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答案完整版:玉中书法修辞学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4:15
 书法修辞学----技法篇(对比)
    在书法修辞学中,我们可以将对比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书法作品字的笔画粗细对比(字与字之间或单个字的内部);二是书法作品中字的结构的欹侧对比;三是章法中的疏密对比;四是书写过程中行笔快慢的对比;五是墨色(浓、淡、干、湿、渴)的对比;六是运笔过程中提按顿挫的轻重对比;八是笔锋的藏、露的对比;九是方笔、圆笔的转换对比。除了以上几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是作品中字的大小对比,因为前文(本文第一节)已将这种情况归纳到夸张手法当中,为了方便起见,在此不再将这种手法归入对比的范畴。我们在书法作品中随处可看到对比手法的应用,有不少书法理论家已经在这方面作过一些评述。钱沛云先生曾经在《怎样欣赏书法艺术》一文中列举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我现在将这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


    唐朝欧阳询在字体结构、点画分布的艺术处理上做到了“平正”中求“险绝”,“险绝”中寓“平正”。他写的《九成宫醴泉铭》表面上看去平平正正,仔细看看是很生动有趣的。


如“充”字的第一笔到第五笔组成一个左侧下坠右侧耸肩的“云”字,但在处理下脚时把他的左脚写短而把右脚拉长,把末笔“儿”和上面三横形成反方向拗势,这样一个表面上工整的“充”字其实是由七个不平整的笔画组成的,但最后给你的感觉是字的中心是稳的。


    郭沫若同志为《书法》杂志封面题写的“书法”二字写得格韵高绝,墨气酣畅。两个字的左半侧皆因笔画较多而写得较为细洁,密中见疏情,又因两个字的左半侧皆落笔较重,容易产生重心不稳弊病,故将细笔的两个点写得重实一些,这样就压定了阵脚,化险为夷,体现了书法家的救逆妙法。作者艺术构思是通过纯熟的技巧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书法中也有另一种结体,让你猛一看不顺眼,不稳当,但仔细推敲还是稳的,譬如这个“鹏”字,左侧的“朋”字写得那样歪,像要倒的样子,可是右边的“鸟”字支撑它,整个字就显得很稳。


    在结体上还有字与字之间东扭西歪,相互补救的技巧。如怀素《苦笋帖》的签名。“怀”字明显地向左下方倾斜,是不稳当的,但“素”字却写到了造成“怀”字不稳当的这个空间处,起到了扭正校偏的效果。这种有意识的俯仰倾斜处理在书法艺术作品里是经常见到的,它使书法艺术潇洒纵横,回肠荡气,增添作品艺术相反相成的笔情墨趣。这正如高超的杂技演员一样,姿态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但重心必须稳当,不掉下来。


    …………


    我们不难看出钱沛云先生所举的例子是对比手法中的欹侧对比和疏密对比。上面例子中的“充”字和“怀素”二字均是欹侧对比,“书法”二字则是疏密对比(字的内部笔画也存在粗细的对比)。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颜勤礼碑》中粗细(横画与竖画、撇画与捺画)对比堪称粗细笔画对比的典型,清代书法家金农的“漆书”作品中的疏密对比也比较典型,金农正是运用这种手法来体现其不同寻常的韵味的。有关书法作品中的疏密对比,书法理论上有句话叫“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般的行草书长卷对此都十分的讲究。篆刻艺术对疏密对比也比较讲究,很多高明的篆刻家常常用这种技法在方寸面积的印石上表现其高超的艺术境界。中国画也同样十分讲究疏密对比,中国画理论家们把疏密对比称为“计白当黑”。


    行笔的速度以及提按的轻重变化在每幅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杨雄所说的“书为心画”的这个“心”便是体现在书法家们的毫端。墨色的浓、淡、干、湿、渴,笔画节奏的轻重快慢,笔锋的或藏或露都是作者心境的一种外在表现。仔细阅读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你一定能够体会到作者书写时跌宕起伏,悲痛欲绝的心情,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书法中用笔的提与顿是表现作品节奏的重要手段。当你在书写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以继续行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说书法创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


    “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观古人书,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以章法之妙也。”这是蒋骥在《续书法论》中的一段书艺虚实间的妙言。他认为王献之《玉版十三行》正是高明地把握了虚实关系,从而不仅是字内,而且是于字外显示出笔、意、势、力,可谓“章法第一     附件
欹侧对比1.jpg (17.47 KB)

2009-8-31 10:24

欹侧对比2.jpg (11.43 KB)

2009-8-31 10:24

“怀素”欹侧对比.jpg (42.02 KB)

2009-8-31 10:24

墨色对比1.jpg (53.66 KB)

2009-8-31 10:24

墨色对比2.jpg (44.92 KB)

2009-8-31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