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您可能不了解的美国(连载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35:21
您可能不了解的美国(连载11)2008-11-26 21:09 各婚姻公司的各种促销手段自然很有诱惑力,各类婚礼导向杂志的推波助澜作用也不可低估——《现代婚礼》、《新娘之父》、《新娘之 师》等等,都已成为畅销杂志;这类杂志刊登的婚礼广告琳琅满目。因 此,在快节奏现代化生活中紧张忙碌的青年伴侣们,只要翻阅几期相关 杂志,便可大体拟就一个属于自己的婚礼计划。
下面这一对——加利福尼亚州的伊丽莎白和迈克尔——准备婚礼的情况相当典型:
他们首先花 3200 美元聘请加州“喜临门公司”比弗利担任顾问;听 起来价格贵得吓人,其实后者为他们东奔西跑节省下来的钱,远远不止 这个数目,因为比弗利小姐是位老手,几乎为他俩按批发价买齐了所需 之物。例如,她找到了一位愿打 8 折的花商,仅此一项就省下了 1000 美 元;她还为新娘找到了新娘的妈妈特别喜欢的椅罩,仅花 2000 美元就足 够布置好整个接待室;她还帮助联系了希尔顿大饭店,用较便宜的 1.7 万美元,订下了可供 250 位客人会餐的牛排龙虾宴,并主动椎介了一种 新配方的餐后甜食,连请客的安排也帮助出了主意:亲人 100 人,朋友150 人;还专门安排了能使宾主一辈子难忘的音乐节目,花 1. 097 万美 元请一个富有特色的摇滚乐队。专门联系好了摄影师,全一册婚礼照相36 页共花 3000 美元;另外还聘请了一位技术很高明的录像师,全部婚礼 录像仅用 1845 美元。还帮助联系好了其他价廉物美的商品与服务:特邀乐师 1500 美元、请柬 1200 美元、婚礼彩排 1300 美元、嘉宾停车费 800 美元、蛋糕 850 美元、灯光设备 500 美元、教堂费用 650 美元、美术品 租费 400 美元、轿车费 300 美元、纪念小礼品 285 美元、邮费 150 美元、 美容费 150 美元、座位姓名卡(有装饰图案的小卡片,上有客人姓名, 置于他就餐时规定的桌面)25 美元??总数正好 5 万美元左右。
相比这一对,少花点钱当然是可以的,旅行结婚便是个好主意—— 新郎新娘可以省力一点——如由百慕大旅游婚礼公司安排婚礼活动,包 括宴会、蛋糕、照片、旅馆、观光在内,一共仅需 5000 美元。缺点是, 婚礼来宾只有家长。
事实上,奥兰多的迪斯尼大世界(素有世界旅行结婚之都的美称), 已成了美国新郎新娘的第一大热门去处。除迪斯尼大世界外,美国年轻 新郎新娘最喜欢的度蜜月地点还有夏威夷、佛罗里达、牙买加、北卡罗 来纳、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尼亚加拉大瀑布等,平均花上 300 美元左 右即可,到加勒比海各景点去味道更浓一点,花费当然也要稍贵。
当然,旅行结婚能省的仅是婚礼本身的费用,其他许多费用是省不 了的,如家具、地毯、日用品、家用电器等。近几年间,在结婚前夕购 买体育健身设备者大大增多起来:添置网球、高尔夫球、滑雪设备,这 不仅是新郎的气派,而且成了新娘的时尚??由于美国女青年的第一次结婚的平均年龄已推迟至 31 岁,因此,他们一般都愿从自己已有的工资储蓄中,支付 1/3 的结婚费用,再向父母 讨 2/3??
●赌城速成婚礼
在美国一切都追求简速、方便,在高速公路上收费不用停车,而由 电脑控制;有专门为汽车司机服务的快餐店,可以不用下车,为你买到 按电钮;上的食物;一些银行特别设有汽车服务的窗口,可以坐在汽车 上提款;在汽车上按摇控器,车库的门就会自动开闭;随着人走过的门 口路灯,会自动开熄。现在连结婚也不例外。
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就有一座一年 365 天开业,每天 24 小时服务的小白教堂;新郎新娘举行婚礼可以在蜜月轿车内开过一座白色小教堂的车 道,一位牧师便会在窗口为新人完成婚姻的手续,为一对对男女主婚, 使他们在简单、迅速、方便的情况下结为合法的夫妻,而且收费不高。 据《摩登新娘》杂志统计,一场正式的婚礼平均花费大约是 13310 美元, 如果简单些也要花几千美元,然而到小白教堂的婚姻汽车服务窗口手续 费只收 25 美元,外加 27 美元的证书费用,就一切办妥,人们都称这个 赌城为快速结婚的圣地,称他们为赌城婚礼的“速食派”。
还有一座办理快速结婚的流动教堂,它就设在一辆大汽车上,车上 有办理结婚公证的文书,有牧师,有摄影师,还备有礼服婚纱,一应俱 全。从注册登记到简易婚礼,一个小时之内便能为阁下办妥。因此,拉 斯维加斯吸引了来自美国各地的希望速战速决的结婚者。
●结婚需要二人 离婚只要一人在美国,婚姻的缔结和废除在所谓“尊重个人意志”的原则下是件 十分容易的事。公证结婚费时二周,要有二位证婚人陪同,要验血体检, 要在市政府办手续,然后有一个简单的仪式,花费约 50 多美元即可完成 终身大事。当然要去教堂举行婚礼、在饭店举办喜宴(在西方,都是女 方筹办喜酒)。
然而,离婚就更容易了,就像流行的说法“结婚尚须二人,离婚只 要一人”。一般说来,如无太多的财产和子女纠葛,离婚比较简易;只 要一方提出,分居达六个月,即使对方不同意也难以阻止离婚判决的下 达。夫妻离异除了离婚这一途径外,尚有废除婚约。废除婚约意味着离 异后的男女双方不算结过婚,哪怕他们“明媒正娶”已有若干年。离婚 与废除婚约实质上是一样的,虽然办废除婚约一般只要一个月,但在习 惯上还是有区别的。
在墨西哥边境城市,另一类国际离婚法庭的生意也十分兴旺,许多 美国人为了使离婚也同吃快餐一样快捷简便,不惜驾机驱车赶赴该地, 仅需一天到七天,就能把原先立下的“恩爱一生”的誓言化为云烟。
近年来美国离婚家庭已达数百万户,全国离婚率仍高居不下。看来, 这与离婚的手续简便快捷是分不开的。
据美国商业部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 25 年中,美国的单亲家庭增加,离婚率蹿高,婚姻维系期减短,无数家庭至少拥有一个 继子(女)。
这项调查显示,90 年代初,美国 20 至 24 岁适龄女性只有 38%登记结婚,比 70 年代下跌了 25%。在离婚人士方面,调查发现,30 到 44 岁 的女性离婚比例最高,达 40%至 42%; 30 岁以下的女性离婚率紧随其 后,也高达 38%至 39%;而 45 岁到 54 岁的女性离婚率也达到 30%至36%。
调查指出,大部分离婚者的第一次婚姻维系期在六年左右。20 至 30 岁的女性大致只能维持三年半到五年之间。大部分妇女离婚后再次结 婚,但是她们的再离婚率也相当高,达 1%,也就是说平均五名再婚者 之中有一位会再次离婚。
从不同的角度看美国人的婚姻,会有不同的颜色。美国人各种形形色色的婚姻观念一经汇总,相信连美国人自己对自己群体婚姻观念的认 知上,也是一头雾水。
●快乐的王老五
在美国,40 岁以上还没有成家的男子就有 250 万人。又据 1990 年的 人口普查报告,从 40 到 44 岁的白人男子有 10.5%从未结婚(1980 年统 计是 7.1%)。
这些喜欢光棍生活的单身汉,大都是出于自愿而且有他一番道理, 他们说:“我们可以独来独往,可以随便决定一件事,不必和任何人商 量。”社会对单身汉看法一向是:憎恶女人,靠父亲或母亲生活,身体 健康欠佳或残疾,失恋后多年不能释怀,或是个工作狂等??又据一些 心理学家说:“对终生不娶的男人,一般的印象是:不快乐、不健康, 甚至有凡事倒行逆施的倾向。但据调查结果: 34 位 40 岁以上未婚的白人男子半数生活快乐,事业成功,而且很满意独居,其他半数虽然独身 感到不方便,但却视婚姻为畏途。这些单身汉都自称他们很快乐,而且 在事业方面颇有成就的,通常又是这些独身者,他们不反对女性,也不 公然反对结婚,他们只重视自力更生,强调个人主义。
但终身不娶的男子,“出门一把锁,入门一把火”,他们越来越注 意到单身带来的问题:如受不了经济变化的打击,又无儿女,生活孤独, 年老多病时,无人照料等??因此,据调查除了有 30%的单身汉矢志终 生不娶外,有些单身汉也为无子女发愁,有 57%的人想收养子女,有的 到晚年还是要与女性建立关系或许也要成家。他们的感受是:第一,婚 姻不是人生最快乐的经历;第二,人生也无法逃避婚姻。
●“穿旧鞋”的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美习惯于宣告离婚,又再度结合,一次又一次地 和同一个人结婚、离婚,再结婚,这真是一场难以理解的闹剧。
据报载;有一对夫妇为了离婚,对簿公堂为赡养费争得你死我活, 可是现在又宣布“我要结婚了”,有人问她是谁?回答说:“我的老婆, 就是我的前妻。”又有一对青年夫妇,从 1986 年以来,已经结了四次婚, 又离了四次婚,都是同一对夫妇。
这些跟前妻或前夫再续前缘的人,为什么离了婚又再结婚,为什么多次复合?一位 28 岁的警察史考特,他对自己重新结婚又娶了前妻的看 法是因为他检讨过去离婚的理由实在荒谬。他说,“反正警察的离婚率 本来就是高的,我们的问题从来不是为了吸毒、酗酒或其他女人的介入, 我们只是为了些小问题而争吵不休。”可是经过左思右想还是穿旧鞋比 较舒服。但婚姻专家认为穿旧鞋不一定是舒服的,因为如果引起夫妻离 异的问题不解决,等蜜月期一过,伴侣间的旧病又会复发,如不尊重他 的亲戚啦,怀疑你有外遇啦,经济上的争执啦,他生活上吊儿郎当啦, 仍然穿着臭袜子上床啦??到那时候又忍不住了,还是再离婚算了。
天有晴阴,月有圆缺,人当然也有悲欢离合,很难说这种新的婚姻趋向是对还是错,是腐败还是保守,是进化还是退化。美国的离婚率虽 然增加,然而还是恪守着一夫一妻的制度,这还是好的。
避风的港湾不平静
人生像一条船,而家庭就是避风的港湾。美国人珍视亲情、重视家 庭,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们的珍视和重视遇异于东方。在这遮 风避雨的港湾里,也常常有洪波涌起。
历史证明,美国家庭几乎从来未有过以三代同堂为主要模式的时 期。早期,最典型的家庭即是由父母与子女组成,不包括其他的亲属。 在殖民地时期,除了父母子女,家庭中往往还有房客、学徒、佣人等, 这是因为当时的家庭发挥着多种职能,从事多种活动特别是从事生产活 动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生产取代了自然经济,加之分开居住日益成为 可能,人们越来越把家庭看作不受外界干扰的个人天地,于是家庭逐渐变得与世隔绝。核心家庭,一对夫妇或加上孩子的家庭模式,成了家庭 演变的趋势。
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美国社会,特别重视儿童,美国人认为人的童年 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于是子女成为需要抚养的和爱护的对象,成为家 庭的中心,而不是生产力不发达时期视他们为家庭劳动力。由此,温柔、 体贴、慈爱、亲情使家庭变得温馨。
当今的美国家庭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变,这种转变预示着家庭的崩 溃,还是预示着家庭的消亡?是返朴归真,还是家庭生活的多元化?的 确,美国的离婚率是全球第一(每 100 对夫妻有 37 对以分手结束)。1990 年,全国有 240 万对结婚男女,有 120 万对离婚。单身家庭全球第一, 未婚妈妈也是全球第一,但是,离婚率不是衡量家庭生活的唯一标准。 不离婚的家庭不见得都生活得幸福和睦,单身家庭也是众多美国人的自 愿选择。因此,在家庭问题上,不宜用统一的价值尺度,不宜用简单的 好坏来评判。
●生儿育女经
生儿育女,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生息繁衍的大计。一个民族如何 养育子女,这不但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风俗有关,同时也受到社 会经济发展与文明程度的制约。
美国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但一般人家也都只有一两个孩子,三个孩子以上的家庭就少见了。一般来说,黑人与墨西哥裔的人家孩子较多, 这可能和受教育程度与习惯有关,也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穷人家孩 子多,这样每个孩子领一份社会福利救济金,相对收入就增加了,但这 些钱则不一定完全用在孩子的身上。前一段,美国舆轮界曾进行辩论——是将孩子的福利金付给父母,还是集中起来开办养护这些靠社会福利资金度日的孩子们的幼儿园、学校?结论当然是不会有的,因为这个问 题牵涉到父母和子女权益等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但这件事也反映了一 个令人不安的社会问题——一些单身母亲靠子女的社会福利救济来维持 生活,而不是靠自己的劳动。
美国许多妇女在生儿育女期间大多待在家里,或者只做半天工作,这样就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充裕的环境与时间。孩子的饮食,可以从超级 市场买到适合婴幼儿各个时期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当然也提倡孩子吃母 乳。孩子的衣服,有刚出生时穿的各种襁褓,有 3 个月至 1 岁、1 岁至12 岁的各种衣物用品,应有尽有,不一而足。鞋袜及婴幼儿用的尿布在 超级市场随时可买。超级市场 24 小时营业。有一种带音乐声响的尿布, 孩子一尿湿就有音乐声传出,提醒及时换掉。总之,养育孩子能想到的 服务都有,当然这种服务的前提必须是付钱了。
孩子大一些,可以送幼儿园。幼儿园也是按服务来定收费标准的。 上小学,每天则有校车接送,无须再烦劳父母。美国学校的校车值得一 提。无论在城市或乡村,你都可以在街上看到一辆辆橘黄色高高的大轿 车。这些大轿车一停,车两端都会有一个红色的“STOP”(停)的牌子 伸出,前前后后行驶的车辆都得停下来,等孩子们上下车,牌子收回去, 这辆车开启后,其余的车辆才得行驶。超驶学校校车,违章处罚是很重的。美国人住得比较分散,孩子上学就搭乘校车来往。考取校车的驾驶 执照比其他车要难。校车大多由女司机来开,这或许与女性的细心谨慎 有关。这种车的式样和颜色是数十年一贯制,为的是让人们一见就知道 这是孩子们乘坐的车。
美国的小孩子放学很早,特别是小学,下午 3 点就回来了。作业也 不多,无须父亲一一陪读陪考。孩于们一般都选一两项课外活动,如球 类、舞蹈、音乐等。
●把成年的孩子“赶”出去
美国是儿童的天堂,儿童是家庭的“明星”。美国父母对子女可谓 是呵护有加、关怀备至,然而,孩子一近成年,也就是升入大学的 18 岁, 这时的父母都不由分说,会将孩子“赶”出去。从这时起,孩子将发布 自己的“独立宣言”,将独立生活,上学的学费要自己打工挣出来;生 活费也要自己想辙。从这时起,他们将不再依赖家庭,依赖父母。当然, 他们也可以跟父母“借”,而父母也乐意以“借”的方式帮助孩子,但 这确实是要还的。
中国教授徐中玉和美国弗格斯脱教授夫妇的一番谈话是很耐人寻味的。
我很高兴地到了他们布置雅洁的两层独院住宅里,从文化 传统到风土人情,无所不谈,很快就像老朋友般地无拘无束了。 由于彼此问起有几个孩子以及孩子们工作、生活的情况, 忽然引起了我早想当面证实一下的问题。我说:“听说你们这里父母对读大学的孩子不再负责任何费用,真是这样吗?”
教授夫妇几乎同时立刻这样回答:“一点不假,我们就是 这样的,绝大多数美国家庭也都是这样的。孩子们满了 18 岁, 中学毕业后,他们就应该出去想办法自立,我们就要向他们说:‘Good—by’,‘Good Luck’(再会,祝你有好运气)了。”我又问:“有些大学费用很贵,如果孩子半工半读挣的钱 仍旧不够,父母也不管吗?”
他们回答:“那就要看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了。孩子可以等挣够了钱再去读那种大学,父母并没有必须继续负担的责 任。当然,也有些父母会继续给一点帮助,如果孩子正式提出 请求的话。”接下去教授夫人轻轻对我说,他们认为自己有个 孩子的确困难,正式提出了请求,他们曾给予一部分帮助,不 过现在孩子已工作好几年,早把帮助他的费用还给他们了。
“正式提出请求?”我不大明白“正式”是什么意思。教 授夫妇笑起来:“大概你们中国没有这样的做法。这就是说, 向父母提出借款,并表示工作后了定归还。”
“如果一时还不出,或还不清,怎么办?”我也许问得太 过分了,但教授夫妇却一点也不在意,笑笑说:“自然不会去 追逼他的,孩子们有他们的自尊心、责任感。我们培养他们, 也信任他们有这样的自尊心和责任感。我们觉得这样做是对孩子们好。正是因为这样,你大概也看到了,这里同事们的家庭 大都只有老夫妇两个人。孩子们早已习惯在外地学习或工作, 偶然回来住几天看看我们,那是来作客罢了。我们有时也会到 他们家里去作几天。”
现在绝大多数美国家庭都在这样做,他们鼓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 力,使他们在青年时代就建立起必要的自尊心和责任感,这难道够得上 成为“不讲人情”的罪状?路是走出来的,走就是实践,路还要去闯, 不能一味走熟路,那才能开拓,有创新。应当承认不少美国青年确有某 种喜欢创新、敢于开拓的可贵精神,那么这样的家庭关系,父母用心, 未尝不是一个可取的、合理的因素。在所谓“不讲人情”的现象背后, 其实并不是不存在一些健康、对孩子对社会进步都有利的东西。
●义务的“单行线”
无论在哪种社会,家庭都是不可缺少的组织成分,没有家庭,便谈 不到社会。在美国,家庭已经没有什么制度可言。
读读美国的历史,三百多年以前,欧洲各国的人民移殖到美洲的时候,他们把欧洲社会中的家庭制度全盘搬到新大陆,而且他们往往聚族 而居,保持原有的家庭传统。因此,不论在开荒事业上也好,在手工业 方面,甚至在小本经营的商业上也好,他们多半是以家庭为基点,通力 合作,共同创立一个新社会,新天地。后来,工业革命延伸到新大陆, 美国工商业逐渐发达起来,于是城市产生了,城市代替了农村,工业胜 过了农业。美国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美国的经济制度逐渐偏向工商业; 结果, 旧日的大家庭制度瓦解了,所谓核子家庭(nuclear fami1y) 纷纷成立了。孩子长大了多半离开父母,另谋生计,成立小家庭。结果 美国社会中不再有大家庭了,社会逐渐转移到个人方面去。
现代的美国人要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活着,做父母的把子女教养成人是他们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是“单行线”;他们却无权利要求儿女 对他们如何如何。孩子们长大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离开父母自立生存。 一般地来说,高中毕业之时就是父母尽完义务之日。那时候孩子们长大 了,就该离开家;如果有的人还靠着父母生活,有很多父母要孩子们分 担生活费用,如房费饭费等等;甚至有的父母会把孩子们赶出门去,分 居另过。有很多美国年轻人高中毕业之后继续升入大学(或专科学校), 那么他们自己必得半工半读,学杂费用(连生活费用在内)必须自己想 法子弄来。遇必要时,他们可以向父母请求援助,但是父母的经济支援 只是一种贷款,孩子们挣钱时必须偿还。
这样一来,所谓父母对子女之“爱”,也无非是“义务”两字的变 相而已。子女是这样,别人更可以不言而喻。在美国社会里,因为“家” 是这样狭窄的一个观念,别的与“家”有关系的字眼儿,比方“亲戚” 两字,就更微不足道了。
美国的“家”只是指自己的小家庭,和与家庭内的成员有直接关系 的人。此外,其他的人或者根本没有关系,有的话也只有间接关系,甚 至在自己的小家庭中虽然有“兄弟姊妹”这样的直接关系,可是彼此之间,没有用“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这些名称来互相 称呼;兄弟姊妹之间,大家都彼此叫各人的名字。只有当对外人提到自 己家中的成员或者介绍他们给外人时,他们才会说:“他是我的兄弟,” 或者“她是我的姊妹。”只用“兄弟”或“姊妹”来介绍他家中的成员, 对中国人来说,正是“老少不分”、“长幼无别”的。自己的兄弟姊妹 尚且如此地“混为一谈”,其余的人更不必说了。英文中的 cousin 一字 可以代表中国字里的“堂兄”、“堂姐”、堂弟”、“堂妹”、“表兄”、 “表姊”、“表弟”、“表妹”,或其他亲戚关系等等等等。关系显然 混浊不明,态度或想法自然更是模糊不清了,又哪有情感可言呢?
●“锅盘爸爸”
“锅盘爸爸”就是在有些西方家庭里由男人操持家务,做传统上由 妇女干的活,如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接送上学的孩子等等,而让 妻子出去做事挣钱。西方一些社会学家预言,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男人 待在家里当“锅盘爸爸”。它表明西方社会失业现象愈来愈严重,即使 有学识、有经验的工程师等也免不了要受到失业的威胁。一般来说,一 个工程师被解雇,他就不愿意去找别的职业。而大多数妇女则不同,即 使她们也是有专业知识,从事过正式职业的人,一旦失业,为了养家糊 口,她们几乎什么工作都可以干,甚至可以去替人家擦玻璃、拖地板。 所以当男人失业在家时,妇女就要出去找事做。在西方社会,人们上班 一般往往早上 6 点就离家,离工作地点稍远的,要到晚上 8 点才能回家。 那么,一大堆家务活谁来做呢?于是就出现了“锅盘爸爸”。他们的出 现既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失业现象,也冲破了老一套的西方家庭模式。按 照旧的家庭模式,如果一个妇女外出做事,而男人回到家里没人给他做 饭,那么这个妇女就要受到指责。一个家庭中如果出了什么事,往往总 是归咎于女人。有传统观念的西方妇女过去一般都认为对丈夫的爱,就 表现在要照顾好自己的丈夫,而现在这种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如妇女 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而男人在家料理家务,人们也不以为怪了。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妇女已经完全解放,男女已经平等。在西方,妇女表 面上受到尊重。诸如,男人要替女人穿大衣,给女人开车门,让坐位等 等。西方社会也有一些妇女在政府或企业里担任高的或较高的职务,但 这是极少数。美国仍大量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经济方 面,这就是男女同工不同酬。据调查,就总体而言,妇女的收大约是男 子的 64%。一个女电话接线员所做的工作相当于一个保卫人员,但女接 线员每月的工资是 808 美元,而那个男保卫人员则是 1114 美元。密歇根 州的女公务人员比做类似工作的男公务人员每月少拿 100—300 美元。
●单亲家庭与不婚妈妈
美国有子女的家庭不到一半,其中 1/3 是单亲家庭,通常又是母亲 带着孩子过。
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人口普查局 1994 年 8 月公布的对户头和 家庭的年度分析报告表明,1993 年美国有 9640 万户头,家庭户在总户头中所占比例大约为 71%,比 1970 年的 81%减少了。
1993 年,美国单亲家庭为 1090 万。其中,单身母亲家庭为 930 万, 单身父亲家庭 160 万。单身母亲家庭的比例没有太大变化,为 86%,1970 年为 90%。 单亲家庭在黑人中比较普遍,虽然白人单亲家庭比黑人多。白人单亲家庭约占白人有子女家庭的 24.5%,黑人单亲家庭的比例为 63%。 由于单亲家庭的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谁来照看孩子。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美国中下阶层都对带孩子的问题深感头疼。目前美国有孩子 的妇女中 55%是职业妇女。当她们为自己的职业奔波时,家中幼小的孩 子由谁来照顾呢?政府不管,大多数企业也不重视。有职业母亲们只有 自找门路。她们中的许多人只好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或者雇用临时保姆。 能将子女送进正规托儿所的人家很少。而对于美国几千万单身母亲而 言,工作已经很难了,还要照料孩子就难上加难。在离异或丧偶之后, 她们既负担不起孩子日托的费用,更请不起保姆。但孩子总得有人照料。 于是,许多单身母亲便去找那些来自亚洲的短期居留者照看孩子,如果 找非法入境的墨西哥人、哥伦比亚人或其他拉美人,费用虽低,一旦被 政府发现却要受惩罚。
在单亲家庭中,不婚妈妈越来越多,这种趋势在少女中尤为明显。
在美国大约有 1/4 的孩子都是来自双亲家庭,但他们的父母大都是未婚 同居的。非婚子女的增多并非未婚妇女要生孩子,而多是由于妇女意外 怀孕及不想结婚的结果。
为什么不婚妈妈的趋势在发展?一位人口统计学家指出,由于未婚生子再也不是奇耻大辱,因此,未婚而怀孕的妇女就不一定要结婚。其 次,很多妇女认为,与其单纯为了避免产子而建立不稳定的婚姻关系, 倒不如依靠自己为了接受更高深的教育及开拓个人事业而晚婚,在这段 较长时间就会意外怀孕而成未婚妈妈,加上近年来托儿服务普遍,使单 亲母亲有条件养育孩子,但更重要的还是公众舆论已逐渐接受未婚产子 的社会现实。
社会学家认为,在当今美国社会,越来越多的未婚妇女通过各种办法不结婚而怀孕,她们表示要独立拥有和抚养孩子,就是说她们只要孩 子不要丈夫。美国国情普查局的一项报告表明,1992 年全国有 23.7%18—44 岁的未婚妇女成为母亲,而在 1982 年这个年龄组的未婚母亲为 15.1%, 10 年问增长了 8.6 个百分点,幅度近 60%。 社会工作者注意到,如今的未婚母亲多数已不是青少年偷尝禁果的产物。 15 年前,少女占未婚母亲的 50%左右,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有 100 万未婚女子生育,其中青少年的比例已降为 30%左右,而占大多数的是 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的 30 多岁的女子。国情普查局最近发表的 统计资料表明,在 1985—1989 年间,未婚怀孕的 15—34 岁女子中,只有 27%的人同孩子的父亲结婚。 舆论认为,美国未婚母亲增多现象是西方“工业化民主国家中(除日本)的普遍现象”。在这些国家里,有相当多的妇女感到,同几十年 前相比,越来越没有理由为了经济的需要而结婚,因为男女的收入正在 接近。这些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状况表明女权主义的“革命运动”把妇女 引导致一种新的“独立意识”。他们举出许多例子说明,与其结婚后成为“高离婚率”群体中的后备者,不如“不再相信这种婚姻体制”,“对 非婚生育的不名誉标志已经淡化了”。许多分析家说,单亲家庭的子女 教养问题远比少数人所想像的要多得多。国情普查局 1992 年的报告称, 以女姓单亲为家长的家庭有 47%是贫困家庭,双亲家庭则仅力 8.3%。 许多研究报告指出,单亲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得多,辍学率高,长大 后再生育非婚子女的多。未婚母亲增多与其说是其他社会问题的原因, 不如说是社会婚姻状况恶化、“家庭破碎”增多的恶果。
●老妻少夫的婚恋
在“高度文明”的美国,也会盛行男女相恋,男性的年龄就该比女 性大,若两者相同,尚勉为可行,但若倒置,进而女性的年龄比男性大 一截,那势必会惹来不少风风雨雨。西方爱寻花边新闻的“钻营记者”, 尤对名女人与年轻的男子谈恋爱感兴趣,在他们以及众多市侩的眼中, 这类名女人无非是“以钱谋欲”,由炽热的控制欲驱使,不惜花钱以求 “老牛吃嫩草”,或心理有问题,以致对年轻的男性有一种不可名状的 奇观,而与年长的女人结婚的男子,不是被人指责为“卖身淘金”,就 是因属于“无能力吸引年轻女性的庸俗之辈”,而屡遭人白眼。
美国一家著名的报纸为吸引读者,曾不惜花费巨金,罗列了一张精心收集、曾在海内外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名女人风流录”,再次 招致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
电视女红星玛丽·泰勒·摩尔(63 岁)与罗勃·勒文(38 岁)相恋
数月,悄然成婚;
著名女服装设计家玛丽·麦克法登(52 岁)与柯尔·雅哈南(24 岁) 喜结良缘。
影视两栖女星丽·米尔丝(49 岁)与麦士威尔·高菲德(31 岁)同
登婚仪教堂;
女歌星奥莉薇姬·纽顿尔(42 岁)与麦特·拉丹其(32 岁)奏响“婚 恋之曲”;
奥斯卡影后切尔与比她小 13 岁的男友里奇·桑伯勒热恋;
老牌女星伊莉莎白·泰勒(60 岁)则一味钟情于 33 岁的赖端·傅登 斯基。
倘若“女大男小”的婚恋现象以仅停留在名女人的“风流圈”内,充其量权作人们茶前饭后嚼舌头时的谈料,而前不久,一份由权威机构——美国全国健康统计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这股方兴未艾的社会新 潮,近几年有了引人注目的重大进展,女性冲破世俗社会观念的压力, 嫁给年轻的丈夫已绝非时髦的“奇风异俗”,也不再需要金钱和名望做 后盾。据不完统计,本世纪 70—80 年代,仅有 1/6 的美国女性与年轻的 男性结婚,而进入 90 年代则已增加到 1/4。在 35—44 岁的美国妇女中,40%以上女性的对象都比自己年轻: 45—54 岁的新娘,也有 36%是嫁 给年轻新郎的;而 50 岁左右的新郎娶 50 岁以上女性为妻的占了 15%。 如此确凿、庞大的统计数字,使众多的社会学家不得不开始正视婚 姻新潮的成因和趋势,以求从中寻找出合乎情理的种种解释。一般人认 为,导致“老妻少夫”现象频生,得归结到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性功能的成熟比男子晚。可多数人对此则持异议,他们指出,男女之间的 这两方面差异早就存在,决不可能突然成为兴起这股新潮的主因,为解 开问题的症结,一些社会学家深入社会,经广泛调查发现,现在 40 岁以 上的人虽经过女权运动的洗礼,但上了年纪的男人对女人的事业成就仍 存在着严重的不安全感,而 20 多岁的男性对此则相当开放,他们对妻子 外出拼搏,干一番事业,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此外,如从消极的方面 来认识,如今的年轻男于从小如同温室内的花朵,长期的依赖心理,促 使他们宁可寻找生活能力强、较有主见、处事圆熟、不任性胡缠的大年 龄女子为妻更省事,更具有安全感,婚姻既然是伉俪情深的美事,一厢 情愿无法结出爱情之果。深入的社会调查进一步表明,年长的女性从年 轻的男性身上也发现了颇有吸引力的优点:他们天真,无俗气,积极进 取,凡事不固执己见,较能听取异性的忠告,而富有浪漫色彩的“孩子 气”,常使大龄的女性醉心不已。“老妻少夫”现象的积极拥戴者,全 美著名的心理学家哈蒂为此种社会现象大唱赞歌,他甚至武断地认定: 人类社会早就该由“老妻少夫”现象占垄断地位,并振振有词地引述了 灵长类择偶原则:“雄性灵长类的择偶历来倾向于比自己年长且在各方 面占居优势的异性,因为这样的母猴生活经验丰富,其幼猴的存活率明 显高于与此相反的交合群,这符合雄猴保存遗传基因的本能。”
哈蒂的观点一见诸报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社会名流为捍卫传统观念,列举种种事实,指出“老妻少夫”纯属爱情场上的变 态现象,并向男性发出警告:与大龄女性搅在一起,决不会有什么好结 果。众多热衷于女权主义的职业妇女对“老妻少夫”的认定标准大为不 满,她们纷纷抱怨:通常只要女方比男方大 1 岁,就无庸置疑地被烙上 了这种“印记”,但相比之下,对男性则宽容再宽容,即使男性比女性大 5 岁,甚至七八岁,在一般人的眼中,都不算是“老夫少妻”。如此不合理的评判标准,将女性择偶置于窘迫、尴尬的境地,无疑是对女性 的侮辱、歧视、偏见。而一些对婚姻问题较有研究的有识之上,超脱世 俗的争论,巧妙地将男女相恋的种种因素,输入万能的电脑,请这位严 明、公正的“科学神”来分析、评判,结果找到了令人惊讶的结论:在 现代文明的社会,“老妻少夫”现象今后将会逐步增加,而较为恰当的 比例是有 1/3 的年长女性,会嫁给年轻的如意郎。
●家庭——永恒的魅力
美国正在进行新的变革。 志愿服务、与人为善、储蓄帐户、国产啤酒、热衷当地事务、宽大
的睡衣睡裤、以情动人的电影、脚踏车、小城镇的生活方式、亲属团聚、 自己糊墙纸。——这些朴实的内容构成了这场革命的基础。
在历时 10 年的金迷纸醉之后,美国人开始转变。他们开始收敛要占 有一切的勃勃野心。“高级”失宠;“低档”走俏。炫耀财富被认为是 粗鲁愚笨的;要是你有钱,请守口如瓶,或施舍一些给别人。
许多美国人摒弃了物质至上,转而注重纯朴的乐趣,向往温馨的家 庭气氛。他们正在努力地思索:生活中究竟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他 们决意做一些改变,与家人和朋友共度良辰,把时间花在休息、娱乐、
积德行善和修身养性上。日常生活尽量过得简朴轻松些。 追求一种朴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是美国人的重大转变。“这是一场迅疾而剧烈的社会变动。”心理学家、市场分析家戈尔茨坦说,“它深入 到了这个国家的各个方面。”芝加哥大学著名的神学家马蒂说,“这是 必然发生的事。我认为人们以后回过头来时,会把今天看作是国家历史 上的转折时期。”
时代脉搏的跳动是可以感知的。在一项对 500 位成人进行的民意测 验中,有 69%的被调查者说他们希望“放慢节奏,过一种较为安闲自在 的生活”,而希望“生活更富刺激、步调更快”的仅占 19%,大多数人(61%)认为“现在谋求生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很难有时间去享受 生活”。当问及他们优先考虑的事情时,89%的人说抽时间与家人在一 起更为重要, 56%的人渴望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留出时间。
俄亥俄州的博斯蒂克惊奇地注意到,她 3 岁的女儿贝蒂已熟记了大 量的电视广告节目。这位步履蹒跚的小不点居然知道如何做新娘。这促使 37 岁的母亲放弃了年薪 15 万美元的商品销售业务经理的工作。博斯 蒂克和她在银行工作的丈夫布伦特认为,若要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长,就 需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位母亲解释说,“我不在乎有没有一辆 豪华轿车,不在乎别人对我选择的生活道路持何看法。”
上述新的思想倾向的发端或许要一直追溯到 1987 年股票市场的崩溃,那场危机对美国经济大局并无什么直接影响,却造成许多美国人对 喧嚣动荡的 80 年代的不安定感。
经济衰退和海湾战争强化了新的思想倾向。许多消费者把经济不景气看作是要求他们的行为必须有所改变的一个警告。失业率的上升,使 一些人过去常常坐豪华车,风头十足,现在却不得不自谋生计。而后是 海湾战争,在血与火、生与死的现实面前,追求荣耀和地位愈发显得无 足轻重。
与此同时,在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目前正步入中年,美国社会迎来了 7500 万腰酸背痛者。这一代不愿长大的成年人正忙于抚养孩子, 照料年迈的父母,并开始考虑退休问题。他们无暇刻意修饰装扮和混迹 子社交场,却在为大学学费发愁。对他们来说,较之办公室,现在家里 更具感召力。
于是,他们忘却高档的小汽车、伏特加、手表、菜肴和组合音响。
消费者不再觉得他们非得拥有最新的奢侈品不可了。他们也不再为某种 奢华和享受而借钱。 1990 年 12 月份,银行的消费者分期付款信贷减少 了近 3.5 亿美元。
许多靠把握消费动向发迹、发财的商人看到了无数的小变化,他们 相信这些变化有某种意味。在波士顿的一家商店里,一位男士在现货交 易中用一支价值 99 美元、派头很足的自来水笔换了一只保养汽车的工具 箱。咄咄逼人的豪华服饰已经背时,服装设计师也积极行动起来,及时 推出了价格适中的流行款式。
大众文化机器急忙加大马力以赶上时代步伐。在电视观众的心目 中,像《富人和名人的生活》之类富丽堂皇、穷奢极欲的节目已失去魅 力,而淳朴的、下里巴人式的作品现时却备受青睐。爱情片、情节片和 家庭伦理片成了好莱坞的主宰。“居家热”也造成录像片市场的繁荣兴旺。1995 年美国消费者租录像带的花费逾 90 亿美元,比 1989 年高出 13%,差不多是他们去影剧院看新片所花费的两倍。 人们现在所希望的是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家庭生活和家事料理。许多美国人也并没有因此成为隐士,并没有囿于小家庭,而是在努力加强他 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管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小城镇,越来越多的美国 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而不是靠财富和职业来显示自己。近 来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注意到:美国人自觉自愿帮助不幸者已成为一种 潮流。 1989 年尽管经济不景气,但在全美范围,对慈善事业的私人捐 赠达到创记录的 1147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 10%;给人印象更深的 是,1989 年自愿用自己的时间为慈善组织服务的美国人逾 9800 万,约占 全部成年人的一半,较两年前增长了 23%。志愿工作大到侠肝义胆的豪 行壮举,小至低声曼语的抚慰心灵。
时代风尚影响到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很多人对高官 厚禄不屑一顾,却把眼睛瞄着教育、护理职位和别的社会服务工作。霍 兰几年前从哈佛法律学院毕业后,回绝了高薪聘请,到哈勒姆帮助发展 当地事业。现在他有一家餐馆和一家旅行社,还为流浪街头者建立了一 处避难所。“我知道来哈勒姆意味着关上了通往华尔街的大门。”她说, “可我一点也不后悔。”
时风转变会给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一项有说服力的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些日子里,消费者的信心在增强,因经济衰退产生的沮丧情绪开 始消释。再经过一个较长时期,对未来感到乐观的节俭的消费者或许有 助于为美国经济建立一个较强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