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廉租房申请地址:职业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创新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19:24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从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创新研究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探讨了对职业学校体育创新的认识;“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必将成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  俱乐部  体育教学  创新  研究
前言: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体育教学创新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和探讨在职业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教学思想、方法、内容、途径,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能。
1、对职业学校体育创新教学的认识
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特别是体育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体育”,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分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习惯,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而职业学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1.1提高中职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欲望和满足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得到乐趣,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1.2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1.3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实践,以健康为目标的学校体育应努力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实践,上课提倡教师精讲让学生多练,例如用启发诱导法教学,由教师提出任务,启发学生去探求完成任务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如学生练习跳高,除了教师教的方法之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创造性地偿试其它方法过杆。球类教学多用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组织练习,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又让学生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地掌握动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目的。
2、“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必将成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我校从2005年3月对体育俱乐部式教学进行探索。其间开设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队列队形、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棋类等项目通过“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以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学习,并使其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对我校二、三年级25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在项目分布及人数比例上可见:男女学生的选择均从本人爱好及特长方面进行考虑的。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选择人数较少,而休闲、娱乐项目选择人数较多。(见表一)

俱乐部模式:成立若干的体育活动俱乐部,学生自由报名参加俱乐部,成为俱乐部会员,定期活动,俱乐部活动时由教师组织、指导。俱乐部可以组织学生观赏高水平比赛,学习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练习体育技战术,组织体育比赛等。学生是俱乐部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和指导作。
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普通班的上课形式没有太大的区别,尽管打破了班级的界限,但没有改变班级授课制的组织方式。俱乐部模式本身就不是以上课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俱乐部活动时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教师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教师的辅导可以是面向全体会员的,也可以是针对个别人的。教师辅导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欲望非常强,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照自己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授课,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主体;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学习训练,是客体。这种模式不适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俱乐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所采用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的体育教学,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师指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选择锻炼项目、上课教师、上课时间相对固定。把具有共同体育锻炼爱好的中职生,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要出发,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为目标,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大纲要求出发,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四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纳入课程中,成为一种综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我们把它界定为“中等职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它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能使学生把身体锻炼经常化、终身化,并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体魄健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2.1“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根据我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出发,问卷调查研究学生选项因素分析。(见表二)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多以兴趣爱好为主,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是学生按照教师根据大纲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被动式的学习活动,导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厌烦体育课的现象。俱乐部式的教学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锻炼项目,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2.2“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通过俱乐部式教学改革,建立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中等职校体育教学新模式,并通过俱乐部式教学使学生掌握1—2项的专业技能,作为终身锻炼的重要手段;建立起与学分制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为代表队提供更广泛的人才基础;积极探索体育教师人事聘任与分配的改革。以体育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中职生在完成学校学习生活后,将面临着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或进入社会就业行业,如没有健全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无法面对社会的竞争的。学校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习惯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它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合起来,使体育向终身化发展,有助于中职学生身体的健康和缓解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并在俱乐部体育教学中学会合作、守纪、创新、团结、协作、拼搏、竞争等优良的品格,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体育教学创新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3.1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业务素质、业务水平。
3.2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3.3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3.4有利于拓宽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才华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4、结束语
体育教学创新 ——“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它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那么,在体育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我校进行的体育俱乐部教学只是我们教育机制上、形式进行创新走出了第一步,今后如何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进行创新、如何根据社会发展和职业中专生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组织形式、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结合体育课程改革进行。总之,教育的出路在创新,教育改革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体育教学展望》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新民《体育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3]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