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行政区划图:20几岁,男人要具备的20种杰出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6 19:48:30
20几岁,男人要具备的20种杰出能力前言
更新时间2010-7-9 13:18:07  字数:1413 成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20几岁满怀豪情的男人尤其如此。这些年轻人涉世不深,可能刚刚离开大学的校门或者刚刚踏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时的他们拥有什么呢?背景,经验,财富,还是人际关系?大部分的人除了有一腔热血、满腹激情和永远都不会磨灭的壮志外一无所有。而这时正是一个男人事业打基础的时候,如果这时能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他以后的道路会走得顺畅些,也能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巅峰。
  而成功要靠什么来实现呢?让我们来告诉你答案,那就是能力!“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靠自己的能力拯救自己,是成功的唯一准则。”是的,在现在这个社会,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准,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20几岁的男人已经不再是那些只靠蛮力、没有思想的青涩少年,这时的他们已经长大,具有了强大的内在潜能和可塑性。但由于年龄、经验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很少有人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发挥其优势,所以在这个年纪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很少。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徘徊奋斗,有的人甚至跌得头破血流,最终也没有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其实,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仅靠理论是行不通的,成功需要有方法——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能力和本领。努力要有方向,能力是必须要开发的;拥有的能力越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20几岁,男人要具备的20种杰出能力》这本书就会告诉20几岁的男人要注意培养和激发的20种杰出能力,指导这些年轻人打造这个年龄段应该具有的个人才能。
  要想成功,你需要具有规划能力,这是一个人赢在起点的关键,具有这种能力才能让你的人生不会迷失方向,坚定地靠近自己的目标。
  要想成功,你需要具有把握机遇的能力,这样才能抓住那些瞬间即逝的机会,让自己的人生不致在悔恨和蹉跎中度过。
  要想成功,你需要具有推销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勇敢表现,不畏惧、不退缩,才能为自己创造机会,让自己有在人生舞台上表演的机会。
  要想成功,你需要具有打造个人形象的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为与人很好地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想成功,你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人进行有效地沟通,才能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清除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此外,你还需要具备拓展人脉的能力、借用外力的能力、识人用人的能力、求人办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影响他人的能力、发挥优势的能力、适应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自我反省与修正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和调节心态的能力,等等。
  这本书要告诉你的是如何将理想变成现实。与其他同类书将重点放在艰涩难懂的理论方面不同,本书将重点放在了怎样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上,使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此外,本书还细致、全面地讲解了提高自身能力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并举了一些小例子,让读者能够很快地理解到位并实际操作。可以说,具备了这20种杰出能力,你就已经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和入口。
  人生的舞台不是彩排,如果错了还可以重新来过,这是场真正的表演,容不得一点儿失误。年轻人不惧怕失败,但不应该拒绝经验。本书也是很多前人在困境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相信它可以让年轻的你少走很多弯路。如果本书能让你全面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快速地找到成功的方法,踏上你的成功之路,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目录
更新时间2010-7-9 13:19:15  字数:3415 第一种能力规划能力——赢在起跑线上/1
  规划能力让梦想起航/1
  懂得规划才能节省行动的时间/3
  设定明确的目标/5
  用心规划自己的人生线路/6
  培养预知未来的前瞻力/8
  探寻你的职业锚/9
  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12
  工作不仅仅为了薪水/13
  第二种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抓住机遇才能改变命运/15
  抓住机遇才能改变命运/15
  瞬间机遇,永恒回报/17
  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19
  于无声处听惊雷,机遇总是不起眼/20
  掌握信息,捕捉机遇/22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23
  不要轻言放弃,机遇就在身后/25
  做机遇面前的强者/26
  第三种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脱颖而出搭建舞台/29
  推销自己才能掌握人生主动/29
  自我推销才能赢得青睐/31
  打造完美的第一印象/32
  善于发挥口才的作用/34
  让对方做主角/36
  求职面试,三分人才,七分口才/38
  先推销自己,再推销商品/39
  自我介绍有方法/42
  第四种能力打造个人形象的能力——形象决定成败/45
  成功形象吸引成功/45
  形象是你事业的代表/47
  良好形象为内涵增值/49
  选择最得体的服饰/50
  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51
  热情大方让你的形象更深入人心/53
  宴会形象展现良好自我/55
  交往技巧让你获得更多青睐/57
  举止优雅,风度翩翩/59
  第五种能力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合作成功的关键/61
  沟通使矛盾化解/61
  沟通帮助你达到目的/63
  你真正需要的是:积极倾听/65
  做个自信的讲话者/66
  欲有效沟通必谙熟礼仪/68
  与同事沟通要“以心换心,以情换情”/70
  管理者的沟通艺术/70
  学会与难相处的人沟通/73
  第六种能力拓展人脉的能力——你的人脉价值百万/77
  朋友多多,机会多多/77
  拓展人脉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79
  深交靠得住的朋友/81
  多结交一些带“圈”的朋友/82
  主动,便赢得了成功人脉的一半/84
  让朋友成为你的人脉大树/86
  亲戚,越走越亲/87
  恰同学少年,相互提携/89
  老乡多多关照/91
  第七种能力借用外力的能力——借力使力,乘风而起/93
  善假于物,成功才能更轻松/93
  善于借力,才能方便自己/95
  借别人的才学做自己的事/96
  “寄生者”的才智/97
  向优秀的人学习/99
  依靠贵人,抬高自己的身价/100
  依靠同仁,打开事业新局面/102
  依靠朋友,成就事业/103
  依靠对手,让对手为己所用/104
  第八种能力识人用人的能力——掌握“读人术”,成就大事业/107
  处世需要辨别真伪/107
  识透人心才能潇洒走四方/109
  知彼才有胜算/110
  通过态度预测他人的行为/111
  投其所好,观其人品/113
  见微知著察人法/114
  了解他人的需要/115
  感情投资让你一本万利/117
  得意时记得安抚失意人/118
  巧妙运用尊重的策略/119
  打造你的亲和力/121
  表达你的好感/122
  第九种能力求人办事的能力——游刃社会的处世智慧/123
  在求人的理由上做文章/123
  办事必知的忌讳/125
  充分利用对方的同情心/126
  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128
  请将不如激将/130
  欲求先予,让对方知恩图报/132
  找准送礼的时机/134
  对症下药,送礼求人/136
  把握送礼的分寸/137
  第十种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合作促成和谐多赢/139
  我们需要与别人合作/139
  合作才能共赢/141
  相互包容是合作的前提/143
  信任是合作的基石/145
  在团结中合作/147
  互相协作,取长补短/149
  摒弃不合时宜的个人主义/150
  第十一种能力影响他人的能力——影响力升值身价/153
  品读影响力的内涵/153
  影响力让个人的身价升值/155
  强化认同,赢得影响力/156
  锁定需求,就是锁定影响力/158
  公众讲话:提升影响力的最好时刻/160
  第十二种能力发挥优势的能力——优势就是核心竞争力/163
  发挥优势,改变令你不满的现状/163
  发挥优势,提高你的竞争力/165
  打造个性品牌/166
  树立自信/169
  扬长避短/170
  知识让强项更强/172
  第十三种能力适应能力——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175
  适应能力让你独领风骚/175
  引爆机智,以变应变才有机会/177
  不做环境的俘虏,主动体验各种生活/179
  学会自我调整,锻造自身承受力/180
  融入陌生人群/181
  适应一份新工作/183
  第十四种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活变通驾驭意外/185
  变通是成功的要素/185
  临危不乱,才能赢得生机/187
  以己变应万变/189
  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计划/191
  突破一切常规/193
  应对变化需要冷静/195
  灵活善变,摆脱困境/197
  不露声色地把危机消弭于无形/198
  第十五种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1+1>2/199
  资源整合使你做事如鱼得水/199
  资源整合能让1+1>2/201
  积极思考/202
  不要脱离群体/204
  着眼于大局/206
  整合社会资源/208
  升级你的人脉智囊团/211
  第十六种能力创新能力——思路有多远,就能走多远/213
  创新所到之处,难题迎刃而解/213
  不断创新,成功就会降临/214
  不按常理出牌/216
  摆脱思维定式/218
  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220
  发散思维法/222
  质疑思维法/223
  逆向思维法/225
  第十七种能力学习能力——持续学习,与时俱进/227
  生命的根本保证是学习/227
  学习能力是可持续成功的保证/229
  经常拜读经典名著,学会阅读/230
  实践之中出真知:善读无字之书/232
  学习要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234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236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238
  第十八种能力自我反省与修正的能力——在自省中突破和成长/241
  自省的人才会有进步/241
  反省助你破译自我魔镜/243
  遇到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245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247
  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249
  第十九种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用理智驾驭生活/251
  控制好情绪才能成大事/251
  情绪化将扼杀你的幸福/253
  换个角度看问题/254
  能屈能伸/256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257
  宽容为你赢得好人缘/259
  幽默强化人的亲和力/261
  用你的热忱感染他人/263
  第二十种能力调节心态的能力——心态影响人生/265
  改变心态就能改变人生/265
  调整好心态才能跨越困境/266
  学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268
  拿得起,放得下/270
  塑造积极心态/271
  坚持下去,笑到最后/273
  永远进取,永不言败/274第一种能力 规划能力——赢在起跑线上(1)
更新时间2010-7-9 13:22:12  字数:3160 规划能力让梦想起航
  20几岁的男人都有梦想,梦想是我们对于人生的美好期待。但是你想过要怎么样去实现梦想吗?或许很多人都会说要为了梦想而努力,但是如果进一步问:你想过该怎样努力吗?可能多数人都答不上来,这说明这些人没有想过或者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很重要,它关系到我们的梦想能不能实现或者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下面我们来读一则故事,读过之后,相信你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则选登在《读者》上的故事描绘了主人公在一位朋友的启示下终于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的情景。
  那时他19岁,在美国某城市的一所大学主修计算机,同时在一家科学实验室工作。他酷爱作曲,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出自己的唱片。
  出于对音乐共同的热爱,他结识了一位与他同龄的酷爱作词的女孩,也正是这位聪慧的女孩让他在迷茫中找到了实现梦想的道路。
  她知道他对音乐的执著,然而,面对那陌生的音乐界及整个美国陌生的唱片市场,他们没有任何渠道和办法。某一天,两人又是静静地坐着。他甚至不知道目前的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突然间,她很严肃地问了他一个问题:想象一下,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他愣了,不知该如何回答。她转过身来,继续向他解释:“你心目中‘最希望’5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他沉思过后,说出了自己的期冀:第一,5年后他希望能有一张广受欢迎的唱片在市场上发行,得到大家的肯定;第二,他要住在一个充满音乐的地方,天天与世界上顶级的音乐人一起工作。
  女孩后面的话对他意义重大,她帮助他做了一次时光推算:如果第五年他希望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发行,那么,第四年他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而第三年他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能够拿给多家唱片公司试听;第二年,一定要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已经开始录音了;这样,第一年,他就必须要把自己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做好充分准备;第六个月,就应该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完美,让自己从中逐一做出筛选;而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手头的这几首曲子完工;因此,第一个星期就是要先列出一个完整的清单,决定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话说到此,她已经让他清楚自己当下应该做些什么。
  对于他的第二个未来畅想,她继续推演,如果第五年他已经与顶级音乐人一起工作了,那么第四年他应该拥有自己的一个工作室;而第三年,他必须先跟音乐圈子里的人在一起工作;第二年,他应该在美国音乐的聚集地洛杉矶或者纽约开始自己的音乐旅程。
  他在这番时光推演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线,他让未来决定自己当下应该做的事情。第二年,他辞掉了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只身来到洛杉矶。第六年,他过上了当年畅想的生活。
  这个故事读来意味深长。当20几岁的你决定要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时,学学这位主人公,静静想想,为了实现梦想,你一个星期内要做到什么,一年内要做到什么,五年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些阶段性的目标,你必须完成哪些事。
  如果你将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按照这种方法重新作一番整理,那么你做的就是“规划”的工作,你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这种规划的能力对任何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进行合理规划,才能让梦想起航。如果你任由自己盲目地向前闯,而不考虑对人生进行预算和统筹,那么,你的梦想之舟永远只能在浩瀚的人生中搁浅。
  懂得规划才能节省行动的时间
  规划能力对我们的另一个意义是节省行动的时间。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让一天的时间自然地渡过,不做任何计划,只是随机行事,那么你一天中能做的事不会太多;但是如果你在前一天对第二天要做的事做一个整理、分类、排序,那么第二天的生活就会因此而变得更有条理,而且,你做事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效果也比较理想。这是因为作了计划之后,你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有明确的目的,而且因为你已经对要做的事进行合理排序,所以,你会少走许多弯路,这些都是计划带来的好处。
  如果我们把这种做法运用在人生这个大的时间段中,规划的意义便显现出来了。比如,有一个人为自己确立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如果他不进行合理的规划,就可能出现以下的状况:他可能在大学毕业后根据自己的专业找了一份市场营销的工作,结果,每天被巨大的工作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在紧张的工作和加班过后,只有在晚上临睡之前的半个小时才有时间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至于写作,只能推到周末来练习了,可是很不巧,周末时经常要出去陪客户吃饭。几年下来,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离理想越来越远,这时他才警觉到自己的工作原来对实现理想没有帮助,它只是为了养活自己而已。而这时他已经三十出头了。于是,他换了工作,他选择到一家报社做记者,他认为这对于他体验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状况有所帮助,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文笔。但是当他兴冲冲地上班之后,才发现经过几年的“搁浅”,他的写作水平已经大不如前,每天的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吃力,而且,刚参加工作,一切从头做起,工资很低,做记者没有他从前做营销那样得心应手。恰好这时,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然后,问题接踵而来,最紧迫的就是他的家庭财政已经出现了危机,他和妻子的工资只够维持自己的家庭,有时,过年过节给老人买礼物的钱都拿不出来。他知道,过几年,孩子要上学,那时更需要钱,没有办法,他只能放弃目前的工作,重新回到营销领域。生活宽裕了,但是,少年时代的理想已经几乎被他忘却了。日子这样过下去,终于等到孩子上大学,他身上的担子轻了,这是他已经四十几岁了,偶尔再拿起笔的他,才在有闲暇的时候写一些这些年来的感触和体会。后来,他退休了,有很多时间了,但是他已经老了,对人生的是非和风浪看得很淡然,他已没有了少年时的激情和梦想。由于经常练习,他的写作水平提高了,但失去了热度和光彩,他的文章很多都能见报,但是也只是如此罢了,他最终没能成为伟大的作家。
  这个人原本是有才华的,但是他的人生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费了,他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如果再给他时间,他也能成功,但是,人生是有限的,是不允许打草稿的,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努力了。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就进行合理的规划,也许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开始规划,那么大学期间他可以刻苦地练习写作,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可以找时间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陶冶自己的情操。毕业后,他可以选择去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工作,既能锻炼文笔又能有机会读书,学习人文知识。等到家庭的重担落在他身上时,他也许已经成为主编或资深编辑或者小有名气的作家,养家糊口已经不是难事,他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拜访文学领域的前辈。如果他的人生按照这个轨道走下去,凭借他的才华,在有生之年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绝非难事。
  可见,人生就是一个大的时间段,不要总以为时间还早,机会很多,你还可以走一步看一步。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没有规划的人生,充满了盲目和混乱,白白浪费了时间。如果你在20几岁能合理地规划人生,那么你就比别人多了一项资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你已经抢先了一步。如果你和另一个人有着同样的目标,但是你事先进行了合理规划,而他没有,那么你一定会比他早实现理想。这就是规划的魔力。
  设定明确的目标
  著名诗人流沙河在诗歌《理想》中这样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首诗中的“理想”就是我们所说的“目标”,目标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导和动力保障的作用,一方面能为人指引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能给人以不断向前的推动力。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没有了目标,就会如同原来的比塞尔居民一样,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新天地。第一种能力 规划能力——赢在起跑线上(2)
更新时间2010-7-9 13:23:51  字数:3276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聚集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转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约1280千米)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了,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土地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人生中的种种奋斗就像比塞尔人要走出沙漠的努力一样,如果你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北斗星”,你就永远不可能成长、进步,就不能充实快乐地走完人生,而只能原地踏步,或者付出许多艰辛和努力之后又回到原点。所以我们必须在20几岁的时候为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目标是成功的基石。有了目标,才能谈到规划,否则规划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设立目标是进行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用心规划自己的人生线路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而想要获得成就,一定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及很长的时间。以一天为例,只要集中精力有效利用这一天,日后还是会留有这一天努力的成果。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对人生的线路进行规划。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制订计划、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自己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条件等,找出限制目标实现的阻碍,如性格上的缺陷、情感过于轻浮、做事缺乏头脑,等等。这些都是阻止你前进的绊脚石,你必须先看清楚,正视它们,才能达到使梦想与现实完美统一的高度。
  第一,了解自己想做什么。
  按愿望关系分类,可将人分为:
  (1)确切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想做什么并且付诸实施的人。
  (2)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他们害怕自己有理想。他们说:“我实际想要的东西,从来没得到过,所以我干脆也不去想了。”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一个愿望刚出现在他们的意识中,就已被他们扼杀在摇篮里:“我能做到吗?我有资格做吗?别人将会怎么说呢?如果我不能胜任它,结果会怎样呢?”如果说这些人也想做些什么的话,那也只是别人想做的而不是他们自己想做的。
  (3)看起来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的人。实际上他们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与上面提到的两类人的区别在于:他们非常重视给别人留下一种印象,好像他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使得他们比较自信,看起来也比别人略高一筹。
  第二,了解自己能做什么。
  按能力关系分类,同样可将人划分为三类:(1)过低估计自己的人;(2)无限高估自己的人;(3)正确估计自己的人,他们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第三,将愿望和能力、现实相统一。
  拥有一份规划的第三点在于,将我们想做和我们能做的与现实相统一。这是因为,只有将我们实现愿望的多种情况都考虑在计划之内,我们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
  简而言之,我们所有的愿望的起点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了解:我们今天是谁,我们今天能做什么。要想获得幸福,我们必须动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大多数人都心存不满,其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至今都不懂,如何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去做得更好。
  第四,为了达到目标,必须学会放弃。
  当今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人们认为他们不应错过生命所赋予他们的一切。那种抑制不住的贪婪欲望促使他们想知道一切,得到一切,拥有一切,结果使得自己的一生就像是在进行百米赛跑。
  他们想拥有别人所拥有的一切,想立即拥有并尽可能多的拥有。当然他们还想拥有永远的安全,而在这种安全第二天就消失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失望。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既简单又明了:他们制定了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一份规划,但他们没有同时决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自己应首先放弃什么。
  所以,对人生进行规划,用以消除所有影响,去做有利于我们的幸福、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唯一正确的事情,这意味着:
  一方面我们必须做出决定,什么有利于实现我们的规划,并要毫不犹豫地去实施这份规划;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决定,尽管有些东西目前看起来十分诱人,却不利于规划的实现,所以必须放弃它们。
  规划自己的人生线路,只有从以上4个方面着手,才能描绘出自己清晰的人生轨迹。
  培养预知未来的前瞻力
  20几岁的男人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所预见,否则就可能招致麻烦或使自己陷入险境。
  公元前415年,雅典人准备攻击西西里岛,他们以为战争会给他们带来财富和权力,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战争的危险性和西西里人抵抗战争的顽强性。由于求胜心切,战线拉得太长,他们的力量被分散,在面对所有联合起来的敌人时,他们更难以应对。雅典的远征导致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文明的覆亡。
  一时的心血来潮导致了雅典人的灭顶之灾,胜利的果实的确诱人,但远方隐约浮现的灾难更加可怕。因此,不要只想着胜利,还要考虑潜在的危险,有可能这种危险是致命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毁了自己。
  对自己的未来没有预见的人,往往会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住双眼,而看不到远方的危险,他们的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丧失。所以,要学会高瞻远瞩,培养自己预见未来的能力。
  培养自己预见未来的能力,要先从培养细致准确的观察力和超前思考的能力入手。众多杰出人士的一大共同点就是善于观察和思考。通过这两项能力,他们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前方,才能高瞻远瞩地看清时代的发展方向,他们的思维总是超前的,所以他们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
  比尔·盖茨放弃了假期的休闲与娱乐,甚至放弃了哈佛大学的学业,与朋友保罗投入计算机“0”与“1”的世界,因为他对世界计算机业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并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从而预见到“计算机像电视机一样普及的时代就要到来了”。而且,他们预见到“计算机软件将是整个计算机的灵魂”。最终,他们获得了成功。
  显然,比尔·盖茨拥有预知未来的前瞻力,而且他能够用这种能力指导自己的人生规划,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在预见未来的时候,人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事实上,貌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往往并不当然,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错综复杂的,一因可能多果,一果亦可能多因,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除了必然性还有偶然性。一位学者指出:“要使自己有一个优秀的大脑,就不要被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的事所迷惑。”
  这种想当然的猜测不是科学的预见,它会将我们的人生规划和行动引向歧途,所以我们要尽力避免犯想当然的错误,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轻易下结论,时时提醒自己:我的判断充分吗?我的预测合理吗?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有价值的预见。
  “要是我早点开始自己的预想方案就好了!”这是很多男人到了一定年龄后的感叹。为了避免将来后悔,最好及早开始。当然,人的预见不可能永远正确,但以失误最少为目标则是不变的原则。能够弥补这种失误的,就是多观察、多思考,用理性的头脑分析问题。第一种能力 规划能力——赢在起跑线上(3)
更新时间2010-7-9 13:24:22  字数:4095 探寻你的职业锚
  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从而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当你不得不做出重大选择的时候,职业锚就会告诉你,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职业锚是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施恩教授提出的新概念。
  职业锚/动机(CareerAnchor)是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另一个必须考虑的要素。当20几岁的你在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那种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
  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锚,影响一个人职业锚的因素有:天资和能力,工作动机和需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天资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而其他各项因素虽然受先天的影响,但更受后天努力和环境的影响。
  职业锚是会变化的,这一点有别于职业取向。例如,某个人攻读了医学博士,并且从事外科医生工作已经20年了。尽管他的职业倾向可能并不适合做外科医生,但是他在确定自己的职业时,基本上不会考虑改为其他职业,这是因为他的职业锚在起作用。
  职业锚作为自我意向习得部分,由于各自的动机、追求、需要和价值观的不同,因而每个人所寻求的职业锚会有所不同。施恩提出了以下5种职业锚:技术/功能能力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和自主/独立型职业锚。
  1.技术/功能能力型职业锚
  具有较强的技术/功能能力型职业锚的人,总是倾向选择那些能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有特有的工作追求、价值观和晋升方式。
  2.管理能力型职业锚
  管理能力型职业锚与技术/功能能力型职业锚完全不同,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
  3.创造型职业锚
  这样的人有强烈的创造需求和欲望,他们往往需要一种东西能够反映他们的成就和个人财富。创造就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动机和价值观。
  4.安全/稳定型职业锚
  追求安全/稳定型职业锚的人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性,他们比较愿意去从事能够提供保障、有丰厚的收入并且体面的职业。
  5.自主/独立型职业锚
  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时似乎被一种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心理所驱使,他们希望摆脱那种因在大企业中工作而依赖别人的境况,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的合伙人来工作。具有这种职业锚的其他一些人,则成了工商管理教授、自由撰稿人或小型零售组织的所有者等。
  如果你想要确定自己的职业锚,可以找一张空白纸写下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1.你在高中时期主要对哪些领域比较感兴趣(如果有的话)?为什么会对这些领域感兴趣?你对这些领域的感受是怎样的?
  2.你在大学时期主要对哪些领域比较感兴趣?为什么会对这些领域感兴趣?你对这些领域的感受是怎样的?
  3.你毕业之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你期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
  4.当你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你的抱负或长期目标是什么?这种抱负或长期目标是否曾经出现过变化?如果有,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变化?
  5.你第一次换工作或换组织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指望下一个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6.你后来换工作、换组织或换职业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怎么会做出变动决定?你所追求的是什么?(请根据你每一次更换工作、组织或职业的情况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7.当你回首自己的职业经历时,你觉得最让自己感到愉快的是哪些时候?你认为这些时候是什么最令你感到愉快?
  8.当你回首自己的职业经历时,你觉得最让自己感到不愉快的是哪些时候?你认为这些时候是什么最令你感到不愉快?
  9.你是否曾经拒绝过从事某种工作的机会或晋升机会?为什么?
  现在请你仔细检查自己的所有答案,并认真阅读关于5种职业锚的描述。根据你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分别将每一种职业锚赋予从1~5之间的某一分数,其中“1”代表重要性最低,“5”代表重要性最高。
  管理能力型技术/功能能力型
  安全/稳定型创造型
  自主/独立型
  对于职业锚的探究会对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所帮助,因为只有认清自己,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兴趣在哪里,价值观是什么样的,你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沿着自己希望的方向一直延伸下去。
  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
  20几岁的男人必须要有高远的目标,因为它能激发我们心中的渴望,吸引我们为之不懈努力。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学会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最基础的事情并不是最简单的事情,在最基础的事情中往往隐含着许多智慧与信息。
  香港某财团的继承人在进入家族企业工作时,并没有直接就任父亲为他安排好的职位—总经理,而是询问公司哪一个部门的工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公司的所有员工和公司的账务情况,得到的答案是—财务部门。于是,他力排众议到财务部门做了一个小职员。但他明白自己的使命不是在财务部门“沉默”,于是利用工作之便,在3个月内他便弄清了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和公司员工的具体情况。半年后,他回到了自己应在的位置,开始利用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公司运营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裁减了一批人,提拔了一批人,并对公司账目进行整理,在短短一年内,使公司的利润有了大幅度提高。
  试想,如果这个年轻人没有这样一份抱负与智慧,当初“心安理得”地坐到总经理的位子上,而没有深入底层在最基础的岗位上亲身体验,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全面了解整个公司的人事与财务状况?怎么可能一针见血地看破公司的弊病所在?又怎么可能如此迅速地对症下药,给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成绩都源于他能够认清自己的角色与能力,了解自己欠缺什么,肯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杰出人物,这种愿望本身是好的,但要想真正达到这个目标,光是心高气盛还远远不够,你还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在你还默默无闻不被人重视的时候,不妨试着暂时转移一下自己的物质目标、经济利益或事业目标,做好普通人、普通事,这样你的视野将更广阔,或许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如果我们也有故事中的年轻人那种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在平凡中求伟大的品性,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要知道,在社会中,除了一些特殊的人从事特定工作之外,一般人的工作都是很平凡的。虽然是平凡的工作,但只要努力去做,和周围的人配合好,依然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由点点滴滴的经验、点点滴滴的努力汇集而成。所以,真正懂得成功内涵的人,都不会放弃这种积累的过程。
  工作不仅仅为了薪水
  如果一个人工作只是为了薪水,没有远大理想,没有高尚目标,不关心薪水以外的任何东西,那么他的能力就无法提高,经验也无法增加,机会也就不会垂青于他,成功也自然与他无缘。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正确、更专注而不计较报酬,那么,你终将获得比薪水更好的奖励。
  “我每天拼命工作,是因为我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为自己当前的工作倾注了大量时间,甚至不在乎领不领工资。我刚发现我是全州工资最低的院长,可我不在乎。我是说,我干这活不是为了钱。”这是某学院院长拉腊·M对工作与薪水之间关系的观点。
  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真是很可悲的。他无疑主动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基础的事情。
  在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始终不放弃努力,始终保持一种尽善尽美的工作态度,满怀希望和热情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从而获得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的能力。你做得越多,你能做的就越多!
  如果你做到了这点,就已经超越了自我,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1亿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那么,他的工作目的是什么?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亿美元,虽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多,不过也足以让他在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但他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拍摄影片呢?
  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多数人看来是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做了重大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一直围绕Viacom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小时。他哪来的这么大的工作热情呢?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些拥有了巨额“薪水”的人们,不但每天工作,而且工作相当卖力。如果你跟着他们工作,一定会因为工作时间太长而感到精疲力竭。那么,他们为何还要这么做,是为钱吗?
  在励志电影《为人师表》中饰演教师角色的演员爱德华·奥尔莫斯应邀参加大学生的毕业典礼时,曾满怀激情地对大学生说:“在大家离开前,我有一件事要提醒各位,记住:千万不要为了钱而工作,不要只是找一份差事。我所说的‘差事’是指为了赚钱而做的事情,在座各位当中许多人在校期间就已经做过各式各样的差事。但工作是不一样的,你对工作应该有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且要乐在其中,甚至在酬劳仅够温饱的情况下,你也无怨无悔。你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因为它是你的生命。”
  不论你所选择的事业为你带来多么丰厚的薪水或是多么微薄的报酬,只要你用满腔热忱全心投入,必然能够创造出崭新的局面,每天工作的时候自然都会感到充实快乐。
  不管你喜欢与否,使命感、满足感、个人成长,还有升职加薪等,都是工作成果的一部分,而不是单单准时上班下班就可以拥有的,只有在我们施展所长的时候,才能够得到这些收获。第二种能力 把握机遇的能力——抓住机遇才能改变命运(1)
更新时间2010-7-9 13:26:39  字数:4451 抓住机遇才能改变命运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世界名言博引词典》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是何人?”
  “我是征服一切的机遇。”
  “为何踮着脚?”
  “我时刻在奔跑。”
  “你脚上为何生有双翼?”
  “我乘风而行。”
  “为何前额枕着头皮?”
  “好让幸运者把我抓牢。”
  “后脑为何光秃秃?”
  “为了不让坐失良机者从背后把我抓住。”
  机遇是有情的,你抓住它,它就陪伴你一步步走向成功;机遇是无情的,你稍有疏忽,它便匆匆弃你而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同时在候车室等车,他们准备离开家乡去外面打工。一个想去深圳,一个想去北京。但在他们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深圳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深圳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深圳好,给人带路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并交换了车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深圳的人发现,深圳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打理得干净精巧,以“花盆土”的名义,向喜欢植物又好干净的都市白领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6次,净赚了50元钱。一年后,凭着“花盆土”,他竟然在深圳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机遇,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名员工,业务也由深圳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最后选择北京的人向往北京的美好,结果却沦落到了以捡破烂为生的境地;而最后选择去深圳的人却颇有一番成就。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北京和深圳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当迅速的大城市,两个城市一样,随时随地都隐藏着发展的机遇。去北京的人却没能好好地把握,他认为去北京就可以只享受而不付出,生活给了他一个惨痛的教训;到深圳的人善于抓住时机,开动脑筋,寻找市场的空白部分并努力去填补,注定他能够取得成功。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能否抓住机遇,决定了各人命运的不同。机遇本身随处可见,但是只有对于那些能抓住它的人来说,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瞬间机遇,永恒回报
  当提到机会、机遇、时机……这些词时,谁都免不了心动耳热,因为我们都知道,它们与我们的成功和幸福紧密相关。抓住了机会,我们就可能乘风而起,攀上成功的巅峰。如果错失了机会,我们就可能让唾手可得的成功擦肩而过,因而懊悔不已。难怪比尔·盖茨不无感慨地说:“在某种意义上,时机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抓住机遇,就能成功。”
  机会或时机又是难以察觉和捕捉的,它不会自己跑来敲你的门,也不会大喊大叫把你惊醒。它像不经意间掠过的一阵风,又像一条水中的游鱼,似乎抓住了却又从你手中溜走。机会的确是成功的催化剂,成功人士凭借机会可以更快地达到目标。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幸运女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要迎接她时,她就会从大门走进来,然后从窗子飞出去。”
  比尔·盖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个善于把握时机的天才。在1980年与IBM公司的一次决定命运的会议上,计算机产业或者可以说整个商业领域的未来被改写了。事情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蓝色巨人公司的主管与西雅图的一家小软件公司签约,为自己的首部个人电脑开发操作系统。他们以为这仅仅是向小合同商外购不重要的部件的举动,毕竟,他们做的是计算机硬件生意,硬件才是利润的竞争所在。但是他们错了,世界将要改变。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把他们的市场统领地位拱手让给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
  在很大程度上IBM是被比尔·盖茨利用了,但是与微软公司的这项签约决定是蓝色巨人所犯的一系列错误中最严重的一个,这反映了IBM当时的狂妄自大。一个曾在IBM公司就职的职员把IBM比做前苏联独裁政权,人们向上爬的方法是取悦他们的顶头上司而不是为用户的真正利益效力。所以,机构臃肿、盲目自信的IBM遭遇到充满活力、觊觎已久的微软时,就像是肥硕而昏聩的水牛被引到吞食活物的淡水鱼嘴边一样。
  比尔·盖茨是幸运的,但是如果同样的机会落到其他人身上,结果也许就大不相同了。IBM挑选了比尔·盖茨,这个从不错失良机的人,在关系到一生的重大时机前,他抓住了最重要的部分。IBM忽视的也正是盖茨所清晰看到的,计算机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被管理理论家称为转型。某种程度上,盖茨了解到软件而不是硬件是未来发展的必争之地,这是IBM墨守成规的主管们所无法了解到的。比尔·盖茨也了解到IBM将要求它的灵魂人物—市场部经理来为软件运行建立一个统一的操作平台,这个操作平台将以比尔·盖茨从其他公司购买的名为QDOS的操作系统为蓝本,而微软早已把QDOS改名为MSDOS。但在当时,即使是比尔·盖茨也没想到这次交易会给微软带来多么丰厚的利润。
  苏格拉底曾断言:“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个时机发掘开拓的人。”我们和机遇相随而行,但我们往往与机遇擦肩而过。抓住机遇的,一举成功;放弃机遇的,终生悔恨。机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着我们一生的成败。
  人生有限,机遇无限,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耐心等待,机遇就在明天!”其实,机遇不必等待,机遇就在今天,就在你手中,成功就在你家门口。抓住了机遇,就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
  并不是所有的机遇都会主动找到人的头上,机遇有时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有时神秘得像个行踪不定的女巫,总不肯轻易露面,但人是主动的,所以,机遇大多是被人创造出来的。许多人不仅善于抓住机遇,更善于创造机遇,他们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奋斗。开始时他们是在追寻机遇,而一旦他们自身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机遇便会自动登门拜访。
  而且,随着他们自身才能的不断提高,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也会相应的有质和量的提高。可以说,没有他们主观的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机遇。从这个角度来说,机遇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创造出来的,是对其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人们如果看了林肯的传记,了解了他幼年时代的境遇和他后来的成就,就可能对“没有机会只是弱者的托词”这句话感触更深了。
  年幼的林肯住在一所极其简陋的茅舍里,既没有窗户,也没有地板,距离学校非常遥远,既没有报纸、书籍可以阅读,更缺乏生活上的一切必需品。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他就像生活在荒郊野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天要跑二三十里路,到简陋不堪的学校里去上课;为了自己的进修,要奔跑一二百里路,去借几册书,而晚上又靠着燃烧木柴发出的微弱火光阅读。林肯只受过一年的学校教育,但是他竟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最终一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典范人物。
  林肯没有坐等机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而是一直在努力地改善自身条件,坚持不懈地学习,尽全力地寻找机遇、发掘机遇。林肯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会没有机遇。”无论你的先天条件处于怎样的弱势,无论你的家境怎样的贫寒,只要我们自己不与弱者为伍,坚持与强者为邻,学习他们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斗志,即使机遇不来找你,你也会找到发展的机遇。
  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凡是在世界上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是那些“没有机会”的苦孩子。
  例如,只有划水轮的福尔顿,只有陈旧的药水瓶与锡锅子的法拉第,只有极少工具的华特耐,用缝针机梭发明缝纫机的霍乌,用最简陋的仪器开创实验壮举的贝尔……物质的匮乏使他们看上去已经“没有机会”了,可正是他们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没有机会”永远是那些失败者的托词。当我们尝试着步入失败者的群体中对他们加以访问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告诉你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像别人一样的机会,没有人帮助他们,没有人欣赏他们。他们还会对你叹息好的地位已经人满为患,好的机会已被他人挤占。总之,他们是毫无机会了。
  但有探索精神的人却从不会为自己寻找托词。他们从不怨天尤人,他们只知道尽自己所能迈步向前。他们更不会等待别人的援助,他们自助;他们不等待机遇,而是自己创造机遇。
  只有敢于创造机遇的人,才能把握成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但你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较好的发展,就要勇于创造机遇。请记住,人生的辉煌,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于无声处听惊雷,机遇总是不起眼
  一位老教授退休后,巡回拜访偏远山区的学校,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当地老师分享。由于老教授极富爱心并且为人和蔼可亲,这使得他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有一次,当他结束在山区某学校的拜访行程,欲赶赴他处时,许多学生依依不舍,老教授也为之所动,当下答应学生,下次再来时,只要他们中的一名同学能将自己的课桌椅收拾整洁,老教授将送给该名学生一个神秘礼物。
  在老教授离去后,每到星期三早上,所有学生一定会将自己的桌面收拾干净,因为星期三是每个月教授前来拜访的日子,只是不确定教授会在哪一个星期三来到。
  其中有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他一心想得到教授的礼物留作纪念,生怕教授会临时在星期三以外的日子突然带着神秘礼物来到,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将自己的桌椅收拾整齐。
  但往往上午收拾妥当的桌面到了下午又是一片凌乱,这个学生又担心教授会在下午来到,于是在下午又收拾了一次。可他想想又觉得不安,如果教授在一个小时后出现在教室,仍会看到他的桌面凌乱不堪,便决定每个小时收拾一次。
  到最后,他想到,若是教授随时会到来,仍有可能看到他的桌面不整洁,终于,他无时无刻不保持自己桌面的整洁,随时等候教授的光临。
  老教授虽然没有带着神秘礼物出现,但这个学生已经得到了另一份奇特的礼物。第二种能力 把握机遇的能力——抓住机遇才能改变命运(2)
更新时间2010-7-9 13:27:17  字数:4780 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足以令他成功的机会。而事实上,机会无所不在,重点在于:当机会出现时,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机遇是一位神奇的、充满灵性但性格怪异的天使。她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只有经过反复尝试,多方出击,才能寻觅到她。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的人不愿走崎岖的小道,遇到艰辛或绕道而行,或望而却步,他们常与机遇无缘;而另一些人,总是很有耐性,尝试着解决难题,不怕吃千般苦、历万道岭,结果恰恰是他们能抓住“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机遇。
  机遇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的到来,条件往往十分苛刻,且相当稀缺难得,它并非那样轻易得到。要获得它,需要极大的“投入”,才会有“产出”,需要高昂的代价和成本,这就是准备相当充足的实力、雄厚的才能功底。机遇相当重情谊,你对它倾心,它也会对你钟情,给你报答。但机遇绝不轻易光顾你的门庭,不愿意“投入”的人,也决然得不到它的偏爱与回报。喜剧演员游本昌深有所悟地说:“机遇对每个人都是相等的,当机遇到来时,早有准备的人便会脱颖而出;而那些没有任何准备的人,只能看着机会白白地流失。”
  机遇绝非上苍的恩赐,它是创造主体主动争取来的,主动创造出来的。机遇是珍贵而稀缺的,又是极易消逝的。你对它怠慢、冷落、漫不经心,它也不会向你伸出热情的手臂。主动出击的人,易俘获机遇;守株待兔的人,常与机遇无缘。你若比一般人更加主动、热情的话,机遇就会向你靠拢。
  掌握信息,捕捉机遇
  机遇总是转瞬即逝,为了能够在机遇来临的那一刹那牢牢地抓住它,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这工作中就包括“掌握信息”这一项。
  1993年,刘永森离开黑龙江,像很多人一样漫无目的地来北京寻找挣钱的机会,在北京一家公司打工。因为喜好速记,所以经常练练手,于是就有一些人知道他有速记这个“绝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中央党校的一位老先生邀去做速记,由老先生口述,他做记录。由于多年的练习,他对此轻车熟路,出错率很低。
  口口相传,请刘永森做速记的越来越多。于是,他花2000元买了一台旧笔记本电脑,从此乐此不疲地为他人做速记。这时候,他才重新审视自己所掌握的速记技能,开始考察北京市场对速记的需求。结果发现,北京是速记发展最理想的市场,以此为契机,刘永森以10万元注册了北京文山会海速记公司,在北京这个速记覆盖率不足10%的市场中全力地发展速记业。这时,他已不仅为个人做速记,还开始承揽各种会议。
  在北京市场,速记成为一种商业行为也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毕竟有了一个开始,而且还显现强大的潜力。刘永森说:“这是个不成熟的领域,我碰巧有这个不成熟领域里成熟的技术,把握住了这一点,我就成功了一半;还有,不管面对什么压力,我都会坚持已经认定的目标,这样我就得到了成功的另一半。”
  可见,如果没有捕捉信息抓机遇的能力,纵然身怀绝技也不一定有用武之地。而抓住机遇,就有了强项施展的舞台,在施展强项的同时,强项也得到了提高,变得更强了。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就是一系列机遇的组合。”
  所谓“应运而生”,“时势造英雄”,无论“运”还是“时势”,都不过是“机遇”的另一种说法。成功者,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随时把握住人生的机遇、时代的脉搏。
  机遇虽然稍纵即逝,但也并非不可把握,那么,要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就必须处处留心,捕捉信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说这句话并不表示机遇有私心,机遇的存在是客观的,它并不会因为人的善恶而改变,因此,一般说来机遇是平等的。机遇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有人早已做好了迎接机遇的准备,那机遇也就不会与之擦肩而过。机遇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自己去争取、去创造,如果你背着双手,一动不动,机遇就会落到地上。守株待兔得来的永远是一只兔子,只有积极地准备,才会获得成百上千只兔子。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一位国王召集了一群臣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这些聪明人离开国王后,工作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12卷的皇皇巨著。
  国王看了以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读,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又长期努力地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这些聪明人把一卷书浓缩为一章,又浓缩为一页,然后减为一段,最后变为一句话。
  国王看到这句话后显得很满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时代智慧的结晶,并且人们一旦知道这个真理,那么大部分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积极的准备,你就抓不住机遇。
  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许已经有许多机遇在等待着我们,或许机遇就在眼前,或许在你的问题当中就隐藏着一个机遇,然而,你却一直忽略了它们。
  你不妨从身边开始,找寻下一个成功的机遇,或是掌握住现在的机遇,把它做到最好。
  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若能早做准备,做充分的准备,到时候一定会有“天助我也”的机遇来临。
  机遇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给有准备之人的最美的礼物!要做好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
  机遇是意外的、异常的,因而用常规方法解决机遇问题很困难,这就需要有创新意识,寻求新的对策和方法。
  2.判断力
  在人们发现的机遇中,并不是每一个意外情况都有价值,都值得探索,都有成功的希望。这就需要准确判断,从各种机遇中抓住有希望的线索,抓住有价值有潜在意义的线索。这一点对于确定是否进一步追究机遇所提供的线索有决定性意义。
  3.观察力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及时捕捉到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偶然信息。
  4.事业心
  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事业紧密相连的人,才有可能把机遇与发展事业、搞好工作联系起来,为了事业而求索。
  准备,不仅是心理、意识的准备,还包括经验和知识的准备。因为处理机遇很难像一般事务那样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而主要是凭自身的经验、知识的积累进行决策,因此你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内容与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在机遇出现时,你才能引起注意,连续思考,做出判断。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有利机遇往往被几个人同时捕捉。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谁能把捕捉到的机遇利用起来,这就要取决于实力的对比和准备的情况了。
  因此,要取得随机决策的成功,机会和实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是一句早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言,其中所包含着的朴素真理一次次为实践所证实。
  要想牢牢抓住机遇,就为机遇的来临做好准备吧。
  不要轻言放弃,机遇就在身后
  恒心是战胜一切失败的有力武器,试问三百六十行,有哪一行可以不经坚持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呢?坚持是人的重要品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或许你一个转身之后会发现,机遇就在不远处。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曾讲述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
  每当里根失意时,他的母亲就这样说:“最好的总会到来,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交上好运。并且你会认识到,要是没有从前的失望,那是不会发生的。”
  他母亲说得很正确,当里根于1932年从大学毕业后,他慢慢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时里根计划在电台找份工作,然后再设法去做一名体育播音员。
  于是,里根就搭便车去了芝加哥,敲开了每一家电台的门,但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在一间播音室里,一位很和气的女士告诉他,大电台是不会冒险雇用一名毫无经验的新手的,并且劝告里根去试试找家小电台,那里可能会有机会。
  里根又搭便车回到了伊利诺伊州的迪克逊。虽然迪克逊没有电台,但里根的父亲说,蒙哥马利·沃德公司开了一家商店,需要一名当地的运动员去经营它的体育专柜。
  由于里根在迪克逊中学打过橄榄球,于是就提出了申请。那工作听起来正合适,却未能如愿。里根非常失望。
  母亲提醒他说:“最好的总会到来。”父亲借车给他,于是里根驾车行驶了70英里(约112千米)来到了特莱城。
  里根找到了爱达荷州达文波特的WOC电台。节目部主任是个很不错的苏格兰人,名叫彼特·麦克阿瑟。他告诉里根说他已经雇用了一名播音员。当里根离开他的办公室时,受挫的郁闷心情一下子发作了。里根大声地问道:“要是不能在电台工作,又怎么能当上一名体育播音员呢?”之后,里根突然听到了麦克阿瑟的叫声:“你刚才说体育什么来着?你懂橄榄球吗?”接着他让里根站在一架麦克风前,叫里根凭想象播一场比赛。结果,里根被录用了。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成功者,都是靠恒心而成功的。发明家在埋头研究的时候,是何等的艰苦,一旦成功,又是何等的愉快。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在坚忍勇毅者的掌握之中,当别人开始放弃无法再做时,他们却仍然坚定地去做。
  做机遇面前的强者
  机遇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事业密切相关。在商业活动中,对时机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的成就。而胆识却是把握时机的一种手段,是让机遇变为财富的一种方法。哈默与威士忌酒的故事,就是机遇与胆识创造巨额财富的典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由于战争造成了食物的紧张,美国政府下令不许用谷物酿酒。哈默知道了这个信息之后,立即预测到威士忌酒马上就要成为稀缺货。当时美国酿酒厂的股票为每股90元,而且以一桶烈性威士忌酒作为股息。哈默立即买下了5500股,因此得到了作为股息的5500桶烈性威士忌酒。
  果然不出哈默所料,市场上很快便短缺威士忌酒。哈默不失时机地把桶装威士忌酒改为瓶装,并贴上了“制桶”的商标卖出。于是,哈默的“制桶”牌威士忌酒大受欢迎,买酒的人排起了长龙般的队。当哈默的5500桶卖掉2500桶的时候,一位叫艾森柏路的化学工程师前来拜访哈默。这位客人讲,如果在威士忌酒中加上80%的廉价土豆酒精,数量就可以增加5倍,而且这种混合酒的味道也不错。
  接着,哈默遵照这位工程师的建议做了试验和科学的分析,证实他说得不错。于是,哈默将所剩的3000桶威士忌酒变成了15000桶,并把这种酒贴上“金币”商标。在当时缺酒的年代,“金币”酒十分畅销。而哈默用这3000桶威士忌掺入价钱极便宜的土豆酒精,赚了更多的钱。不久,他干脆买下了一间土豆酒精厂,并且大量地生产土豆酒精,继续大量地生产“金币”混合酒,获得了很高的利润。
  但是,形势忽然发生转变。美国政府从1944年8月1日起决定谷物开放,不再限制用谷物酿酒了,这对哈默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但是,哈默立即又对形势做了全面的分析,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会马上结束,即使马上结束了,美国的经济也不会很快地好转起来,因此,谷物的开放时间并不会很长。哈默为了验证预测是否正确,请了一批经济学家及有关人士对这个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大家的看法与他的结论完全一致,于是哈默下决心继续廉价收购无人问津的土豆以生产酒精,供混配“金币”酒。果然不出哈默所料,“谷物开放”政策只持续了一个月就宣告失败了,而哈默的“金币”酒比以前更为畅销了。
  只用了两年工夫,哈默就成了首屈一指的富翁。
  总结起来,哈默的富有得益于他非凡的胆识和善于捕捉机遇的独到眼光。
  面对机遇,强者和弱者总有不同的态度,前进还是退缩,决定了成功或失败,也决定了人生的高度。第三种能力 推销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脱颖而出搭建舞台(1)
更新时间2010-7-9 13:30:01  字数:3572 推销自己才能掌握人生主动
  每个人的人生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20几岁的男人要学会主动敲门,不要等别人打开大门欢迎你,你就要闯进去。
  有自主能力的人,绝对不会被动地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主动地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当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主动握手,在别人还没有伸出手前,以此表达自己的热情和力量。当代正在涌动着创业潮流,为何要创业?就是觉得他人搭建的舞台太小,或对自己不合适,所以要搭建自己的舞台。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个平庸的年轻人,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信心,平时经常去找一些“赛半仙”算命,结果越算越没信心。他听说山上寺庙里有一位禅师很有智慧,这天他便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大师,请您告诉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命运吗?”
  “有的。”禅师回答。
  “噢,这样是不是就说明我命中注定穷困呢?”他问。
  禅师让这个年轻人伸出他的左手,指着手掌对年轻人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让他做一个握拳的动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
  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
  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
  “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懂得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获得成功,光有才能是不够的,你必须学会掌握主动,而推销自己是掌握人生主动的最好方法。俄国作家萨尔柯夫说过:“才能本身并无光泽,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出光彩。”是这种思想在支撑着每一位想成功的人,但如何能保证自己的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呢?
  一位很成功的外国女企业家写道,这个世界是由4种人组成的:第一种人让事情发生;第二种人看着事情发生;第三种人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第四种人则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她说,我相信上帝在第一种人身上播下了成功的种子,而这种子能否发芽、开花、结果,则全在于我们自己。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所拥有的才能,比他们实际拥有的多得多。而他们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他们拥有多少才能,而在于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才能。所以,自我推销是一种关键的能力,这种能力让我们成为第一种人,成为主动者和掌控者,成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强者。
  不要为自己身上拥有的才能沾沾自喜,而是应该主动进行自我推销,为自己的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归宿,从而让它升值。正像爱迪生所说的“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勤奋”一样,一个精彩的人生是1%的才能加上99%的运用。
  自我推销才能赢得青睐
  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成功就掌握在你手中。无论我们现在从事何种职业,无论我们身居何位,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从事着一种工作—推销,我们无时不在推销着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产品—你自己!生活是一连串的推销,正如推销员推销产品一样,我们需要推销自己。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当你学会了推销自己,你就把握了成功的秘诀。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推销自己。
  把自己推销给别人是你成功推销的第一步,为了成功地推销自己,你必须使自己成为大家最想看到的样子,要想办法让人家照着你的方式做事,让他人保持与你同样的看法。在你改变他们的观点时,使他们喜欢或尊敬你。推销自己,是所有成功的推销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的生存技能。
  推销自己有许多形式,向别人推销自己固然重要,但向自己推销自己更重要,这就要求你喜欢自己、相信自己。
  拳王阿里,在1974年夺取了第二次世界冠军。那次,他在赛前向新闻媒体放言:“我将在5秒之内把对手击倒,令他招架不住。”他说这句话究竟有何目的呢?
  其实,他只是在自我推销而已。当他的对手听到这句话时,自信心便开始有些动摇,并且不敢肯定自己。比赛前当裁判解说规则时,阿里便瞪着他的对手,像是在告诉他:“我要给你一点颜色瞧瞧。”这些都是阿里自我推销的一部分。
  毛遂自荐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如果毛遂不懂得推销自己,他的才能有可能永远不为人知。
  我们要有推销自己的勇气,一个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会使自己的才能贬值。
  求职面试的时候,如果你勇于推销自己,将自己的实际才能通过得体的语言表现出来,就会赢得主考官的赞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只要你能客观地认识它,勇敢地表现它,就会得到他人的认同。
  走进职场之后,你要通过实际行动推销自己,向上司证明你确实有能力,而不是一个自我吹嘘的人。你要努力承担那些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高难度的任务,让自己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样你才能赢得上司的青睐,在职场上越走越顺……
  人生中到处都有自我推销的机会,只要你时刻坚信这种观点,及时抓住身边转瞬即逝的机会,那么你一定能赢得他人的青睐,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打造完美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第一印象形成是非常短暂的,有人认为是见面的前40秒,有人甚至认为是前2秒,在一眨眼的工夫,人们就已经对你有初步印象了。有时就是这几秒钟便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在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化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时间去深入了解一个留给他不美好的第一印象的人。
  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影响自我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一位系主任在谈到一位中国讲师时说:“从他一进门,我就感到他是我所渴望的人。他身上散发着某种气质,被他那庄重的外表衬托得越发吸引人,因为只有一个有高度素养、可信、正直、勤奋的人才有这样的光芒。30分钟之后,我就让他第二天来系里报到。他没有让我失望,至今他依然是最优秀的讲师。”这个激烈角逐的位置就这样由于迷人的第一印象落到了这位中国博士的手中。
  衣着和风度是构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方面,要想打造完美的第一印象,就要学会在这两个方面下工夫。成功学的鼻祖塞缪尔·斯迈尔斯发现:对于现代的年轻人而言,依时间、地点、场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做颜色和风格上的整体搭配,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要想事业上步步高升,需要干劲、野心、才智与教育。没有这些条件,再好的衣服也帮不上忙。但即使拥有全部条件,若没穿对衣服也不会成功。
  但是崭新的一天究竟应该如何穿着呢?总之,男性仍以穿西装打领带最为得体。
  从保守的角度讲,深蓝色西装、白衬衫,配上红色系列或颜色明朗的领带,是最为普遍、最不致引起非议的穿法。但是相对的,也很容易给人缺乏品位和变化的感觉。
  如果想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不妨在色彩方面下工夫,选择颜色稍具变化的衬衫或色度明朗的西装,并且多留意同事的穿着,以不使自己显得太显眼为原则。
  即使第一天上班的服装穿着成功地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也不能从此天天穿它。况且依年轻人的个性而言,通常都会依今天星期几或心情不同而改变穿法。
  至于式样方面,虽然不必走在流行前端,但至少不能显得陈旧落伍,应尽量表现出蓬勃的朝气。
  风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拥有迷人风度的人,总是能让周围的人为之倾倒。微笑是一种保持风度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交际方式。心理学发现人们最容易给微笑以回报,这几乎是一种本能。成人以微笑面对婴儿,婴儿也会以微笑回报他;有时候,婴儿总是朝你甜甜地笑,成人就是心里再布满乌云,也会云开雾散,脸上露出笑容来。亲和力也能为你的风度加分,比如你若能熟悉别人的姓名和性格特征,并给人以熟悉感,别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你形成了好的印象。每个人都喜欢在轻松自在的环境里与人交往,如果你能够为对方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你就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和喜欢。在一些有目的的交往中,最好事先对交往对象有个初步的了解,包括他的姓名、性格、喜好等,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对方,才能在初次见面时有“相见如故”的感觉。对方也会因感觉你很重视他,而对你产生好感。
  另外,表现得自然也很重要。我们经常会犯一个错误,认为他人需要看到强大、能干,而且成熟、完美的人,忘记了展示真实的自己。于是,当交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时候,我们可能做出了愚蠢的决定,试图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着这样的压力,我们很可能成为一个木讷的卡通人物,很不自然地表现了不真实的自己。
  打造完美第一印象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其中的关键还要靠你自己去体会、去领悟,用心思考别人喜欢什么样的人,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自我表现力。给别人留下了好的第一印象,你的自我推销就会获得成功了。
  善于发挥口才的作用第三种能力 推销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脱颖而出搭建舞台(2)
更新时间2010-7-9 13:30:42  字数:3884 自我表现力的提高依赖于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最主要的工具,谈到自我推销,就不能绕开语言表达能力,不能不谈口才的作用。但是怎样才能利用口才来表现自己,提高自己呢?在这里,有几点建议可以供你参考。
  第一,用幽默表现你的机智和修养。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常常存在某些不平衡现象。例如,本来平衡的心理可能因不慎骑自行车撞了人或被人撞而产生心理上的内疚或愤怒,如果不消除这种内疚或愤怒,心理上就无法平衡。在日常生活中,幽默可以使双方摆脱困境,实现心理上的平衡,因为幽默产生的兴奋和乐趣可以使内疚和愤怒等不良的心情消弭于无形。这不禁使人想起英国杰出作家萧伯纳的故事。
  一天,萧伯纳在伦敦街头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虽然没发生事故,但也让他摔得够呛。骑自行车的人立即扶起作家,喃喃地向他道歉。然而萧伯纳打断了他,对他说:“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撞得重一点,就可以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名垂史册啦!”
  萧伯纳的幽默使双方都摆脱了困境。
  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或冲突,这时如果恰到好处地说几句幽默的话,就能缓和紧张气氛,使剑拔弩张的情绪稳定下来。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位讲演者正在兴致勃勃地演说时,台下两位听众突然争吵起来,扰乱了会场秩序。而这位讲演者却不慌不忙,豁达大度地暂停了自己的演讲,微笑着说:“我们今天的演讲会很成功,台上台下都非常热烈……”结果使台下观众倍感亲切,争吵者也被这句风趣的话逗得笑了起来。
  一位作家写道:幽默是一种成人的智慧,有种穿透力,一两句话就把那畸形的、讳莫如深的东西端出来。它包含着无可奈何,更包含着健康的希冀。
  所以,一个幽默的人总是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得到他人的认同。
  第二,用赞美体现你的善解人意。
  由衷的赞美会使对方产生好感。对人由衷的喜欢和赞美,是在对饥渴的心灵挥洒阳光雨露。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在付出了必要的劳动和热情之后,期待着别人的赞许。那么,把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慷慨地奉献给别人,正体现了我们的大方和成熟。
  喜欢和赞美别人实质上是对别人的尊重和评价,也是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和报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笔也许暂时看不到利润的长期投资。它表达的是我们的一片善心和好意,传递的是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与他人之间的隔阂和摩擦。对人表示喜欢和赞美益处多多,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请记住这些赞美别人的话:
  你这几天看起来很精神!(与众不同的表扬)
  你衣服的颜色很不错,看起来很清纯。(每天都可以用的赞扬)
  你的发型很漂亮。(让人觉得自己很受关注)
  你的个性很好。(一个非常安全的表扬)
  你很有气质。(每天都可以用)
  发现你对美食很有研究。(最普通,但非常重要的表扬)
  你的事业很成功。(现代人非常喜欢听)
  干得好!(极其地道的表扬)
  你真幽默。(美国人极其喜欢的表扬)
  你在这方面很有潜力。(每天都可以用)
  你对这些很有感觉。(每天都可以用)
  另外,在运用口才推销自己的时候,有两点忌讳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一是不能一味迁就忍让,一味迎合。
  对话要坚持原则,以理服人。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能力和角度不同,难免对一些问题在认识上产生差异。我们要坚信经过沟通讨论会彼此理解,但对一些涉及原则的错误言论或问题,应当理直气壮地评说,甚至进行必要的、善意的、有说服力的教育,不能一味迁就忍让、随声附和。对有些人即使暂不能说服,也应表明自己的观点,各自进行反思。这样别人也会认为你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二是不能东拉西扯,言不对题。
  对话要避免无的放矢,每场对话要充分准备,掌握问题脉络,了解问题症结,对对方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能做出针对性回答,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不说无油无盐的谈话、官腔官调的套话、不痛不痒的闲话,而应该说一些关乎双方的难点、热点、兴奋点的话题,做到坦诚相见,有一说一。
  让对方做主角
  表现欲每个人都有,在你推销自己、表现自己的时候,也要重视别人的表现欲,因为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你善解人意,和你在一起共事很愉快。所以,你必须学会适时地让对方做主角,让他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一天夜里,伍斯特大学的主楼不幸被大火烧毁。当时的校长是路易斯·霍尔登,一个年轻人。他需要重建主楼,而这单靠学校的财力显然无法办到,他必须寻求赞助。他找到了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
  他开门见山:
  “卡内基先生,您的时间我不会占用太多,您忙,我也忙。我们学校主楼前天不幸烧毁。我想您肯定能赞助学校10万美元,使我们能重建一座新楼。”
  “我不想出这笔钱!”
  “卡内基先生,如果您的生意正当红火的时候,主工厂却毁了,您将怎么办?您肯定需要别人助您一起战胜困难。而且您向来喜欢资助年轻人,我现在就是一个遇到困难的年轻人。如果重建计划因为您的不予支持就此泡汤,那对所有的年轻学生来说将是多么不幸。”
  “好吧,年轻人,为证明你重建主楼的决心是坚定的,同时也为证明你的重建主楼计划深得人心,你需要在30天内到别处筹借10万美元。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到时我就给你10万美元。”
  “假如您把时间延长为60天,我肯定来找您。”
  “成交!”
  霍尔登校长拿起帽子告辞。卡内基先生在后面大声强调:“记住!60天!”
  霍尔登回应:“明白。”
  这次见面的时间只有4分钟。50天过后,霍尔登拿着10万美元的支票出现在卡内基面前。卡内基随即让财务给了他另外10万美元,并风趣地说:“下次跟我见面,可别待太久。和你每说一分钟,我就得掏2.5万美元。”
  最开始,安德鲁·卡内基回绝了霍尔登的募捐,可是当霍尔登提到卡内基一向喜欢资助年轻人这一善举时,卡内基的态度起了变化,提出了募捐的条件,并且这一条件实现的时间经霍尔登争取,卡内基也予以延长。于是我们看到,路易斯·霍尔登仅用了4分钟的谈话时间,就得到了钢铁大王10万美元的回赠。
  路易斯·霍尔登谈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知道卡内基喜欢上进的年轻人,所以他的谈话有的放矢,也就是说,从对方的心理出发,“提供”给对方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表面上看,是霍尔登求得了卡内基的赞助,但反过来看,卡内基先生不是同样也获得了一个满足自己“表现欲”的机会?记住,表现绝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因为那样的表现会让其他人感到被忽视,这会直接影响你自我推销的成果。学会让对方做主角,也是自我推销时的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
  求职面试,三分人才,七分口才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当今社会,一个人求职的成功,仅仅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口才艺术。”由此可见,在求职面试时,你自己的“说”和“表现”是很重要的。
  1860年冬季的一天,整个伦敦被笼罩在纷飞的大雪之中,街头行人稀少。然而,却有一名衣冠不整、神情忧郁的青年徘徊在一家豪宅门口。那是当时英国巨富克尔顿爵士的宅院,据说那座宅院是当时伦敦最华丽的豪宅之一。青年要求进见克尔顿爵士,想让爵士给他一份工作,已经在那里同管家软磨硬泡了两天,可势利的管家就是不替他通报。在管家的讥讽恐吓中,青年却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而是一边跺着脚祛除寒冷,一边继续等待机会。
  第三天的早晨,克尔顿爵士出现了,他要去赴一个约会。青年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诚挚地请求和他说一句话。克尔顿爵士打量了一下这位陌生的访客,心里感到有点惊奇,这显然是个饱受穷困折磨的青年。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许是出于怜悯,沉默片刻,克尔顿爵士微微地点了点头。
  克尔顿爵士原本准备最多和青年谈两句话,谁知一讲就是几十句,接着一分钟过去了,一刻钟过去了,他还没有终止同青年的谈话。在半小时之后,克尔顿爵士宣布取消约会,而用隆重的待客之礼将青年请进自己的豪宅里。在克尔顿爵士的书房里,两人又亲密地交谈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克尔顿爵士打电话叫来了替自己执掌生意的几位高级经理,一齐为青年举行了一次小型宴会,并当即为他安排了一个重要职务。
  自然,那位青年后来也不负克尔顿爵士厚望,在进入克氏企业的几年后,他接替克尔顿爵士的重任,坐上了董事长的位子,并且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将克氏企业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大财团之一。
  那位青年就是英国纺织业的巨头霍格。
  一名穷困潦倒的青年,在半天之内,竟然获得如此令人羡慕的发展机遇,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正是他超强的自我推销能力。
  在当今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升高的环境下,才华横溢的人层出不穷,要想为自己谋求一份理想的职业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处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需要多种才能和“资本”,而自我推销的能力,是所有这些才能和资本中最有效的一种。
  在面对各家单位的主考官时,有的人反应敏捷、措辞准确、侃侃而谈,娴熟地进行自我推销;而有人则对答迟钝、怯于开口。在应聘者都同样优秀的情况下—同样的学历、同样的专业,企业选择的肯定是第一种人。不得不承认,自我推销能力是一种立足社会的能力,一种成就卓越人生的资本。能够进行精彩的自我表现,就能赢得考官的重视,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位,使你的事业开门见喜,一帆风顺。第三种能力 推销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脱颖而出搭建舞台(3)
更新时间2010-7-9 13:31:00  字数:3445 先推销自己,再推销商品
  你听说过带闹钟的推销员吗?他就是齐藤竹之助。
  据说,齐藤竹之助每次登门推销时总是随身带着闹钟,当会谈一开始,他便说:“我打扰您10分钟。”然后就将闹钟调到10分钟后的时间。时间一到,闹钟便自动发出声响,这时他便起身告辞:“对不起,10分钟时间到了,我该告辞了。”如果双方商谈顺利,对方会建议继续谈下去,他便说:“那好,我再打扰您10分钟。”于是,他又将闹钟调了10分钟。
  一部分顾客第一次听到闹钟的声音很是惊讶。他便和气地解释:“对不起,是闹钟,我说好只打扰您10分钟,现在时间到了。”
  齐藤竹之助以时间感来博得对方的信赖,给人一种说到就会做到的感觉。
  现代营销充满竞争,产品的价格、品质和服务的差异已经变得越来越小。推销人员也逐步意识到竞争核心正聚焦于自身,懂得“推销产品,首先要推销自我”的道理。要“推销自我”,首先必须赢得客户的信任,没有客户信任,就没有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更无从谈起赢得销售成功的结果。很多时候,可以说我们销售的不是商品,而是信赖感。
  怎样才能真正地获得客户的信任呢?请你真诚地将客户视为朋友,真切地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唯有这样,才能化解他们的防备,使他们敞开心怀与你沟通。
  一次,日本推销大师夏目志郎去拜访一位绰号叫“老顽固”的董事长。不管夏目志郎怎么滔滔不绝,怎么巧舌如簧,他就是三缄其口,毫无反应。
  夏目志郎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客人,于是,他开始试着与这位“顽固董事长”交心。
  夏目志郎故作冷漠地说:“把您介绍给我的人说得一点也没错,您任性、冷酷、严格、没有朋友。”
  这时,这位董事长面颊变红了,眼望着夏目志郎。
  夏目志郎继续说:“我研究过心理学,依我的观察,您是面恶心善、寂寞而软弱的人,您想以冷淡和严肃筑起一道墙来防止外人入侵。”
  这时,董事长第一次露出了笑脸。“我是个软弱的人,很多时候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今年73岁了,创业成功50年,我是第一次见到像你这样直言不讳的人,你有个性。是的,我拒绝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让别人靠近我身边。”
  “我想这是不对的。您知道中国汉字中的‘人’字是怎么写的吗?‘人’这个字,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与信赖的意思,任何生意都从人与人的交往产生。人不需伪装,虚伪的面具会使内容变质。”
  他们越聊越投机,最后成了好朋友,当然生意也成交了。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越是想与他成为业务往来上的客户,越是达不到这个目的,倒不如抛开这个念头,坦然与他交心。俗话说的“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仅仅是获得信赖的一种途径。
  推销员重要的是赢得顾客信赖,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达此目的,都离不开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莎士比亚说:“最伟大的爱情用不着说一个爱字。”爱得你死我活的热恋者,常常以悲剧收场。套用莎翁的话,最伟大的推销员也用不着说:“我是非常守信用的。”推销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更能表明自己是否值得信赖。有时,哪怕是一个极不起眼的细节,也可能使你信誉倍增。
  齐藤竹之助的保险公司的领导规定:推销员必须每天在固定时间打电话报告工作情况。对此规定,有些人很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受到了限制。然而,推销员中有一个人“服从命令”成了他的一贯作风。有一次,在规定汇报的时间里,他正好在与客户商谈,而且谈判正处于高潮,他实在无法抽空去找个公用电话,而且他也知道附近没有公用电话亭,于是他很有礼貌地对客户说:“我可以借用一下电话吗?公司规定我这个时间汇报工作。”
  第二天,他到公司上班,同事告诉他那个客户已打来电话,说从未见过像他这样遵守公司规定的推销员,说他是位很难得的推销员,还说决定和他成交。
  这位推销员听后惊奇万分,因为当时他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口才也欠佳,只知道公司有什么规定就应该遵守,没想到会因此成功。
  其实,这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他的一举一动赢得了顾客对他的信任。在对方的心目中,他成了一个可靠的人,成了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自我介绍有方法
  求职面试时,招聘者手中往往拥有许多求职履历表,这里的应聘者个个实力雄厚,所以招聘者想知道你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独到之处。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那些求职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们在做自我介绍时的出色表现。
  自我介绍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一个良好的、恰到好处的自我介绍能给主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反之则会让你的面试一开始就一塌糊涂。自我介绍是有讲究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彬彬有礼
  在自我介绍前,要先对主试官打个招呼,道声谢,如:“经理,您好,谢谢您给我这么好的机会,现在,我向您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后,要注意向主试官道谢,并向在场面试人员表示谢意。
  这样做能给主试官留下很好的印象,没有人会拒绝谦恭的态度。
  2.主题明确
  在做自我介绍时,最忌漫无中心,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或者陈芝麻烂谷子事无巨细一一详谈,让人听了不知所云。求职面试中的自我介绍宜简不宜繁,一般包括这些基本要素:姓名、年龄、籍贯、学历、学业情况、性格、特长、爱好、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等,对于这些不同的要素该详述还是略说,应按招聘方的要求来组织介绍材料,围绕中心介绍。假如招聘单位对应聘的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很重视,那么,求职者就得从自己的工作能力及经验出发做详细的叙述,而且整个介绍都应以此为中心。
  下面是一位求职者面试时的自我介绍,非常的精练,分寸把握得当:
  “我的经历非常简单。1985年,18岁的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招工进入某厂当上了一名车工。从此,我操刀切削十多年。其间3次参加全市车工岗位技术大比武,荣获两次第三名,一次第二名。去年企业破产,我下岗失业。下岗后参加过3个月的电脑培训,3个月的英语培训,取得两个上岗证书,为我掌握现代化的数控车床打下了基础。听说贵公司招聘技工,我觉得我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介绍自己简历时可以从参加工作时讲起,不要拉得太远;经历中重点介绍自己从事什么工种,有何特长,凡与此无关的都可省略:能够显示自己优势的,可以讲详细些,而且与招聘内容联系起来。例如,三次参加技术比武获奖,两次参加技术培训,都显示了应聘者的技术水准,可以说正投招聘者所好。所以,立刻引起主考官的兴趣。当然,介绍自己的经历中的成绩时,要注意口气,要巧妙地表露出来,不显示出自我吹嘘的痕迹,给人以自信、谦逊、不卑不亢的印象。在应聘前的准备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3.让事实讲话
  在自我介绍中,要尽量避免对自己做过多的夸张,一般不宜用“很”、“第一”、“最”等表示极端的词来赞美自己。在面试场上,有些人为了让面试官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喜欢对自己进行过多的夸张,如“我是很懂业务的”,“我是年级成绩最好的一个”,总是喜欢带着优越的语气说话,不断地表现自己。其实,如果对自己做过多的夸耀,反而会引起面试官的反感。
  一位成功面试者这么说:“我毕业于一所没有名气的大学,但请看看我过去10年的工作成就吧!”用事实来突出他的精明和能干。
  当你提到自己某方面长处时,请千万记住要用具体论据来支持。比如,当你说“我和其他工作人员关系很好”时,别说到这里停止了,还要举一些具体事例来加以陈述,如:“我总是和我的工作伙伴和属下有着相当融洽的关系,而且我也跟从前每一位上司都成了好朋友。”
  4.愉快自信
  谈自己、推销自己本来是可以谈得很好的话题,但是许多人却在推销自己上缺乏勇气,这或许是怕引起别人反感的缘故。而在平时生活中也常常听他们说:“我有什么好说的。你们天天不都看见了吗?”这就使他们养成从不自我评价、自我展示的习惯,可到了要谈论自己时,免不了有些难以启齿。
  范明去面试,整个过程,他的声音都细如蚊蝇,特别是谈到自己时,更显得羞于张口。后来他打电话给公司秘书问他是否被录取,公司秘书非常为难地告诉他,面试官说,你的声音那么小,显得对自己不自信,缺乏活力,也缺乏必要的应酬能力。范明拿着电话机哭了起来。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自我介绍中却包含了很多的学问,能够把这一关过好,你就成功地把自己“推销”出去了。第四种能力 打造个人形象的能力——形象决定成败(1)
更新时间2010-7-9 13:32:23  字数:3465 成功形象吸引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天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参加宴会,他穿了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出席,主人不知道他是谁,反应十分冷淡。
  于是,亚里士多德马上出去,另外换了一件崭新的皮大衣,重新回到宴会上。主人的态度马上发生了变化,变得十分殷勤,他邀请的客人们也纷纷起来向亚里士多德表示敬意,过来向他敬酒。
  亚里士多德眼见如此,马上脱下自己的大衣,拎着大衣说:“喝酒吧,亲爱的大衣兄弟!”许多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亚里士多德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大衣兄弟可是十分清楚,所有的礼节都是冲着它来的,它才是今天的客人。”
  以貌取人的观念的确不对,这谁都知道,但是,在实际交往中,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倾心于长相好的人,说得更具体深入一点,就是形象好的人往往大受欢迎。
  犹太人里有这样的教诲:人在自己的故乡所受的待遇视风度而定,在别的城市则视服饰而定。就是说,一个人的评价在故乡并不受衣着的影响,因为人们了解他的言行。但一个人如果到了他乡,人们要评价他就得看他的外貌特征、衣饰装束和言谈举止了。
  目前商界谈判很注意对方的穿着打扮,看对方穿的什么牌子的西装、什么牌子的衬衫、什么牌子的皮鞋,系什么领带、什么皮带,戴的是不是宝石戒指、白金手表,以此来判断对方的财力。如果你穿得很寒酸,人家就会对你失去信心,谈都不和你谈就打道回府了。
  一位商人有一次面临生意上的一个很大的危机。他在上海新开业的商行遭到当地商人的联合挤兑,不久就波及了大本营杭州。一些客户生怕他垮台,闻风而动,准备中止和他的生意往来。
  这天,当他从上海回来之后,一些客户悄悄躲在暗处观看,估计会看到他灰头土脸的样子。结果他们失望了,他们看到的却是个衣着鲜亮、精神抖擞的商人。
  他们还不放心,又跟踪他到他的商行去。他们认为他会暂停生意,进行整顿。可是他的商行不仅没有关闭,他还亲自坐镇,在柜台上悠然自得地喝起茶来。这下子他们糊涂了,一个人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竟然还能够如此镇定从容?最终,他的气度征服了他们,他们又对他恢复了信心。
  人们都希望成功能够早一点到来,而树立良好的形象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成功之前就要树立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因为成功的形象会吸引成功。
  生活中,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与形象有多大关系,似乎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是有一点人们都必须承认的,那就是谁拥有更多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谁就具有更大的魅力,谁获得成功的机会就更多。同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能圆满、顺利地完成,而有些人却费了很大力气总也办不成?这里虽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但也有必然因素的作用,那就是人们是否喜欢你、愿意帮助你,并与你合作。人们往往更乐意积极主动地甚至倾全力去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成功者的形象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与帮助,这就像股市投资者常常投资那些看上去能涨的股票一样。
  形象对于我们的社会交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形象的意义,还应运用形象的力量,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多姿多彩。
  形象是你事业的代表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日记中曾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他去理发时,理发师十分尖锐地批评他的仪容:“你是公司的代表,却这样不注重仪容,别人会怎么想?连你都这么邋遢,你公司的产品还会好吗?”理发师还建议,为了公司的形象,松下应每次都专门到东京来理发。松下听了理发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以后就非常重视自己的仪容,并要求所有松下的员工都这样做。
  公司领导者或员工在各类社交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形象,很容易使公众联想到他们所在公司的整体形象以及他们的产品质量如何,而他们所展现的这种形象又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日常生活里,外貌的重要性比我们想象的还来得重要,虽然衣着仅及于表面,却影响深远,因为人们习惯以外观度人,纵使能力是最重要的,但言谈、举止及装扮也不可轻视。
  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经济不景气的年代里,面对众多的求职者或员工,领导者根本还没来得及看出你的能力就得进行人事决策。这时候你所展现出来的整体感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关乎你是否能被录取、被留任,甚至被提升。一般说来,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企业形象,因此对员工的穿着也会有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想进入某家公司并长久地待下去,那么就一定要了解公司的要求。
  杰克马上要参加广告公司的一个面试,他想让自己看起来非常完美,于是穿上蓝灰色套装,整洁的白衬衫,还不忘记配上传统的领带。然而,来到面试地点,他惊讶地发现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都穿着休闲时尚的衣服。杰克最终没有得到这份工作。
  知道吗?你的穿着代表了你的观点,你的衣服无声地向大家说明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如果面试时的衣着不合适,人们就会有疑问:你是否了解这个公司?你是否适合这个公司?
  对于企业家来说,要塑造形象、增强形象魅力,首先要考虑的是给自己的形象定位,然后才能根据这些确定自己的形象,再加以系统的设计、修炼和宣传。
  形象定位的核心是和谐,即企业家所确定的形象要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环境相一致,要与企业形象相匹配,与自己的精神、气质相吻合。良好的形象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1999世界《财富》论坛上海年会召开时,全球几百位经济巨子齐集上海。其中17位著名企业首脑走进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财富对话”演播室,进行了12场精彩对话。
  这些商界巨子个个仪表堂堂、谈吐不凡。而有一位年轻企业家穿着衬衫和休闲裤走入演播室,其年轻、朝气、随意、潇洒的形象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这就是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
  事实证明,杨致远这一形象被大家接受,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实,杨致远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采取这种穿着的。他的考虑如下:一是雅虎(YAHOO)公司经营的是互联网,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朝阳企业,朝阳企业应该与传统企业不同,应体现出青春的气息;二是自己还非常年轻,只有37岁,在美国也被归入“新新人类”,因此,穿着较为随意的衣着对他来讲非常合适、得体,也完全符合公司的形象与文化。
  而通用电气、诺基亚、宝洁经营的都是传统产品,如汽车、电信设备、日常用品等,这样一来保持一个传统庄重的形象更与公司的文化相匹配。同时,这些企业家的年龄也需要他们以一个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形象来定位自己。
  因此,你在穿衣打扮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职业需要,选择与自己相符的衣装。这样才能提高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为自己的成功加分。
  良好形象为内涵增值
  有人说:“像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他们衣着随便是举世公认的,因为他们不需要服从条例,他们已经创造了巅峰。”
  爱因斯坦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我们不必做过多的描述,但是比尔·盖茨却真实地生活在这个时代,在人们的印象中,他始终是一个穿着休闲装、戴着大眼镜的年轻企业家,他衣着随便,不受世俗束缚。然而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尔·盖茨穿西装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一身随便的休闲装或是一身工作服再配上那个大眼镜的形象已很难见到了。
  其实,比尔·盖茨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了,他曾经请专家对自己的形象进行设计、包装与宣传。1991年,他将要在拉斯维加斯发表演讲,但是,演讲并不是比尔·盖茨的长项,为了使自己以更好的形象出场,使自己的演讲产生巨大的影响与传播力,比尔·盖茨专门请来了演讲博士杰里·韦斯曼为自己的演讲作指导。当比尔·盖茨出现在演讲台上时,熟悉比尔·盖茨的人都非常吃惊,只见比尔·盖茨一改往日懒散随意的形象,穿了一套昂贵的黑西服。他那尖锐的嗓音虽然无法改变,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演讲。结果,这场主题为“信息在你的指尖上”的演讲传遍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比尔·盖茨的形象魅力值也迅速得到提升。
  成功的外表形象为事业的成功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优秀的领导者能用形象操纵追随者的心理,为自己创立一个神话般的形象以确立自己稳固的位置。
  一个人的形象对于人本身有很大影响,穿着得体的人给人的印象就良好,它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聪明、成功、可靠。大家可以尊敬、仰慕、信赖他。他自重,我们也尊重他。
  外形不是最重要的,却是不可忽视的,没有人能一眼看到你内在的价值,但形象却可以让人们愿意走近你。第四种能力 打造个人形象的能力——形象决定成败(2)
更新时间2010-7-9 13:32:56  字数:3838 选择最得体的服饰
  日本管理学家齐藤竹之助认为,人与人初次交往,90%的印象来自服装。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也认为,服装是最好的名片。在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着装,力求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因得体的服装而获得某种交际优势。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不合时宜的着装,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这个人层次、品位肯定不高。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人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王辉是某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在同学们的眼中,他择业优势太多了:学习成绩好、学生会干部、号召力强……而更让人羡慕的是他相貌英俊,再配上前卫的装束,在校园中,堪称是鹤立鸡群。
  一家著名的大公司要招聘行政人员,王辉递交了个人简历。很快公司通知他面试。王辉立即“行动”起来。他几乎试穿了衣橱中应季的所有衣服,最终选定了时下最流行的那套“韩装”,连他自己都觉得镜中的人酷似韩国明星。
  王辉满怀信心地走进公司,按照预先的准备,镇定地回答了几位面试官的提问,出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那套“韩装”使他名落孙山!
  要知道,企业要的是行政人员,而不是演员,一味追求前卫的穿着,而不去考虑自己的形象是否和所要求的职业形象相吻合,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为形象加分,“得体”这一要求十分重要。只有得体的服饰——不一定是漂亮的服饰,才能对你的事业发展有大的帮助。就像三毛所说的:“得体的衣服,不一定要很贵的。”
  对一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20几岁的男人来说,你的着装首先要体现青春和朝气,展示于社会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大方、整洁。同时,你的穿着还要给人以信得过、稳重、干练的感觉。
  试想,你刚接到了某公司的面试通知,如果你非常重视这次应聘,就会认真地做准备,不仅是面试的内容,还包括面试的形象,你的发型和装扮都焕然一新,皮鞋擦得锃亮,上衣和领带都是正式的款式,手里提着个质量很好的公文包。显然,在别人看来你的面试衣着是经过认真选择的,你试图用形象来表现你的能力与素质,那么,你的成功肯定就多了筹码。
  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
  西方有句名言:“你可以先装扮成‘那个样子’,直到你成为‘那个样子’。”成功形象是一个人无形的资产,“看起来像个成功者和领导者”,那么你的事业就会为你敞开幸运的大门,让你脱颖而出。民主选举时,由于你“像个领导”,人们会投你一票;职场晋升时,由于你“像个领袖”,你会被领导和群众接受;对外进行商务交往时,由于你“像个成功的人”,人们愿意相信你的公司也是成功的,因而愿意与你的公司合作。
  沈先生有很高的经商才能,从一家大公司辞职后他想开家公司。但是当他的公司开张时,生意却出奇的惨淡,他的客户在他简陋的办公室中往往坐不到5分钟就起身告辞。后来他在实力的虚实上做起文章来,以吸引入流的商人和客户。首先他拉起了大旗,重新打起了原来公司的招牌,当然他不会忘记疏通内线关系,以防被人识破。不过,他只是在认为必要的时候才这样做。
  他租用了一套还算像样的房子,将里面的家具暂弃放入仓库,从别处借来一套上档次的办公用品,精心布置一番,顿使办公室气派不凡;他又从家中拿来一些商务方面的书,搁置书架上,而且专放些半新半旧的,这使人不致怀疑他在生意上的真才实学;他通过熟人买了一套计算机机壳,盖上好看的装饰布,只要人们不亲自操作,谁也不知道那是样子货。他花小钱认认真真地“包装”了他的公司。不过,他的公司也有真正属于他的东西,就是传真机和电话机。以后,他的公司里生意人渐渐多了,他出色的谈判技巧配上有实力的表象,使人增加了对他的信任,终于使他有了几个固定的客户。一次,他与一个商人为一笔生意谈了一天,因价格问题久谈不下,于是第二天他雇人在谈判中闯进来,做出欲抢生意的样子,此举竟使那商人让了步。
  就这样,他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若有若无地与形形色色的商人打交道,并且战绩辉煌,有了相当可观的收入。他将公司搬进了一家饭店,办公室里的那台电脑也换成真的了。
  当沈先生经过一系列改变时,他就让人产生了“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这样的感觉,这促使他迈出了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具备这种成功形象的人大都是已经成功的人,因此,“看起来像个成功者”能够让你感受成功者的自信;激励自己走向成功,拥有成功者那样的举止、行为;被人们首先认可是具有潜力的成功者。因而,当成功的机会到来时,你就是成功者!
  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不仅仅是指外表、谈吐和举止都要像个成功者,而且要有许多特质,这些特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是成功的根本。
  这些特质包括:
  1.热情奔放
  成功者一直有一个理由,一个值得付出、引起兴趣且长据心头的目标,驱使他们去实行、去追求。这目标给予他们开动成功列车所需的动力,使他们释放出真正的潜能—热情。
  2.乐观向上的精神
  一个能够在一切事情不顺利时仍含着笑的人,比一个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的人更具有胜利的条件。
  3.要有策略
  策略就是组合各种资源的计划,有策略才能使事情按计划完成。
  4.清楚的价值观
  看看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虽然职业不同,却有共同的道德标准,知道为人本分和当仁不让的道理。所以,要想成功,就得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这是至关重要的。
  5.精力充沛
  缺乏活力、步履蹒跚的人想进入卓越之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精力充沛之人的四周,几乎整日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忙得他们分身乏术。
  6.超凡的凝聚力
  差不多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种凝聚众人的超凡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建立共识,统一行动,这样才能保证事业成功。
  7.善于沟通
  能带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人,都是能与他人沟通的大师。他们具有传送见解、请求、消息的能力,并熟稔此等能力,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企业家等。
  热情大方让你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那些极富魅力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工作都充满了热情。具有个人魅力的企业领导热爱他们的顾客和雇员,富有魅力的演员热爱他们的艺术或运动,而富有魅力的团队领导则对他们的团队和团队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了热情。这种热情大方的特点让他们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张森是一个汽车行的经理,这家店是20家连锁店中的一个,生意相当红火,而且员工都热情高涨,对他们自己的工作表示骄傲。
  但是张森来此之前,情况并非如此。那时,员工们已经厌倦了这里的工作,甚至认为这里的工作枯燥至极。公司中有些人已打算辞职,可是张森却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了他们,让他们重新快乐地工作起来。
  张森每天第一个到达公司,微笑着向陆续到来的员工打招呼,把自己的工作一一排列在日程表上。他创立了与顾客联谊的员工讨论会,时常把自己的假期向后推。总之,他发挥着最大的热情努力为公司工作。
  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公司变得积极上进,他的热情改变了周围的一切,同事们都很喜欢他,愿意同他来往。老板决定重用他并把他的工作方式向其他连锁店推广。
  由此可见,热情大方的人很容易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获得周围人的认可。那么,20几岁的男人怎样才能做一个心理健康、充满热情的人呢?
  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以此点燃心中爱的火炬。社会环境是复杂的,它不仅使你尝到生活的幸福甜美,也让你领略一些艰辛,迫使你经受各种各样困苦的磨难和打击。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感情脆弱、意志不坚强的人,就会产生矛盾心理,变得动摇和厌烦,甚至看破“红尘”,于是生活的热情被压抑,原有的理想、信念统统被扔掉了,他们变得冷漠无情,万念俱灰。其实,社会本来就是个五颜六色的大拼盘,人生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只要你心中爱火不熄,热情就不会失去,光明终会到来。例如,198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国际遗传学专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早期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普遍承认。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过她的实验研究,凭借为人类作贡献的热情之火,不计个人得失,变工作为生活的乐趣,她终于获得了成功。
  其次,要激发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一个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群体之中,离群索居、摆脱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是不可能生存的。既然如此,如何改造和发展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以期相互依靠,共同生存,就成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当然,满腔热情地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这本身就需要付出汗水、努力追求,需要时时克服和摆脱私心杂念的干扰和阻挠。从这点看,生活和成功的道路上碰到点麻烦也属正常现象。
  爱自己,认识自己,并不意味着孤芳自赏。关键在于要将这份爱献给他人,使他人感到温暖,这样才能使自己与他人情感相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般说来,在爱心感召下,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谅解、互相帮助的,你关心他人的疾苦,他人也会帮你分担忧愁;你将喜悦带给他人,他人也会与你共享快乐。只要你将自己的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他人,得到的回报一定也是他人对你的厚爱。
  总之,热忱待人,别人也会给你同样的回报。一个热情大方的人,就是有个人魅力的人。第四种能力 打造个人形象的能力——形象决定成败(3)
更新时间2010-7-9 13:33:15  字数:3594 宴会形象展现良好自我
  宴会作为一种交际媒介,在洽谈业务、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代表了个人,乃至集体、公司的形象,因此有必要引起重视。每个人都需要注重自己在宴会中的形象,这样才能向他人展现良好的自我修养。
  在宴会上就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不可像你在家吃饭喝茶那样随便。优雅的举止既体现了你的道德修养,树立起你的好形象,也表现出你的礼貌。
  有一次,一个外国人在家里举办一个小型宴会,宴会上有几名亲朋好友,当然也包括他的几个合作伙伴。宴会开始后,在座的各位都显得彬彬有礼,但是当他们进餐时,席间有一位李总不知何故,把汤喝得“吱溜”响,惹得别人都向他看而他却浑然不觉,只沉浸在汤的美味中了。从此以后,这个外国人对李总就很冷淡了,生意上也对他“另眼相看”,不像原来那样热情。
  可见,宴会中吃喝的礼仪给别人的印象是何等重要,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并了解关于吃喝的礼仪。
  1.喝的礼仪
  西方常以茶会作为招待宾客的一种形式,茶会通常在下午4时左右开始,设在客厅之内,准备好座位和茶几就行了,不必安排座次。茶会上除饮茶之外,还可以上一些点心或风味小吃。
  不少国家有饮茶的习惯,饮茶的讲究更是五花八门的。日本人崇尚茶道,把饮茶作为陶冶人灵性的一种艺术。以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一种气氛,至于茶则每人小小的一碗,或全体参加者轮流饮用一碗,不能喝了一碗又一碗。到中国茶馆里去寻访民俗的外宾越来越多了。在茶馆里遇上外宾同桌饮茶,应以礼相待,既不要过分冷淡,也不要过分热情。
  2.吃的礼仪
  吃饭时,最忌讳显出贪吃的样子。如饭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餐桌上的菜,进餐时狼吞虎咽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入席落座后,菜没上齐前,可与大家聊聊天;进餐时,应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品尝和消化,也符合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进餐时,不要自私和挑食,不要抢先夹菜或用力翻动菜肴,一次夹菜不要太多;吃到不合自己口味的菜,切不可吐舌或做怪相;注意可用餐巾擦嘴和手,而不要用餐巾擦桌子等。
  刚端上桌的菜汤很热,为了降温,有人习惯用嘴去吹,这样既不雅观也不卫生。正确的做法是:当汤太热难以马上入口时,可将汤舀入自己的碗内,轻轻地舀一舀,待降温后再喝。
  喝汤应用汤匙一勺一勺舀着喝,注意不要发出大的声响。当汤快喝完时,可用左手端碗,将碗向内倾斜,用右手持汤匙舀着喝,而不要口对碗边一饮而尽。
  3.敬酒的礼仪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分清主次。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要先打听一下对方的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如果有求于某位客人时,在席上,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身份更高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尴尬。
  敬酒少不了要说话,酒桌上的语言交流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学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话,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在酒桌上你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大家都记得《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一节。在酒桌上,刘姥姥的话语诙谐幽默,以至于贾府上下都很快活,因此对她就另眼相看,待她甚好。就是现在的日常交往和商务宴会中,要想说笑话,也要既无伤大雅又能活跃气氛才行。讲那种低俗下流的笑话,这在宴会上是很不妥当的,尤其在商务宴会中更是不可取的,它会将你的好形象毁于一旦,是万万要不得的。
  交往技巧让你获得更多青睐
  无论是社交场合还是一般性的交往,都要讲究一些技巧的。人人都希望在交往中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希望自己是出类拔萃的,希望自己所树立的形象在交往中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请不要苦恼于自己拙于交往,下面就教你两招最值得注意的交往技巧。
  1.守时是最大的礼貌
  当你展示给别人的形象是拖拉、不守时的时候,别人还愿意与你合作吗?
  办事准时、守时是获得别人信任的手段,做生意、签协议最讲求时效,所以,你千万不要觉得上班或办事迟到几分钟无所谓。
  最好每天都能坚持提前一刻钟上班,做一些清洁工作或准备工作。你可以把领导和同事的桌子擦干净,但最好不要去碰他们的文件、书籍等私人物品;把地板擦干净、给花浇点水、倒掉烟灰缸里的烟灰、给饮水机换水,等等。
  这样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上司便会对你有一个极好的印象,你工作积极热情的形象自然而然就树立起来了。
  下班时,则要待上司或老同事发出可以走了的指令后,再收拾办公桌,结束工作,最后离开办公室。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约会准时也很重要。每逢节假日,朋友约好了出去是常事。事先我们都会定好时间和地点,这时,你一定要准时或者提前几分钟到,不要迟到,更不要迟到之后还为自己寻找借口,比如“路上堵车”、“起晚了”、“自行车坏了”,等等,这样做会损害你在朋友心中的形象,以后再有约会,可能他们就不会邀请你去了。
  2.记住对方的名字,让他感觉自己很重要
  记住每个人的名字,是尊重一个人的开始,也是塑造个人魅力的重要一步。
  两个多年未见的朋友在街头邂逅,一方能够脱口叫出对方的名字,必能使对方兴奋不已;即使只有一面之交的人,再次偶然相遇,清楚地记得对方名字,必能使其对你刮目相看。
  拿破仑以前总是遗忘别人的姓名,这使他的属下和朋友十分反感。后来他把每一个相识的人的名字写在纸上,全神贯注地闭门默记。如此一来,尽管再繁忙的公务缠身,他都能随口说出别人的姓名,从而得到了众人的敬佩和爱戴。
  我们应该注意一个名字里所能包含的奇迹,并且要了解名字完全属于与我们交往的这个人,没有人能够取代。名字能使他在许多人中显得独特。
  刻意记住别人的名字,并且多去喊他的名字,这样做可以让别人感受到你在关心他、重视他,也有助于提升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举止优雅,风度翩翩
  曾有一位年轻人到一家大公司应聘,在自我介绍时,他身体松垮地斜立着,右腿还不停地抖动。面试官让他坐下后,他一会儿跷起二郎腿,一会儿又向前伸脚,身体后倾倚在椅背上。面试结束后,那位面试官告诉他很遗憾公司不能要他,因为他的这些“现场秀”无法让别人产生好感。
  可见,如果一个人的举止不妥,显得没有风度,就会使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自己的优雅风度。首先,站姿是很重要的,不能不讲规矩。
  站立时应面带微笑,收小腹和下颌,两脚平衡重心,自然微开成倒V字形;并且应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给人以稳重自信的感觉。
  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站得直,还要坐得端正—“坐如钟”。这就要求上身自然挺直,双膝、双腿要并拢,双手要自然垂放在双膝上。这种坐姿显示出的是你的自信、自律与坚定。再次,还要坐得文雅、大方。那种“身体微微向前,双手自然地平放或叠放在双膝上,面带微笑,并不时地点头回应”所表现出的礼貌与文雅一样能打动别人。相反,抖着腿、跷着腿、撇着V字腿的坐态不但有伤大雅,而且还会使你“坐失良机”。
  男性的正确坐姿是上半身成L型,双脚微开与肩同宽,双手握拳轻放于大腿上。
  走路的姿态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情绪及修养等,是形象的一部分,要想塑造良好的形象,就不得不注意走姿。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矫健的步伐带给人们一种健康与活力感。他们坚定的步伐透露出他们对事业与人生的自信,而别人也从他们的步伐中看到希望、看到自信,从而愿意和他接近、交流。这些成功人士也便走出了自身的魅力。
  一位老板虽然他的公司濒临倒闭,但是人们从他的身上丝毫看不出颓废的气息。他一如既往、坚定有力的脚步让投资者看出了他的自信和能力,因此愿意为他投资。后来,他东山再起,又有了蒸蒸日上的事业。
  有魅力的步伐能带来这么大的收益,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走姿也具有如此大的魅力,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呢?
  走路要有魅力,其要领是:走路用腰力,要有节奏感;拖着脚步走,会显得没风度;切记不要弯腰驼背,这样会显得没有骨气和气质;速度要适中,要有节奏感,以显得沉着、老练。
  人的正常行走姿势,应当是身体挺立,两眼直视前方,两腿有节奏地向前迈步,并大致走在一条等宽的直线上。行走时要求步履轻盈,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坚定、自信、优雅的走姿,让你拥有更多魅力风采。像成功人士那样走路,你也在渐渐向成功靠拢。第五种能力 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合作成功的关键(1)
更新时间2010-7-9 13:51:39  字数:3789 沟通使矛盾化解
  人人都需要相互交流感情与信息,不沟通会造成信息的堵塞,人际关系易出现沟通“短路”,从而发生一连串的误解、矛盾。
  尤其是在有矛盾产生之时,必要的沟通能够化解它。
  良好的沟通能促进彼此的了解与理解,人们之间的误会很多时候来自于不沟通意见或听信第三人的话。
  战国时期,张仪和陈轸都投靠到秦惠王门下,受到重用。
  不久,张仪便产生了嫉妒心,因为他发现陈轸很能干,比自己强得多,担心日子一长,秦惠王会冷落自己,喜欢陈轸。
  于是,他便找机会在秦惠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进谗言。
  一天,张仪对秦惠王说:“大王经常让陈轸往来于秦国和楚国之间,可现在楚国对秦国并不比以前友好,但对陈轸却特别好。可见陈轸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他自己,并不是诚心诚意为我们秦国做事。听说陈轸还常常把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作为您的臣子,他怎么能这样做呢?我不愿再同这样的人在一起做事。最近我又听说他打算离开秦国到楚国去。要是这样,大王还不如杀掉他。”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秦惠王自然很生气,马上传令召见陈轸。一见面,秦王就对陈轸说:“听说你想离开我这儿,准备上哪儿去呢?告诉我吧,我好为你准备车马呀!”
  陈轸一听,莫名其妙,两眼直盯着秦惠王。但他很快就明白了,这话中有话,于是镇定地回答:“我准备到楚国去。”
  果然如此。秦王对张仪的话更加相信了。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那张仪的话是真的?”
  原来是张仪在捣鬼!陈轸心里完全清楚了。他没有马上回答秦惠王的话,而是定了定神,然后不慌不忙地解释说:
  “这事不单是张仪知道,连过路的人都知道。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王又怎么会要我做他的臣子呢?我一片忠心,却被怀疑,我不去楚国又到哪里去呢?”
  秦王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但又想起张仪讲的泄密的事,便又问:“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将我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呢?”
  陈轸坦然一笑,对秦王说:“大王,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顺从张仪的计谋,用来证明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呀!”
  秦王一听,却糊涂了,望着陈轸发愣。
  陈轸还是不紧不慢地说:“据说楚国有个人有两个妾。有人勾引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妾,却被那个妾大骂了一顿。他又去勾引那个年纪轻一点的妾,年轻的对他很友好。后来,那个楚国人死了。有人就问勾引她们的人:‘如果你要娶她们做妻子的话,是娶那个年纪大的呢,还是娶那个年纪轻的呢?’他回答说:‘娶那个年纪大些的。’这个人又问他:‘年纪大的骂你,年纪轻的喜欢你,你为什么要娶那个年纪大的呢?’他说:‘处在她那时的地位,我当然希望她答应我。她骂我,说明她对丈夫很忠诚。现在要做我的妻子了,我当然也希望她对我忠贞不贰,而对那些勾引她的人破口大骂。’大王您想想看,我身为楚国的臣子,如果我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楚国会信任我、重用我吗?楚国会收留我吗?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大王您该明白了吧?”
  秦惠王听陈轸这么一说,不仅消除了疑虑,而且更加信任陈轸了,给了他更优厚的待遇。陈轸巧妙的一席话,既击破了谗言,又保全了自己。
  陈轸保住自己的性命完全得益于“会说话”,即有效的沟通。试想,如果陈轸与秦惠王一直没有沟通,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秦惠王会错杀无辜,而陈轸则会枉送性命。
  因此,有效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必要的润滑剂,它不仅能表达清楚双方的思想,更能够化解矛盾。
  沟通帮助你达到目的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时常有一些人特别爱做“闷葫芦”,老爱让别人猜测他的想法和心思,要么就是“茶壶煮饺子—满肚子的货倒不出来”。这些人都很难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因为缺少了有效沟通这一环节,人就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则有关吴士宏的故事。
  吴士宏初入微软时做简短致词:
  “各位,第一次见面,我不多讲,因为我以后会有很多机会主持这样的会议,会有很多机会讲给大家听。我本来准备的致词是谦虚的外交辞令,临时决定最好从开始就把真实的我交代给大家。我接受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的职位是为了一个理想:那就是想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微软。我所谓‘中国微软’的定义是:公司在中国成长,也要为中国作贡献。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在公司里得到最好的事业发展。我和在座的大多数人一样,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更希望能有更多的本地员工更快地成长起来。”
  作为中国人,吴士宏的这番话情真意切,将自己的理想公布于众,任何一位有良知的微软中国员工都会为之动容。她接着谦虚地说道:“我前面十二年多的经验都是IBM的,我在微软的经验比在座任何一位都少。我会努力学习做一个真正的微软人,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总经理。我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不打算‘带自己的人来’,想和大家一起做这番事业,拜托各位!”下边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然而微软的实际与吴士宏的理想相去甚远,15个月后的1999年6月,她决定辞去总经理的职务。首先吴士宏选择她的顶头上司乔治心情很好的时候摊牌:
  “我来微软是为了一个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做了很多,忍了很多,努力了很多。我终于理解了,对于‘总经理’这一职位,公司的期望其实单单只是销售业绩这一项。而我当初之所以接受这个职位,是因为被‘赋予’的责任是对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全面策略和运营负责。这个差距太大了。现在,销售的业绩做到了。您清楚地了解,我不同意公司在中国的很多重大策略,既然不同意,而在无数次努力之后都无法对其有任何影响,这个总经理职位于我也就失去了意义。我决定,辞职。”
  吴士宏这番话直言不讳,没有丝毫做作。然后她解释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提出辞呈,为什么要在业绩好时提,并且还对公司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在离职演讲中吴士宏说:“我选择微软中国公司取得优秀业绩时离开,心中多了一点欣慰。”点出“取得优秀业绩”几个字,是为了消除“业绩不佳被迫辞职”的猜测。“在我任内能与这么一群优秀的人共事,是我永远的骄傲。我知道,他们都会继续努力去追求我们共有的理想—那绝不仅是为微软或是别的外国公司做出好的业绩,而是为中国的IT产业,为中国有所贡献。”这些话既是对原部下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的鞭策,希望他们做一个自尊自强的中国人。
  吴士宏与人沟通的能力无疑是非常卓越的,她在任职致词中与员工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这一番话表明了她在公司的立场和态度,成功地达到了凝聚人心、树立威望的目的;与上司的谈话直截了当,开诚布公,让上司充分理解了自己辞职的苦衷;在离职演讲中,既澄清了事实,在员工心中树立了好的形象,又达到了鼓励原部下为中国IT产业作贡献的目的。吴士宏每一次讲话都有明确的针对性,这些恰到好处的语言也确实达到了有效沟通的效果,她通过沟通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微软得到员工的支持。
  沟通的终极目标是达到我们的目的,尽管目的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但良好的沟通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事情所必需的。
  你真正需要的是:积极倾听
  倾听,是有效的沟通过程中最强有力的一环,可是,事实上却很难找到善于倾听的人。如果你遇到真正能听你说话的人,而且能告诉你你所说的是什么,而不是他以为你说的是什么,那就是难得的经历了。善于听别人说话的人,应该能给对方正确的反馈,说话的人会有惺惺相惜之感。说话的人知道,你的确在听他说话,他就能更投入、更热忱、更愿意回报了。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以有条理的方式听别人说话,就会觉得,听别人说话容易多了,也有趣多了。你听得越多,听得越清楚,就越能懂得别人所说的,而且了解得越深刻、越清晰,同时对自己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你能为别人效劳,同时对自己也有所助益,自然觉得很愉快。
  要达到这样的良好效果,你必须积极地倾听别人说话,你要愿意自我投入,因为这不只是让声波进入耳朵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谈话过程中,你必须保持灵敏、主动,克服不良的听话习惯。例如只听你希望听到的,或者是常常分心,这些都是干扰。另外,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是从你自己的观点来听,而是要主动地听,并深刻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是什么。
  就你而言,积极倾听也许是个全新的概念,你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这回事。你总是以为,听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就像耳朵一样。可是,如果你愿意考虑新的途径,我们相信,如果你每天应用一些“积极倾听”的原则,就能更有效地沟通。
  只要你愿意尝试新的事情,愿意重新调整聆听的习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愿意对别人表示真正的兴趣,希望更成功地和别人相处,你就会有愉快的经历,而且绝不会后悔。
  假设有5个人去参加业务会议,在同样的会议中,也许会听到不同的事。这是因为,这5个人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观点,并且希望听不同的事情。不是自己希望听到的事,就不知不觉地忽略过去,这就是要好好地听别人说话非常困难的原因。
  一般人听别人说完话之后,只能记得30%,过了一个星期,就只能记得10%。学习以积极的方式倾听—知道你为什么要听—然后你就能掌握听的秘诀,更能够增强理解力,超越那30%的限制。
  如果你能对别人说的话进行充分吸收,那么你们之间的沟通就会更有效,长期将积极倾听的方法运用到沟通实践中,你的沟通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第五种能力 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合作成功的关键(2)
更新时间2010-7-9 13:52:20  字数:3489 做个自信的讲话者
  在美国辛西那提城市规划系“城市建设”的结课项目会上,全班20个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分别上台对自己的项目做了5分钟的演讲。来自中国的同学明和玲紧张地等待着最后的时刻,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用英语在众人面前演讲。
  这时其他的同学都完成了演讲,20双眼睛充满期待地盯着他们。
  “你们无路可逃!”(Youhavenowayout!)赫夫曼教授微笑地招呼他们上台,玲先勇敢地站了起来,用不流利的英语终于完成了人生最痛苦的演讲,同学们给予了她热烈的掌声。她如释重负地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的表现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糟糕。
  这时,真正无路可逃的明站到了讲台上。他已经面色苍白、呼吸困难,高度的紧张使他痉挛了,他已经不能站立,蹲在地上,几乎是哭着请求赫夫曼教授:“我不能讲,我不能呼吸,我不行了……”
  赫夫曼教授仿佛早已见过这样的悲惨局面,他微笑着说:“你当然行!你必须讲,你只有讲完,我们才能离开这里。这是你的里程碑,不能演讲就不能做城市规划!如果你用英文不流利的话,你可以用中文讲。”同学们一起喊:“明,你能做到!你能!”(Youcandoit!)
  山穷水尽的明,在同学的掌声中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用中文做了5分钟的项目演讲。结束时,同学、教授一致起立给予他热烈的鼓掌。
  尽管,除了玲之外没人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但由于他的勇气,他的这门课得了A。
  相信通过这堂课上的锻炼,明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自信是影响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自信的讲话者,才能成功地吸引他人的注意,让别人乐于与之交流沟通,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做一个自信式的讲话者。
  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自信式讲话的“难”并不是难于使用而是难于你的努力。因为你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同时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要想成为自信式讲话者,就需要改变你的行为方式,为此,你可以参照下面的建议:
  1.协作性
  当双方都进入交谈状态,也就是说双方都努力理解彼此的观点时,它能够起到最佳作用。
  2.灵活性
  虽然你接触的所有人都不尽相同,但以直接、积极、自信、乐于倾听的态度对待每个人却是很好的方式。然后,当你进一步了解某些人时,再分别调整,以不同的方式与之相处。举个例子,对于有些人,你说得越少越好;对于另外一些人,你的语气坚定才能够受到重视;还有一些人,为了有效地与之合作,你就得有耐心。
  3.自控
  任何接触中最难相处的人就是你自己。自信式讲话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攻击式、退让式、消极进攻式讲话者却让情绪控制了他们。
  4.自始至终尊重他人
  自信式讲话者用长远的目光看待工作关系。今天你面对的人们明天还会记得你。如果你对每个人都无条件地尊重,你在将来就会获得更多的伙伴和联盟者。不敬的行为不仅会得到别人不敬的回报,而且沿着攻击式或消极进攻式道路走下去你就会进入拔河比赛的状态中。你可以采取行动处理你讨厌的局面,但你应当始终保持对他人的尊重。
  5.将精力集中在问题而不是责难上
  在任何工作环境中,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许多问题都涉及其他人。当你自信讲话时,你的焦点就放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在追究问题如何产生上,这样大家就不是采取彼此责备的方式而是采取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沟通了。
  欲有效沟通必谙熟礼仪
  日常社交礼仪规范,是指在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具有社交性质的行为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日常社交礼仪规范与日常工作操作的行为规范在许多方面是互相融合、互相统一的。这是人类社会活动、人与人相互关系文明化的体现,也是人性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日常沟通礼仪涉及到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
  1.称呼礼仪
  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在社会地位、人格、才能等方面受到他人的尊重。这种渴求尊重的心理,又常集中表现在对称呼的重视上。因此,日常社交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得体地使用谦称和敬称。
  (1)谦称。谦称是抑己,以间接的方式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谦称自己。最常使用的是“我”、“我们”。目前尚流行一些古人的谦称词,如“敝人”、“在下”、“愚”、“晚生”等。
  (2)敬称。通常所用的词如“您”、“您老”、“您老人家”、“君”等,都表明说话人的谦恭和客气。
  (3)职业称谓。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往往习惯使用职业称谓,这带有尊重对方职业和劳动的意思,同时也暗示了谈话与职业有关。如“师傅”、“大夫”、“医生”、“老师”、“律师”、“法官”等。同时在前面可以加上姓氏。有时,还可以用“博士先生”、“教授先生”等称呼。
  (4)亲属性称谓。对非亲属的交际对方用以亲属称谓来称呼,不仅可以表示尊敬,还能传达某种亲情。这种称谓法,常用于非正式交际场合。
  2.介绍礼仪
  自我介绍时,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如果对方表现出结识的热情和兴趣,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介绍一下对方关心的问题:比如自己的原籍、毕业学校以及学习情况、工作经历、兴趣特长等。不过,切忌信口开河,过分表现自己,应该在介绍完时,表示“请多多指教”。另外,重要的是使对方记住自己的名字,因此要对自己姓名的字,尤其是冷僻字,加以必要的阐说。
  常见的介绍规则是:
  将男士介绍给女士。通常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并引导男士到女士面前做介绍。介绍中,女士的名字应该先被提到,如:“王小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经理。”
  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
  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将后到者介绍给先到者。
  3.致意礼仪
  见面时,向对方致意,表示尊重的礼仪有很多种,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各有其特点和规范。现代见面时的致意礼仪,较通用的主要有:名片礼、握手礼、鞠躬礼、抱拳礼、合十礼、拥抱礼、吻礼,等等。以握手礼为例做一下相关介绍。
  握手礼。握手时要注意:若掌心向下显得傲慢,表现出有一种支配欲和驾驭感;若掌心向上则显得谦恭,伸出双手捧接对方的右手则更是谦恭至极了。
  握手时,通常年长(尊)者、女士、职位高者、上级、老师先伸手,然后年轻者、男士、职位低者、下级、学生及时与之呼应。来访时主人先伸手,以表示热烈欢迎和等候多时之意。告辞时待客人先伸手后,主人再伸手与之相握才合乎礼仪,否则有逐客的嫌疑。朋友和平辈之间谁先伸手不用计较,一般谁伸手快谁更为有礼。
  需要注意的是,男士和女士之间,绝不能男士先伸手,这样不但失礼,而且还有占人便宜的嫌疑。
  与同事沟通要“以心换心,以情换情”
  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初春季节,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反复阐述仁与礼。仁的内涵是爱人与修身正己,强调的是人格上道德的完善;礼指的是反映、体现出仁的行为准则,它强调名分与尊卑长幼。孔子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就是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仁”就意味着博爱。
  法国启蒙思想家强调:平等、自由、博爱。“博爱”实际上不仅是一种社会伦理,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让你人生更快乐的法宝。只有“博爱”的人,才能胸襟开阔,才能真正做到待人热情、友善和乐于助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工作中与同事的沟通时,要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换情”。
  不要总是抱怨同事对你不好,因为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你。
  管理者的沟通艺术
  不管你在公司的哪个部门工作,如果你处于管理者的位置,那你的工作内容就充满了丰富性和挑战性。这意味着你不但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且要对你的下属负责。因此,你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大多数沟通是建立在口头基础上的。要想把每一个命令、每一项建议都写下来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取的。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以口头方式发出的简单指令、请求或意见,被听者彻底地误解了。这是因为文字可以表达诸多不同的意思。而员工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智力与培训等因素,都可能对他们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领导对这种不良的结果感到非常失望,而员工却认为自己在忠实地遵循领导的指示行事,也因此十分不愉快。第五种能力 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合作成功的关键(3)
更新时间2010-7-9 13:52:55  字数:3715 如何避免这种误解呢?对领导来说,你每次告诉员工你期望的表现时,要强调结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方法上,为了做到这些就有必要掌握以下的要领:
  1.仔细考虑批示的内容
  领导必须认识到,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更高的“重要性”,这仅仅是因为对基层员工来说,他们代表着权威。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陈述与它所达到的结果是完全不相称的,管理层级或职衔越高,这个人所说的话就越重要。任何大公司的总裁都不会轻易发表评论。
  领导不仅要思考他们自己打算说什么,还要考虑别人会如何获得和理解信息,甚至还要想到接受者可能做出的反应。当领导与基层员工对话时,可以参照下面的做法:
  (1)我想要说什么?
  (2)这一信息应该告诉谁?多少人将会受其影响?
  (3)在传达信息时,我掌握可靠的事实吗?
  (4)如何最好地表述信息使听者能够理解?
  (5)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就获得信息吗?信息需要重复吗?
  (6)听者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他们会有不同意见吗?
  (7)需要对信息进行“包装”吗?
  (8)在下达指示时,是否还需要当场示范?为了进行这种示范需要做些什么工作?由谁来进行示范?
  (9)接受指示的人需要时间进行练习吗?要多长时间?
  2.注意谈话的方式和态度
  谈话的方式与内容同等重要。用粗声粗气或不愉快的语气传递信息时,听者的反应几乎是情绪性的。由此领导可以预料到听者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当你以这种方式讲话时,听者必定对你想传达给他的信息感到不快。
  语调与行为举止是重要的沟通工具。指令必须传达得准确、果断。对指令的执行必须毫无疑问。在传达指示时,员工应该得到一个全面的解释,要坦率,要允许提问,要听取不同意见,不要自以为是。对了解自己工作的有经验的员工给予表扬,认真思考来自员工的任何有意义的修改意见,以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指示传达到员工那里并被员工所理解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员工有足够的热情对待它们又是另一个方面。尤其在实行一套新程序或新系统时更是如此。领导必须认识到人们不愿意变化。他们喜欢熟悉的东西,变化是令人不舒服的。
  这就是为什么领导要在传达指示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永远不要在传达指示时感到歉意,试图对目前的状况进行改进是管理层的事。永远不要责备管理层进行的这些变革,因为这无济于事,员工把领导也视为管理团体中的一部分。领导必须采取的态度是把变革看成是必需的,因为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且它一定会更有成效。
  对于变革将如何影响到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工作的各个方面,员工有权从管理层获得解释,并尽可能使这些解释完整、全面。
  在传达口头指示时,领导还必须事先预料到下属可能做出的反应。他们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如何应对这些反对意见?如何把无聊的抱怨与合理的关心区分开来?是否某个人比别人的抱怨更多?如何让这个人在会议中处于“中立状态”?
  对领导来说,向员工灌输团队精神也很重要。在对员工做总结时使用“我们”而不是“你”的称谓。向员工征求如何实现目标的建议。领导可以通过亲身去做一些没有人愿意干的工作来表明自己对变革的积极态度。
  3.选择好谈话地点
  在传递口头信息时应该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传递信息?领导办公室是传递信息的最安全场所。这里是领导权威的最强象征。对于向下属传递信息来说,领导者选择办公室作为交谈地点是十分恰当的:新的指示、程序的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员工进行的批评等,都应在办公室进行。
  有些时候,领导可能希望相互之间的交流显得更随意些。在大厅或饭厅里碰到员工,向他发出你的信息或指令,就好像一切均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生的。
  当需要向很多员工传达指示或指令时,就需要使用会议室了。在工作区域外举行会议意味着会议不希望受到干扰。
  通过上面的做法,准确地表明你的期望,这样的沟通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会与难相处的人沟通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难相处的人,怎样同他们进行沟通呢?下面的建议对你会有很大帮助:
  1.面对脾气火暴者
  脾气火暴者是指那些暴躁易怒的人,这种人对于自己看不顺眼或自认不及自己的人,均认为应该施与一番教训,于是大声训斥对方,且态度恶劣、动作粗暴,对人极尽羞辱之能事,宛如父母在教训孩子一般。不过,这种难缠人物发脾气的时间通常极为短暂,一旦他们如同*般地宣泄愤怒过后,他们就会恢复以合理的行为对待别人。
  当火暴类型者开始对你发怒时,你应立即把一只手举起,手掌向着对方,就如交通警察截停来车一般,同时口中喊出:“停!”要知道,火暴类型者之所以发怒,通常是由于他们感受到威胁之故,而大声吼叫正是他们调整情绪的一种方式。你把手掌举起,是一种不具威胁意味的动作,有助于让他们改变待人的方式与你交谈。相反,若是你用手指指着他们,他们极可能感觉你企图向他们挑战,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导致他们愈加失控。
  当火暴类型者停止发作后,应给予对方一些调整情绪的时间,不久,他将会开始聆听你说话,并把焦点置于问题本身,采取成人对成人的方式与你共同讨论。
  2.面对独断专行者
  独断专行者经常表现出对别人充满敌意及侵略性的行为,他们就如坦克车一般,对于阻挡自己去路的障碍,都会加以摧毁,并一碾而过。他们利用自己高于别人的权力来威胁对方,逼迫对方接受不平等的条件。这种人往往权高位重,担负着重要的职务,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共同处理问题了。
  在沟通、谈判场合中,你若过于顺从这种类型的人,所达成的协议必然是“输—赢”的形式,而你自然是输的一方。想要避免这种结果,你必须向对方解释,在工作场合中,上下阶层人员间的健全关系应建立在“赢—赢”的方法之上,并提供一些例子作为说明,了解对方的上司是否也使用权力来压迫对方;随后,把讨论重点放在双方各自关心的问题上,同时强调对方此种“赢—输”的做法势将导致“输—输”的结果;最后,双方共同研究解决之道。
  因此,当别人对你的要求有欠公平、合理时,你无须表明你无法接受,正如对方换成自己时,也将不会答应。同时,向对方解释“赢—输”的方式最后终将使得双方都成为输家。一般说来,独断专行者均能接受这番解释,亦往往会改为较公平合理的态度。相反,如果你向他屈服,那么对方日后对待你的难缠行径必将变本加厉,直到你终因无法忍受而逃之夭夭。
  3.面对虚伪高傲者
  虚伪高傲者总是追求片刻的荣耀,而没有其他渴求。自己骄傲自大、摆架子,也无非是将“自我”抬高。对此,只要我们顾全他的虚荣心,即使他得到的是失败,他也不会认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如果这种爱虚荣的观念一旦在他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他那种渴求人家颂扬的心理就会迫不及待。只要有人对他颂扬和谄媚,对他来讲简直是不能抵抗的。这种人因过分地注重、珍视虚荣,养成了一种十分幼稚的习惯。内心既然有过分的虚荣,外部就难免夸夸其谈,他在夸耀自己的同时,必然表露和证明了他种种特殊的弱点。我们对于虚伪、高傲的人,应将他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起来,加以品评、判断,以明了他的真实情况。这样做很有益处:一方面可以免除我们的失望,另一方面也阻止他人的不良动机得逞,妨碍我们的事业。
  4.面对城府极深者
  城府较深的人,总是不愿让别人轻易了解其心思,知道其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保护自己,是深藏不露的人。这种人往往说话不着边际,对任何问题都不作明确的表示,经常是含糊其辞,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和这种人打交道,常常是很难沟通的。由于很难知道他们真正的想法,所以人们往往也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他们敞开,甚至对他们有所防备。
  城府极深的人,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他可能是一位工于心计的人,这种人为了在与别人打交道时获得主动,或者出于某种目的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而把自己保护起来。而且,这种人还总希望更多地了解对方,从而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周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种,他也可能是一位曾经经过挫折和打击并受过伤害的人。过去的经历使这种人对社会、对别人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敌视态度,从而对自己采取更多的保护。
  第三种,他可能对某些事情缺乏了解,拿不出有价值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从而以一种不置可否的方式、含糊其辞的语气与人交往,并装出一种城府很深的样子。
  显然,对于第一种人,你应该有所防范,警惕不要被之所利用并成为他的工具,不要让他了解你的底细。对第二种人,则应该坦诚相见、以诚感人。这种人并不是想害人,而是为了防人。所以,你对他不应有什么防范,为了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甚至可以无保留地对他敞开你的心扉。对第三种人则不要有什么太高的期望,也不必要求他提供某种看法或判断。
  总之,对某些城府较深的人,如果你不得不与之打交道,则应该真正对他们加以区分,看其属于哪一类人,然后确定自己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