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军用机场历史:金刚经开示(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59:05

金刚经开示(八)

(2010-07-03 17:52:22)转载 标签:

佛法

分类:智悲佛网

                   《金刚经》开示录

                        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经

                         堪布索达吉  传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十九节课

《金刚经》中的问答都是前面作为立宗,后面作为推理的根本因,以这种方式来宣说。今天继续讲: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昨天说听闻受持《金刚经》的人没有四相,为什么没有四相呢?现在就讲这个道理:因为这四相在实相中不存在,通过闻思修《金刚经》,就会通达这种本意。

依靠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真实的我相肯定不存在,如果没有我相,其余三相也无法安立。当然,这是一种胜义谛的观察,在世俗谛面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可以假立的。《楞伽经》中讲:“诸法世俗生,生于无自性。”我们所见所闻的诸法,全部是世俗的成分,但在胜义中根本没有这些相。

只要通过推理了知我相不存在,人相、众生相也不会存在,因为如果见到了一个法的空性,那就是见到了一切法的空性。倘若没有人相和众生相,怎么会有他的寿者相呢?因此,四相究竟而言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证悟了实相。六祖说:“无此四相,是名实相,即是佛心(佛的智慧)。”六祖是大证悟者,他的语言虽然很少,却有极大的加持和不共的教义。通过听闻和修持这种般若法门,我们的相续中也定会生起如是之相。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为什么诸法的实相是究竟的胜义谛呢?因为离开了一切诸相,就是真正的佛陀。”

一切诸法的本性远离四相,而远离了四相就是佛陀。当然,在众生的迷乱显现前,释迦牟尼佛有相有色,上师也是有相有色。今天很多人早早就去拜见法王,认为看到了法王,就是看到了真正的上师。但我想真正的上师应该是自己的心,执著相状不一定就能证悟,远离一切有无戏论的相才是真正的佛,世亲论师说:“如来离诸相,我等学如是。”

关于此理,汉地禅宗有一则公案:某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他跑到大殿里对着佛像小便。老和尚见后呵斥道:“世界这么大,你为什么非要对着佛像小便?”小和尚回答说:“十方三世、东南西北、上下左右都有佛,而且一尘刹有尘数佛,你说我应该对着哪里?”老和尚顿时为之语塞。

藏地根登群佩大师在拉萨时,有一次遇到几位黄教的格西找他辩论,他看到他们时,故意把佛像拿到前面,用烟袋锅在上面敲。格西们见后特别不高兴,说:“你对佛陀如此不敬,连皈依戒都没有了。”根登群佩大师反驳道:“一切万法皆无相,佛陀又在哪里?……”由此二者展开激烈的辩论,后来黄教格西失败了。事后他们在拉萨的街上说:“我们学了二十多年的辩论,竟然败在那个宁玛巴老人的手下,不但承认在佛像上敲烟袋锅没有过失,而且不得不承认此举有功德!”

可见,实相中并不存在一个实有的相,《中论》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如来超越了一切戏论,但愚痴的凡夫却往往执相不舍。其实,真正的实相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远离一切戏论,这就是佛陀的密意。表面上,上师在众生面前是世俗之相,但上师实则是自己的心。佛也是同样,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心又离一切戏论,离一切戏论就是法性,什么时候证悟了这种境界,就是真正见到了佛!

第二十节课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须菩提对佛陀陈述了以上道理之后,佛很高兴地赞叹说:“你说得对,一点也不错。佛陀在世的现在或涅槃后的将来,在这个世界上,若有人听到《金刚经》后,不惊讶、不恐怖、不畏惧,那是非常稀有的。”

佛陀非常满意须菩提证悟的甚深空性,并授记在将来末法五百年时,有些人前世因缘具足,在大乘善知识面前闻受般若空性,听到人无我的法门时“不惊”,听到法无我时“不怖”,听到人法二无我时“不畏”,这样的人确实非常稀有。据嘎玛拉西拉的观点,不惊指听闻方面,不怖指思维方面,不畏指修持方面,这种人肯定在无量佛前积累过资粮,今生善缘善根成熟,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

在座的很多人应该是大乘根基吧,因为你们听到了空性法门后不害怕。当然,这里的害怕并不是怕魔鬼或怕坏人,而是对大乘空性无法接受,认为不应理。以前我去泰国时,有一次他们让我演讲,之前一位法师好心提醒我,最好不要讲中观或空性方面的法,不然下面的人可能会有一些看法。所以我在演讲时特别注意,一提到空性就马上“保密”,但后来他们还是提了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我也不得不回答。从当时那位法师的话语中,可以推测出有些人对小乘空性有很大的执著(泰国一部分是学大乘,一部分是学小乘)。

一般来讲,有智慧的人对空性不会恐怖,从没有接触过空性的人也不会恐怖,只有中间那部分人会恐怖,如《四百论》云:“愚闻空法名,皆生大怖畏;岂见大力者,怯弱不生畏。”以前有两位持戒清净的修行人去拜访阿底峡尊者,尊者首先为他们传授了小乘人无我的法门,他们听后喜不自胜,然后尊者又为他们宣讲大乘般若法门,他们听后惊恐万分,请尊者切莫如此宣讲。当二人听到尊者诵读《心经》时,忍无可忍,捂住耳朵夺路而逃。因此,对大乘空性法门不生恐怖的人非常难得。

如今的社会上,各种邪说相当兴盛,大家有缘接触听闻到空性法门,这是非常有福报的。为使此正见在相续中得以稳固,大家平时应该多多串习,经常看一些中观空性方面的书。否则,空性智慧在我们凡夫的相续中非常微薄,偶尔闻思后生起一两次,几个月不串习、不思维的话,这一点正念很快就被分别念遮蔽无余、逐渐消于法界了。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上面说无论是什么人,若能真正接受空性,则是第一稀有之人。为什么空性如是殊胜呢?佛告诉须菩提:“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在这个世间上,不管是六波罗蜜还是十波罗蜜,最殊胜的波罗蜜就是非波罗蜜,非波罗蜜即智慧波罗蜜,它无法以言语、思维、分别念来表示,不是一般的世俗法,而是远离一切戏论的胜义智慧。所以,佛陀说这是第一波罗蜜。

在词句上,义净、唐玄奘的译本与藏文比较相似。这些译本当中都说:“般若波罗蜜不仅仅是我(释迦牟尼佛)说非常殊胜,无量诸佛早就共同承许,这是最殊胜的波罗蜜。”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切诸佛的密意,《智慧品》中云:“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布施、持戒等五度,全部是佛陀为了智慧度而广说的,智慧度相当重要,它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入中论》云:“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圣果。”尽管智慧度在胜义中非波罗蜜,但在名言中,诸佛菩萨说智慧度是所有波罗蜜中最殊胜、最为第一的。

我前不久也讲过,佛经不像论典那样层次分明。比如在论典《入中论》中,首先讲一地菩萨的境界,接着讲二地菩萨的境界……条理井然有序、非常清楚。但佛经就不一样了,里面的内容就像我们平时摆龙门阵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正在讲布施度时,会突然出现安忍波罗蜜;讲安忍度时,又会讲到布施波罗蜜。大家应该注意这一点。

下面是讲安忍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佛告诉须菩提:“如来在诸多佛经中说,忍辱波罗蜜,并非实有的忍辱波罗蜜,只是名言中假立为忍辱波罗蜜。”

翻开《白莲花论》,佛在因地修道的过程中,历经无数次修安忍的苦行,但以胜义智慧来观察,没有能安忍的人,也没有所安忍的对境,更没有安忍的方法,如《十地经》云:“若彼三轮无所得,并毫无执著,以无漏的智慧摄持忍辱度回向之善根,即是出世间无漏的波罗蜜多。”当然,在众生的迷乱显现前,安忍度圆满的三地菩萨将身肉割下来,布施给众生,可以说是一种安忍度,所以佛陀在名言中有安忍,但在胜义中没有安忍,这是最殊胜的安忍之法。

作为一个学菩萨行的人,应当通达三轮体空的本义,只有通达了空性,才能忍受一切痛苦。否则位子被抢了、房子被占了、在龙泉打不到水就生嗔恨心,说明你没有观空性,还没有达到安忍波罗蜜多的境界。如果观了空性的话,龙泉水不存在、水桶不存在、喝水的人也不存在,有什么好生气的!

佛陀在因地是怎么样修安忍的?而我们呢,动不动就对别人不满,常为了一点区区小事就大打出手,真是值得惭愧!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境界很不错,平时总喜欢夸夸其谈,可是一旦遇到小小的违缘,或者和金刚道友发生矛盾,嗔恨心就非常厉害,所谓的“证悟境界”就现出来了。

在我们藏地,有一种红色的虫子,牧民小孩喜欢故意去惹它,将它放在太阳下滚来滚去,它特别生气,一会儿就气得爆炸了。有些道友会不会也是这样呢?稍微惹他一下,就把自己气炸了,那我们干脆把他的尸体送到尸陀林吧!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胜义中根本没有四相,为什么呢?佛以亲身经历来告诉须菩提:“往昔我是忍辱仙人时,歌利王割截我的身体,我当时并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在昔日是忍辱仙人时,有个国王叫歌利[6],恶逆无道。一日,他和王妃等眷属去森林中打猎,休息时国王在花园里小憩,王妃们就到森林深处去采花。她们无意间发现一位仙人在坐禅,便对仙人生起信心,围坐在他面前求法。仙人觉得王妃们很可怜,为了断除其贪欲,遂对她们宣讲佛法。国王醒来后不见王妃,四处寻找,发现都在仙人身边,他非常生气,厉声质问:“你是何人?”仙人平静答言:“我乃忍辱仙人。”“你为什么和我的王妃在一起?”仙人说:“我的心很清净,无有任何染污。”国王问:“你若没有染污心,是不是得了阿罗汉果?”“没有。”“你是否得了阿那含果?”……如此一一问四果后,仙人谦虚地说:“这些果位我都没有得到。”国王怒道:“你既未得圣果,谁会相信你们之间清清白白?你住在这里到底有何企图?”尊者诚实答言:“我于此欲修安忍。”国王立刻拔出宝剑,气势汹汹吼道:“那我倒要看看你会不会安忍。”说完,即以利剑把他的身体一块块地割下来,可仙人没有对国王生起一念嗔心。天人对恶王的暴行非常不满,从天上降下沙雨,国王见后很害怕,在仙人面前忏悔,仙人以悲心发愿道:“我将来成佛时先来度化你。”后来天人问忍辱仙人是否后悔,仙人说一点也不后悔,并以谛实语令身体恢复如初。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五比丘之一的陈如尊者就是歌利王。

下面讲为什么没有执著之理: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佛说:“假如我往昔没有证悟空性,歌利王用宝剑割我的身体时,定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了这四相,必对歌利王生起极大的嗔恨心。正因为我没有生嗔恨心,可知我当时已经通达了安忍波罗蜜。”

《释量论》云:“若有我执他,因执自他故,生起贪嗔心,从而生诸过。”意思是说,如果有了我执,就会执著他人,有了执著自他的心,自然生起贪嗔之心,产生一切烦恼等种种过患。《宝鬘论》中也说:“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造业,从业复受生。”佛陀由于没有“蕴执”,所以就没有我相,继而远离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断除了贪嗔等烦恼。

佛在因地时若有四相的执著,肯定会对王妃生贪心,对歌利王生嗔心,但他并未如此,由此可证明在他相续中存在空性智慧。下面也会讲一些闻思空性法门的重要,没有空性摄持的话,凡夫的贪嗔等烦恼压也压不住、埋也埋不了,生起来时非常难受,而一旦有了空性的甘露,烦恼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


[1] 受持:汉地有些讲义把“受”和“持”分开讲,受是完全领悟,持是经常忆念。

[2] 究竟通利:圆满精通了《金刚经》的所有道理。

[3] 之所以要取名字,炯尼夏智大师说,是为了与外道的论典区分开。

[4] 按萨迦派的观点,佛地智慧——果般若是最究竟的般若,道般若和文字般若虽然并不究竟,只是相似的般若,但也可称之为般若。

[5] 色身分为报身、化身,释迦牟尼佛是殊胜化身,具足三十二相。

[6] 歌利:梵语,野蛮粗暴之义。

第二十一节课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告诉须菩提:“我还回忆过去做过五百世的忍辱仙人,在那些时候,我都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大家记得吧,法王如意宝给我们讲过《白莲花论》,每次讲到佛陀因地修安忍时——对怨敌的安忍、修法的安忍、舍弃身体生命的安忍,经常在课堂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可惜的是,当时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有时候上师哭了很长时间,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有第二天早上我给大家讲解时,你们才知道上师哭的原因。

佛陀在因地时当过很多世的仙人,仙人的名字都叫忍辱,每一世都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对昨天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那么,歌利王的公案与此处忍辱仙人的公案是不是一个呢?汉地的有些法师认为是一个,藏地的炯尼夏智也赞同这种观点。但如果分开的话,歌利王时代的忍辱仙人与具诤国王时代的忍辱仙人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公案,只不过故事情节大致相同而已,就像《百业经》的许多公案一样。

《贤愚经》中记载:印度鹿野苑有位具诤国王,性情野蛮粗暴。一次他携王妃仆女一起去打猎,因感疲倦就到林中休息,王妃们继续游玩。在一个寂静的花丛中,她们看到一位仙人,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供养仙人鲜花、水果,在他面前恭敬祈祷,仙人也给她们传授了殊胜的妙法。国王醒来后不见王妃与眷属,即刻生起嗔恨心,开始持剑四处找寻,最终在林中见她们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他面露凶色地问仙人:“在此无人之处,你单独与女人说话是什么道理?”仙人回答:“我在为她们传授解脱的甘露妙法,未做任何非理之事。”国王蔑视地说:“你是否已得四无色及四禅定诸境界?”“没有。”“既然没有这些境界,凭什么敢与女人在一起?你到底有什么境界?”“我有不害众生的安忍境界。”“你真能安忍吗?”“能。”国王挥剑砍下仙人的两只手,问:“你现在还能不能忍?”仙人答:“能。”国王又割下仙人的脚、耳朵、鼻子,仙人皆安然受之。

此时仙人的五百眷属以神通从空中飞来,天人也降下冰雹灾害惩罚国王,国王生起极大的恐怖与后悔,在仙人面前作忏悔。眷属们问仙人有无后悔之心,他回答说:“我没有丝毫后悔,若我所言真实,愿我身体恢复如初,否则不要恢复。”言毕,以真实语的加持力,仙人身体果然恢复如前,同时他发愿道:“今天国王用宝剑割我的身体,愿我成佛之后,用智慧的宝剑斩断他的无明烦恼。”当时的具诤国王,即为后来之陈如尊者。

在这里,鸠摩罗什翻译的是“又念过去”,“又”字也说明了两个公案是不同的,但汉地的部分讲义中不是很明显。现在讲《金刚经》的人非常多,能依文解义的人相当少。过去的大成就者,如六祖、憨山大师,虽然在文字上表达得不多,也没有广泛引用教证,但一两句话就能如实地道出《金刚经》本义,这是大成就者的境界。可是后来的有些大德,宣说的内容似乎和原文没什么关系。听说你们很多人念《金刚经》十几年了,研究《金刚经》也有十几年了,希望这次学习之后,应该好好地思维一下。

释迦牟尼佛过去做五百世忍辱仙人时,皆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反体。比如说,一地菩萨是布施度圆满,讲布施度时,要从布施的角度说怎样远离四相;三地菩萨是安忍度圆满,讲安忍度时,要从安忍的角度说怎样远离四相。详细解释的话,每一个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但在这里不广说。总之,佛陀是忍辱仙人时早就远离四相了,要不然一定会生嗔恨心的。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入行论》中说:“往昔如来如何发心,我也如是发心。”往昔如来修安忍波罗蜜时,别人用刀割他的身体,他都不生嗔恨心,我们学如来教法的人,也应该像如来一样。但这一点能不能做到呢?很多人不要说用刀子割身体,就算稍微碰他一下、瞅他一眼,他也会立即不高兴,尽管每天的发心偈念得好听,但却口惠而实不至。

这里佛告诉须菩提:“作为一个菩萨,应当远离一切相,发无上圆满正等觉的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当产生一个无有所住的心。若心有住,即非真正的所住。”

没有学过中观的人,觉得这里有点难懂,但学过中观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此处佛陀把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结合起来告诉我们,应在不离世俗菩提心的基础上,发起胜义菩提心。这种胜义菩提心是无上正等觉之心,它远离一切相,既不住于色,也不住于声香味触法。若有一点所住的话,则不是真正的发心了。

佛陀依靠如是殊胜之心得以成就,我们作为随学者,也应发起远离一切戏论的心来利益众生。即名言中利益无边众生,众生怎么损害自己,也不产生嗔恨心;胜义中是能所双亡、三轮体空的菩提心,不住于任何一个法,“应生无所住心”。这样的菩提心不为物转,唯一安住于万法的实相中,与如来的境界等同,《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归纳而言,佛陀为了利益无边无际的众生,世俗中修过安忍波罗蜜,胜义中安住于无所住的智慧境界,后学者也应该这样做。希望在没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修一点安忍,这确实很有必要。昨天上师如意宝在四众弟子面前发愿:“即使众生用各种手段加害我,我永远也不害任何众生。”这是修行人最究竟的誓言。我在《悲惨世界》的结文中也说:“愿我生生世世中,宁可转生乞讨者,切莫成为屠夫等,危害有情生命者。”我们最好不要变成损害众生的人,所学的法应该在实际行动中起一点作用,假如天天口头上说“往昔如来如何发心,我也如是发心”,但心里常常恨这个、恨那个,这种发心又有什么用呢?假如越学佛法,心越坚硬、越难以调化,那一切都白学了!

总之,我们应当发无上的胜义菩提心,不执著任何相,同时利益世俗中如梦如幻的众生,对他们修安忍波罗蜜。唐代永嘉大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正在专注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专注的,正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也没什么可执著的,应该生起这样的智慧。

“住”可以解释为执著。凡夫对任何法都有执著,但如果通达了空性以后,无论对有实法、无实法都不会有所住了,此时,诚如寂天菩萨所言:“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释迦牟尼佛引用教证来说明这个问题。诸佛在般若经中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真正的布施,不会对色法起执著,这是三轮体空的圆满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也应以三轮体空的方式进行布施。”

不管是布施还是安忍,菩萨都应安住于三轮体空的境界。在名言中,为了利益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菩萨应该作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当然,无畏布施包括对甚深空性的安忍,否则不仔细观察的话,就会认为“前面正在讲安忍,突然又讲起布施来,这是怎么回事?”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六度中无论是安忍的相、还是布施的相,名言中可以是如幻如梦的显现,但以胜义智慧来观察,这些都不是真实的相。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在没有观察时,茫茫的轮回大海中有无量众生,但如果真正去观察,一切众生并不是众生,众生的本性与佛无二无别。《入行论》云:“众生如梦幻,究时同芭蕉。涅槃不涅槃,其性悉无别。”意思是说,世间上的一切众生,毕竟不生不灭,众生现象如同梦幻一样,以理推究时如芭蕉般无实,涅槃与不涅槃在本性上无有任何差别。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刚才说胜义中一切法皆不存在,众生毕竟不生不灭,那这种说法合不合理呢?对此疑问,佛告诉须菩提:“如来不像凡夫一样,他的语言绝对可信,有充足的证据。”

任何一法在本性上是空性,无有丝毫实质,而于名言中如幻如梦,此乃如来的金刚语,是完全可靠的。如来的真实语,在《释量论》第三品中讲得比较广,论云:“无因不说妄。”佛之所以不说妄语,因为他已断除了妄语的因——贪嗔痴等烦恼。

〖真语者〗:按世亲论师的观点,指名言中佛所说的法真实不虚。譬如因果轮回、须弥山的高度、千差万别的世界、人的生老病死、地狱的寒热痛苦等,世间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都无法准确知晓,最多只是一种推测,但佛却能现量照见,并如理宣说。

〖实语者〗:是从胜义角度来讲的,在法界实相中,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的万事万物,如来全部抉择为空性,没有一个不空之法,这就是实语。

〖如语者〗:如来在第三转法轮中抉择,尽管万法本体是空性,但如来藏并非不存在,光明与空性恒常不离的如来藏在每个众生相续中都有,这种现空无二的真理非常可靠,故从真如方面而言叫如语者。

〖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为引导众生而宣说种种法门,每一种语言都有不同的密意,从成佛至涅槃之间从来没有一句欺骗的话语。凡夫经常喜欢打妄语,这对众生不利,对自己也不利,而佛陀所说的句句属实,暂时或究竟都在利益众生。

〖不异语者〗:佛陀转法轮时说同一句话,饿鬼听到的是饿鬼的语言,人类听到的是人类的语言,各民族听到的是各自的语言,这些语言的本性就是为了众生解脱,暂时令其获得善趣安乐,究竟种下善根而成就佛果。因此,佛陀的语言是最究竟的。

在这个世间上,唯有佛陀说的话完全真实,因为他已彻见了一切实相,能在一瞬间将万法通达无余,故陈那论师说:“一切诸所知,如一刹那间。”《四百论》亦云:“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