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统计信息网:王克勤的传奇人生: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02:01

王克勤的传奇人生: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他

2009年9月10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王克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于是,王克勤这个名字又一次响彻全国。与其他当选的“双百”英模不同的是,王克勤是从一名被俘士兵成长起来的人民功臣,其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从解放战士 到人民英雄


  1945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五十二团一营营长郑文博和教导员武效贤蹲在一间小屋里听一连指导员汇报:“我们连里一排一班新补充的战士王克勤同志,从国民党三十军解放过来后一直不安心,工作不带劲,背后还经常发牢骚,对被俘很不服气……”


  “怎么,他不想干吗?”郑文博问道。


  “是的。”指导员回答,“他说一支破三八、几十发子弹,真够呛,还不如回去扛机枪,打起仗来哒哒哒,那才够劲呢!”


  “唔,原来是个机枪手。”武效贤开始注意起来。


  “他是一名老机枪手,各种机枪都摸得很熟。和他一起解放过来的战士都叫他‘机枪圣手’,还说他打起仗来点子特多,在国民党军队里还立过战功哩。”指导员又说。


  “是王牌三十军的,又是‘机枪圣手’和老蒋的功臣,看不起我们,这也难怪。可是,到现在还有这样的看法,个性倒是不赖。”郑文博开玩笑说。


  武效贤心想,营里倒有几支苏联造的重机枪,老战士还没有一个能很好地使唤它,要是王克勤能使,并且愿意把经验和技术教给别人,那该有多好!他决定抽个时间去访访这个倔强的战士。


  隔了两天,武效贤去了一连,刚进门,就发现一班的战士围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名蒙住双眼的大个子战士在摆弄一挺机枪。


  “教导员来啦!”班长发现了武效贤,向他报告说,他们正在请王克勤表演装卸机枪。王克勤似乎有点紧张,站在那儿不知所措。“你喜欢它么?”武效贤指着机枪问王克勤。”


  “喜……喜欢。”


  “那就给你用吧,不过,你得把全班的同志都教会。”


  “行!” 王克勤的回答简单又干脆。武效贤觉得奇怪,这样一个纯朴可爱的年轻人,怎么会看不起共产党部队?他被一块厚厚的手巾蒙住双眼,都能搞清机枪的任何一个细小部位,又是什么东西蒙住了他的心,让他看不清谁是亲人谁是敌人?


  当时解放军普遍开展的诉苦运动,是帮助新入伍战士提高阶级觉悟、认清谁是敌人谁是阶级兄弟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部队休整时,王克勤所在部队也及时开展了诉苦运动。诉苦大会第一天,几个新参军的农民战士沉痛地控诉了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恶霸剥削欺压的痛苦经历:有的父母被杀了,有的妻子被强奸了,有的被逼得四处逃荒……讲到伤心处,台上台下一片唏嘘声,要翻身、要报仇的口号,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起。


  起初,王克勤用怀疑的目光看待眼前的一切。但不久,此情此景就勾起了他对自己悲惨身世的回忆。他也走上台去,控诉国民党反动统治给他一家带来的悲惨遭遇。王克勤1920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东店村(今安徽省颍上县六十铺镇高菜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一家人靠租种地主的三亩薄田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后来,父亲因地租太高同地主吵了几句,竟被打成重伤。王克勤13岁时,父亲含恨去世。自此,母子三人只好靠乞讨度日。1939年7月,19岁的王克勤被保长绳捆索绑抓去当了壮丁。他思念母亲和弟弟,曾三次逃跑三次被抓回,每次都遭到毒打。后来,母亲和弟弟在外出要饭时下落不明。吐了苦水,王克勤感到同志们都是自己的穷苦兄弟,与大伙便拉近了距离。  对王克勤影响最大的还是1946年8月打响的陇海战役,这是王克勤等许多新解放战士参加解放军后打的第一仗。进入阵地后,连长发现新解放战士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犹豫和畏缩情绪,王克勤也是如此。他想起了王克勤有一次说的一件事:国民党军官经常对士兵们宣传说,共产党的军队对俘虏起初很好,打仗时却把俘虏放在前面当炮灰。连长想对王克勤他们说些什么,但还是忍住了,他想最好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冲锋号响了,解放军党员干部们像往常一样,带头冲杀在最前面。他们有的光荣负伤了,有的壮烈牺牲了。突然,王克勤“呼”的一声抱着机枪站了起来,向躲在后面的解放战士高声喊道:“冲啊!”于是大家都勇猛地冲了上去。战斗的后一阶段,王克勤打得很勇猛,让他的那挺机枪发挥了最大威力,有时地形阻碍了他,他便抱起机枪站直了身子射击;敌人一逃跑,他便把机枪背带一挂,抱着机枪一面追赶一面扫射。战斗结束后,营、连领导表扬了他,他却难过得哭起来了:“我对不起开始冲锋时那些伤亡的同志……”


  到这时,王克勤彻底体会到,解放军确实是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尽管这支军队的装备还不好,生活也很艰苦,但大家为了打倒国民党,使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都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解决了思想疙瘩,王克勤决心在人民解放军里好好干,此后,他靠一挺机枪累计歼敌232名,多次荣立战功,被部队授予“一等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首创“三大互助” 建立不朽功勋


  1946年8月下旬定陶战役后,王克勤被提升为班长。9月,王克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庄严的党旗下郑重宣誓:永远做一名献身人民解放事业的革命战士,为党、为军带好这个班。


  说实话,当班长对王克勤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虽然军事技术好,有作战经验,但对如何带好一个班却一点经验也没有。况且班里既有老战士,又有从解放区入伍的新战士,还有刚从国民党那边过来的解放战士,成分复杂,技术水平悬殊,如何才能带好这个班呢?


  王克勤深谙团结协作对保障战斗胜利的极端重要性。受当时解放区普遍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启发,他根据自己的实践和观察,创造性地在班里成立了思想、技术、生活互助组,组长由大伙推选,自由结合编组。


  王克勤创立的这一“三大互助”带兵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骨干充分发挥了传帮带作用;解放战士既受到了教育,又发挥了技术特长;从解放区入伍的新兵既能很好地宣传解放区的新气象,又能很快从老骨干和解放战士那儿学到军事技术。班里每位战士的优点和长处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每人的不足和短处又能在其他同志的帮助下,得到克服和弥补。“三大互助”使王克勤班迅速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战斗力。在山东巨野战役中,王克勤班所在的一营担任了分割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的任务,后由于敌情变化,一营由进攻转为防御。王克勤班一天打退敌人十余次进攻,毙伤敌人123名,而自己无一伤亡。


  战后,五十二团政治处主任蒋科在旅部召开的总结工作会议上,着重汇报了王克勤和王克勤班的事迹,旅政委李震认为这是很好的典型,应向全旅推广。经旅首长批准,该班记大功一次,王克勤也荣膺互助模范称号。不久,王克勤被提升为排长。 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部听到六纵关于“王克勤班”的专题汇报后,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极为重视,野战军政治部很快发出了“学习王克勤班”的指示,所属各纵队迅即展开了学习王克勤的运动,以“尊干爱兵,团结互助”为核心内容的王克勤运动在军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晋冀鲁豫野战军普遍开展的学习王克勤运动引起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关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的补充兵源很多来自被俘后自愿参军的蒋军士兵。由于部分解放战士不习惯我军生活等原因,新解放战士开小差逃跑的现象一度比较严重,甚至有的再次投敌。这时候,如何改造新解放战士成为摆在中央及我军各级指挥员面前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王克勤是俘虏兵入伍的,他当了英雄和典型,本身就是教育和改造新解放战士的一个极好教材,而他首创的在我军最基层建立互助组,开展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的带兵方法,更是迅速提高我军战斗力、凝聚力,特别是改造俘虏兵的好办法。因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做出决定,在全军全面开展王克勤运动。1946年12月11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阐述了开展王克勤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方法,高度评价王克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辉的范例”,希望全解放区的军民,都能按照当前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的典型,来普遍有力地推广这一运动。


  这篇社论在全国各解放区的指战员中引起很大反响,全军迅速掀起了一个开展王克勤运动的高潮,当时几乎所有的班、排都成立了互助小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三大互助”运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大批王克勤式的模范班、排和英雄人物涌现出来,全军的战斗力得到迅速提高。 王克勤和王克勤运动永生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主力4个纵队12万余人一举渡过黄河天堑,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7月5日拂晓,我军突然包围了定陶城。王克勤所在的一营一连担任突击连,营首长耐不住王克勤的软磨硬泡,答应把突击任务交给他们排。此前,王克勤因在抢渡黄河时中了暑热,身体日见消瘦,每顿饭只吃半个馍就搁下了碗,给他煮面条汤他也喝不下几口。攻城战斗就要打响,全排的同志都劝他留在后面,他却笑着说:“这是我们大反攻的第一仗,我不能不去。这点小病,一听到枪声就会好的。”


  王克勤仔细观察着前面的地形。城墙有两丈多高,城墙外面有护城壕和鹿砦。他帮战士们选择了冲锋道路,又跑到各班检查了一遍,直到看不出一点问题,这才放了心。


  7月10日晚8时零5分,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攻城正式开始。我军的炮火过后,王克勤高喊一声:“冲啊!”随即跃出堑壕,战士们紧紧跟在他的后面。


  王克勤第一个冲过鹿砦,跳过护城壕。到了刚被炮火掀开的一个城墙缺口下面,他喊了一声:“架云梯!”三班副班长和两个战士刚把云梯架起来,王克勤就率先踏上了梯子。这时一发炮弹落在梯子的左边,他来不及采取任何躲避措施,爆炸声一起,他就倒了下去。战士们回身去救他,他喘着粗气说:“不用管我,快冲……冲上去!”战士们只得强忍悲痛登上城墙,打退了敌人的反扑。王克勤见登城成功,从腰中艰难地抽出信号枪,朝天扣动了扳机。看到大部队冲杀过来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


  王克勤英勇牺牲的不幸消息很快被上报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十分悲痛,刘伯承捶着桌子喊道:“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司令员的意思十分明了,定陶之战虽然消灭敌人一个旅,但却倒下我全军的旗手,可惜啊!司令员拿来纸、笔,亲自撰写了一份唁电,以他和邓小平两人的名义,拍发到六纵司令部: 我们以极悲痛的心情悼唁本军著名英雄王克勤同志,悼唁一切为人民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王克勤同志一年来建立了很多战功,树立起战斗与训练、技术与勇敢结合的为我全军所学习的新的进步的范例。我们对于他这种为人民立功不顾一切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和高尚品质,表示无限崇敬。为了永远纪念王克勤同志,决定王克勤所在排永远保持王克勤排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军学习王克勤同志,并为继续开展王克勤运动而奋斗,直到全部歼灭进犯军。


  王克勤同志永垂不朽!


  消息传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延安,延安军民也相继组织了一系列悼念王克勤烈士的活动,《解放日报》还专门刊登了李直作词、铁民作曲的悼念歌曲《展开王克勤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以尊干爱兵、团结互助为核心内容的王克勤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战斗互助小组被写进战斗条例,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活动在各部队持久地开展着。尤其是王克勤生前所在连,几十年来更是坚持学习王克勤不动摇。从王克勤牺牲直到现在,该连每次集合点名,总是第一个喊响王克勤的名字,然后全连齐声答“到”,表示王克勤永远活在他们的行列中。1990年12月,中央军委授予这个连“尊干爱兵模范连”荣誉称号。1991年11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亲临王克勤生前所在连考察,并挥笔题词:“尊干爱兵,团结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