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广播电视 出版社:吴伟:我亲历的8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14:45

吴伟:我亲历的8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2)

发布时间:2011-10-21 11:05 作者:吴伟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十三大以后,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一共抓了多少工作,我大概给大家罗列一下:


  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党内民主方面的改革。这方面的改革不是十三大之后,而是十三大之前就开始了。为什么?因为五年一次党代会,如果错过十三大之后就得是十四大再实施了,所以十三大就开始实施。这里最主要的几个问题,一个是差额选举,邓力群给差掉了。这件事在党内有重大影响,而且作为一种体制上的程序上的重大的变化,是人们都看得见的。党内民主方面还有一个重大措施,十三大以后的第一次政治局开会,就提出来要建立政治局和书记处的议事规则和会议规则。过去在十二届政治局期间,常委很少开会,小平、陈云、李先念、胡和赵五个常委基本一年开不上几次会,也见不到几次面,这就不是一个制度化的体制。十三大紫阳担任总书记以后,第一次会就通过了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书记处的议事规则和会议规则,确定每个月召开一次政治局会,每周召开一次政治局常委会,每月开的政治局会要发消息,新华社要发公报,提高政治透明度。


  做的第二个事就是抓党政分开。其中有几个重大举措:


  第一,就撤销党组,从上到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部门当中全部撤销党组,这件事到89年初,国务院机构还有7个有党组的,其他已经全部撤销,而且这7个也在撤销之列。这是对于整个体制上的冲击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冲击是极大的。


  第二,也是党政分开方面,开始了企业党委属地化,企业、大学、各个事业单位、基层党委属地化管理,就是要打破党内过去那种纵向条条块块的管理方式,比如这个企业是一机部管的,党委就是一机部直管,现在要把这个条条割裂开,直接削弱企业常委对企业运行的干预能力。


  第三,是关于企业党委的作用改变,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党委只起到监督保证作用的问题。这个也是彻底削弱了企业党委的权力和作用。


  第四,提出了要改造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方面引起的风波极大。


  这是当时在党政分开方面做的几项重大工作。我在这儿说很容易,实际做起来,从人事上怎么划分等等这种关系极其复杂,阻力也特别大,因为要动人就涉及到利益关系。


  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机构改革,这个都是已经公开的,第二年召开了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这个我就不再说了。


  第四个方面进行的就是干部制度改革,我们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彻底摒弃所谓党管干部的说法,实现用人的管人,不用人的就别管人。过去有个传统说法,叫做“党管干部”,组织部对干部层层直接管理,一直管到哪一级,具体哪个干部的调配、考核、使用,都是组织部说了算。


  造成管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管人。十三大提出,党对于干部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党的领导总体上说就是政治领导,党对干部工作领导也是政治领导。


  提问:等于你们要把组织部给撤了?


  吴伟:也不是撤了,现在叫你把党管好,国家机关干部的调配,本来就和组织部关系不大,既然新成立了人事部,人事部就应该管国家公务员,这边加紧拟定国家公务员法,要把公务员的政务官和事务官分开,这个没有实现,阻力很大。形式上《公务员法》通过了,但是和原来设想的有很大差别。


  哦,还做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关于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方面的调研,也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在地方做了一些试点。


  上边讲到的这些东西,都是在十三大之后做的。当然,做的事情很多,我一时也列不了那么具体。当然,89年以后,上边讲到的改革全面倒退,剩下的就不多了,而且是进一步,退两步,这就是后话了。


  李伟东:你刚才讲的都是重大信息。这次请吴伟来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在讲民主和改革,80年代我们曾经做过什么,包括这件事情本身的复杂程度,到底从哪里着手,假设要进行党内民主化改革的话,有这么多复杂的问题在操作,而且当年已经思考了很多问题,这都是宝贵财富。


  秦晖:我们现在搞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好得多,其实是在恢复斯大林体制的内容,比如企业内实行一长制,本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就是这样子,苏联在企业内没有什么专职党务机构存在,包括企业的党支属地化领导,苏联一直是这样的。这在中共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很难搞的内容,让人很难理解。


  吴伟: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分步走,我先走这步,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能解决什么就解决什么,经过一次党代会、两次党代会,四次到五次党代会,比如说走到现在,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是不间断的搞二十多年……


  张木生:我觉得很有价值,政治体制改革要比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渐进,就这个结论。


  秦晖:当时的话,厂长要跟书记汇报的,书记说了算,我当过书记也当过厂长,改革阻力是很大的。


  吴伟:现在企业保留下来了,事业单位、大学全部复辟。


  秦晖:有的大学是校长强势,有的大学是书记强势。


  吴伟:我们的想法就是进行四五次党代会,每次党代会向前走一步,提出一些措施,改,每次党代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现在如果不间断的话,我认为远远不是这个样子。


  张木生:我们的老师,老杜和邓小平最后一次谈话,如果要实行了,大不一样。要搞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会。


  吴伟:这个当时都谈到了,工会、农会等。


  张木生:老邓说你的设想很好,你先搞几个省试点,看两年,如果行得通,老杜非常明确,说职能是什么,就是代表基层农民的话语权进行谈判,协商对话。老邓说了你试两年,如果行就全国推广。


  杨帆:据我了解,80年代的政治改革远远超过你说的这些东西。你说的这些东西基本都没有实行,赵紫阳就下台了,这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之前胡领导的还有另外一拨人,涉及的东西也很多。而且在当时,据我听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设想是通过严家淇他们也送给中央,通过要和台湾统一,统一祖国,实行联邦制的话,同时推动中国的民主。


  吴伟:在我们内部没有这样的讨论。


  杨帆:已经报到邓那儿去了。


  张木生:这个有。


  杨帆:那个说的是让台湾一步,形式上来个对等,以联邦制的形式成立一个新的共和国,这样的话,这实际上就解决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内部民主制度问题。


  张木生:这在毛原来的设想里早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为什么?毛说了,它的意义就是将来和台湾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杨帆:当时一个是因为那次风波的出现,一个是由于蒋经国突然死掉,所以这事就吹了。还有在基层其实大量的民主,一个就是蛇口,蛇口推进到了连续七年选举工业区的管理委员会,每年选一次,如果你不够半数,就撤你的职。七年以后的情况,整个政治全都公开化了,而且每个委员没有落选的,水平提得很快,那些人确实水平很高,怎么选老是那些人,后来觉得有点烦,说选来选去,现在叫做信息不对称,实际上就是说这个选举制有效地促使了干部水平的提高,我见过他们那些人,确实每个人水平都很高。那个时代的民主实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