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咨询电话12306:学找脾经穴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31:59

 
Y, H& P! v
" B7 [$ L- o" B& z+ G0 l
(1)隐白穴, A) P3 Q8 w/ o; D9 g, Q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4 T# U! v$ W' _# ?+ a& y
这穴位很好找,由于穴位贴面积较大,大家紧挨着趾甲的根部贴就可以把这穴位包含在内了。" d, o  _0 {( y
功效:% J$ m7 J4 M. [! q# A
a.止血* i# Z" l5 [' X  D3 g/ Q* h, g
女性月经经期超过7天,属于崩漏,需要治疗。可取左侧隐白穴,贴养脾贴,持续贴。如果出血较多的,可尝试每4小时更换一张新的养脾贴;如果出血较少,那么,只要每十小时更换一张新的养脾贴就行,忌一切生冷、海鲜。
b.9 p/ Q)治咽喉痛
咽喉痛的时候检查两隐白穴痛不痛,如果疼痛,那么,取两片养脾贴分别贴在两隐白穴处。
(2)大都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H; r/ c$ k5 i# ?0 w! H$ Y( G2 e/ F* U
 ) p% l! J$ R
功效:"治一切嘴唇毛病,如嘴唇肿、干、红、紫、裂口等。
取两片养脾贴分别贴于两大都穴即可。3 h# X; Q! I( @; b/ ~4 f
3)太白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a; H( L0 `9 Z
i8 Q/ P- z# L
功效:
a)治肌肉疾病,如运动后肌肉酸痛等。
(b)此是脾经原穴,如果把脾经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它就是树根部位,所以,是健脾最关键的穴位。
取两片养脾贴,外贴在两太白穴上即可。, h; O( V9 M$ n4 G/ k. L& m4 m
4)公孙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大家先找太白穴,它在一根骨头的一端下方的,沿着这根骨头,找到这根骨头的小头,这小头的下方就是公孙穴。大家尝试着去摸那根骨头,很容易就能找到大头和小头的。' t7 D% `+ h1 k/ E5 ~! t+ p% y
功效:吃冷东西胃部不适,如胃痛、胃胀、不想吃饭等,都可以取两片养脾贴外贴在两公孙穴。, H) d9 H$ ^) b! U, M
5)商丘穴

定位: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Y6 D0 V1 N0 A9 G* V' @
要找商丘穴,先找照海穴和中封穴。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所谓内踝尖就是内踝最高的地方。这穴位当然很好找;中封穴就在脚腕横纹上,最正中是解解溪穴,最正中靠内踝这侧的边上有一根筋,筋的边上便是中封穴。照海和解溪连线的中点,就是商丘穴。由于穴位贴有较大面积,大家直接在足内踝前下方微凹陷处贴穴位贴就可以了,无需精确查找。
功效:) w1

a.感冒时请检查一下左商丘穴,如果稍按即疼痛,那么,是伤风了。请按《不生病的智慧4》里介绍的伤风的外治法治疗。
b.如果身体表面局部部位疼痛,那么,观察一下,这疼痛部位是不是在足太阴脾经经过的地方,如果是,那么,不必直接按摩疼痛的位置,而是在疼痛同侧的脾经上的商丘穴按摩,止疼的效果会更好。

 
|
上述图片可以定位下述的三阴交、漏谷、地机和阴陵泉穴。
大家先找内踝最高点,此穴位非常容易找。$ \- w1 l- Z: l
接着,找阴陵泉。
注意上述图片上阴陵泉边上的紫色的弯的一小段线,它其实是膝盖处的骨头的标示,在膝盖的内侧有一小段横的骨头,在腿上有一根大的骨头,这两骨头交界处的下方便是阴陵泉穴。很多人这个穴位按着就感觉到痛的,找起来比较容易。* }- V, B3 b5 D' s5 A
有了阴陵泉和内踝最高点,接下来,从内踝最高点引一根横的平行线,从阴陵泉引一根横的平行线,找一根长的尺子(最好是裁缝用的布的软尺),量这两根平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这距离是13寸。6 J+ D0 U: F4 J. w$ Z
以这根垂直距离为基础,计算出它上面的从内踝最高点往腿这个方向的3寸、6寸、10寸的三个点的位置,然后,从这三个位置做横的平行线。这些平行线在腿上那根大骨头边上的位置,便是我们要找的穴位了。4 ~; B  r. `3 l* g' z/ K/ _5 ]& D
6)三阴交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d- H( F0 P: p% P) `
功效:$ l3 h% Z* a- w; q- b
a.治头晕、头痛
如果头晕头痛,那么,可以优先尝试两三阴交穴,先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持续敲十多分钟;然后贴上养脾贴。此法起效很快,一次处理便可见效。有效后需要注意健脾,可以经常贴贴养脾贴作为保健。
多数头晕、头痛通过上述的处理就能痊愈;但也有部分头晕、头痛是其它原因导致,处理上述穴位没效;所以,一旦处理上述穴位没效,那么,需要找其它原因,做其它处理。
b.治高血压的高压高
如果高血压且高压高,那么,检查两三阴交穴,看是否疼痛。如果疼痛,那么,每天持续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每次敲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分钟,一天最好敲多次,累积到两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则在两三阴交贴养脾贴作为维持。
7)漏谷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6 w3 W# {& y" q! W
功能:消化不良,如腹泻,光吃饭不长肉等,都可以用这穴来治疗。直接取两片养脾贴分别贴于两漏谷穴就行,每天白天贴十多个小时即可。0 ]$ t" O5 [- t& S$ j9 j3 N
8)地机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功效:它是脾经郗穴.“急病寻郗穴”,突然发生的疾病,可以立即检查各条经络的郗穴,或者按照疾病突然发生的时间来检查相应经络的郗穴。如,上午9点到11点钟突然发病,那么,检查脾经的两地机穴,如果这两穴位疼痛,那么,赶紧抡起拳头对这两穴位猛敲;随着敲击的进行,疾病会立即得到缓解。缓解后,在这两穴位贴上养脾贴作为维持。病重的话,每四小时更换新贴;病不重,每10小时更换一次就可以。! A6 {8 u5 U/ [- G. m  _) P
1---3点;肝经郗穴中都穴: H" C: Q% o, @, m) ~! z
3---5点;肺经郗穴孔最穴, k. t$ O0 _- `" r8 g" r2 c
5---7点;大肠经郗穴温溜穴
7---9点;胃经郗穴梁丘穴( m- ~; B5 L# C, V3 y' ]
9---11点;脾经郗穴地机穴
11点到13点;心经郗穴阴郗穴3 W' X; p) R: O
13---15点;小肠经郗穴养老穴
15---17点;膀胱经郗穴金门穴
17点到19点;肾经郗穴水泉穴
19点到21点;心包经郗穴郗门穴, E( f3 P- P- @: b( r
21点到23点;三焦经郗穴会宗穴
23点到1点;胆经郗穴外丘穴' j: ^+ v/ [3 [$ x' r8 o
9)阴陵泉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这是去湿气的要穴。平时湿气重的人,可在这两穴位贴养脾贴。一般晚上贴,早晨揭下。

* a# O  Y* D1 ]4 A

10)血海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3 X+ x" p$ E! b! O
功效:这个穴位是女性的关键穴位。- G# j; t' ]6 O, j% k  q" [. f
a.6 d3 O1 治痛经
取两侧血海穴,每天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每次敲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分钟,一天最好敲多次,累积到两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则在两血海穴贴养脾贴作为维持。持续约一个月,月经来临时停止。能治多种顽固痛经。
b.治月经时间长,久而不止
取左侧血海穴,每天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每次敲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分钟,一天最好敲多次,累积到两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则在左血海穴贴养脾贴作为维持。每天这样处理,到月经停止后,可以继续处理一周作为巩固。
c.治月经迟迟不来( l4 V$ W& @: v  }* c. ~
取右侧血海穴。每天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每次敲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分钟,一天最好敲多次,累积到两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则在右血海穴贴养脾贴作为维持。如此处理,直到月经来临为止。/ n: g5 Y1 N+ f+ ~, N9 V$ z- u
2 y  p1 b, P+ C, r1 ?
血海穴有个简易的定位方法:取右腿的血海穴时,可屈膝,以左手掌心按在膝盖最上面的骨头(名字叫髌骨)上缘,第二到第五根手指向上伸直,大拇指约成45°斜置,大拇指尖的下面就是血海穴。

  8 ?2 ^+ M; V" @$ T, ~' k* H
' k* e3 V! L! |, C  i# {0 t3 D
(11)箕门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的连线上,血海上6寸。
冲门穴的位置比较好定,所以,先定冲门穴。这样,就可以在冲门和同侧的血海之间做一连线,这连线上血海穴上6寸的地方就是箕门穴。
功效:. 治肝胆湿热,是乙肝病人的保健穴位。: o" V5 h3 {% }% `. `5 _3 D9 m( u- {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健脾”,很少人知道,肝胆湿热的病根其实在于脾的,而且,脾经的箕门穴是治肝胆湿热最关键的穴位。! h9 o. i% o( ^/ |: G" a7 `/ c
     取两侧箕门穴,每天用养脾贴外贴这两个穴位,白天贴,晚上揭下。" [, N9 p6 B6 G+ x$ P$ I+ e
(12)冲门穴
定位:仰卧。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G# q0 B% t* `  f4 }0 M' R
阴部上面有一块横着的骨头,叫做耻骨联合。人体前面的正中线与这耻骨联合上面边缘的交点,就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沿这耻骨联合上缘做一水平线,沿这水平线摸过去,会发现靠近腹股沟的地方有动脉在搏动。紧挨这动脉搏动的靠近耻骨联合上缘这侧的位置就是冲门穴,它距离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水平距离是3.5寸。
功效:
治白带。6 i+ i" K% j0 _8 t- C7 [
      取养脾贴贴两侧冲门穴即可,晚上贴,早晨揭下。白带消失后再持续贴两个月作为保健,月经期间停止。" H% \$ N+ A2 R' d& C: {4 K
(13)府舍穴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下4寸许,冲门外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从肚脐正中到耻骨联合(就是阴部上面的那根横着的骨头)上缘的直线距离是5寸,以这为比例,找到这段距离上距脐中4寸的点,做一条水平线。从乳头之下,做一条垂直线,这两条线的交点处,就是府舍穴。6 K4 e" O0 e/ L# `+ y1 N7 T
功效:这穴位管理着脾经的“仓库”的,所以,在突然出血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紧接敲击或者用养脾贴贴这两穴位,从脾经的“仓库”里调些经气出来应急。: U6 p1 s8 u+ @: r, I: z5 |
有人有虚不受补的情况,明明脾亏,可是吃些补脾的东西就是不舒服,难以吸收,这种情况也可以用养脾贴贴两府舍穴,促进脾经对于补品的吸收存储。*

(14)腹结穴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先找大横穴,再找腹结穴,会容易很多。& Q; m* n) x9 A: ]: w
功效:

a.这个穴位能治疗阑尾炎。用牛黄解毒片研碎,外贴在这两穴位。治好后用养脾贴外贴在这两穴位作为保健。每天晚上贴,白天揭下。3 f2 ^6 D: _9 k9 w- C
b.肚脐周围疼痛。用养脾贴外贴两腹结穴就行,持续贴,每四个小时更换一片新贴。肚脐疼痛消失后,再持续一周,每十小时更换一次新贴就行。
(15)大横穴

定位: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t1 v- X  t/ E! L9 a4 j' S# r2 F
两乳头之间的直线距离是8寸。这穴位事实上就是从肚脐引出一条水平线,从乳头往下引一条垂直线,这两条线交界的点就是大横穴。
功效:3 N1 T( h% h* T, e5 f
a.性格不开朗,容易悲伤。* r+ H. B  h$ P3 h0 T9 M
b.受寒后肚子痛、腹泻、没有胃口。
都是用养脾贴外贴两大横穴,每天白天贴,晚上揭下。
(16)腹哀穴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功效:胃里寒气重,吃下食物不消化。. t, w, H  K, y9 ^" n0 R$ [
      养脾贴外贴两腹哀穴,白天贴,晚上揭下。

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穴位的定位涉及到肋骨。; L) `8 M* g. G& \9 P2 U
怎样知道是第几根肋骨呢?先来认识一下胸骨。# G; `+ A! D  |; z, f
用手尝试着去摸前面胸部正中的骨头,你会发现是上述的形状,它大概可分为三部分,最上面一部分叫胸骨柄,中间一部分叫胸骨体,下面一部分叫剑突。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的部分叫胸骨角。而胸骨体与剑突交界的部分叫胸剑联合部。现在注意啦:
胸骨角对应第二肋骨。
胸剑联合部对应第五肋间。3 D7 K7 Q5 u+ S# v7 A
另外,男子的两乳头连线中点对应第四肋间隙。2 V- c/ _( z1 R
毫无疑问,胸骨角与胸剑联合部是很容易找到的。有了它们与肋骨的对应关系,那么,其它的肋骨肯定很容易就找到了。比如,大包穴在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可以先找胸剑联合部,它对应第五肋间,再往下数一根肋骨,便是第六肋间了。沿这肋骨走向,找到它与腋中线的交点便是大包穴了。

(17)食窦穴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功效:" 吃不下东西,没有胃口或吃了容易呕吐。( I) j0 I0 Q: V* c3 Z& u4 j
厌食症也可取这穴位治疗。
取两养脾贴外贴在两食窦穴,每4小时更换新贴。连续贴,直到胃口恢复后,改为每天贴一次,每次贴十多个小时。1 W8 S# n3 w/ _" ]
(18)天溪穴 W1 S* V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四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h- q' A0 l6 H+ J. O1 R
功效:!平时容易流眼泪的人,可取此穴保健。每天在两天溪穴贴养脾贴,晚上贴,早晨揭下。
(19)胸乡穴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功效:胸胁胀满,引致背痛。- `0 A1 Y1 ~' N0 \
     养脾贴贴两侧胸乡穴,白天贴,晚上揭下。
(20)周荣穴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功效:瘦弱,肌肉不壮,可以取此穴保健。. @+ j5 x( ?3 o; O* }
      取两养脾贴分别贴在两周荣穴,晚上贴,早晨揭下。
(21)大包穴
定位:侧卧举臂。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
功效:全身各处关节的问题,可取大包穴保健。
取两养脾贴分别贴在两大包穴上,晚上贴,早晨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