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怡和汪曼莉: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2:18:54
“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2008年19套试卷有11套对其进行了考查。纵观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笔者发现,“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七个方面切人:
一、开头作用
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如: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
(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
(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二、结尾作用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近几年高考命题人对此有较多关注:
例3.(2008年全国卷l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l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08年全国卷l的材料是《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l的材料是《总想为你唱支歌》,文章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三、过渡作用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如: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人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
例6.(ZOOS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根据山东卷的材料《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晶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四、线索作用
高考考查的行文线索主要有事物线、情感线、语句线,如:
例7.(2005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例8.(2007年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予以考虑。江西卷答案可拟为:“伤心”与文本中的“忧愁”“焦灼”“焦虑”“忧虑”相呼应,它们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串起了文章的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了文章主题。福建卷答案应是:落叶既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也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着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五、人称作用
对确认人称运用(或变化)和作用的考查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种样式,如:
例9.(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0.(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回答此类问题,要了解每种人称的作用: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据此,浙江卷“我”的作用为:“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辽宁卷答案可拟为:作者改为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六、手法作用
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
例11.(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重庆卷文本是筱敏的《山峦》,“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是比喻修辞,结合文题、内容和试题提示“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答案拟定如下: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试题不一定以“作用”的面目出现,有时设置为表达效果或好处,有时要求对语句进行赏析,但答题时必须考虑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例12.(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七、环境作用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不只小说中有,散文中也多有出现。小小说和散文是最受命题人青睐的两种体裁,考查自然景物便顺理成章,如:
例l3.(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4.(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营造氛围、衬托情感、烘托形象或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或转换情节等角度考虑。安徽卷景物特点是秀美、宁静,而秀美、宁静的景物的作用一般为:秀美的自然景物常蕴涵着人物的欢欣、喜悦,也可烘托形象的美好或伟大,还可以乐景反衬人物感伤、愁苦的情怀;宁静的自然场景可展示人物的闲适、恬静、安谧,也可烘托人物激荡的情感、涌动的遐思,有时还可以静衬动,动静相映,富有情趣。学生可据此拟定安徽卷答案。
根据宁琼卷的小说《二十年以后》的内容,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小说的专利,考查小说阅读时离不开社会环境“作用”的设置,如:
例15.(2007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回答这一问题,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环境角度)概括介绍沧州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人物角度)对管营、差拨等人物形象起到了侧面刻画的作用;(情节角度)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主题角度)通过犯人之口,侧面交代沧州牢营欺压、盘剥犯人的黑暗现实。
现代文阅读 “作用题”答题
“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①   首段的作用
②末段的作用
③中间段的作用
④第二人称的作用
⑤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
⑥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的作用
⑦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
⑧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⑩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一、首段的作用
【高考试题展示】
05北京卷《合欢树》: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05山东卷《溯源》第18题: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05广东卷《壶口的黄河》16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05重庆卷《阳台上的遗憾》第18题: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07广东卷《泥泞》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题思路探寻】
1.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例:05广东卷《壶口的黄河》第16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05山东卷《溯源》第18题: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或回答“与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也可。
05重庆卷《阳台上的遗憾》第18题: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1)铺垫作用(2)对照作用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07广东卷《泥泞》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答案:文章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为泥泞的出现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
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峭壁上的树》的首段:“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的跳下悬崖?是为了避免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返顾的投落这峭壁?”
5.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二、末段的作用
【高考试题展示】
05北京卷《合欢树》第21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05辽宁卷《切梦刀》第22题: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06湖北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第18题: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06 (上海卷)第12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07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探寻】
1.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06 (上海卷)第12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答案: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
06湖北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第18题: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
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
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07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对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
2.末段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05辽宁卷《切梦刀》第22题: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1)不删好。最后一自然段点明并深化了主题,这可以使文章立意显豁,直接而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五百,两套烧饼”的叹息将“烧饼”与“切梦刀”的价值并置比照,进一步消解了“切梦刀”抚慰心灵、疗治伤痛的意义。
(2)删掉好。这样可以避免将作者的主观情感直接呈现出来,使文意含蓄,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思索与想像空间。“‘贵来!’”“惘惘然而去”,用金钱衡量“切梦刀”的价值,且言其贵,已经传达出对“切梦刀”意义的怀疑和否定,文章结构至此已经完整,表达也已清楚。
05北京卷《合欢树》第21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表现:母爱是普遍的。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依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 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3.末段有暗示主题的作用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2004年浙江卷《白鹤翔集的记忆》(刘长春)第20题: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答案:含义: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祈盼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表达对现实的忧虑;渴盼恢复大自然的原貌。表达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07四川卷《焰火的变奏》第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收束全文?
答案:卒章显志。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三、中间段的作用
【高考试题展示】
06山东卷《文赤壁》第16题:第5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07安徽卷《行吟阁遐想》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07上海卷第9题: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
(1)___       __(2)___       __
07江西卷《泰山很大》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探寻】
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近三年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此类。)
07重庆卷《告别三峡》第16题:“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①过渡②总领后文
06山东卷《文赤壁》第16题:第5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07上海卷第9题: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
(1)__      _(2)_      __
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2)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
07江西卷《泰山很大》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2.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04年全国卷《痛哭和珍》第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06安徽卷《行吟阁遐想》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妆,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
答案:
⑴特征:秀美,宁静。
⑵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意思答对即可)
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如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3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案: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四、小结
 
段落
 
作用
 
开头段
 
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提纲挈领,开启(引出)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中间段
 
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 或衬托(反衬) 扩展思路。
 
结尾段
 
总结全文,呼应前文(开头),深化中心,点明题旨,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散文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及解法
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在文学作品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常遇到)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本文特就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
一、人称表达类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例子1】2000年《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例子2】1993年第28题: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
【例子3】20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下表: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长城》第22题答为:①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②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1993年第28题答为:作者从青菜的外部色彩写起,进而写它的内在美德,由表及里,因此起始句和结尾句的措辞发生了变化。
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答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二、修辞方法类
针对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命题。
【例子1】1998年高考题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子2】王蒙的《湖》第四段: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下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第四段中,作者连用了5个“为了”,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例子3】2006年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子4】2006年江西卷第17小题: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棱的荒野者。)加以赏析。
【例子5】2006年天津卷第19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在答题时点名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具体运用中又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表如下:
 
比喻
 
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于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夸张
 
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人
 
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对偶
 
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
 
排比
 
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反问
 
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
 
设问
 
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1998年第29题答案可以整理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王蒙的《湖》答案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湖泊对人类的作用和作者对湖的深情。2006年福建卷第13小题答为: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2006年江西卷第17小题答为: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2006年天津卷第19题: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三、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例子1】1998年《报秋》第28 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
【例子2】2006年江苏卷第14小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例子3】2006年安徽卷第17小题问: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下表:
 
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
 
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鲜明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插    叙
 
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倒    叙
 
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白    描
 
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3)确定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1998年第28小题可答为:作者插入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意在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2006年江苏卷第14小题可答为:第一段侧重对牛做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做动态描写。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举例。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气愤。举例。
2006年安徽卷第17小题答为:⑴特征:秀美,宁静。⑵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四、行文段落类
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
【例子1】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夜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记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节选自《子夜昙花》(2002年北京西城区二模题)第18题(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例子2】2006年上海卷第12小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例子3】2006年山东卷第16小题第二问: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如下表:
 
 
开头段
 
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过渡段
 
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
 
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中心句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
 
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
 
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
前例答为:①照应开头,呼应前文;②深化主旨,说明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代代相传。
2006年上海卷第12小题答为: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
2006年山东卷第16小题第二问答为: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述转向了历史抒写。
五、表现手法类
考查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
【例子1】2006年湖北卷第19小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例子2】2006年重庆卷第18小题问: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或特点)。如下表:
 
象征
 
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
 
衬托或渲染
 
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铺垫
 
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它可以限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点面结合
 
结构方法之一。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以小见大
 
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的,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托物言志
 
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含蓄,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x念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
 
白描
 
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能起到寥寥几笔就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伏笔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虚实结合
 
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动静相衬
 
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2006年湖北卷第19小题答为:1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2拟人化的描写。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的归来,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耍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
2006年重庆卷第18小题答为:(1)表现手法:①对比。②反讽。(2)好处:深化主题。
六、物象(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或个体,甚至一种意象、一种精神象征)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
 
 
结 构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例子1】2003年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例子2】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太子燕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风中轻吟。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弛《心中的芦苇》)
问:“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例子3】2006年重庆卷第16小题问: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
思考角度:①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②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③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2003年第21题答案为:⒈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并丰富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⒉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⒊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第二例答案为:⑴是串连事件的线索。⑵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⑶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2006年重庆卷第16小题答为:(1)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3)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4)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附:部分重要作家散文风格
鲁迅:观察冷峻,讽刺辛辣,批判严峻。
巴金:真挚朴实,富有激情,寓深刻于平淡。
季羡林:“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本色天然,朴实无华,小中见大。
冰心:清婉明丽。
秦牧:知识丰富,观察细致,构思精巧,文采精丽。
李乐薇:写景优美,诗情画意,超凡脱俗。
林清玄:恬淡自然,蕴涵哲理;醇厚浪漫,宽容博爱;朴素浅易。
贾平凹:清淡古雅。
毕淑敏:比喻形象,文笔流畅,情感真实,富含哲理。
史铁生:沧桑内敛。
余秋雨: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篇幅宏大,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内容:1、在整体愚昧的大环境下,来表现文化的命运;2、深沉而又强烈的乡愁意识;3、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4、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5、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6、重建评判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