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到咸宁的火车票: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康人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5:13:53
●知识结构图表
●学习目标盘点
框题
知识要点
基本要求
理解
活动
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青少年需要养成自律习惯,增强自律能力

自律表现为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

懂得自爱要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懂得自爱还要自尊和自强

勇于自省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

善于自制是克服惰性、缺点和不良习惯的保证

自律使人优秀起来
自律是培养个人良好品格的关键

自律使人能够自知

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

自律使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自律使人获得行动自由

自律使人高尚起来

养成自律习惯
严格自律是时代的要求

向榜样学习是自律的基本方法

用自警格言增强自律能力是自律的基本方法

经常自省是自律的基本方法

慎独是增强自律能力的基本方法

树立远大理想是增强自律能力的根本

●重点难点解析
准确把握自律的表现
自律,既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又是一种锻炼好品质的方法和手段。 这一点可以从“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三方面表现中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自律,为进一步学习自律的意义和学习培养自律习惯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习这一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自律首先表现为自爱,自爱就是要塑造自己具有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自爱一方面要求我们注意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即注意自己的服饰打扮和言谈举止要文明、优美,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更应该注意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即注意塑造自己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和远大的志向、扎实的作风。自爱,还要求我们自尊和自强。要爱惜自己的名誉,经受住磨难和挫折,自强不息。
(2)自律又表现为自省。自省即自我反省,就是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改正错误。对自己的言行经常地进行自我反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是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3)自律还表现为自控。自控,即自我控制,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引导和催促。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克服自己的缺点、惰性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这就是自控能力不强的表现。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控能力,不让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在自己思想和行为中占上风。
例1: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这说明(    )
A.鲁迅先生是一个自责的人
B.鲁迅先生是一个责人严,责己宽的人
C.鲁迅先生是一个勇于自省的人
D.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自爱的人
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更多的”“更无情的”“解剖自己”,因此这句话集中反映了鲁迅先生勇于自省的一面。而选项中的A、B、D项不能从题干中得到体现,应排除。
答案:C
例2:中学生李晓明活泼好动,一上课就经常做小动作,精力总是不能集中,因此他的学习成绩非常糟。老师和家长对他多次进行了批评教育,他都说:“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这说明(    )
A.李晓明是一个不可挽救的差学生
B.李晓明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
C.李晓明的自控能力较差
D.李晓明的自律能力不强
解析:李晓明同学的这种情况在中学生当中还是较为常见的,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自控能力薄弱的表现。这类同学的特点是能知错,难改错,即使短期内经批评教育改正,也易反复,其根源在于没有养成自律习惯,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较差。
答案:CD
例3:中学生林莉突然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打扮自己,成天缠着妈妈要新衣服,每天早上起来光对着镜子梳洗打扮就要花去半个多小时,有时甚至为此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学校里,林莉也非常热衷于和同学们讨论如何“扮靓”,还买来一些明星画报,模仿他们的装束,学习成绩也因此而不断下降。当妈妈对她提出批评时,林莉拿出课本对妈妈振振有词地说:“书上说要学会自爱,自爱就是要注意美化外在形象,我这样做不就是为了美化外在形象吗?”
请问林莉同学的做法和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形式新颖的辨析题,它不是像传统辨析题那样要求我们对一个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而是通过一个事例要我们对一种言行进行辨析。事例中的林莉同学无疑是错误地理解了“自爱”的要求,她仅看到了自爱要求美化外在形象,没有看到自爱更要美化内在形象;而且她又把美化外在形象错误地理解为就是服饰打扮。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错误的言行,我们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自爱的要求。
答案:林莉同学的做法和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注意自己的服饰打扮本是无可厚非的,而林莉同学过分地追求服饰打扮,耽误了学习,这就不对了。
(2)自爱是自律的重要表现,它要求我们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但美化外在形象绝不仅指美的服装打扮,还包括美的言谈举止,高雅的生活情趣。中学生在服装打扮上也要质朴庄重,而不能一味追逐时尚,更不能去模仿成人,否则不仅会增加家庭负担,还会有损自己的外在美。
(3)自爱要求我们更应该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勤奋刻苦的学风。一个人只有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统一起来,才能树立美的整体形象,否则徒有美的外表,而毫无内涵,不学无术,并不是真正的美。
自律使人优秀
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能真正懂得其重要意义,是不会做到积极主动的。我们只有明白了自律品质的重要意义,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严格自律,增强自律能力。所以,这个问题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
把握这一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自律,使人能够自知。自律要求人们有自知之明,而且能够使人明于自知。一个人有了自律的要求和能力,就能够做到“见贤思齐”,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对照自己向他们学习;也能够做到“见不贤而自省”,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而扪心自问,以免重蹈覆辙。从而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完善自己。
(2)自律,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其中有良好的习惯,也有不良习惯。无论是良好的习惯,还是不良的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习惯对人有很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个人的工作、学习和全面发展,不良习惯有害于个人健康成长。增强自律能力,就能够帮助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时警惕,防止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个人健康成长。
(3)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战胜自己,才能超越自我,克服缺点,从而使自己完善起来。要战胜自己,首先就得先了解自己,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有缺点和错误;随后得下决心去战胜缺点和错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律的要求和能力。
(4)自律,使人获得行动自由。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一个有自律能力和养成了自律习惯的人,不会感到道德、纪律、法律的约束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而是自觉自愿、乐意去遵守,对违反道德和法律的现象不能容忍。所以说,自律是人们获得行动自由的必要条件。
(5)自律,使人高尚起来。要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需要在两个方面多下功夫,一个叫“积”,一个叫“防”。“积”就是积累美德;“防”就是防微杜渐。只有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积善成德”,另一方面预防和清除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惯的侵蚀和污染,才能培养出高尚的品德。而不论是“积”,还是“防”,都离不开自律的要求和能力。
例1:某校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孙刚老师,工作负责,关心学生。由于他喜欢熬夜备课,为提精神常抽支香烟,渐渐地成了习惯,经常烟不离手,有时上课前还要在教室门口抽支烟再进去。后来,学校要求老师要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不抽烟,首先老师要带头戒烟。孙老师痛下决心,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检讨,并请同学们监督自己。终于孙老师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烟瘾”,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敬佩。这件事告诉我们(    )
A.改变一种不良习惯是不容易的
B.自律,使人战胜自己
C.自律有助于人们克服不良习惯
D.自律使人优秀起来
解析:该题综合考查了大家对“自律,使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律,使人战胜自己”两方面知识的理解。戒烟,对一个养成多年抽烟习惯的人来说,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是对一个人意志力和自控能力的考验,可以说是一次自我挑战。孙老师不愧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他言出必行,克服掉了不良习惯,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律能力,战胜了自己。
答案:ABCD
例2:古人在谈到个人修养时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毁身。”还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的理解。
解析:“积善”,同时“防恶”,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而这一“积”、一“防”都少不了自律能力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抓住自律在“积善”与“防恶”中的作用,突出“自律,使人高尚起来”这一重点知识。
答案:要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需要在两个方面多下功夫,一个叫“积”,一个叫“防”。
(1)“积”,就是积累美德。人的美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养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磨炼,达到能够自律的程度才能逐渐形成。
(2)“防”,就是防微杜渐。在积累美德的同时,还要预防和清除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惯的侵蚀和污染。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自律,“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抑制和消除不良思想和心理。
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培养自己成为“四有”新人,一定要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强自律,使自己高尚起来。
例3: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个善于自律的人。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长达120多万字,可他前后竟改写了七次之多;另一部长篇巨著《复活》前后写了整整十年才定稿。如果不是能严格地自我约束、自我要求,又怎能完成如此艰苦的创作,取得辉煌的成就呢?可你怎么也想不到,他在年轻时曾一度沉湎于奢华和挥霍,由此而荒废了学业,一旦生活使他猛醒,他决心同自己的软弱作斗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请你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自律品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他有自知之明,幡然醒悟,又怎能克服自己的惰性和弱点,成长为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呢?这告诉我们,自律使人优秀,助人走向成功。我们青少年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自觉培养自律品质。
答案:(1)列夫·托尔斯泰的事例充分说明自律使人优秀起来。这体现在:首先,自律使人能够自知,一个人只有有了自知之明,才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并进一步加以克服和改正,促使自己优秀起来。列夫·托尔斯泰正是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弱点以后,才决心改掉缺点,走向成功的。其次,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知道了自己的缺点、错误以后,还要决心去战胜它们,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如果没有高度的自律能力,列夫·托尔斯泰是不可能从一名不学无术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文豪的,也不可能完成长篇巨著,取得辉煌的成就。
(2)我们中学生,作为跨世纪的新人,要想有所作为,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有用之才,就必须在生活中自觉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不断使自己优秀起来。
理解自律使人获得行动自由
自律要求自我约束,对有些同学来说好像是失去了“自由”,怎么能说“获得自由”呢?真正理解“自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对我们来讲是个难点。
突破这一难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懂得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纪律。人们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必须有大家共同维护的生活秩序,有一定的约束,保障大家有条不紊地学习、工作、生活。纪律是社会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们正常地活动和生活的约束力量。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纪律是无处不在的。而且,纪律是具有约束力的,它一旦确定下来,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都必须遵照执行,不能违反;违反了纪律要受到相应的处理。同时,纪律的约束是普遍有效的,人人都必须遵守。
(2)要明白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约束、限制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自由决不是放任,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为所当为。
(3)要深刻理解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自由和纪律,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自由离不开纪律,纪律也离不开自由。人的自由需要有纪律的保障。如我们要有学习的自由,就必须有课堂纪律的约束;要有走路的自由,就必须有交通规则的约束。
(4)要切实认识到只有养成自律习惯,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一个真正养成自律习惯的人,是不会感觉到纪律是一种束缚的,而是自觉自愿地去遵守纪律;相反,对于那些违反纪律的现象会感到不能容忍。
例1:学了“能自律,得自由”这一框题,同学们对于“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展开了争论,下列同学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甲说:纪律就是对人的约束,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B.同学乙说:纪律的约束是必要的,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C.同学丙说:纪律和自由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D.同学丁说: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
解析:自由与纪律看似矛盾,其实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必要的纪律约束,就没有真正的自由。自由与纪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二者缺一不可,割裂二者的联系,或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答案:BCD
例2:有人说:“世上没有不存在纪律的地方,因此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自由。”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该观点在一个正确的前提下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其推理过程是:世上到处都有纪律,纪律和自由是根本对立的,因而有纪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将自由与纪律对立起来,没有认识到二者的统一和联系;其二将自由理解为不受任何限制的放任。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1)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纪律这种能够有效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约束力量,生活中处处有纪律。
(2)但纪律和自由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自由离不开纪律,纪律也离不开自由。人的自由需纪律的约束。
(3) 在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例3: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风筝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它极力向高空飞去,想尽情地享受飞的自由。忽然,它再也不能升高一寸了,回头一看,一条细长而坚韧的线拉住了它。
“滚开!你这可恶的家伙!你想依附在我的身上去飞上蓝天吗?”风筝愤怒地说。“不是我依附在你的身上,而是我保护了你高飞的安全,恰恰是我给了你飞翔的自由。无知的朋友。”线冷冷地回答。“荒唐!无耻!你这骗子,你这嫉贤妒能的小人!明明是你拉住了我,却胡说什么给了我自由。”风筝气愤至极,它极力地扭动身躯,想用行动来证明谁对谁错。“你要干什么?你这个无知的……”线的话还没说完,风筝已挣脱了它的手,接着风筝也重重地跌落在地上。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2)风筝的下场给了你什么启示?
解析:风筝想摆脱线的限制,追求不受制约的“自由”,结果却失去了飞的自由。这告诉我们自由和纪律的辩证关系,没有纪律也就无谓自由,我们不能离开纪律去追求不受限制的自由。
答案:(1)这则寓言形象地告诉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和纪律二者相互联系,自由离不开纪律,纪律离不开自由。人的自由需要纪律的约束。
(2)我们千万不能像风筝那样去追求不受约束的“自由”,离开了纪律,只能失去自由。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懂得能自律,才能得到自由,违反纪律,只能失去自由。
掌握自律的基本方法,增强自律能力
心理品质的锻炼离不开实践和必要的方法。养成自律习惯、增强自律能力不能“纸上谈兵”,要付诸实践,落到实处。掌握自律的基本方法,在生活中加以磨砺,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才能真正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掌握这一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的基础上,认清自觉培养自律能力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掌握自律的基本方法,增强自律能力的自觉性。
(2)切实掌握自律的基本方法,如自省法、自警法、榜样法、慎独法等。
所谓榜样法,就是利用榜样的力量,帮助自己增强自律能力。有了学习的榜样并不等于已经成为高尚的人,要把榜样的模范作用变为自己的学习行动,时常与自己进行对照和比较,找出差距,提高自己。另外,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善于发现和选择学习的榜样。
所谓自警法,就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名言、警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提醒自己,警戒自己。用自警格言来增强自律能力,要选择格调高雅、引人向上,激人奋进的格言;要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格言,并严格地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否则,再好的格言也没有意义。
所谓自省法,就是要经常地自我回顾、检查,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解剖,对自己的思想、心理、言行进行总结,肯定优点、长处,找出缺点、不足,明确前进的目标。如坚持记日记,把自己每天的得、失在日记中反省、总结。
所谓慎独法,就是当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谨慎地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实行自我监督,不做不符合道德的事。能够做到慎独需要很高的自觉性,因而是非常可贵的。
(3)要真正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中加以运用,切实提高自律水平,否则就失去了学习自律方法的根本意义。
例1:中学生小磊很聪明,但缺乏恒心,做事往往虎头蛇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此,他打算选一条名言来自警,请你从下面选一项最适合他情况的名言(    )
A.“少年须有朝气”
B.“吾日三省吾身”
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解析:自警格言要选择针对性强的才能发挥最佳作用。小磊同学缺乏的是恒心和毅力,不能坚持到底,选择格言应针对这一点,突出强调要有恒心、能坚持的主题。因此,D项最适合他。
答案:D
例2:下列人物的表现,符合慎独要求的是(    )
A.东汉时期的杨震拒绝了王密深夜送来的厚礼
B.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吃了无人看守的果园里的苹果,把钱自觉留在树下
C.李刚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见左右没有人看见,就把钱包据为己有
D.赵明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解析:慎独强调的是在无人监督,没有人在场的条件下,也能严格地要求自己。如果是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就谈不上是慎独了。按照这个标准,只有A、B两项符合条件,C、D应排除。
答案:AB
例3:有一位中学生胡乐经常迟到,每天早上起床时总是磨磨蹭蹭,总要父母再三催促才能起来。有一天,老师找到他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心,胡乐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可他又担心自己管不住自己,请帮他出出主意,想出几个帮助他自觉早起的办法,好吗?
解析:这是一道创设情境式的问答题。胡乐同学爱睡懒觉,经常迟到,说明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律能力缺乏。要彻底改掉这个坏习惯应从增强自律能力上着手,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自律的基本方法来帮他出主意。此题为开放式问题,勿需拘泥,只要针对胡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可行的办法即可。
答案:胡乐同学可以试一试以下办法:
(1)列举迟到的危害,写在纸上,贴到自己的床头,每天都看一看,提醒自己。
(2)每天将一天的到校情况记在日记里,迟到了就要自我惩罚。
(3)选择一些针对性的格言,来警示自己。如“闻鸡起舞”“分秒必争”等等,增强自己的时间观念。
(4)在同学中间选择一位按时到校的榜样,向他学习。
【同步达纲练习】
第一框  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45分钟,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青岛消息:时隔65年,70岁的英国老头詹姆斯再次来到青岛水族馆。65年前,他从这里偷走了一颗“龙牙”,今天,他把这颗“龙牙”完璧归赵。2002年8月16日,詹姆斯给当地媒体寄来一封信。信中说,65年前,他曾“有预谋地”偷走了青岛水族馆的一颗“龙牙”,如今他想将“龙牙”归还。据青岛市水族馆的老馆长回忆,当年詹姆斯介绍的“龙牙”摆放的地方是一只扬子鳄,因此“龙牙”的主人很可能是那只扬子鳄。据此回答下面的1~2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詹姆斯这样“完璧归赵”实际上玷污了自己的名声
B.詹姆斯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后来的行为更为荒唐
C.詹姆斯在哗众取宠,想借此在媒体露脸
D.詹姆斯的行为,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的名声
2.上题中的詹姆斯(    )
A.勇于自省
B.自卑心理过重
C.不善于调节情绪
D.自控能力差
3.张尔同学是初一学生,很想提高自己的成绩。可是上课时,他总是小声说话,左顾右盼,老师在上面大讲,他在下面小讲,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地影响他的学习成绩,可见张尔同学(    )
A.不善于自控
B.天生不是读书的料
C.永远都不会提高成绩
D.长大后一定是个碌碌无为的人
4.欧阳同学天资聪慧,并且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一直在班上遥遥领先,可她喜欢对同学使用“暴力”,动不动使周围同学遭受不明不白的一顿“皮肉之苦”。后来,在政治课上她当众向同学们道歉,并保证改正这一缺点,可见,欧阳同学(    )
A.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B.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C.勇于自省
D.恃才使用“暴力”
5.将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拉下水的梁耀华走私一案于2002年12月19日上午一审宣判。该案主犯梁耀华被判死刑,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同时,李纪周在广州的情妇、原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李沙娜被判入狱10年,并处罚金1546万元,该走私团伙以广州新英豪公司的名义,多次从香港组织进口汽车货源,三年间,共走私入境各类汽车262辆,偷逃应缴税额5100余万元;其中,李沙娜参与走私2次,走私偷逃应缴税额1500余万元。可见,现李纪周、李沙娜、梁耀华等人(    )
A.不能自律
B.头脑聪明
C.有经济头脑
D.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
6.当我们还是幼童的时候,就常常听到长辈们的教诲: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人要有站相和坐相,是说人时时刻刻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来塑造自己,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概括起来也就是说要(    )
A.以站和坐的规矩来约束自己
B.懂得向长辈们学习,听从教诲
C.珍爱自己
D.自律
7.2002年7月14日,武汉某高校招办主任侯文明和一位陈姓老师入住宜昌市葛洲坝宾馆。听到敲门声后,侯将门打开,2名陌生人进门后反锁房门,将二人打倒,侯被打成重伤,歹徒洗劫了2000多元现金,2部手机及其他物品后逃离。后经陈呼救,侯、陈两人被送往医院急救,侯于9月8日死亡,陈脱险。目前,犯罪嫌疑人谌广强已被逮捕,刘玉新被刑拘。此案中两歹徒(    )
A.作案手段太笨,以至于没有及时逃离现场
B.所抢财物太少,不值
C.不懂得自爱
D.非常勇敢,作案手段出乎意料,干净利索
8.下列行为中没有表现出自律品质的是(    )
A.孔繁森同志在担任聊城地委宣传部长时,他宁肯用手推车推着年迈的老母亲看花灯,也不愿动用公车
B.廉政模范王洋湖从政数十年来,从不为自己、为家人谋取私利
C.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高二(1)班同学申请“无人监考考场”
D.高平在深夜没人的路口闯“红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在我们中学生中间,有极少数的同学不能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影响,追求低级趣味和个人享受,去偷、去抢,小小年纪就沦为“少年犯”。面对这些过早凋零的花朵,我们都深感惋惜。他们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共同的原因有(    )
A.他们都没有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和关爱
B.他们没有严格要求自己
C.他们没有严格地约束自己
D.他们缺乏自律能力
10.自律表现为(    )
A.懂得自爱
B.勇于自省
C.善于自控
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1.懂得自爱,就是(    )
A.要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
B.更应该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
C.自尊
D.自强
12.一位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说:“要对生命感到喜悦,因为它给了你去爱的机会,去工作、去玩乐,并且能仰头看星星的机会。”这说明(    )
A.我们要自强
B.我们要自爱
C.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D.我们应不屈服于艰难困苦的打击,能始终以希望之火去照亮生活的道路
13.自爱,一方面要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更应该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下列表现,属于美化内在形象要求的有(    )
A.彬彬有礼、仪态大方的举止风度
B.培养形成鲜明、和谐的个性
C.树立积极奉献、献身祖国的高尚志向
D.健康科学、积极高雅的生活情趣
14.晋朝人张翥,少年时就显示出才华,但是,他不在读书上下功夫,也不知道约束自己,踢球不知收场,摆弄乐器没有节制。他父亲很担忧,怕他长大了不务正业,而他自己却没有认识到这样玩闹下去前途不堪设想。这说明,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包括战胜(    )
A.自己的惰性
B.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C.自己的不良习惯
D.自己的一切兴趣爱好
三、问答题(共22分)
15.初中生小李,性格活泼开朗,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课从不交头接耳,总是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对自己的优、缺点能正确认识,努力扬长避短,失败时不气馁,能正确认识失败的意义,还热心肠,每天义务帮助邻居张大爷取报纸。
小李同学是一个自律的学生吗?为什么?(10分)
16.谢觉哉说:“反省越深刻,改正越努力,发现的错误也就越多,这也是一步步上进。”
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句话的理解。(12分)
四、辨析题(共14分)
17.赵平和孙杨是同班同学,又是好朋友,他俩的学习成绩都很好,是老师心目中的两个好学生。可是在生活中,他俩的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可不一样:赵平妈妈说:“赵平这孩子自觉性可差了,每天早上都要靠我叫他起床,一天不叫就得迟到;晚上做作业也要我在旁边监督他。”孙杨妈妈说:“我们孙杨真是个好孩子,很少要我们操心费力,早上早早的起床,有时候还自己下楼买了早点吃了再去上学;晚上回来总是先把作业做完再干别的。”同学们也反映,赵平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做得很好,而一到自习课老师不在的时候就好说话,做小动作;而孙杨同学则老师在和不在的时候都表现的一样好。
你说赵平和孙杨谁做到了自律?为什么?
五、请你参与(共16分)
18.中学生赵强有个表弟,和他同岁,由于家庭教育不当,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学校里,这个表弟不遵守纪律 ,学习成绩较差,还经常旷课去泡网吧,成了学校里的“问题学生”。面对家长和老师的劝导,他仍不知悔改,反而说:“我都这个样子了,你们都别管了!”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劲头。
假如你是赵强,请你写封信,结合本框所学的一些道理,劝劝这个表弟。
第二框  自律使人优秀起来(45分钟,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谁能够自律,谁就能学会战胜自己,下面不符合严于律己要求的表现是(    )
A.了解自己,承认自己有缺点和弱点
B.只能听表扬和鼓励,不能接受批评
C.下定决心,脚踏实地,战胜缺点弱点
D.努力巩固胜利的成果,防止旧病重犯
2.无论是良好的习惯,还是不良的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一个人养成了一种习惯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是(    )
A.一个人天生就没有好习惯
B.习惯成自然
C.每个人都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D.良好的习惯使人只会做一件事
3.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大家行车走路的自由;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有听课学习的自由;人人都遵守法律法规,大家才能享有安全幸福生活的自由。这充分地说明(    )
A.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B.要自由,就得取消各种纪律
C.生活中到处都是纪律,根本没有什么自由可言
D.自由离不开纪律,离开了纪律就失去了自由
4.小宁同学身上有许多毛病,但他自己不以为然,老师说他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学习了“增强自律能力”一课后,他深受启发。知道“小病不治,大病难医”的道理,尤其要注意在思想品德上防“蠢”,自觉抑制不良习惯和心理。这说明自律可以使人做到(    )
A.尽善尽美,不犯错误                                                  B.获得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
C.战胜自我,改正错误                                                  D.坚持不懈,从不低头认错
5.人们获得“行动自由”所必需的条件是(    )
A.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                                                  B.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C.既要有自律的自觉性,又有一定的自律能力                 D.“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6.当自己知识不多的时候,需要战胜无知和幼稚;当有了一点科学文化知识之后,又需要战胜自满自足;当觉得“己不如人”的时候,需要战胜自卑而树立勇气和信心;当有了成绩和荣誉的时候,又需要战胜骄傲,而保持谦逊、务实、进取的精神;当发生过失的时候,需要战胜文过饰非和讳疾忌知的心理;当有了进步的时候,又需要战胜停顿不前的念头。以上材料说明,自律(    )
A.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B.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C.使人学会战胜自己
D.使人身心健康,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7.右图说明(    )
拒绝诱惑
A.要拒绝不良诱惑,防止“旧病重犯”,必须严于律己,学会战胜自己
B.目前,社会风气日趋衰败,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C.人是不可能做到自律的,因为外部环境存在不利的一面
D.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不健全,又执法不严,才导致了社会上假烟、假酒、毒品等的存在
8.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同大臣们议论弓箭。他说,他自幼喜欢弓箭,曾得到10张良弓,自以为是最好的弓了,可是造弓的工匠说:“皆非良材。”因为造弓的木材木心不直,纹理偏斜,发出去的箭就不走直道,射不中目标。李世民感慨地说,我驰骋疆场,用弓箭统一了天下,可是对弓箭却没有透彻的了解,何况对世界上这么多烦杂的事物呢。于是他发出这样的慨叹:“人,苦不自觉耳!”这是说(    )
A.李世民认为造弓的工匠技术太差
B.弓匠太不自觉,讲话不顾场合
C.李世民认为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繁杂
D.一个人不能自知,是很“苦”的,也是很可怕、很危险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胜者强。”(意思是善于了解他人的人是聪明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而自律能使人变得更聪明、更坚强,这是因为(    )
A.自律的人能善于“自知”和“知人”
B.自律的人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勇于战胜自己
C.自律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D.自律的人都不犯错误,没有缺点
10.人的美德和良好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养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能逐渐形成。自律在这个磨炼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
A.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能积善成德
B.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抵制不良影响,做到防微杜渐
C.严于律己的人能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严格自律的人就会心无杂念,尽善尽美
11.只有严格自律的人,才能(    )
A.不被金钱名利所诱,不被歪风邪气所惑
B.正确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C.提高自身修养水平,成为品格高尚的人
D.获得金钱和名利双丰收
12.下列选项中是为了说明生活中没有不加限制的自由的句子有(    )
A.飞机失去控制就有碰撞和坠毁的危险
B.轮船偏离航线,就会触礁沉没
C.火车一旦脱轨,就会颠覆翻车
D.一个人置法纪和规范于不顾,将会失去自由
13.自律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
A.自律能使人自知
B.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
C.自律,使人养成良好习惯
D.自律,使人高尚起来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历史上严格自律典型的有(    )
A.“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
B.“深夜辞金”的杨震
C.“闻鸡起舞”的祖逖
D.“圆木为枕”的司马光
三、问答题(共22分)
15.震惊全国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已被查处。长期以来,以赖昌星为头目的走私犯罪集团千方百计地收买、腐蚀了一大批国家干部,他们相互勾结,为远华集团的巨额走私犯罪提供保护。这些人中间,有些原来是党和人民信任的优秀领导干部,能够比较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但是随着职务的升高,他们却逐渐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在赖昌星一次又一次的拉拢、腐蚀面前,终于被攻破了心理防线,一步一步走向堕落和犯罪,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和重托,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请你运用本框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下这些贪官为什么会走向犯罪呢?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12分)
16.张伯苓长期任南开大学校长,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学生的手指被烟熏得焦黄,便指着他说:“你看,把手指熏得那么黄,吸烟对青年人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但这位学生反唇相讥:“你不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当下张伯苓将自己所存的吕宋烟全部拿出来,当众销毁,并表示再不吸烟,果真如此,张伯苓再没吸过烟。
结合这一实例,谈谈自律的意义。(10分)
四、辨析题(共14分)
17.初一(8)班学生小李在自习课上高谈阔论,班长告诉他要遵守纪律,尊重其他同学学习的自由。小李同学反驳说,“他们有学习的自由,我也有说话的自由。为什么要牺牲我的自由去保全他们的自由呢?”面对振振有词的小李,班长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请你对小李的说法加以评析,帮助班长说服他。
五、分析说明题(共16分)
18.茫茫宇宙,有数不清的星球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滔滔江河,在两岸挟持的间道中汹涌奔流。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在一定的秩序中运动。假如星球运行没有自己的轨道,互相乱碰乱撞,天空岂不成了一片混乱的世界;假如江河没有固定的河道,在地面狂奔乱流,大地岂不成了一片汪洋泽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统一的行为准则?(6分)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10分)
第三框  养成自律习惯(45分钟,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培养自律能力需要有必要的方法,又不单纯是个方法问题,关键要有一个内在的动力。这个内在动力是指(    )
A.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B.出人头地,成名成家
C.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D.为父母争光,光宗耀祖
2.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从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    )
A.严于律己,经常自我反省
B.对人要求极严,求全责备
C.约束自己,善于自我控制
D.自尊心极强
3.下列同学的表现,符合自制要求的是(    )
A.小刚在上课时突然想到一个笑话,忍不住告诉了同位,两个人大笑起来
B.李明的数学没考好,面对父母的批评,他气得把饭碗摔在地上
C.考试之前,大家都在紧张地复习功课,惟有陈晨同学没事干,书也不翻,练习题也不做。他说:“紧张什么呀!反正考不好,复习也没用!”
D.放学后,几个同学拉着赵明去踢球,赵明婉言谢绝了,因为他的作业还没有做完
4.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对于我们增强自律能力的启示是(    )
A.要树立远大志向
B.要听从老师的教诲
C.要善于向榜样学习
D.要经常自我反省
5.“自省法”是自律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要求我们要经常地自我回顾和检查,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解剖,经常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言行进行总结。养成自省习惯的好方法是(    )
A.选择一个好榜样,以此为楷模
B.选择好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C.坚持记日记,自我监督
D.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磨炼意志
6.耿霞同学特别喜欢一句话:“不怕路远,就怕志短”。她把这句话贴在写字台前,每天学得累了,不想坚持的时候,她就看看它,咬紧牙关继续努力。这种办法属于培养自律能力的哪种方法(    )
A.自省法                                                    B.自警法
C.榜样法                                              D.慎独法
7.彭德怀元帅认为“吾日三省吾身”这话有道理。他说:“我们即使做不到这一点,即每星期、每个月,至少要匀出一天时间,切切实实反省一下:自己究竟给人民做了些什么事?”这是…(    )
A.自警                                                        B.自爱
C.自省                                                        D.自控
8.养成自律的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加强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归根到底,就在于(    )
A.要谨慎地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B.要把榜样的高尚品质变为自己的行动
C.能够进行自我剖析,勇于进行自我批评
D.要有理想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写一篇日记,就等于同自己做一次诚恳的对话,是一次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勉励。坚持记日记,可以逐步地塑造一个日趋完善的“自我”。这说明(    )
A.检查工作的方式中唯有记日记最佳
B.青少年有什么心事只要写在日记上即可,不必与人交流
C.日记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只相信“日记”这个朋友
D.记日记是中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回顾和进行自律的好形式
10.“自省”必须做到(    )
A.经常反省自己,及时发现缺点
B.要从思想、道德、言行等方面全面检查自己
C.敢于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
D.不能停留在发现错误上,关键是要及时纠正
11.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同志曾经在历史上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但他勇于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积极的改正。更可贵的是,他不论在什么场合,从不掩盖自己曾犯过的错误,还经常坦白地自我批评,以便让其他同志从他身上吸取教训。这说明(    )
A.是一种为革命负责的精神支持着李立三同志勇于自我批评
B.我们要提高自律能力,首先应该能自省
C.李立三同志善于自省,勇于自省,是一个自律能力很强的人
D.李立三勇于自我批评,一定会赢得大家的尊敬
12.“慎独”这个词,较早见于《礼记·中庸》,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学问家郑玄为这句话加的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关于慎独,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慎独要求在没有监督、无人可知的时候、地点,也要严格自我要求,自我约束
B.慎独是封建社会的修身原则,应该抛弃
C.慎独是一种增强自律能力的重要方法
D.慎独也是一种自身修养的境界
13.我们培养和提高自律的能力,不但要有自律的自觉性,也需要掌握基本方法。自律的基本方法有(    )
A.自省法                                                            B.自警法
C.榜样法                                                            D.慎独法
14我们这一代,肩负着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为了能够多做出贡献,就要求我们(    )
A.要不择手段地来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
B.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加强自身修养,锻炼良好的心理品质
D.养成自律的习惯,增强自律的能力
三、问答题(共22分)
15.小雷在初一时还顽皮好动,喜欢打架,说脏话。经过老师和家长的耐心教育和帮助,到了初二时像换了个人儿似的,人变得比较有节制,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班主任老师发现了他的进步后,请他在班上谈谈自己进步的原因。小雷谈了自己的体会:看了《雷锋日记》后,我了解到,雷锋每天晚上临睡觉前,都在自己脑子里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过电影”,检查自己有无过失。我也学着每天“过电影”,并经常用写日记的方式进行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比如,今天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作业是否认真完成了,体育锻炼是否坚持了,为班上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等等,做得好的我就坚持下去,没做好的就敦促自己改正,过了一段时间,行为就逐步地规范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小雷介绍的是一种什么自律方式?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0分)
16.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涌现无数的战斗英雄,像用自己胸口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高呼“为了祖国,向我开炮!”的王成,在面临着生死关头、明知要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慷慨赴死。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是他们把祖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特别是邱少云同志,当敌人的燃烧弹引起大火将他包围,为了不暴露身边的战友,不破坏整个行动计划,他任凭大火在自己的血肉之躯上“吱吱”地燃烧,却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革命烈士们为什么能严格要求自己,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也毫不动摇?这对于你增强自律能力有何启示?(12分)
四、辨析题(共14分)
17.学习了有关“自律”的道理以后,胡伟华同学深有感触,他决心要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做一个能够自律的人。按照书上的提示,他决定采用“自警法”和“榜样法”来激励自己。针对自己学习不刻苦的短处,他在自己的床头挂上了“闻鸡起舞”的字幅,并把自己敬佩的科学家霍金教授的相片压在书桌的玻璃板底下。一段时间过去了,小胡发现自己的自律能力并没有较大提高,他觉得书本上的方法不管用,开始心灰意冷了。
是书上讲自律的方法真的不管用吗?请你就此事发表你的评论。
五、请你参与(共16分)
18.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暑假的来临,你的初一年级的学习生活马上要结束了。在这一年中,在我们思想政治课上主要学习了有关培养道德品质、良好心理品质和正确的思想观点方面的一些道理。但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你记住它、理解它,而是要真正应用到生活中,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下面请你认真回顾一年来的学习经历,有哪些进步?有什么体会?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打算怎样改进?全面总结一下,填写在下面表中。注意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首先肯定自己的进步,哪怕是一丁点进步,也要肯定自己;其次不要护短,承认不足,改正缺点。
自我总结表
项目
进步和收获
不足和改进方法
道德品质方面
心理品质方面
●走进第二课堂
“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的先贤不但自己注意防微杜渐,而且告诫子孙们亦要注意防微杜渐。《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讲了一段刘备教育刘禅注意防微杜渐的故事:刘备在63岁的时候,病倒在永安宫(白帝城),他感到自己快不行了,就连夜派人到成都把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叫来。诸葛亮到了以后,刘备当即给太子刘禅写了一道遗诏,其中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二句,即你不要以为它是小的坏事就可以去做,也不要以为它是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去做。这体现了防微杜渐和积善成德都要注意从微小的事情做起的思想。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两句话奉为日常行动的准则。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小时候有一次穿绵丝编织的鞋子,父亲看到后教训他说:你小小年纪竟然穿这样好的鞋子,长大以后就会想穿更好的、吃更好的,当了军官说不定还要侵吞士兵的粮饷呢。戚继光从小在父亲节俭戒奢的教育下,养成了俭朴奋斗的好习惯,成人后才不畏艰苦磨难,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为国为民建立了殊勋。
我们青少年刚刚踏上五彩缤纷的人生旅程,对复杂的社会认识尚浅,抵御错误思想和行为侵袭的能力较差,有的青少年不就是在不良风气引诱下,一步步误入歧途的吗?看来,不使坏人坏事有隙可乘,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先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慎重对待周围小事,不让小错误在自己身上种下祸根。比如:公孙仪爱吃鱼,他任鲁相时,许多人前来送鱼,而他一概拒收。清代汤文正任江宁巡抚,地方官按惯例要设宴相请,汤文正严词拒绝,并批评道:“惯例都是人为的,在这上面多花一分钱,百姓就多受一分苦。”他们一个身为国相,一个是封疆大吏,但都能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民族英雄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他出京后即发出传牌,通知沿途各州、县驿站官吏:此行“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饭菜”;“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须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针对当时朝廷大员出京后铺张奢靡,随从之人乘机勒索,地方官员借机行贿等弊病,林则徐事先发出传牌,予以禁止,并提出惩办措施,向不良风气打了个进攻仗,防患于未然,此举乃是上策。
有的青少年朋友可能觉得,小错误危害不大,即便有点小错误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对小事情何必那么认真呢?其实,“大”和“小”是相对的,没有“小”就不会有“大”,大错误都是由小错误开端,许多好东西的溃坏,就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比如身上生一点小疮,开始时也许不大碍事,可是在你不留心的时候,它就会发展起来,最后变成致命之疾。在生活中,有的青少年犯了错误满不在乎,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谁也拿自己没办法。岂不知天长地久,小错渐渐铸成大错,甚至触犯刑律,就沦为罪人。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误为师”,从自己和他人错误中吸取教训。
你身上是否也有一些“小毛病”?读了本文以后你打算如何对待它们?
人生信条
对历史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人,常遵循一些激励自己终身的信条,而且提出信条的方式也非常有特色。如“任之”是黄炎培的字。他曾谈起“任之”的含意。他说这字有两重含意;其一是对自己该做的事,对社会该负的责任,坚决勇敢地负担起来,任之。其二是对无所谓的事、无聊的流言等等,不管它,由它去,任之。他说“任之,这就是我做人处事的信条。”
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曾把“三此主义”作为自己的信条。他说,“三此”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就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沈钧儒勉励他儿子的做人道理,也是他本人一生的信条。沈钧儒平生轻财,从来没有多积点钱或购置田产的念头。辛亥革命前,他在浙江咨议局工作时,曾经有个机会,可以在杭州西湖得田产,但是他放弃了。他对自己一点儿财产都没有这件事十分满意。1941年12月1日,他为儿子沈叔羊写了这样几句勉励的话:
“凡着眼于金钱与地位者,结果终归是无聊无意义。反之,着眼于事业与自己能力者、必有结果,唯困苦与忍耐为要。”这也是沈钧儒自己终身奉行的信条。
以上3位名人的信条都非常精练,反映了他们的追求。但有的名人却很具体地说出自己的好与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提出自己遵循的人生之路。如孟伟哉,他是当代著名作家,他说:
“在个人生活中,我以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为乐趣;在公共事务中,我追求负责和公正。
我厌恶任何形式的霸道、虚伪、奸诈。
我厌恶自私和贪婪。
我厌恶懒惰。
我蔑视对一些人傲慢无礼,对另一些人阿谀献媚的人。
我讨厌文过饰非的人。
我不能长久地忍受虚荣和玩小聪明的人。
我喜欢司汤达的墓志铭:“生活过,恋爱过,写作过。”
青年朋友,也许你早已有自己生活的信条,也许还没有,这几位名人的信条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自律与自由
——小小辩论会
自律,顾名思义,就是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约束自己。这样一来,人们是不是就失去自由了?这是一个值得同学们思考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和自律,在某些狭隘的范围内可能会产生矛盾,但总的看来它们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自由离不开自律,自律也离不开自由。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动自由得多了,可是约束也在增加。一个养成了自律习惯的人,不会感到纪律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而是会自觉、自愿、乐意去遵守;对违反纪律的现象也不会放任自流。通过举行本次辩论会,同学们能够在唇枪舌剑中拨开“自律与自由”关系的迷雾,认识到它们的辩证关系,找到自己应持的态度。
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认识“自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从而树立对待自律与自由的正确态度。
2.增强同学们搜集并组织材料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使同学们熟悉关于辩论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自律与自由关系的正确认识,指导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加自觉,增强自律能力,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活动方式
同学们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自己参与的辩论会。
活动准备
1.确定辩题,如:自律是否会让人失去自由。并确定举办辩论会的时间、地点。
2.确定辩论会主持人,并邀请一些老师作为评委嘉宾,并选定一位老师作为点评者。同时制定评比规则。
3.通过报名等方式确定参赛选手,分组,并按抽签的方式决定正方反方。
4.了解一些关于辩论的基本知识,如辩论会程序、辩论技巧等。
5.正反方同学分别广泛搜集能够支持本方观点的论据,并合理分工。
6.准备一些奖品作为对获胜方及其他参赛选手的奖励。
7.作必要的场地布置,如在黑板上画上宣传画,写明辩题等。
活动步骤及过程
1.主持人作开场白,讲明本次辩论会主旨,介绍参赛选手、评委老师及评比规则。
2.辩论正式开始,按照辩论会的常规程序进行。
3.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发言。
4.请台下的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自律与自由”关系的看法,也可以就台上同学的表现发表看法。还可以请同学们即兴表演一两个小节目,以给评委老师留出充分的评比时间。
5.请点评老师作点评,并宣布获胜方,同时对同学们作必要的关于“自律与自由”关系的教育。
6.会后可以请同学们写一写活动总结或就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写一些文章。
活动建议
1.应该提前几天作好活动准备,给参赛的同学充分的时间搜集材料并进行整理。
2.参赛同学应在会前了解基本的辩论知识,学习一些辩论技巧,使辩论会的进行尽量规范化。
3.辩论会的气氛应是紧张而和平、文明的,在辩论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粗话、脏话和对对方辩手有辱的话。
4.在搜集资料时可动员其他非参赛选手的同学协助参赛同学进行,以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第十课  增强自律能力培养健康人格
★知识结构图表
①自尊和自强  ②勇于自省  ③使人学会战胜自己  ④使人养成良好习惯  ⑤使人高尚起来  ⑥榜样法  ⑦慎独法  ⑧要有理想
★同步优化训练
第一框  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一、1.D  2.A  3.A  4.C  5.A  6.D  7.C  8.D
二、9.BCD  10.ABC  11.ABCD  12.BCD  13.BCD  14.ABC
三、15.(1)小李性格良好,关心他人,富有爱心,说明他懂得自爱,塑造自己的内外形象。(3分)
(2)小李对自己的优、缺点能正确认识,并能做到扬长避短,说明他勇于自省。(3分)
(3)小李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说明他善于自控。(3分)
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正是自律的表现,所以说小李是一个能够自律的同学。(1分)
16.(1)这两句名言都强调了勇于自省的重要意义。(2分)
(2)勇于自我反省的人,能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改正错误。(5分)
自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对自己的言行,要经常进行反省。是优点要坚持,要发扬;是缺点、错误,要及时改正。所以勇于自省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5分)
四、17.解析:自律品质表现为“自爱”“自省”“自控”,都在强调了自觉性,即自己主动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初中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正是提高自觉性、培养自律品质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自觉性,凡事靠老师、家长的监督,根本谈不上什么自律品质。
答案:(1)赵平和孙杨虽然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是只有孙杨同学真正做到自律。(2分)
(2)自律表现为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孙杨同学表里如一,勤奋自立,真正做到了自爱;他能够自我控制,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和催促,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6分)
(3)赵平同学表面上成绩优秀,但表里不一,缺乏自觉性,不能真正做到自爱、自控。并且他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不足而及时改正,这也说明他不能做到勇于自省。(6分)
五、18.这位表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不能自律,他自暴自弃,不知自爱;执迷不悟,不能自省;有错不改,难以自控。要针对表弟的这些问题给他指明错误、晓以利害,勉励他迷途知返,浪子回头。
评分标准:
语言流畅,格式正确;恰当地运用自律的表现说明问题,言之成理;思想性强,有一定说服力。为一类卷,得分13~16分。
语言通顺,格式规范;较好地运用了有关知识,言之有物;观点正确,说理清晰。为二类卷,得分9~12分。
语言通顺,针对问题有所论述,言之有理。为三类卷,得分5~8分。
三类以下,酌情判分。
第二框  自律使人优秀起来
一、1.B  2.B
3.解析:自由与纪律看似对立,其实却相互联系。纪律限制了人们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享有自由。
答案:D
4.C  5.C  6.C  7.A  8.D
二、9.AB  10.ABC  11.ABC  12.ABCD  13.ABCD  14.ABCD
三、15.解析:这些人也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曾经为国家做出过贡献,但是由于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没有把握住自己,“一足失成千古恨。”要想不重蹈他们的覆辙,关键在于严格自律,时刻自爱、自省、自控。
答案:(1)这些贪官之所以走向犯罪,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自律能力。如果他们能够严格自律,就能够拒绝不良诱惑,养成高尚品格;就能够自觉遵纪守法,获得行动自由。(6分)
(2)我们要以此为鉴,自觉养成自律习惯,增强自律能力。一方面积累美德,培养高尚品格;另一方面防微杜渐,预防和清除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惯的侵蚀和污染。(6分)
16.(1)这则事例告诉我们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张伯苓能够承认自己的弱点并痛下决心,永不抽烟,战胜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都是严于律己的要求和表现。(5分)
(2)这则事例还说明,自律使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张伯苓痛下决心,改掉了自己的不良习惯,这也是严于律己的作用。(5分)
四、17.小李同学的认识是错误的。(2分)原因在于:
(1)人们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必须有大家共同维护的生活秩序,有一定的约束,保障大家有条不紊地学习、工作、生活。在学校生活中,大家为了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必须有纪律的约束。(4分)
(2)如果人们都放任自己而不受约束地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乱成一团糟,大家也就无法过正常的生活。可见,真正的自由都要受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4分)
(3)只有养成自律习惯,自觉遵守各项生活秩序,才能获得行动自由。小李同学不顾大家的学习,片面强调自己的自由,是一种非常错误和有害的认识。(4分)
五、18.(1)就像星空中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轨道,江河都有自己的堤岸一样,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必须有一定的约束。道德、纪律和法律等规范,就是保障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约束力量。它们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统一的行为准则。(6分)
(2)自由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放任。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不受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3分)
纪律虽然对人们提出了要求和约束,但恰恰是对人们自由的保护。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3分)
自由和纪律相伴而生,紧密相连。只有自觉地遵守纪律,才能获得行动的自由。(4分)
第三框  养成自律习惯
一、1.C  2.A
3.解析:养成自律习惯,重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能锻炼和考验人的自律品质。
答案:D
4.C  5.C  6.B  7.C  8.D
二、9.D  10.ABCD  11.ABCD  12.ACD  13.ABCD  14.BCD
三、15.(1)小雷采用的是自省法。(2分)
(2)自省法要求经常地自我回顾、检查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肯定优点、长处,找出缺点、不足;明确前进的目标。(4分)
(3)运用自省法,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不能掩盖自己的缺点。找到了缺点,要及时改正,落实在行动上。否则,光自我检讨,不加以改正,还是无法进步。(4分)
16.(1)因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远大的理想。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祖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6分)
(2)养成自律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加强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归根到底,在于要有理想。我们中学生应当树立远大而崇高的人生理想,珍惜青春年华,严格自律,勤奋进取,努力成为“四有”新人。(6分)
四、17.(1)并不是书上讲的办法不管用,而是小胡同学的理解和做法有问题。(2分)
(2)用自警格言增强自律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旦选择了正确的、针对性强的格言作为座右铭之后,就要认真地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地去实行。否则,再好的格言也没有什么意义。(6分)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于我们提高自律的自觉性,增强自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有了学习的榜样,自律的榜样,并不等于已经成为高尚的人。我们要把榜样的高尚品格变为自己的行动,需要认真地学习和仿效。(6分)
五、18.评分标准:态度严肃认真,表格完成符合要求,不生编乱造,能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并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可得12~16分。
态度较认真,能恰如其分地完成表格,基本符合要求。可得8~11分。
态度不认真,或表格完成不符合要求,质量较差。得7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