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信息价:车前子、山药配伍散剂治疗小儿腹泻(泄泻)疗效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47:43
前子、山药配伍散剂治疗小儿腹泻(泄泻)疗效观察  

2007-11-26 23:01:00|  分类: 临床经验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  目的  观察运用车前子、山药所配制成的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共观察了120例小儿腹泻病例,随机分为止泻散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统计分析两组的好转治愈率及平均治愈天数。结果  止泻散组好转治愈率达95%,平均治愈天数(3.1±2.3)天,而对照组好转治愈率为75%,平均治愈天数(4.2±2.6)天,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优于传统西药治疗方法,且价廉物美、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车前子;山药;小儿腹泻;疗效
 
    车前子、山药配伍散剂为原重庆市奉节县医院中医处方(具体配方),达30年之久,其间医治各种腹泻患者达万余人次,笔者认为治疗小儿各种急性(尤其是婴幼儿秋季腹泻)、迁延性、慢性腹泻效果尤佳,为方便临床疗效评价,笔者将车前子、山药配成止泻散进行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2000年1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腹泻患儿共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4个月~4岁,经粪便检查,排除痢疾、细菌性肠炎,就诊前未经治疗或虽经治疗无效的患儿,半数以上伴有脱水、发热、不同程度的呕吐、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1.2  方法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止泻散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止泻散治疗组:用中药车前子浸盐炒焦,山药制后共研成粉末。取1天剂量与米汤煮成糊状,分2~4次服用,可加少量糖或盐以提味。久泻者加鸡蛋黄1个。车前子:4个月~1岁者5~10g/d、1~2岁者10~15g/d,2~4岁者20g/d,山药为车前子的半量。有脱水、呕吐者给予对症治疗,适当减少奶量或暂禁食,以止泻散补充之。如腹泻重伴肠道感染时,加用敏感抗生素至粪便检查无炎症细胞时停用,若此时再用止泻散效果尤佳。对照组:用次碳酸铋或思密达类,其他对症治疗同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好转治愈率及平均治愈天数,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及均数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评判标准:1~2天内腹泻停止或大便成稀糊状为疗效显著;3~5天腹泻停止者为有效;超过7天腹泻不停止者为无效。

  2  结果

  两组之间的疗效观察结果见表1。表1  两组之间的疗效观察结果  (略)

    止泻散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及平均治愈天数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表明用车前子、山药所配制成的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要优于传统西药治疗方法。

  3  讨论

    根据中药药理研究[1]表明:车前子成分中含多量黏液、琥珀酸、腺嘌呤、胆碱、棕榈酸等,这些植物脂肪酸本是人体易吸收的,黏液中酸性多糖、车前聚糖等多类物质肠道吸收较慢[1]。临床曾报道:“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将车前子炒焦研碎口服,观察63例,53例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减少,平均2.5天好转,4例无效”。车前子因其利尿及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加有助于本病的治愈。其中药药理[1]:利尿、清热止泻、性甘寒,主治暑湿泻痢。秋季腹泻属湿热泻,而其他腹泻均有湿,故此药有效。山药[2]含皂甙、黏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等,皂甙分子量大,不易结晶,为白色无定形粉末,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和乳化剂的作用。故可用作清洁剂和收敛剂,其水溶液与金属盐钙、钡、铜产生沉淀,与钾、钙、镁等结合成盐。同时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肠管紧张性降低,使肠管恢复节律。其中药药理:性甘、平,生者性凉,熟者化凉为湿,归入肺、脾、肾经。主治:健脾、补肺、固肾、治脾虚泄泻。所以,两药配伍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可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

  根据2004年在中国腹泻病峰会暨儿童腹泻国际研讨会上制订的腹泻治疗方案之一:腹泻时用粥饮食。笔者采用止泻散与米汤混合,可加少量的糖和盐使口味更好,易被大多数患儿所接受。炒焦后的车前子、山药味如炒面香,色如黑芝麻糊,且富含大量淀粉、皂甙、脂肪酸、黏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能提高婴幼儿食欲,避免因饥饿引起进食不当而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补充了营养素,适于各年龄组,即使小婴儿食后也易于吸收消化。在我院将止泻散制成粉末,家长取用方便,买回后仅需同米汤煮服,每日1次,煮熟,分3~4次口服,服用时只需加温,其程序简单、易掌握、价钱便宜,长期追踪观察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婴幼儿腹泻时,由于肠壁、消化腺大量分泌或消化腺萎缩,吸收不良,消化液转移到肠腔中,加之肠壁蠕动加快,造成水泻。止泻散因其上述药理作用在肠壁和肠腔中形成一个屏障,保护肠黏膜,并为其提供营养与电解质,抑制其蠕动,减少大便次数,因其吸附剂和乳化剂作用,将肠腔内的大量水分吸收,阻止毒素刺激肠黏膜。腹泻时乳糖酶减少,适宜低乳糖饮食,而止泻散不含乳糖。据上述临床评价结果和药理机制,止泻散是因地制宜、物美价廉、使用方便的制剂,为治疗小儿腹泻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中医研究院中文文献研究室.本草纲目精要,第14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9.

  2  侯士良.中药800种详解,第2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37.

  作者单位: 404000  重庆,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编辑:宋青)

  (收稿日期:200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