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专业改装宝马音响:2011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历史观与价值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37:06

2011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十二 历史观与价值观

【考纲考点】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备考策略】

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趋势,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以及重大意义;分析党和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形成及意义;分析一些名言警句、诗词谚语的哲学内涵。

2. 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正确看待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的“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知识,正确认识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以及农村改革的发展。

4. 运用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知识,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时代楷模、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家电下乡、医药卫生改革等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5. 结合当前的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事迹,特别是“双百人物”、全国科技大奖获得者和抗震救灾等先进人物事迹,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构建主干体系】

【核心要点突破】

考点一   社会发展的规律

【主干知识】

【典题训练】

(2010·江苏单科T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同时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科学人生观、科学价值观。

【规范解答】选D。核心价值体系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D项符合题意。A项也正确,但不如D项更有针对性;B项材料没有体现,C项观点错误,不选。

【类题拓展】选择题答题方法

(1)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很快地总结出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再看题干的设问,对照题枝,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2)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例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什么、制度是什么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把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3)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题枝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4)不得已,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要点提示]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提示:(1)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

(2)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的根源。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并列的吗?

提示: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

考点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主干知识】

【典题训练】

(2010·广东文综T35)  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命题立意】本题以温家宝总理指示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民生生问题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作出判断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A。关注民生问题,正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体现,故选A项。B、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

【类题拓展】感性材料理性化:体现型选择题,一般来说它所给的材料是有文字式,也有图表式。大致有两种情况:1是体现了什么问题或现象,2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材料都是感性的,而答案却是要理性的。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全面把握。可以采用“定点—联系—梳理---选择”的解题思路。

[要点提示]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依据。

提示:(1)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辩证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认识论: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2.简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提示:(1)是否坚持实践观点的问题。

(2)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对“谁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问题。

(4)对社会发展是否有规律的问题。

考点三   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主干知识】

【典题训练】

(2010·天津文综T5) 有一种风范叫关爱,有一种恣态叫坚守。地震时,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的事迹说明

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C.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               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命题立意】本题以“好人阿福”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突出弘扬正义与进步的特点。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

【规范解析】选B。黄福荣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为社会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为错误观点。

[要点提示]

1.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提示:事实判断是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的判断,后者是对事物是否满足主体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

2.正确认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关系。

提示:区别:真理标准是说“真不真”或“真与假”的问题,判断标准是通过实践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价值标准是说“好不好”或“好与坏”的问题,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

联系: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内在统一的。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判断就是既要看其“真”,符合客观实际,又要看其“好”,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如核裂变能产生巨大的热能,是“真”,但是原子能是用于和平事业还是用于制造杀人武器,还有个“好与坏”的价值判断问题。

【社会热点透析】

热点一   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2010年4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

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

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抑制不合理

住房需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二是

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

用地供应总量,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

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三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对存在捂盘惜售、土地闲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限制新购置土地,暂停批准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

4月1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通知要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通知中提出十条举措,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十条”。

4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召集各大银行主要负责人举行2010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刘明康在会上要求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控制,强调增强地盘储备贷款办理,严控房地产研发贷款风险,严格限制各类事物名称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

  同一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开发布通知表示,要加大查处力度,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重在打击开发商捂盘惜售行为和房地产中介机构的炒卖房号等并将严肃查处开发商人为制造房源严重的行为。

4月28日,住建部还发布了《关于增强经济适用住房办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相关部门:严格建设办理,规范准入审核,强化使用监督,增强生意业务办理,完善监督机制。

5月5日,为增强廉租住房办理,确保廉租住房公允配租和有效使用,住建部、民政部、财政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增强廉租住房办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年6月11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的通知》,部署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和“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

1.经济生活角度

 问题: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概括国家出台此政策的理论依据。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材料中国务院出台政策,正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来调节和管理经济。

2.政治生活角度

问题一: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对我国政府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的认识。

 分析: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国务院出台有关购买二套房和三套房的政策,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问题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党和国家重视廉租房建设?

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应当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党和国家重视廉租房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3.生活与哲学角度

问题一: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回答:国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必要性和意义。

分析:(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

(2)针对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说明物质决定意识,体现了国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必要性;国家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四大举措及其预期的积极作用,说明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体现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意义。

问题二:2010年以来一系列“楼市新政”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什么。

分析:(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房价上涨过快,是“楼市新政”的重要依据,同时“楼市新政”又有利于楼市的理性回归。正确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楼市新政既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楼市新政落脚点在于满足人民的住房消费需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和维护。

1.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这体现了政府(  )

①进行市场监督的职能 ②制定建房计划的职能

③进行经济调节的职能 ④参与经济活动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针对目前一些城市过快上涨的房价,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看点是,明确了贷款买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这一政策的出笼,表明了(  )

A.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且是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要具有创新精神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2010年4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1)材料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哪些经济和政治意义?

1.B解析:②④说法不科学。①③正确,故应选B项。

2.B解析:针对当前存在的现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应选B项。注意设问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

3.解析:针对第(1)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属于正确的意识,对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要抓住“重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第(2)问注意经济和政治意义的要求,要分别加以阐述。

答案:(1)①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的具体运用。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这是当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体现。 

③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这是科学地分析了我们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得出的结论。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符合“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保障城市居民的住房权利,改善人居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热点二   天水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

2010年6月9日,由甘肃省天水市委、市政府主办,人行天水中支承办的“天水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联席会”召开。这是继去年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召开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后,再次动员和部署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是第三届“金融活动周”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要求:一是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二是切实加快社会信用信息“三化”建设步伐;三是继续扩大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四是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五是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六是提高信用产品应用范围。

1.经济生活角度

问题: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分析:(1)诚实信用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是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诚实信用可以带来效益,提高销售者的信誉,如果失信,市场交易秩序就得不到保护,正常的交易活动就无法进行。

(2)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坚持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这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有利于市场交易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3)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而且是信用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4)企业的信誉与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企业在一切经济交往中坚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

2.政治生活角度

问题: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从政治生活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政府信用建设。

分析:(1)推进政府信用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

(2)立法机关加强立法,使政府行为有法可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杜绝滥用权力;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做到违法必究。

(3)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以保证政府受到人民监督。

(4)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

3.生活与哲学角度

问题一: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分析:(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提倡诚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重大阻碍作用。信用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信用意识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对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抑制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问题二: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诚信的重要性。

分析:(1)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与社会相互影响。

(2)个人活动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又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3)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失信行为,个人守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人人自觉讲诚信,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社会的发展。 

1.2010年中秋节,“天价月饼”现象再次引发人们对企业诚信经营的追问。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人说“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起到决定性作用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材料一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 当前,不讲信用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欺诈现象相当严重。还存在金融诈骗,赖账拖欠,出口骗税,虚假介绍,考试作弊,剽窃抄袭,盗版侵权等种种不讲信用的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3)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A解析:本题考查诚实守信原则的重要性,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A项正确;B项观点错误;CD两项观点均不符合题意。

2.解析:本题以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诚信的现象切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将市场经济与信用相结合说明信用的必要性。第(2)问要注意限制的角度是唯物论角度,因此应从物质和意识角度回答。第(3)问属发散性设问,并没有指定某个具体的小范围,因此从政治生活角度入手,从政府的主体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诚实信用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就没有秩序,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是要求诚实信用。因此,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用经济。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不讲信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在广泛倡导信用观念的基础上培植和维护信誉,有利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①政府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应依法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进行制裁、打击,加强市场主体的职业道德、法治观念教育、诚信建设,创造良好市场经济环境,维护正常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构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加强诚信建设,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高考真题探究】

一、选择题

1.2009·福建文综)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1978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分田到户” 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2009·安徽文综)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回答2、3题:

2.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09·广东单科)2008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5.2008·上海单科)“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仓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6.2008·广东单科·多选)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3月国务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C.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D.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

7.2008·广东文基)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现了(   )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8.2008·山东文综)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9.2008·江苏单科)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10.2009·上海文综)“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10·北京文综T28) 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这表明: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10·安徽文综T7) 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意识到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2010·安徽文综T11)  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10·江苏单科T33)  “权为民用,纵然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幅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性

14.(2010·上海政治T30)  建国60余年来,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凝结着人民群众的奉献和创造性劳动。这说明

A.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     B.尊重实践与尊重人民群众不可分离

C.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受历史条件制约

二、非选择题

15.2009·海南单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的社区服务中,志愿服务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

“志愿者”日益受人尊敬。为更好地褒奖志愿者,有的地方打算将“有关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招聘员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写入地方法规;还打算推广“志愿者服务卡”制度。持卡的志愿者还可以在指定场所购物、参观、游览时获得一些优惠。但上述对志愿者褒奖的做法在社会上却引起了争议,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

1)你对上述争议持怎样的看法?请根据“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有关知识,结合志愿者的理念说明理由。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个人应当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16.(2009·天津文综)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17、(2010·全国I文综T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气体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支,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3)实施节能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牢固树立节能理念。请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

18、(2010·四川文综T39) 材料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建设,如何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某市从2003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济(理)、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统筹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在7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达4502.6亿元,比上年增加14.7%,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到2.62:1,两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5)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19、(2010·重庆文综T38) 在过去150年间,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合)现代化的过程中,排放了全球70%以上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在造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一系列后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英、德、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于200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通过检查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法的实施情况,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如期实现。

材料二 2008年以来,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进口的高能耗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简称碳关税),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4)当前。联合国在全球广泛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活动,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纳为此指出:普通民从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从价值观角度谈谈该活动对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故A项错误;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会推动社会发展,故B项错误;C项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正确地反映了题意;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不同的社会是不一样的,在阶级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故D项错误。

2.【解析】选C。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以及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题意可得②③。①不符合题意且说法错误,应该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说法太绝对。

3.【解析】选A。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②说法错误;④应该为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选①③。

4.【解析】选C。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A项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决定于社会意识。B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选C项。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旨在强调“仓廪实”、“衣食足”对于“知礼节”“知荣辱”的重要性。前者是物质资料,代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故答案选C项。物质资料的生产不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A项错误;B项夸大了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生产关系与道德关系有着明显的区别,D项错误。

6.【解析】选ABCD。政府机构是社会的政治设施,属于上层建筑。之所以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说明上层建筑的变革取决于并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四个选项皆符合材料的要求。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旨在强调政府对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视,从哲学上看,这是坚持向人民群众负责的体现。ABC三项分别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的历史地位,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目指向。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这是突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答案为B项。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A项错误。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C项错误。奉献社会体现的是人的社会价值,D项错误。

9.【解析】选B。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属于经济基础,故B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CD两项错误。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与题干不符,上述诗句没有涉及青年是否是最有生命力的问题。去掉含③的选项,本题应选D项。

10.【命题立意】本题以退休老人奉献社会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有针对性地调动哲学与生活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力。

【规范解答】选B。退休老人组成“志愿服务站点”,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由此可见劳动是这些退休老人的存在方式,①符合题意;这个过程也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夸大了客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但能否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因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主观条件;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索取问题,③与材料无关。因此选B。

【类题拓展】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有涉及,常见的命题形式是给出一则典型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材料,然后让考生分析“该人物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该人物的经历给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等。在解答这类题时,考生应该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三个角度分析。但是由于受具体材料信息的限制,有时题目并不能完全涉及“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考点,考生在对本考点的复习过程中应当掌握以下内容: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从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来看,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从个性发展看,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并不否认追求个性发展。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C。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观点,②属于唯物论知识,③是认识论的观点,不符合题干要求;《纲要》的制定既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点,又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①④的观点。故选C项。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古语和名人名言为素材,难度稍大。

【规范解答】选A。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说天下最肉的物体,可以奔驰与天下最坚硬的物体之内,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与题意明显不符,排除④;①体现是求真,②体现的是向善,③体现的是塑美,故选A项。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质及其实现。对联是我国国粹之一,很多对联寓意深远,具有励志作用。此处对联政治文化味道浓厚,导向明确,值得深思。

【规范解答】选C。对联的中心意思对待“为民”与“为己”的关系态度不同,人生价值不同。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只有C项与题意相符。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解。

【规范解答】 选ABC。“凝结着人民群众的奉献和创造性劳动”,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很容易想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D项表述错误,本题应选ABC项。

15.【解析】本题以志愿者服务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具有开放性,可以就其中的任何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2)问要着重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作答。注意答题思路的周全。

答案:(1)参考答案一:不赞成。志愿者理念的核心是奉献爱心,既然是奉献,就是不求回报。对志愿活动都给予优惠或回报,有违志愿者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是需要全体人民参与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其重要途径。

参考答案二:赞成。社会对志愿者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是对志愿者的奉献行为的肯定和鼓励,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活动,在志愿活动中逐步培养奉献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是需要全体人民参与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其重要途径。(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作答且言之成理,均可得分,所得分数不超过满分)

(2)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在劳动中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6.【解析】本题属于对当今时政热点的考查,以“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为设题背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懂得地方政府是如何亲力亲为来渡过难关,促进本市经济发展的,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注意题目的指向,部分学生一看到“政府”两个字眼就避开题目指向的哲学要求。对于这种没有具体指向是运用哲学哪一方面知识分析的题目,注意拓宽思维角度,可以分别尝试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多方面知识作答。

答案:(1)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3)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17.【命题立意】本题以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紧跟时代脉搏(时政热点)的特点。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本题以节能减排为话题,分别从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角度设置考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问要求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相对容易。

【参考答案】(3)节能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树立节能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节能理念可以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存在节能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树立节能理念尤为紧迫。

18.【命题立意】本题以现实生活的现象入手,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组织答案时,要结合材料从多角度进行演绎分析,防止仅仅照搬教材中观点的做法。关注时政,关注生活。试题的背景材料或者是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容易碰到的生活实例。试题灵活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了能力与知识并重的趋势。

【规范解答】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政治学知识来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回答时必须紧扣设问中的“作用”。 从价值观的知识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分析要针对材料提到的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来进行。本题在设问中明确规定了解答试题的知识范围即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只要考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经过对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比较,经过严谨的思维,是能够顺利解答这些试题的。 

【标准答案】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之变化而变化,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形成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和“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华。

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该市在城市实践中坚持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城市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该市城市化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分)。

【类题拓展】主观题的失分主要为“不结合材料,死记硬背课本内容”,“答题混乱、不规范”,“写得很多却答非所问”和“不用课本知识,只会照抄照搬材料”四大类型,考生需认真审题、分析,并把表中的经济信息如实地反映出来,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加强学习,通过典型题目的训练加强对审题、解题等能力的培养。“根据材料或题意一联系教材一得出结论”是正确解题的步骤,考生应分步训练落实,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考生也可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在总结错误原因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9.【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点。回答本题时,学生首先要熟悉价值观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答案来。

【规范解答】本问综合性较强,解答本问要求考生准确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许多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材料主要信息的提炼不准确。这启示学生在备考时要进行适当的训练,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出低碳生活的的价值观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相应地找出“给我们的启示”。 

【标准答案】(4)①应确立低碳生活的的价值观。因为低碳生活即符合规律,也符合人类利益。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低碳生活。③反对浪费,抵制高碳生活的方式。  

【类题拓展】主观性试题理想答案的特点

主观性试题理想答案的特点:要点完整、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分析到位,

逻辑合理、思维严密、表达规范、文字简洁。

【专题模拟演练】

1. 2010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之所以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因为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B.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2.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说明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与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主要说明了       

①社会意识的积极作用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③ 

4.下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错误的是

A.属于非对抗性矛盾                             B.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始终

C.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D.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方式解决

5. 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材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说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7. 20101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偏桥村,就《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和改进政府工作与农民们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  ①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农村农业工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针对百姓的“琐事”,某些部门往往用“此事归‘有关部门’负责”进行推诿扯皮。对此网友戏称“中国最神秘的部门——有关部门”。这表明某些部门:       ①没有认识到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②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没有坚持对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中国工人”当选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第二”年度人物,该刊认为:“没有中国工人,中国不能阔步前进;有了中国工人,世界才会感激中国。”这则材料印证的哲理

A.社会意思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的价值在于索取多少和对社会的责任    价值判断具有阶级性

10. “镜子,是光亮的,世界上最亮的镜子,莫过于群众的眼睛。”这告诉我们

    A.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11.漫画“植‘数’造‘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近来网上相继爆出令人担忧的“XX门事件”,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青少年。为此,青少年要: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自觉遵守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污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3.20091031日,我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钱老一生为祖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但住房不足百平米。“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从哲学角度看,钱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B.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C.贡献比索取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D.必须抛弃个人利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14.右边漫画的寓意主要是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B.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15.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大学生舍己救人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表示要向英雄学习,但也有人认为用三个大学生的生命去换两个少年的生命不值得,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后者观点错在不懂得

 A.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要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D.人生价值不能等同于物的价值

16.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面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7. 2010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这两个指标虽然都低于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但仍然是一个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体现了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8.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9. 14.在玉树地震中,香港义工黄福荣在成功救助几名师生后,在余震中不幸罹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称黄福荣为香港的光辉榜样。有着大爱的阿福已经离开了人世,阿福的事迹与精神,应该在人世间得到传颂。上述材料体现了

A.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具有导向作用

B.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C.集体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D.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0.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此论断说明了(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全体公民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1.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工作条件的制约

B.进行价值选择,应充分考虑个人需要

C.知识文化水平的高低是个人取得成功的

关键因素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2.一个替政府看门的中学毕业青年,60年锲

而不舍地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磨镜片。借

助自己研磨的超出专业技师水平的复合镜片,他发

现了当时人类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得到科学界

广泛赞誉,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头衔。他就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材料表明(   )

①实践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           ②生活理想是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宿

③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④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2009101日,中国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盛大庆典。可以说,没有60年来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没有今天的这一盛大庆典。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A.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主观臆造的联系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4.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快速稳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就。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①调动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②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5.《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时务”喻指(   )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规律          B.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阶级斗争规律

二、非选择题

26.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开幕,这届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前,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09年度立法计划落实工作会议,其中服务世博会方面的项目就有7件;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难顽症;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上海人民齐心协力,正在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7.材料六  2009年5月20日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在坦诚、务实和友好的气氛中,就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挑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双方领导人重点就此交换了意见,同意以实际行动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双方还就能源安全、国际与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重申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支持多边主义,积极致力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以实际行动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理由。

28. 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新拆迁条例”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

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

旧拆迁条例

名称变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部分内

容变化

强制拆迁

强行拆迁

为公共利益方可拆迁

没有界定公共利益拆迁

明确规定先补偿,后拆迁

没有具体规定补偿程序

明确禁止暴力征收,禁止断水、断电、断气

没有禁止暴力征收

注:强制执行,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的一种强制性的措施。

“新拆迁条例”中的诸多调整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哪些道理?

29. “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今春最温暖、最感动的一句话!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让人振奋和憧憬,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材料一:追求幸福与尊严,是人的崇高价值取向。党和政府顺应这一必然趋势并针对当前客观实际的新问题,将“人民的尊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工作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和落实,是国家发展的最高思想理念的新变化,也体现了新世纪在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后的新期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材料二:让人民活得有尊严,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这对政府工作和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时下有些地方,权力漠视权利、权力越界运行的现象屡见不鲜:“钓鱼执法”、“开胸验肺”、“灵宝帖案”等近年来出现的事件,无不说明了百姓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了侵犯,活得没有尊严或者不够尊严。

材料三:民生是尊严的基础,人起码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时,人的生活才会更有尊严。当前就业难、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收入分配不公,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不健全,食品不安全、环境被污染,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都是政府必须应对的挑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选择题答卡                         班级            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专题12演练【参考答案】

15CDDDB             610BACBD              1115CACBD

1620BBADB           2125DABCC              

26.  ①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上海筹办世博,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既充分发挥执政党的领导作用,又通过搞好各个局部的工作推动整体、全局。

②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上海举办世博会,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为成功举办世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科学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上海市政府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举办世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处处展示着主动性和创造性。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世界各国相互交流,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投资和保护主义。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利于各国加强交往,互利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

28.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9.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这一国家发展最高理念的新变化,适应了新世纪我国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后的新期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同时也是解决材料二、三中所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的迫切要求。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正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和落实。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走历史必由之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党和政府顺应人们追求幸福与尊严的崇高价值取向这一必然趋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所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精品题库】

一、选择题

1.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广大干部群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共线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虽然身处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些先进人物

①都具有相同的人生经历               ②只讲贡献,不讲索取

③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                 ④有科学崇高的人生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从哲学角度看,钱学森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B.衡量人生价值主要看精神贡献

  c.人生道路上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这是对200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沈浩—安徽凤阳小岗村原书记的颁奖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4.党中央开展的国家机关第二批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已进入尾声。有人指出,用群众满意或者不满意来评判这次活动成效,把评判权交给群众。从哲学看是因为(   )

A.它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B.它符合坚持群众路线的要求

C.它符合党的治国方略              D.人民群众的感受总是正确的

5.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             

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C.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6.“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影响漫画中的主体做出不同价值判断的主要因素是

A.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

C.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D.思维方法、知识构成不同

8.传统的发展观坚持“唯GDP论”,把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唯一追求,结果导致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突出;“科学的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这说明(   )

A.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B.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C.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也就不同

D.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就不同

9.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这句话体现了(   )

①企业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还应追求社会效益

②企业是否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关系到其经营的成败

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的追求。这体现了(   )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贡献与索取之间是一种不等价交换关系

C.精神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志  D.精神价值可转化为物质价值

11.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过程中,应该(   )

①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②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

③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贡献方式

④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向社会索取的不能带走,留给社会的可能永存。”这句话表明(   )

①人只能对社会作贡献,而不能索取

②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人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④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灾难的民族,灾难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团结。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将全中国十三亿民众凝聚起来,将全世界炎黄子孙团结起来。大灾无情人有爱,人们为支持地震灾区表现出了无比的热情和爱心。无数人为支援灾区而宁愿牺牲个人利益,这说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个人生命

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比,处于更为根本的地位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4.2010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

①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推动作用

②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

③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④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15.和谐价值取向深藏于中华文明之中,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和谐的思想。下列观点中体现和谐价值取向的有(   )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③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

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17.(2009·深圳模拟)下面是一位法律专业大学生“村官”的日记摘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逐渐成长、成熟的心路历程。

2007年10月15日

我选择到最基层——农村去工作。这是一个别人没做过的“吃螃蟹”的决定。我想人是要有点理想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2008年9月14日

在农村,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009年1月20日

为使更多人学法、用法,我在村里办起法律夜校、法律咨询室……从中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2009年8月28日

3年过去了,我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收入翻番,不少村民喜迁新居,村里时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大学生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

2)假如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就业困难?

专题12精品参考答案

1. D    2. C    3. A

4.【解析】选BAC两项不是从哲学上看待的,不符合题意;B项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且符合题意,应选;D项说法不科学。

5.【解析】选BA项本身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指出人民群众的实践与创造精神财富的关系;C项中实践的主体错误;D项观点是错误的,也不符合题意。

6.【解析】选A。人的消费心理、消费方式反映了他的人生价值观,①②应选;在消费观念上,应提倡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炫耀性消费是扭曲了而不是提升了人生的价值,选③排除④。故选A项。

7.【解析】选C。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A项不是最佳选项,漫画中的医生和消费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前者是唯利是图,误导消费者;后者从自身的健康及合法权益方面提出质疑,因此C项是最佳选项;BD两项与题意无关,特别是D项,没有从本质上看漫画所揭示的问题。

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价值观导向作用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B项错误,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AC两项与题干不符,故选D项。

9.【解析】选D。材料表明企业不能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还应追求社会效益,①②③④都是对温家宝话的正确认识,均符合题意。

10.【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生的真正价值的内涵。A项符合题意,应选;B项说法不正确;C项观点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且本身说法不科学,精神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物质价值。

11.【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①观点正确,符合题意;②观点明显错误;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应选;④观点本身错误。

12.【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生价值这一知识点。①的观点是错误的,个人的正当利益是受保护的,也是应当肯定的。②正确,是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也是应当倡导的;③本身说法不科学,且不符合题意;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干材料。故选C项。

13.【解析】选C。本题考查当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三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取舍。①表述显然是错误的,③表述也是错误的,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才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答案选C项。

14.【解析】选D。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正确的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因此①②③均正确;④观点是错误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5.【解析】选C。本题考查价值取向。②的大意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排除含②的选项。故本题应选C项。

16.【解析】第(1)问,运用价值观的知识,主要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综合性较强,要综合运用唯物主义、辨证法、实践的观点等多角度分析。

答案:(1)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遭到失败。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的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我国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0年前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从而推进了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因而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

(2)①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一轮的大发展。

②解放思想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

③解放思想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审视目前所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到实事求是。

④解放思想要正视矛盾,深刻认识和正确对的待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关键时期形势与不足。

⑤解放思想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解析】第(1)问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回答出几个主要方面的知识点,例如可以答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坚持群众观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注意结合材料简要论述;第(2)问,设问要求的范围是矛盾分析法,因此可以从矛盾普遍性原理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作答。

答案:(1)①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该“村官”选择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②大学生只有坚持群众观点,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该“村官”在工作中尊重农民、心系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③大学生只有坚持实践观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该“村官”在村中办法律夜校、法律咨询室……学以致用,赢得了村民的尊重。

④大学生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该“村官”在3年时间里,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使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自身价值。

(2)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困难中把握机遇。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并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实现自主择业或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