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军训几天:中西方夫妻礼仪的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49:55

中西方夫妻礼仪的差异  

2011-01-16 07:13:33|  分类: 性福知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中西方夫妻礼仪的差异

    对于西方人来说,夫妻的结婚纪念日是家庭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礼仪。每年的结婚纪念日,夫妻双方都要为对方购买礼品,互相交换赠送。至于比较特定的结婚纪念年份,如银婚、金婚纪念日,那就要举家庆贺一番。即使是已经到了徐娘半老的年纪,夫妻之间依然还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上,互相亲吻着表示: “I love you!”在传统习俗方面,我们中国人则截然不同。我们很少有结婚纪念日的仪式,男女双方一旦结成夫妻,大体在主观意愿上总是希望“和顺终生”。尽管近代以来国人离婚者为数不少,但基本的伦理观念依然把结婚看成选择一生伴侣的终身大事,因此我们也不象西方人那样经常要表白“爱情”。

西方人和中国人在夫妻关系方面这种习俗的逮异,实际上是两种文化差异的表现。在西方人看来,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另女双方订立契约的结果,当客人双方各自为个体,因此双方要经常表白爱情,不断重新申明双方之间的关系,维系家庭的存在。虽然近代以来,这种做法只作为一种习惯存在人们生活之中,但它是这种不断重复个体联系组成家庭的古老生活状态的痕迹。与此相反,中国人依据东方文化的传统,认为夫妻关系的结合是建立终生永久的家庭,夫妻构成的家庭具有长久的意义,无须不断印证个体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说,西方人即使在家庭生活中首先看到的也是个体而中国人在夫妻关系中首先着眼于家庭这一群体。推而广之,在社会生活的其它各个方方两者也都存在着类似的明显差异。简洁地说,在处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时,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个体,而中国文化则侧重于强调群体。

由上可知,西方文化是比较注重个性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则比较偏重于群体的整体性,这两种文化如果走上极端的话,就容易产生两个对立面: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扼杀修个性、限制个人的自由发展。其实,这种文化差异也可以从社会对个体的称呼看出点苗头:西方称个体为公民,强调的的是个人在法律上的自由;而中国则称个体为人民,强调的是群体,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在发挥我们文化对强调社会个性与社会群体关系的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吸取西方注重个性自由的优点,给予个体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只有个体拥有必要的自由,潜在的创新性才有可能激发出来,否则,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成效还是微乎其微的。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