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消防公司排名:姚老练拳“不听话”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42:59
 在此前的“真正的悟性就是听话”一文里, 有“edwinyeah”朋友留言说:意中人,也许有例外的——据说当年姚爷就没有按照王老一开始就求浑圆力,而是逐个攻破。确实,我等平庸之辈,一开始必须严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练。

    他的意思说得很明白,就是说姚老没有听王老的话,但也练出了功夫,也许是个例外。于是,我回复说: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我将在以后专门讲这个问题,很多人以为是姚老自创一路,其实是不解其中深意。

    关于姚老是如何练功求劲儿的这一段历史,各家已经有过比较多的披露,包括采访我师父的文章“缅怀恩师姚宗勋先生”里也都有所涉及,原文是这样说的:

    笔者:那段时间,您除了和姚先生谈拳理,还谈不谈别的?
    崔老师:那时候姚老师还跟我谈他的身世,从四岁谈起一直谈到他被下放到昌平的经历。而且他跟我谈他练功的过程,这一点对我练功最重要。他讲王老教人站桩的时候,给你讲完上下前后左右,站去吧,具体的他不说了。王老教人有个怪癖,看到你在那儿坫,找着一个劲了,他会劈头盖脸骂你一顿;你要是什么都没有,他看看你一扭头走了。这就给人一种错觉。练对的人会觉得练错了,练得不对的人看到老师没有骂他,反倒觉得自己练对了。实际上王老的意思是,你一点东西都没有,都不值得我去骂。姚老师说他那会儿经常躲着王老练,王老在前院的时候,他就到后院去练,等王老转到后院,他又跑到前院去了,他站桩是先找上下的劲儿,这个劲儿找到了,再找前后,然后再找左右。他这么一步一步的求,反而倒求出来了。
    其实这是对的,任何一个东西,你都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就好像一台完整的机器,你要想做成这台机器,你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生产,最后才能组装,它有一个过程。所以说,那么多人跟王老练,有的人功夫也很好,但是从全面上来讲,只有姚老师真正继承了王老的东西,而且还发扬了王老的东西,姚老师是1937年的秋天拜王老为师,到了1940年他就代师比武、代师授徒了。姚老师跟我讲,他在拜王老为师之前,跟洪连顺先生练形意拳,大小洪拳、弹腿,在武术界已经小有名气了。
    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拳界便有了所谓王老传授的是“一次求力”、姚老传授的是“分步求力”的说法,甚至还出现过一些争论,直到现在也还有人在争来争去,前者的意思是指一次求得浑元力的心法,后者的意思是指在分别摸到上下左右前后争力的基础上再进行组合求得浑元力的心法。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学术研讨并无不可,若各执一耳,我以为根本无争论之必要。非常可恶的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据此对姚老大加诋毁,胡说什么姚老的功夫不纯正,不是王老真传,是姚老自己搞出来的一套,对于这样的小人行径,用一句不太好听的话讲,狗屁不懂,狗屁不是。

    究竟有没有“一次求力”的心法,回答自然是肯定的,确系王老所传,但也确是轻易的不外传,应该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拳界真正能够得到和掌握这种心法的人,不会在多数。

    我们都知道,浑元力,通常也称之为六面争力,即上下左右前后之争力,有的时候干脆就直接简称为争力,不管是浑元相争,还是六面相争,以及二力相争,无一不是遵循着“共争一中”的道理。其实,透过这些不同的叫法,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其中的窍要,从二争力到六面争力,再从六面争力到浑元力,本来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和逐渐具足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浑元力体现在练习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层次、境界和具体的要求。

    如果非要讲“一次求力”与“分步求力”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一次求力”,要求的是六面之力均要具足,而“分步求力”,强调的是六面之力有所侧重。须知侧重者,非偏重也,故有所侧重,并非没有兼顾。

    那为什么要有所侧重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禀赋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不足,实际上也很少有人能够从练习之初便能做到面面俱到,一站什么都有的学生能有几个,毕竟一步登天的天才终归是极少数,相反,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的情况倒是屡见不鲜,姚老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他总是以为自己是最笨的一个,简单入手,扎实用功,正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慢慢摸索出了在练习过程中采用有所侧重的方法,能够很有针对性的解决站桩摸劲儿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从有所侧重的意义上讲,“分步求力”其实就是从二争力入手的一种摸劲儿方法,也可以说是“一次求力”的具体化、细微化和系统化,不过是多了几步登山的台阶,一步登天固然很难,但步步登天总是翘首可期,正如王老在《拳道中枢》里讲“余据四十余年体会操存之经验,吾感各项力量都由浑元阔大、空洞无我中产生而来,然浑元空洞亦都由细微之棱角,渐渐体会,方能有得”,亦如姚老在《意拳》一书里说“各种力量的摸索和培养也可以说是日积月累逐渐凑合起来的”。

    “分步求力”的初步练习很简单,比如我们先找找上下劲儿,摸到了,再找找左右劲儿或者说前后劲儿,都摸到了,就可以对上下左右前后的劲儿进行组合,所以,这里的组合是关键,前面师父讲“任何一个东西,你都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就好像一台完整的机器,你要想做成这台机器,你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生产,最后才能组装,它有一个过程”的道理,“组装”也就是“组合”的意思,这也是姚老“分步求力”的核心内容,当然,组合在不同练习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层次和要求,但如何完成最终的组合呢?

    说白了,还是离不开“一次求力”的心法,因此,从这意义上讲,“分步求力”也是在为“一次求力”做准备,这个准备越充分,“一次求力”就越容易完成,也就越容易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师父讲“只有姚老师真正继承了王老的东西,而且还发扬了王老的东西,姚老师是1937年的秋天拜王老为师,到了1940年他就代师比武、代师授徒了”的原因。

    其实,关于“分步求力”的心法,究竟是不是姚老提出来的,我个人对此还持有一定的保留意见。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在齐执度前辈的《拳学新编》里也明确的讲到了这个问题,文中这样写到:

    “初步试习,应求二争力,如手伸出,同时有前伸后撤,上托下压,外撑里裹相乘之力,从一中心异向发出,相等相乘。悟得二争力,再求全身各部分,均同时面面生力,无不相乘,互为应合,浑元一致,共争一心,气力贯通,全身无空隙,习拳得此争力,方能使神气意力真实合一,然后可谓之得中,可谓之得力矣。”

    这种说法与姚老的“分步求力”别无二致,只不过姚老是从站桩角度讲的,齐执度前辈是从试力角度讲的,但站桩和试力在意拳里本就是一回事。《拳学新编》成文于1939年,是齐执度前辈遵王老之嘱整理和撰写的,是对王老拳学的真实记录,并经王老亲自审定后进行刊印,而此时姚老从学王老已有两年。所以,这种从二争力入手的摸劲儿方法,究竟是姚老自己摸索出来的,还是王老本来就是这样传授的,很值得我们思考。

    如果说是姚老摸索出来的,那《拳学新编》里这样写,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明这样一点,那就是王老对姚老这种摸劲儿方法不但持的是完全肯定的态度,而且还录入了拳论;如果说不是姚老摸索出来的,那《拳学新编》里这样写,也只能说明这样一点,那就是姚老的这种摸劲儿方法得自王老所传。

    但不管是与不是,这种从二争力入手的摸劲儿方法,符合拳学的原理原则,是原理原则之法,而非枝节片面之刻板方法。而且,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如果姚老没有得到和掌握王老“一次求力”的心法,也就不可能有“分步求力”的成功实践,他们是一脉相承,并非姚老自辟一路,更不是所谓的另起炉灶。

    话到这里,我想,那些关于姚老练拳“不听话”的言语,可以休矣!那些关于“一次求力”与“分步求力”的争论,同样也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