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昌凤泉花园:古代的医生 / 罗大伦 / 第49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2:56:28
古代的医生共126页 
 作者:ws2043 回复日期:2008-7-25 20:20:29 
     无法吃到这么多的食物 又怎能写出这些事物的特性呢?奇怪啊!就像是没吃过药却可以写出药的副作用。
  ====================
  这是大家都会想的问题,其实他是见识过这些东西的,在鹜州的时候在周领导的手下时,在杭州时。有朋友在此书的跋中说王孟英:“尝处膏脂而不润,今食糠籺而充”
  王孟英自己也说过,总有朋友请他吃饭,他就推说自己吃素,这样可以替请客的人省些钱。可见,他是见识过这些东西的,他完全吃不上饭应该是在洪秀全打来之后。
-
作者:罗大伦 提交日期:2008-07-26 14:37 
 这个时候,王孟英已经无法负担家里人的吃饭问题了,于是就把三女儿、四女儿嫁了出去,而四女儿嫁给的姚家,是在嘉兴边上比较僻静的地方,当年的四月份,太平军打到了王孟英居住的梅泾,“阖镇皆逃”,就是说老百姓都跑没了(太平军不是人民的队伍吗),于是王孟英没办法,就带着老婆,和剩下的五、六两个女儿,一起跑到了嘉兴的亲家姚氏家里,住了下来。
  
  这时,上海那边的朋友多次请他去看病,于是王孟英把老婆孩子托付给了姚姓亲家,来到了上海。
  公元1862年,在阴历五月初三那天,五十多岁的王孟英一人来到了上海,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他在自己的书里记载到:“不但沧海渐变桑田,中原宛如外国”,“帆樯林立,踵接肩摩,弹丸小邑,居然成一大都会矣”。
  刚到上海,王孟英先是住在一个叫周采山的朋友开的“德泰纸号”内,这个周采山的四弟曾经患病,想请王孟英来上海诊病,但是当时王孟英没能来,等到现在来了,这个患者已经去世了。
  但是王孟英本着走到哪里,诊病到哪里的精神,在周家还是诊了大量的患者,当然,其中也包括周采山和他剩下的兄弟姐妹。
  周采山这个人喜欢喝酒,总觉得心下(胃那个部位)有块地方坚硬得像有个盘子,吃饭很少,这两天忽然大泻,不想吃饭,王孟英诊脉后,开了补气涤痰、通阳化湿的方子,几付药就痊愈了。
  王孟英治疗周采山弟弟妹妹的病案我就不给大家举例了,也都是药到病除,所以周家兄弟都特佩服王孟英。
  这里,有一个人要说一下,这个人叫陈春泉,这位陈同志的小女儿才三岁,患了病,症状是身上忽冷忽热,肚子胀,泻肚子,医生给治疗了很多天,小孩子的脖子都已经软了,四肢开始抽搐,涕泪全无,大家这个时候开始害怕了,有医生试着给服用了温补的药物,结果变得神智都不清了,这帮医生心里也没谱,又怀疑是邪气内闭,于是又用了犀角等药试试,结果病还是一天天严重,家里人已经急得要疯了,这么试着治病哪成啊?东试验一下,西试验一下,您当我们家孩子是实验室的小白鼠啊?您几位都回去吧。但是送走了医生,陈同志却仍然束手无策。
  这时,有人说王孟英来上海了,于是陈同志就找到了周采山,求他让王孟英来给看看,于是王孟英来到了陈家,一诊断,就很轻松地说:这个孩子是饮食不节,脾胃不和罢了。
  啊?这么简单?不可能吧,看这个病情可是严重得要死掉啦。
  王孟英告诉陈同志,怎么不可能,你仔细想想,她病前是不是吃什么过量了?
  陈同志仔细回忆,噢,对啊,那时候“因失恃无乳,常啖龙眼、枣脯等物以滋补也”。
  这就对了,就是这个原因!
  于是王孟英就开了一些消食导滞、清热利湿的药物。
  只喝了一付,就见到了效果,几付药以后,就痊愈了。
  天哪,这可真是高手啊!我们的陈同志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眼泪都流出来了,前面的那些医生和眼前的这位怎么比啊?
  感激之余,陈同志真够意思,立刻提出,自己在黄歇浦西(估计就是现在的浦西,房价特高)有三间房子,王先生您要是不嫌弃,您就在那里住下吧。
  
  就这样,王孟英在上海解决了住房问题,没多久,他就把妻子和两个女儿给接来了。
  这三间房子开始热闹了起来,患者不断登门,各类朋友纷至沓来,好多人都是原来看过王孟英的书,这回原版真人来到了这里,于是一时间“虚室生白,人皆羡之”。
  
  在上海,王孟英遇到了西方医学。
  其实王孟英很早就遇到了西医,到了上海以后,则可以更加近距离地感受西医了,那么王孟英对西方的医学是什么看法呢?
  历来大家认为中西医是两门不同的学说,两者格格不入,不大好互相交流。
  但是,我们从清末民初的中医学人的态度来看,大多数中医对西医是非常的包容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的。
  从文献中看,王孟英就曾经很详细地研究过西医的解剖学,他认为西医的解剖做得非常的好,比如传统中医认为思考问题的地方主要在心,而王孟英在《重庆堂随笔》中就论述了西医在这方面是对的,“脑为主宰觉悟动作之司”。
  终其一生,王孟英都在和霍乱做斗争,但却只能做到拯救半数偏强的患者,如果他知道日后西医有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手段,能够为治疗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他又怎么能够不接受呢?
  在他的心里,只有救治患者是第一位的,并没有中西医的分别,只要是对救治有利的,就是他要学习的。
  这就是个正确的态度。
  
  霍乱,是王孟英在上海遇到的最大的敌人。
  其实王孟英住在濮院的时候,霍乱就又开始流行了,等到他来到上海,“则沿门阖户,已成大疫”,“死者日以千人”。
  上海那时候也乱着呢,不像现在这么繁花似锦的,那时虽然也有很多洋人,但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还是一个字儿,“脏”。垃圾成堆,王孟英曾经评价上海“臭毒”最厉害,垃圾都酿成毒气了,您说这该脏到个什么程度吧。
  王孟英刚到上海,住在周采山家的时候,就开始挽起袖子治疗霍乱了,当时有家住了南浔的两个客人,都患了霍乱,一个姓韩的,“须臾而死”,没给王孟英匀出下手的机会;另外一个叫纪运翔,才十七岁,病情也特重,这位周采山也是个热心的人,就拉着王孟英去给诊治。
  王孟英一看这位患者,此时是手和脸都黑了,眼睛也陷下去了,四肢冷,嗓子哑,尿也没有了,脉也摸不着了,大汗淋漓,舌紫苔腻,完全处于病危状态。
  那也得治啊,王孟英判断,此时还没有到芒种,“暑湿之令未行”,不是暑湿的病证(各位注意,这就是中医的时间辨证,根据节气和当时的天气状况来判断病因),这是个伏邪晚发的病例(伏邪,是温病理论中的特殊概念,认为有些外邪可以潜藏在人体内部,等到机会适合,会自里向外而发,这个理论在现代治疗肝病、肾病等方面都有特殊的意义),于是就急忙在患者的曲池、委中两个穴位刺血,出来的血都是黑色的。然后开方:黄芩、栀子、豆豉、黄连、竹茹、薏苡仁、半夏、蚕矢、芦根、丝瓜络、吴茱萸,熬好冷服,等到药服下去了,患者就不吐了。
  第二天的时候患者的脉象稍微明显了一些,又喝了两剂后,身上的黑色淡了些,但是开始烦躁了,眼睛也红了,王孟英认为,这是伏邪从里面发到外面了,就于前方去调吴茱萸、蚕矢,加上连翘、益母草、滑石,服下以后,患者就开始全身发斑(这也是伏邪外发的表现),但是四肢开始温暖了,小便也通畅。
  然后王孟英又开了些清热化毒的药物,患者就痊愈了。
  这个病例的确是从死亡的边缘把患者给抢了回来,周采山同志看了以后很高兴,反正自己是开“纸号”的,纸有的是,就拿来把王孟英的这个治疗方法印了好多,当传单给发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从治疗了这个纪运翔患者以后,王孟英的名声就开始传开了,于是有很多人,患了霍乱,立刻就跑到这里来请王孟英出诊。
  
  王孟英说一开始效果还不错,可是到了夏至以后,天气也热了,内外合邪,这病情可就一个比一个重了,“非比往年之霍乱”。这使得王孟英必须小心谨慎地随证而变,“甚费经营”,最后治疗好了很多重症患者。
  但是,在王孟英的书里,也列举了很多最后功败垂成的失败病例。
  比如王孟英的亲家褚子耘茂才家里的使女,患了霍乱,王孟英去诊病的时候身体已经开始发硬了,王孟英赶快用夺命丹给灌入口中,然后开了解毒活血的药物,几付药以后就活过来了。
  但是,后来,王孟英听说她仍然是“淹缠不健而亡”,可见治疗并未成功。
  
  这个时候,有位叫做金簠斋的同志找到了王孟英。
  一见到王孟英就说:“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原来,这位金簠斋同志是个心肠慈悲的人,看到上海霍乱流行,可是清政府却“罔知所措”,每天都要死亡那么多的人,就伤心不已,就到处收集王孟英三十多岁时在杭州写的那个《霍乱论》,但是当时的版都不好了,就没有找到个合适刊行的。
  现在,居然听说王孟英这个人的原版正身居然来到了上海,天啊,这种机会能够错过吗?于是就四处寻访,终于最后给他找到了。
  就这样,他们两人促膝长谈,原来王孟英写的书这位金簠斋居然都读过,追星已久,现在居然能够相见,实在是缘分啊!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从此成为好友。
  金簠斋同志来见王孟英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请王孟英把《霍乱论》重新勘定,再出版一次,给各地的医生一个指导。
  但是,王孟英由于太忙,并没有立刻做这件事。
  直到两个月后。
  两个月后的一天,是八月二十八日晚,这位热心帮助霍乱患者的金簠斋突然开始泻肚子,人也感觉精神疲惫,等到第二天天亮,把王孟英请来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了,在二十九日当天去世。
  金簠斋应该说是王孟英在上海的最好的朋友之一了,也是在抗击瘟疫中的重要战友,他的去世,让王孟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悲愤。
  
  然而,上天仿佛是觉得这样的打击还不够,就又给王孟英一记惊雷。
  在九月初,王孟英接到了老家来女婿来的信,信中告诉他,他的二女儿定宜,在八月二十九日那天患霍乱去世。
  就在那同一天,王孟英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女儿,因为同样的霍乱。
  王孟英的二女儿定宜嫁给了一户姓戴的人家,这个戴家是个家风非常好的医生之家,在八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定宜突然开始泻肚子,然后四肢冰冷,脉伏,请来个崔姓的医生,认为是寒证,用了附子理中汤加减,但是泄泻仍未停止,舌苔却变得干黑,嘴唇也焦了(这都是热证的表现),于是就开始用犀角、石斛等药,仍没有控制住,最后用的是温补的桂附八味汤,二十九日舌焦如炭去世。
  在女儿去世前的最后时刻,她对丈夫说:“吾父在此,病不至是也。”
  王孟英听到这个消息后,曾经哭得昏倒在地。
  他甚至有些责怪亲家:你们也是医生,我写的医书你们家都有,怎么也不至于让我王孟英的女儿被温热药害死啊!
  在凄凉的秋风中,这位老人写下了一副给女儿的挽联:
  垂老别儿行,只因膳养无人,吾岂好游,说不尽忧勤惕厉地苦衷。指望异日归来,或藉汝曹娱暮景;
  濒危思父疗,虽曰死生有命,尔如铸错,试遍了燥热寒凉诸谬药,回忆昔年鞠育,徒倾我泪洒秋风。
  其满腔悲愤,尽露笔端。
  
  擦干眼泪后,王孟英开始回到书房,整理纸笔。
  别人都奇怪,这个时候整理纸笔要干什么?
  王孟英:我要写书,我要重新写《霍乱论》!
  至此,王孟英开始向霍乱全面宣战!
  
  在经过了多少个不眠的日夜后,王孟英写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一书。
  在书中,王孟英提出了许多与现代防疫概念相同的理论,比如他提出预防的重要性,认为水源、空气等的污染是导致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他说上海“附郭之河,藏垢纳污,水皆恶浊不堪”,一定要“湖池广而水清,井泉多而甘洌”,应该“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并提出了要在水里放置药物,进行消毒的概念。
  他还提出了房屋要通风,改善居住条件等预先防疫的观念。
  这些措施,绝对是防止霍乱的最重要的条件,当时的清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此,王孟英等医生只能退而采取自己的诊疗手段,从死神的手中抢救生命。
  在建国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霍乱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大爆发,曾于1961年和1963年两次逼近我国南方,但都没能进入,只因为新中国的政府的防疫措施得力。
  但是那个时候,王孟英这样的医生是没有政府的支持的,他们只能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独自去救治一个个生命。
  那个时候,医生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比如王孟英就记载了一个医生,叫余小坡,是个进士,擅长医药,当时也投入了救人的队伍,一天,在给人看病回来后,饿了,就随手吃了一小盅的莲子,吃完后,就开始感到不舒服,随即就吐泻转筋,马上让人来找王孟英,王孟英还没到呢,人就去世了。
  其夺命之速如此。
  
  王孟英对此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写完书后,就从此放开手脚,接诊更多的患者。
  别人都问,王孟英怎么了?不要命了?
  他的家人也很担忧,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剩下孤儿寡母该如何生活?
  但是,王孟英已经无法想那么多了,他的眼里,只有如何让每天死亡的一千多人再少些,再少些。
  这场同霍乱的战斗,与在战场上厮杀的死亡概率差不多,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很好的医生保护措施。
  但是,如同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王孟英义无反顾,挥剑而上,投入了短兵相接的战斗中。
  
  从此以后,王孟英从文献记载中消失了。
  至今医史文献界还在争论,王孟英到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怎么去世的?
  有的人说,是在六十一岁时与霍乱的战斗中自己也被感染,不治去世的,有的说,他活到了八十多岁。
  但是,两者都没有确切的文献证据。
  
  从感情上讲,我宁愿相信后者,相信王孟英和妻子平安地白头偕老,享受了人生的快乐。
  但是,从理智上来分析,我却更相信前者,因为以王孟英的创作速度,如果他活到八十多岁,那他还能写出十几本医案书来。
  “将军百战死”,我想,对于一个真正的战士来讲,最光荣的死法,就是死在战场上。
  
  让我们凭借想像,来重现一下王孟英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吧。
  那是个清晨,薄雾还没有散去。
  王孟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穿上衣服,就要随着患者的家属出诊。
  王孟英的妻子送他到了房门外,把他的蓝布大褂掖了掖。
  王孟英盯着妻子的面庞,凝神地看了一眼,仿佛在说:这辈子,辛苦你了!
  然后毅然转过身去,向着薄雾中走去。
  在薄雾中,隐约显露的是无数的死神狰狞的面孔。
  王孟英无所畏惧,消瘦的身躯挺得笔直,大步而去……
  
  王士雄,字孟英,他从小体弱,家境贫寒,但是,他凭借自己心中的信念,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一代温病大家,为中医理论的最终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救人无数,但是自己却一贫如洗,人们在看到医案书中他谈笑风生、雷霆霹雳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了解他在背后却是忍饥挨饿、吃糠度日。在瘟疫来临的时候,他凭一己之力,向着世界上最凶恶的病魔——霍乱宣战,从病魔的手下抢救出了无数的生命。做医生若此,实在是一生无憾!
  
  
  后记
  
  北京,樱花东街。
  老广酒楼。
  那天,我的一些朋友来找我,我们在这里吃饭。
  朋友们叫了一桌子的菜。
  然后挨个问我,他们的身体适合吃哪个,哪个对他们养生最好。
  这是这两年大家找我的最主要的话题。
  似乎大家突然关心起食疗来了。
  于是我就开始介绍:这个茼蒿,是可以清心养胃的,可以利腑化痰,肥胖的人可以多吃点儿,那个竹笋,是可以升清降浊的,可以开膈消痰,但是中医认为是发物,如果有手术后或者大病后的患者是不适合吃的……
  介绍介绍着,一瞬间,我突然感觉有点恍惚了。
  我似乎觉得,眼前的景物都开始模糊。
  代之以另一幅画面:清冷的月光下,一个消瘦的老人,他的旁边,放着刚刚吃过一半的麸皮。
  他用羡慕的目光,望着丰衣足食的我们。
  然后,继续低下头,用毛笔写着一个食物又一个食物的食疗功用。
  我的介绍,似乎都是在朗读着他所写的内容。
  念着念着,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我的眼泪,缓缓地流了出来……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77492/49.html

医生的职责(打古代人名) 谁知道古代医生张宗景的照片啊? 我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 为什么古代医生叫杏林高手 古代有女医生吗? 谁能告诉我古代医生的称谓,还有各自的级别! 古代外国的医生是用什么药给病人治病的? 古代医生(郎中?)是一个受尊敬的职业吗? 为什么管医生叫大夫?和古代的大夫(官职)有关系吗? 言情小说:关于一位女医生在一影视城被一古笛带回古代,知道书名的告诉我~~ 古代医生手术如何消毒,防止感染? 古代第一面镜子是谁做出来的,玻璃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登基后的年号第一年都叫元年? 热血江湖 医生第2个气功 包不包括 加血啊(第2个是减少使用武功的内功) 急找一本穿越时空的言情小说讲的是一个女医生在一次房子中穿越时空到了古代... ... 请问医生为何又被称为"大夫",此大夫与以前古代的大夫一职有何关联? 悬赏!求超级医生3的第1章过关流程! 注射乙肝疫苗第三针的时间应距离第二针几个月?有医生说一个月,有医生说六个月,哪个方案更好一些? 急!!!!!柯南漫画第7集讲月光的,最后中尉医生留下的暗号是什么意思啊????? 《豪斯医生》第19集KIDS里那个小女孩患的叫做TTP的是什么病啊 古代有晕月吗,古代的一年是多少天? 我过古代第一部数学是什么?有那些内容? 六年级寒假作业第74页的第4题 初一寒假园地第24页的第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