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欢乐谷怎么没人呀:宽容孩子的坏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3:20

宽容孩子的坏习惯

        这几天,妈妈发现浩浩总是用舌头舔自己的手指,动作非常快,也就是1秒钟左右,妈妈想阻止都来不及。
  妈妈非常生气,对浩浩说:“你从哪里学来的坏毛病,以后不要再舔了,听到没有?”“我跟幼儿园一个小朋友学的,我刚开始只是学着玩,后来就忍不住要这样了。”浩浩委屈地对妈妈说。“你看多脏啊,怎么不学人家好呢,偏要学这些坏毛病吗?以后改不了就打你!”妈妈生气地对浩浩说。
  这时,浩浩一边答应着要改,一边又不自觉飞快地舔了一下手指。妈妈看到了,上去就给了浩浩一巴掌,浩浩哭了起来。“看你还舔不舔,再舔我还打你!”妈妈大声训斥。“我不敢了!”浩浩一边哭,一边对妈妈说。
  可是浩浩并没有改掉这个坏毛病,还是会不自觉地用舌头舔自己的手指。妈妈为此打了他好几次,可情况没有很大改观。
  孩子总归是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毛病。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就不能容忍,常常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家长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还会影响亲子关系,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呢? 
  从赏识教育的角度出发,当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时,父母首先应该表现出宽容的态度。有坏习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喜欢这些坏习惯,但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经习惯的事。因此,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坏习惯抱以宽容的态度。在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的过程中,坚持赏识和鼓励孩子,用赏识的语言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坏习惯,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赞扬。要知道,父母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有动力也有勇气纠正自己的坏习惯。
  3岁的小娜娜总是喜欢用手指缠绕头发,这个坏习惯是她刚刚满岁时在托儿所养成的。只要她一紧张,就会缠紧头发然后不断地拉扯,并且这个动作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
  娜娜的父母发现了娜娜的坏习惯之后,并没有批评和训斥她,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经常对娜娜的头发给予真诚的赞美,妈妈说:“娜娜的头发真漂亮,如果你不用手拉头发的话,头发会显得更漂亮了!”爸爸也说:“娜娜的头发又直又漂亮,好像电视里的明星一样,不过人家明星从来不用手指缠绕头发,那样头发就不直了,也不漂亮了。”
  在爸爸妈妈的赞赏下,娜娜很快就开始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再加上爸爸妈妈一看到她想缠头发,就立即拿出一些特别有趣的东西吸引她的注意力,于是娜娜慢慢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发现孩子有了坏习惯,即使是“屡教屡犯”,大人们也不要抱有成见,或者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因为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这个坏习惯的危害性,让他感觉这个坏习惯会影响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会让别人讨厌。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但是如果你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大家会更加喜欢你的!”
  另外,赏识孩子的过程中注意不要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不要说“如果你不改,大家都不理你了!”之类的话,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急躁情绪,反而不利于孩子纠正坏习惯。应该用“好上更好”的方式—“你真漂亮,如果那样的话就更漂亮了”—既赏识孩子目前的优点,也要鼓励孩子做得更好,这样孩子就能欣然接受了。
  在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时,还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那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因为自己而让孩子染上一些坏习惯,必须马上改正,并在赏识中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
  一次,4岁的女儿在家庭聚会时不停地抠鼻孔,她的爸爸非常生气地批评她说:“不要抠了,这是个坏毛病!”此时,令人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小女儿睁着天真的大眼睛,看了看爸爸,又看看周围的人,满脸无辜地说:“为什么不能抠?爸爸你不是也经常这么做吗?”
  女儿的话让爸爸认识了自己的失误,他本以为只要不在公众场合抠鼻孔就可以了,没想到在家庭中的行为却对自己的女儿有这么大的影响。回到家后,爸爸认真地对女儿说:“是爸爸错了,爸爸以后一定会改。在爸爸的心目中,你是一个可爱和听话的乖女儿,相信你也会和爸爸一起改的,对吗?”接着,爸爸给她讲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女儿意识到了抠鼻孔确实是一种令人厌恶的行为,便逐渐改正了。
  “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培养其好习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纠正孩子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过程。因此,父母应该尤其注意孩子习惯的培养,通过赏识孩子,不断纠正孩子出现的坏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当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时,父母不要打骂训斥孩子,而应该通过赏识和鼓励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到这个习惯的害处。你可以说:“你是个可爱的孩子,如果你不这样做,大家会更喜欢你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受父母的影响而养成了坏习惯,父母一定要承认错误,并和孩子一起改正。你可以说:“妈妈错了,你是一个乖孩子,相信你一定愿意和妈妈一起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