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税局局长逮捕:首次发表被埋没的诊脉方法(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25:37

首次发表被埋没的诊脉方法1

为答谢孙曼之先生、董红昌先生、赵红军先生盛情,哲医首次发表被埋没的诊脉方法,供赏析。此文已出版,因有碍版权,不便全部刊出,望见谅。
(注:此书系2007年省级科研成果,2007年8月8日,经专家会议组鉴定,鉴定级别:国内领先水平。如有转载,需通知出版社及作者。)


《最新实用诊脉法》
序1
序2
自序
内容提要
目录:
第1章, 脉诊的重要意义
第2章, 脉诊的历史概况
第3章, 脉诊新挖掘的内容简介
第4章, 脉诊的基础知识
第5章, 脉诊的基本原理
第6章, 最实用的操作方法
第7章,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第8章,    常用脉象的辨别和分析
第9章,    诊脉的入门技术
第10章,  怎样辨别病脉
第11章,    脉象的主病及临床应用   序
许进京同志曾著《脉法精粹》一书,挖掘出脉诊失传的一部分内容,填补了诊脉技术的空白,获“河北省科技著作二等奖”。续编《经络的发现与中医学》,通过深研《内经》和古典文献,发现了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颇有裨益。
  现撰《最新实用诊脉法》,将脉诊失传之术付诸临床实践。该书发皇古义,融汇新知,通俗易学,实用性强,值得一读,故为之序。
保定市卫生局局长 杨金凌
                2004年3月8日

昔叔和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 诚如斯言也,脉诊经典文献多“旧经”、善“秘 述”、“奥而不售”,且言词古奥,残缺不全。因代远年湮,确有埋没、丢失或误解。《最新实用诊脉法》以“旧经秘述”为据,深研“遗文远旨”,挖 掘脉诊失传之法,发皇古义,使之重得昭示,实乃中医幸事,人类健康之幸事。
该书挖掘整理先贤遗法,贯通古今,融汇新知,且广征博采,撷取精要,令沧海遗珠,重归东瓯,补脉诊千余年失传之术,于临床实用确有裨益,故序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许志仁
                                                                                      自序
拙作《脉法精粹》,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依据,破译古典文献的表达方法,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部分内容,获“河北省科技著作二等奖”。应读者要求,现将《脉法精粹》从古文献挖掘的内容进一步整理,本着临床实用的原则,总结出诊脉的操作方法和入门技术,改编为《最新实用诊脉法》。这样以来,诊脉的方法既完善实用,易学易掌握。本书编著过程中,承蒙广大读者支持和领导关心,谨表谢意。
许进京于肃宁县内村
2000年3月28日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诊脉的实用技术。其中,一些内容是刚从古文献挖掘出来的。据考证,这些内容曾是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被埋没了数百年或上千年乃至更久。诊脉的方法再充实这些内容,适用范围更广,诊断作用更大,实用性更强,更容易掌握。  第一章,脉诊的重要意义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组成部分。 中医诊断学以望、闻、问、切为主要诊法,简称“四诊”。脉诊包括在“切诊”的范畴,属“四诊”之一。它虽居“四诊”之末,其诊断作用和意义却非常重要。
近两千年以来,脉诊在历代诊疗实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被证实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对临床各科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最近研究表明,脉诊还有很大潜力,其诊断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是,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内容。现已证实,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论据,仍可将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内容重新挖掘出来。如,革脉、动脉、代脉、牢脉、缓脉、散脉等一系列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以及“五部”的理论和“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等。据考证,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涉及脉诊的基础理论、操作技术、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等很多方面,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然而,在脉诊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这些内容有的被埋没了,有的被误解了,甚至偏离了实际的意义。若将这些内容重新挖掘出来,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的适用范围更广,诊断作用更大,更具重要意义。
从已挖掘出的内容看,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这些内容,都是《脉经》以前的脉学成就,甚至包括脉诊的精髓部分。可以证实,在《脉经》以前,脉诊已是非常精湛的诊断技术,实用价值大,适用范围广,且有系统理论,并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各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脉诊的理论和实用技术,还有一部分至今沉寂在脉诊的经典文献,并未全部传于后世。
从历史上看,现存于世的脉诊经典文献很少,除《内经》外,脉诊的经典文献只有《难经》和《脉经》。因此,近两千年以来,脉诊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都以《难经》和《脉经》的记载为重要依据,这是脉诊沿用至今的经典文献。这两部经典文献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惯用“立象寓意”或“秘而不售”的表达方法,语法恢诡,寓意深奥,很难理解。受此影响,脉诊的重要理论和精湛技术以及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确实被埋没了一部分。比如,寸口部位划分“五部”,曾是脉诊的重要基础理论,直接关系脉诊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脉形规范,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与“五部”相关的“持脉轻重法”很少有人掌握,几近失传。除此之外,革脉、牢脉、动脉、代脉、缓脉等一系列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确实是被埋没了,甚至已被后人曲解误说。由此导致,与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现在的诊脉方法确显逊色,使脉诊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没能充分体现出来。  脉诊的基础理论、操作技术以及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是一个完整体系。其中,任何一部分内容被埋没或被误解,都会影响脉诊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比如,革脉的实际意义被埋没,使脉诊失去了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再如,后人对“微脉”的脉形理解不全面,由此限制了“微脉”的适用范围,等于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另如“动脉”,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但是,由于《脉经》对“动脉”脉形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没弄清“动脉”的实际意义,所以,现在的诊脉方法没有对非窦性心律进行诊察的脉象。这些实例举不胜举。这说明,若不将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内容重新挖掘出来,就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也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重要意义。
近代以来,对脉诊的认识有一个误区。有些人习惯用脉诊推测疾病的症状或病名,并以推测出某种症状或病名而津津乐道,甚至热衷于通过脉诊推断现代仪器对疾病的检验结果。还有一种习惯作法是将脉象与症状“对号”入座,对得上则称“脉症相符”,对不上就是“脉症不符”,甚至因“脉症不符”而冒然决定脉与症的取舍。其实,这并不是脉诊的实际作用,也不能体现脉诊的重要意义。脉诊的实际作用和重要意义主要是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所以,必须结合“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才能认识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所谓“辨证”,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推断病因、病位和发病机理,得出证候。辨明“证候”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目的。“辨证”的依据虽是“四诊合参”,但脉诊资料能够反映体质状态和病邪盛衰两方面的状况,通过脉象变化可以测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运用脉理可以分析病理机制,在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时,脉诊的作用非常重要,对病证的定位和定性以及“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可作为别阴阳、辨脏腑、论虚实、断病机与定治则的重要依据,这些综合性的作用,才能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并且,脉理非常重要,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脉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辨证”和“论治”都离不开脉理。将脉理和医理互参,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指导“辨证”和“论治”,才是脉诊的实际作用。所以,不能将脉诊认为是推测某种症状或某种病名的手段,更不能将脉诊与现代仪器对疾病的检验结果相提并论。脉诊对疾病的诊断,并不单纯是针对某种症状或某种疾病,并不能反映现代仪器对疾病的检验结果,而是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发挥作用。它虽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任何疾病、疾病的任何阶段,都是脉诊的适用范围。它适用于临床各科,对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都有重要意义。
数千年以来,脉诊是整个中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整个中医学体系相辅相成,既有同步发展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也有自身发展的过程和内容。脉诊的理论已贯串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在中医的整体理论占有重要地位。脉诊的质量关系到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效果,对中医理论指导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中医的基础理论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都与脉诊密切相关。它在中医学领域的作用,早已超出“诊”的界围,而扩展到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不明脉学就是不明中医学。不懂脉诊,就不能更好地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和中医临床工作。因此,应该充分认识脉诊对中医学各个领域的重要意义。   若将脉诊最近挖掘出的内容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其重要意义更不一般。这是因为,迄今为止,中医的科研、中医的理论研究、中医未来的重大发展,还没有找到最理想的途径和方法。整个中医学体系,至今未能摆脱历史旧貌,很难提高到现代化的领域上来,各方面的探索虽不少,但所勘定的突破口,往往因偏离中医特色而受到一些限制。比如,从治疗上搞突破,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但是,中医理论近代以来没有重大进展。若从中医理论上搞突破,必须弄清经络是什么,否则,经络的问题解决不了,理论突破就有困难,很容易使中医的理论特色受到限制,很容易失去中医理论已经客观存在了几千年的所谓“神理”,并且,最终的实用价值也未必提高多少。再如,从中药或中药制剂上搞突破,恐有废医存药之嫌,虽然谁也没有废医之意,但容易造成废医性质的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脉诊很有可能是发展中医的突破口。这是因为,脉诊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可以说是中医学体系的一个侧面和缩影,它具有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两方面的丰富内容,最具中医特色,是中医独特的东西。对脉诊的研究,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偏离中医之嫌,绝不会因为脉诊的发展而废了中医。相反,脉诊的研究成果或脉诊的突破,可为中医学的发展增加新内容,注入新活力。如果以脉诊的研究和提高为突破口,很有可能是使中医学取得重大发展的具有战备意义的措施。如果脉诊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发展中医的其他工作也可能会找到方向、途径和方法,很可能使中医学朝着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跨进一步。因此,脉诊的发展和提高,对中医学的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脉诊的历史概况
脉诊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概括起来说,可分三个阶段:一、起源阶段,二、形成阶段,三、持续发展阶段。对脉诊的研究,必须了解这三个阶段的概况。   一,起源阶段
脉诊的起源很早,在秦汉以前的古文献资料已有所记载。如《史记.扁鹊传》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这说明,脉诊至少起源于扁鹊活动的年代。但是,从扁鹊脉法的实际内容看,当时的脉诊已经有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娴熟的实用技术,这说明,在扁鹊活动的时期,诊脉的方法早已产生。
据考,扁鹊的活动年代,与《内经》的成书年代大体一致。《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从《内经》的记载看,当时的诊脉方法很多,规模很大,诊脉部位不止一处,而是全身遍诊的诊脉方法。如人迎寸口诊脉法、三部九候诊脉法、尺寸诊法、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法等。这说明,脉诊的起源,应该上溯至比春秋战国更久远的时期。
近代出土的简帛医书,如《脉法》、《阴阳脉死候》、《流沙堕简》和《五十二病方》等,其成文早于《内经》的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些出土文献也可证实,脉诊的起源比春秋战国时期更久远。
《内经》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开创了很多种诊脉方法,最初的脉诊是用多种方法对全身的血脉进行检查,既包括诊察脉的跳动,也包括诊察脉的色泽。后来,诊察脉的色泽才从脉诊分化出来,归属于望诊。这说明,脉诊起源于古代医家对全身血脉进行检查的多种方法。经历了若干个世纪的漫长岁月,才由古时代的多种诊脉方法发展成为现在的独取寸口脉法。
因无确凿史证,很难确定脉诊起源的确准年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脉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晚可以追溯到二千七百年以前,并且,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并非一种,而是很多种诊脉方法并存并用。现在的诊脉方法,是由古时代的多种诊脉方法逐渐发展而成的。《内经》虽没记载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但已认识到寸口脉对全身疾病的诊断意义。最早记载独取寸口脉法的经典文献是《难经》。因此,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是《难经》的后裔。从现存于世的经典文献来看,脉诊以《难经》为鼻祖。《难经》奠定了独取寸口脉法的基础。   二,脉诊的形成阶段
从古代医家开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到《脉经》问世,是脉诊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独取寸口脉法的发展很快,从当时的多种诊脉方法脱颖而出,在应用上越来越普遍,逐渐取代其他诊脉方法。所以,《脉经》是脉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脉诊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脉经》以后,脉诊成为独立学科,独取寸口脉法独占医坛,古时代的其他诊脉方法在应用上越来越少。
《脉经》是第一部脉诊专著,对脉诊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记载了二十四种脉名的脉形规范,再加长、短二脉,合为二十六种。并记载了寸关尺三关的划分及三关所主脏腑。还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各种脉象的主病,为脉象与病证的联系结合供了方式方法和经验。并且,其内容涉及独取寸口脉法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方法、脉象名称、脉形规范、脉象主病、脉诊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成为后世通用的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脉诊经验,独取寸口脉法的内涵极其深广。在《脉经》成书时期,脉诊已是非常精湛的诊断技术,适用范围广,实用价值大,且有系统理论,并被广泛用于诊疗实践。
独取寸口脉法的相关技术和古代医家的脉诊经验,主要由《脉经》传于后世。《难经》只涉及独取寸口脉法最基础的理论和基本原则,《脉经》使独取寸口脉法进一步完善,为脉诊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从根本上说,是由《难经》和《脉经》沿传下来的  三,持续发展阶段
从《脉经》问世到现在,是脉诊的持续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难经》和《脉经》奠定了基础。从《脉经》以后,脉诊的常用脉象名称、脉形规范、脉象主病、寸关尺的分部及其所主脏腑、脉诊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等,基本上都以《脉经》为宗。
近两千年以来,《脉经》既是脉诊的奠基文献,也是脉诊的指导文献。后人应用的脉法,几乎都是《脉经》遗法,都以《脉经》为典则。所以,尽管有人未曾读过《脉经》,但所用的诊脉方法,都是《脉经》传下来的。
在《脉经》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艰辛努力,脉诊取得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总的看,从《脉经》以后,脉诊自身的发展不快,存在问题不少。
最近研究表明,《难经》和《脉经》都是用古时代的表达方法记载了当时的脉诊理论和精湛技术,都有“秘而不售”的特点,且语法恢诡,言词古奥,后人很难理解。因此,脉诊的理论和技术确实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特别是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在很早以前就被埋没或被误解了,直接影响了脉诊的适用范围,消弱了脉诊的诊断作用。并且,对脉诊的发展极其不利。由此导致,若与《难经》、《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等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现在的诊脉方法确显逊色。
近两千年的诊疗实践和最近的挖掘工作证实,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脉诊的理论和技术并没全部传下来。时至今日,在《难经》和《脉经》中,仍可挖掘出与脉诊技术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这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也是脉诊的宝贵财富。因此,现在的诊脉 方法,急待于充实和完善,这是脉诊在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脉诊的发展和提高就有障碍,将永远面临难以逾越的鸿沟。
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难经》和《脉经》对现在的诊脉方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是史实。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主要是由这两部经典文献传于后世,这也是史实。然而,这两部经典文献内涵极其深广,言词古奥,寓意丰富,表达方法很难理解。由此导致,脉诊的重要理论和精湛技术,至今还有一部分内容被埋没着。必须将这部分内容再挖掘出来,并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才能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    第三章,脉诊重新挖掘出的内容简介
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依据,可以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后人误解的重要内容。据考证,这些内容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涉及脉诊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操作方法、脉形规范和脉象的实际意义等。简介如下:
1,“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据考证,“革脉”对中医的诊脉方法具有特殊意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从《脉经》以后,“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中医的诊脉方法因埋没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受了很大影响。这并不单纯是埋没了一种脉象,而是埋没了脉诊在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
《伤寒杂病论》和《脉经》对“革脉”的解释表面看来不一样,但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后人没有悟出其中的道理,再加上《脉经》对“革脉”的解释过于简洁,专业性很强,所以,后人对“革脉”产生了误解。由此导致,从《脉经》以后,有些脉书对“革脉”的解释很不切合实际。如“芤弦相合”为“革脉”、“按之如鼓皮”为“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为“革脉”等。其实,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的记载,可以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在这些经典文献,“革脉”的实际意义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方法不同。后世脉书将“革脉”说成是“芤弦相合”或“按之如鼓皮”,实际是误解了脉诊经典文献的表达方法。
“革脉”的实际意义是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其脉形既不是“芤弦相合”,也不是“按之如鼓皮”,而是专指脉象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变。以《脉经》和其他经典文献为依据,破译古代医家对“革脉”的表达方法,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
脉诊的现状表明,由于后人误解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现在诊脉,几乎没人见过“革脉”。“革脉”之名,几乎成了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没人去用,也没人会用。其原因,是后人没理解古代医家对“革脉”的表达方法。因此,必须将“革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使革脉重新发挥作用。并且,以挖掘“革脉”的实际意义为突破口,可以发现脉诊和整个中医学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2,“牢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牢脉”的实际意义也被误解了。“牢脉”与“革脉”,是正相反的两个脉象,是古代哲学思想在脉法的体现。由于《脉经》对“革脉”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且没将“牢脉”列为常用脉象,所以,从《脉经》以后,“牢脉”与“革脉”混淆不清,甚至成为争议的焦点。
其实,古代医家是将疾病过程中脉象发生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若疾病发生变化或转变,但脉象不发生变化,则为“牢脉”。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以“动”观“静”或以“静”观“动”的方法。所以,《脉经》只将“革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为了简化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上,按哲学原理,“革脉”可以涵盖“牢脉”的诊断意义。比如,扁鹊说:“病若吐血而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死”。这里所说的“浮大牢”,是说“浮大”之脉没有发生变化和转变,即:当变为“沉细”之脉但没有变为“沉细”之脉。没“变”为“牢”,“变”则为“革”。由此可见,“革”与“牢”,是古代医家对脉象是否发生变化或转变进行诊察的两个方面。后世脉书将“牢脉”说成是  “沉、实、大、弦、长”等几种条件构成的,其实是没理解“牢脉”的实际意义。假若“牢脉”的脉形含有“沉”的条件,那么,扁鹊所说的“浮大牢”就不能成立。因此,以历史为依据,再结合古时代的哲学思想,可以将“牢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3,“代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现已证实,“代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是逐渐被误解的。它的实际脉形,并不是近代脉书所说的“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而是指脉的更代。其实际意义,主要是诊察节律失常的脉象变化能否还原为正常节律。
从经典文献的记载看,《内经》所说的“代脉”即指脉的更代。《伤寒杂病论》所说的“代脉”也是指脉的更代。《脉经》所说的“代脉”还是指脉的更代。所以,古典文献所说的代脉都是指脉的更代。脉的更代是否正常,对辨别脉象是否主病具有重要意义。
按中医的传统理论,脉的更代有一定规律。如,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等。若脉的更代符合规律,是生理性代脉。若更代不正常,则为主病的脉象。特别是节律失常的脉象,诊察其更代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近代以来,代脉的实际意义被误解了,被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这样以来,“代脉”与“结脉”混淆不清了,代脉失去了原来的诊断作用。
《伤寒杂病论》说:“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灸某草汤主之”,所谓“脉结代”,是“结脉”未还原为正常节律,而不是既有“结脉”的“脉来一止”又有“代脉”的“脉来一止”或“止有定数”。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所谓“代散”,是脉象的变化更代为“散脉”。《脉经》也说:“其脉代绝者死”,所谓“代绝”,是脉象的变化更代为“欲绝”的危象。还有,古代医家有“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的传统说法,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即脉显滑象,绝不是说妊娠三月出现“脉来一止”、“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是正常的脉象。所以,必须将代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并恢复其原来的诊断意义。否则,就不能体现代脉的诊断作用。  

4,“动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从《脉经》以后,后人只掌握了“动脉”的脉形,但没弄清“动脉”的实际意义。现已证实,动脉的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其实际意义,是对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变化进行诊察。这是对大量文献进行综合考证得出的结论。
脉诊的经典文献都以“阴阳”为论理工具论述窦性心律和非窦性心律的区别,其表达方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后人没弄清这一点,所以,“动脉”的实际意义一直埋没着。
根据阴阳学说在脉学领域的论理作用,破译古代医家对“动脉”的表达方法,可以将“动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5,缓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由“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种条件构成的。其实,这是正常脉象的构成条件,而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
《脉经》对“缓脉”脉形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脉形的指感特征和辩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互相鉴别,因为这两种很容易混淆。《脉经》唯恐后人搞错,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缓脉”与“迟脉”要严格区别,不能互相混淆。否则,将会误诊误治,造成严重后果。
必须根据脉诊的发展史和经典文献的记载,才能将“缓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历史表明,“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由此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对应的,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内经》所说的“缓脉”,与“急脉”相对应。所谓“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内经》虽没解释“缓脉”的脉形,但是,根据《内经》的记载可以确认,“缓脉”与“急脉”正相反。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着“缓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伤寒论.辨脉法》说:“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名曰缓也。”《伤寒论.平脉法》说:“卫气和,名曰缓。”并附有注解:“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这是《伤寒杂病论》对“缓脉”脉形及其主病的记载。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所说的“缓脉”,并不包括脉的至数。《伤寒杂病论》所说的“濡”脉,只是脉体“柔软”的意思。所谓“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突出的重点是一个“濡”字,即脉体柔软。在《脉经》以前,“濡”与“软”通用,故《脉经》说:“濡一作软”。由此说明,《伤寒杂病论》以脉体“柔软”为缓脉的基本条件。
《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是通过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的形象,这是《脉经》惯用的表达方法。后世脉书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指缓脉的“至数”。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的深入研究可以证实:“一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程度。脉诊的发展史表明,“缓脉”在《内经》时期与“急脉”相对应。随着诊脉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伤寒杂病论》以后,“紧脉”逐渐被重视,出现了取代“急脉”的趋势。比如,《伤寒论》以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以脉浮缓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受《伤寒杂病论》影响,《脉经》制定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紧脉”与“急脉”合并,此后,“缓脉”则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的,但从《伤寒杂病论》和《脉经》以后,因“急脉”被“紧脉”取代,故“缓脉”与“紧脉”相对应。由这种基本性质可以证实,“缓脉”并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脉体“柔软”或“舒缓”。这是“紧脉”与“缓脉”互相对应的基本性质。
以上说明,从《内经》到《脉经》,缓脉的实际意义都是一致的。它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柔软”或“舒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假若“缓脉”以“不浮不沉”为构成条件,则脉浮缓或脉沉缓之说,根本不能成立。假若“缓脉”以“一息四至”为构成条件,则脉迟缓之说,根本说不通。所以,必须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掌握“缓脉”的脉形规范。
有些脉书没有弄清“缓脉”与“迟脉”的关系,将“缓脉”说得神乎其神,甚至出现很多不切合实际的说法。比如,《濒湖脉学》说:“缓脉去来,小駃于迟,(《脉经》),一息四至(戴氏),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张太素),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杨玄操),如微风轻帖柳梢(滑伯仁)。”这种解释,将“一息四至”列为缓脉的构成条件,并将诸家之说罗列在一起,显然离题太远,已经违背了“缓脉”的实际意义。如果“缓脉”是“一息四至”、“往来甚匀”、“应指和缓”,这是佳象,绝无主病之理。再如《脉语》说:“缓状如琴弦久失更张,从而不整,曰缓。”这种说法,使人不知其所云,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还有《三指禅》说缓脉是:“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园静分明。”这是一种纯理论性的正常脉象,但绝不是缓脉。这是因为,在诊疗实践中,这种脉象绝对没有主病的意义。这些实例说明,必须将缓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剔除对缓脉的不合理解释,才能发挥缓脉的诊断作用。

  6,“微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后人对“微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只掌握了一部分,误认为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等于限制了“微脉”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
脉诊的历史表明,《伤寒杂病论》和《脉经》所说的“微脉”,不仅见于危重病证,也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佳象。但现在所说的“微脉”与古典文献所说的微脉有很大区别。究其原因,是后人误解了《脉经》对“微脉”脉形的解释。
《脉经》对“微脉”的解释很难理解,关键是一个“极”字。《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这个“极”字,是借用道家学说的一种说法。所谓“极”,是道家学说对宇宙本体的一种认识。道家学说认为,“太极”浑沌状态为万物化生之始,宇宙万物的变化始于“太极”,故“太极”代表宇宙本体。受道家学说影响,古代医家将“极”字引进脉法,用“极”字代表寸口脉的本体。所以,《脉经》所用的“极”字,都是相对于寸口脉的本体而言的。比如,《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本体“大”的脉形,即为洪脉,而不是说脉体“大”到“极点”才构成洪脉。再如,《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本体“细”再兼“软”的条件,即是微脉,而不是说“细、软”的程度必须达到“极点”才是“微脉”。这种表达方法,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一种表达方法,因此,应该正确理解“极”字的含义。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微脉、洪脉、细脉、迟脉、伏脉等一系列脉象的脉形规范。《脉经》在解释脉形规范时,共有六种脉象用了“极”字,所以,根据《脉经》所用的“极”字,可以将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来。这些脉象或多或少都有被埋没或被误解的部分,详见第五章,不另重复。
总之,根据《脉经》的表达方法和“极”字的含义,凡比正常脉体“细”、比正常脉体“软”的脉象,即是微脉,这才是“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以上说明,脉诊确实还有内容急待开发。近两千年以来,不仅脉诊丢失了很多内容,甚至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也被埋没了,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医学遗产,任务特别繁重,但前景非常广阔。若将所挖掘的宝贵财富再充实到中医学的医学体系,一定会促进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7,挖掘脉诊的基本原理
将寸口部位划分“五部”,最早见于《难经》,这是脉诊的最基本的原理,也是脉诊最重要的理论。
寸口脉能够诊断全身疾病,其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开创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种诊脉方法的基本原理,首先是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划分“五部”,其次是将寸口脉划分“三关”,再分别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相配,这是寸口脉能够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疾病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论据。但是,《难经》和《脉经》对“五部”的论述都是采取“立象寓意”的表达方法,语法隐晦,很难理解。所以,后人一般对“三关”比较熟悉,对“五部”了解不多。由此导致,与“五部”相关的诊断技术几近失传。其实,“五部”比“三关”还重要。脉诊的发展史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脉诊尚未明确“三关”与脏腑的匹配关系时,主要是以“五部”为理论依据。并且,脉诊经典文献记载的“持脉轻重法”,与“五部”有直接关系,这是非常实用的操作技术。因此,应该根据《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将寸口脉“五部”的方法和相关理论充分挖掘出来。详见第四章,不另重复。     8,挖掘脉诊的操作方法
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是古代医家开创的。古代医家在开创这种诊脉方法时,设计了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非常简便,非常实用。其操作方法以“五部”为理论依据。《难经》所说的“脉有轻重”、《脉经》所说的“持脉轻重法”、以及《千金要方》所用的操作方法,都是古代医家设计的那种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随着时间推移,年深日久,这种操作方法几近失传。
根据古代医家将寸口脉“五部”的理论,可以将“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挖掘出来,这是一种非常间便、非常实用的操作技术,对很多脉象的辨别都很方便。详见第八章,不另重复。     9,以脉诊挖掘出的相关内容为突破口,挖掘中医学的其他财富
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其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所以,脉诊挖掘出以上内容后,必然涉及到经络。根据经络学说在独取寸口脉法发挥的作用,结合《内经》对经络的记载,用挖掘脉诊相关内容的思维方式,对《内经》的表达方法进行精注研究,可以将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经络学说是整个中医学的重要理论,挖掘出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中医学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由此说明,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脉诊的发展和提高,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总之,脉诊需要挖掘的内容很多。已经挖掘出的内容表明:必须将这些内容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才能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并且,脉诊是整个中医学的组成部分,脉诊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五章,脉诊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寸口脉”的变化能够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疾病?为什么脉诊对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都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独特的诊疗体系,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学说,为中医的诊疗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经络学说认为,“寸口脉”是“脉之大会”,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隶属于手太阴经。手太阴经朝百脉,十二经乃至全身的气血皆流注手太阴经而变见于“寸口”。并且,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任何疾病都可导致五脏六腑乃至全身气血阴阳的变化。因此,“寸口”脉的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这是脉诊最基本的原理。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诊疗体系。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是“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因此,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和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其理论依据同出一辄。
历史表明,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学说,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完善,并被广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东汉末年,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张仲景首创“六经”辨证,标志着中医学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标志着独取寸口脉法成为独立学科。这说明,中医学形成“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时期,也是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独立学科的时期。并且,“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形成以后,独取寸口脉法逐渐取代了其他脉法,成为独占医坛的诊脉方法。所以,两千多年以来,独取寸口脉法成为“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组成部分。古代医家曾经开创了很多种诊脉的方法,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选择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是史实。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为独取寸口脉法开辟了非常广阔的适用范围。这也是史实。
两千多年以来,中医学的各种流派和各种学科逐渐兴起,但独取寸口脉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始终没动摇。迄今为止,独取寸口脉法仍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这种诊脉方法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用诊法。因此,充分认识脉诊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诊脉的方法,对充分发挥“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优势,提高中医的诊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五部”,其次是“三关”。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分为“五部”,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认为“五部”与五脏之脉相对应。其次,是将寸口脉分为“三关”,依次为寸部、关部、尺部,认为“三关”分别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相匹配。因此,根据“五部”和“三关”的脉象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这说明,“五部”和“三关”,都是脉诊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如《难经》说:“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到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这里所说的“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即是五部。独取寸口脉法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脉形规范和操作方法等,都与“五部”密切相关。再如,《脉经》引《脉法赞》之文说:“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腑,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曰呼吸之腑,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腑,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这是最早提出的“三关”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的匹配。这种匹配关系,与“五部”的理论密切相关。
所谓“五部”,简言之,是将寸口部位按深浅顺序五等分。从寸口部位的肌表到“按之至骨”的深度,依次分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合为“五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合为十五个层次。《难经》所说的“菽”,即代表层次,每一菽是一个层次。比如,一至三菽为“肺部”、四至六菽为“心部”、七至九菽为“脾部”、十至十二菽为“肝部”、十三至十五菽为“肾部”。对任何一个患者来说,都可根据“按之至骨”的深度划分“五部”,每一部都可分为三个层次。这样以来,都可以对寸口脉的脉位变化分“五部”进行诊察。根据这种划分方法,寸口脉的脉位变化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比如,脉位最浮属肺部,脉位居中属脾部,脉位最沉属肾部,余皆仿此。
由于《难经》和《脉经》对“五部”都是采取“立象寓意”的表达方法,后人很难理解。所以,在脉诊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五部”的理论及其相关技术被埋没了一部分,这是脉诊的巨大损失。所谓“立象寓意”,是没有明确指出“肾部”的“菽”数是多少,因此,后人很难理解“肾部”最深的程度是第十五“菽”。必须破译《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才能领悟其寓意。其实,古代医家是以“按之至骨”代表寸口部位最深的程度,并将肌表到最深的程度五等分,每一等分为一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则为十五个层次。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着对脉位的诊察,关系着脉诊最基本的操作方法。
所谓“三关”,是将寸口脉以掌后高骨为界分为“寸关尺”,合称“三关”,再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相配。其匹配方法自《脉经》提出后,历代医家有所补充和完善。其中,寸和关与脏腑十二经的匹配,基本上都用《脉经》的说法。有争议的是尺部。一般认为,左手尺部属肾和膀胱。争议最大的是右手尺部,至今未能统一。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右尺属命门和三焦。这是临床常用的匹配关系。
从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五部”和“三关”都有重要意义。并且,“五部”比“三关”还重要。这是因为,在脉诊还没明确“三关”的时候,主要是以“五部”为基本原理。因此,“五部”及其相关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五部“的理论及相关技术几近失传。由此导致,现在的诊脉方法,若与《难经》和《脉经》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确显逊色。     现已证实,以《难经》和《脉经》为依据,可以将“五部”的理论挖掘出来。并且,根据“五部”的理论,还可以挖掘出“持脉轻重法”,这是脉诊被埋没的精湛技术,也是最实用的操作方法。用这种操作方法诊脉,最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更能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
第六章,最实用的操作方法
历史表明,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在《脉经》以前已是非常精湛的诊断技术,但是,受古代医家表达方法的影响,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脉诊最实用的操作方法,古称“持脉轻重法”,几近失传。从脉诊的基本原理来看,“持脉轻重法”是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必须将“持脉轻重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诊脉的技术才能完善,对脉象的辨别才能更准确。
《难经》和《脉经》对“持脉轻重法”都有记载,在《内经》中也可以追溯“持脉轻重法”的端倪。据考证,这是脉诊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不仅独取寸口脉法使用这种操作方法,古时代的遍身诊脉法也是使用这种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古文献对“持脉轻重法”的详细介绍很少。《难经》和《脉经》对“持脉轻重法”的介绍,都是采取“立象寓意”或“恢诡隐喻”的表达方法,言词非常简洁,内涵非常深奥,后人很难理解,直接影响了这种操作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首次发表被埋没的诊脉方法2

首次发表被埋没的诊脉方法
从历史上看,《难经》和《脉经》非常重视“持脉轻重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就是使用“持脉轻重法”,明代著名医家朱栋隆因使用这种操作方法而成名,其学术成就见于《四海同春》。此后,这种操作方法罕为人知,很少有人掌握。究其原因,是脉诊经典文献对这种操作方法的论述非常隐晦,表达方法难理解,所以,后人没有充分认识这种操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没将这种操作方法充分开发和利用。
通过对脉诊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将“持脉轻重法”与现在的诊脉方法互相结合起来,更具优越性,操作起来非常简便,更便于临床运用。操作的全过程,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总按
总按是操作的第一步骤。在这一步骤,完成定位、布指、测至数,关键是确定诊脉的指力,为下一步骤做好准备。
1,定位
定位,即确定寸口脉的施诊长度和“寸关尺”的分布。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寸口脉的施诊长度是“一寸九分”。所谓“一寸九分”,是脉诊的“数理”概念,并非度量衡制的实际长度。其实际长度,一般是按“骨度分寸法”折合。在实际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按“骨度分寸法”,可以折合出“一寸九分”代表的实际长度。对不同患者来说,“一寸九分”的实际长度虽不相同,但都看成“一寸九分”,这是独取寸口脉法的规定。根据所确定的实际长度,再按一定比例划分“寸关尺”的分布。
“寸关尺”的定位方法是:医者以中指指端按在患者掌后高骨内侧,为“关”部;再把食指放在高骨之前,为“寸”部;最后将无名指置于高骨之后,为“尺”部。
“寸关尺”所占的比例是:关部占六分,寸部占六分,尺部占七分,合为“一寸九分”。从理论上说,“寸关尺”的分布应按这种比例定位。但实际操作时,能够体现尺部比寸、关部稍长即可。
最简易的方法是:以患者中指节上下两横纹之间为一寸,然后确定“一寸九分”的实际长度,再按以上比例排列“寸关尺”的分布。待经验丰富时,凭经验也可落实“寸关尺”的定位。
2,布指
布指是医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一定顺序和间距分别排放在寸、关、尺三部。布指的过程是与定位过程同时进行的,完成定位即可完成布指。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先将食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并触及寸口脉脊部,再排放三指的疏密,臂长者布指稍疏,臂短者布指稍密。但应该注意的是,三指之间不是均匀排放,中指与无名指的间距稍大。这是为了落实尺部多占一分,有利于体现“寸关尺”的阴阳属性。
3,测至数
测定脉的至数,这是临诊必须进行的步骤。诊脉时,一般是先测至数,然后再察其他方面的变化。
脉诊的常用脉名共二十六种。其中,一部分脉名只反映脉的“至数”,还有一部分脉名虽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但实际表现时往往受“至数”的影响。若“至数”变化达到某种程度,有些脉名的脉形就不可能再表现出来。因此,在测定至数的过程中,即可辨别与“至数”相关的脉象。
一般是用“呼吸定息”的方法测定脉的至数。具体方法是:医者根据自己匀静正常的呼吸频率,以“一呼一吸”为一息,按“息”测定脉的至数。一息脉动四、五至之间为正常,超过“五至”为数脉,“三至”或“三至”以下都是迟脉。
小儿脉的至数变化较大。年龄愈小,脉搏愈快。必要时,可用计时法测定小儿脉的至数。
年龄与脉搏变化的规律是:
初生:120~140次/分钟
一岁:110~120次/分钟
四岁:110次/分钟
八岁:90次/分钟
十四岁:75~80次/分钟
十五岁后接近成年人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成年人相比,病因较简单。所以,小儿科诊脉,一般只需辨别小儿科的常用脉象。小儿科测定脉的至数尤其重要,最宜用计时法,准确测定每分钟脉的至数及其变化。近代脉书以浮沉、迟数、滑涩、虚实为儿科诊脉大纲,再结合脉的有力无力等附加条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在总按过程即可完成小儿科诊脉。若需详细诊察,再结合其他步骤。

  4,确定诊脉指力
患者的体质条件不同,诊脉时所需的指力必然不同。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条件,确定相应的诊脉指力,然后,分“五部”和“三关”对寸口脉进行诊察,这是脉诊最关键的技术。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诊脉指力不是随意确定的。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条件,并按“五部”的理论才能确定。古代医家所用的“持脉轻重法”,就是确定诊脉指力的操作技术。所以,“持脉轻重法”最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
按“五部”的理论确定诊脉指力,不仅可以落实“因人而异”的基本原则,而且可以准确辨别脉位变化,对分析脉象及其主病的性质非常有利。比如,外感病初期,可以根据准确的脉位变化辨别属表证或属里证及其发展趋势;霍乱病,可以根据脉沉或脉伏的程度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再如,“五部”与五脏之脉相对应,寸口脉在“五部”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条件,按“五部”确定诊脉指力。否则,既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也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用通俗语言阐释“五部”,是将寸口部位的最浅表与“按之至骨”的总深度分为“五部”,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每部可再分三个层次,合为十五个层次。如《难经》说:“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到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难经》所说的“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即是寸口部位的层次。“五部”的划分方法是:“一至三菽”为肺部、“四至六菽”为心部、“七至九菽”为脾部、“十至十二菽”为肝部、十三菽至“按之至骨”为肾部。每三菽为一部,每一“菽”代表一个层次,“按之至骨”相当于第十五菽,即最深层。这种划分方法,等于将寸口部位的最深度五等分,这样以来,“五部”就明确了。
用通俗语方阐释“持脉轻重法”,可将指力比喻为“菽数之重”。其中,“按之至骨”的指力相当于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这样以来,用“一至三菽之重”的指力诊肺部、“四至六菽之重”的指力诊心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诊脾部、“十至十二菽之重”的指力诊肝部、“十三至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诊肾部。显然,只要确定了“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对“五部”进行诊察的指力都可确定出来。     “持脉轻重法”的关键技术,就是首先确定“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的指力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这种诊脉方法非常精确。比如,若用“一至七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寸口脉在“七菽”以上,为“浮脉”。若用“十至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寸口脉在“九菽”以下,为沉脉。若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脉位居中,为不浮不沉之脉。若按之著骨”始见其脉,说明脉在“十五菽”以下,为伏脉。显然,这种方法辨别脉位非常精确,关键是掌握确定指力的基本方法。
确定诊脉指力,需要练习两方面的基本功。其一,是练习“按之至骨”的感知,并结合“按之至骨,举指来疾”的指感特征,掌握好“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这是确定诊察每一部脉所用指力的重要依据。其二,是练习用相应的指力分别对每一部进行诊察。所谓“举指来疾”,意思是说,若将寸口脉按压到“至骨”的程度,则脉气流通阻于指下,但稍举指则脉气速来,并不是说脉的至数加快。
最简便的练习方法是:先练习将寸口部位分五次按压即达到“按之至骨”的程度,熟炼后,再练习分十五次按压。这样,就能掌握对每一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
脉诊的常用脉象共二十六种,除“伏脉”外,对任何脉象的辨别,都不可能超过“按之至骨”的指力。为便于区别,古代医家将“伏脉”的实际深度称为“按之著骨”,并将“按之著骨”所用的指力称为“极重指按之”。所谓“极重指按之”,即是超过了“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这说明,古代医家对诊脉指力有严格规范,而不是随意确定的。     二,单按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在“五部”和“三关”进行详细诊察,称为单按。单按是操作的主要过程。寸口脉在“五部”和“三关”的复杂变化,都可在单按过程详细诊察。
古代医家诊脉,不仅重视“总按”,而且重视“单按”。并且,既诊察“五部”,也诊察“三关”。如《难经》说:“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其中,所谓“脉有三部”,是寸、关、尺“三关”,古时也称“三部”。所谓“部有四经”,意思是说,两侧寸部、两侧关部和两侧尺部都对应着四经。比如,左寸部对应着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右寸部对应着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合起来则为四经。再如,左关部对应着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右关部对应着足太阴经和足阳明,合起来也是四经。同理,尺部也对应着四经。显然,“部有四经”的说法,是将“五部”和“三关”结合在一起。这说明,诊脉并不单纯是诊察“三关”,而是“五部”和“三关”都诊察。因此,在单按过程,“五部”和“三关”都要诊察,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近代脉书对“三关”都很重视,却忽视了“五部”。所以,近代脉书所说的单按过程,主要是对寸、关、尺“三关”分别进行诊察,一般不涉及“五部”。因此,若与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近代的诊脉方法确有一定缺欠。其实,“五部”和“三关”都很重要,且有一定内在联系,二者不能偏废,不能忽视对“五部”的诊察。
单按的目的是为了辨别寸口脉在某一“部”或某一“关”的变化。由此获取的脉诊资料更详实,可以进一步分析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等关系,为“辨证论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比如,通过单按诊取的脉象,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否主病?病在何脏?何腑?何经?属何性质?必须辨明这些问题,才能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在单按过程可以采取多种手法对脉象的变化进行详细诊察。如,浮取、中取、沉取、举、按、寻、推、以及侧指法、俯仰指法等。一般认为,用力较轻是浮取,用力较重是沉取,用力适中是中取。其实,这种解释太笼统,不能充分体现这三种手法的实际作用。若对《难经》和《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浮取、中取和沉取,不仅有严格的指力规范,而且有两方面的作用:
其一、用“一至七菽之重”的指力为浮取,用十菽之重乃至“按之至骨”的指力为沉取,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这是用“浮中沉”三种手法对“五部”进行诊察的方法。
其二、对寸口脉的脉体进行浮取、中取和沉取。无论脉居何部,都可用“浮中沉”三种诊取方法作进一步诊察。比如,脉居肺部,用一菽之重的指力为浮取、用二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用三菽之重的指力不沉取。再如,脉居肾部,则用十三菽之重有指力为浮取、用十四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用“按之至骨”的指力为沉取。
总之,根据“菽”和“菽数之重”代表的层次和指力,依此入门,触类旁通,便可掌握浮取、中取和沉取的指力规范,这种诊脉技术在总按过程和单按过程都很实用。单按是十分重要的操作步骤,除浮取、中取、沉取和举、按、寻的手法外,可结合用其他手法,以获取更全面的脉诊资料。     三,复按
诊脉以“气血未乱”为重要条件,要求尽量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在进行了总按和单按以后,寸口部位的脉络经过反复按压,其气血必然受指力阻遏而失其常性。由此而产生的影响虽微乎其微,但也不能忽视。单按过程完成后,持脉者应将三指收回,保持在尚未施加指力的状态,稍缓数息,待脉络气血恢复如初,再进行一次重复诊察,这一过程称为复按。
复按过程,可以对总按或单按的诊察结果进行验证,如有持疑之处,可作重点诊察,以求准确无误。确保诊察结果无误后,一般还要求“持满五十动”,这是从古代沿续下来的诊脉注意事项。
古代医家特别强调持脉必满五十动,这是为了体现“昼夜脉行五十度,而复会于太阴”的传统理论。如《灵枢.根结篇》说:“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这说明,诊脉持满“五十动”,才能全面反映五脏六腑的“受气”情况。这是古代医家对气血运行的一种认识。就其现实意义说,这是强调诊脉不能草率行事,应反复诊察并进行核实。所以,如果“持满五十动”仍不能确保诊察结果准确无误,还可延长时间,不必拘泥“五十动”。必须确认诊察结果准确无误,复按过程方可结束。
以上三个过程,是一个连续过程,虽然叙述繁琐,实际操作并不复杂。总按、单按、复按的全过程,三、五分钟即可完成。
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项技术要求,即掌握好三指的弯曲,以“指目”平齐为要。有些脉书要求“三指”节节相对,其实,不如排齐“指目”更重要。所谓“指目”,乃指端棱起如线、感觉最灵敏的部位。临诊时,不论是疏布指还是密布指,均要求指目排齐,成一直线。这对掌握指力规范非常有利。触及脉体以后,要把“指目”按在脉的脊部,便于用相应的指力进行浮取、中取和沉取,也便于运用举、按、推、寻等其他手法进行详细诊察。有些脉象,用“指目”反而不方便,则需“指目”与“指腹”结合并用。比如,在实际表现时程度较重的“散”脉,其实质是“脉体散漫不收,脉肉界限模糊不清”,对这一类脉象进行辨别,用“指目”与“指腹”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用“指目”更方便。
临诊时,为便于体察脉象的变化,还要掌握适当角度,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按,适用于“总按”过程。在单按过程,除平按或垂直下按的方法外,还应结合35度角的斜按,这种角度有利于发挥“指目”感知效果,便于与“指腹”并用进行按、压、推、寻等操作。并且,这种角度不易受指端动脉搏动的干扰而发生错觉。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技术要求,才能在操作过程得心应手,并避免盲目操作影响诊脉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从《脉经》以后,由于“持脉轻重法”的应用很少,所以,深刻认识这种操作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可参照《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千金方》、《四海同春》等文献。这些文献的记载表明,“持脉轻重法”是脉诊非常重要的实用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是很值得推广普及的一种精湛技术。若将“持脉轻重法”的精湛技术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选录《四海同春》使用“持脉轻重法”诊治实例,以供初学者参考:
“如诊肺脉浮而有力,(肺脉在一等三菽之内诊取。浮,谓动于本部一菽之内,中间诊二菽不来应指或出于皮肤之外。有力,谓脉兼滑弦洪紧。后凡浮实而有力者,仿此。)是肺部有余而实也,即断鼻干(肺燥),喘嗽(肺实),头眩(肺风),气急(肺实)等证。用桑白皮(泻肺),栀子仁(清肺),黄芩(凉肺)等药治之。
肺脉浮而有力之中,又兼数脉,是实又多热矣,即断以衄血(肺热),肤干(肺血燥),鼻疮(肺血热),再加栀子仁、酒芩、辛夷(引经)等药。若浮数太甚,再倍加清金润肺泻肺等药治之。(详见后)。
肺脉浮而有力(此浮字,亦是肺脉动于本部一菽之位,中取二菽之上不来应指或出于皮毛之外。无力,谓脉动虽浮却弱而无力,更兼短涩濡微等脉在内,是肺脉少有余之中又兼不足也,此少有余非元气有余,乃肺气浮动也。),是肺少有余之中又兼不足也,即断面虽微赤而色多白(微赤属火,色白肺弱),皮肤不光润(肺血不能华色),声不出口(肺气不充)等证。用麦门冬(清润肺部),百合(补肺),紫苑(益肺),款冬花(补泻兼全)等治之。
若肺脉无力之中又兼带迟脉,是肺不足而又寒矣,即断以咳吐冷沫(肺寒),鼻流清涕(寒郁肺热),肌肤生粟(肺气不足),畏风(肺气不固)。加人参(补肺),倍麦门冬、阿胶(补肺)、酒归(补肺血)、百部(补肺不足)等药。
若又芤涩濡微太甚,再佐以润肺温中益气等药(详见第十一),更将各部之脉互与肺脉较其虚实缓急轻重生克亢制之详,而酌量调治之,斯万无一失矣,详见于后。
亦有久病劳瘵及脾胃虚弱并噤口痢疾等证,于不足之中暗生邪火以致肺脉浮而有力者,然劳瘵气息恹恹,脾虚者面白色黄,噤口肌肤枯减各有不同也。
亦有脾胃虚甚后啬肺经生化之源或所生之肾水涸竭,时时仰给于肺经使肺自顾不暇,又罄不足之微力曲益所生而有沧海不能实漏卮之叹,以致肺脉沉而无力者,此又不可独咎于肺,惟宜补中气益肾水而肺自平也。”
以上可看出,《四海同春》是用“持脉轻重法”,对脉象的辨别和分析都很精确,对“辨证论治”可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依据。所以,应该将“持脉轻重法”与现在的诊脉方法结合起来,这是脉诊最完善、最实用的操作方法。
第七章,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诊的常用脉象,经历了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历史表明,《脉经》以前,脉象名称很繁杂,多达数十种,一般没有严格的脉形规范。如浮、沉、大、小、滑涩、细、迟、疾、代、钩、盛、躁、喘、数、弦、濡、弱、轻、虚、实、长、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脉经》成书时期,经古代医家筛选,脉诊的常用脉象定为二十六种。即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洪、细、虚、实、弦、紧、缓、散、革、芤、微、濡、弱、伏、促、动、结、代。这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有一定的脉形规范,基本上可以概括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这是脉诊形成完整体系和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都是沿用《脉经》流传下来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近两千年以来,后人对二十六种脉象虽有补充,但总的看,都未超过《脉经》的水平。因此,迄今为止,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仍以《脉经》为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在脉诊形成独立学科的历史时期,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常用脉象只有二十六种。并且,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针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这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基本上概括了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如脉体大小、长短、至数、脉位、脉形、脉律、脉势、流利程度、间歇次数或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能够满足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需要。
然而,现已证实,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其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有的已被误解。由此导致,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革脉、动脉、代脉、散脉、微脉、缓脉等,这都是脉诊的常用脉象,但是,近代以来,这些脉象很少发挥作用,甚至很少有人再用这些脉象。究其原因,是后人没有领会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1,浮脉
浮脉,古称“毛”脉,是临床最常用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它只反映脉位变化,以“脉位浅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属单因素脉象。其指感特征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据《脉经》记载,凡寸口脉在“一至七菽”之间,皆是浮脉。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浮脉,是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的实际深度划分为十五个层次,即十五菽。以中间三层为“中”,则一至七层之间为“浮”。这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浮脉为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以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在浮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浮”相关的脉象,比如,濡脉、浮滑、浮数、浮缓等,因此,掌握浮脉的脉形规范及其辨别方法非常重要。
近代脉书习惯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依据。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不能辨别准确的脉位变化。若详细分辨浮脉的界限及其程度,应该使用“持脉轻重法”。
《脉经》所说的“举”和“按”,是相对于脉体而言的,并不是靠“举”和“按”辨别浮脉,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这是因为,举和按,是诊脉的基本手法,必须说清什么是举?什么是按?举和按是干什么用的?
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临诊时,触及脉体以后,再对脉体进行按压,称为“按”。经过按压以后,减轻按压的指力,回复刚触及脉体时的指力,称为“举”。所以,“举”和“按”是针对脉体而言的。否则,就不可能体会出“有余”和“不足”的指感特征。所谓“有余”和“不足”,是对脉体进行“举”和“按”体会出来的。因此,不能将“举”和“按”认为是对寸口部位的肌肉组织进行按压。由此说明,《脉经》虽然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解释浮脉的脉形,但是,《脉经》并不是用举和按的手法辨别脉位,而是用“持脉轻重法”。
在诊疗实践中,凡是浮脉,都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只凭“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并不能辨别浮脉界限,也不能准确确定浮脉的程度,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若将“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唯一方法,是很不全面的。应该用“持脉轻重法”,再结合“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才是辨别浮脉的最好方法     2,沉脉
沉脉,古称“石”脉,也是临床常用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沉脉与浮脉正相反,以脉位“深”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是常用的纲领脉,属单因素脉象,既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也可与其他脉象相兼。在沉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沉”相关的脉象,比如,弱脉、沉滑、沉数、沉迟等。
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沉脉很简单,可参照浮脉的辨别方法。凡寸口脉在“十至十五菽之间”,都是沉脉。其中,第“十五菽”相当于“按之至骨”的程度,这是沉脉的最大限度。若超过这种限度,则是伏脉。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脉位变化可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这四种脉象,概括了全部的脉位变化。在诊疗实践中,脉位的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起来说不外乎这四种脉象。
浮脉、沉脉、不浮不沉之脉和伏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比如浮脉:凡“一至七菽”之间的脉位变化皆是浮脉,但实际表现时的程度可有所不同。再如沉脉: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但“十菽以下”皆是沉脉,其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以上四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位变化。
沉脉与浮脉的界限是不浮不沉之脉,即居中之脉。寸口脉在“七至九菽”之间,即是不浮不沉之脉。以此为界,七菽以上为浮脉,九菽以下为沉脉。按这种方法辨别浮脉和沉脉,都非常准确。
3,数脉
数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至数比正常快,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皆为数脉。其指感特征是“去来促急”,这是脉的“至数”达到“一息六至”或超过“一息六至”的指感特征。
辨别数脉,只需测定脉的至数即可。只要掌握了正常脉的至数,辨别数脉并不难。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这是辨别数脉的依据和界限。
《脉经》说:“数脉,去来促急”。这是数脉的指下形状和指感特征,并不是数脉的具体指标。《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一息六七至”。这夹行小字是否为《脉经》原文无据可知,重要的是,这夹行小字可以反映数脉不是固定不变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和可容许的变化规范。即: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皆为数脉。所以,数脉有比较具体的指标,是很容易辨别的脉象。
《内经》记载了正常脉的至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由此可见,《内经》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至数,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历代以来,都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脉的至数。如《难经》说:“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所谓“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四至。所谓“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六至。这说明,《难经》以一呼一吸脉四至为平人脉的最低至数,以一呼一吸脉六至为适得病的病脉。一呼一吸四、五至之间,则是正常至数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明确了正常脉的至数和所容许的变化范围,就等于明确了数脉的构成条件。因此,数脉的具体指标很容易掌握。
数脉是常用的纲领脉。不含至数变化以外的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但可以是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促脉就兼“数”的条件。并且,数脉常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比如,浮数、沉数、弦数、滑数、洪数、细数等。在与这些脉象相兼出现时,数脉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4,迟脉
迟脉与数脉正相反,是脉的至数不及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凡一息三至或不足三至者,都是迟脉。
《脉经》说:“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这是将“呼吸三至”作为迟脉的基本条件,并用“去来极迟”表达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种表达方法专业性很强,但受“道家”演说影响很深,应予正确理解。所谓“呼吸三至,去来极迟”,意思是说,以呼吸三至为迟脉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凡不足三至者,皆为迟脉。这是引用道家学说的“极”字来表达迟脉的界限和脉形规范,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的形容词。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迟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由于古代医家以“呼吸定息”测定脉的至数,迟脉又是在至数减少的方向延伸,所以,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小;它只能再包括一呼一吸二至、一呼一吸一至或一呼一吸不足一至。从临床实践看,古代医家将迟脉的基本条件规定为“一息三至”,是比较合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呼一吸三至以下的脉象,可用计时法测定脉的至数,便于掌握迟脉的变化程度。按计时法算,“一呼一吸三至”的脉象,约每分钟50次,与现代医学的“窦缓”接近。所以,凡每分钟50次或低于50次的心率,都是迟脉。这与中医理论并不相悖。
脉的至数变化虽然复杂,但总的说可分三类:一是正常脉象的至数,二是数脉,三是迟脉。这三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     5,洪脉
洪脉,古称“钩”脉,亦称“大”脉,或称“洪大”脉。脉学史上,确定洪脉为常用脉名,经历了一个逐渐趋向统一的过程。《脉经》以前,洪脉称“钩”脉。如《内经》所论季节脉的“钩 ”脉,其实就是洪脉。其基本特征是脉体“大”。所以,古文献常将“钩脉”称“大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所谓“大者”,即是“洪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对六经之脉进行论述时说:“太阳脉至,洪大而长。”这是将“洪”与“大”合称“洪大”,属习惯性的称谓。由此说明,钩、大、洪、洪大,是同一种脉象,只是称谓不同。
《脉经》规范和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用“洪”取代了其他称谓,此后,多数脉书都用“洪脉”之名,逐渐统一了洪脉的称谓。但在个别情况下,仍有沿用“洪大”之名的习惯。
洪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大于正常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脉体“大”。如《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根据《脉经》“极”字的用法,可以充分说明:凡脉体大于正常即是洪脉。所谓“极大在指下”,并不是说“大”到极点才是洪脉,而是用“极”代表正常脉体,其实际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体“大”即是洪脉。这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表达方法,不能将“极”字理解为一般形容词。
寸口脉正常脉体的标准,是脉诊的重要依据和客观指标。临诊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都是由脉体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但是,对这样一个关键问题,除《难经》和《脉经》外,历代脉书都没进行详细介绍,这对掌握脉诊技术极其不利。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若不掌握寸口脉的正常标准,对任何脉象的辨别都很困难。因此,必须弄清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     独取寸口脉法对寸口脉的正常标准作过规定,这些规定虽有一定的理想倾向,但作为实际操作时的重要依据,是不容忽视的。否则,既不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也无法对脉象的变化进行辨别。《难经》最早记载了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这是一个应该充分挖掘的问题。如:
《难经》对“五部”的划分,是将“初持脉”到“按之至骨”的深度五等分,每一等分是一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合十五个层次。每三个层次即一部。由此可知,若寸口脉的脉体大于三个层次,则超出“五部”规定的界限。因此,从理论上说,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就是不大于每一部所规定的界限。显然,这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规定,但是,对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确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初学者,按“五部”的理论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堪为入门捷径。
从《脉经》以后,对洪脉有一些不恰当的解释,主要是概念不清,其次是掺杂了一些过分的夸张、形容或比喻,使洪脉的脉形规范复杂化了。比如《沈氏尊生书》说:“浮而有力为洪”,这种说法就是概念不清,混淆了洪脉的构成条件和实际意义。其实,洪脉不是诊察脉位变化的脉象,并不包括“浮”和“有力”的条件,它只反映脉体“大”。所谓“浮而有力”,实际是浮脉的相兼脉,即浮脉再兼有力。这是不能混淆的。再如《崔氏脉诀》说洪脉是:“大而力健”,这也是两种脉象相兼。其他如,《诊家枢要》说洪脉是:“大而实也”,《洄溪脉学》说洪脉是:“既大且数也。”这些说法,都违背了洪脉实际意义。从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来说,洪脉只是脉体“大”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洪脉与其他脉象相兼,则是相兼脉,而不说是洪脉。这是有一定区别的。
脉体的变化分三类:一是正常脉体;二是大于正常的脉体,即洪脉;三是小于正常的脉体,即细脉。临诊时,对脉体大小的诊察,不外乎这三种脉象。     6,细脉
细脉与洪脉正相反,以小于正常脉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细脉和洪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都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洪、细二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
细脉之名出现较早。在古脉法时期就有细脉的记载。如《内经》说:“察九候,独大者病,独小者病”。所谓“小”脉,其实就是细脉。《内经》对细脉的记载很多,如“大则病进,细则气少”、“有脉俱沉细者,少阴阙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诸细而沉者皆在阴”等。这说明,在古脉法时期,“小脉”和“细脉”是同一种脉象,“小”脉可称“细”脉,“细”脉也称“小”脉,有时还将“细”和“小”合称,即“细小”脉。《脉经》规范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细脉”和“小脉”合并,通称“细”脉。所以,从《脉经》以后,一般都用“细脉”的名称,而不再称“小”脉或“细小”脉。
《脉经》说:“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这种表达方法,既巧妙,又专业,寓意深刻,语言艺术很高,耐人寻味。若不结合表达方法的特点和专业特点,则很难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深刻理解《脉经》的表达方法,并结合脉诊的专业特点,正确理解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小大于微”,涉及微脉,所以,必须结合《脉经》对微脉的论述,才能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可以看出,《脉经》论述细脉涉及微脉,论述微脉又涉及细脉,这种表达方法非常隐晦,是通过微脉的解释表达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小大于微”的意思是说,细脉的构成条件应该和微脉相比较。因此,若深入研究细脉的脉形规范,必须将细脉和微脉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微脉包括“极细”的条件。所谓“极细”,包含着细脉的脉形规范。只要弄清“极细”的寓意,就等于弄清了细脉的脉形规范。“极细”的意思是说,以“极”字代表寸口脉的正常脉体,凡比正常脉体“细”的脉象,即是细脉。这里的“极”字,与洪脉“极大在指下”的“极”字是同一内涵。都是代表正常脉的本体。这说明,“细脉”的实质,是脉体小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所谓“常有,但细耳”,是与微脉的“或欲绝,若有若无”相对而言的。“但细耳”三个字可以充分说明,细脉只是脉体“细”,不含别的。
有些脉书没领会《脉经》的表达方法,误解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对细脉的解释有些不恰当,甚至混淆了“细脉”和“微脉”的构成条件。如《诊家枢要》说:“细,微渺也,指下寻之,往来微细如线。”《外科精义》说:“细脉之诊,按之则萦萦如蜘蛛丝,而欲绝,举之如无而似有,细而微。”这一类解释,根本不能说明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而是在误解的基础上七拼八凑,纯属纸上谈兵。在诊疗实践中,“微细如线”、“萦萦如蜘蛛丝”的脉象,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寸口脉的搏动非常微弱,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细”到“蜘蛛丝”的程度。所以,这些说法纯属自欺欺人,必须澄清。
细脉是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濡脉、微脉等,都含脉“细”的条件。细脉还可与其他脉象构成相兼脉,比如,细数、弦细、浮细、沉细等。     7,滑脉
滑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脉的流利程度较正常更流利,即是滑脉。
脉的流利程度分三种:一是正常的流利程度。二是较正常更流利的程度,即滑脉。三是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即涩脉。其中,正常的流利程度,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滑脉和涩脉,则是脉的流利程度发生了变化。
脉的流利程度,是由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表现出来的。若血行滑利,超过正常的流利程度,则为滑脉。若血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则为涩脉。但是,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必须通过脉的“体状”或脉的频率等方面的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滑脉和涩脉脉形的解释,必须结合相关方面的变化。然而,滑脉和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通过相关方面的变化体察脉的流利程度,而不是单纯辨别其他方面的变化。这是必须说清的问题。
历代脉书对滑脉脉形的解释很不一致,最经典性的解释是《脉经》。如《脉经》说:“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这是《脉经》对滑脉的解释,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滑脉的脉形规范。在《脉经》以前,虽有大量文献记载并描述了滑脉的脉形,但主要是比喻和形容的表达方法,如:“漉漉如欲脱”、“如珠走盘”、“如荷露”、“如滚珠”等,这些比喻或形容,虽然反映了滑脉的脉形,但未能说明滑脉是针对哪方面进行诊察。所以,《脉经》指出滑脉是“流利展转”,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流利展转”,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滑利”,超过了正常的流利程度。所以,明确滑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指出:“滑与数相类”。愈是相似或相类,愈不能相混,因此,应将滑脉与数脉相辨别。其区别是:数脉诊察脉的至数,滑脉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数脉的成因是心脏搏动比正常快,不含其他因素。滑脉的成因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比正常的流利程度更流利,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心脏的搏动次数,而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所以,滑脉与数脉有一定区别,不能混淆,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滑脉是纲领性脉象之一。它可以与其他脉象相兼,比如,脉浮滑、脉弦滑、脉滑数等。历代脉书多是以滑脉与某脉相兼的形式论述脉象,而不说某脉以脉滑为构成条件,这是由于滑脉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而其他脉象不以脉的流利程度为构成条件。       8,涩脉
涩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来艰涩为基本特征,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较差,与滑脉正相反。涩脉是流利程度较差的一类脉象,以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为构成条件。
从理论上说,涩脉只是流利程度差,不含除此之外的其他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时,涩脉的流利程度,与脉的“体状”条件有很大关系,只能出现在“体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若气血充实、脉道充盈、血行流利,则不可能表现为涩脉。所以,历代脉书对涩脉脉形的解释,往往用一些辅助性的说解,借以阐明涩脉实际表现时的形象。然而,这些辅助性说解,很容易混淆涩脉的脉形规范,甚至混淆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因此,应该明确涩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说:“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这里涉及“细、迟、往来难、散、以及“一止复来”等许多条件。表面看来,这些条件都是涩脉的构成条件。其实并非如此。应该分清涩脉的必备条件和辅助性说解。以上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反映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这才是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细而迟”、“散”、“一止复来”等,都是对涩脉脉形的辅助性说解,“往来难”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这是应该弄清的问题。所谓“往来难”,是流利程度较差的表现,这是涩脉最基本的构成条件。
《脉经》以后,很多脉书没正确理解《脉经》对涩脉的解释,结果,歪曲了涩脉的实际意义。比如,《脉诀》说涩脉是“无力缓涩”;《寿世保元》说:“迟而无力为涩。”这些说法,都不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迟而无力”,质言之,是脉的至数和力度不及正常,并不能反映脉的流利程度,故非涩脉。所谓“无力缓涩”,质言之,是三种脉象相兼,并不能说明涩脉是什么。这一类说法,都未明确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说到底是混淆了涩脉的实际意义。
对涩脉阐释最确切而无弊端的,首推唐代王冰。其曰:“涩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脉诀刊误》对涩脉的论述也比较确切,其曰:“脉来蹇涩,细而迟,不能流利圆滑。”这些说法,在文字上虽有不同,其基本性质是一致的,都能反映出涩脉是针对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
《千金方》说涩脉“或如数”,这种说法,若与《脉经》的解释结合起来,最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或如数”,意思是说,脉的形象与数脉相似,但实际上并不是数脉。数脉是脉的至数加快,心脏搏动次数增加。而“或如数”则是心脏的房、室颤动。这种情况下,虽有脉“数”的指感,但血行并不快,反而排血量减少,血行无力,血行艰涩,导致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故为涩脉。这说明,《千金方》作者孙思邈,能在“房、室颤动”脉显“数”象的基础上体察血行艰涩,无愧诊脉高手、一代医圣。这种史实说明,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对脉的流利程度进行诊察。
涩脉也是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与滑脉具有同等重要的诊断作用,但因操作技术较难掌握,往往影响对涩脉的辨别。必须明确,涩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既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不是必须具备因辅助性解释所涉及的条件才能构成涩脉。简单说,只要脉的流利程度较差,达不到正常的流利程度,即是涩脉。
9,长脉
长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长”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超过本位。     10,短脉
短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短”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不及本位。
长脉和短脉的构成条件非常简单,所以,辨别长脉和短脉并不难。需要说明的是,有的脉书认为,《脉经》没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甚至认为,这是《脉经》的错误。其实,《脉经》只是没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并不是不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有一定原因的。这是因为,按脉诊的基本原理,寸口脉的长短有明确规定,即“一寸九分”为界。从理论上说,超过“一寸九分”,则为长脉。达不到“一寸九分”,则为短脉。在“一寸九分”之间,则为正常。但实际操作时,可按这种规定灵活掌握。所以,《脉经》没再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脉经》只是论述了二十四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再加长短二脉,合为二十六种。所以,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是二十六种。有的脉书在二十六种脉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种,实际上,并没超出二十六种脉象概括的范围,总的看,意义不大,甚至画蛇添足。
11,弦脉
弦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故以脉体张力增强为构成条件。其指感特征是按之如弓弦状。
古文献很早就记载了弦脉的脉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这种脉象即是弦脉。所谓“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是弦脉而有胃气的表现,故为平人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还记载了“弦脉”最“弦”的程度,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这是胃气已绝的弦脉。可以看出,《内经》对正常弦脉和弦脉最“弦”的程度,都是用形容和比喻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法,虽然刻画了弦脉的脉形和不同程度,但没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那么,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呢?《脉经》可以说明这一点。如《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所谓“如弓弦状”,是沿用了《内经》的传统说法,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弦脉在实际表现时,如“弓弦”之状。其中,“举之无有”,最能说明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这是“持脉轻重法”的“举按”手法。其操作方法是:临临时,先用相应的指力触及脉体,确定脉居何部,然后,再对脉体进行“举之”和“按之”的诊察,以体察更详细的脉象变化。所谓“举之无有”,意思是说,触及脉体以后,若举指,其脉不随手而起,故曰“无有”。这是脉体张力增强的表现。所谓“有”,是能不能触及脉体,若举指而脉不随手而起,则为“无有”。所谓“按之如弓弦状”,是对脉体进行按压而呈现“如弓弦状”的脉形。这一举一按,都是诊触到脉体以后的手法。根据一举一按的指感特征可以充分说明,弦脉的脉形是脉体张力表现出来的,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由此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张力进行诊察。这是脉诊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有些脉书没理解《脉经》的“举”和“按”,认为《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是错误的说法。比如,《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其实,这是《脉确》作者没掌握弦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脉有浮弦者”,是浮脉与弦脉相兼,并不是说弦脉包括“浮”的条件,根本不能将“弦脉兼浮”的脉象与“举之无有”相提并论。《脉经》所说“举之无有”,与脉位无关,而是对脉体进行诊察的指感特征。在诊疗实践中,弦脉并不受脉位限制,脉浮弦或脉沉弦都是常见脉象。弦脉无论在“浮”位还是在“沉”位,都有“举之无有”的指感特征。所谓“举之无有”,并不是说弦脉不能见于“浮位”。但是,必须使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说明这一点。
弦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正常的季节脉,也可以是正常的体质脉,还可以是主病的脉象,并且还是肝脏的本脉。对弦脉来说,变化的程度非常重要。弦脉主平、主病、主死,主要取决于脉弦的程度。因此,应该在明确弦脉是针对脉体张力的基础上,认真辨别弦脉的程度。     12,紧脉
紧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只反映脉体“紧张”或“拘急”的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
《内经》对紧脉的记载不多。但在《伤寒杂病论》,紧脉倍受重视。它是“外感伤寒表实证”的纲领性脉象。从《脉经》起,紧脉被确定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这说明,紧脉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了紧脉的诊断作用和实用价值。
《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这样一种记载:“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所言“青脉之至”,很可能就是紧脉。“长而左右弹”,则是紧脉的指感特征。但是,《内经》并没明确这一点。《内经》虽有紧脉之名,但没记载紧脉的脉形规范。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盛而紧曰胀”。《素问.示从容论》说:“切脉浮大而紧”。《灵枢.禁服论》说:“紧为痛痹”。这些记载,既没说明紧脉的脉形规范,也没说明紧脉是对针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在《伤寒杂病论》,紧脉不仅多见,而且非常重要。伤寒“脉浮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辨证依据,对伤寒表实证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如《伤寒论》说:“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证提纲,以紧脉为表实证的纲领脉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有紧脉的记载,并且论述了紧脉的脉形。如《伤寒论.辨脉法》说:“紧脉者,如转索无常也。”《金匮要略》说:“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这说明,“如转索无常”,是《伤寒杂病论》对紧脉脉形的解释。但是,《伤寒杂病论》也没说明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脉经》将紧脉列为常用脉象,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紧脉,数如切绳状。”这种解释,既表达了紧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又说明了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所谓“数”,并不是代表至数变化的“数脉”,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行征。对此,必须结合历史和脉诊的特点,才能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有“急”的含义。在脉法中,数、急、紧、促四个字,不仅有一般文字含义,还有脉法的特定含意。其中,“急”曾是一种脉名,即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紧”也是一种脉名,其实质是脉体“紧张”。《脉经》制定二十六种脉象时,将“急脉”与“紧脉”合并,统称“紧脉”,而不再用“急脉”的称谓。所以,从《脉经》以后,很少再用“急脉”。由此说明,紧、数、促,急四个字,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也可用来表达脉形规范。比如,《脉经》说数脉的脉形是“去来促急”,其中,“促”和“急”,都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数脉在实际表现时的指感特征。《脉经》说紧脉的脉形是“数如切绳状”,其中, “数”字并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特征。这种表达方法,很容易导致误解,必须辨明基本含义,不能互相混淆。由此说明,“数如切绳状”的“数”字,并不是脉的至数加快,其含义是“急”,即脉体“拘急”的表现。也就是说,紧脉即是脉体“拘急”的表现,故如“切绳状”。所谓“切绳状”,更不是至数加快的表现,而是脉体绷紧拘急的指感特征。《医宗必读》分析这个问题时说:“数与紧皆急也,脉数以六至得名,而紧则不必六至,惟弦急而左右弹状如切绳也。”这种分析是非常确切的,说明紧脉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反映脉体拘急的程度。这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紧脉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所以,紧脉只要一出现就是病脉,并且多主寒、主痛。若脉浮而紧,多为外感伤寒之表证。若脉沉而紧,多为里寒证。一些剧痛之症,导致脉体紧张或拘急,也可见紧脉。
13,缓脉
缓脉与紧脉正相反,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为构成条件,其实质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缓脉的实际意义,是对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主要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方面条件构成的,实际上,这是正常脉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缓脉的脉形。
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缓脉的解释确有失误。所以,后世脉书虽以《脉经》为依据解释缓脉的脉形,但并没体现缓脉的实际意义。由此导致,在理论上所说的缓脉,与其实际应用相脱节。因此,应该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否则,缓脉就失去了真正的诊断作用。
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可以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对应的脉名,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性质正相反。《脉经》为制定脉名脉形的规范,将急脉和紧脉合并,不再用急脉之名,所以,在《脉经》成书时期,缓脉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比如,《伤寒杂病论》以缓脉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以紧脉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其中,缓脉与紧脉即互相对应。这也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是与紧脉相对应的脉象。若脉体“紧张”或“拘急”,则是紧脉。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则是缓脉。这是互相对应的。
《脉经》对缓脉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的指感特征和辨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的指感特征,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唯恐后人将迟脉与缓脉相混淆,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对“缓脉”与“迟脉”,必须严格区别,否则,将会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古代医家绝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也会有“迟”的指感特征,但缓脉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故应与迟脉相鉴别。
《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与其说细脉“小大于微”是同一道理,都是用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形规范,这是《脉经》惯用的表达方法。后人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说缓脉的“至数”比“迟脉”稍快。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程度。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14,散脉
散脉是单因素脉象,其构成条件是脉体散漫,主要反映脉体散漫的程度。其实际意义是诊察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和互相融合的程度。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散漫、脉形宽泛或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
       近代以来,散脉的诊断作用越来越小,几乎被闲置一旁。按一般常理,《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将前人诸多的脉象都含英撷华,实用价值都很大,其诊断作用应该越来越显著,不应该出现被“闲置一旁”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后人没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
在近代脉书中,散脉是“浮散无根”之脉。若以“浮散无根”为散脉,则散脉是元气离散的表现,而且是气血耗败、脏腑之气将绝的征象。这种散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其实,作为常用脉象之一的散脉,并不是以“浮散无根”为主要条件,也不是只能见于危重病证。;
脉学的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前,散脉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常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并且非常广泛。既可见于危重病证,也可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所谓“搏坚而长”,是脉来长而搏指坚硬。“软而散”,是与“长而搏指坚硬”相反的脉象,即散脉的表现。“消环自已”,是疾病向愈。显然,《内经》的散脉,既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并且,其主病在轻有重,诊断作用非常广泛。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这里所说的“散”,是正常脉的构成条件。显然,《内经》的散脉并不单纯是主病的脉象,也可以是常脉。《难经》也有类似记载:“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这是将“浮而大散”作为正常心脉的脉形,其中的散脉,是正常心脉脉形的构成条件之一。这些史实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散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也不都是“浮散无根”之脉,而是代表脉体散漫的不同程度。因此,应该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q
《脉经》说:“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后世脉书所说的散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没完全继承下来。《脉经》是分别对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进行论述,并且兼顾了散脉的各种不同程度。所以,《脉经》所说的散脉,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主病有轻有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所谓“大而散”,是脉体大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漫”之象,故可以是生理性的散脉。所谓“气实血虚”,是病理性散脉的成因。古代医家认为,病理性散脉是“气实血虚”所致。所谓“有表无里”,是散脉最“散”的程度,这是脉体过度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的表现。也就是说,因脉体“大”而表现出来的脉体散漫,乃至散脉最“散”的程度,都是散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表”与“里”,是中医常用的代名词。“表”,指脉体周围的组织;“里”,指脉体。若脉体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则不能体察出圆敛的脉体,故称“有表无里”。所谓“有表”,是只能触摸到脉体周围的组织,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所谓“无里”,是不能触摸到圆敛的脉体。由此可知,散脉主要是对脉体“散漫”或“宽泛”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最“散”的程度即是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这是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正如清代医家周学海对散脉解释:“形体宽泛而两边不敛,浑浑不清耳。”
《脉经》以后,对散脉的解释有很多不恰当说法,将散脉说得玄而又玄,让后世学者无可适从,无法掌握散脉的辨别方法。如柳贯说散脉:“无统计,无约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根据脉理分析,“至数不齐”是节律失常,与脉体的散漫程度无关,故不应列入散脉的构成条件。“来多去少”,“去多来少”以及“杨花散漫”之说,更是离题太远,这是因为,散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再如《医述》说:“散有二义,一有渐无之义,一散乱不整之象,比如杨花散漫,或至数不齐,或多寡不一,为色殆之候。”陈士铎说:“散脉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这一类说法,不仅语意不清,而且大言欺人,与散脉的实际意义相悖。若以这一类说法解释散脉,则违背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且,按这种解释辨别散脉,根本无法操作。因此,必须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散脉的诊断作用。
15,芤脉
芤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其脉形比较复杂。它综合了“浮、大、软、中央空、两边实”等多种构成条件,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大量耗伤阴血,脉管血量不足,脉管收缩与失血量尚不协调的特殊脉形。因此,在诊疗实践中,芤脉的出现率不高,往往是一过性的脉象。但是,由于《脉经》对芤脉的解释比较清楚,后世医家对芤脉的理解比较确切,很多诊脉高手都能辨别这种脉象。近代以来,对芤脉主病的记载和报道并不少。这说明,只有弄清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芤脉之名出现较晚,《内经》没记载芤脉,其最早的记载见于《伤寒杂病论》。如:“弦则为减,大则为芤”、以及“脉浮而紧,按之不芤”等。但是,《伤寒杂病论》不是脉诊专书,对芤脉脉形记载不详。《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这一段描述的脉形,很可能是芤脉。所谓“下无根”,是芤脉兼见“无根”之象。其脉形“浮取虚、按之无力、如葱叶、下无根”,表明肺气已绝,这是芤脉达到一定程度的脉形,并不是芤脉的脉形规范。明确解释芤脉脉形规范的是《脉经》,所以,从《脉经》以后,对芤脉的解释都以《脉经》为依据。`
《脉经》说:“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这种解释,概括了芤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形神兼备,完整无缺,很容易理解。所以,《脉经》以后,诸家之说均从此出。如:《千金翼方》说:“按之无,举之来,两旁实而中央空,名曰芤。”《活人书》说:“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李东垣说:“芤音抠,诀云按之即无,举之即有,两边实,中央空者,名曰芤。”《外科精义》说:“芤脉之诊,似浮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这些说法大致相同,都能反映芤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这说明,芤脉的基本特征是“按之中央空、软,两边实”,其实际意义是诊察因伤失津血而脉管收缩的变化程度。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脉象,一般来说都是常见脉象,但芤脉并不常见。这说明,《脉经》将芤脉列为二十六种脉象,有一定原因。这是因为,芤脉的诊断作用可以反映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且,掌握芤脉的脉形规范,对辨别其他脉象有一定帮助。比如,古代医家论述革脉的脉形及其诊断意义,就与芤脉有一定关系。若不结合芤脉,则很难理解革脉的实际意义。由此说明,脉诊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代表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将每一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都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历史表明,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皆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芤脉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没争议。因此,对芤脉主病的认识比较一致。比如,失血者出现芤脉,表明血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失血量过大,血管“空”,血管应随之而收缩。若机体失血性调节功能较好,则血管收缩与出血量相适应。若迟迟不见适应性的血管收缩,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已差。这是古代医家根据脉象变化对机体机能状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诊疗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ij-yi
以上说明,芤脉虽不是临床常见脉象,但是,它关系着其他脉象,并且,它反映了一种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对人体机能的分析,对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忽视芤脉的脉形规范和诊断意义。    

16,伏脉
伏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位沉潜,不含其他因素。它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性质截然不同。沉脉可以是正常脉象,但伏脉绝没常脉之说。伏脉的构成条件是:脉位沉潜,超过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按“五部”理论说,沉脉在“十五菽”以上,伏脉在“十五菽”以下。按脉象的变化程度说,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伏脉最伏的程度是“著骨乃得”。按辨别方法说,沉脉可用常规指力辨别,伏脉必须“极重指按之”。这说明,伏脉与沉脉,有严格界限。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从“初持脉”至“按之至骨”的深度,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合为“五部”。这是正常脉位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中,脾部居中位,为不浮不沉之脉。中部以上,是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中部以下至“按之至骨”的深度,是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若脉位超过“按之至骨”的程度,即是伏脉。所以,沉脉无论程度如何,都在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伏脉则不然,它只要出现,就是异常脉象。因此,必须掌握沉脉与伏脉的界限,绝不能混淆。《脉经》说:“伏脉,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这是《脉经》对伏脉的解释。这种解释,专业性很强。必须结合“持脉轻重法”,才能说明伏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理解什么是“极重指”,才能对伏脉进行辨别。若不说清这些问题,就不能分辨“沉脉”与“伏脉”的界限。
所谓“极重指按之”,是“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必须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体现伏脉的脉形规范和辨别方法。如:肺部脉在一至三菽之间,诊肺部脉的相应指力为“三菽之重”。心部脉在四至六菽之间,诊心部脉的相应指力为“六菽之重”。依此类推,对“五部”之脉的诊察都有相应的指力。这是常规操作的指力。所谓“极重指按之”,是超常规操作的指力。用“极重指”触及的脉体,即是伏脉。也就是说,诊“伏脉”必须用超常规的指力。
需要说明的是,《脉经》所说的伏脉,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有程度上的不同。“著骨乃得”是伏脉最“伏”的程度。除“著骨乃得”的伏脉之外,“五部”之脉都有“脉伏”的现象。比如,肺部脉伏、心部脉伏、脾部脉伏、肝部脉伏等。可惜的是,由于《难经》和《脉经》没将“持脉轻重法”介绍清楚,后世医家没重视“持脉轻重法”,使“五部”之脉伏的理论和实践没沿续下来。然而,从《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看,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这一点。所谓“伏匿”,指阴阳更相乘、更相伏的反常现象。若阴部见阳脉为阳乘阴。若阳部见阴脉为阴乘阳。若脉居阴部见阳脉,又时现沉涩而短,为阳中伏阴。若脉居阳部见阴脉,又时现浮滑而长,为阴中伏阳,此即脉的伏匿现象,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但是,基本上失传了。
以上说明,虽然伏脉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二者之间有严格界限。必须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才能充分发挥伏脉的诊断作用。另需说明一点,若不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和相互关系,就不能弄清革脉的实际意义。
17,革脉
近代脉书对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总的来说都理解错了。因此,近代所说的革脉,基本上已经没用。虽然中医学的各种教材都有革脉之名,但是,几乎没人见过革脉,也没人能将革脉用于临床实践。这是因为,中医教材对革脉的解释都错了。
脉学史上,对革脉有很多争议,其争议沿续了一千多年,这是脉学史上的千古之谜。若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证实,这个千古之谜,是《脉经》留下的伏笔。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没有弄清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近代脉书以“按之如鼓皮”为革脉,其实是误解了《脉经》对革脉的表达方法。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只有革脉,没有牢脉,这是许多人不理解的。《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  “《千金翼》以革为牢”。这是导致革脉有争议的主要原因。《脉经》以后,脉学专书不下数百种,但对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以及《脉经》“有革无牢”和《千金翼》“以革为牢”等问题,都没说清。其实,若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清。
在古文言中,“革”也读作“亟”,是“急”的意思。另一种含义是“变革”,即事物的变化和转变。如《礼.檀弓》曰:“夫子之疾革矣。”意思是说,夫子的病发生了变化。“革”字这种含义,可以反映古时代的哲学思想,即事物的变化和转变。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医学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脉诊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古代医家对脉象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哲学思想为指导。因此,古代医家诊脉,特别重视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进行,并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这是“革”字被引进脉诊领域的历史渊源。
“革”字被引进脉诊领域,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所谓“切脉动静”,是诊察脉象的“动”与“静”。在正常脉的基础上,若未发生变化,称为 “静”;若发生变化,称为“动”。这说明,脉象的“动”与“静”,即脉象是否发生变化或转变。所谓“浑浑革至如涌泉”,是“革”脉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由“浑浑”的脉象变为“如涌泉”的脉象,故称“革”至“如涌泉”。所谓“革至”,是由某种脉象变为另一种脉象的意思。由此说明,从“革”脉的最早出处来看,“革”脉指的是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革脉最根本的实际意义。
《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完全一致,只是文字不同。如《伤寒论.辨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这段经文,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脉理,二是病理。将脉理和病理有机结合,是张仲景的一贯特点。所以,不可认为这段经文就是革脉的定义,更不能认为这是论述革脉的构成条件,它只是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    “革”。比如,“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大则为芤、芤则为虚”等,这是对脉象的变化及其主病的性质进行分析,并不是说这是革脉的构成条件。再如,“妇人半产漏下、男子亡血失精”,属于“精血耗伤”的病证。这类病证如果见大脉,必然是大而“空软”,故曰:大则为芤。这类病证如果见弦脉,与大脉比较而言,脉体必然“小”于大脉,故曰:弦则为减。弦脉主寒证,故曰: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和“减则为寒”的意思是说,这类病证如果见芤脉,则为虚证。如果见弦脉,脉体减小,则为寒证。显然,从《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来看,也是将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故曰:寒虚相搏,此名为“革”。这是用举例的方式表达革脉的实际意义。这说明,《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完全一致,都是以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为革脉。
后人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误认为是将“芤”脉和“弦”脉作为    “革”脉的构成条件。于是,产生了“芤弦相合”即是“革”脉的错误说法。因此,有的脉书认为,芤脉和弦脉合起来即是革脉。还有的脉书认为,《脉经》对革脉的解释错了,因为《脉经》没有“芤弦相合”的脉象。实际上,芤脉和弦脉,根本不能合在一起,更不能合起来构成另一种脉象。这是因为,弦脉是脉的张力增加,脉体相对较小,芤脉有“空软”的条件,脉体相对较大,这两种脉象有互相矛盾的因素。因此,以“芤弦相合”为革脉,这种脉形在脉理上说不通,不切合实际。
《脉经》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另有夹行小字说:“《千金翼》以革为牢”。革脉与牢脉的争议,由此开始。但是,为何《脉经》有革脉没牢脉?为何《千金翼》以革为牢?为何革脉的应用越来越少?这是脉学史上的千古之谜。破解这个千古之谜,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诊脉方法,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学史表明,《脉经》作者王叔和,曾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并且,仲景之书经王叔和整理编次才流传后世。因此,王叔和不可能不知道《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但是,《脉经》又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从文字看,这与《伤寒杂病论》的解释完全不同。所以,两家之说的异同,是挖掘“革脉”实际意义的突破口。
若对《脉经》的表达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脉经》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完全一致,都是以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为革脉。这三部经典文献,对革脉的解释所用文字虽不同,但其实际意义是一样的。比如,《脉经》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涉及沉、伏、实、大、长、微、弦等七种脉名。“有似”二字,是举例说明的意思。《脉经》是通过两组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其中,沉脉和伏脉,是同一类脉象,但有严格界限,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变。若沉脉持续下“沉”,超过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变为伏脉。若伏脉上“浮”,超出伏脉的界限,可变为沉脉。这种变化和转变,即是“革”脉。这说明,所谓“有似沉伏”,是用沉脉和伏脉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并不是将“沉伏”作为革脉的构成条件。
所谓“实大而长微弦”,实际是两个脉象。“实”,是实脉。“大而长微弦”,是体质强壮的正常脉。这两种脉象也可以互相转变。所谓实脉,在《脉经》以前是概念性的,凡脉来有力皆为“实”。但是,《脉经》对实脉进行了改革,赋予了特定的构成条件是:“大而长微强,隐指幅幅然。”其中,“隐指幅幅然”,是对“大而长微强”的形容和比喻。“大而长微强”,是实脉的基本脉形。由此可知,所谓“实大而长微弦”,是将“大而长微强”和“大而长微弦”互相比较,这是举例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因为,“大而长微强”是实脉,是病理性脉象。“大而长微弦”是正常脉,是体质强壮的脉象。虽然一字之变,但脉象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两种脉象比较接近,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显然,《脉经》是举了两个实例来解释革脉,并不是将所举实例的脉名作为革脉的构成条件。可惜的是,后人没发现这一点,误解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宋、元时期,陈言、滑伯仁等著名医家,提出了革脉“按之如鼓皮”的说法。鉴于这些名医的影响,这种错误说法沿传至今。据考证,“按之如鼓皮”的说法,有两种依据:一是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误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以“芤脉”和“弦脉”为革脉的构成条件,故以“芤弦相合”为革脉,并用“鼓皮”比喻“芤弦相合”的脉形。二是误认为“革”字有“皮革”的意思,由“皮革”联想到“鼓皮”,将脉象与“皮革”扯在一起,遂将革脉说成是“按如按鼓皮”的脉形。如《濒湖脉学》说:“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这是将以上两种错误说法掺合在一起了。这样以来,革脉的实际意义就被埋没了。于是,人们在诊疗实践中,可以辨别弦脉,也可以辨别芤脉,但无法辨别“芤弦相合”的脉形,也诊察不到“按之如鼓皮”的脉象。因此,革脉几乎闲置起来,很少有人用它,人们也不会用它,几近失去意义。
以上说明,革脉是一个被埋没了一千多年的脉象。现在,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对革脉的很多争议都可迎刃而解。比如,《脉经》没将牢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因为,牢脉与革脉正相反,“革脉”可以涵盖“牢脉”的诊断意义。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以“动”观“静”或以“静”观“动”的哲学原理。再如,为何革脉的应用越来越少,是因为后人将革脉的实际意义理解错了。所谓“《千金翼》以革为牢”,并非《脉经》原文。这是因为,《脉经》是晋代之书,《千金翼》是唐代之书,晋代的《脉经》不可能引录唐代《千金翼》的内容。毫无疑问,这是后人校注《脉经》时附加的内容。
还应说明的是,在疾病过程中,对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进行诊察和分析,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该特别重视革脉的临床意义,它代表着脉诊在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

    18,动脉
动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这是对脉诊经典文献进行综合考证得出的结论。大量文献资料表明,这种结论是正确的。由于古文献的表达方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在《脉经》以后逐渐被埋没了。
脉诊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后的脉书,只重视对动脉脉形的解释,却忽视了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动脉的辨别方法,一般是根据脉诊经典文献记载的脉形“对号入座”。对得上就是动脉,对不上就不是动脉。实际上,这种辨别方法太死板、太机械。况且,从经典文献对动脉的解释看,都是将“脉形”和“成因”合在一起论述。所以,按经典文献记载的脉形辨别动脉,确有一定困难。因此,动脉成为极少见的脉象。
《伤寒杂病论》说:“若数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脉经》说:“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这是经典文献对动脉的解释。这种解释,既包括动脉的脉形,也包括动脉的成因,还包括动脉与窦性心律脉形的区别,是多方面合在一起进行解释。若对这种解释深入考证和分析,可以充分说明,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这才是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动脉的考证和分析过程,《脉法精粹》有详细介绍,不再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动脉是唯一一个对非窦性心律脉形进行诊察的脉象。所以,必须弄清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脉诊才能完善。否则,脉诊对非窦性心律脉形的诊察,将永远存在缺陷。另外,由于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比较复杂,其辨别方法可灵活掌握。如《脉经》说:“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这里介绍的脉形,即是动脉。这说明,在诊疗实践中,对动脉的辨别不必拘泥一种方法,只要掌握了窦性心律脉形的基本特点,就可以辨别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所以,动脉的脉形很容易掌握,辨别动脉并不难。o/s+
19,微脉
微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两方面的构成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软”。凡脉体“细”而“软”者即是微脉,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微脉是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又复合了“软”的条件。这种说法,与近代脉书的说法有所不同,但是,这不是新规定,也不是另搞一套,而是微脉的实际意义。
从脉诊的历史看,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确实埋没了一部分。因此,近代脉书认为,微脉只见于危重病。其实,这并不是微脉的实际意义。必须将微脉的脉形规范重新挖掘出来,才能说明这一点。
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是由《脉经》传下来的。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只理解了一部分,这是导致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的原因。《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然而,受“极”字影响,一般都误解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极细而软”,关键是“极”字。这是借鉴“道家”学说对宇宙“本体”的一种说法。“道家”学说将宇宙“本体”视为“极”,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始于“极”,这种思想源于《易经》“太极”思维。受此影响,古代医家将正常脉视为“本体”,用“极”字代表脉象尚未发生变化的“本体”,因此,任何脉象变化都始于“极”。如,正常的脉体发生变化,凡大于正常者,皆称“极大”,即洪脉。凡小于正常者,皆称“极细”,即细脉。若以“一息三至”为迟脉的“本体”,凡低于“一息三至”皆称“极迟”,即迟脉。因此,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形容词,而是针对正常“本体”而言。由此说明,“极细而软”的意思是说: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再兼“软”的条件,即是微脉。因此,微脉也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有最“微”的程度。所谓“或欲绝,若有若无”,即是微脉最“微”的程度。从刚开始形成“微脉”到最“微”的程度,即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表明,《脉经》对微脉的解释,不仅介绍了微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而且介绍了最“微”的程度,还介绍了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惜的是,后人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必须“细软”到一定的“极限”才可构成微脉,甚至认为,只有“欲绝,若有若无”的程度才是微脉。这样以来,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就被埋没了一部分。由此导致,近代脉收所说的微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这等于限制了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同时也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
若对古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证实,古代医家所说的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大,其诊断作用非常广泛。比如:《伤寒杂病论》所说的微脉,绝不是只见于危重病,从太阳病乃至厥阴病,都可见微脉。并且,有时微脉反而是疾病向愈的佳象,这与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有很大区别。如《伤寒论》第二十三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此条所论脉微缓,是微脉与缓脉相兼,病虽八九日,其病并不危重,脉微缓是“欲愈”的表现。当然,《伤寒论》也记载了危重病的微脉,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亡阳重证,故手足厥逆而脉微欲绝。这说明,微脉不仅可见于危重病,也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若将微脉只认为是危重病的脉象,等于消弱了它的诊断作用。因此,应该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
《脉经》以后的脉书对微脉的解释,一般是见于危重病的微脉。比如《脉诀》说:“微者阴也,指下寻之,征来极微,冉冉寻之,若有若无。”《察病指南》说:“指下寻之,若有若无,极细而浮软,片来如秋风吹毛而无力。”《诊家枢要》说:“微,不显也。依稀轻微,若有若无。”《难经集注》引杨玄操说:“按之短小,不动摇,若有若无,轻手乃得,重手不得,谓之微也。”《脉诀刊误》说:“欲绝非绝,又曰按之如欲绝。”《医经小学》说:“微来如有又如无。”《医学入门》说:“微似蛛丝容易断。”《医宗必读》说:“无力,似有若无,模糊难见矣。”《诊宗三昧》说:“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以上各家之说,显然是微脉最“微”的程度。这种程度的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然而,这并不是微脉的全部内涵。不能认为凡是微脉都是这种程度,必须明确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才能充分发挥微脉的诊断作用。    

20,濡脉
濡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三方面的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        “软”,三是脉位“浮”。若与微脉比较而言,濡脉是在微脉的基础上又兼“浮”的条件,即“细而软”再兼“浮”,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
近代脉书所说的濡脉,实际是《脉经》所说的“软”脉。因此,濡脉的脉形规范是借用了“软脉”的脉形规范。这是因为,《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并没濡脉之名。后人将“软脉”改称“濡脉”,沿用至今。若从根本上掌握濡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必须说清这一点。&W);!i]O0$
《脉经》说:“软脉,极软而浮细。”近代脉书所说的濡脉,就是《脉经》所说的“软”脉。《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细小而软。软一作濡,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这夹行小字说明,在古代,“软”与“濡”通。所以,后人将“濡”作为脉名,而将  “软”作为脉象的构成条件,这样,便于区别。这是后人对《脉经》的修正,应该说是合理的。所以,濡脉成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其前身是“软脉”。
《脉经》对“软”脉的解释非常清楚。所以,濡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也很清楚。即:“细、软、浮”三个条件,并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只要掌握了细、软、浮的基本脉形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辨别濡脉并不难。
21,弱脉
弱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    “软”,三是脉位“沉”。若与濡脉比较而言,只是脉位不同。在脉体“细而软”的基础上,若兼“浮”,是濡脉。若兼“沉”,是弱脉。这是濡脉和弱脉的区别。
《脉经》说:“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这是明确了弱脉的构成条件和最“弱”的程度。所谓“极”,指正常脉“本体”,不复絮言。所谓“按之欲绝指下”,是弱脉最“弱”的程度。可以看出,弱脉的基本条件是“细、沉、软”。所以,只要掌握了“细、沉、软”的基本脉形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就能掌握弱脉的脉形规范,辨别弱脉并不难。
需要说明的是,将弱脉、濡脉、微脉相比较,有利于掌握这三种脉象的构成条件和辨别方法。这三种脉象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脉体“细而软”,其中,微脉不兼其他条件;濡脉兼“浮”;弱脉兼“沉”。这三种脉象只是脉位不同。
22,虚脉
虚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迟、大、空、软为主要构成条件。其中,脉体“大”是必备条件。这是因为,古代医家将虚、实二脉确定为常用脉象,其目的,是针对“大”于正常的脉体。 VN$Q/-
一般认为,脉体“细”多主虚证。但脉体“大”有虚实之分。虚脉和实脉的诊断意义,就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和实。虚脉的脉体虽“大”,但兼“迟、空、软”等条件,故主虚证。
脉诊的二十六种脉象,以脉体“细”为基本特征的是:细脉、微脉、濡脉、弱脉、涩脉。其中,脉体“细”虽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但涩脉在实际表现时易与“细”脉相兼。这些脉象,多主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以脉体“大”为基本特征的是:洪脉、虚脉、实脉、芤脉。其中,脉体“大”虽不是芤脉的必备条件,但芤脉在较“大”的脉体最容易辨别。脉体“大”并不是都主实证,所以,必须进一步辨别。也就是说,单凭洪脉并不能确定病证的虚实。因此,需要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进一步诊察。虚脉和实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脉象。这表明,二十六种脉象都有各自的诊断意义,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种脉象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脉诊发展史表明,虚脉经历了一个发展、改革而又复原的过程。比如,《脉经》以前,虚脉是概念性的,凡脉来无力即是虚脉。《脉经》成书时期,古代医家对虚脉进行了改革,赋予了一定的构成条件。即:“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因此,从《脉经》以后,虚脉不再是概念性的脉象,而是有了一定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近代脉书又以“三部脉轻按重按皆无力”为虚脉。这种虚脉,实际是脉来无力,等于又恢复了《脉经》以前的虚脉。"
从“辨证论治”的需要看,《脉经》的虚脉有一定针对性,更具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虚、实二脉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实,这是对脉体变化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以脉来无为虚脉,只是诊脉时的一个附加条件。比如,浮而无力、沉而无力、数而无力、迟而无力等。并且,脉诊的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虚脉和实脉的脉形规范还关系着其他脉象。比如,若不弄清实脉的脉形规范,就不能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所以,若再恢复《脉经》以前所说的虚脉,继续以脉来无力为虚脉,对整个脉法都非常不利。因此,应该掌握古代医家为虚脉赋予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而不要以脉来无力为虚脉。其实,只要掌握了虚脉的构成条件和各种构成条件的基本脉形,辨别虚脉并不难。比如,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若再兼“迟、空、软的条件,即是虚脉。在诊疗实践中,遇到这种脉象,必然主虚。

  23,实脉
实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大而长微强”为主要构成条件。其中,脉体“大”是必备条件。其实质,是脉体“大”再兼而“长”和“微强”。必须弄清什么是“微强”,才能说明实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经》以前,实脉也是概念性的脉象,凡脉来有力即为实脉。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脉数虚者,为肺痿……脉数实者,为肺痈”。所谓“脉数虚”,即数而无力。所谓“脉数实”,即数而有力。这说明,《脉经》以前的实脉和虚脉,都是概念性的,主要是指脉的有力无力。
《脉经》对实脉进行了改革,给实脉赋予了一定构成条件,即“大”、“长”和“微强”。应该说,这是很成功的,水平很高,实用价值也很大。但是,若不弄清什么是“微强”,就不能体现实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大而长微强”,是与“大而长微弦”相对而言的。这是比较接近的两种脉象。其中,“大而长微弦”是体质强壮、正气充实、且有胃气的脉象。“大而长”,指的是脉体。若体质强壮、正气充实,则脉“大而长”。“微弦”是有胃气的弦脉,并非“微脉”和“弦脉”相兼。古代医家是将有胃气的弦脉称“微弦”,其实质是脉的张力正常。“微弦”和“微强”虽一字之差,但性质截然不同。“大而长微弦”是生理性脉象,说明体质强壮。“大而长微强”是病理性脉象,说明病邪亢盛。所谓“微强”,其实质是在脉体“大而长”的基础上而有异常过盛的表现,或者说,是病理性的过盛。“”强“是贼邪的意思。大而长微强”的意思是说,在脉体大而长的基础上,凡有异常过盛的表现即是实脉。用“微”字是为了表达“强”的程度。所谓异常过盛的表现,可从脉的张力、脉的律势等方面体会出来。在诊疗实践中,脉体在“大而长”的基础上异常过盛,必然主实。所以,凡实脉都主实证。
脉诊发展史表明,《脉经》将实脉改革以后,后世脉书绝大多数是遵循的。然而,由于代革年移,去古渐远,再加“微强”的脉形既难理解又难掌握,所以,后人对实脉的认识逐渐有了偏差。因此,对实脉也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说法。特别是《濒湖脉学》,竟然提出实脉的构成条件是“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其实,这是没理解“微弦”与“微强”的区别,将“微强”与“微弦”混淆了。所谓“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质言之,仍是体质强壮的脉象,根本没有主病的意义。若将实脉的“微强”改为“微弦”,就不再是实脉。还有,《丹溪手镜》对实脉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它提出实脉的构成条件是:“大长微弦强”。这种说法,在“强”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弦”字,更不伦不类了。这是因为,“微弦”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强”是病理性过盛的表现,这两种脉形虽相类似,但性质截然不同,不能同时出现。所以,对实脉的这一类解释,必须澄清。
近代以来,有的脉书以“三部脉举按皆有力”为实脉。其实质,是脉来有力。这种实脉,实际是《脉经》以前的实脉,等于复古。实际上,以脉来有力为实脉,远不如以“大而长微强”为实脉更具诊断意义。并且,若以脉来有力为实脉,则无法解释什么是革脉。所以,不能将《脉经》以前的实脉和《脉经》以后的实脉相混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才能发挥每一种脉象的诊断作用。
24,促脉
促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数”和“时一止”为构成条件,其基本特征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一止”的变化。
古文献对促脉的记载,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其次是《脉经》。除此之外,《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了另一种脉形:“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所谓“促上击”,是脉来急促并向鱼际上窜的一种特殊脉形,不能与促脉相混。但是,有的脉书认为有两种促脉,还有的脉书以“促上击”之脉为促脉。其实,这是没弄清促脉在整个脉法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伤寒论.平脉法》说:“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意思是说,在    “数”脉的基础上,再兼“时一止”,名为促脉。《脉经》对促脉的解释,仍尊《伤寒论》原意,只是文字更简炼,实际意义没变。如《脉经》说:“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显然,两家之说完全一致。据考证,从《脉经》以后,促脉即成为脉诊的常用脉象。“促上击”的脉形虽有记载,但没专用脉名,不属常用脉象。所以,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互相替代。
促脉的实质,是“数”脉又出现了“时一止”的变化。若用现代医学观点看,这是心律失常的脉象。但是,在中医脉法,促脉不单反映心律失常,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如《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九条说:“伤寒脉促,手足厥冷,可灸之。”这是张仲景辨别“厥”证寒热的方法,说明促脉对辨别“厥”证寒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厥”证病情较急,有寒、热之分。脉数者为热厥,脉迟者为寒厥。寒厥阴盛,可用灸法。热厥阳盛,绝不可灸。此条所论,厥证脉促,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时一止”的变化,表明“热极伤阴”或“阳盛及阴”,故不可再按热厥论治。假若“数”脉没有“时一止”的变化,则为热厥,绝不可用灸法。这说明,《伤寒论》是将促脉作为辨别“厥”证寒热的重要依据。显然,促脉的诊断作用并不单是诊断心律失常,而是根据“数”而“时一止”的变化对病证性质和转机进行分析。
促脉实际是数脉与结脉相兼。也可以说是由结脉分化出来的一种脉象。一般认为,数脉主热证,结脉是心律失常。但是,热证脉“数”达到一定程度而出现“时一止”的变化,表明“阳气大伤”或“热盛及阴”,出现这种转机,断不可再按热证论治。因此,促脉的脉形规范必须是“数”脉基础上出现“时一止”,与结脉同中有异,应予区别。
以上说明,促脉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促上击”之脉是一种特殊脉形。所以,不能因为有“促上击”的脉形就否定“数而时一止”的促脉,也不能因为有“数而时一止”的促脉就否定“促上击”的脉形,更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将“促上击”的脉形与促脉区别开。并且,促脉与结脉同中有异,必须辨别清楚。否则,就不能体现促脉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       25,结脉
结脉是单因素脉象,主要反映脉的节律失常,以脉“间歇”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所谓“间歇”,古称“歇止”或“止”,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窦性”停搏。
若脉动五十次偶尔“间歇”一次,且无其他不适,可不按病脉论。“间歇”次数越多,所主病证越重。结脉的实际意义,主要诊察脉的“间歇”及其程度。
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当中,以脉“间歇”为构成条件的脉象共两种:一是结脉,二是促脉。其区别是:促脉是“数”而“时一止”,“止”数不多。结脉不必兼“数”,“止”数可多可少。在正常心律的基础上,凡有“间歇”,即是结脉。若在“数”脉基础上出现“间歇”,则为促脉。二者同中有异,不能混淆。
对结脉的解释,最早见于《难经》。如《难经》说:“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所谓“无常数”,意思是说,结脉的“间歇”次数可多可少,没有规律和定数。《伤寒杂病论》说:“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经》说:“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所谓“脉来缓”或“往来缓”,并不是缓脉,不代表至数,而是脉的往来和缓。即:基础心律比较平稳。从古文献对结脉的解释看,结脉以“间歇”为主要构成条件,凡有“间歇”即是结脉,“间歇”次数可多可少。至于促脉,是从结脉分化出的脉象,因其另有诊断作用而被确定为常用脉象。所以,结脉与促脉应予区别。结脉主要反映脉的节律失常,促脉除反映节律失常外,对辨别“厥”证寒热和疾病转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将结脉和促脉辨别清楚。
26,代脉
代脉是单因素脉象,反映脉的更代,主要诊察脉形或节律失常的脉象能否更代为正常脉形或正常节律,用于诊断由某一脉象更代为另一脉象的病理机制和内在联系。这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辨别脉象变化是否主病、以及疾病发展变化和转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代以来,脉的更代被忽视了。所以,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已离题太远。
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很明显,这是将“间歇”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其实,代脉的构成条件并不包括“间歇”,更不是“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而是专指脉的更代。
脉的更代,是中医独特理论,源于古代医家用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阐释人体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中医学没明确经络是什么,且年深日久,去古渐远,脉的更代逐渐被误解了。若从根本上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必须了解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的基本方法。
古代医家将人体气血的运行,比拟为天体日行“二十八宿星”。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将左右两侧十二经看成二十四经,再加任、督二经和阴跷、阳跷二经,合称二十八经,并与天体“二十八宿星”相对应。因此认为,“二十八经”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由此产生了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或“二十八脉”的传统理论。按这种理论,人体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周流不息,依次交接,则为脉的更代。并且,脉象随四时季节发生相应变化,也是脉的更代。比如,春显弦象、夏显洪象、秋显浮象、冬显沉象,这种循环交替过程,由弦脉更代为洪脉、洪脉更代为浮脉、浮脉更代为沉脉、沉脉再更代为弦脉,即脉的更代顺序。古人认为,脉象随“四时”发生相应变化,是脾脏的生理功能,故曰“脾脉代”。因此,从传统理论看,脉的更代与脾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脉代者,谓胃气随四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这说明,《内经》所说的“代脉”,只反映脉的更代,不是脉“间歇”。
古代医家所说的代脉,既有正常代脉,也有主病的代脉。正常代脉是脉的正常更代,没有特殊表现。所以,古代医家有“脾脉平和不可得见”的传统说法。若脉的更代不正常、或脉象变化不与四时相应、或脉的节律失常,必然有相应的表现,所以,病理性代脉可以诊察出来。比如,春脉应弦,夏脉应洪、秋脉应浮、冬脉应沉,若脉象不符合这种规律,不与四时相应,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再如,脉的节律发生异常变化,出现“结脉”或“动脉”等,若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或更代为其他异常脉形,都是病理性代脉。如《脉经》说:“其脉微细……代绝者死。”这是微细脉更代为阴阳即决离决的脉象。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这是更代为散脉。这都是病理代脉。
对代脉的解释,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如:“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其中,“脉来动而中止”,是脉的节律失常。“动”,是动脉,即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止”,是“间歇”,相当于窦性停搏。“动而中止”,是非窦性心律夹杂着脉“间歇”。“不能自还”,意思是说,非窦性心律夹杂“间歇”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因而复动”的意思是说,因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故接下来又出现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显然,《伤寒论》并不是将   “动”和“止”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而是将节律失常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称为代脉。这才是代脉的实际意义。
《脉经》说:“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可以看出,《脉经》对代脉的解释与《伤寒论.太阳下篇》基本一致。所谓“来数中止”,也是节律失常的脉象。所谓“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之说,与仲景之说完全相同。这说明,《脉经》所说的代脉,也不是将“止”作为构成条件,而是专指脉的更代。
据考证,近代脉书将代脉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的脉象,主要是误解了“五十动而不一代”的传统理论。如果弄清“五十动而不一代”的出处和实际意义,可以证实: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是针对气血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其中,所谓“代”,并非“止”的意思,而是气血运行“二十八经”每循环一“周”或每更代一“经”为一代。
《灵枢.根结篇》说:“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并说:“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这是针对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古代医家将人体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称为“五十营”,对此,《灵枢.五十营篇》有详细解释,如:“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与身。”这是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运行的基本理论,受天文学的影响很深。古人认为,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日行二十八宿为一昼夜,气血运行二十八经为一周身。二十八经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气血运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血运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到身。一昼夜共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血运行五十周,称为“五十营”。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就是按这种方式计算得来的。比如,若脉动五十次而不更代一经,说明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正常。若脉动不满五十次就更代一经,说明气血运行不正常。由此说明,所谓“四十动一代”、“三十动一代”、“二十动一代”等,都是指脉的更代,而不是说脉“间歇”。这是因为,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绝不是每“间歇”一次才更代一“经”,而是循环交替,周流不息。因此,不能将“一代”认为是“一止”。
若将代脉说成“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许多传统说法解释不通。比如,中医有“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的传统说法。近代脉书将这种代脉也认为是脉有“一止”或“间歇”,并说“因妊娠初期,胎形未定,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不相接续,故可见代脉。但止数不多。”这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其实不对。“妊娠三月见代脉”,实际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而不是出现“间歇”,更不是“良久方来”。若妊娠三月脉有“间歇”,绝不可认为是常脉,否则,将会误诊。所谓妊娠脉,一般是滑脉。由此说明,必须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澄清对代脉的错误解释,才能体现代脉的实际意义和诊断作用。
以上是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其中,每一种脉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在实际表现时,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且,这二十六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代表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各有不同的诊断意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概括性很强,再加相兼脉,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必须掌握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熟炼掌握这些脉象的辨别方法,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