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公租房申请表:匆匆,我们欲向何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5:55:31
                         作 者                sjhp1226                                                                                                                                                                                                                                                                                          礼,规规矩矩的态度。

  义,正正当当的行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别。

  耻,切切实实的觉悟。

  难忘初见此语时的震惊:真的只是这样解释吗?浅白如水的定义,抹去了我们习见的种种色彩和情绪反射,呈现了语词的本义,形成简单易行的准则。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司机插队进入左转道,后车司机愤怒之至,驱车驶上马路牙子,摇下窗户大骂数分钟。之后又别到前面,挂倒挡要撞击插队车。插队固然不对,但后车司机的做法,无疑是社会戾气的一个缩影。

  同济大学朱大可教授指出,长期的资源匮乏、焦虑和争夺,要求个体永远维系“临战紧急状态”,调用溢出日常伦理边界的极端手段,并拒绝以“有教养的方式”处理个人事务。这种逻辑一旦成为常态,就会固化为集体性人格障碍,成为支配民众行为模式的主导逻辑。

  何谓教养?

  天津南开中学入门镜上,篆刻着学校创始人严修书写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质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以此规范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贯彻一生。

  日本大地震中,一位妇女确认大卡车上的遇难者是自己丈夫后痛哭失声。离开的时候,她对工作人员深深鞠躬:“能找到他真好!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在自己的灭顶的痛苦中,仍不忘感谢别人的劳动。

    处在剧烈转型期的当下中国,面临着社会价值底线失守的威胁:火车出轨、电梯倒行、大桥坍塌、食品污染,甚至有人为细故杀人。深究起来,这都源于功利至上的浮躁。当财富与成功成为唯一目标,公理和常识被选择性遗忘,社会生活的“底线”开始节节后退,大多数人的行事无所顾忌、无所敬畏。

  是因为我们的祖国积弱穷困太久,所以我们要急迫地追赶?地方政府追求GDP,追求跨越式发展,普通百姓总想挣更多的钱,去付房子的首付、子女的教育费、父母的医疗康复费,连精英阶层也“内心纠结、人格冲突、不爱自己”。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焦虑不安地奔跑,在对欲望无止境的追逐中,跟自己错过,跟生命错过。急匆匆地,我们到底要去哪里?

  “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时评人童大焕写道:“中国哟,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出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位公民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

  我们可以选择“坐在宝马车里哭”,但如果这是一辆足以让人丧命的劣质车,大概我们都会回头去寻找自行车后座。“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里的这句话,今天读来,不禁热泪盈眶。

  我们当然会为伸出双臂接住别人坠楼孩子的女子感动,为等待失主5天的重庆“棒棒哥”喝彩,为暴雨中给残疾人打伞的女孩感动。但首先,让我们先做一个本分的劳动者,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企业生产结实耐用的产品,不为节省成本而添加有毒成分;农民种粮种菜要想到是给和自己同样的人吃的;老师不忙于赚钱出名,给学生丰富的精神感受和人格熏染,避免他们为实现个人目标不择手段;地方主官认真照顾好辖地百姓的衣食住行,不为升官而用百姓的血汗钱上豪华建筑和非环保企业,以至美丽广场上没有厕所,宽阔马路下雨变成河道,大学比幼儿园还多,空气、食品、水源被污染……

  这一切,需要从幼儿教育做起——不是英雄主义教育,而是更基本的行为准则教育、“底线教育”;但更需要制度的保障:我努力工作,社会能保障我的温饱;我有天赋并且勤奋,能得到更好的生活;我认真为百姓谋福利,领导不会觉得我没政绩。社会需要一种正反馈机制,让守规矩的老实人不吃亏,投机取巧的人无路可走。

  龙应台曾经写道:梦想的基座是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不光是富裕强大,更重要的是以文明的力量崛起。

  我们需要找回信仰,找回精神寄托,像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所说的那样:“挣有数的钱,过有底线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清清白白地分辨是非,切切实实地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