所说和所做也会更加自信。
约(周)哈里窗户模式(注释:一般是说周哈里窗户,为了与下面的解释统一,所以翻译为约哈里窗户模式,请编辑按照出版要求决定)
第三章 你怎么看待自己?(4)
大家可能已经对约哈里窗户有一定的了解。约哈里窗户理论是一个关于开阔性的重要概念。如果你已经是个专家,继续前进!在这里顺便提一下,约哈里理论的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和高深,其实它就是两个人的教名融合在一块----即约瑟夫?鲁夫特和哈里?英格哈姆。
图4:约哈里窗户理论(见原书P48)
第一行: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第二行:别人知道 1. 开放的 2.盲目的
第三行: 别人不知道 3. 隐藏的 4. 未知的
约哈里窗户是一个有用的模式,很好地揭示了我们是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图4中介绍的四扇“窗”根据四个不同的领域把个人意识分为四种:开放的、隐藏的、盲目的、未知的
1. 开放的领域:指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东西(如,我知道我的名字,你也可以知道)。这扇窗户里不仅包括了事实信息,还包括了自己的感受、动力、行为、意愿、需求和欲望-----即任何你想告诉别人关于“你是谁”的信息。我越愿意告诉你,你就更能了解我。在我的开放、你的倾听或反馈的基础上,我就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2. 盲目的领域:指别人知道的但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关于我”的东西。例如,我们在一家餐馆吃饭,我牙齿上塞了一点菠菜叶,我可能不知道,但是你看到了。这个信息就是在我的盲区,因为你看到了,我看不到。当然,如果你告诉我牙齿上有菠菜叶,那么这就转到开放领域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情感可能有些盲区。例如,在谈话中,你可能注意到我跟你没有眼神交流。为了不让我尴尬,你可能不会说出来,或是你自己在推断如果说出来,我可能会因为这事儿觉得尴尬不礼貌。那么这个问题就成了我的问题了:我要怎样才能得到开放领域的信息呢,因为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正在建立的信任度?我怎样才能看到更多的自己呢?答案当然是我需要去挖掘我自己的情感,与你来分享,这样我们就能互相了解我的问题了。
3. 隐藏的领域:指自己了解的,但是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以情感为例。我刚刚知道自己可能要丢掉工作,所以觉得缺乏安全感-----但是我觉得难堪,不想跟别人讨论。这个信息就在我的隐藏领域中。一旦我想把自己的担忧告诉别人,跟别人说我的感受,隐藏领域就转变到开放领域。这个“自我泄密”对我们培养自我意识很有用。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某些东西“公之于众”,这往往表示我们更愿意接受这件事实,而不是去否定或隐藏。
4. 未知的领域:指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关于我”的东西。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例如,平时我是一个很胆小又自恋的人,有一天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个老太太被抢劫,我却迅速跑去帮忙,打退抢劫者,保护了老太太。自己和别人可能都觉得我的行为有点反常。我也不知道自己内心有这种情感,别人肯定也想不到我会这么做。因此,我们就发现其实我有一些比想象中更积极的情感----对坏势力的愤怒、对弱者的同情、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另外,我设想的消极情感也会浮现---恐惧、懦弱、漠不关心别人的处境----但是这些情绪都判断失误。因此,一种新的情况可以促发新的意识和个人的成长。
运用约哈里窗户模式,促进自我泄密
约哈里窗户模式还有很多内容,关于人的交流这一部分我们就简单谈到这。扩大开放领域的过程叫“自我泄密”-----一个自己和他人相互给予和接受的过程。比较典型的是:当你跟别人分享一些自己的东西(把信息从隐藏领域转移到开放领域),与你交流的人同样透露他们隐藏领域的信息,他跟你进行了互换。这样,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就可以生动地模式化为两扇活动的约哈里窗户。例如,我跟你透露我对工作的担忧,你可能就会反馈----你的公司正在招人,而且我的条件正好符合。
第三章 你怎么看待自己?(5)
盲目区域包括自己不接受的行为、情感和动机,但是这些别人都能看得到。例如,不满足感、没有竞争力、没有价值感、拒绝、愧疚、操纵感,这些你自己都很难去承认,但是别人都能看得到。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增强时,他/她可能会主动邀请别人去评价他们的盲点。例如,为了提高讲课质量,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某个演讲进行反馈,而学生主动聆听才可能做出反馈。
这是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原因之一。不能跟别人一样看到自己,自己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你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做出的选择也会远远偏离自己所想要的和所期待的。
一个人与别人的交流不顺畅、不真诚、不开放----如,脸上总是面带微笑,一副很高兴的样子,但是心里却藏着消极情感---他可能会向朋友或同事传达这些的信号: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个人的交往方式可能看起来就冷漠疏远。
“自我泄密”还有恰当度的问题。有时候,自我泄密是个模糊的领域,有时候我们会后悔与人分享了太多。自我泄密不是说让你四处奔跑,告诉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一般的人肯定也知道哪些合适说,哪些不合适。因为我正在鼓励大家尝试自我泄密(用来增加自我意识),所以需要提醒一下泄密度的问题。
练习11
为了更好地把握自我泄密的度,你先公开自己的一些信息,看看会得到什么反应,根据反馈来调整泄密度。
与他人相关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不仅要意识到自我,还需要注意别人对自我的行为有什么反应。
案例分析:
比尔想买一个手提箱。到了休息日的时候,皮特一起帮他去挑手提箱。当他们走到皮箱区,一位迷人的销售小姐就过来招呼他们。销售小姐笑着问他们是否需要帮什么忙。“OK,我的感情生活现在有点平淡。”皮特说,“你能帮忙吗?”比尔顿时脸红了,赶紧接过话说:“小姐,我想买个结实点的手提箱。”“没问题。”销售小姐说。“你需要多大的?”比尔还没来得及回答,皮特就插嘴了,“适合你年龄的就可以啊。”比尔对皮特说:“你能不能闭嘴?我想买的是一个手提箱,不是让你在这调戏一个快可以做你女儿的小姑娘。我自己去买手提箱了。”比尔跟销售小姐道了道歉,然后走开了。皮特叫着跟上他,“别发火了,你今天吃错什么药了?”
可以看出,皮特几乎没有自我意识能力。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对销售员和自己的朋友产生了消极效果。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就像个白痴,已经让别人难堪了。
要点:
认识到别人怎么看自己的行为,你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别人的反应不是预期的或令你有些失望,你要想“哦,那就那样吧。”然后审视一下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方式,看看是不是需要调整,怎么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跟自己说:“自己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怎么听。”
练习12
要增加自我意识,从下周开始简单记日记,日记中包括以下内容:
一天中感受到的最强的情感。
感受到这种情感时的情形.
这种情感让你是做出了什么反应。
你的反应是否合适。
其他人如果在场的话,他们会怎么理解你的反应?(如果当时就你一个人,假设问一下你自己)
现在问问自己------你确定别人跟你想象中看问题的方式一样吗?
这些内容是否有意思,这要看你怎么理解写日记的目的性。你觉得写日记有什么用?写下答案。
第三章 你怎么看待自己?(6)
记日记的原因是要学习培养自我意识,培养对自己行为的意识。很多人很少用到这个技能。我们总是倾向于“没想好就去说或做某事”,或是“说出我们的感受”,“处理情感”---这些都是缺乏足够的情商导致的不恰当行为。管理自我要学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
待己诚实
约哈里窗户模式提到要对别人开放。其实,人对自己开放也同样重要。没人能愚弄自己。监视情感不是说让你折磨自己一顿,让自己受受苦,而是运用平衡反应来核实情绪是否适合情境。诚实地对待自己,相信能做得更好,从这些经历中吸取教训和获得借鉴。
生活中没有失败一说,任何事情都是成功的,它们都是可学习的经验。
----佩楚斯卡?克拉克森,心理学教授
这句名言让人信心倍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你就没有失败。还拿皮特的例子来解释,皮特让比尔和销售员那么难堪,但如果他能从这次经历当中意识到一些东西,“重新调频”,在以后类似的情形当中他就不会那样做了。做一个有情商的人吧。
选择自我的价值
练习13
你认为生活中什么价值对情商最重要?或许你已经具备了一些价值,或者觉得培养情商还是有价值的。记下6个价值。
在第二章中,积极心理学已试图提出这些核心价值----类似的已经在第二章的结尾处提到----这些价值是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情商培养的组成要素。.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专门争对一些核心价值做了研究。他认为这些价值能引导人们走向个人的幸福和职业的成功。
下面是公认为最重要的两个研究,把这些价值与你在练习13中的答案做个比较。(按原书表格顺序排,P54)
智慧与知识 勇气 爱与仁慈
公正 容忍 精神性
责任感 谦卑 先见之明
善良 感激 原谅
社会能力 前景 一致性
幽默 动力 正直
自控 审慎 谦卑
*积极心理学的六个基本价值也包括在其中,来源于研究报告“三千年与整个地球表面”(塞里格曼,2003, P123)
这些品质被公认为是情商的美德。培养情商能促发内在的品质。反过来,这些品质得到开发,个人的情商也能得到提高。积极心理学认为二者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自尊
威廉?詹姆斯(1890)把自尊定义为:自己拥有价值感,期待实现了多少,价值感就能相应地产生多少。詹姆斯通过比较期待和实现的程度,高度强调了自我评估和自我价值的方式。(这点与卡尔?罗杰斯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比较理论类似)
自尊与自信的区别何在?
自信是自尊的结果。自尊行动的表现就是自信。自我感觉好,就会更愿意去尝试,尽量去挖掘自我,相信自己能做一些事----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自信的人会:
表现出相信自己,有存在感
指出不受欢迎的人或事,说出认为正确的
有决断力;即使不太确定,觉得有压力,也还是能果断地做出决定。
自信是行动和反映的守护者。没有自信的人,总是会后悔没有及时行动。即使想口若悬河,但可能会发现自己总是张口结舌。当需要冷静地作决断时,往往会表现出愤怒或抵抗情绪。说话没个分量,该走的时候留,该停的时候却又走。估计大家对上述情形也不陌生,要知道自信才是你行动和反映的坚实基础。自尊是存在,自信是行动。
第三章 你怎么看待自己?(7)
无数的原因都可以说明缺乏自信的弊端。本书不会对这些置之不理。一般来说,很多原因都是来自童年的经历。小时候经常受到批评或是被人认为无能,长大了就会缺乏自信。有时候,成年后的某些生活也会抑制自信,如失恋的重创、失业、亲人的离去或是身体出现大的健康问题等,这些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打击,影响心情,造成抑郁。
问题在于缺乏自信还有自我实现的预言能力。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就不会去尝试;不尝试就更觉得自己不行。于是,我们就陷入了这种怪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无能的状态。
第四章会讲到思想的巨大力量,到时候来看看这些力量是怎样影响一个人能否做某事、能否成功地做某事。大家会看到,改变思想就可以改变情绪。拥有情商的思想能替代徒劳的思维,能改变生活。
摘要
本章中我们学习和评估了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程度。
情商的核心前提是“认识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在练习6中要求大家列出自己的优缺点。希望通过那个练习,你能更了解自己。
详细具体地辨认自己,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认清自己才有可能准确地了解事态,有效地做出实际性的改变。
管理情感不简单。除非有过被情感控制的经历(我肯定你曾碰到过),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自己控制情感,情感哪能控制他们呢,更不可能说会影响事情的结果。
我们的确控制着情感,但是要开始实施往往很难。
要操控情感,多做本章的练习吧。
开阔地处理情感对自我成长和自我认知有很多好处,但对有些人来说,要做到却很难。想想约哈里的窗户模式---大家都尽量去开窗,以相互了解为目标。
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影响他人,有这样的意识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在这方面表现好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我们更愿意去关注和倾听这种人,喜欢跟他们呆在一起。努力培养这种品质,你的社交技能(当然还有受欢迎度)就能大幅度地上升。
现在已经证明:构成幸福生活的核心价值与情商有密切关系。希望这也能给你带来行为上的一些方向指导。这些“经核准”的蓝图就在这,尽管去实施吧。
除非觉得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已经足够高,否则你需要重新评估,这对情商的培养很关键。二者是手足关系。花些时间去培养自尊和自信能提高情商。研究已经证实,自信可以认识自己的价值。
答案:在任何情况下,有更广泛的情感选择就能更准确地辨认自我的感受。从现在开始,丢开“我感觉很糟糕”或是“我不知道我怎么了”这样的想法,代之以更准确的表达吧----“我是充满了自责”,“我理解不了”。从现在开始认识自己的情感。
第四章 理智思考(1)
学习提纲:
积极思考的价值
思维方式怎么影响情感
怎样认识和挑战消极思想
决定情感反应的是看事情的角度,而不是事件本身
思想乐观的力量
思想乐观,情绪也就积极了。丹尼尔?戈尔曼和马丁?塞利格曼强调,人不管是在处理消极情绪还是建立积极情绪上,思维方式很重要。
戈尔曼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些经常忧虑的人工作的时候,执行效果往往很差。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有个想法-----“我做不好”或是“这件事不是我擅长的”。其实,这些人只要稍微加些技巧来减少他们的消极思想,如放松练习(可以减少身体对忧虑的反应度),幽默疗法(愉悦的情绪可以活跃思维),挑战性思考法(这种认知疗法可以促使我们重新去评估消极思想的弊处,从而代之以更平衡,更积极的思想)等,就可以很容易让他们重新回到工作,而且工作效率也会很高。
塞利格曼同时指出,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影响人的情绪(积极或是消极),我们有些人习惯性地带着悲观的思维方式,消极情绪也就随之产生,积极情绪自然只能退后。
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技巧怎样发挥作用。
放松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放松就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听着舒缓的音乐或是听听海浪声,大自然的鸟鸣,躺在一个垫子上,平静平静情绪。这种方法固然好,但是有时候情绪突然来了,你就需要某种快速见效的技巧,可以随时随地练习。肌肉放松法就是这种理想的技巧。
轻松快速放松练习
开始坚持每天练习一周。到一周结束,挑出四个最喜欢的动作(让你感觉最放松的四个动作),坚持每天练习三天。再从这四个动作当中选出两个最喜欢的,每天练习,坚持两天。以上疗程结束后,选出一个让你最放松练习时间也最短的姿势。把这个姿势记在脑子里,什么时候感觉到忧虑或者情绪悲观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练习,必要时可以反复练习几次。
动作要领:
握拳10秒钟,然后松开,休息15-20秒。
收缩前臂,收紧二头肌,坚持10秒,松开,休息15-20秒。
尽量上翘眉毛,收紧前额肌肉,坚持10秒,放松15-20秒。
用手紧遮住眼睛,收紧眼周肌肉,坚持10秒,放松15―20秒。
头稍微向后倾,收紧脖颈处肌肉,就像是头要去尽力够着背的感觉。注意力集中在脖颈上,坚持10秒,再松开,休息15-20秒。脖子肌肉感觉特别紧的话,可以重复一遍。
耸肩,感觉肩膀要去够着耳朵,收紧肩膀,坚持10秒,松开,休息15-20秒。
肩胛骨尽力往后,感觉两个肩胛骨要靠在一起,收紧肩胛骨肌肉,坚持10秒,松开,休息15-20秒。如果上背肌肉感觉特别紧,可以重复一遍。
深呼吸
一旦出现消极情绪,呼吸就会变得急促。这时的呼吸是源自胸腔,而不是腹部,身体也不能正常地换氧。
日常居家深呼吸练习(千万不要等到情绪上来了,才想起来练习)。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真切感受自己的呼吸。开始深呼吸,慢呼吸。在脑子里想象快睡着前的状态,感觉在漂浮。
幽默疗法
戈尔曼引证了“好笑话”对智力的益处。讲笑话、听笑话、看喜剧片、多跟幽默的人呆在一起,这些都能提高人的认知(思考)技能,使人容易变得乐观而有动力。
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回忆生活中的某些乐闻趣事。相信大家都有一些,集中想几件事。在需要放松和平静消极情绪的时候,脑子能更快地搜索到资源。
第四章 理智思考(2)
挑战认知
放松练习和幽默疗法是“及时性的”方法。要想不被消极情绪所奴役,有个长远的解决办法效果很好----认知练习。情感一般是来源于思想。因此,要管理情感,就得做一个有情商的思想家。
本章后面将细致地教大家怎么来做。很明显,情商需要思考的智慧。培养情商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了解思维方式,轻而易举地挑战和改变它们。
因此,提高情商必须认识到思维方式的作用。
学习技巧,挑战思维
思维的种类
我们的思维一般有以下四种:
积极型(看事情总是看到积极的一面,正确与否非常明确)
思量型(理性地考虑各种选择)
中立型(这种情况下,思维已无关紧要,如看电视的时候)
消极型(只看到事情的消极面,即使是好结果,也表现得很冷淡)
这样,不算中立型思考,思维其实就是两种类型:
自我导向型思维(总是花大把时间担心与自己相关的结局)
行动导向型思维(遇到困境能判断该做什么,引导事情积极发展)
再去除消极思维,我们很容易从这个方程式中看到哪些思维对情商培养最有用了:
思量型思维
行动导向型思维。
是什么思维在管理你的情感?
人的感受和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悲观消极思想(如,“我处理不了”,“我感觉糟透了”)容易让人忧虑和沮丧。有些思想是来自现实,而有些则可能建立在“凭空猜测”的基础上,因此容易造成轻易断定某事不行。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自动的悲观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不现实的悲观,无缘无故地“自动”跑到你的思维里。对付这种思想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培养情商。
学会辨认消极思想
认识了消极思想就能了解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这也是迈向积极思考的第一步。
在更多地了解这些思想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消极思想有什么表征。下面是消极思想的一些常见特征:
不用任何努力,消极思想就会闯入你的思维。
人很容易相信这种思想。
它们往往是不真实的。
你很难阻止它。
它们没有任何用处。
消极思想让人忧虑,而且很难去转变。
开始可能很难辨认出消极思想----或许你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消极思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认识它们。
做“思想记录”是认识消极思想的好办法。记得多了,消极思想就更容易辨认,了解它们对情感的影响也就简单得多。开始做记录的时候可能觉得很难,不必担心。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记录思想,这可能是个很新的提法。要真正地掌握这种方法还需要多做练习。一旦发现自己有任何情绪就赶紧记下来,记下当时身体的感觉和脑子里的想法。
要点:思维方式改变感受方式。不要误认为情感都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情感是思想生成的----思想可以重新思考,情感也就能朝更积极的方向转变。
思维不清晰时,该做什么?
有时候,你会发现在焦虑的时候很难去接近思维,不知道自己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或者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觉得有种情感,呆在大脑的某个地方。没关系,多做些练习,就能逐渐地接近它们。你也可以通过问自己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实现,例如,“我在担心发生什么事呢?”,“开始担心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我是不是在回忆过去的某些事?”
第四章 理智思考(3)
练习14
认识情绪与思想之间的因果关系。拿出一张纸(或练习本),在纸上画三栏,具体见下图。写下最近一周引起消极情绪的三件事----尽量具体点----以及造成这些情绪的思想。
事件
情绪(你感受的强度---0-100%)
思想(你相信的程度―0-100%)
例如:被人爽约了
沮丧(70%)、气愤(90%)、可以理解(100%)
“我不受欢迎。”(65%)、“他/她怎么敢这样?”(80%)、“他/她可能是忘了。”(100%)
区分思想和情感的一个提议
思想往往都是成句表达的,即使只是以“我感觉…”这样的短句开头。例如,“我觉得他对我不公平。”这就是一种想法而不是情感。情感往往都是以单个词语表现的,如开心、伤心、兴奋、沮丧、忧虑、担心、快乐等等。“我觉得不公平”是说话者在表达对某件事的看法,而不是情感的抒发。那么,这句话背后的情感可能是什么呢?愤怒?沮丧或是无助?(这些情感都是以单个词语出现的)
是这种思想引发了我的情绪吗?
给思想和情绪都定上程度等级,这样就能保证二者之间“匹配”。例如,“朋友忘记了我们的午餐约定”,我会因此产生消极思想,但是这跟你情绪中有90% 的恐慌不是因果关系,二者不匹配。再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恐慌?”,你可能更能得到与之匹配的思想缘由。原因可以是“她没来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故。”
下箭头(↓)练习法
这又是一个找思想缘由的好技巧。大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单独练习或是与人合作练习。具体如下…
觉得压力特别大,头疼。为什么会这样呢?你的第一个想法是:
“手头这件工作我好像处理不了。”
问题一(↓):“为什么处理不了我就有压力呢?”(这有什么关系?)
答案:“工作做不好,就可能会丢掉客户。”
问题二(↓):“丢掉客户又有什么关系?”(这有什么关系?)
答案:“没有客户,整个部门就没法完成销售额。”
问题三(↓):“完不成销售额会怎么样?”(这有什么关系?)
答案:“我就要对此负责,甚至可能被炒鱿鱼。”
“这有什么关系”的问题示范就做到这,相信你已经知道怎么来做这个练习了。理论上,你还可以自问另外一个问题:“这件事发生了或没发生,这对我个人有什么意义?”
把情感和思想对上可能不是很容易,这里再给大家一些建议:
我…吗?
忧虑 恐惧 害羞 恐慌
缺乏安全感 伤心 受伤 沮丧
失望 空虚 生气 愤怒
受挫 震惊 困窘 谦卑
受排斥 厌恶别人 令人厌恶 心虚
羞愧 妒忌 嫉妒 受打击
惊讶 开心 兴奋 满足
骄傲
等等~~~你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添加进去,以备参考。
理解怎样形成思维?
大多数人都认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会影响他们的感受----发生了什么事决定产生什么情感反应。例如,有天晚上你约了一个朋友出去喝一杯:
你:嗨,皮特,事情怎么样?
皮特:感觉糟透了,太糟糕了。
你:天啊,皮特,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让你感觉这么糟糕?
皮特:今天早上老板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说我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客户做的报告不合格。老板说话很粗鲁,而且还威胁我好好考虑一下。
练习15
怎样具体地来辨认情绪。首先来看一下皮特的情绪等级,从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皮特的情绪很高。那么,皮特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呢?“感觉糟透了,太糟糕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 理智思考(4)
运用学到的技巧具体来分析一下,你会发现皮特没有给出什么有用的信息。猜猜哪种情绪更接近皮特的状态。具体的辨认分析真的很重要----马上你就会知道原因。
接下来,到底什么事让皮特产生这样的感受?
是因为老板粗鲁的话刺痛了皮特吗?
还是皮特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即他是怎么想这件事,个人是怎么理解的?
如果老板把皮特看作是没用的笨蛋,而皮特自己也这么认为,那么皮特的情感可能是担心(我可能会被解雇或降职)或是绝望(我没用,我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皮特觉得老板那么说完全是无理,看扁了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么皮特的情感可能是愤怒(他怎么可以那样跟我说话?)或是沮丧(他对我都没有起码的信任----他总在找我的碴儿)。
如果皮特认为事情可能真的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老板确实有点太粗鲁,他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跟人说话,那么皮特的情绪可能就是平静(他是对的,我的工作确实没做好,我需要更努力;老板每周一早上都跟人大吼大叫,他不是争对我一个人)
看来,一件事可以有多种理解,更重要的是,每种不同的理解都会产生很多种情绪反应。
因此,事件本身不会决定情感,我们怎么看待事情才是决定因素。
挑战消极思想
一旦熟悉了怎么去辨认消极思想和情绪,就能了解什么是消极思想和消极情绪,你会发现这些思想和情绪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很不现实。既然又没用又不现实,那么就用“平衡反应” 来挑战它们(这种反应也可称为是情商反应)。很多资料都证实了这种反应对思想很管用。研究显示:挑战消极情绪和消极思想能改善你的情绪,让你感觉更能掌控事态和生活。
当发现自己的思想消极或情绪低落时,问自己:
这是真实反应吗?
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来看待事情?
记下你的“思想记录”:
事件 情绪(感受的强度---0-100%) 思想(相信的程度---0-100%) 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来看待事情
如:被人爽约了 沮丧(70%)、气愤(90%)、理解(100%) “我不受欢迎。”(65%)、“他/她怎么敢这样?”(80%)、“他/她可能是忘了。”(100%) “我是一个不错的人。他们是笨蛋。”、“是他/她的失误,我又没错。”、“他们可能被什么事耽搁了。”
到现在,你更应该知道怎样积极有效地去处理消极思想,怎样理智地处理情感。不过,具体实施起来还有难度。下面有些例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读完所有的例子,看看哪些对你适用,可以帮助你积极地处理情感。
可能用到的例子
再碰到这个问题,我能处理得更好。
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好,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建立了自信。
我知道忧虑会让人感觉更糟。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前碰到这样的处境,我不也活过来了吗。
更好地处理担忧情绪,才能不担忧。
我很自豪自己能越来越平静。
学会控制忧虑不错。
我要特意改变自己的感受。
平衡思考的关键是要勤练习。一发现脑子里出现消极思想,就要尝试阻止,代之以更积极现实的想法。
进入忧虑的情境之前,先想象会用到哪些处理技巧(如放松练习),你会去怎样回应消极思想。良好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
不同的思维方式
检查思想是否有效同样重要。我们经常觉得自己是在理智地看问题,其实不然。我们倾向于假设自己的思想是理性的,是正确的。也许大多数是,但其实很多思想是带有偏见的。这种带有偏见的思想当然会对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章 理智思考(5)
练习16
辨认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看下面一些失真的思考方式,记下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方式。如果发现自己与大多数方式吻合,也不要震惊(要做到诚实,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经历)。
失真的思维方式
1. 过滤型
夸大情境中的消极细节,过滤掉事情的积极性。例如,在一次宴会上,你的裙子上弄
到酒渍,整个晚会你都在想这件事。宴会的喜悦气氛,大家在开心地享受这个夜晚,这些你都没有注意到。
2. 极端思考
判定事情不是黑就是白,非好即坏。“我要不就很完美,要不然就一无是处。”一切都不
存在中间地带。例如,一次考试当中你没得到A,而只得了B,你因自己的“愚蠢”而沮丧,但其实得了B也应该感到高兴。
3. 过于笼统型
通过某一件事或一个小的细节就乱下结论,以偏概全。发生过一件坏事就断定坏事会一直出现。因为偶然的一次车祸就决定从此不开车,在你看来车子就是危险物,只要一开车就会出事故。
4. 思想阅读
总在脑子里“了解”别人在想什么,猜测别人的行为,但是不说出来。我们尤其喜欢
猜别人是怎么想自己的。你是不是经常听到有人说“我觉得他们肯定在想我…(如很笨啊、无聊、一点魅力都没有、完全不着调等).”?相信我,你要是真能读懂别人的思想,你就应该去智力服务中心应聘。那里的人可能对你比较感兴趣。
5. 灾难型
总在“期待”灾难。当发现或听到问题的时候,就开始想“很多如果的事”,“悲剧
会不会真的发生?“,“要是发生在我身上怎么办?”。通常大家都会有这种想法,夸大事情的“恐惧性”。我们不仅要担心一场不可能的悲剧,还要操心一旦发生了会无法承受。
6. 个人化
这种人觉得所有的事情多多少少跟自己有关,还爱跟别人比较,非得比出个谁聪明,谁
漂亮。自己最近去看了一场麦当娜的演唱会,要是有人说他不是麦当那的粉丝,你就会觉得他是在批评你对音乐的品位(但其实别人只是在表达一种个人的喜好)。
7. 控制幻想型
外在条件受到限制就觉得自己无能,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命运的罪人,这是一种控制型幻想,幻想对身边每个人的幸福和痛苦都有责任,容易出现要么“都是我的错”,要么就是“都不是我的错”。
8. 公平幻想型
我们觉得公平的事情,别人却不认同,因此产生怨恨。这就是严格思维的表现----“我
是正确的,你为什么不赞同?”
9. 责备型
认为别人应该对我们的痛苦负责,碰到任何问题都自我责备,这是“罪犯”精神,总觉
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负责,什么也做不了。
10. “应该”型
这种人有一张长长的清单,上面列满了“铁规则”,要求自己和别人该怎么做。谁要是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惹怒他们,自己违反了则会觉得惭愧。当别人的行为跟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相左,我们就会感觉到不安。当别人没有按照我们的原则去生存,我们甚至会跟他们吵架或断交。
11. 情感推理型
觉得自己的感觉一定是正确的。我们觉得某事愚蠢或无聊,这件事情就一定不对或没劲。这种人不会去核实事实,只会任凭自己的情感来做决定。
12. 改变幻想型
期待通过施压或是劝诱来改变他人,让别人来适应自己。一旦觉得自己的幸福和希望都
寄托在别人的行为上,我们往往就会以这种方式来试图改变别人。凡事都苛求“完美”,我们要求什么,他人就要做什么,否则我们就会产生不安的情绪。
第四章 理智思考(6)
13. 全球化
通过一两个消极观点总括出一整套消极判断。例如,有人去某个国家旅游,这个国家的
某一两个居民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于是他就判定这个国家的人民都不是什么好人。
14.“坚持真理”型
坚持不懈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是正确的。任何错误的东西都是无法想象的,不管花多少时间精力都要证明“真理”。有句话这么说的“真理比幸福更重要”,有些人甚至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有人为了坚持真理,甚至不顾朋友的离弃,到死都还在苦苦证明自己的真理多么正确。
15. 上天回报幻想型
这种人期待着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最好是有人帮忙记下自己所有的付出。一旦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和认可,他们就会痛苦。这种思维方式也被称为“受难型”,是一种传统的“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思考形式。这种人认为快乐的来源就是做好事,因为他们总在期待回报。
错误的信念是否正在限制你?
看看是什么阻止了你理智地思考。
了解信念
思考的过程一般分为三类:
1. 自动思维。这种思维说不定在某个时间会闯进你的大脑,往往与某件具体的事情挂钩。脑子里在想什么,自动思维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例如,下班回家时发现家里的门没锁,你可能会想“有贼(忧虑)”,或是“我早上出门的时候忘锁门了(责怪自己)”,或是“也许我丈夫/妻子比我早回家了(高兴,期待)”。自动思维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是中立的。在这一章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自动思维。自动思维其实是思维的“高层”。
2. 信念是思维的“底层”。信念是绝对的,它不用别人去争辩,只是简单地存在于我们的思想里。我们对以下方面的信念消极:
自我(“我没有价值/我很了不起”)
他人(“别人总让你失望/大多数人都是很好的”)
整个世界(“国家很安全/到处都是罪犯”)
将来(“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任何事情都是一成不变的”)
信念是一种深层的东西,我们几乎意识不到。信念是绝对的真理,“事情就是这样”----其实事情往往是错误的。信念往往根源于孩童时期,我们很少质疑小时候学到的东西。
案例分析:
父母很爱安妮,他们觉得多鼓励孩子对安妮成长更好。于是,不管安妮做什么事,做得多好,她父母都不会去表扬她,而是说“下次再好好努力”。要是安妮考试只得了80分,那就是考砸了,下次必须考90分。下次要是得了90分,她父母又会告诉她100分才是更棒的。因此,安妮的信念里就会生成一种错误的认识“不管我多努力,我都做得不够好”。
长大后,安妮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她从来都挖掘不了潜力,因为每次她接手一份挑战性强的工作,她都会有“我还不够好”这样的想法,然后她就会想“我做不好工作,我会把事情搞砸,到时候所有的人都会笑话我有多无能。这项工作还是让别人来做吧,我还是做能轻易做到的事儿。
鼓励安妮积极思考,相信自己能胜任工作,这种鼓励对她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在她的思想深处,安妮已经认定自己本身不够优秀。
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习怎样去辨认无益的信念,辨认那些阻碍我们反思自我和思考生活的信念,学会用积极的信念去思考。
要点:相对消极思维来说,消极的信念往往不容易被察觉。在我们的思想里,信念就是“真理”,我们会不断地提醒自己,信念是不可能欺骗我们的。
第四章 理智思考(7)
练习17
辨认信念的真伪。先想想自己有哪些强烈的信念。记下来。看看自己对这些信念的坚信度有多少。1代表不怎么相信,10代表完全相信。你面临的挑战就是去思考这些信念是否真实,运用本章中的知识挑战这些信念,寻找替代的可能。在本书结尾,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信念,看看你坚信的东西是否受到挑战。
3. 假想----思维的“中间层”。假想联接着信念和日常思维。从这个意义上看,假想就是思维的“中间层”,同时也是生存的法则。
例如,如果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情趣的人(消极信念),你就会产生这样的假想“如果我跟人交流,别人肯定会觉得我呆板无聊”。收到一份宴会邀请函,你就会想“我还是不去了,肯定没人想跟我说话”或是这样想“可以去,到时候我自己站在一个角落,别人就不会注意到我,这样我就不需要跟人说话了”。
你的生存法则
每个人的脑子里可能都有一套不与人交流的“生存法则”,因为你觉得这样能阻止“我很无聊”的信念。
安妮认为自己不够好,因此就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假设“我能轻易驾驭底层的工作,那我还是呆在这个位置,这样就能保住工作了”。安妮形成了这样的生存法则----只要不去做觉得有难度的事情,我的无能就不会被人发现。
辨认生存法则
你能辨认自己的生存法则吗?回顾自己的一些基本信念,自己是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处理这些信念的。例如,觉得自己不是特别招人喜欢,你的生存法则可能就是希望所有的人时时处处都喜欢你。写下三种与信念对应的生存法则。
我们的思维、假想和信念不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它们在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尝试去改变它们,代之以更有益、更准确和更积极的信念。
练习18
辨认日常生活中的假想。写下一两种困扰你的思想。看看是否能辨认出哪些假想成就了这些思想,思想背后有些什么基本的信念。有没有一套生存法则来处理这些信念?
找证据:不要让情感大脑蒙蔽了事实
挑战消极的不理智思维,代之以更平衡有益的思维,问题之一在于是否愿意“真正地相信”消极思想。
消极思想很难转变。用更具建设性的信念替换消极信念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种方试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思想转换器”----就是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见下:
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证据在哪儿?
下面这个反面例子很好地解释了这点。
案例分析
汤姆的工作压力很大,感觉真的是喘不过气来,自己已经没法处理了。汤姆向同事吉姆抱怨,吉姆建议汤姆跟老板谈一下,说说现在的处境。汤姆说他不能这么做,因为他敢肯定老板会觉得他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到时候肯定会找个理由炒他的鱿鱼。
汤姆感觉压力更大了。现在的压力不仅是担心不能胜任工作,他还在担心万一做不好,他就会丢掉工作。这些额外的压力造成汤姆的工作效率更慢,工作也出现更多的失误。
吉姆走到汤姆的办公室,看到汤姆完全处于绝望当中。“停一下,汤姆,咱们谈谈。”
“我没时间”,汤姆说,“我都已经落后了,要是今天晚上做不完,我肯定会被解雇的。”
“停”,吉姆说,“我问你,两周前公布销售业绩的时候是什么情景?今年是谁给公司带来最大的客户?六个月前当皮特从高级销售主管位置上辞职的时候,大家推荐的是谁去坐这个位置?”
第四章 理智思考(8)
汤姆脸红了。“好像是我”,汤姆带着满脸困意说。
“如果你是经理,你是会选择解雇这样一个优秀的员工还是去帮助他解决问题?”
“我想应该是后者吧”。汤姆说。
“那就对了,你现在什么打算?”吉姆问道。
“我会跟经理谈谈”,汤姆带着一丝庆幸的微笑,“谢谢你,吉姆,你帮我看清了事情。”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找证据”。汤姆的思想如此消极,以至于忽视了能让自己熠熠生辉的表面事实。一旦要寻找事实证据来支撑思维,他会发现证据很少-----但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汤姆的思维是错误的。
要点:阻止消极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问自己“证据在哪里?”不要让脑子里出现消极思维。找出证据支持消极思维,当你发现证据越来越少的时候,惊奇就会出现。
扩充“思想记录”
如果觉得做“思想记录”(前面有提到过)有帮助,可以再添加两栏,这样就能很好地练习“证据在哪里”。学习每项新技能的时候,最好能用笔记下来,这样比你在脑子里想“我能做好”效果要好很多。用笔做思想记录可以提醒你好好练习,学习的效果也更理想。
首先,在初始思维右侧添加一栏,写下支持思维的证据。其次,再在旁边添加重新评估思想一栏,自问同一个问题,你会发现很难再找到证据来支持消极思想,而理智思想的证据则更多。“要是在法庭上,法官会怎么理解我的证据?”,这个问题是一个很不错的问题。类似这样的证据就不是很好,如“我就是这么想的”或者“我想要是他/她这样说,他/她肯定也是这个意思”。
练习19
检查思维是否正确。最近两周你觉得情绪很好,但是事情却处理得很糟,记下三个情境。尽力回忆一下当时的思维。拿出一张纸,在右边记录“证据”。
理想状况是找到证据来与消极性辩论。不过,有时候找到的证据却在支持担忧,这样也不用担心,还有其他的处理技巧开发你的情商。
让你的大脑默认情商
关于情商我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情商真的可以培养吗或是我们天生就具有情商吗?毫无疑问,先天基因和后天教育对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幸运的是,我们大脑的容量非常大,能开阔地接收新的东西。关键就是永不放弃。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在丛林当中极力想找到一条出路。不管怎么看,你都看不到一条路。无奈你决定拿出弯刀把身边的杂草慢慢砍掉。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走进了这片丛林,跟你一样也在找出路。最后,他们发现在你砍掉的杂草后有一条小路,于是他们沿着这条小路边走边砍掉旁边的树枝。一会儿,越来越多的人走过来,这条路也慢慢变宽了,成了大家的主要通道。最后,一条杂草丛生的路变成了一条宽敞的大道-----这个变化就是因为大家都在使用这条路。大脑的运作也是这样。虽然大脑没有掌握一项新技能的经历,但只要去尝试,做足够的练习,它就会被思维和行动默认为必经之路。
下面的“学习四部曲”模式解释了这个过程:
1. 过程的一开始是无意识的,没有能力看到。在这个阶段,你可能意识不到思维、感受和行动是怎样影响个人生活的,别人怎么想我们,对我们是什么感觉,这些你可能都没什么感觉。“他感觉怎么这么迟钝?”“难道她没觉得自己有多可笑吗?”“他难道不觉得自己再那样,就别想交到朋友吗?”事实是,他们确实看不到。他们是意识不到也没有能力看到。
第四章 理智思考(9)
2. 他们有意识了,但是没有能力。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意识到需要做些改变,但是自己还不是很确定怎么去做。看到了缺点---不管怎样,这还是个好的现象---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获取自己想要的结果。例如,你觉得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行,你可能想通过参加一个社团来提高交谈能力,又或者去买本提高交流能力的自助书。
3. 既有意识,又有能力。这时,你的改变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旦没有集中思考可能就没有效果。这就是既有意识又有能力----这种效果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到了这个阶段,很多人就会放弃。他们觉得太累,一旦缺乏思考和努力就没什么效果。这就像练体操一样需要每天练习,否则会陌生;就像你觉得一顿饭里没有巧克力饼就没有吸引力---这就是一种努力。
4. 无意识,但有能力。你已经成功了!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突然间你会发现自己在按照设定的目标在做事情,甚至连想都不用去想怎么做。
这时,努力的价值就是无价的。尝试每件事都在脑子里想想这四个步骤。努力只是暂时的,改变却是持久的。
要点:理解了“学习四部曲”能让你更愿意付出努力。最后,你就会很自然地去做事。
练习20
把四部曲结合到自己的经历中,想想自己成功做到某事的例子。辨认实现目标的四个步骤。在第三个阶段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太费力了想放弃?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放弃的,怎么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用意识体验自我---学习自我---是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凯伦?麦克考恩,《自我科学:情商课》,1998
摘要:
当思想在控制和管理情感,情感的自我意识要求你能管理思想。这一章探讨了如何通过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来管理思想。掌握了这些原则就能更容易管理情感。
什么是错误思维。你可能会惊讶,竟然有那么多方法在妨碍理性。你一旦成了错误思维的牺牲品,看世界的角度就会不同,情感和行为也会跟着错----即使你可能意识不到。现在你的意识可能会更强一些。检侧自动思维,看看这些思维是否正确,问自己“我这么思考,到底属于哪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没有辨认情绪和判断情绪是否符合当时的情形就做出反应,思想就会不切实际。在假想的基础上作出反映或行动,问自己“证据在哪里?”。慢慢习惯使用这个工具,你的思想和情感就能更理性。
养成监视和评估自己言语的习惯。保证自己所说的话,所想的东西有价值。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情感资源浪费在没用的事情上,也不用去担心超出掌控范围之外的事。聪明地运用情感能源。
学习新的技能------即使只是改变看待生活的角度----都需要花费时间,付出努力。现在,有一种新的模式---学习四部曲----可以用来辨认学习节奏。记住,在与一种观念斗争时,唯一的理由就是你做得还不够。
第五章 培养自我的核心价值(1)
学习提纲:
辨认自我的核心价值
了解情商培养中一致性的作用
学习促进个人情商能力的技巧
增强个人竞争力
前面我们学了如何培养情商的思考技巧,但是正如在第四章中提到的,信念对我们的日常思维有很大的影响。这些信念------即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思维、情感和行为。做一个有情商的人就需要有智慧的核心价值。这章将探讨其中的一些价值,学习怎样获取和培养这些价值。
培养这些价值到底对情商的促进有多少用,这取决于你怎么看待情商的组成要素。先学那些已经被广泛公认的情商要素。情商最重要的一个竞争要素可能就是诚实而正直。
诚实而正直
真正的诚实是做正确的事,不管别人知不知道。
----奥普拉?温弗雷,主持人
我们都希望自己诚实正直,希望自己的行为诚实,那么到底怎样算诚实正直呢?
诚实正直建立在一套协调一致的原则框架上。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他做的任何事和他的信念都以同一套价值观为基础。这套价值观可能有变化,但是他的言行也会相应改变,二者是一致的。诚实而正直的人言行一致,他们的所作所为反映的是自身的价值。他们很可靠,绝对不会背叛你。你可以100%地相信他们。诚实正直是其他价值的共同来源。
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会有什么后果。一个人承诺了某事,但不去执行,那些信任他的人受到欺骗。对别人食言同样是缺乏信任。缺乏信任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切伤了施与者,又伤害了接收者。双方都有损失。背叛超过了两人的范畴还会波及到其他人。
食言的代价
在人际关系中,食言不仅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而且会深害到被误导的人。
经商的人言语尤其要妥当。一旦不能兑现自己说的话,没人会再信任你。你又怎么进一步跟人合作?诚实正直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非常重要的。
历史已经向我们讲述了诚实正直的美德。人类历史的每个阶段中,很多宗教思想都强调了诚实正直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它还是社会长远进步的必经之路。(当然,也有一些人通过撒谎欺骗获得成功,但是他们的成功犹如建在沙漠上的房子,迟早都会倒塌。)
案例分析
简约好了一位女性朋友共进晚餐。她的这位朋友刚刚跟男朋友分手,现在很痛苦。作为她最好的朋友之一,简提议去她们最喜欢的一家餐厅吃饭,喝点酒,聊聊天,听朋友诉说一下心事,宽慰朋友痛苦的心灵。但是,就在同一天晚些时候,简接到一个人的电话。这个人跟简见过几次面,这天又约她参加一次很有诱惑力的媒体宴会。简左思右想。打扮得光鲜靓丽地跟自己喜欢的人出去约会毕竟太有吸引力了,于是简打电话给那位女性朋友,推掉了约会,找了个借口说自己那天有一个工作会议。
你怎么看待简的诚实性?其实,简不是什么坏人----她真诚地想给痛苦的女朋友做一件好事。简爽约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价值观不够清楚。她缺乏责任感(先答应了女朋友就要先执行)或是不够善良(她的女朋友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她)。简的行为也不诚实(如果简如实地告诉她的女朋友真相,女朋友完全可能理解她),她还不够勇敢(简不敢去承担朋友会因此感到不安的风险)。
这个例子可能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儿(你可能会想:“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那么做的。”),但是它说明了一个要点:
第五章 培养自我的核心价值(2)
要点:做一个请商高的人,必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行为诚实而正直。
诚实正直是关于:
清楚自己的价值观
坦白自己的价值观
自己的行为表现的是价值的重要性。
练习21
下面是一个“诚实等级图”,尝试一下,如实回答,想想自己能做到几分。回顾上面提到的常见想法,“噢,每个人有时候都会那么做的。”先自问,是每个人都会那么做吗?还是不诚实正直的人才会那么做?其次,只有那么想的人才会那么做,才会有那样的态度。下面每对行为中,你接近哪一种?
我说什么就做什么。/我做的往往不是我说的。
我能坦率地跟别人交往。/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我都有所隐瞒。
我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旦发生了状况,我会尽力推卸责任。
我很慎重。/我喜欢跟人扯闲天。
我的方式一成不变。/我的行为方式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改变。
我能保守秘密。/有时候我会跟不相关的人透露机密。
我愿意处理难题。/我避免处理难题。
我积极地看待别人。/我经常贬低别人。
要是觉得不高兴了,我一般会很谨慎地告诉别人。/要是有人做了我不喜欢的事,我不会直接跟他说,但是我会跟别人抱怨。
本资料来源于:《情商优势:实践情商》,帕翠西亚?麦克布莱德与苏珊?马蒂兰德,2004
怎样培养诚实正直的品德?
性格比智力更高明。伟大的灵魂有我们想象的强大。
-----拉尔夫?瓦尔德?艾默生,作家
制定新规则
根据练习21的体会,为自己制定一些基本“规则”,在将来更加诚实正直。下面是一些建议,你也可以添加一些。
100%地值得信赖。不是说你一定要去做别人要求做的事,而是在你想说“No”的时候不要说“Yes”。说出去的话(即使不是通过正式的方式)就不能食言。这也不是说你不能犯错,而是要勇于承认道歉,而不是去掩盖事实找借口。
保守秘密。有些消息明显不能传出去,你有责任掂量保守或是泄漏机密的重要性。即使只告诉了一个人也是一样。有人跟你说了什么秘密,你要保守。如果你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先用诚实性约束自己不要去泄漏机密。
有勇气说出来。有些东西看起来不适合自己,或者别人说了什么让你不舒服的事,说出来(如果觉得这很难,你可以试试用坚定自信的技巧)。
再添加一些规则。为自己再添加一些规则。你还能为培养诚实正直做些什么?至少写三条建议,把这些建议结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回顾罗杰斯、戈尔曼和科维提到的核心价值,确定哪些是自己值得拥有的。再看这些清单,想想自己真正想培养哪些价值,下面的内容来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掌握了一两个价值后,你会发现学习其他的就不难了,很多东西就能顺其自然地完成。
怎样培养责任感?
对自己的行为都无法负责的人不可能有高的情商。缺乏责任感的人往往会说下面的话:
“不是我的错,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本来就不该出生。”
“生活本来就不公平,试图把握自己的生活无济于事。”
“你帮不了我,任何人都帮不了我。我没用,是个失败者。”
“麻烦和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我已经受够了。”
“生活实在令人沮丧,要是我运气好点,出生在一个更健全的家庭,去更好的学校读书,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也许一切就不一样了。”
第五章 培养自我的核心价值(3)
“我怎么去承担将来发生的事情?命运,机遇和其他的消极因素远比我自己的影响意义大。”
“家庭问题决定了我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将来,要想改变这一切,我无能为力。”
“不管多么努力我都无法领先。”
“我就是我,什么都改变不了我。”
你曾经一度说过或想过上面的话吗?如果答案是“是”,不用担心----我们都是人,当生活不如意时,都会经历这样的消极阶段。只要勇于承认和理解这点,这就是情商要求你去改变的。
练习22
拥有责任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写下三四种想法,再看下面的内容。
拥有责任感意味着:
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敢于承担自己的所感所想。
自己选择生活的方向。
自己做的选择不去责备他人。
不管对事情或行为的感受多么消极,都能勇敢面对。
承认自己是最好的快乐领导者,自己的快乐不是取决于别人怎么看你,这样的情感才是理智和健康的。
事情干砸了也不要懊悔,要把握自己的生活,重新定向。
保护和培养健康的心理和情绪。
如实理清自己的长处、能力、天赋、品德和积极面。
受到知识、背景和意识的限制,但自己确实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不要再去责备和愤恨过去。
练习23
练习增强责任感。想象生活中的一个场所----如在家里、工作单位或是社交场所,自己在什么地方逃避了责任?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会逃避责任?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更有责任感,是否还有其他负责任的方式?
在脑子里或是用笔写下来都可以,反复做几次。然后把这些付诸实践,运用到生活中薄弱的领域。
怎样培养坦诚?
对于缺乏自尊的人来说,对别人完全坦诚简直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提议。大家普遍认为只要隐藏自己的某些方面(甚至是很多方面),别人才会喜欢自己。我们总是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而去表现,我们觉得自己的任何缺点都会受到尖锐的批判。
事实相反。公开承认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才能真正跟人建立关系。回想身边最喜欢的朋友或熟人。他们会不会成天跟你说事情进展多么顺利、工作多棒,自己的孩子多聪明?我很怀疑。他们更可能实话实说,而不是去夸张事实。事实上,信心能愉悦人----当别人告诉你生活中糟糕的事情或是失败的经历,我们会更喜欢他。因为我们赞赏那些不做作、实实在在的人,他们表现的是真实的自己。
一旦意识到坦诚待人的魅力,你就会愿意去尝试。
练习24
如果觉得很难坦诚自己认为消极的东西,可以找人一块练习。选择在社交场合练习,不要在工作单位实践,这样不至于在工作中暴露自己的无能,能意料到后果。设想可能出现的结果。事实怎么样?你从练习对象那里得到了什么反馈?很多情况下,期望和事实不匹配。可能你得到的不都是积极的回应,但回应总会有的。别人会欣赏你的坦诚,他们对你的问题会感同身受,会很快会回应你:“哦,我也是这样,我也发生过那样的事情,也是这么想的。”这样关系就能建立起来。
一个人更加坦诚,他就会更加自信。他会习惯与人亲密交谈,得到别人的尊重。
培养感恩的心
最难掌握的算术就是计算自己的祝福。
----埃里克?胡弗,作家
感谢也是一种美德,我们不能忽视。各种调查结果表明,表达感谢可以增加幸福感和健康感。感谢可以是简单的祝福,也可以是对别人的欣赏。感谢不仅能促进自我的安宁,同样也能给别人带来康乐。
第五章 培养自我的核心价值(4)
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皮特森开发了一套练习叫“三件好事”。试试下面的练习,看看对你是否有作用。
练习25
培养感恩的价值观。写下一天当中三件进展顺利的事,记录进展顺利的原因。(皮特森的基本原理是人对好事不会太在意,除非好事离得实在太近。)对很多人来说,“竞争力需要的不是评论”(莱尔,1949),我们经常会假想好事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就不会去关注好事,觉得没必要特意花心思去感谢,这样也就失去了感谢潜在的益处。
清单上的三件事可以是非常小的事----“送奶工人今天对我笑了。”“我的纸今天掉地上,有人帮我捡起来了。”当然,三件事也可以是很大的事,如“我升职了。”其实,大的事情我们更知道去感谢,反而是小事我们会忽略。看着清单上的每件事,我们都要问下面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事呢?
例如,送奶工人对你微笑可能是因为你早上跟他打招呼了,或者仅仅是因为他觉得你是个好人。
坚持一周上述练习,看看自己是否更愿意去感激生活中的小事。感谢对你有什么积极作用。很多人把这个练习作为日常习惯来做。我认识的埃利诺?罗斯福就是一个典型。她是一个非常快乐积极的人,情商也很高,她坚持每天晚上在笔记本上记下一天的“黄金时刻”,而且已经坚持了40年。
这个练习真的奏效。
下面一些东西你可能会忽略感谢:
头上的屋顶
拥有的物质财富
奔跑着的汽车
健康
人际关系
家庭
工作
技能
假期
小小的警告
人在试图感谢某人或某事的时候,他们往往是真地感到满意或是对身边的环境感到消极,试图通过感激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积累一些乐观的要素。在表达感谢时,有的是以“至少”这样的字眼开头,如“至少我很健康。”,“至少我头上还有屋顶。”,“至少我还有假期。”等。
这些信息的隐含意思是:“我所拥有的就很好,我暂时可以感激它,但是真正的感谢不是因为我实在没什么可感谢的了,要知道事情总不会那么令人激动。还是有很多事情让人感到空虚或是得意,但不是感激。”
即使所有的事情看起来都很不乐观,你还是可以通过改变关注的对象来感谢。例如,不去关注消极面,你可以这么说:“既然选择了这么做,我至少能注意到生活,至少可以有对象可感激。感谢我有妻子/丈夫、有孩子、有房子、有事业、有朋友等等。这类感谢是依赖于具体的情景和环境。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值得感激,因此任何生活体验都是可感激的。经常这么想,感谢就会成为日常思维的一部分。
记住,最崇高的感激不是言语的表达,而是把感谢当作生命。
-----约翰?F?肯尼迪,美国总统,1961-1963
整体性感激包括感谢谈到的一切,除此之外还要感谢:
你的生命
宇宙
时间和空间
生活中的问题、挑战和困难
你的弱点和错误
意识
自我
思想和情感
选择的自由
想法和概念。
感谢环境是需要理由来支持的一种选择,因此与上面的几点不相关。感谢环境需要对所有的事物都很喜欢,感激生活中的冒险,包括所有的曲折。这种感谢类同于无条件的爱,不考虑具体的环境和后果,因此也就不会害怕失去或是改变。
一旦感谢要以条件为前提,如物质财富、工作、人际关系等,那么性格就不会有显著的改变。当你把感激扎根为某种永久的事情中,感谢就会成为你永远的一部分。说出来的感激也是“我很感激。”,而不是“我要感谢…”
感激揭开了美满的生活,让我们对所拥有的感到满足。感谢把拒绝转为接受,变嘈杂为有序,迷茫为清醒----让问题成为礼物、失败变成功,意料不到的事情也可以完美计划,错误也可以成为重要的事情。感谢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给当下带来平和,然后创造美好的明天。
---梅勒迪?比蒂,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