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拆违建图片:甄小英、许耀桐:什么是党内民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19:20
甄小英 许耀桐
【该文章阅读量:528次】【字号:大中小】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公推直选,都有推进党内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它结束了上一级的指定和委任;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激发了党内的活力,真正把民主选举的权力交给党员群众;选上的党内干部真正体会到权力是来自于党员的授权,也就是权力本源的授权,而不是上级给的,这样党的干部就会更好地、也会更谨慎地使用手中的权力。
7月9日下午14:00—15:00,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中央党校党建专业博士生导师甄小英,国家行政学院政治部、科研部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做客人民网“七一社区·理论论坛”,以“推动党内民主 激发全党创造活力”为题进行访谈,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党内民主建设是执政党的重要问题,十七大以来党内重视民主建设,在6月29号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大限度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力。今天就“推动党内民主 激发全党创造活力”这样的话题,我们请到了两位专家。
[主持人]: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先生和中央党校党建专业博士生导师甄小英老师。
国际国内五大因素促使我们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主持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政治局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新时期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党内民主建设问题?
[甄小英]:第一,中国共产党担负着艰巨的执政使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抓住机遇,成功应对挑战,2020年,我们将实现工业化,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届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大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大体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后逐步衰落。改革开放30年快速发展,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也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新中国建立100周年时,经过执政后的百年奋斗,将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甄小英]:我们面对前所未有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有人称为“世纪”挑战,有的称“时代挑战”。(1)比如,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越来越激烈。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在科技、军事、经济方面我们 将长期面对西强我弱局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发展已成为关系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超过70%,美国已达到80%。而我国现在的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仅 在40%左右。我们说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应在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应在30%以下。我国对外科技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出口产品,只能赚个加工费或组装钱。我们出口8亿件衬衫才换一架空客飞机。
[甄小英]:(2)中国的发展又一次走到历史的转折关头。处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临界点上。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的“迈坎”时期。我们在解决了温饱、实现了低水平的小康目标后,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发展进入新阶段, 意味着那种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深刻转型,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与经济急速扩张相联系的经济总量失衡逐渐凸现出来;这30年也是结构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一系列结构性失衡也逐渐显现出来。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点,处在矛盾凸现期。
[甄小英]:(3)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面对可以预料也包括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的任务都很艰巨。
[甄小英]:在中国发展的这样关键时期,抓住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如大鹏展翅,乘势而上。而若丧失机遇,在这个不进则退、慢进则退的时代,将处于非常被动甚至危险的境地。因此,特别需要推进党内民主,激发全党的活力、创新能力,凝聚全党力量,集中全党智慧。领导人民共创伟业、攻克时艰。
[甄小英]:推进党内民主,是现实需要,也是历史的经验。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转折时期,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中,专门讲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提出党要担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责任,这关系抗战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他强调“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并专门讲了发展党内民主的问题,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泼、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斗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
[甄小英]:第二,在社会深刻转型、大变动的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出现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总结经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继续前进?党内思想活跃,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也包括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现在出现的一些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主张向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回归;有人认为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主张以西方宪法为模式,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搞西方的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等等;也有人认为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措施都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措施,应当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等等。我们要继续前进,必须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而且要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理论坚定,行动才能坚定,思想上的共识是全党团结一致的基础。思想认识问题不能用强制、命令的办法解决,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理的方法,通过讨论、教育,解惑释疑,求得真正的共识。在政治高压下形成的表面统一,是虚假的统一,不可持续的统一,牺牲创新、活力的统一,历史证明,在表面的鸦雀无声下,往往蕴藏着尖锐的矛盾,到一定条件下,矛盾爆发,往往会造成党内派别丛生、公开化甚至导致党的分裂瓦解,苏共的垮台,就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深刻的教训。在大变动时代,党内产生不同认识,包括错误思想是不可避免的,不能过度政治化地看待这些问题,更不能用过去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方式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用发扬民主,充分说理的方法,增强全党思想上理论上的共识,从而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格外重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党的自身建设上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甄小英]:第三,组织上代际继替,靠权威、个人魅力维系党内正常运转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扩大党内民主,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使党的各级领导人员包括最高领导层的更替、重大问题的决策、应对各种风险和突发问题,都能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按照民主集中制健康有序进行,这是关系党的长治久安和充满活力的大问题。靠民主集中制,化解党内矛盾,甚至危及,是一个党不断成熟的标志。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也在积极进行改革。比如越南共产党在民主建设上的步子还是比较大的。越共八大后,离九大换届还有一年半时间,政治局曾通过一个决议,提出党的最高领导人的变动问题。提交中央委员会讨论,越共中央委员会否决了政治局的决定。政治局按民主集中制的规定,执行了中央委员会决定。到越共九大时,按照正常选举程序,实行了平稳有序的新老交替。要在过去,社会主义国家得共产党内,政治局于中央委员会的意见不一,可能会产生党内危机甚至混乱等问题。越共靠制度、体制机制解决党内问题,特别是解决最高领导层的民主有序平稳交替问题,是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党建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面对明显的代际继替的时代,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对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期久安,有深意、新意。
[甄小英]:第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群体多元化也是必然的,现在也是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反映各阶级、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意见,在制定政策时,能够很好地进行利益整合,反映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要求,使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最大限度地统筹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甄小英]:第五,不断发展党内民主,通过发展民主,加强党内监督、遏制腐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对我们这样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跳出历代统治者掌权后,因为腐化堕落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兴衰周期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一劳永逸。总结苏共的教训,中央领导人指出“政权在手,不一定人心在握,群众在手,不一定力量在握”。长期执政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转型期由于制度的不配套,有空子可钻,也往往是腐败的高发期。作风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有时,甚至胜似物质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军事考察组来华考察后,就的出一个结论:“看来国民党占领着大片土地,而共产党占领着大片的人心。”中国共产党这是靠着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切的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的支持。得人心者得天下。发展党内民主是党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清除腐败,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措施。
[甄小英]:总之,民主是党的性质、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先进性不仅取决于其奋斗目标、指导思想、成员的构成等等,也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还因为共产党是民主性质的政党,组织是完全内民主的。在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思想就很明确,就是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个人集权、个人专断的密谋组织,也不同于那种松散的毫无战斗力的、自由出入的俱乐部式无政府主义的组织。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其组织架构、运行机制都体现出民主政党的性质,虽然没有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个词,但都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规定的。党内民主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当前,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坚持党的性质,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体现出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和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内民主建设有十项内容 在党建格局中居于核心地位
[主持人]:谢谢甄老师的详细解答。在十七大报告当中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请您谈一谈党内民主在党的建设格局当中的重要位置?
[许耀桐]: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十七大报告对党的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这个总体部署,包括“七大建设”。也就是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了搞好这七大建设,报告强调了“六个要点”,也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许耀桐]:我个人认为,在“六个要点”当中,党内民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居于关键的、核心的和突出的地位。这是因为其他的五个要点,都离不开党内民主建设这个最重要的要点。如果说党内民主建设搞得不好,我想其他的建设,也很难搞得好。党内民主建设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从十七大报告来看,我们当前开展的党内民主建设,可以科学地概括为十个方面,第一,就是要明确党员的民主权利。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权利包括哪些?有“15权”,即: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建议权、批评权、检举权、监督权、表决权、被选举权、罢免权、申辩权、保留意见权等等。特别是党员对党的各级干部拥有三权,也就是批评权、选举权和罢免撤换权,这也是反映党内生活正常不正常、健康不健康的标识。第二,实行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氛围;第三,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第四,完善党的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第五,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和少数人专断;第六,要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第七,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第八,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如超额选举方式等等;第九,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一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第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方式,比如党的干部要接受民主评议等等。
党内民主建设重点在抓基础、抓关键 具体制度上应完善创新
[主持人]:谢谢许教授。在进入新时期,我们的党的执政环境也应该发生了新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也给当代民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接下来要请教甄教授,下一步党内重点建设体现在哪些方面?
[甄小英]:我觉得十六大提出的发展党内民主的总体思路现在还适用。十六大提出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十七大总结了十六大之后,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好经验,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明确提出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出台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条例(正式)。在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实行了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在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方面,十六大以来,中央带头理顺党内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十七大,明确规定了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
[甄小英]:当前,发展党内民主的重点:一是抓基础,一是抓关键。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扩大党的基层组织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理顺党内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主要是健全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制度上基本理顺了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纠正了改革开放以前,党内权力结构倒运行的一些问题,比如理顺了政治局与中央委员会、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也出台了党员的权力保障条例,现在 的重点,是使上述制度具体化、可操作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因此,需要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进一步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发展党内民主的任务,并把党内民主进一步推向前进。基层民主以完善党务公开、党员议事制度、民主选举制度,村级党的干部包括书记直选,现在一些地方,如四川一些地方进行试点,乡镇党员直选党委班子。还需继续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党内民主的具体突破口,主要是从基层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建设入手。
[甄小英]:比如:全委会如何监督常委会?党员如何行使参与权、监督权、包括对所选干部的监督、质询权?全委会如何成为本地区重要干部任用、重大问题决策主体?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上海闵行区委就健全党委会工作制度,进一步发挥全委会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比如,(1)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决策权交给全委会。常委会主要对常规性工作和突发事变决策。常委会的重要议题每年初由全委会确定。(2)每年召开四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党章规定至少两次),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经、人事、提案工作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等。(3)区党代表可在网上自愿报名列席全委会会议并参与重大问题讨论。(4)全委会实行询问制度,会前即在网上征集问题,会议讨论期间代表和委员亦可口头提出问题。(5)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全程监督全委会决策的实施,并在全委会上点名通报各专项决策实施情况。这些创新,为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制度。
中共执政60年来党内民主建设有三大经验三大教训
[主持人]:谢谢甄教授。我们在追溯历史的时候发现党内民主建设有很多经验和教训,请许教授在这些方面谈一谈。
[许耀桐]:一个党一定要善于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包括总结失败的教训。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一个党。先谈经验。我觉得,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第一,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刚才甄老师也谈了很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党内民主要搞好,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民主集中制我们党明确规定,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与集中是实行党内民主不可缺少的两个过程。这个民主的过程,其实就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集中的过程,就是对各种议论、建议进行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也就是做出决定。一般来说,民主的过程,可能更长一些,内容更多一些。民主过程走透彻了,集中过程会显得相对简单一点,也容易一些。因此,贯彻民主集中制,我们应该侧重抓好民主的过程,当然了,集中也是重要的,不可缺失的,比如说某一项决定通过了,就得在这种集中指导下贯彻执行。历史证明,凡是党内民主搞得比较好的时候,应该说就是民主集中制贯彻的比较好的时候。反之亦然。过去民主集中制搞的不好,既有破坏民主的情况发生,也有破坏集中的情况发生。
[许耀桐]:第二,落实好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内民主生活的常态化在于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和保障。落实好党员民主权利首先要反复宣传党员的民主权利包含哪些,使之深入党员之心。其次,要疏通党内民主渠道和健全民主生活,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也就是有党内民主实践的机会;三要对无视或者破坏党内民主权利的言论和行为一定要制止和打击。
[许耀桐]:第三,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邓小平特别重视制度问题,刚才我们甄教授也说了。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因为制度好,坏人就没办法做坏事。反过来,制度不好,好人也办不了好事。所以我们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邓小平还具体指出,比如说党内缺乏监督制度,群众和党员就无法监督干部。所以,开展党内民主,制度问题至关紧要。
[许耀桐]:以上这三条是成功的经验。当然我要说,搞不好的话就变成教训了。过去这三条,我们也有没搞好的时候,所以也就成了失败的教训。接下来,我想谈教训的话,教训就包含刚才所说的三条执行不好的话,不是经验,就变成教训。除此之外,从新中国成立直到“文化大革命”,要谈教训的话,还有三条严重的教训。第一,搞了个人崇拜和家长制。在党的组织结构当中,领导班子、领袖人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维护领袖人物一定的威信。但是不应该把领导班子和领袖个人的作用,特别是领袖个人的作用过于突出,凌驾于领导班子之上甚至于全党之上。如果过分突出了个人,甚至搞个人崇拜和家长制,就使同志关系变为一种“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如果那样的话,党内民主荡然无存。所以不彻底消除家长制,根本谈不上党内民主。第二,搞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本来党内民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所有干部职务都是选举产生,而且职务不是终身的,有一定的任期。如果搞了终身制,选举、监督、罢免都流于形式,甚至终身制度势必演变为个人独裁;第三条教训,就是不注意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刚才我说的党内个人崇拜、家长制和终身制,其实都同封建主义的影响有关系。过去党内之所以有封建主义思想的存在,是与我们国家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直接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关,党内有这样的思想有其客观的背景。现在,党内受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也有大量表现,比如讲人治,不讲法治;讲论资排辈,不讲能力贡献;,讲墨守陈规,不注重竞争创新。还有腐败现象,比如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拉帮结派、讲哥们义气,等等。因此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许耀桐]:刚才主持人问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内民主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我只想着重强调一点,就是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发展党内民主,或者说,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在于选择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发展党内民主这样正确的道路。可以说,从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党加大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我把它归纳一下,主要提出并且形成的二十二项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的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和报告工作的制度;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制度;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度;干部民主推荐制度;干部民主测评制度;干部差额考察制度;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干部公开选拔制度;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全委会投票表决制度;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巡视制度;谈话诫勉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质询制;问责制;罢免或撤换制等。这二十二项制度,可以稍微分析一下,前面的几项属于党内民主生活方面的制度规定,第八到第十六项属于干部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第十七到第二十二项属于权力制约监督方面的规定。我刚才说的这些制度,形成了三大制度体系,有力地保证我们党能够发展党内民主。
发挥好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有示范和推动作用
[主持人]:谢谢许教授。十七大报告当中说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从而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怎么样认识这个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我们请甄教授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甄小英]: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因此。在我国, 党内民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民主不能代替人民民主,但是党内民主发展得好,对发展人民民主起两方面作用,一个是重要的示范作用,一个是直接的推动作用。重要的示范作用,主要是指党内按照民主集中制行事,发扬民主,生动活泼,党员和党组织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又有严格的纪律,有统一的意志,能够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自然会对社会主义民主产生示范作用。党员干部又处在党的各级领导岗位上,他们在政府各部门担负着领导职务,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模范,模范的执行各项民主制度,这个既有示范作用,也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推动作用。另外一层更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指共产党是执政党,共产党要很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除了搞好自身的民主建设,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外,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这是真正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体很好发挥作用的问题。苏联的教训是什么?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创建苏维埃的体制,列宁领导苏联建立的是民主政体。苏维埃的权力比西方议会的权力大很多,为什么后来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为什么没有搞好?是因为列宁提出了解决党政不分的问题,但是,没有来得及解决,1924年1月就去世了。斯大林以及后来的领导人,都没有继续探索和解决党和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逐步使苏维埃变成了橡皮图章,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所以我们党提出了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直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
[甄小英]:另外,以民主的精神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实现执政党对参政党的政治领导,建立长期和谐的政党关系,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重大问题包括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大问题决策之前,国家重要政策、文件出台之前,以及重要人事安排决定之前,中共高层领导人都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也是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直接推进。据民主党派领导人讲,近年来,每年与中共高层领导的直接协商,大体上有十八次之多,平均不到一个月就有一次。他们说,“我们有与中共领导人协商国是的直通车,有什么意见、建议和要求可进行经常性的直接交谈。在这方面,西方的政党制度根本就没有办法与我国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比”。
[甄小英]:此外,共产党正确处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对社会组织实行正确的领导,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要求,积极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发挥各自的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也会直接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
[甄小英]:以党内基层民主推动社会基层民主建设,也是对人民民主的直接推进。比如,浙江常山县的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建立了“民情沟通日”活动,在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维护群众的经济社会利益,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甄小英]: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当前还要注意提高全党的民主意识。要建设和发展民主性质的政党,我们还要敞开胸怀,要善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政治文明成果,但是,决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我们的党情、国情,创造适合自己的民主形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许老师也讲,包括肃清封建残余思想影响,我也认为这很重要。为此,要大力普及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文化,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资本主义革命是以资本主义民主代替的封建专制,摆脱了人对人的从属关系,实现了人的政治解放,是民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但是这个民主是建立在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之上的,因而,还不能摆脱物对人的束缚,不能全面实现人的经济和社会的解放。它还是一种不完全的,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民主。
[甄小英]:我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民主?恩格斯提出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当时出现了的各种主义、流派,这些组织不是马上要建一个十全十美的社会,这也不可能,而是要建一个能够解决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克服资本主义矛盾的社会,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社会主义实际是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解决资本主义难以解决的矛盾的社会。从民主政治建设来讲,社会主义就是要突破资产阶级民主的历史局限性,使全体人民不仅在政治上获得彻底解放,而且在经济和社会上获得解放,使全体人民真正成为民主的主体,国家的主人,切实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建立一个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民主、自由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共产党是为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奋斗的党。
[甄小英]:总之,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民主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党能够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充满生机活力,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对社会主义民主起示范作用,同时处理好上面讲的那几个关系,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确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党内民主的发展是中国政治模式的关键
[主持人]:谢谢甄老师。许耀桐老师在一篇文章提出党内民主的发展是中国政治模式的关键这个观点。能不能在这儿跟我们阐释一下这个观点?
[许耀桐]:谢谢关注到我这个观点。我这个观点是在《人民论坛》2008年第24期刊载的《党内民主最为重要》这篇文章里提出的。我是这样写的“党内民主的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政治模式的关键,是因为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的五大特色,都与党内民主分不开。”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国政治模式”。我认为中国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怎么解释中国的政治模式?我试图从五个特色方面概括。一个是民主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第二,民主发展的领导核心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第三,民主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第四,民主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是从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开始;第五,党内民主的优先次序是必须搞好党内民主建设。
[许耀桐]:为什么这样说?我还要继续进行分析。就是因为,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开展党内民主也就意味着党必须坚持民主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同时,开展党内民主也必然要求我们党坚持民主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主体。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发展基层民主,优先搞好党内民主建设,本身就包含着或直接表现为党内民主的问题。我刚才分析一下这五个特色,说来说去,就是党内民主的问题。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如果我们丢掉了党内民主的话,也就没有了“中国政治模式”的灵魂。这是我过去写的文章。这里我愿意再做一些补充。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模式”稳定的、有效的、强大的推进者。而党内民主恰恰提供了这种动力源和动力机制,所以党内民主的发展也就成为中国政治模式的关键。
完善党内的民主、严肃党的纪律来完善和保证民主集中制
[主持人]:谢谢许老师。刚才我们讨论的几个问题都是从宏观上解答了推动党内民主,包括党内民主在历史上或者将来的发展。我们接下来要解答的是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首先,还是要请教甄老师。我们知道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是民主集中制。怎样在党内的政治生活当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同时要通过哪些制度性的改进,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甄小英]:民主的对立面是独裁专制,集中的对立面是分散。民主和集中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民主的两个相互联系、不可缺少的过程。没有民主的集中是独裁、封建家长制、个人说了算。而没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经过民主程序,讨论通过的多数人的意见,按民主程序作出的决定,不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民主也就成了空洞的形式,民主也就无法实现。
[甄小英]:所以民主与集中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过程。我们的集中应该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真实的集中了多数人的意见,同时保护少数,允许少数人保留意见。在执行党的决议的前提下,可以保留不同意见,也可以向上级反映,直至中央。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需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一个是完善党内的民主制度。前面我们讲了很多,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完善党代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防止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完善集体领导的制度,包括废除终身制,像小平讲的废除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的做法等等,那些都是封建主义的做法。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党的纪律。在高度民主基础上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因为通过民主的形式,把大家的意见都集中起来,我们确实应该很好地执行。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少数人可以保留意见,也可以向上反映,但是在行动上必须执行,这样民主才能实现。而且,为什么这么做?我记得周恩来讲过,毛泽东不仅善于发现真理,而且善于实现真理。比如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主席比较早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全党还不认识,认为苏联是大城市起义,我们也要搞大城市起义。怎么办?失败了。毛主席说这路走不通,我们再换一条走吧。大家说失败是常有的事。毛主席一边说服大家,一边跟着大家去打,并出主意,尽量减少损失。在事实面前,大多数人懂得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时,真理才能实现,革命才能胜利。这就是为什么,再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情况下,也必须执行党的决议,但是可以保留意见,并向上反映。为什么你认为组织的决定是错误的,在行动上还要执政?还因为,常常有人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组织的决定是错误的,但实际上可能他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在历史上王明就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认为党中央错了,但实际是党中央正确,他自己错了。如果你认为组织的决定不正确,就不执行,他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也不执行组织决定,那这样的党,就不会有什么战斗力,只好解散了事。因此,我们两方面的制度都要加强,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又要严肃党的纪律,不允许在公开场合反对党的决定。
“一言堂”有三大根源 克服要靠制度和机制的完善与观念变革
[主持人]:其实我们提起党内民主,不得不说我们说的一把手说了算,或者是一言堂的问题。因为大量问题表明一言堂损害党内民主氛围,对科学决策造成障碍,权力的过度集中造成一定的腐败问题。我们想请许教授解释一下一言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许耀桐]:我们现在实行党内民主要克服的很大障碍和很大的问题真的就是“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一把手”说了算或者“一言堂”产生的原因,我分析一下,不外乎这三个主要的方面。一个就是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它最终的症结在于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本身,也就在于权力没有得到合理的划分,使之过分集中于“一把手”。目前,我们的“一把手”往往是集政策制定权、资源分配权、行政管理权、行业监督权于一身;第二,权力得不到制约监督。包括“一把手”在内,不仅是“一把手”,包括“一把手”在内的任何一个掌权者,都必须接受监督,并且实行责任追究。这是权力不被滥用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制约监督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实际上是“一把手”处于“虚监”或者“失监”的状态。同时,权责不对等,“一把手”权力很大,但是责任又很小,他有恃无恐,往往把滥用权力、决策失误当成工作上的缺点,这样搪塞过去,没有受到责任的追究;第三,还在于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我们有些“一把手”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和情结。身为“一把手”,他把自己跟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当成“父子关系”、“猫鼠关系”。在老百姓面前,喜欢以“父母官”自居。非常欣赏“独断专行”、“长官意志”这一套东西。
[许耀桐]:我认为,克服“一把手”说了算和“一言堂”的问题,最重要是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也就是从制度和机制的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当然,也要加强教育、培训,自觉地清除“一把手”头脑里面存在的封建专断集权的观念,养成实行党内民主的自觉性。
三方面扩大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扩大透明度、加大民意的权重、好经验制度化
[主持人]:刚刚您提出的一言堂的原因就是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党内监督运行是党内民主实施的依据和保障。监督的重点其实就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要强调的就是一把手。作为领导干部任前监督的措施,我们如何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请甄教授解答这个问题。
[甄小英]:近些年来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方面,有很多改革,也制定了很多的制度。比如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我们在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本的趋向就是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等制度等等。在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有不少新做法。加强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以便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对选拔出来的领导干部的满意度。特别是十七大对政治局委员的人选,也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投票进行了推荐。这些制度可以逐渐地规范化,制度化。
[甄小英]:但是,有些干部说为什么制定了那么多的制度、条例、规定,还出现跑官、买官、要官这些现象呢?我记得一个腐败分子马德讲过,说他可以完全按照选拔干部规定的程序走,但仍然可以做到想提拔谁就提谁。这说明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的规定还是有些漏洞。比如,存在暗箱操作问题。因此,在这些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一个是要进一步扩大透明度,有些单位,也进行了测评,但是不公开,党员、群众都不知道测评结果。另外在测评结果的使用上,比如群众都拥护这个党员干部,而那个党员干部的票少,领导也不公布测评结果,也不公布测评结果的使用情况,结果领导还是用了民意测评票少、而自己喜欢的人。所以,现在一个是在制度执行情况的公开透明方面加大力度。第二,对民意占的权重比例要加大。我看有的地方,比如内蒙的扎兰屯在干部推荐选拔评价中,民意权重占到比例占到60%。如果那么多的人都不拥护你,只是上面个别领导想用你,他也用不了。这也是一种创新。另外就是把好的经验制度化。在干部制度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考察预告、用前公示、试用期和地方党委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重要干部等等制度已经全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透明,干部考察更加全面。近年来,江苏、云南、四川、重庆、吉林等地广泛地推行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推差选、差额直选等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们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需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
公推直选是最近十年来党的建设当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
[主持人]:谢谢甄老师。我知道党内选举也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评价说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实施的公推直选是近十年来党内比较有标志性的成果之一。许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价值?
[许耀桐]:我个人非常同意这个观点。确实,“公推直选”是最近十年来党的建设当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因为过去从来没有这样选举过。过去的选举都是上面指定好候选人,然后我们走一下形式,划划票。我们现在搞“公推直选”,我认为确实是很重大的创新。所谓公推直选,就是指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比如村党支书、乡镇党委书记,由群众推荐,由党员推荐,然后确定提名候选人,当然组织上还要考察,最后确定为正式的候选人,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因此,公推直选也叫两票推选,或者说两推一选,名称不一致,但是实质都一样。我刚才说这种公推直选是发生在乡镇一级的,还有一种是对县区级的党的处级干部的公推直选,比如贵阳市2008年7月14日举行的全国第一次四个县区的公推竞岗区县党委书记的活动。这个活动是由本人自己报名,进行演讲、答辩,最后经民意测验,然后由市党委组织差额选举产生。目前一些地方,比如区县级党委书记的公推直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一定范围的干部来推荐,并且是在一定范围的干部内选举产生的,所以又被称为“官选官”。
[许耀桐]: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公推直选,我认为都有党内民主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主要就在于:一是,它结束了上一级的指定和委任。实际上,过去因为上一级的指定和委任,往往变成个人的指定和委任;二是,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激发了党内的活力。真正把民主选举的权力交给党员群众;三是选上的党内干部真正体会到权力是来自于党员的授权,也就是权力本源的授权,而不是上级给的,这样党的干部就会更好地、也会更谨慎地使用手中的权力。所以,这样的方法,我认为当然是可以推广的,而且应该不断改进,比如说要做到更加彻底的公开、透明,也还要防止不正当的贿选拉票。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该进行直接选举,而不是局限于“官选官”的小范围。
基层党内民主制度要均衡、深度发展
[主持人]:谢谢许教授,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再解答一个关于基层党内民主的话题。基层党内民主,我们知道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基层党组织的大胆探索和有步骤的试点工作也给我们带来启发。请二位教授解答一下,结合一些典型事例,谈谈党内民主建设的鲜活的经验。应该在你的研究当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我们先请甄老师开始。
[甄小英]:我觉得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的党员民主议事会比较好,党员通过民主议事会,对重大问题进行议论、讨论,这是民主参与的很好的办法。在民主实践中可以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另外,像党代表的差额选举,像台州就是这样,对党代表进行差额选举,党代表要向基层党员汇报工作,而且参加或列席党的全委会、党委会,要把基层党员的意见带上去,然后还要回来汇报代表大家反映了什么意见和要求。而且,多数党员认为不履行职责或不合格的党代表,还可以按程序进行罢免。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还有一些基层的村委会和党支部搞了接待日,党员、村民有什么问题,他们可以直接回答,不能解决的就反映到上面的乡镇,县区和省里,有一个畅通的渠道听取大家的意见,并给基层党员、群众解决问题。这样对巩固基层政权和推动基层乡村的民主也有好处。创新还是很多的,四川省平昌县灵山乡全体党员直选党委班子,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浙江台州的党代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等等。
[许耀桐]:甄老师讲得很好,我再做一些补充。我个人感觉,现在我们党内基层组织在探索党内民主方面,还是非常活跃的。主要就是围绕开展党内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这些方面。我们刚才说了,从党内民主选举方面来说,应该说事例很多。除了民主选举以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这方面,也有很多生动事例。比如重庆开县麻柳乡党委,开展了“八步工作法”,第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弄清楚大多数群众希望办什么;第二步,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初步方案;第三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征求群众对初步方案的意见,争取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第四步,民主讨论确定方案。方案确定后,推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人选,人选中普通群众必须达到50%以上;所有钱物均由群众代表管理,干部管事不管钱;第五步,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成率达到85%以上,才予以实施;第六步,分解工程落实到户;第七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第八步,竣工结算张榜公布。由群众财务管理委员会清算财务,多退少补,并张榜公布,每个群众均可随时查账。这“八步工作法”就是典型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集于一身的。关于民主监督,还有一个事例,就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的圭叶村,这个村很贫困后,上面拨给的钱大家是盯着的,村支书搞民主监督,刻了一个财务章,这个章由五个人管理,就把章分成五瓣,一个人保管一般,讨论通过了,合起来盖章生效。这就是搞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所以我觉得这些事例都很生动。
[许耀桐]:但是,这里我也想谈一个观点,我个人认为,目前我们基层党内民主制度的发展,我认为还不是均衡的,深度也不够。虽然我们看到很活跃的,很好的一些情况,但是我个人认为发展不太均衡、深度不够。发展党内民主不能停留在村庄和乡镇这样的水平,而我们现在大量的仅仅是体现在村庄这一级、乡镇这一级。我觉得,还应该发展到县级,甚至是地级党委。而且,内容应该更广泛、更全面。邓小平的观点是,说到基层组织,在他眼里,县就是基层。当然我们现在习惯上把乡镇以下才叫做基层,其实县也算是基层。
[许耀桐]:我是主张党内民主应该从村庄、乡镇起步,但是不能局限于村庄、乡镇,一定要走出村庄和乡镇,向县级和地级发展。怎么发展呢?我认为一定要开展党内的情况通报。比如党组织定期通过文件简报,甚至通过网络,把党内的事务向大家进行通报,这就是具体的党内民主工作。过去我们往往觉得党内有很多机密,不宜公开。其实我们是执政党,我们管理着这样一个国家,很多事都是老百姓的事,哪有那么多机密,中央已经确立了党务公开这个基本原则,党务必须透明;第二,我觉得应该加快实现党内情况反映这样一个局面,要让大家有反映情况的渠道,畅通情况反映的渠道。如果刚才说要开展党内的情况通报,是组织上向党员主动说明情况,而畅通党内情况反映渠道,就是党组织要经常倾听党员同志反映情况,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开展;第三,要实行党组织重大事项的民主讨论。就是党内真正有什么事,应该发动大家参与,不是少数人包办;第四,要实施党组织定期工作报告制度。现在中央政治局做的很好,我认为中央政治局都能做到,各级党组织也应该做到,要定期的,比如半年,或者一个季度,甚至两个月,完全可以向党组织的全体党员进行报告;第五,还要定期地进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民主测验。到底做得好不好,政绩怎么样,应该接受群众的测验,这个测验很好,就像照镜子一样,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我认为,“照镜子”就是搞民意测验,接受大家的评论,这样才有可能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把党的工作做得更好。我刚才提到的五个方面的党内民主,如果我们的基层党内民主能够在这五个方面下一点工夫,我认为应该会使党内民主更加活跃。
[主持人]:谢谢许教授。今天我们听了两位教授在党内民主方面的理论课,应该说让网友们受益匪浅。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请二位教授解答,也请网友继续在七一社区留言,我们会交给两位教授,继续给大家进行党内民主方面的解答。谢谢二位教授,谢谢。
[许耀桐]: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非常有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
[甄小英]: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
[主持人]:谢谢二位,我们也感谢大家收看我们的这期节目,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