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考啥:淘宝“伤城”,伤在“角色冲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6:22:51
2011-10-20 09:47:00  来源:文汇报
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0
[提要]  在淘宝商城的母公司阿里巴巴发布“救场措施”后,成规模的恶意攻击已告一段落,但大量中小卖家依然心存不满。“网商维权频道”称,商城卖家仅占全淘宝的3%,但吸走了30%访问流量。
在淘宝商城的母公司阿里巴巴发布“救场措施”后,成规模的恶意攻击已告一段落,但大量中小卖家依然心存不满。风波渐息之时,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这一事件:淘宝“伤城”,究竟伤在哪儿?怎样才能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危机?
“团购”停了,怨气还在
先纷纷购买再纷纷退货,以此跟淘宝商城里的大卖家捣乱,打击“偏心眼儿”的淘宝――这场攻击风潮的源头在YY网络语音平台“网商维权频道”,眼下那里的人气已急剧下降。过去5天,这个频道的在线人数始终在2.5万以上,最高时接近5万,但这两天晚间只有1万多人。频道主持人不再组织恶意交易(他们曾自称为“团购”)。
“团购”停了,中小商家并没有停止抱怨。YY平台上,500个排队发言的名额始终爆满。不少发言者并不反对暂停“团购”,他们不希望担上“暴民”之名,况且引起社会关注的初衷已然达成;但他们认为,淘宝尽管让步了,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位卖家说,他在淘宝开店多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他把原因归为淘宝方面集中资源力挺商城,伤害了散户。虽然商城提高入驻门槛的“新政”被延后实行,可一旦实行,小卖家仍将无法呆在商城;而回到淘宝集市,盈利机会微乎其微。
中小卖家的声音,集中在“网商维权频道”的官方微博。措辞强硬的声明说,不认可淘宝的措施,要继续长期维权。
维权频道人气急跌,但跑掉的很可能只是围观者,酝酿非理性行动的土壤并未消失。看到迅速转凉的人气,部分卖家甚至猛批频道管理者软弱,希望继续组织“活动”,向淘宝施压。但频道目前未予理会。
得罪卖家是淘宝的宿命?
据观察,淘宝商城突然提高门槛,只能算是激怒中小卖家的导火索。真正的问题是,淘宝上的卖家数量严重超额,因此任何重新分配交易资源的尝试,都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
无论网店还是实体店,人气都是一种核心资源。网店的人气主要是搜索引来的访问量。以“iPhone4”为例,淘宝上能搜到1.4万件商品,而即使消费者愿以极大的耐心翻看100个搜索页面,也只能看到其中30%,其余70%等于不存在。何况,大部分买家根本没多大耐心。
可以说,网民的耐心和上网习惯,为淘宝能养活的店家设定了限额。这甚至与购买力关系不大――无论是10万买家、还是100万买家,无论其消费预算是2000还是5000,真正能得到他们“关注”的iPhone4,必须亮相于排在前头的几个网页上。
有专家估计,淘宝上能盈利的商家只有20万,而目前淘宝商户的总数约为600万,按此推算,淘汰率是97%。即使以150万活跃商家为分母,淘汰率也高达87%。
过去几年,淘宝多次调整策略――推广告竞购,改搜索排序,如今又调整商城入驻标准,都是为应对商户超载,将访问流量引向淘宝自己认为“更应该被关注”的那些卖家。
观察这根“指挥棒”舞动的轨迹,可以发现,资金实力日益成为卖家得到淘宝“照顾”的依据,比如现在,网页上最好的位置(默认搜索结果前3位)必属于商城的卖家,而“次优位置”属于愿向淘宝付费而作推广的商家。
“网商维权频道”称,商城卖家仅占全淘宝的3%,但吸走了30%访问流量。
天意向来高难问。淘宝每次微调策略,中小卖家都必须投入血汗钱奋力应付――最初是赔本赚吆喝、亏欠挣信用;而后是烧钱打广告、买关注;这次商城提高门槛,意味着又一次烧钱。
但在卖家过剩、商品趋同的大背景下,淘宝的高淘汰率是必然的。这构成了淘宝的宿命:活不下去的商家都不爱淘宝,而多数商家肯定活不下去。
角色冲突越来越厉害了
马云说他很累。这不奇怪,他既要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又背负着数百万人就业的社会责任;既扮演企业家,又被奉为“创业导师”。随着时光推移,这两种角色冲突得越来越厉害了。
淘宝有自己盈利的要求,但并不能因此放弃责任,即使无法让结果完美(让大部分卖家成功),但它应该让过程尽量公正。
中小卖家最痛恨不平等和特权。他们不怕输给市场,却怕输给特权。特权是钱――“有钱人”在淘宝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不仅在商城,在淘宝集市也是如此,烧钱才能打开成功的通道;但淘宝也该让小商家看到另一种成功的可能。特权也意味着“内幕交易”――许多卖家指责淘宝员工收钱替一些商家摆平投诉,对此淘宝方面的确亟需整肃。
淘宝要作改进,但商家也要调整心态,减少对“创业成功”的过分期待。而政府部门也要承担起责任,有必要扶持起一些力量,制衡淘宝之类拥有垄断地位者,比如指导中小卖家建立行业组织,与淘宝谈判规则修订。
目前,YY维权频道正试图走向理性、常态,有机会成长为卖家的代言人,当然其合法性和代表性仍有待检验;但淘宝依然对其敌视,拒绝与之谈判,双方坐不到一起。
究竟如何是好?淘宝、卖家和社会各方都要反思。( 张懿)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