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诉税务局员工:自发的民间发明为何叫好不叫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8:50

     在《为什么对民间发明者说NO》的文章里,我表明了企业对民间发明者的态度,很多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对民间发明者说NO”就是“扼杀个人创造”。民间发明者属于个人创造,但民间发间者是个人创造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企业对民间发明者说NO”并不等于是说“企业对个人创造说NO”,相反,企业对在企业团队中的个人创造是极其鼓励极其期盼的,并且在目标的导引下,企业个人创造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越来越实用的企业内部个人创造成果已被社会所认可和使用。

      现在我国的民间科技发明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在2007上半年,我国专利申请268926件,授权167750件,在所有这些浩大的专利申请数量当中,民间科技发明占了半数以上的比例,据统计,在中国近20年来的上千万件发明成果的专利申请中,民间科技发明的申请量(仅以个人申请者计算)占了半数以上,在国际、国内的科技成果的评选中,民间科技成果所获奖项的数量也占了总量的半数以上,在专利的申请数量上,他们也都占了绝对优势。但另一个事实却让人悲哀:专利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有九成以上的科技成果在“睡大觉”,民间专利的实施率更是低得可怜,以至于致力于民间发明的群体依然有很多人面临着生活拮据的尴尬处境,还有很多人最终沦为“知识的乞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呢?

 

(一)从民间发明者角度看,为什么和企业难合作?

          一个好的专利需要有新颖性,创新性(或先进性),实用性。专利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就是别人没有做过而你做出来了,但是你怎么知道别人没有做过?并不是说你没有见过你觉得是新颖的,事实上是要通过大量的检索工作才能来证明你的专利是创新的是新颖的。是要通过各种文件的检索,通过很多企业的交流和拜访,研究这个产品结构的本身才能做出一个判断。

企业和民间发明者难合作,从民间发明者的角度上来看,主要原因有四:

      1、和市场脱节,二次转换代价高。很多发明人只顾埋头研究,他们大多身怀绝技,发明、专利一大堆,但对市场需求欠缺了解。每个发明人都认为自己的发明是最好的,但在实施、产业化的过程中和预想的并不一样。而且专利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商品,在二次转换过程中,转换的代价特别高,这是难于被企业所接受的主要原因。

     2、易模仿,壁垒不高。这是一个实用性的问题。说到实用性上,解决企业内的某个问题有几种方法,哪条是最简捷最能产生效益的?企业花了很多的钱买了一个弯路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专利如果可模仿性很强的话企业是不值得与之合作的,对于企业的风险太大了。而这些,正是民间发明者的弱势所在。

     3、民间发明制作的鞋,对不上企业科研的脚。大型企业专利项目基本可以自主产业化,因为它们往往是有目的的发明专利,相对而言,民间发明的专利产业化,因其诞生及研究过程中的自发性因素,很难解决企业内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科研难题。

     4、研发的支撑点不同决定了难以合作。企业侧重于倾听客户的声音,民间发明侧重于个人的思想。企业注重于市场,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发明的源泉,并根据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开发新产品以保持企业发展的持续性。而民间发明多是侧重于发明者本人的创造需求,少有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想问题。

 

(二)从现代化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角度上,看企业为什么和民间发明者难联姻?

 

     这是我博客上面一位博友朋友的留言,它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流程:

     1、需求分析:企业市场部或专门的职业调查机构进行,需要大量的问卷、反馈单等等,还有繁复的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工作。

     2、概念设计:企业设计部为主进行,管理者、市场部、生产工艺部、标准化、财务等部分参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很多人一起反复讨论、争论,在工作,形成几套备选方案或图样。这步的工作是最难的,也叫头脑风暴。

     3、总体设计:又是很多部门一起,对备选的几个方案,讨论、分析、评审,确定一个目标方案,设计部门围绕此方案开展工作,总设计师为主,形成产品的总体设计。

     4、详细设计:包括外观设计(颜色、形状、材质等)、结构设计(机械空间的构成、划分等)、功能设计(电路设计、界面设计、软件设计等等),设计部门各小组分工完成,总设计师协调。形成各种图纸(原理图、流程图、材料清单、装配图等),成后都要评审,形成评审记录。

     5、样品试制:企业试验室完成,涉及到材料的选购、加工设备、测试仪器、测试指标等要完成。设计部为主,质量部、生产、工艺、标准化、财务等都要参与相关评审工作。

     6、样品验证:检测、标准化等。

     7、生产现场小批量生产:涉及到大量的工艺设计工作了。设计部协组工艺人员,完成工序的划分、生产设备、检验仪器、检验点设置,人员的培训和定岗、定工量,模具、夹具、工具的配置等,设备的操作规程、检验规程等等都要设计制定出来。这步工作还可能涉及到对以前设计的图纸、功能等进行修改。

     8、产品验证、产品确认等。

 

     以上每个步骤都涉及到评审和可能产品修改,很多工作又重来一遍。所以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现实生产力的产品设计,不是一个所谓的天才能完成的。同时,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中也可以看出,它与民间发明者的发明流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民间发明者是自发行为,属于见到某个问题点,灵感来了,然后捕捉灵感,执著研究而成。

      而企业研发团队中的个人创造,是有目标、有计划、有反馈、有进度的组织行为,在这种特定的目标下,需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创新才华,共同达到创新目的。这些人都是普通人,却创下了不普通的业绩。一个现代化企业里有几百个科研技术人员,上千个工艺人员,每个人都是在进行个人创造,有许多企业出现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发明和创新,这是社会民间发明者脱离开团队所难以达到的高度,这种合作只有在现代化公司里才能实现。企业技术人员是把专利的思想翻译成技术语言,通过工艺扩大成一个个实用的产品,然后再通过市场化推广把产品变成商品,形成从思想到产品到商品的一个转化,这种模式是可持续性的模式。

 

(三)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民间发明者的路越来越窄。

 

     现在世界竞争的格局,也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99%的发明专利都来自企业。所以,我们国家提出了“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这已是新世纪新形势下的科研主导导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即使是个人的发明,其背后都是有成熟的团队做支撑,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

     我们很多民间发明者的专利是单项专项,没有形成专利群,很容易让竞争对手稍加改变则使专利失去效果。而如果想保护自己的专利,就要致力于改变技术的易模仿性,通过专利群等途径来保护,要有庞大的体系来支撑。比如说我们企业的DVD技术被国外起诉了,我们要赔偿的,不论这个过程怎样,最后我们发现没有突破的出路了。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对方已经建立起一个很大的专利网。围绕着此项技术的子技术专利点,该保护的对方几乎都想到了。据说就是这么一个技术,国外保护了竟有二三千项之多,二三千项专利形成了一个难以突破的专利群壁垒,我们才会被国外起诉赔偿那么多的钱。而这些都是我们民间发明者仅靠自身能力很难达到的一个保护高度,所以个人在这种大环境下进行民间发明,其产业化的路势必越来越窄。

 

(四)民间发明者的路怎么走?

 

     1、根据市场导向做发明,避免产生垃圾专利。在大量的民间发明中,非常多的是根据某种灵感,自己认为有市场,然后筹资进行科研,等真正研究出来后,发现是没有太多创新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垃圾专利”。在国外是先有市场需要,再有发明,我国则是先有发明,再找市场,有些专利的技术不太成熟,实施、产业化的过程可能会长一些。

     2、把专利转化成产品,把产品转化成商品,走产业化之路。很多人崇拜爱迪生,爱迪生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是个企业家,他于1878年创立了爱迪生电灯公司。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GE)。还有诺贝尔同样是企业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累积了巨额财富,才有了最初的“诺贝尔基金”。瓦特也是在工厂里发明的蒸汽机。

     顺便说一句,皇明之所以能成为太阳能产业化成功的典范,也是我从民间发明者成功转型的案例。很多人说黄鸣你也是民间发明者出身,你怎么“忘本”呢?其实1995年我下海创业时,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支持企业市场开拓的适用和稳定的新型产品,同时有意识地同步建设与这些产品相匹配的制造设备工艺、工装工具模具、实验检测、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制造业必备的工业体系,太阳能作为内无参照外无引进的新产业,恰恰给了我们整个系统创新创造的历练机会,也允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走弯路跌跤,交了不少学费,这都为皇明将一个不成熟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成接近家电、汽车一样现代工业水平的产业体系铺平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创业一开始已经不是什么民间发明者了,而是企业中人了。

      3、融入到企业研发体系中,随同体系的运转而运转。有一定基础、有一定技能的民间发明者还有一条很宽的选择,就是加入到企业研发中,依附于组织,在组织的研发体系内进行创新,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现在毕竟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时代,集团的智慧远大于个人智慧。想想中国这么多有才华的民间发明者进入企业,将会给我们国家的企业研发带来多大的能量!

     4、价值高有开发潜力的民间发明,可找风投公司合作。同时期盼国家建立起相关的基金,找出鼓励发明创造的模式,参照国际上的成功模式,搭建起专利转化交易服务体系。像在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有美国模式———他们主要利用活跃的风险投资基金,依托成熟的金融市场及完善的法制,为发明成果的商品化提供全程支持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