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开工报告范本:[第11期·广州史记篇]五代时的南汉国及其数代君主 了却生前福禄事,哪惧身后暴君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1:52
2005-09-26 15:07: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康陵遗址,南汉开国君主刘葬身于此。南汉为广州赢得了地位,却不知让当时的广州百姓承受了多少苦难。也许历史本是一个悖论?


  康陵入口及墓碑。


  康陵墓碑碑文,上有“高祖人皇”字样。


  德陵,刘之兄、南海王刘隐葬身处。


  德陵内景。  


  千佛铁塔。   资料图片



  寻访手记
  暴君也能出政绩
  中午,太阳格外炽烈,刺得眼睛都难以睁开。此时此刻,我正站在南汉遗址康陵陵园内。没有明十三陵的肃穆壮观,没有清东陵的王者气势,但是这松柏之下高卧着的人也是一位开国皇帝--南汉皇帝刘陟。
  面对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唐末五代十国里的南汉国只是小小的支流,虽然有岭南的崇山峻岭,坐拥大河之畔的广州城,统率着两广之军民,但是,对博大的中华大地来说,只不过是个弹丸之地。但就是这个弹丸之地,在短短半个世纪竟出现了四个暴君,个个残暴荒淫,做出许多令人发指的行为,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一谈南汉,必谈暴君,“暴君”已经成为南汉国的一个标志了。
  换个角度来看南汉,虽然时出暴君,对百姓、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是它在某些方面的政策还是非常明智的,比如说实行“保境息民”政策,少兵戈之争,又推行中原文化,对当时该地区的开发颇有成效。唐末五代时期中原大乱,富庶士民纷纷避居岭南,其中多数迁来广州地区,使广州人口大增。
  唐末广州城东至今德政路、南至今中山路、西至今教育路、北至今越华路,总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而南汉建国,把全城改为兴王府,全归朝廷占据,人民都迁居城之东、西、南三面(北面是山),于是城市面积大为扩展。南汉为发展海运外贸,把城南番山、禺山凿平,东西开凿东濠、西濠,使城市向南扩展到珠江边,即现大南路、文明路一线,蕃商则聚居在今光塔路一带,为广州后来成为岭南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
  历史背景
  南汉立国 刘氏家族的发迹史
  在五代群雄割据的时代,一支从中原迁到岭南的刘氏家族,也积极加入了复兴刘氏汉家的事业。他们以岭南为根据地,在广州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王朝,国号也叫“汉”,历史上称为“南汉”。
  南汉王国的实际建立者是唐末五代初的南海王刘隐。刘隐的父亲刘谦在唐朝末年参加了广州的军队,开始职务很低,后来被当时任南海节度使的唐朝宰相韦宙看中,不但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还在官职上提拔了他,后来,刘谦升任封州(今广东封开)刺史,势力逐渐强大,有兵上万,战船一百多艘。刘谦死后,刘隐继承了父亲的封州刺史之职,而且又有了大的发展,后梁封他为南海王,于是刘隐便成了两广地区的实际统治者。
  刘隐有个弟弟叫刘陟,体魁梧高大,而且擅长骑马射箭,武艺超群。身体也很特殊,像刘备那样垂手能过膝。在很有成就的哥哥身边,刘陟也很容易地便得到了要职,刘隐做节度使时,他当了副使,辅佐哥哥统治岭南一带。
  为统一岭南地区,平定这些割据势力,刘隐决定发兵攻击,他将进攻的首要目标定在了韶州。但刘陟反对哥哥这么做,他分析道:“韶州被卢延昌占有,但他是依靠其父亲的力量维持其权力,如果先打韶州,虔州肯定会发兵相救,这样我们就腹背受敌了。因此,韶州不应力战,而应智取。” 
  哥哥没有听刘陟的话,领兵去了,结果不出刘陟所料,被打得大败而归。吃了亏的刘隐服了这个弟弟,干脆将兵权交给了他,让他领兵四处征讨。刘陟改变了作战计划,将兵锋先指向了弱敌,从易到难,一边平定一边扩充军队,最后基本将各个割据势力平定了。哥哥死后,刘陟继承了哥哥南海王的职位。他继续征服少数没有平定的割据势力,同时又向后梁称臣,以换取中原政权的支持,以此表明自己是当地正统的合法政权。 
  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陟下令停止向后梁朝贡,在番禺(今广东广州)称帝,建国号大越,第二年,又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历史再现
  暴君昏君 龙蛇原来是一个意思
  南汉从立国到败亡共历经四代君主,五十五年。由于远离中原,偏安一隅,战争较少。但南汉国君自刘陟起,都是极奢侈极残忍的暴君,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终于在公元971年被北宋大军攻克,至此由刘隐、刘陟开创的刘氏南汉王朝宣告灭亡。
  
  第一代 刘陟(刘)
  由开明走向堕落
  刘陟,称帝后改了很多名字,有岩,还给自己造了一个字,上边是龙,下边是天——,和岩谐音。早期的刘陟是个非常开明的君主,重视教育、设立学校,恢复科举考试制度,使岭南地区在五代分裂时期仍能保持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刘陟也能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特别是为了安定中原籍的人才,刘陟更是想尽了办法,为此还留下许多佳话。
  到了晚年,刘陟的性格大变,从一个开明的君主逐渐变成了残忍荒淫、奢侈无度的暴君。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广聚珠宝,搜括民财。百姓不堪重负,纷起反抗。刘陟又喜欢酷刑,以杀人为乐,不但创设汤釜、铁床等刑具,还喜欢将人锅煮,然后暴晒、洒盐,使之肌体腐烂,尚能行走,不久死去;或用锤锯待人,使之血肉交飞,惨叫声不断。除此之外,刘氏还使用灌鼻、割舌、肢解、炮烙等刑罚,又有水狱,聚毒蛇在水池中,投入他所谓的罪人,让毒蛇咬死。酷刑的恶毒程度实在让人发指。
  大有十五年(942年),在位25年的刘陟病逝,终年54岁。
  
  第二代 刘洪度(刘玢)
  上台后整天不问朝政
  刘陟去世后,由他的三儿子刘洪度继承皇位,成为南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史称殇帝。殇帝即位后,刘氏家族就陷入了内讧和混乱之中,南汉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刘陟的儿子虽多,但优秀的却很少,能将刘家天下发扬光大的更加没有。刘陟生前就对儿子的情况非常担忧,病中曾对右仆射王翻说:“皆不足任吾事。”本计划改立五子刘洪昌为太子,但又担心这种废长立少的做法会引起兄弟的纷争,酿成内乱,结果还是按照传统的礼制让老三刘洪度继承了皇位。(长子、次子都已战死。)刘洪度即位后改名为“刘玢”,改年号为“光天”,以四弟刘洪熙辅政。刘玢果然是个不肖之徒,他上台后整天不问朝政,只知道寻欢作乐,荒淫无度。如有人劝柬,立即下令将上柬者处死。在位不到一年的刘玢就被四弟刘洪熙派刺客杀死,年仅24岁,镒为殇帝。
  
  第三代 刘洪熙(刘晟)
  对手足兄弟疯狂屠杀
  同年,刘玢四弟刘洪熙继位为南汉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史称中宗。刘洪熙上台后改名为“刘晟”,改年号为“应乾”。中宗刘晟也是个无德无能之辈,而他的昏庸无道和暴虐残忍,比起刘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继任不仅是南汉王朝的灾难,更是刘氏皇族的最大不幸。
  刘晟因为自己是弑兄篡位,担心众人不服,尤其是担心他的弟弟们重演自己的历史。于是,刘晟上台不久,就对手足兄弟采取了大屠杀。第一个杀的是十弟,紧接着是刘氏王室最优秀的五弟刘洪昌,再后来就是八弟。公元947年,刘晟一天之内把8个弟弟全部杀害,几年后又将剩下的两个弟弟全部杀死。到此,刘晟的13个弟弟全部被他杀死。杀了弟弟们后他又将其府第所有男的杀死,然后将女的纳入宫中供自己淫乐。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让人把瓜放在伶人的头上,试试宝剑是否锋利,结果瓜劈开了,人也被他杀死了。第二天要那个伶人侍奉,别人说昨天晚上已经死了,他又叹息不已。 
  公元958年,这位暴君因荒淫过度而染病不起,于8月病逝,终年39岁。
  
  第四代 刘继兴(刘 )
  设立刀山剑树大兴杀戮
  刘晟死后,他16岁的长子刘继兴继承皇位,改名“刘钅长”,改年号为“大宝”,成为南汉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南汉后主。后主刘钅长又是个昏庸无道之君,不但荒淫无耻,而且极为愚昧无知。他上台后,也是终日骄奢淫逸,纵欲无度,不理朝政,将国家政事全部交给宫女和太监。他还设立烧煮剥剔、刀山剑树等酷刑,大兴杀戮,朝中大臣和皇族成员再一次被诛杀殆尽。南汉王朝进入了朝政最腐败、社会最黑暗的时期。
  南汉后主刘钅长,最宠幸的一个妃子人称“媚猪”。在这对男女的导演下,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宫廷竟然出现过集体淫乱的场面。年轻漂亮的宫女们在刘钅长的淫威下,被逼除下宫服,一丝不挂,任由一班由刘钅长召来的市井流氓公开淫辱。面对此景,刘钅长和媚猪哈哈大笑。
  刘钅长同样是一个暴君,但是他更注重“娱乐”,将活生生的人投入老虎大象豹子的兽笼之中,让野兽把人吃掉,他则边欣赏边饮酒作乐。
  最后,南汉被北宋灭掉。后主投降后,赵匡胤没有杀他。后主经常献媚赵匡胤,以保性命。他用珠宝做成了“珠龙九五鞍”送给赵匡胤,赵匡胤给了他一百五十万钱,但却对左右侍臣们说:“他喜欢做巧工,而且习以成性,假如把这些辛勤的功夫用在治国上,怎么会亡了国呢!”
  大事记
  □ 唐天佑元年(904年),刘隐任唐青海军节度使,据今广东、广西之地;
  □ 911年,刘隐死,刘岩继位,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称帝,国号越,次年改为汉,都广州。
  □ 刘岩死,第三子刘玢嗣位,后为其弟晋王洪熙(刘晟)所杀。
  □ 刘晟杀兄而自立。
  □ 刘晟卒,刘继兴(刘钅长)以长子即位,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降于宋军,南汉亡。
  
  暴行集中营
  □ 将人锅煮,然后暴晒、撒盐,使之肌体腐烂,尚能行走,不久死去;或用锤锯待人,使之血肉交飞,惨叫声不断。
  □ 有人劝柬,立即下令将上柬者处死。
  □ 13个弟弟全部被杀,之后又将其府第内所有男人杀死,然后将女子纳入宫中供自己淫乐。
  □ 设立烧煮剥剔、刀山剑树等酷刑,大臣和皇族被诛杀殆尽。
  □ 边饮酒边看着市井流氓淫辱宫女。
  民间传说
  太监奇多 状元也要被阉割
  为官求禄,自宫先行。魏忠贤的自宫属于零售。在历史上,更有批发的自宫者。据《井观琐言·纲目分法》载,“一方之民,若据炉火”(《旧五代史》)的南汉时期,刘陟在岭南当了小皇帝,时太监当权。“凡群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头,皆先下蚕室,然后得进。亦有自治以求进者,由是宦者近二万人。”想当进士,勤奋就可以了;想当官,先得学会自宫。所谓“未到宫墙沾圣化,先从阉寺乞私恩”。(《梼杌闲评·明珠缘》)。
  南汉时期,太监理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个小小的割据王国,太监却多得出奇,在后主刘钅长居位时竟有近两万人之多。这个太监理论最初是由高祖刘陟提出的。他有一套神奇的治国理论,认为一般人都有妻儿老小,既有妻儿老小,便有私心,不能无私奉献自己于皇上,而太监“无牵无挂”,故只有太监最无私,没有后顾之忧,必死命效力。传位到他的孙子刘钅长,更下了一纸文件,曰:凡是朝廷任用的人,不管他是进士还是状元出身,一律要阉割,达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化境之态,方能当官。于是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宦官王朝产生了。
  然而,太监得势的时代,民间往往相应掀起“自宫潮”,许多小康之家的儿子也忍痛自宫,以图仕进,这确实是一条终南捷径:读书须受十年寒窗苦,自宫却是一时痛终身富贵。据某史书记载:“南海户净身男九百七十余人复乞收入。”一个小村子,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童男自宫。整个国家呢?天启三年,征募宦官缺额3000人,结果应征者多达2万人。朝廷竟想不到会有如此多人,一时无措,不得不增加1500人,剩下的人,安置在京郊南苑的收容所。即使如此,收容所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许多人不得不沦为乞丐和偷盗者。下有自宫之风,上有体制的膨胀,有明一朝,太监机构的编制不断扩大,太监们组成了“大朝廷中的小朝廷”。
  专家论道
  南汉确立广州为华南中心城市
  刘成基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唐王朝灭亡,中原地区形成“五代十国”,争战不休。而南汉政权占据岭南大半个世纪,却维持了地方稳定。对外贸易并未中断而且还有发展,这与南汉王朝重视外贸是分不开的。因为南汉开国者刘隐早年就曾“商贾南海”——做过外贸商人,洞悉其中内幕。所以,南汉废除了唐代设的市舶使,由王朝直接管理外贸;这一措施在客观上消灭“中官”的残酷压制和剥削,使外贸获得一定“自由”,除了进贡王室外就不受任何束缚了。
  这一“自由贸易政策”显然激励促进了外贸发展,同时王朝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收入,成为全中国最富的“地方政权”。其次,南汉王朝对外贸商人十分重视,与中原皇帝抑商政策恰成对照。《十国春秋》记载:刘燍“凡岭北商贾至南海者,多召之,使升宫殿”,北方外贸商人来到,获奉召进宫见君王的殊荣。且又“招来海中蛮夷商贾”。可见南汉对国内外的商人同等对待,一律欢迎,外贸自然得到发展。
  古代的岭南,被称为“南蛮”之地,虽然也有少数民族的低层次文化,可是与中原文化差距很大。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就不同了。这时中原战乱纷纭,豪门大族纷纷南迁到比较稳定的岭南。尤因南汉王朝礼贤下士,创造了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南汉文化尤其突出的是建筑文化。南汉王朝靠外贸富甲一方,大兴土木,而其建筑风格不是仿效中原,而是依据岭南自然条件,在华丽中发扬了玲珑剔透的特色,构造也异常巧妙。建筑材料及装饰因地制宜,大量使用南海特产,开创了岭南园林建筑艺术之先河。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早已享誉世界,岭南园林建筑艺术乃瑰宝之一。
  南汉典籍全部被焚,我们只能从北宋王朝的史籍中窥见其片断史料。但从这些零篇断简中探讨,也可知南汉王朝除了与大多数封建帝王的残酷淫奢相似之外,对于中国尤其是岭南地区的发展是有其积极一面的,对于现代也有可供启发和借鉴的意义。比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环境与旅游方面,外贸经济发展方面,岭南文化特色方面,等等,这对今天的广州,其意义和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摘自刘成基《南汉时期广州的发展》
  海幢寺,相传南汉时代是“千秋寺”。
  资料图片
  
  旧迹仍存
  往事却已化烟尘
  南汉虽然只存在短短的五十多年,却让广州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它在广州留下的古迹,历历可数、斑斑可考。据史书记载,南汉皇帝在广州修筑的宫殿,“凡数百,不可悉数”;而《南汉书》的记载更夸张,光离宫就有千余间了;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甚至说,“三城之地半为离宫范围”。
  现今广州大学城的二陵(康陵、德陵)、光孝寺内的千佛铁塔、教育路的仙湖和药洲遗址、小谷围岛的昌华苑和昌华宫(北亭村如今犹称昌华市)、儿童公园一组南汉大型磉墩、靠近中山四路人行道有一个雕刻16只狮子的大型石础和与之相连成片的殿堂铺石地板等等,全是南汉国留下来的纪念,反映了南汉皇帝信崇佛道及其离宫苑囿之盛。
  其中有不少已经改成街道、民居等,比如说当时的皇家花园和陵区昌华苑,有的还在不断地整修中,比如中山四路、儿童公园的遗址,有的大门紧锁,比如广州大学城的德陵,好在我们的摄影记者不畏辛苦,偷偷地在门缝里拍,才拍到一些关于这些遗址的痕迹,还有的很大方地接待了我们,那是康陵。所以真正来说,我们亲眼所见的南汉遗址只有大学城的二陵。
  康陵位于小谷围北亭村大香山南坡,依山坡地势南北向营建。因墓中出土一通完整的哀册文石碑,墓主的身份和墓葬年代记载明确,这是五代十国南汉国高祖刘陟的陵墓,葬于公元942年。德陵位于小谷围岛北亭村,所在的山冈土名青岗,是一座略呈圆形状的土岗,海拔30米。墓葬坐落在青岗北坡,当地人称为“刘王冢”,调查时当做南汉康陵。墓室内的陪葬器物无存,后壁及两侧壁龛均遭破坏,铺底砖全被撬起。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方蓓蓓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杨长虹
  (除署名外)
  广州史记专题由南方都市报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联合编写
  下期预告
  荔枝湾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五代十国时,统治南粤的南汉在荔枝湾处建“昌华苑”,明代以“荔湾渔唱”列入羊城八景之一,清代以“海山仙馆”而扬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