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继续教育学分 公司:因科融入,提高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35:34
——课程改革中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2007-11-26
二期课改从理念到教材的内容,均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编入许多学科生命教育内容。学科教学融入生命教育既可以丰富生命教育的途径,充分利用学科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提高生命教育的效益,又能促进学科教学的改革,推进课改步伐,提升教学质量。
然而,每门学科具有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方法系统,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时,其突破点与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将不一样,这就要求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要因科而异,并且也应制订具有学科特色的评价标准。下面就课程改革中,如何提高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校的策略与做法。
一、科挖掘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不同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各不相同,我校各科在挖掘生命教育内容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一)重在细化:细化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学科,基本是关于人与社会的;生命科学、体育与健身基本是关于人与自身的,地理学科比较多的是关于人与自然的。这些学科生命教育内容非常丰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将这些学科列为显性课程,并列出了学科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总觉得这些学科的每一节课,都在不知不觉中开展生命教育,如何进一步细化与整合学科每节课中的生命教育内容,确立学科生命教育的教学重点,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成为这些学科融入生命教育的首先要做的事。
1、对照生命教育纲要的要求,细化学科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我们以生命教育纲的要求为依据,将有关学科的生命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与具体化,以便于操作,形成了网络化的内容体系。如生命科学学科进一步细化每章节的生命教育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表1,高二《生命科学》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
章节
教学内容
生命教育融入点
要求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第一节
生命科学发展史:
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
结合当时的社会、宗教背景,介绍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所遭到的各种批评,指责,嘲笑甚至谩骂。并说明神创论与进化论的斗争一直在持续。提醒学生科学探索的道路是崎岖的,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是长期的。
进行生命与价值教育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在讲解水的含量及作用时,突出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并联系生活实际,提醒学生每天应达到的饮水量,还提醒学生如果在地震等灾难来临时,尽量别忘了带水,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
在讲解无机盐的作用和含量时,通过事例说明体内摄入过多或过少的无机盐都不利于代谢,要适量。提倡学生不挑食,做到平衡膳食,不过分依赖于营养保健品
认识生命的本质,进行生命与健康教育
第二节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在讲解各种有机物时多与自身联系,并介绍一些与有机物有关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低血糖、肥胖症、坏血病、夜盲症等等,使学生觉得有机物与我们息息相关,应多摄入对身体有利的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要控制摄入量,并能更好的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米饭、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经消化后的产物是葡萄糖,糖类中的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主要能源物质,教育学生在平时的饮食中不能“丢”了主食。蛋白质在细胞干重中占50%以上,称为生命物质,每天的蛋白质更新量很大,我们必须每天保证充足量的蛋白质摄入。
维生素的摄入中举例胡萝卜应油炒吃,这样有助于维生素E的吸收,因为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物质。
第三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
第一节
细胞膜
介绍细胞膜结构成分时,通过国外科学家的探究实验进行推测、验证。
在学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时,介绍人的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是一种变化极多的糖蛋白,不同人有不同的HLA,器官移植排斥现象及骨髓移植中的匹配问题都与糖蛋白有直接关系。同时介绍我国中华骨髓库的现状,介绍我校40多位教师已参加中华骨髓库,希望学生为在2010年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达100万人而努力。
进行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教育
2、结合各科特点,整合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比如历史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高一历史中的《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是起始课,属于学生阅读课文。但本章头绪多、内容庞杂,许多老师就让学生自学而不作讲解。然而,本章的不少内容十分适合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因此,我校孙老师就把本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定为“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史实的基础上,探讨那个时代的思想家、行动家是如何理解、处理捍卫真理与维持生命的关系。孙老师上完这一课后,作了如下的记述:
“新航路的开辟”,四次著名的大航海可以分成两类,其一是沿非洲海岸南下,其二是向大西洋西面深处直行,那一类更具有伟大的意义?有的同学认为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行更具意义,理由是“不走前人走过的路”。另一位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他们相信了地圆说”。我大声赞扬了这位学生,指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反思:因为勇敢并不意味着莽撞,合理的冒险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没有科学依据的探险是拿自己和同伴的生命作赌注,是无视生命的尊严,是不尊重生命的价值。
马丁·路德与罗马教会的斗争带给学生另一种生命态度的体验,即斗争的策略是斗智斗勇,依靠、团结大多数人的力量,攻击敌人被最广泛反对的一点,逐步扩大胜利成果。
伽利略与布鲁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给予学生诸多启示。布鲁诺为了坚持真理,不惜与罗马教会决裂,被开除出教会,长期流浪英国后又被骗回意大利,在宗教裁判所遭受四年非人的折磨,最后在火刑柱上英勇就义。伽利略在教会的压力下,被迫违心地检讨自己的“罪行”,但内心却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在接受批斗的时候还口中喃喃自语:地球是在运动的。同学们基本形成两种观点:其一,布鲁诺在科学上的成就不如伽利略,但对世人的警醒强于伽利略。其二,伽利略在坚持真理的同时讲究斗争的策略,保留有用之身探索更多的真理,生命的价值高于布鲁诺。这其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肯定其中的一方。同样在受迫害的情况下,伽利略偏重于保全生命,以便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揭示真理;布鲁诺偏重于向大众宣扬真理,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坚持真理、唤醒民众,哪一种方法更具有价值其实没有定论,只是历史人物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使然。讨论中有的同学还举出司马迁和方孝孺的例子来证明彼此的观点。
反思: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在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基础上,推动科学发展代表了人类整体的利益,唤醒大众、勇于坚持真理也代表着人类整体的利益,使生命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他们共同的主题。
反思: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思考怎样用好教材?如何深挖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如果本章阅读课文轻易地放任学生自习的话,也就白白放弃了一个进行生命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好题材。
孙老师通过有意识地突出生命教育的主题,将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史实串了起来,充分开发了史实的生命教育功能,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达到了双赢共进的效果。
(二)重在突显:突显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语文、英语等人文学科是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宝库,富含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命教育内容,但又不像凸显学科那样与生命教育的某一内容直接挂钩,往往是暗含在文章、节律与色彩之中,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进行有意识的开发利用。如语文课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学生心灵;音乐与美术课要利用节奏与形式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创造热情。
高一语文有一篇《寒风吹彻》的课文,描绘了特殊时代在西北农村中底层社会人们的心理真实,对严酷命运的忍受与无奈。我校教师就尝试着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同情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感受生命中的“黑色”,更能够学着去直面自己将来人生中的“黑色”。以下是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片断:
师:“母亲这种寒冷的感受应该是什么?”
学生沉默,师提示:“想想自己的爷爷奶奶,再想象一下自己老了的情景,会做些什么,会面对些什么?”
生:“可能总是会不断地回忆从前,觉得在不断的衰老,生命在不断的逝去,应该是步入晚年的一种凄凉的感受吧。”
生:“老了就意味着要面对死亡,这种感受是儿女们不能分担的,也就是作者说的无能为力的。”
师:“的确,母亲是孤独的,孤独的面对生命中的冬天,儿女无能为力。在《冯四》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一出世,他的全部未来便明明白白摆在村里。当你十五岁或二十岁的时候,那些三十岁、五十岁、七十岁的人便展示了你的全部未来。而当你八十岁时,那些四十岁、二十岁、十七岁的人们又演绎着你的全部过去。’母亲晚年的岁月其实就是我一生中‘其余的岁月’,我未来的岁月,他们都将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评点:死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要理解文中母亲的感受,需要让他们做一些联想和想象,感受死亡,感受生命中更为沉重的一面。
学生此时有的神色黯然,有的有点不解为何要读这样的文章。
师:能谈谈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吗?
生:“喜欢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但主题太灰暗了。”
(很多同学有共鸣)
生:“喜欢这样的文章,让我们看到生命中不仅是阳光温暖,还有许多沉重的东西。”
(有同学点头)
师:“其实,我想,我们学这篇文章,作者的目的或许并不在于让我们因此对生命充满绝望和悲伤,而是通过描述这样的一种生活常态让我们对生活有另一种更深刻的认识。透过这样一些冷峻的文字,穿过文中所展现的孤独与伤痛,或许我们能更懂得去珍惜一些什么,或许,我们能更加珍惜阳光与温暖。换个角度,看看能不能有更多的感受?”
生:“生活是残酷的,但我自己可以更多地去付出自己的关爱,而不是冷漠。”
生:“生活是艰辛的,沉重的,但我们或许无需去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
生:“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冬天,就是必然要去面对衰老和死亡。知道人终究一死,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师:“诗人顾城曾经有这样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也许,今天刘亮程用他的文字告诉了我们以前很少接触的生活的黑色沉重的一面,也许他也给了我们一双黑色的眼睛,让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生活的光明与温暖,却会更加的珍惜光明和温暖。”
评点:生命的却有它沉重、阴冷的一面,但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悲哀和无奈,所以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透过黑色,明白生命正是因为有了黑色而更加绚烂,这才是学习本文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课后反思: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对于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中的衣食无忧的孩子而言,“生存”是并不成为一种问题。学习这篇文章,我曾隐隐的有些担忧,这种主题的文章对于这样的一些学生是否会太早了一些,太残忍了一些。可上完这篇文章,我的一种真切的感受就是让语文课堂有“黑色”的存在真的是必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直面、体验和超越生命中的“黑色”。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也许,当这些单纯快乐的心灵遭遇这样的文章时,会有一时的惊骇与痛苦,失落与茫然。但是,我相信,只有看见真实的东西,才会更增加他们的睿智与勇气。“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想面对这样的文章,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让学生看清生命的真相的同时,更要树立学生超越死亡的意识。所以在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多个角度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能够透过这样一些深沉冷峻的文字去感受发现生命真正的价值。周国平说:“对死的思考不但不关闭、反而敞开了人生思考,把他从人生内部事务的安排引向超越的精神要求,促使认为生命寻找一种高于生命本身的根据和意义”。
像上面的例子,在语文课文中俯拾皆是,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发现、利用和为我所用,然后具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学科对文化阐释的长处,打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
(三)重在深挖:深挖数、理、化学科的生命教育内容。
数理化学科是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反映的是自然的规律,如何利用它们来为生命教育服务,是值得思考的。一是数理化学科的一些知识可以用来解释有关生命的内容;二是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文的精神,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如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章节可以渗透生命教育。力学主要研究物质的机械运动,而有些生命活动也是机械运动类型。这样,通过力学解释有些现象,就可以对学生的生命活动有所启示,并优化学生的生命质量。如利用力学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利用力学解释天体运动,表明人类生存空间的延伸;利用力学讲解运动规律,使学生学会合理科学地运动健身,等等。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运动的,虽然这一内容十分抽象,但可以通过它的认识,了解电磁对人类的贡献,正是电磁学的重大突破,使人类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大大方便人类的活动,提升了生命质量;通过对静电场的认识,可以使学生揭开雷电的神秘面纱,掌握自我防护的知识;通过电流与电路的认识,使学生学会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常识,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原子物理学介绍原子物理的基本常识,通过这些常识的介绍,可以揭开核能的秘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核能既是一种造福人类的新能源,但如果使用不当,又会造成核辐射、核污染、核爆炸等严重后果,对人类生存带来致命威胁。所有这些都是生动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而且更具科学性,对学生的震撼力会更强烈。
二、因科选用灵活多样的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方式
生命教育融入不同学科的切入点是不一样的,同时,也只有采用符合各学科特点的融入方式才会更加有效。我校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从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过程,基本形成了生命教育内容丰富学科、语言类人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不同的融入方式。
(一)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教学突出重点,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的生命教育内容凸显,生命教育内容往往也是学科知识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时结合学科教学本身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如政治学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社会调查,采用对话教学,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还创设模拟法庭活动,在情景中学会自我保护,提高法律意识,常将非文本的资源引入课堂,师生共创学习经历。例如,在学习“善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教师通过情境再现手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维权的方法,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从个人维权上升到公益维权的情感升华,树立维护公众利益的崇高价值观。又如,在讲授国家财政政策的税收杠杆时,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社会热点“听证会”这一形式,让学生分头准备模拟利息税听证会的部分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课文内容。还如,在学习“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时,通过学生课前的实地采访、调查,和课堂演示,充分认识劳动者在发展经济时应当具备的素质,从而为提高生命素质做好准备。
我校政治学科还结合“师生共创学习经历”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专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学会探究,从中体验团队学习的喜悦。精心设计主题实践作业菜单,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作业。
表2,  高一年级  我的“青春规划”专题探究作业
班级:
姓名:
我的2020梦想:
你所选择职业的性质(属于什么产业)
你认为未来15年内这一产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你认为未来15年内这一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请写出你选择这一职业的原因:
(分为三个方面)
个性分析
“钱”景分析
社会环境分析
你认为自己现在是否具备从事该职业的潜质?如果有,是哪些?
为了实现自己的青春规划,高中三年你将如何渡过?
学业和科目
社会活动
个性和特长
为了实现自己的青春规划,大学及其专业你会怎样选择?
你最希望得到的职业指导是什么?
(每人限填一项)
活动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活动菜单设计的内容是学生关注的自身发展规划,很好的体现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学们在完成菜单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了《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的知识,巩固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提出的要求。同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自身的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此外,近年来,政治学科还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专题名称                 开展时间             主要内容
(1)学习动力调查                2005.9        高一新生政治学科学习动因
(2)手机消费调查                2005.10       高一学生手机消费使用现状
(3)校园创业实践                2005.10       学生校园创业设想和主要流程
(4)商业银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2006.3        现代银行的主要业务
(5)居委会选举                  2006.9        实地调查生活所在地的居委工作
(6)校学生“两代会”选举        2006.10       结合学生“两代会”体验选举程序
(7)2000元持家能手理财计划     2006.9        通过模拟理财体验当家的技巧
(8)高一新生消费情况调查        2006.9         学生日常消费支出项目
为了使学生在高中初期就尽快适应政治学科的学习,我们在高一新生中间开展了《政治学科学习动力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状态下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念的转变,这对于因地制宜地实施教法,改进政治课学习现状具有引导作用。
目前,学生不太了解家中具体的经济状况,通过《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和《个人理财意向规划》恰好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体会当家的艰辛和责任。
生命科学学科也非常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立项研究。该备课组教师指导的学生课题“异群蚂蚁间行为差异研究”、“孔雀鱼的生长、繁殖与水质酸碱度的关系研究”、“不同绿地鸣叫昆虫初探”、“影响蟋蟀孵化的因素”、“苏州河目前影响鱼类存活的主要原因的探究”等,均获得了市科技创新大赛的科技之星、希望之星大奖。
体育组教师开展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一节课,与学校德育处、年级组联动,从学生实际出发,自编室内操,开展灵活多样的体育竞赛项目,如踢毽、跳绳接力等,活跃学生的身心。
地理学科将生命教育贯穿于每一课的教学中,师生一起探讨每一节课的生命教育主题句。如宇宙一课,总结出“地球只有一个,爱护地球,就是珍爱生命”,又如水环境一课,主题句“水是生命之源”,生物圈一课的主题句为“地球之肺――森林”。在进行自然灾害内容的教学时,以“珍惜生命,学会生存”为主题,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提高学生自救互救、防灾救灾的能力。
(二)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突出感悟、陶冶,注重品读与点拨。
由于语言类学科中生命教育内容与学科内容水乳交融,其内在的精神相互贯通,老师教学时不可能将它剥离出来,进行特别的处理,有效的办法是进行无痕迹的渗透,那就是陶冶。
1、语文重在品读与感悟
我校教师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以读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以阅读为抓手,扎实渗透生命教育。
有位老师在实践中总结了文本解读的“四读法”:读作品——读作者——读精神——读文化。读作品,不单指对文本的文字表层意思的理解,而是要求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人文内涵。当然,这个“作品”不仅指教材本身的文本,还包括课外的有关人文读本;读作者,不是对作者简单的生平介绍,而是对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研读,了解特定环境、特定时代下作者的政治表现和创作思想,了解作者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读精神,就是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走进作品的深处,发掘文本的蕴含的精神内涵,也就是挖掘作品的“神”所在;读文化,就是读出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就是将作品放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天平上衡量出它的文化价值。在“四读法”的引领下,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在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道德力量和理想光辉,渐渐靠近她的高贵的心灵;在阅读《项羽本纪》(节选)一文时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英雄观,不应以成败论英雄,应使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定格为一位立体的悲剧英雄。通过这些人文读本的阅读,既让学生欣赏到伟人的人格魅力,又有力地夯实了学生的人文基础。
高一语文备课组开发了“初读—品读—研读”三读法。在上课前,让学生初读课文,到上课时,由老师引导品读与研读课文。如上《我们这样过母亲节》一课时,首先布置学生初读,让学生们初步体会孩子对母亲的关注;然后,通过上课分析,带领学生品读,使学生体会到母亲节里,母亲的操劳、辛苦,孩子们无动于衷与心安理得;由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研读,如通过提出“你是如何给母亲过母亲节的?”一类问题,让学生写随笔,激发学生反思,阅读课外资源,最后以“感恩·生命”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作为结束。通过“读”使学生“读”出人生、社会的百味。
2、英语学科重在点拨与延伸
英语学科重点在学语言,但英语课文蕴含丰富的社会知识、人文内容,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契合点。我校老师往往是利用课堂导入及小结时,对课文中的生命教育加以点拨,或作为课外作业,或开展课外探究,或找几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延伸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用英语表达对课文中有关生命教育内容的看法。
如一位英语青年教师在上The Green Orchid《绿兰花》一课时,在第一堂课结束时,设计了以人与自然、濒危动物、污染为关键词的课后作业,要求四人一组开展课外探究,在第二次上课时,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用英语将查阅的图片资料,制成PPT幻灯演示文稿,派代表向全班做口头报告(oral report)。学生的思路在活动中拓展,有的谈到SARS的流行,有的涉及沙尘暴,还有谈到保护藏羚羊……最后学生们意识到:地球上如此众多的生物充满了一切可以生存的空间,每一种生物的生存发展,都以其他种类生物的生存发展为前提,一种或几种生物的消亡,可能会对其他物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生命之网。
这位教师及时抓住文章中的这些“关键词”,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恰当地延伸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内容中,品出了生命的滋味。
(三)数理化信息化学科突出结合点,注重应用体验
数理化学科揭示了自然界中的许多规律,构建了许多概念、公式、定理与定律,合理地利用它可以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与水平,同时只有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才能使科学知识造福人类,因此生命教育融入数理化学科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探究,同时注意与人文精神“结合”。
如数学学科利用等比数列的知识,结合藏羚羊的保护问题,进行编题与解题,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也采用“应用”的方式。如在学习牛顿定律时,教师出一道交通安全方面的例题:
已知某高速公路上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到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反应时间)为0.5S,如果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40倍,求:该公路上汽车间距至少为多大?
通过这道题可以说明为什么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同时说明司机为何不能酒后驾车或疲劳驾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又学到了交通安全常识,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知识与能力。
化学学科也以生活中实际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高一(上)《化学》中“开发海水中的化学资源”一节,其教学重点是“氯气的性质”,教师教学时,有机地将生命教育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
问题:
●海水中最重要和含量最丰富的化学资源是什么?
●氯气有毒,假若你所处的地方发生了氯气泄漏事故,你将采取什么措施逃生?
●为什么要把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转化为次氯酸盐?次氯酸盐又是怎样对织物进行漂白的?
解决过程:
在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之后,写出氯碱工业中的重要化学变化:
通电                     点燃
2Nacl+2H2O-→2NaOH+H2↑+Cl2↑   N2+CL2-→2HCl  能够产生出重要的化工原料氢氧化钠和盐酸。
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逆风而逃(常态下,氯气是气体)。
●向高处逃(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用蘸有碱液的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氯气能与碱反应,如:Cl2+NaOH→Nacl+H2O)。
●让学生认识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弱酸性和不稳定性。
(1)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因为它的强氧化性所至;
(2)正是由于它的不稳定性(HClO→2HCl+O2↑),才把它转化为盐类,有利于保存,运输(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由于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还弱,因此在把漂粉精浸入到水中后,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又可以释放出次氯酸(Ca(ClO)2+2CO2+2H2O→Ca(HCO3)2+2HCl)。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与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用运,生命教育才有可能取得效果,生命意识才能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总之,我校结合生命教育内容丰富学科、语言类学科与数理化学科的特点,从内容的挖掘到方式的处理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制订体现生命教育要求的各科教学评价表
我校自开展生命教育以来,各教研组结合《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二期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重新修订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以便督促教师教学时,自觉地融入生命教育。
表3,历史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目
内容
评价
教学
目标
精熟教材体系,有机整合三维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预设;注重历史意识的培养,避免将历史课上成专题课。
满分10分
得(  )分
教学
内容
紧扣教材主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科学方法清晰明瞭;
能兼顾学生认知心理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和习题,加强层次性和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渗透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注意新旧知识、局部知识和整体历史框架间的有机整合。
满分20分
得(  )分
教学
过程
能渗透由史及论的历史思想方法;
能兼顾学生的思想火花,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多媒体运用恰当,不喧宾夺主;
能依托教材,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语言简练、明确;
有教学激情;
师生互动,注意倾听学生反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满分30分
得(  )分
学习
方式
发挥教学机智,能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巧妙地利用学生思维火花,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规律;
借助课外读物、网络、口传历史等多种方法拓宽学习渠道;
恰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见解、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帮助学生寻找长作业的题目。
满分20分
得(  )分
教学
总体
评价
学生能获得本教学目标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善于根据教学要求采取合适的学生活动方式;
教态自然可亲,情感交流自然;
教学目标充分落实,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
满分20分
得(  )分
教学
特色
教学过程、双基知识的落实有独到之处;
语言表达等其他个人特色;
充分体现由史及论的历史学科特色;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渗透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满分10分
得(  )分
虽然,以上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充分体现了对学科生命教育的要求。
四、因科开发生命教育校本拓展课程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各科教学内容都有统一的要求,教材篇幅有既定的标准,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时会显得不尽兴、不到位,为了将生命教育更好融入学科教学,发挥学科教学的有效作用,我校根据学科的实际、生命教育的需要及学校已有的基础,着重进行了生命教育校本拓展课程的开发。
(一)构建提纲,编写讲义,形成系列
学校教科室在研究《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生命教育的八大专题与各科特点,以生命教育内容丰富的学科为重点,研制开发校本拓展课的方案,提出生命教育校本拓展课的要求,列出相关内容,编制三级提纲。然后,由各教研组根据自身的条件与需要,从教科室认领编写任务,组织教研组人员,搜集有关资料,编写初稿,通过试讲后,再组织力量修改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校逐步形成了一个围绕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系列。这一校本拓展课程系列动员了各教研组的力量,开发了近30门课程,几乎每门学科都有反映生命教育的校本拓展课,极大地利用了学科教学资源,丰富了生命教育的途径。
表4,生命教育校本拓展课程表
教研组
校本课程
政治、心理教研组
心理健康教育、青年理财、法律常识、生涯规划指导
史地生教研组
宗教常识、中国与世界遗产、历史人物评价、战争与和平、人类与疫病的抗争;旅游地理、防震减灾;青春絮语、绿色家园、遗传病概论、饮食与健康
语文、英语教研组
生死教育、异域风情
数理化教研组
生活中的化学、安全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辐射与健康
音体美教研组
中外名曲、名画赏析、运动与养生
信息技术组
网络安全
跨学科讲座类
利用午间媒体广播、升旗仪式等时间,结合卫生、健康、安全、环保等节日纪念日,开展生命教育专题通识教育。
(二)分层设置,自主选修,师生参评
为了管理好校本拓展课,在开发出校本课程后,学校根据分层培养的目标,将课程分年级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修,每门课程由数位教师协同教学,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为了上好校本拓展课,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师生一起设计了研究性学习的长作业,引导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源、解决问题、总结成果、汇报交流的能力。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赛,通过生生互评,师生共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学习成果评价上强调正面激励,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给学习认真的学生增加学分,以示奖励。
例如《人类与疫病的抗争》专题拓展课,在高一年级开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疫病的成因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促使学生关注人类身体健康、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阶段:知识铺垫,学科渗透
(1)教师进行有关疫病防治的基础知识讲座。要求学生了解疫病的种数、种类,简要了解他们的流行现状。
(2)组织学生观看录制的中央电视台10台播放的《抗疫史话》(十集)。
(3)布置学生复习所学中外有关疫病的史实,列出抗疫史实。
第二阶段:分组探究,收集史料
(1)布置学生阅读参考材料
①参考阅读《战胜瘟疫》、《人类与流感共舞》、《人类瘟疫报告》等书籍。
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记录并整理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疫病,它们产生的原因、流行情况和对当时社会乃至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学生分组,确认课题,协作探究
全班学生分八个小组,5人一组,确认了8个课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自修课,去电子阅览室,浏览Internet网上资源,查找有关抗疫文字图片资料。
指导学生整理所收集的资料,按历史上该疫病的流行、控制情况,它的危害和影响,与病魔抗争的科学家及其事迹归类。
第三阶段:总结汇报,生生交流
(1)各组撰写抗疫小论文。
(2)分组编制学习成果小报或课件。
第四阶段:自评互评,组评师评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评价,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三种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表5,小组学习交流评价表
编号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1
学习
分工
明确
有同学负责介绍学习情况;有同学向其他小组提问,探讨问题;有同学记录其他小组的学习交流情况。有同学向其他小组质疑。
□优良 □良
□尚可 □再加油
2
介绍
学习
情况
能够条理清晰地介绍本小组所负责专题的学习情况。所提问题简洁明了,激发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热烈讨论。
□优良 □良
□尚可 □再加油
3
积极参加专题学习的全过程
积极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正确率高;针对其他小组所提出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并发表本组独特的观点。
□优良 □良
□尚可 □再加油
总之,我校以教师生命教育校本专题研修为依托,发展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德育能力;以学科融入生命教育为重点,突出了学科作用,体现了主渠道的地位;以校本拓展课程为突破口,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大大丰富了我校高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生命教育的知识,提升了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技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在课程改革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取得较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