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普查报告:五百金身罗汉图(321-34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9:08:09

五百金身罗汉图(321-340)

第叁佰贰拾壹尊:顿悟尊者 顿悟尊者,即南北朝名僧道生(355——434)又称竺道生。东晋时之《涅槃经》学者。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铜山),俗姓魏,又称直往菩萨。   尊者从竺法汰出家,故以竺姓。十五岁,即登讲座,宿学名士亦莫能抗御。二十岁,受具足戒,讲演之声誉遍于天下。初住建业龙光寺,后入庐山幽栖七年,师事慧远,博研经论,复至长安受鸠摩罗什之教,时称罗什门下四杰之一,义熙五年(409)归复建业,主张“阐提成佛”,“顿悟成佛”说,教界为之哗然,其他之涅槃学者亦排斥之。遂再度栖隐庐山,他曾似顽石为徒,宣讲自己的学说,群石肯首欢跃。“道生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即出之于此。直至昙无谶之《大般涅槃经》流传至建业,众人始叹尊者之卓识。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此外,提倡四种法轮说,予后世之影响极大。,宋元嘉十一年入寂,世寿八十。弟子僧瑾,道猷等继续倡导顿悟之义。

第叁佰贰拾贰尊:周陀婆尊者  周陀婆尊者,古印度僧人,或即十六罗汉之注荼半托迦。   据说,其母本为富贵长者之女,与家奴私通而有孕,遂逃他国。在途中临产生下二子。大的叫“半托迦”,意即“大路边生”。小的叫注荼半托迦,意即“小路边生”。尊者或即后生者,故名小路。愚钝无比,归依佛法,出家为僧后,刻苦修行,终成阿罗汉果   周陀婆,又作周陀,汉译为不乐、小路。亦译作蛇奴。《嘉祥法华义疏》卷九曰:“周陀者,翻而不乐,又云小路。”《法华玄赞》卷八曰:“周陀,此云蛇奴。”此尊可与第77尊周利盘特、第498尊注荼迦尊者同尊,可互参。

第叁佰贰拾叁尊:住世间尊者 住世间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尊者己经历了无量数劫的修行,具有了成佛的品行与功德。本可以升往天界佛国乐土,然而甘愿长住世间,教化众生,使十方世界皈依三宝。尊者具有四身:圆镜智品显现法身,以饶益佛界众生;平等智品显现报身,以显益尚在世间修行的弟子;成事智品显现化身,以救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间六道及一切有情,使之脱离苦海,转生净土;观察智品则应机说法,根据众生贤愚情趣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说导化。

第叁佰贰拾肆尊:灯导首尊者 灯导首尊者,即导首菩萨。《佛名经》所列应当礼敬归命的十方诸大菩萨之一。佛法如灯,导引众生不至于迷航,故以为名。   佛教认为人生在凡夫地,总有无量罪过,若不及早忏悔,死后就会堕入地狱,受种种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若能及早回头,皈依佛法,受持并念诵导首菩萨名号,诚心悔过,则可灭罪增福,往生净土。尊者熟谙佛法,自性清净。能以佛法导引迷茫众生脱离苦海,超生佛土,犹如破除迷雾的指路明灯。自性洁净之众生,若能受持并赞叹尊者,可得现世安稳,于未来世则可得无上菩提。

第叁佰贰拾伍尊:甘露法尊者 甘露法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甘露,譬喻如来之教法,如来清净,长养众生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法华经·药草喻品》:“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十地经论》卷二:“如病思良药,如众依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甘露可滋润干涸的田野,使作物生长;如来之教法如甘露,可使人离烦惑见道。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   尊者为求解脱,曾酿造甘露不死之药,饮后身轻不老。虽长生不死,但仍为世间烦恼所困忧,遂继续寻找获得永恒解脱之道。后皈依佛教,勤修佛法,悟得证果。视佛法为甘露法,胜过一切外道邪说,其功效非仙药所能比拟。尊者遵从佛祖教导,不辞劳苦,广宣佛法,降甘露法雨以普救众生,功德圆满,终获证果。

第叁佰贰拾陆尊:自在王尊者 自在王尊者,即自在王菩萨。   据《维摩诘所说经》载,尊者曾参加佛陀的毗耶离庵罗树园和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举行的法会。《自在王菩萨经》载,尊者曾向佛陀请教如何能得大自在:“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大乘法中得自在行,而能为人演说此法,以自在力,摧伏诸魔增上慢者及诸外道有所见得诸贪著者,令住大乘,具足大愿,成就戒行,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佛陀为之说法,他欢喜受持,经过长期刻苦的修行,大智本行悉皆成就,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声名高远逾于须弥,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为大医王,善疗诸病。

第叁佰贰拾柒尊:须达那尊者 须达那尊者,佛祖的前世身,转生为湿波国太子。   尊者自幼施善,修佛教布施行,曾将国家所有珍宝,包括国宝大白象施于敌国。其父将他流放国外,以使其改过。见众生能藏痛苦,将所有财产,连同自己的孩子也一起施舍给穷因赢弱之人。天神为考查其是否真正乐施好善,化身为一婆罗门僧,将其妻子讨走,他亦毫不后悔。天神行七步后又将妻子还给他,帮他成就善良的愿望。父王闻知,将他接回本国,并赎回他的两个女儿,使其全家团聚。敌国国王闻知,亦回心向善,送回白象,两国和好,从此百姓吉祥安乐。

第叁佰贰拾捌尊:超法雨尊者  超法雨尊者,即法雨菩萨,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北本《涅槃经》卷二:“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   据《佛说决定总持经》载,尊者曾参加佛陀在罗阅祗耆崛山中举行的法会。他智慧通达,揽摄法藏,洞察众生心意,善于因势利导,指迷解惑,如细雨滋润众生心田。《法华经·普门品》曰:“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第叁佰贰拾玖尊:德妙法尊者 德妙法尊者,即三国名僧康僧会。康居国(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人。德谓德行或功德,妙法谓佛法。德妙法意谓德行增长,功德圆满,妙尘可得。   祖居印度,随父航海贸易,移居交趾(越南中北部)。父母早亡,矢志学佛。尊者出家以后,不为俗情所扰,刻苦修行精通三藏,天文谶纬、占卜诸法,无不知晓。尊者坚持不懈,因而获得证果。赤乌十年(247),至东吴都城建业(南京),弘扬佛法。吴主孙权喜道术,与他交谈后深厅佛法之精妙,乃创立建初寺,命其于寺中译经传法,此乃江南佛寺之始,他于寺中译出《六度集经》《杂譬喻经》,又注释了《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等,还初步将梵语介绍到汉地,晋太康元年(280)示寂。他是早期较系统地在汉地传播佛法的著名僧人。

第叁佰叁拾尊:士应真尊者 士应真尊者,即罗摩阿罗汉。应真,阿罗汉之旧译,《出三藏记》卷一曰:“旧经无著果,亦应真,亦应仪,新经阿罗汉。”即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   据载,尊者原为憍萨罗国国王达萨拉塔之长子,为遵守父王之诺言,放逐南印度森林中十四年,随行之妃子私多为魔王所劫掠,因而此起战争。后得猴神哈奴曼之帮助,夫妻团聚,返憍萨罗国为王,后皈依佛法,十分虔诚,广植福田,终证阿罗汉果。   尊者还系古印度文学作品大叙事诗《罗摩耶那》之主角。印度人视尊者为民族英雄,据传为毗湿奴神之第七次化身,因受诸神之托,乃诞生地界以降伏恶鬼。为广受膜拜之人格化神。印度教中有一罗摩派,认为只要对罗摩有绝对归依之热诚,必定能得解脱。

第叁佰叁拾壹尊:坚固心尊者 坚固心尊者,或即坚固意菩萨,音译涅里荼地也舍也,系密教胎藏界地藏院之第八尊,介于除盖障菩萨与持地菩萨之间。坚固心,指崇信佛法而不动摇。   尊者尊重诸佛,爱乐佛法,通晓经论,遭受逼迫而忍辱屈辱,能不恼不瞋。是佛教普通僧众的功德海,偷生通往清净乐世的引路人。无论在何时何处,尊者都能用智慧去开悟众生。看到孤儿,心中便生慈悲心;看到外道,便为他们误入歧途而悲哀;看到他人享有荣誉而高兴则心生欢喜。在永无尽头的修行中。不知疲倦,奋勇精进。尊者利益众生逾越其他诸尊,故密号超越金刚。   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持开敷莲花,花上有火焰乘载羯磨金刚。左手握拳向上置膝上,坐于赤莲花上,表示内证坚固不坏。三昧耶形为莲上十字金刚。   坚固心尊者又作坚固惠菩萨、坚固菩萨、坚固深心菩萨、坚意菩萨。

第叁佰叁拾贰尊:声响应尊者 声响应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佛祖之声,有如空谷回音,绵延盘旋,经久不息,可发聩振聋。使人豁然顿悟。   佛教为了使众生了悟万法皆空,以“十缘生句”作为比喻,其第六曰“响”,即空谷回声。人立于谷底。大吼一声,便会有许多吼声从四面响起,这些回声似乎真实,其实究竟本无所有,正如镜影水月、梦中幻象、海市蜃楼一般,他因听到空谷回音而豁然顿悟,证成正果,他佛学高深,以此譬喻众生,希望众生俱获解脱,析理透辟,声如龙钟,扣人心弦,众生听了,无不归依。

第叁佰叁拾叁尊:应赴供尊者 应赴供尊者,或即佛祖。应供,音译阿罗汉、阿罗诃。为佛十号之一。又作应真、应。指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尊敬者,亦即应受人天以种种香、花、璎珞、幢幡、伎乐等供养者。《禅苑清规》卷八:“僧为佛子,应供无殊,天上人间,咸所恭敬。”应供者即佛。应赴供,指即将成佛。   尊者使未度者度,未解者解,未安者安,未涅槃者涅槃。他平常不动,只要举足动步则使众生受益。南行七步,作众生最上福田;西行七步,使众生长寿不老;北行七步,使众生离生死轮回;东行七步,愿导化众生住佛入道,断灭烦恼魔;上行七步,使世间不为不净物所染污;下行七步,使法雨灭地狱猛火,令众生安稳欢乐。

第叁佰叁拾肆尊:劫尘空尊者 劫尘空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空为佛教理论的核心。尘劫,又称尘点劫,分为“三千尘点劫”和“五百尘点劫”两种,均表示极为漫长的时间。尘劫空,指世上一切究竟本无所有。   尊者了悟世界之究竟空相,因此不争不求。在极为漫长的时间里,虔心供养一切诸佛,一心修行得大自在,心无所住,神通广大,超然解脱。

第叁佰叁拾伍尊:光明灯尊者 光明灯尊者,即光明灯菩萨,佛法如灯,照引众生,使众生由迷途向乐土。   尊者生于无佛之世。据载,尊者曾与文殊菩萨等恭敬礼拜世间诸佛,七日中遍游十方世间,唯见佛陀的分身佛,不见他佛,于是返回天界如来外。佛陀对众人说:“过去佛已经灭度,未来佛尚未降生,现在我己不住世间。就靠众菩萨去教化众生。佛陀告诫他们:要勤修佛法,坚固佛心,使自己获得无上的智慧,并广为众生说法。并提醒他等大菩萨,现在无佛住于世间,不要放逸佛法,退转佛心,而使佛法泯灭。尊者遵照佛陀教导,在无佛的世间广说佛法,劝导众生坚固佛心,礼敬佛、法、僧,其言如天灯照亮世界。

第叁佰叁拾陆尊:执宝炬尊者 执宝炬尊者,即执宝炬菩萨。据《注维摩诘经》卷一载:尊者“执慧宝炬,除众暗冥。“宝炬象征绝大智慧,能照亮众生心智,除去众生幽冥。   尊者以大慈悲普覆十方一切世界,心意广阔深远。他佛性清净,安住不动如须弥,无所染著如莲花,内外清净如摩尼宝,光明炽盛如熔真金。他热心助人,以火炬般光芒万丈的智慧,引导众生走向极乐净土。

第叁佰叁拾柒尊:功德相尊者 功德相尊者,即功德相菩萨。功德相,又称功德相严。以正观心性,具一切庄严法身而得名,居于西方阿弥陀佛国。   据《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二载,他曾为众讲说十妙行。所谓十妙行,即:具福弘广,普慈众生;荫覆一切,如母视子;积德行善,不计功劳;精勤修习,舍慧化人;行十善行,转教倫;持戒净洁,犹如明珠;身品意业,以慈为本;所作事业,拯济为先;为众说法,微妙方便;常游诸国,为大国师。尊者的讲说成为欲求菩萨果位僧众的行为轨范。

第叁佰叁拾捌尊:忍心生尊者 忍心生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忍在佛教中,一指忍耐违逆之境不起瞋心,一指安住于道而不动心。忍心,指在修行中要具备忍耐的心性,顶住自身内在情欲和外界物欲的影响,使佛性种子生根开花,顺利成长。   尊者身处佛法遭排挤压抑之世,对佛法信心坚定,对众生之歧视不瞋不怒,宽以待人。深信佛教一定会重新受到人们的崇信,在其人格的感召下,佛教逐渐赢得广泛的信从。

第叁佰叁拾玖尊:阿氏多尊者  阿氏多尊者,又作阿资答、呵逸多等。在《法住记》的十六罗汉中位列十五,住鹫峰山。西藏所传为十六罗汉之第二尊,住于优尸罗山。   尊者本为佛的一名侍者。佛陀涅槃前,众生挽留佛陀暂住世间,心想得到他护持,免受苦难。佛陀见此,派十六罗汉不入涅槃,永住世间,济度众生。尊者与其眷属一千五百阿罗汉共住于鹫峰山,护持正法,饶益有情。世间众生如有灾难,可诚心发愿,设四方施舍大会,以衣食、药品、施舍众僧,尊者等十六大罗汉可令施主得无上报果。   五代禅月大师贯休所画尊者像,为双手抱右膝,开口仰视,齿牙毕显,脱落数枚。清乾隆称其为“心是菩萨,貌是鬼王”。苏东坡赞曰:“劳我者晳,休我者黔。如晏如岳,鲜不僻淫。是哀骀它,澹台灭明,名妍于心,得法眼正”。

第叁佰肆拾尊:白香象尊者 白香象尊者,即白香象菩萨。因身发异香而得名。据《维摩经义疏》卷一:“白香象,其香最胜,大士(即菩萨)身香亦如是也。”白象,指全身洁白之象。以象有大威力而性情柔顺,故菩萨入母胎时,或乘六牙白象,或作白象形,表示菩萨性善柔和而有大势;且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   尊者前世为一白象,因在两国间的战争中,劝说国王休兵息战,免除百姓痛苦,得以转世为人。经常参加佛陀的法会。为《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所列举的世人“皆应忆念”的诸在大菩萨之一。身发异香,护持众生,宣讲佛法声如雷鸣,直入众生之心,清除诸中盖障;如乐音、似甘露,滋润众生,催引众生心中之法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