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冶安徽宁国项目:关于论"信条与规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5:04:14

今天我们讨论一下王老的<意拳中枢> 即(大成拳论)中关于<论信条与规守>一篇.  
首先<意拳中枢>是王老亲笔工整手书,流传于世的, (意拳天地的版主意中人注曰:此说不确,原稿并非王老亲笔手书,而是由张中前辈执笔以正书抄写) 可见王老对他是多么重视. 全文共17篇大论, 分别为1. 自志.2 习拳述要.3. 论信条与规守4. 论单双重与不着象.5. 抽象虚实有无体认6.总纲.7.歌诀8.  练习步骤.1). 站桩 2).试力3). 试声. 4). 自卫. 5). 技击桩法. A.意之运用. b. 力之运用.9.论拳套与方法.10 论拳与器械之关系. 11. 论点穴.12.天赋与学术之别.13.解除神秘.14.. 知行解释.15. 拳道丧失之原因.16. 解除师徒制之权商, 17. 结论.
根据王老的亲笔手记, 这篇<论信条与规守>应在<习拳述要>之后, 在其他篇之前,
王老的17篇大论的前后顺序是很有学问的, 决不是随便安排的, 3. 论信条与规守4. 论单双重与不着象.5. 抽象虚实有无体认都在<总纲>和<歌诀>以及<练习步骤>之前, 可见单双重 ,不着象, 抽象, 虚实, 有无体认这些问题都应在我们站桩之前就解决, 起码要脑中清楚, 然后再练, 这就是姚爷所讲, “ 在你不明白之前不要马上就练” 的含义.
论信条与规守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 我们认为他应该是开始之前对习练者的具体要求, 也就是什么样的人可以练拳,什么样的人可以出功夫, 怎样的人才能成为大成就者.全篇讲了:. 五个字, 六个词, 两句话
五个字是 恭. 慎. 意. 切. 和. 关于这5个字王老有专门的歌诀解释. 可见重要性.
六个词是尊亲, 敬长. 重师. 尚友, 信义. 仁爱.
两句话是侠骨佛心. 舍己从人.  才是拳家之上选.
实际上这里就谈了两个字, 信和守, 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不可能突破无明, 达到醍醐灌顶的境界的.,
为什么要尊亲, 敬长. 重师. 尚友, 信义. 仁爱呢?这 决不只是要作好人这么简单, 这里面有深奥道理和决定学者未来的要素, 师云: ,据 姚爷讲当年我们的祖师爷李骆能李老为人朴实憨厚, 身高臂长, 每次与人比武动手嘴里老念叨着 “ 慢着点, 慢着点.” 生怕伤着对方, 结果一搭手, 一个发力把人打起老高; 郭云深郭老, 身材短小, 每次发拳实作时也不出声, 只要到了控制之内一个发力, 经常把对手打的很远; 李老打人是见高不见远, 郭老打人是见远不见高. 王老作拳防守时无懈可击, 打放时混噩一致. 使对手惊弹而出. 不知所以. 姚爷实作时大开大合, 极具大家风范. 因此习者的自身修养和资质气质决定了未来的作拳风格.
近日看见崔瑞斌先生作拳录像,很是感慨, 这真是拳如其人,朴实大气 ,具有苍雄之美.这不禁使我想起师父讲的: 由于历史原因,有些意拳前辈没有退休金, 家境不是很 好,崔先生极尽晚辈之孝道,全部自己出资赡养起来,养老送终,行仁孝敬爱信义之道,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师每次提及此事都很是感慨。
为什么要侠骨佛心 因为我们毕竟是武术。 有时候“不施霹雳手段, 难显菩萨心肠” ,

但是, 决不是争强斗狠之徒 .匹夫一怒之举.
舍己从人, 实际上是 有和无的问题, 常言道“无欲则刚”. 师傅体会到这个问题时是 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 师云: 一次 在姚爷允许下, 师与一位摔跤选手较技, 时对方突然发力, 在完全入局的情况下. 使出大别子, 就在 对方起而未起之时, 将要变脸之际, 师想完了, 浑身一松, 再回过头时, 发现对手已经倒地, 自己确还站着, 为此对手追问了好久为什么他明明已经控制住了, 确还是输了. 后姚爷讲解时说, 因为你认为没有希望了, 放弃了, 全身没了着相的意念, 自然良能之力出现了,由于对方的力只是作用在这个空间, 因此对方失控. 这就是当年王老在陆军讲武堂时所说: “有形有意都是假, 技到无心始见奇”的含义 .
在此我再多谈几句有和无的问题, 当前, 无论是何种桩法, 何种试力以及发力, 都是夹着, 抱着, 掖着, 拉着, 踩着等等, 以及使用时,拉断, 掣断, 挤破, 等等, 和另外还有钉子沙子等等想象意念, 这都是有相的. 在找到浑圆力和良能之前可以( 这里我们为什么使用良能, 而不使用本能, 其中是有区别的, 王老和姚爷关于这个问题时有专门讲解和示范的. 门内的人是有共识的.), 一旦找到了就要进入无的状态.在有和无之间探索.  这在王老的<意拳要点>中有提到, “作拳发力要在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之间, 颠倒互用, 虚实互用.”
本文系公开交流之作, 非门内学术交流之用, 故难免有些笼统之处, 请原谅并指正.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