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到濮阳有多少公里:中西礼节的差别(礼仪漫谈(6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25:02
中西礼节的差别(礼仪漫谈(69))
马保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0月22日   第 03 版)

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通的,例如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的影响,二者不论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如欧美人士家宴座位排列,习惯于女主人陪同男客人,男主人陪同女客人。而我们则不同,为了谈话方便,宴请活动以及其他一些有夫妇一起参加的活动,基本上采取男陪男、女陪女方式。
为了减少误会,避免可能造成失礼或冒犯,一定要了解中西礼节的一些重要差别。
形式与意义
我国传统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
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辛亥革命后,西方礼节逐渐传入我国,如属于轻度肢体接触的握手,逐渐流行起来。偶然也能看到行拥抱礼,但亲吻礼、吻手礼等,在我国的对外交往实践中例证很少。
中西礼节不仅形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大相径庭。我们的传统礼节,是为了向对方表示尊重、敬意,而西方礼节却是向对方表示亲密、亲切、亲热。
内心与外在
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强调礼要发自内心,人们要不断增强内心道德修养,只有道德高尚,才能彬彬有礼。在人与人交往中,提倡真诚、质朴、自然,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反对华而不实,虚假做作。
西方礼节则注重于外在形式和细节,如在公开场合下,如何表现出绅士风度、如何让女士优先、如何吻女士的手、嘴唇接触手背的程度等,甚至微笑都有具体标准:只露出6颗牙齿。人们只要按照礼仪要求,在形式上做得一丝不苟就行了,至于施礼者内心如何想,并没有人去关注。
尊卑与平等
我国传统礼仪讲究尊卑,即“长幼有序”。长辈尊于晚辈,长官尊于下属。晚辈、下属应该处处为长辈、长官着想,给他们以尊重、礼遇。在平辈之间也不讲究平等,而是以对方为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互敬互爱。尊长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由此延伸的等级观念,却是桎梏我们几千年的精神枷锁,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对外交往。在对外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谦卑、自抑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我们同胞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常常表现得过分。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才是最得体的表现。
西方礼仪主张平等、公平,维护人格独立,互不干涉。西方人不讲究尊卑、等级,上至总统、部长,下到黎民百姓,在上帝面前不分谁高谁低、谁尊谁卑,都是平等的。
求同与存异
近代以来,西方礼仪文化占据国际礼仪的主导,但不能因此说西方礼仪最好、最优越。实际上,现代国际礼仪并不是纯粹西方礼仪,而是不断吸纳、综合世界各国优秀民族礼仪形式,逐渐形成的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礼仪。东西方礼仪各有长短,不能说谁好谁劣,应正视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相互借鉴。
(作者: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