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卡密码忘记怎么办:五代传世人物画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17:05

五代传世人物画赏析

(2011-10-02 12:27:48) 转载标签:

菲律宾佛教总会

菲岛佛教杂志

文化

杂志

书画艺术

历代名画

名家书画

分类: 历代名画

五代传世人物画赏析

《菩萨头像》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纵34.5厘米 横27.5厘米德国柏林印度美术馆收藏

  这一菩萨头像,冠饰华贵雍容,面庞如满月,脸形已从晚唐的丰满肥硕转向北宋的清俊娟秀。用的线条细腻匀整,转折不大而富有弹性,适合表现女性面部特征和装饰品。此菩萨头像为残片,二十世纪初在新疆东部地区发现,后被德国人掠走。



《卓歇图》五代 胡瓖 绢本设色 纵33厘米 横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胡瓖(10世纪),契丹族人,定居范阳(今河北涿县)。他善画人物、鞍马,主要描写契丹部族的游牧生活,对于马的骨骼体状、塞外的荒漠之景、牧羊犬的矫健勇武,都表现得无与伦比。《卓歇图》描绘了契丹族可汗率部下骑士出猎后歇息饮宴的情景。可汗与其妻关氏盘坐地毯上宴饮,侍从正执壶进酒献花,前有奏乐起舞者。画面上有骑士多人或倚马而立,或席地而坐,马鞍上驮着鹅雁等猎物。人物面相服饰具有契丹族特征,背景荒凉寂静,画面笔法古健雄劲,线条繁密,体现了当时北方画派的特色和契丹画师的独特画风。“卓歇”二字不见经传,从《辽史》中的“卓帐”、“卓枪”之语,知“卓”为“立”之意,“歇”作“休息”解释,“卓歇”则可理解为立帐歇息的意思。



《卓歇图》局部 五代 胡瓖 绢本设色 纵33厘米横2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卓歇图》局部 五代 胡瓖 绢本设色 纵33厘米横2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神骏图》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7.5厘米 横12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的前隔水有金书“韩幹神骏图”五字题签。经比较研究,初步认为是五代摹唐人之作。是工笔画晋人支盾爱马的故事。此图人马用笔极为精练,施重彩而不愿其浓艳,画人马形神统一,树石钩而不皴,水纹浪花尤见功夫。总而言之,此画技法出自唐人,纤巧处露五代画师之风。



《阆苑女仙图》五代 阮郜 绢本设色 纵42.7厘米横17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阮郜事迹记载不详,《宣和画谱》只说他“入仕为太庙斋郎”,尤工写人物。《阆苑女仙图》画法工细,色彩艳丽,也是五代人物画的精品。画中描写仙山阆苑中,一群女仙来往行坐,有执卷欲书者,有展卷凝视者,有的在拔弄琴弦,其优美动作和陶醉于此的表情十分富有感染力,观众似乎感觉有丝丝韶乐直入耳际,余音绕梁不断。画中人物的神情体态,端庄秀丽,衣纹柔丽流畅,树石修竹多用双勾填色法。此画无款印,但根据历代著录和卷后跋语,如清高士奇在跋中说:五代阮郜画,世不多见。



《勘书图》五代 王齐翰 绢本设色 纵28.4厘米 横65.7厘米南京大学藏

  王齐翰,建康人(今南京),仕南唐画院为翰林待诏,擅画人物、山水、道释。《宣和画谱》称其人物画“不曹不吴,自成一家”。《勘书图》描绘文士勘书之暇挑耳自娱情景。画中文士白衣长髯,袒胸赤足,一手扶椅,一手挑耳,微闭左目,复翘脚趾,状甚惬意。其身后为三叠屏风,上绘青绿山水,屏风前设长案,置古箱卷册等物,身前为一画几,陈列笔砚简编等物。另有一黑衣童子侍立。画中人物神情精妙,衣纹则圆劲中略有转折顿挫。屏风上的山水也十分精到,上面山水并不勾皴,用落骨法,林峦苍翠,草木茂密,略用唐人遗法而写江南真山,亦有别于董源青绿山水。



《勘书图》五代 王齐翰 绢本设色 纵28.4厘米 横65.7厘米南京大学藏



《重屏会棋图》五代 周文矩 绢本设色 纵40.3厘米横7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李与其弟晋王景遂、齐王景达、江王景逖会棋的情景。头戴高帽居中观棋的长者即中主李,他比其他人都显得高大,手持盘合,两眼前视,若有所思; 两个侧身坐胡床边对奕者为景达和景逖,他们相互观察着对方; 中主旁边的观棋者即景遂。胡床后边的榻上置投壶、棋盒,环境简洁静雅。背后竖一长方形直角大屏风,屏风上画唐代诗人白居易《偶眠》诗意图,描写一老翁倚床而卧,一妇后立,三侍女捧褥铺毡,床后又立一三折屏风,上绘山水。因此图画“会棋”而又在屏风中画屏风,故名《重屏会棋图》。人物写实神情刻画精细,清秀儒雅的共性中又有各自身份和心理活动的区别。线描细劲曲折,略带起伏顿挫,即史载之所谓“战笔”。



《琉璃堂人物图》五代周文矩绢本设色 纵31.3厘米 横126.2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琉璃堂人物图》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的任所江宁琉璃堂与诗友李白、高适等聚会的情景。其后半段即《文苑图》部分,精心刻画四位诗人冥思苦想寻觅诗句的生动情态。画面中部一人袖手伏在弯曲的松树上凝神思索,旁若无人; 右边一人一手握笔托腮,一手轻捧纸绢,陷入沉思,一童子俯身为他研墨; 左边二人坐着共展一卷诗文,似在细细琢磨推敲,一作沉思状,一扭头回视,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作品把处于特定情景中的四位诗人的神情姿态和性格气质,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姿态各有不同,但又统一在诗人构思的浓浓氛围中。



《十六罗汉图》五代 贯休 绢本设色 纵129.1厘米横65.7厘米日本高台寺藏

  十六罗汉均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佛经上说他们受佛嘱咐,不入涅,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又济度众生。贯休笔下的这些罗汉,大都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即所谓“胡貌梵相”。画家塑造的具有“胡貌梵相”特点的罗汉形象,既与唐代佛教艺术中经常出现的胡人形象的传统有相继承的一面; 同时,由于唐代佛教艺术逐渐世俗化,形象越来越写实,而贯休所画则不类世间所传,而是更加夸张变形,变得奇崛怪异,使 “见者莫不骇瞩”。这表明他的创作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

  贯休(832-912),僧,本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人。唐亡后于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他以诗著名,同时也是画家和书法家,有《禅月集》存世。传说诺距罗尊者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后来出家,佛祖让他静坐修行,以摒弃当兵时的粗野性格,后虽修成罗汉,但他静坐时仍有一股威猛之气。画中罗汉如《宣和画谱》记载贯休的画风:“状貌古野,殊不类世间所传,丰颐蹙额,深目大鼻,或巨颡搞项,黝然若夷獠异类,见者莫不骇瞩。”



《十六罗汉图》五代 贯休 绢本设色 纵129.1厘米横65.7厘米日本高台寺藏



《十六罗汉图》五代 贯休 绢本设色 纵129.1厘米横65.7厘米日本高台寺藏



  《八达春游图》五代赵(上山下品) 绢本设色 纵161.9厘米 横10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上山下品),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十世纪。陈州(今河南淮阳)人,五代梁太祖女婿。精于鉴赏,擅画人物鞍马,格调很高。此图描写八人纵马游春,他们以中间一人为主体,相互招呼着、顾盼着。环境似一苑林,有假山栏杆环抱,垂柳依依。画面空阔,人物情态轻松自如,与踏青游观的画题相符。



《调马图》五代 赵(上山下品) 绢本设色 纵29.5厘米横49.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画面描绘一马夫牵马训导的情景。调马者装束与胡人无异,高鼻深目、满腮胡须。马取侧面之势,劲健强壮,充满动势。画家的描绘技巧极高,造型能力既准确又生动,构图也别开生面。


《菩萨头像》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纵34.5厘米横27.5厘米德国柏林印度美术馆收藏


分享

7

阅读(51) 评论 (0) 收藏(6) 转载(28)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