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社保卡是市民卡吗:吴六奇墓俑(摘自广东文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3:27

清代陶塑。广东大浦湖寮圩吴六奇墓出土。墓内三组明器,一组有女陶俑十三名,和床、帐、桌、椅等生活起居用具,女俑头梳单层平髻或双层高髻,上身穿内挂,外穿描金线或带红硃彩的对襟长氅,两手持果盒、宫扇等物,小足,连座高19.5厘米。一组男侍俑三名和厨房炊事明器,男俑头戴瓜皮式帽,身内穿窄袖口袍,外加短袖宽口对襟挂,衣面描金线并带红硃色,穿靴,通高19.5厘米。一组有陶俑三十一件和官衙场面明器,其中吏侍俑三件,衙差俑八件,传令俑四件,仪仗俑七件。这些陶俑均作直立状,明器分别组成有众多女侍的寝室、成群衙役的官署和厨房炊事的宏大而完整场面,制作精细生动。

1962年广东大埔县湖寮圩清初吴六奇墓出土。通高19-25厘米。陶质,模制兼手制。现藏广东省博物馆。墓中随葬各类俑共四十七件,分三组置于墓圹内的三个殉葬箱中。其中,左箱是一组侍女俑,十三件,均作捧物侍立状,头或梳单层平髻,或梳双层高髻,上身内著长袍,外套描金线或红色对襟夹褂,手持盏,或果盒、宫扇、巾被等,侧列于桌、床、架之间;右箱是一组庖厨俑,三件,均作袖手侍立状,头戴瓜皮式帽,上身内穿窄袖长袍,外套描金线宽短袖对襟夹褂,足穿靴,立于厨灶和炊具之傍;中箱是一组衙吏俑,三十一件,有吏侍俑、衙差俑、传令俑、仪仗俑、乐俑等,分别环立在衙座之后,身分不同,造型和服饰也各不相同:吏侍俑,头戴旗牌帽,上身内著窄袖长袍,外套宽短袖饰硃彩或阴方形花纹对襟夹褂,或缚腰带,或系朝带,足穿长筒靴,扶带而立;衙差俑头戴船形红毡帽,身著绘彩或描金线的宽袖长袍,腰束宽带,肩披坎肩,足穿长筒靴,扠手或扳手而立;传令俑,皆穿窄袖长袍,外加宽短袖对襟夹褂,头上或戴瓜皮式帽,或戴旗牌帽,或戴平顶笠形帽,分别作捧文书、捧宝剑、捧大伞和背弓矢之状;仪仗俑,服饰分二类,一与衙差同,一与传令同,均作持杖状,惜仪仗多已失;乐俑,衣著与衙差同,唯帽为瓜皮式帽,手持笛、箫等乐器。俑多加彩绘。清俑,承明俑发展而来,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这批陶俑,均为压模成形,再加刻画加工,制作精致,风格虽与明俑基本相似,但造型多有变化,人物塑造相对生动,已不似明俑呆板。再就组合而言,整批俑系由女侍俑、庖厨俑、衙吏俑等多种俑组成,与明代仪仗俑一统天下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它们基本反映了清俑制作、造型和组合的面貌。吴六奇,广东丰顺人,清代传奇人物之一。勇悍而嗜赌好饮,早年即因赌饮败家而沦为乞丐。明末,流落于广东饶平及浙江等地,附桂王朱由榔,靠一身功夫而升为总兵。顺治七年,清将尚可喜攻韶州,他率部投降,并积极奉行保土安民政策,成了清廷的有功之人,倍受顺治和康熙皇帝的赏识,曾“三晋官衔,一品荣封”,死后,其墓“御赐一品典式营造”,颁给“御制碑文”,并“遣官祭葬”。墓中出土的三组随葬俑,即是其生前官场和生活的直接表现,为迄今所见的唯一清代墓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