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五一广场有房租吗:修己安人幸福课实录之四 第四课 喜怒哀惧为哪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38:50

(本节课因课间升旗推迟15分钟,时间较短。)

现在请各位同学端身正坐,让我们以至诚之心感恩,大家请跟我读: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教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幸福课的第二部分,情绪管理。情绪大家不陌生,《三字经》上说的“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就是情绪。人人都有情绪,所谓“人而无情,何以为人?”就是说每个人都会因为某种对某种情境的解释产生一定的情绪。我们看人不开心会说他情绪不好了,或者在闹情绪。大家的理解都没有问题。再说管理,说到管理大家会想到企业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情绪怎么管理?谈到管理首先应该有可以操作的办法,没有办法胡来,不是管理。有办法就要有效果,没有效果,所谓管理就是瞎管理。那么,我们的情绪可以管理吗?咱们慢慢说,先说情绪有什么作用。

从进化的角度看,高级动物都有情绪,你看狮子、老虎、猫、狗都会愤怒或高兴,也会害怕。动物为什么要进化出情绪?它有什么作用?先看恐惧,恐惧是危险靠近时产生的信号。人感觉到了恐惧,没办法战胜就要逃跑。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在你手里放上一条蛇或一只蜘蛛,还是一把手枪更让你恐惧,产生更强烈的反应呢?很多人会说是蛇或蜘蛛,但实际上手枪的危险远远大于蛇和蜘蛛。为什么手枪让我们产生的反应远远小于蛇和蜘蛛呢?在我们祖先进化的过程中蛇和蜘蛛会威胁人的生命,而手枪只出现了一百来年,还不足以在人在人的基因中留下痕迹,而蛇和蜘蛛威胁人的生存已有几十万年了。所以它们会更让人产生恐惧。

悲伤是面对损失或即将失去所得物时的产生信号。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悲伤就提醒你奋起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在进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经常会缺吃少喝。假如一个人得到了一个水果,他吃了这个水果就能生存,反之别人吃了他这个水果,他就会面临生命危险,所以面临损失时,那些对此反应最为强烈的祖先,最有可能生存,也就最有可能把他的基因存留下来呢。

愤怒是人们被侵犯时产生的反应,当你面临攻击时首先是想到我被冒犯了,其次是身体的反应,消化停止,思路变窄,血压、心跳上升,四肢充血这一切都是为了下一步攻击对方进行准备。

所以恐惧、悲伤、愤怒这些情绪都是我们的祖先在面临生存的威胁时所产生的保护性机制。而像开心、幸福感这些情绪往往在我们努力帮助了别人,或其他如宽容、感恩时产生的积极情绪,这有助于族群的生存和发展,幸福感是我们为团体生存做出贡献时得到的奖励。所以所有情绪都是为了有利于人类生存而产生的,为了促进或阻止我们做某件事而产生的。所以说人类的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是我们面对各种情境产生的反应,如山水、天气、道路交通等都是激起我们产生情绪的情境,另外我们身体的本身状态也是一种情境,比如说疲劳、疼痛、痒、饥渴、舒适等都会促使我们产生某种情绪。你吃了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开心,再比如,当你浑身是泥是汗时,冲一个热水澡,这些都是情境。

情绪因情境而产生。这不同于我们生理的反应,生理反应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机体不受侵害而进化出来的反应机制。当机体受到外界的侵害时,我们的机体不需要做出思考,要马上反应,快而又快,不然就有可能遭到伤害。比如火烧到了你的手指,你想都不用想,马上离开就是了。郭德纲说过一个相声,说于谦有一天上街,觉得脚下踩了点东西有点粘,用手抹一点儿,放到鼻子下闻闻,再搁嘴里尝尝,才说:“是屎!”如果人们真的反应这么慢,人早就死了。前几年看过一个报道,说是东北有一个人得了一种怪病,身体哪都没毛病,就是失去了痛感,这好不好?(学生们说:“好!”)真好吗?打针不疼,对吗?不好!你想想痛感是保护人不受外界侵害的发出的信号,他没了痛感,也就不怕危险了,敢跟汽车较劲儿,怎么活?后来没几年这人就死了,死后发现是因为他的身体多处骨折,身体多处受伤而死的。左老师骨折一次就够了,他真疼呀!一次就怕了,以后一定小心,“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嘛?可他不怕疼,所以,也就不知道逃避危险,最后死掉了。

现在我们来看情绪产生的过程,刚才我们知道了,情绪是促使或阻止我们做某件事的,所以面对某种情境,一定要经过大脑思考,象莎士比亚悲剧中哈姆雷特那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要反复思考。生理反应的过程是刺激(S)产生之后马上反应(R),用公式表示就是:刺激(S)→反应(R)。而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大脑的判断,这个情境对我有利还是有害?然后才会产生相应的情绪,让你更好地应对这个情境。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多了个中间环节——大脑对情境进行解释和评价(O),用公式表示就是:刺激或情境(S)→解释和评价(O)→情绪反应(R)。

你比方说,你在楼道遇到了左老师,跟左老师打招呼说“左老师好!”,但左老师没有理你,你会想,左老师太小瞧人了,跟他打招呼都不反应,娤什么蒜,臭德行,以后再也不理他了,会有些生气。接着你还想,左老师不理我,是不是我太不起眼了,不值得左老师跟我打招呼,我真差劲,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老师都不理,我太失败了。这样想就不仅伤心和生气了,还会产生自我挫败感和自卑感。你也可以这样想,左老师他一定在想什么事情,我打招呼他没有注意到,平时我跟左老师打招呼,他都和我笑眯眯的说话,再有即便左老师真的不喜欢我也算不了什么,他代表不了这个世界,他不理我不代表这个世界的人都不理我,这样想着你也许有些不快和失望,但不会仇视左老师,也不会产生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你的情绪是理性的,是正常的。面对同样一个情境,因为我们的解释和评价不同,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情绪。

所以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类情绪的产生,不是因为在我们身上或周围发生了什么事件,而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事件做出了怎样的解释。你对这个事件有怎样的解释,就会产生怎样的情绪,不是事件,而是你的解释决定了你产生怎样的情绪。

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在桌子上放了半杯水,一个人看见了说太好了,我真幸运,还有半杯水呢!这个人就会很开心。相反,另一个人说,真倒霉,怎么搞的,还只有半杯水,我可怎么办?他会很沮丧。还有一个故事说是两个推销鞋子的推销员被派到了原始部落所在的一座孤岛上,推销员甲说:“好消息!这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如果我说服每人买一双鞋子,我就发财了。”他很开心。而推销员乙说:“真麻烦!这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我一双也卖不出去,我可怎么办?”他会很沮丧。有一句话说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说人们产生怎样的情绪,不决定于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件,而是决定于我们对事件有怎样的解释和评价,对同样一个事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和评价。这正是我们情绪管理的和幸福课的理论基础。大家一定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和你身边发生的事,理解这一点,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还会继续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这个理论。这一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学习《别跟情绪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