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城乡规划建设局:使命的召唤——郑成功及其事业 / 醉罢君山 / 第18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2:35:14
使命的召唤——郑成功及其事业共48页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1-15 13:37  
  (使命的召唤-58)
  
  郑成功对施郎有提防之心,不愿意将精锐的部队交给施郎,那怎么办呢?郑成功想来想去,想出一个折衷的方案,他让施郎去招募一支新军(前锋镇),并任命他为前锋镇指挥官。施郎得到郑成功的命令后,心中大怒,明摆着这只是要架空他,索性不去报到,竟然跑到寺庙里削发为僧,以此来表示不满。
  施郎的脾气算是与郑成功是一路的,那就是拒绝妥协。
  这么一来,施、郑两人之间的矛盾越发的严重。
  施郎虽然当了和尚,可是世俗的事,他还要管。
  有一回,他的一名家丁与右先锋黄廷手下的一名士兵因为一点小事有纠纷,施郎得知后大怒,他马上带着几个壮丁跑到黄廷的行营内,对黄廷大加辱骂,并且把黄廷房内的一些器具打碎。黄廷为大局为重,并不想与施郎闹出大事,所以对他一忍再忍。事后,黄廷向郑成功禀报了这件事。
  郑成功认为非得警告施郎不可,便派人前往施郎处,严责施郎。施郎表面上惟惟诺诺,在心里却仍然不当一回事。
  
  施郎不知收敛,终于令郑成功忍无可忍。
  当了假和尚后,但他还握有一些亲信。
  在施郎为数不多的手下中,有一人名为曾德。曾德以前是郑彩部下的将领,在隆武帝时曾被免官,在郑芝龙降清后,曾德转为施郎的部下,现在施郎不被郑成功所重要,所以曾德便打算离开施郎,他就向郑成功请求,要求担任随从。郑成功答应曾德的请求,大约也是想从曾德那里了解一些施郎的情况。谁知施郎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派人将曾德抓回来,并给了个罪名,就地处决。
  曾德事件成为郑成功与施郎最后摊牌的导火索。
  施郎的一系列所作所为,令郑成功再也无法忍受。由于此时厦门岛内开始缺粮,被清军掠走战略粮食储备的恶果显露出来了,所以郑成功暂时先把施郎的事情搁置一旁,只是派施郎的弟弟施显去传话给施郎,告诉他:“藩无能作伤恩事也。”
  五月四日,郑成功亲自督率海军,攻打清军控制的永宁、崇武二城,夺取了不少粮食返回厦门,接下来,对施郎的清算开始了。
  
  在郑成功看来,施郎这个人,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他有胆识,也有计谋,虽然现在施郎削发当了假和尚,但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仍然很大,特别是其弟施显是援剿左镇指挥官,手握兵权,如果稍有不慎,兄弟两人起兵作乱,那后果不堪设想,万一施郎逃出投奔清军,那将是一个心腹之患,因此必须要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五月二十日,郑成功传令各镇将领,在兵船上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出征事宜。然而这只不过是个幌子,作为援剿左镇指挥官的施显也在出席秘密会议的名单中。施显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阴谋,当他进入到郑成功的座船后,马上被解除武装,秘密逮捕,关押在船舱之中。这件事情干得非常隐密,只有郑成功少数几个亲信知晓内情。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1-16 10:27  
  (使命的召唤-59)
  
  在逮捕施显后,郑成功马上派遣右先锋黄廷,前往施郎住所,黄廷还在为上次被施郎闯入兵营内辱骂乱砸而怀恨在心,所以相当积极,马上派兵包围施郎的住处。当黄廷闯进来时,施郎心里马上明白了,郑成功终于要对他下手了。
  随后,郑成功的亲兵同时逮捕了施郎的父亲施大宣以及其家属。
  一切正如预先计划好的一样,非常顺利。此时的郑成功虽然逮捕施郎,可并还没想好如何处置,施郎的才气令郑成功爱惜,可是他的飞扬跋扈又是郑成功所无法容忍。郑成功将施郎交给部将林习山,林习山命令副将吴芳看守。
  
  可是,一场营救施郎的行为却秘密展开了。
  根据施郎日后的回忆:“余以旧将苏茂仗义相周旋,因集众扬剽宵遁,赖族父武毅伯潜驾舟接至安平内地。”营救施郎的行动,是由其前部将苏茂与族叔施福共同策划。
  施福是郑芝龙的老部将,又称为施天福,他是施郎的族叔,在隆武朝是受封为武毅伯,曾经率兵防御栖霞关,在郑芝龙的授意下,施福从栖霞关撤兵,导致清军在南明军队没有设防的情况下,从浙江长驱直入福建,后施福随郑芝龙降清,作为李成栋的部将征战广东,李成栋反正后,施福投奔郑成功,这是一员郑家军的元老级人物。
  在施郎被捕后数日,有一个晚上,有人执一份公文(应该是伪造的)到关押施郎的船上,对看管施郎的吴芳称奉藩主郑成功命令押解施郎前往审问。吴芳没有认真鉴定这份公文的真伪,便信以为真,带人押着施郎准备前往郑成功处。走到半路一个偏僻的地方时,来人突然将吴芳以及押运的差人打倒在地,然后带着施郎逃到苏茂家中,到了第二天,其族叔施福秘密派一艘船,将施郎载出厦门岛,抵达安平。
  
  郑成功发现施郎逃跑后,勃然大怒,当时他可能并不知道是苏茂与施福合谋放走施郎,便将责任归之于负责看管施郎的林习山,他认为是林习山私下放走施郎,准备杀掉林习山。但一来怀疑林习山的证据不足,二来其他将领纷纷求情,郑成功最后饶过林习山,但下令处决施郎的父亲施大宣以及其弟施显。
  施郎抵达安平后,郑成功的叔父郑芝豹试图调解施郎与郑成功之间的矛盾,但是当郑成功得知施郎潜藏于安平后,立即派出军队前往捉拿,施郎被迫逃往内地。郑成功此举,断了施郎的归路,并最终使施郎选择投降清廷,并成为郑氏集团的死敌。
  这一件事,使得郑成功麾下最杰出的一名将领终于投奔敌营,以致于郑成功叹道:“吾不幸结此祸胎,贻将来一大患!”但是从另一方面说,郑成功维持了集团内部的稳定,这一点至关重要,郑成功偏居东南一隅,但始终未被清军消灭掉,正是得益于内部的精诚团结。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1-16 12:08          每读南明史,便强烈感到一种“业力”的强大,身处在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同样也提供给后人种种的判断。
  晚明及南明,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斗。
  道德主义者与投机者内斗。
  文官与武将内斗。
  价值观念在此时混乱不堪。是民族独立重要呢?还是朝廷重要?这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梁启超批评古代中国文化中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朝廷即国家的观念根深蒂固,满清的胜利,正是利益于南明的纷争,使满清得以各个击破南明势力。当清军对李自成的大顺军发动进攻时,南明政权幸灾乐祸。而到了南明必须倚赖曾经是反叛军的大顺军时,又屡屡排挤打击,无论是弘光政权还是隆武政权,无论是永历政权还是鲁监国政权,派系斗争之惨烈,是其覆亡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大西军内部,最后也以李定国与孙可望火并的方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而遭致最后的败局。
  这种政治斗争的惯性力量极其强大,几乎难以克服,从这点看,郑成功所以做到的,已经是最好的了。郑成功的缺点与优点一样的明显,即便如此,我仍然以为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他曾伤害很多人,但他也使得一个民族在被危难关头,维持着一种自尊与战斗精神,并且成为这个屈服于异族统治三百年的民族反抗的精神领袖。
  在满清的政治高压下,大量的郑成功史料仍然被流传下来,纪录他光辉的业绩,在文字狱盛行的年代,这些书籍的作者是冒着何等的风险来传承这种精神。
  
  晚清三位名臣在台湾延平郡王所题写的楹联,殆可为这位千秋英雄之定论,此三副楹联,都写得非常精采:
  
  沈葆桢:
  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
  
  唐景崧:
  由秀才封王,拄挣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刘铭传:
  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
  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义,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一寸河山一寸血。对前人所处之艰难境地,多一分理解之同情,多一分温情的敬意。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1-16 17:50  
  (使命的召唤-60)

  第五章 光辉岁月
  
  一、崛起于东南沿海
  
  施郎逃跑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郑成功主动出击清军的决心。
  五月二十二日(1651年,永历五年),郑成功亲自督师,跨海进入海澄县境内的磁灶。
  由于海澄是漳州的富庶之地,这也是当年明朝惟一开放港月港的所在地,所以驻守漳州府的清军总兵王邦俊不敢大意,率一千骑兵、二千步兵,在二十六日抵达磁灶附近,与郑成功的军队对垒。
  在战斗前夕,郑成功招集诸将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说道:“欲图进取,先从漳、泉起手。此番杀他一阵,则漳虏慑服,集兵裕饷,恢复有基矣。”
  可见郑成功出击的目的,主要在于夺取这个富庶之地的粮饷,同时也可以招募更多的士兵。
  郑成功在与清军作战中,最惯于使用伏击战。
  这是因为清军自从入关以来,基本上逢战必胜,所以有骄奢之心,对抗清力量存轻视之心,郑成功正是抓住敌军的这个弱点,频繁地使用伏击战,屡试不爽。
  郑军将磁灶选定为既定战场,将一镇的兵力埋伏在磁灶山坑南,援剿右镇黄山埋伏在磁灶坑北,左先锋苏茂、援剿左镇林胜两路人马埋伏在磁灶社内,由亲丁镇甘辉、前冲镇万礼、右冲镇柯鹏三个纵队担任诱敌的任务。
  清军总兵王邦俊曾在1649年的盘陀岭之战中挫败郑军,郑军优秀将领柯宸枢就是在那次战斗中战死,后来在1650年又出兵救援被郑成功围困在潮州的郝尚久,所以他心高气傲,并不把郑军放在眼中。
  三千名清军大摇大摆从大路进入磁灶,埋伏在磁灶社里的苏茂率军与清军交火,紧接着甘辉、万礼等纵队一并杀出。在与清军交战中,郑军最大的劣势在于骑兵数量少,所以清军以骑兵为主力,向郑军发起突击,郑军有一套对付骑兵的战术,即使用藤牌兵,这种藤牌既可以防箭,也可以防马,这种战术是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人执藤牌以掩护其余二人,另外两人个,其中一个负责砍马,另一个负责砍人,使用的刀具极为锋利,一刀下去即可将铁甲马一劈为二。
  这下子可让清军有苦头吃了。在郑军凶猛的攻击下,清军溃不成军。
  苏茂与林胜两路人马抵挡清军的骑兵,砍杀与夺取不少马匹,在战场上清军尸横遍野。
  王邦俊见势不妙,赶紧下令撤退,保护其剩余的马匹与辎重,落荒而逃。
  
  磁灶一战,是郑成功在厦门失守、战略储备被夺、施郎逃亡等一系列不利于郑军的背景下取得的一次大胜,无疑大大地提升士气,对东南抗清力量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厦门岛成为一个光辉的抗清根据地,而郑成功无疑成为东南抗清的一面旗帜。对留着猪尾巴似的大辫子深恶痛绝的人民,看到光复汉室的曙光。
  这场胜利,使得前来投奔的抗清志士人数激增,郑成功将军队数量大大扩编。
  郑成功的军队编制以镇为主,主要有左先锋镇、右先锋镇、援剿左镇、援剿右镇、援剿前镇、援剿后镇、前冲镇、左冲镇、右冲镇、中冲镇、亲丁镇、戎旗镇等,在磁灶战役后,又扩编了五个镇:中权镇、北镇、护卫左镇、护卫右镇、后劲镇。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09-01-17 11:58  
  (使命的召唤-61)
  
  前来投奔郑成功的郑军旧将黄兴被任命为新组建的中权镇的将领,另一位慕名而来的郑军旧将黄梧则被任命为中权镇的副将。
  任命精通骑射的陈六御为组建北镇,北镇主要是骑兵队,以北方来的士兵为主力组成而成,与清军相比,郑军在海上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但是在陆上却居于劣势,主要是由于缺乏战马,难以组建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骑兵。即便如此,郑成功还有充分利用现有不多的马匹,加强骑兵的组建。
  郑成功的杰出表现,也令郑鸿逵倍感欣慰,他决心逐渐淡出郑氏集团的领导层,同时也消除私自在厦门岛放走清军而引起郑成功的不信任,便将手下三员将领以及一部分兵力移交给郑成功。这三位将领分别是沈明、沈奇与陈魁,郑成功便组建了护卫左镇、护卫右镇以及后劲镇。郑成功在潮阳收降陈斌后,曾组建过后劲镇,但是后来陈斌被施郎逼走,继而在守卫潮阳时,因不敌清军而投降清军。
  
  除了新增五个镇之外,郑成功还组建十个独立营。
  十个新组建的营分别是:礼武营、信武营、智武营、仁武营、义武营、英兵营、游兵营、奇兵营、殿兵营、正兵营。
  同时组建一个新局署,负责督造武器,特别是制造能有效对付清军骑兵的藤牌,以及战被、火筒、火罐等。战被又称为滚被,其实是一大棉被,厚二寸,可以抵挡对方的箭矢,一旦敌军放箭,便将战被张开,可以遮挡来箭,箭雨过后,即可以滚被而行,里面的士兵手持双刀,专门砍敌人以及敌马的脚,看来这也是对付敌军骑兵的一种办法。
  在早些时候,郑成功还制定并颁布《杀虏大敌中敌赏格》的通令,这样一来,东南这支最强大的抗清力量,在经历多年的艰苦奋斗后,终于走向成熟。
  
  虽然三月清军劫掠厦门岛使郑成功丧失了所有的储备,但是厦门岛作为郑氏商业贸易中心港的地位并没有动摇。郑成功对商业外贸非常重视,贸易所得的巨额利润将是维系他这支日益庞大军队的重要保障。
  尽管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得外贸受到重创,尤其是内地商品的转输日益困难,但是战争与改朝换代并不能完全阻止商人们为博取利益而铤而走险,就象当年朝政府的禁海令无法阻止海商出海的热情一样。在厦门岛郑成功从郑彩手中接收了庞大的商业船队,当然这个商业船队本来就属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这使得他的军队能够度过艰难时期。
  不过清朝方面,也极力想破坏郑成功的商业船队,清福建官员怂恿厦门岛对岸的刘五店、石浔等地的海盗陈春等势力,在海面上劫持郑成功的商船,由于陈春等人屡屡得手,郑成功决心将其一网打尽。
  磁灶战役后,七月,郑成功派遣援剿右镇、前冲镇、北镇、中权镇四支纵队,越洋追捕陈春。陈春一伙人落荒而逃,郑军一路追击到小屿,追上陈春的数十只船,经过一番海上战斗,陈春的船只被击毁甚多。此时驻防在同安的清军将领马直追率军来援,郑军前线指挥黄山在获知消息后,派万礼率前冲镇、陈六御率北镇埋伏于龙窟一带,当清军进入到此区后,陈六御的北镇骑兵队用上派场,在郑军的夹击之下,这支援军被全部歼灭,无一人漏网。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856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