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子楼层要注意什么: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1:36:43
 

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探究

,需要及早安排部署,保持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上居世界前列。目前很多低碳技术处于研究开发时期,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并且变化很快,比如不同的节能环保汽车技术路线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研究开发上投入很大资金。中国在一些低碳技术上处于国际研究的前沿。如果中国不能跟上低碳技术创新的节奏,一旦这些低碳【摘 要】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通过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法案。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下的困境及障碍。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困境 障碍 背景

2007年气候变化问题明显升温。从科学家到政治家再到企业家,从国际组织到政府间组织再到非政府组织,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科学证据表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已刻不容缓。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在国际气候制度构建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

一、低碳经济概念提出的国际政治背景

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证据显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百年来(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0.74℃,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与1980-1999年相比)可能会升高1.1-6.4℃(1PCC 2007a)。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为了应对全球气挨变化带来伪挑战,国际社会一直努力寻求解决的良策。由于大气温室气体及其排放空间是全球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加以解决,以防免费搭车。由于气候变化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和现实性拟及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内部各国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各国之间利益交诸,难以形成共识。既要强调历史责任,又要考虑现实排放;既要考感公平,又要迫求效率;既要考虑减排浴力,又要考虑减排能力;既要考施减拂义务,又要照顾发展需求。总而言之,气候变暖具有全球化特征和历史性根源,非一时、一地、一国之问题,也非单纯的气候问题,更非一般的环境问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必须从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国际气候谈判进程脑主要驱动和约束因子涉及政治意愿、经济利益和科学认知三个方面,而三者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积极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如前所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大气温度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已成为科学共识。在政治层面,主要发达国家己承诺到2050年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要实现上述目标,中国的作用极为关键。从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占世界的25%,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占世界的34%。”据国际能源机构(1EA)分析,如果不采取任何新的政策措施,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继续增长。在这一情景下,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0年增长69%。其中最快的增长来自于非0ECD国家,排放量将增长2倍以上。0ECD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的份额将从2000年的54%降到2030年的42%,而非0ECD国家所占的份额将从2000年的46%增长到58%,其中中国所占的份额将从13%增长到17%。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合理化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从根本上据弃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走上低碳的发展道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过快增长,积极地参与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行动中来,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作出贡献。这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积极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决心,有助于中国形象改善和围际地提升。

另外,从国际上看,除了发达国家通过设定国家目标进行强制减排外,最近越来越多地呼声要求寻求全球碳定价。除了在发达国家内部征收碳税外,还要将碳定价与国际贸易体系联系起来,对进出口产品所内含碳排放征收边境调节税(border adjust tax)。通过国际贸易和调剂税的征收将碳价格渗透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统一的全球碳价格,以此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G8+5(八国集团和五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显而易见,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徘放缘于发展,还是要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是因为,国民经济运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有能源作保障。我们不能以降低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代价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可再生能源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发展才可以实现。另一方面,《京都议定书》生效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很多机遇。除了促进资金和低碳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之外,由发达国家引领的低碳经济实践,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为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发达国家将通过“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两条重要途径推动能源技术进步和国际舱源技术合作。所谓“技术推动”,是指政府和企业增加研究与开发(R&D)的投入,加快技术开发速度,通过为市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产品来推动技术创新;而“市场拉动”指的是市场需求会产生极其强大的拉动力量,一方面引导和刺激企业的研发投人,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学习”效应(也称“干中学”),加速新兴技术的成熟与扩散。发达国家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最终会导致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从技术进步角度看,对中国的影响是积极的。

其次,为降低履约成本,发达国家还将利用《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到中国实施减排项目。《京都议定书》生效向中国企业发出了市场信号,大气温空气体排放空间不再是免费的公共资源,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也能带来经济利益。由于发达国家国内的础排增量成本比发展中国家高5-20倍,所以发达国家愿意以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的方式在没有减排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CDM),由此获得低成本的减排量作为回报,帮助实现减排义务,同时也帮助发展中国家实钡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被认为CDM很多有利条件实施CDM项目,如技术能力强、国家风险低、比较容易获取项目投资等。对于中国来说,应采取积极的CDM政策,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获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与资金支持。

最后,无论《京都议定书》宋来的形势如何,它都无法忽略中国目前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一事实。考虑到达一情况,美国和欧盟都开‘始争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支持。2006年1月12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印度和韩国等六国在换大利亚正式启动了《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其宗旨就是通过合作促进伙伴国发展以及进行商效、更清洁、更有效技术的转让。由此可见,双边和多边合作正逐渐走向务实,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是在技术转让方面取得突破。中国应该抓住机遇,促进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四、我国应尽早安排、部署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一是避免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锁定效应”。中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每年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运营。由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寿命周期短则十几年,长则数十年。如果不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发展理念,一旦建成,在其整个寿命周期内就被锁定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路径上。应尽早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Stem报告也指出,要使气温上升的幅度控制在高于前工业时代2-3℃,尽管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还允许有所增加,但全球应尽早行动,以降低成本和潜在气候变暖风险。

二是可以积极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导致的国际经济格局和贸易规则的变化。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发达国家进行了实质性的经济社会政策调整,开始转向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行动。国际气候变化对产业发展、国际贸易规则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中国作为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高的国家,应及早采取措施应对国际经济新的潮流性变化。

三是目前国际上正处于低碳技术研究开发的活跃期技术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化阶段,中国再想追赶就难了。中国又会重复其他产业引进、低成本竞争的传统模式,建立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设想就难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同的发展[J].气象出版社.2007

[2]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与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

[3]陈清泰.创新能力不足成中国经济软肋[N].引自中国经济网.2006.2.20

[4]魏一呜,寥华,范英,梁巧梅.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及节能潜力预测,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07年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系列研究报告之一.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