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和立杆多钱一公里:开展校本教研 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 ⊙谌业锋主页·四川·凉山·教育·心理·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7:03:43
开展校本教研 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开展校本教研 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讲座幻灯下载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的通知》(川教[2004]245号)要求: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努力把学校创建成学习型组织。
  建立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共同探索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达到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利于创设教师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就是要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强调教学研究的主战场在学校,要求把教学研究活动渗入到学校教学活动中;强调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要求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及教师集体的作用,形成人人参与教研的良好局面;强调教研内容以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特殊问题主,通过研究来改善教学,形成教师、学校的教学特色;强调日常教研活动是基本的教研活动类型,课题化的研究活动都应与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日常教研活动和跨校联合教研活动统筹安排。
  2、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是当代教师的新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所置身的实际教学环境和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开展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教研活动;要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强调教师间有效的专业切磋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形成学习型教师团队。
  3、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要组织力量制定有关校本教研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方案,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需的经费投入;要重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作用,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要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表彰校本教研先进集体和个人,完善校本教研激励机制;要建立开放、有效的教研网络,有机整合学校内部教研力量,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主动与教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
  4、教研机构中的教研人员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要努力发掘学校教学改革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共通性问题,会同学科教师以专项研究等方式深化校本教研;要注意向学校教师介绍先进的、适合于教改需要的教育理论,为其提供必要的教研方法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研活动的科学水平;要尊重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善于发现教师教学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向教师学习,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作为督导、评估学校的重要内容。各级教研部门要认真做好本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指导、督促和参与学校的校本教学研究,重点建设好一批能为运行新型教研机制起引导、示范作用的校本教研基地县(区、市)及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研究方法和实践活动,更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和“对话文化”。
  1、“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在学校中:校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课堂实践不断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学校:校本教研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
  2、“校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
  “校本教研”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研究方式,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它区别于一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
  行动研究更强调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相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具有情境性、非线性、多元生存性,是在行动中不断改善行为的过程。
  它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行为的改善。
  3、“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教师从事的实践——教学就是研究。
  因为一方面教师面对着复杂的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不同个体 ——学生,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学必须是研究;
  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而这些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
  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
  而在实践中展开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改善自身的行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的技艺。
  4、“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一个教育理想的实现者。
  “校本教研”给了教师这种机会,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中,不断克服工作带来的生命倦怠,体会出“此在”的乐趣和“当下” 的价值。
  (1)“校本教研”是一种“唤醒”
  “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给教师一些现成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
  教学研究决非仅仅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事情,它的主体应是教师自身,教师是教学原理的创造者。
  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的,“唤醒”这一概念是作为人的本体结构的全面“震颤”。
  教育过程不仅需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是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
  又如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认为,“唤醒” 可以使主体的人在灵魂震颤的瞬间感受到从未体味过的内在敞亮,他因主体性空前张扬而获得一次心灵的解放。
  通过“唤醒”,可以使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认识自己存在的处境、生命的历史和未来的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和充满生命希望的人。
  因此,“校本教研”就是要“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增强其自我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
  (2)“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
  “校本教研”从根本上讲,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投入,是教师生命的展开过程。
  教师不是站在对象(学生、教材、课程、环境等)的旁边,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作外部的观察和描述,而是进入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在互动中,在不断地反馈、调节、体验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领悟到教学的技艺,体味到教学的乐趣和自己生命的意义。
  它是一种非线性的研究,是对自己教学和生命全过程的体验是对自己工作和生命价值的批判性反思。
  (3)“校本教研”是一种“视界融合”
  学校的教学活动,总是受到两个视界的限制:
  一是“文本”的视界,如课程、教材:
  一是学生的视界,学生的现实经验。
  “文本”视界是我们教育的理想视界,它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
  学生的“现实视界”是社会文化、历史和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学生的“现实视界”也各不相同。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现实视界”为出发点,是一种不断以新的视界取代学生原初视界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从自己的经验视界出发,来理解“文本”,实现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
  但对工匠型的教师来说,很难帮助学生实现这两种视界的真正的融合,学生常常被动地去发现“文本”中的原意,消极地接受,而生成不了一个新的意义视界。
  “校本教研”强调的是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的“经验视界”和“文本”的视界,在教师的研究状态下不断相互交融,实现视界的真正融合,促使学生形成一种新的“视界”,即学生的智慧增长和个性充分发展。
  (4)“校本教研”是一种“对话文化”
  阐释学的逻辑是一种“对话式”的逻辑,从这一点上来说,“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一种“对话文化”。
  在这种“对话文化”里,对话双方不是传统教育中的那种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关系,一种意义关系,是一种“我”与“你”(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问答关系。
  对话双方不只是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且需要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实现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这种“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共事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
  通过合作性的共同反思来探索真理和改善行为,使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视界”不断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视界。
  由此可见,“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合作和精神交流,通过“对话文化”获得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并探索规律。
  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基于学校。
  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行为研究的基地,其含义为:
  ①校长是校本研究的第一责任人,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
  ②学校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参与教学研究是所有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员。
  2、在学校中。
  学校发展只能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它不能靠简单移植,靠“取经”,而是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
  所以,校本教研植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为所有的教师所体验、所认同,其研究的成果将逐步沉淀为学校的传统和文化。
  3、为了学校。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无论作为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真实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
  三、开展校本教研的价值
  1. 校本教研有利于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的落实。
  校外教研很难顾及各个学校不同的发展状况。这就使一些学校的教师参加以教研室为主体的教研活动,与学校本身发展的问题以及自己学校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有所联系。
  只有学校组织校本化的研究活动,才会有意识地围绕以学校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和落实办学理念的具体问题为中心来进行。
  2. 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它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校本研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只有在问题的解决中才能求得学习的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
  3. 校本教研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校本教研的产生,本意就在于解决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脱节。我们所主张的研究也好、问题中心也好、教师的经验也好,就是为了搭设教育理论通向教学实践的桥梁。
  4. 校本教研有利于校内教师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的发展。
  校内的教师教育资源在过去的教师培训中往往被忽视,觉得教师教育的资源在外部。校外的教师教育资源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师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教师发展的主战场是校内。
  5. 校本教研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把学校构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为方式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1〉反思的进程和阶段。
  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
  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
  〈2〉自我反思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
  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发展专业的过程:
  (1)分析教学现状,发现问题
  教师要自觉地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如通过写反思日记、自传等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等做出评价,界定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了解问题为何事(what)、为何(why)以及如何(how)。并通过集体的讨论,明确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帮助教师善于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
  (2)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
  问题明确后,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根据美国学者布鲁克菲乐德的观点,教师可以从四个视角去透视这些问题:(1)自传反思所提供的视角。包括回忆教师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教学的体会以及当教师后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2)自己学生所提供的视角。请学生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3)同事所提供的视角。请同事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发表一些中肯的意见;(4)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视角。阅读一些教育文献,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此外,教师还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总体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这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分析和把握问题,向问题的本质靠拢。
  (3)进行目的——手段分析
  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明确通过问题的解决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从已有的知识、其他教师、各种文献中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找出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手段,然后对各种能实现目的的手段进行评估,从中择优选取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行动
  选取行动方案后,反思性教学进入实施阶段。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实施的时候还要不断观察和反思实施效果,并随时对行动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5)总结评估
  反思性教学计划实施一个周期或阶段之后,教师要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一个专业判断并得出一个暂时性的结论。其中着重要对反思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并做出相应的评估。这次的总结和评估,是前一段行动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前奏。
  以上五个步骤的划分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
  2、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
  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1〉同伴互助的类型。
  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
  组织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
  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
  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2〉同伴互助的主要方法。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方法、形式有:
  对话、协作、帮助
  (1)对话
  对话的类型又可分为:
  ①信息交换。
  比如:信息发布会——大家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读书汇报会——彼此交流看到过的书、观点以及心得体会。
  ②经验共享。
  举行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
  ③深度会谈(课改沙龙)。
  深度会谈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它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发散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④专题讨论(辩论、质疑、答疑)。
  专题讨论是大家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2)协作
  协作指教师寻找伙伴共同承担责任完成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任务,既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责任。
  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在合作中,教师思想交流是自由的,许多实用和创新的想法正是在合作中生成的,他们在合作中不断受到一些启发。
  教研组活动是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反思最主要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促进教学的有效内部组织形式;也是建立统一的教学研究管理系统的重要措施。
  同时,跨学科教师之间的团队工作在校本研究中,将备受关注。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是其活动的表现方式之一。
  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
  (3)帮助
  帮助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
  学校各类骨干教师要在同伴互助中通过 “老带青”、“结对子”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形式发挥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成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公开课展示,也是学校内部或学校之间教师同伴互助的常见形式,是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听课和交流。
  它使教师有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和指导,应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理念要更新,行为要落实,要有教学评价活动,重视教学反思过程。
  3、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介入。
  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是在"本校"展开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因为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
  〈1〉专业引领的主要方式。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引领的主要方式,一是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
  这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师一定要养成学习理论的习惯,教师自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二是靠专家、学者的指导,包括学校与大学建立伙伴关系,通过建立研究或实验基地,指导学校的教改实验和推行研究者的实验成果。
  校本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除了大学与学校的平等合作以外,还要注意校际间的交流。
  〈2〉专业引领的主要形式。
  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用,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但就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而言,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
  实践证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最大。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
  五、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及操作
  校本教研分常规活动和校本研究两类。校本教研既然是一种研究,就得遵循或体现研究的基本规范或基本程序,从而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一般地说,校本教研要建立在教学具体问题基础上,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走“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之路,也就是说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一)问题
  校本教研研究的“问题”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教学问题、真实问题、自己的问题。教学问题可分为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两类,理论问题是针对“是什么”提出事实问题和针对“应该是什么”而提出的价值问题;实践问题则是基于事实问题与判断、价值问题与判断,针对“怎么做”而提出的问题。比如,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实践层面上教师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这便是指向实际的教学问题。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都能提出来作为可研究的问题,能否成为研究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能否根据行为现象,发现并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安于现状,把一切现存的都看成是合理的人(唯条件论,落后有理),脑子里决不能产生真正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同样,缺乏探索热情和教育责任感,即使面对问题,也决不会有改革的意向和追求。
  当前,校本教研的首要策略是“改变教师的提问方式”,即不能把现象问题当作研究性的问题。要善于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中的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进而聚焦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升华为有价值的问题。
  对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者要进一步把其概括、提炼、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唯其如此,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要把自下而上形成的问题和自上而下形成的问题,有机的整合起来,形成校本教研的主要研究课题。一般讲个性问题,可先解决问题,后形成课题;共性问题,可先确定课题,再解决问题。
  (二)设计
  这里讲的主要是教学设计,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而是指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设想、策划及行动方案。
  1、假想与策划。所谓假想是要凭借一定理念的引导,借鉴他人的经验,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作出推测的判断。假想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它是行动前的思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能使研究活动更富有预见性和目的性。一个好的假设,是解决教学问题、发现教学规律、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
  所谓策划,是根据假想,设计出教学行为变革的具体策略及步骤。这里讲的策划就是一种“改变”,即以教学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这种策划虽然是主观性的,但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必须服从于“问题的解决”,最终服从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根据假想,策划解决教学问题的举措,并形成行动方案,这便是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在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必须认认真真的落实。教师要把日常的备课活动提升到教学设计的高度来认识,使备课与研究成为一件事而非两件事,这正是"教学即研究"口号的本意。当前要坚决纠正教师备课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二是过分依赖已有的教学经验,凭原来的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备课笔记。这种行为不但谈不上研究,还将直接导致教学的形式化、低效化。
  (三)行动
  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于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这种行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所有的设计在行动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作为研究者的教师要尽量按原计划行动,在行动中验证,在验证中研究,在研究中去改进。
  2、要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要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这意味着教师在行动时,不能拘泥于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根据的调整、变更。反映在课堂上,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对教的配合,而是把学生看作学习的真正主体和教学过程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任何教育活动变革的价值取向都必须无条件地适应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是行动的最高原则。验证和探索只有在完整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实效性。
  (四)总结(反思)
  某一教学问题研究基本结束,必须进行总结,这一总结既是这一问题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研究的中介。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
  1、整理和描述问题研究的概况。教师要对研究过程中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问题、设计和行动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情节”和教学片段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典型教学案例。
  2、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问题、设计与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3、反思和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予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校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改正,它不可能停滞在一个凝固的“成果”上,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自我修订、自我完善的“过程”。
  上述四个环节构成了校本研究的相对完整的一个螺旋圈,这个螺旋圈可以以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一节课为单位。校本研究过程就是问题—设计—行动—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以校为本和实践第一是校本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统帅和灵魂;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是力量和凭借;问题、设计、行动和总结是校本研究的基本环节,是过程和阶段。它们是我们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首先必须探讨的基本问题。
  六、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它是校本教研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
  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
  访谈。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教学反思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
  数码照片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二)尝试校本教研的“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
  对于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华良博士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一种操作模式:“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
  第一、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校本教研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日常教学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活动,算不上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能使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校本教研中的课题意识区分开来。不过,这不是说问题意识就不重要。在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障碍既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弱,也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强。课题意识太弱的教师容易满足于以日常经验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自下而不上,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设计、追究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与设计,那些日常的教学问题虽然不断被解决,但教师却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此相反,课题意识太强的教师容易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自上而不下,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后果是忽视、轻视了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和产生的真困惑。
  第二、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
  在确认了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需要澄清的是设计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即备课)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师的教案。校本教研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中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在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不过,设计与其说是个体化的备课、写教案,毋宁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不是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和说课。集体备课和说课实际上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当教师在集体备课、说课中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种备课活动或教学设计活动就具有校本教研的意味。
  就此而言,校本教研就是以研究的意识来强化教学设计活动。但校本教研中的设计又不只限于备课或集体备课。或者说,当教师期望借鉴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解决某个教学难题时,教师还可以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比如与专家对话,以及阅读相关的教学论著。也就是说,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教学,而想方设法又意味着教师既反思自己的经验,又琢磨他人的经验。当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时,自己想方设法的教学便有了着落、有了灵感。
  第三、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如果校本教研所设计的方案是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的合作者的听课(即一般所谓的集体听课,此时教师的上课被转化为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
  就教师的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在教学对话中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教师就不得不保持某种教学对话的情境,在教学对话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去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
  第四、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设计之所以可能,行动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执行方案的过程,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也有人因此将设计的过程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行动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称为行动后的反思。不过,所谓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它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被解决,就需要进一步搞清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如此等等。
  由于校本教研常常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因此这种反思也可以称之为集体讨论,它与此前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相呼应。事实上,校本教研需要经常性地与中小学已经存在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教学研究制度相结合。这样看时,校本教研与其说是对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的改变,不如说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方式的一种落实和恢复。在课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能够提出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却往往感到无计可施。教师们的困惑是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或者不知道他人的经验是什么。
  由此看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其关键都在于开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行动。其实,由于对别人的经验缺乏了解,教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无法提出问题,导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因为习以为常反而视而不见。只有反思自己的经验并使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关照,教师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校本教研的“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模式
  上海教科院周卫先生根据美国圣路易部新城小学“推动多元智能行动研究”提炼出来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应当是“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五个阶段。他还以台湾台北县一所小学的案例对这一模式作了说明:
  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课、观课和研讨交流,参加者要发现学校原有教育现场中的问题;而后是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接着要确定研究的方向,并且拟订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是组织团队。大学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教师自愿组织成专业发展团队,努力寻求校方关于课表的安排、人员、经费、时间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向实验学生说明开展这次研究项目的意图,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学术道德,即开展一项研究的时候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学生的愿意,而不是随便把学生当作一种实验品)。
  第三阶段是学习的准备。第一,要研读、研讨多元智能的理论,构建团队的共同愿景。第二,让每个儿童都亲历各种智能的教学。第三,团队成员要填写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核对表,教师通过其在实践中的表现,来诊断和发现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第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专家和教师平等对话,分享经验。
  第四阶段是设计和实施。这个阶段主要摘了两个单元教学活动,第一个单元叫“欢乐中国年”,就是围绕过春节的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先是讨论教学方案: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而后把教学目标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要和家长座谈,让所有学生、家长理解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和实施计划,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和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者给予指导。随后,学生要完成“欢乐中国年”寒假作业,整个活动持续几个月。春季开学后,他们又开展了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围绕“亲情”这一主题的相关报告,并组织全班交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他们各自能力提升的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第五阶段是总结和反思。即对两个单元数学活动的所有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完成论文撰写,然后进行经验的分享。最后要反思最初提出的两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并思考后续研究。
  整个研究过程,要非常注意资料的收集。第一,要把所有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二,在每次活动中,对研究者要进行现场的观察和记录(这叫做“第三只眼睛”):研究人员和教师是如何互动的?最初的观点是如何发生碰撞的?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改变?通过研究如何提炼出一个主题?等等。第三,是教师和家长的反思札记。第四,是多元智能的分布表和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检核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从最初的表现到完成一段学习任务后的情况,前后可以作对比)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个别深度访谈记录。
  另外,每次活动后都要进行初步的资料分析,就好像我们上完课以后,都要有一个简单的评课活动:这节课上完以后的感受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遇到了哪些困惑或者突发事件?这里面有哪些有价值的事件或故事,把它们整理出来,从中可以提炼哪些观点?等等。还要注意对原始材料进行编码分类,然后理出一个研究的线索,或者逐步概括出一个主题来。此后,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形成一个描述性的研究报告框架。最后,要对所有资料进行检核和加工,完成研究报告。
  (四)教育叙事研究——表达校本教研的成果的一种方法
  所谓“教育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已经在思考或反思,这也就使“我”的经验性教学转化为某种反思性教学。
  更重要的是,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我”已经在收集研究资料和解释研究资料。叙述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我”的可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这种研究报告使以往的“议论文”、“说明文”式的研究报告转换为某种“记叙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它显得更亲近读者或听众,更容易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这样一来,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就转换为由中小学教师讲述自己(“我”)的教育故事:
  第一,是我讲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行动研究的报告都可以视为一种教师的“自传”。
  第二,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应该”的教育规则或“或然”的教育想象。
  第三,所报告的内容往往是我参与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
  第四,所叙述的教育事件具有某种“情节性”。“情节性”显示为某种偶然性节外生枝,使人感觉既突然波折,又真实可靠。
  第五,采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这种归纳的研究方式使校本教研在提升相关的教育理论时显示出某种“扎根理论”的道路。
  教师在叙述自己的个人教育生活史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教育事件。这种叙述使教师开始进入“研究性教学”的境界。
  当教师讲述自己教学研究的过程及其发生的教学事件时,教师可以不必盲目依赖于传统的概念体系和逻辑技术。教师讲述的教学事件与教师写的教育论文相比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将变得有“情趣”、“活泼”、“生机盎然”;变得“日常”、“亲切”、“生活化”;变得更“动听”、“可读”、“可爱”、“令人感动”、“使人受启发”、“俏皮”、“欢快”、“美妙”、“音乐性的”、“有韵味的”、“有灵性的”、“让人心领神会的”、“引起共鸣的”。
  如有的实验区就抓住共性问题,针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主题,开展群众性的说课、评课、议课,通过“我讲我的故事”,教师们把自己在变革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以讲故事的形式现身说法,并将这些故事作为“叙事研究”的成果加以推广,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七、构建校本教研的制度体系
  (一)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原则要求。
  校本教研要长期健康的开展下去,既要依靠思想认识的发动,也要靠必要的制度规范和保障。
  1、校本教研制度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以“教师为本”,要从行动要求、保障措施等方面着手,努力为教师的行动研究指明方向,创设空间,搭建平台。
  2、校本教研制度体系的构建,不在于“卡教师”,而在于指导、服务与保障。制度要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和保障性,凡出台的制度,一定要经过教师讨论通过。重建也好、改造也罢,都必须从学校教研发展的实际出发;可以先从构建某一方面的具体制度入手,逐步健全、逐步完善,最后形成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3、校本教研制度体系的构建,将是一种新的教学研究秩序的确立,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它创造的是一种崇尚研究、共同探讨、平等合作、共享经验的氛围,创设的是一种有利于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如果学校还是以前“那所学校”,管理还是以前那一套,那么,教育发展和改革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建立新制度,要避免以往制度管理中的缺陷,从过于量化、细化和注重数据的(如规定教案的格式、字数及听课的节数等)管理中解脱,走出“制度化”的沼泽,抛弃以追求时效和声誉为主的急功近利式的研究。
  (二)校本教研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搞好搞不好,关键看领导”。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能否规范实施的首要保证。要建立这几方面的制度:
  〈1〉建立学校领导领导教研制度。要明确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校长及领导成员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要分包学科或课题、听课评课、参加活动、指导教研,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要整合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是主要责任人。学校要制订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有教导处和教科室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3〉建立教研组管理制度。要科学设置教研组、建立校际间教研协作组、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建立一种促进学校、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加强集体研究,促进学校、教师之间及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使学校、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目前,重要的是要改革教研组设置办法,既按学科设置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又交叉设置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等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教研组,以及跨校教研协作组,以加强学校、教师、学科之间的沟通或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校、学科本位的倾向。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同时也使广大教师进行的教学研究具有合法性,从而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主要应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
  〈1〉理论学习制度。研究认为,教师对学习的态度及效果有四个层次:(1)迫于任务(完成学校规定的读书或其它学习任务);(2)为了生存(各类学历进修、考核);(3)一种生活(读书、思索、探究成为一种习惯);(4)视为享受(我学习因为我快乐)第(3)、(4)种状态下的研究就可成为教师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研究也进入一种自觉状态。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目的就是要构建一种机制营造一种氛围,使教师能从第(1)、(2)种状态中走出,尽快步入第(3)、(4)种状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的保证,理论学习要有计划、有形式、有时间保证、有检查落实和效果,要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
  〈2〉教学反思制度。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所以,我们要建立反思制度,促使教师反思制度化。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要写考后记反思成功与不足等等,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反思的记录就是很好的科研札记)这样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要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教师理性认识又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比如课例研究、叙写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做教学情况调查等,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同时也为下一步确立校本课题做准备。
  如何使教师的反思日常化,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福建省南安市通过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 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对本教学班每位学生通 过本学科教学及教师本人的培养,取得的发展进行记录),每周提供一个问题(每周向同年 级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实验初期,由于教师过去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不能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但是为了完成记教后记、写个案分析、提问题,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研究进 行深入地思考、反省、探索,是被动地反思。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推进,教师通过反思、研究,观念不断地被更新,教学行为不断地在改善,教学水平不断地在提升,教师体会到了反思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于是很多教师成了自觉反思者,有的养成了每天记教后记的习惯 。
  〈3〉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即研究”,我们必须同步建立一种与之相配套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促使教师把日常教学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其研究能力。这些制度学校大多都有,关键是修改完善,否则,就会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建立的教学管理新机制,要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要赋予教师自主权。因为,新课程的开放度很大,只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性,才会不模仿、服从他人,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见,作出自己的决定,引导学生自主、充分发展,实现课程实施的目标。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的修订,要降低管理的刚性,增强管理的弹性和开放性,取消一切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条文,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
  3、课题规划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是解决实施新课程中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教学研究,其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定要产生什么新理论;是为了改善师生行为而不在于渴望新观点的产生。但要深入的研究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立课题进行研究。要制订包括课题规划、立项、开题、研究、过程管理、结题、验收、档案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关注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课题,改变过去只关注教师科研论文和科研课题的现象,而应关注教师教研活动是否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4、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要应有集体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示范课、公开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等。
  〈1〉集体教研制度。修订完善教研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作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同伴之间在教学上的互相支持是发展优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集体备课制度。修订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反对各自为战,有效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同校内跨学科备课、同学科跨学校备课;同课头教师分别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交流;备课组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设计课堂教学,再由实验教师自主上课,形成学习共同体。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
  〈3〉教师帮带制度。学校要倡导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指导,开展“老带青”、“结对子”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要求名教师、骨干教师帮带一般教师;同时青年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待提高教师要积极拜师为徒。要完善制度,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
  〈4〉听课评课制度。听课、评课是领导实施有效教学指导的重要措施,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各学校要按新课程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听、评课制度,明确听课的节数、记录的要求、评课的要求等,充分地发挥其管理、研究、诊断及评估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5〉公开课展示制度。举行各类示范课、教改课等公开课展示,是学校内部或学校之间教师同伴互助的常见形式。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开课展示制度,明确展示的内容、对象、时间、要求等,促使活动的经常性开展,为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提供机会,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活动的宗旨应该把这种方式作为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途径,避免成为变相的评价手段或者作为背离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活动,真正对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6〉教学经验交流制度。学校要通过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经验观摩研讨会”、“教学经验报告会”,印发校内外教学经验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要定时间和活动要求,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促进共同提高和进步。
  案例:福建省南安市为了使教师的互助合作得到落实,制定了“研讨日”制度,为互助合作提供平台。他们规定每周周六为“新课程研讨日”,上午小学以学区、中学以教研片为单位,下午以校为单位,立足于教学实践进行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 ,研讨下周教学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研讨。同时各校每周至少要有相当于0.5个工作日的 时间作为学校教研时间,并做到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并要求定时教研的内容要 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参加的教师要做到带着问题与反思而来,带着感悟与启发而归。“研讨日活动”,为教师创设了一个群体交流合作的平台,教师们通过这一平台研教材、说设计、议教学、谈反思、解困惑,尝到了集中研讨的“甜头”,感受到了同伴互助的作用,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有一位教师写下这样一段话:“在集体教研中,有时因为一道习题设计,有时因为理解教材 有争议,……也会争个面红耳赤。慢慢地,我喜欢上了由单枪匹马的作战转变成这种互助合作的工作方式,有时心中的一个困惑,因为同事的一句良言而茅塞顿开,真有“听君一 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周六的听课教研,虽也累得够呛,但,累得不亦乐乎!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将课改想得 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之所以困惑,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素养还不够成熟。……”
  5、学校内部教研的服务制度。要建好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包括专业支持、校本培训、经费、信息、物资等多方面的服务保障,就目前来讲,最主要的是:
  〈1〉建立教师教研专业支持制度。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针对现行教研工作效率低、效果不佳而提出来的,不是要替代教学专业研究部门的作用,相反新课程实施中的学校教研工作更需要教研及专业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引导,研究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学校要创造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支持环境,和专业研究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教研和专业研究人员做学校的教研指导,并通过开展专题研讨、教师与专家对话、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和学校教研的层次;要积极主动争取教研及专业研究人员以听课调研、亲身示范、现场研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发挥其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2〉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学校要培养自己的“培训者”,聘请专业研究部门的“培训者”,把教师培训班办到学校,办到教师中;培训内容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可操作性强;培训的具体方式上,要积极探索“参与—分享”式等双方积极互动的培训方式,比如 “参与式”培训,即培训者创造一种适合互动、合作的场境,引导教师 在活动中交流、反思,使培训教师将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困惑拿出来,在相互讨论、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实现自我提高。“实战式”培训,即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或教师先讲,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等等。使培训者与受训教师成为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在做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讨论。讲座报告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通过校本培训,构建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们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3〉建立民主教学和教研制度。要结合学校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民主教学制度,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广开建议渠道,对教师在教学,尤其在教学研究方面的意见,要认真分析,并积极采纳和重奖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优秀建议,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重视教师的研究,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参与的,带着疑问和困惑进行理性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不应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要给教师提供表现和创新的机会,允许教师标新立异,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袁振国先生说得好,“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没有不同的思想,一个人说了大家都认为好,这不是学校的幸运,而是一种灾难。”
  6、学校内部教科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理想的解释应是能促进学校及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制度。那么,能否促进新课程的发展,能否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就成为评价这套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富有生命力的唯一标准。实施校本教研,要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比如教师校本教研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等。
  〈1〉教师校本教研评价制度。要确立以校为本的教研观念,对教师理论学习、教学反思、参与活动、合作交流、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适时总结反馈,规范教师校本教研行为,正确指导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评价制度。修改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实施教师教学评价,淡化结果,强化过程,把校本教研纳入重要的评价内容,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调整,应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教师实施新课程,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建立促进教师教研活动的评价制度。
  〈3〉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要建立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评课制度,评价要注重考查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原则上作到六看:一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合理,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以实现。二看学习环境创设和教学内容处理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重点突出,容量适当,观点结论正确,注意能力、方法、情感的培养;是否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三看组织教学,是否能恰当引导及时调控,形成互动;是否重视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教学效果如何。四看学生活动是否能够做到参与广泛、深入,是否课堂气氛和谐、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有效,学生是否能够主动质疑。五看教师素质,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学态度是否真诚热情、自然,教学语言质朴风趣。六看教学创新,教学观念是否更新,教学活动是否具有特色。
  〈4〉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制定制度,确立以崇尚研究,鼓励冒尖为目的的激励机制,肯定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在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比如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研究顺利结题、研究成果获奖,有著作、课件、教具等。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诚然当前开展校本教学行为研究还存在着时间、经费、技术、评价、资料等诸方面的困难,但是,只要学校校长及其管理者们,把抓校本教研,作为抓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群策群力,一定能扫除障碍,走出误区,让学校教师们在改革教研的行动之中茁壮成长。
  7.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和校本教研活动的记载
  教师专业成长史、反思札记、课例研究、教研活动记录、发表论著、进修证书等;
  校本教研活动的记载。
  八、实施校本教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教研与科研的关系
  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包括常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两大部份。二者即紧密联系又有实质性的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教育教学领域里的“研究”活动。许多科研问题是教研的问题,同样很多教研的问题也是科研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转变学习困难学生,如何因材施教等。教研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研的发展,两者均包含着创新。
  2、区别。主要表现在:
  〈1〉对象不同。教研主要是对已知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的一种实践应用,是教师本人与自身教学行为的“对话”,是应用研究、行动研究;教科研主要是对未知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的一种探索验证,是基础研究、专业研究。
  〈2〉内容不同。教研研究的是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体问题,主要包括课程教材研究、教法学法研究、教学常规研究、考试与评价研究等;教科研研究的是教育各个领域和方面的规律性、发展性问题,主要包括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观察研究、教育经验总结研究和教育课题实验研究等。
  〈3〉目的不同。教研主要目的在于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的任务,并且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是对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新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使问题获得解决,从而推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向前发展。
  〈4〉功能不同。教研是学校发展的自我开发、自我提升,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教科研是解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保证教学工作的发展性、开放性和理念的重大突破。
  〈5〉组织系统不同。作为一所学校,常规教学研究的基点在各学科教研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点在课题组。教研组是长设研究组织;课题组随课题的立项、结题而成立、解散。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开展的研究应主要是教学研究,即使搞科研也必须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搞,把教研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科研的课题,并把科研的成果又用来指导教研。总之,要把它们当成一件事来做,而不要当成“两张皮”,否则你会很累。实际上,在教研时只要深入进去,搞清细节,给其以系统的回答,说明影响某事物的有关因素有那些,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其程度如何等,教研也就有了科研的特征。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关系
  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教研,而是要改革和完善传统教研,使学校教研工作更好的服务教学、服务课改。为此,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传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关系。
  从联系角度讲,一方面传统教研是校本教研的基础,传统教研工作中的许多教研内容、方式包含着校本教研的因素。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公开课展示、业务学习、教改课题研究等;另一方面校本教研是传统教研的继承与创新,补充与完善,二者相辅相成。比如集体备课,过去不讲跨学科、跨学校备课,备课结果各自使用,而校本教研背景下,提倡跨校、科备课,备课结果有参与人员共享。另外在教案评价方面,要改过去统一形式、内容,强调节数、页数,为个性教案、活页教案等,给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
  从区别的角度讲,主要有方面:一是教研方式,传统教研是自上而下,上级教研部门组织活动,学校和教师服从、服务于上级安排,被动参与;校本教研是自下而上,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即“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专业发展。二是教研内容,传统教研强调统一教研的内容,围绕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及教案设计等。校本教研的内容是开放的,它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 是学校里、教室里发生的真实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教学研究活动而非一般的随意性问题解决。三是教师的角色,传统教研中教师是研究或实验的辅助者、配合者、执行者;而校本教研中教师是真正的研究主体,是专业工作者,研究员。四是研究过程,传统教研往往脱离教学实际被动研究,解决日常问题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等不足,而校本教研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 一体,凸显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延续性。
  因此,对于传统的教研方式,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味否定。如我们申请并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开展一些常规性的教学教研活动,都是与校本研究同生共长的教学研究形式,我们不仅要继承,要做好,而且要有提高,有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也不能为了“赶时髦”,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不管是不是“校本问题”,也不管是不是“研究”,都冠名为“校本教研”,如有的老师开一节课,请几位同事来听听课或几位老师讨论解决了某道难题,就自以为是在开展“校本教研”了,这其实是对“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曲解。我们不能把学校里日常的普通的教研活动都贴上“校本”二字,否则就是对“校本教研”的泛化理 解,这不利于“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另外,我们提倡教师间互助协作的校本教学研究,是要让教师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发挥团队合作的互补共生、群策群力、互动成长的巨大优势,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同伴互助就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进度、 统一行动的“大一统”的思想,即使统一备课,集体备课,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思考,要结合校情、师情、生情再进行整合,进行教学二度设计,不要同一课题要求统一的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实现教学的“个性化”。
  总之,学校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起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通过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出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三)校本教研的误区
  1、“校本”就是“在学校中”
  有一句很简捷的表述校本行动的话:“以校为本,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因此,有人便认为“校本教研必须在学校中”。这种认识的误差就在于对校本教研的内涵缺乏本质的理解。
  校本教研的真正内涵是行动研究。科学研究一般分为两种形式: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理论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现象或事实的收集整理,寻找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所说的理论。行动研究则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智慧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智慧,理性智慧可以用语言表达,可以通过媒体传输,因此可以授受,我们通常说的知识就是理性智慧;另一种是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有知识的支持,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主要是实践智慧。教师的实践智慧要靠实践,要靠实践经验的积累,要靠“自悟”,即对自己行动的研究和反思。这也是为什么学历相同的同龄教师,过一些年之后教学表现迥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学教授成不了合格的小学教师的主要原因。校本教研就是要解决教师的实践智慧问题的行动研究。
  校本教研是行动研究,它就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在研究中已不再是被培训者和被研究者。教师通过研究和行动,反思行动经验,丰富教师的行动策略,自主经营课堂,改进教学,提高行动效果,进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2)研究的实践性。行动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的,不是单纯地收集整理资料,而是从实践需要出发,在教育现场情境中去发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处于最有利的研究位置,是问题的第一个遇到者和解决者,拥有最多的研究机会。
  (3)研究目的的指向性。行动研究是通过在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中进行研究,提高行动质量,增进行动效果,是为了行动而研究。这意味着教师开始主动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关注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为教育活动创设最佳情境。
  (4)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相关性。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捕捉、筛选、提炼、加工经验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为一笔宝贵的智慧资源,再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整个研究过程紧紧贴近教学过程。
  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活动就可以叫做校本教研。利用假期,把教师集中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边休息,边回顾总结一学期的经验教训,谁能说这不是校本教研?
  因此,校本教研表述为“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教学行动,为改善教学行动而研究”更为确切。
  2、校本教研就是教研组活动
  宁夏灵武市教育局马彦平局长说过这样一个实例:一次,他到一个中学去调研,看到该校“周工作公示板”“校本教研”一栏中赫然写道:“打扫卫生”。把校本教研淡化为学校的日常工作或视为教研组活动,是当前开展校本教研的普遍现象。
  教研组从本质上说是一级行政组织,它的核心职责是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然,教研工作也是教研组的主要工作,但不是全部。教研组布置工作、检查工作,以及以教研组名义组织的例行公事的所谓“学习”,都不能算作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研究问题,而不是完成任务。校本教研必须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出来,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归纳出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的方案,然后用实践去验证。
  当然,校本教研的过程与教学工作过程是并进的,校本教研的结果也主要靠工作成果去体现,但关注问题还是关注任务,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是教研和工作的根本区别。
  3、校本教研就是备课
  一般来讲,学校组织的备课活动具有校本教研的性质。但是,简单的、预设性的教学准备活动不能称其为教研活动。那种为备课而备课,为应付检查而进行的教案抄写活动与校本教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是行动反思,即先有教学行动,然后对其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做出改善后继行动的方案,再投入到新的行动中去。如果不是在反思基础上的备课,就完全丧失了教研的性质。
  为了使反思更有成效,教师与同伴合作、借鉴理论、求教专家、乃至于外出取经学习,都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不是截然区分的,它们是“交集”。关键是:校本教研以问题为中心,校本培训以理论为中心。
  4、校本教研是教师的研究
  认为校本教研就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当前的一个误区。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但没有校长的组织,没有上级教研培训部门的指导,也是不能取得成效的。校本教研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在校长的主持下的全体教师的研修活动。
  开展校本教研在组织方面的关键是校长。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活动中,校长只是培训院校的“代办”,是培训经费的“管家”,校长往往游离于培训活动之外。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中,校长是教研(培训)活动的“主持人”,是教研(培训)效益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教研(培训)活动的成员之一。没有校长的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就是一句空话。校长要首先转变观念,制定规划,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在校本教研中率先垂范。
  大力提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并不是不要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和院校培训。院校培训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上建立过不朽的功勋。它具有数量规模大、信息传输快捷、便于管理等诸多优势。它也是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有效形式。校本教研不可避免地会有眼界狭窄、培训环境资源贫乏等弊病,这些弊病的克服要靠上级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
  5、提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是因为经费短缺
  固然,教师全员像学历培训那样到大学去,到远方去,花很多钱学习,经费是支持不起的。提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主要不是基于经费,而是具有更深刻的社会背景。“校本”的思想源自于国外,它是和世界逐步走入学习型社会的进程而逐步被人们认识和采纳的。“人人在学习之中,人人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显著特点,而要实现这一点只靠学校教育是不成的。因此,要广泛采用“非学校教育”模式。
  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职初教师的专业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他们的实践智慧不断积累,成为有经验教师,他们不但具备案例知识,还具备丰富的策略知识,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于教学的策略。
  九、行动研究法
  (一)行动研究的概念
  1、定义一: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定义二: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概念注释
  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
  行动研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
  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就是活生生的课堂。
  行动研究计划具有发展性,开展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为行动研究增添了新质。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1、研究目的: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研究主体:教师。强调做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3、研究方式:强调教师与专家相结合。开展群体教科研。协同攻关、共同研究。
  4、研究程序:自我反思,螺旋式上升。
  5、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
  6、价值评估:重在应用推广。重在实效。
  7、样本小,个性化研究,重在相互借鉴。
  8、研究性质:属于应用研究。强调自我反思。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集各种研究方法于一体。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典型就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
  9、研究策略:边教学边研究。理论与实践间地有效转换。因枝振叶、沿波溯源、探骊得珠。
  10、研究问题:直接性(师生同步学习);特殊性(冷中求热、热中求冷:记忆、背诵、技能训练);微观性(开口要小、挖掘要深)。
  11、研究环境:课堂。(广义:学校、家庭、社会)但要以学校课堂作为统摄研究全过程的枢纽。
  (四)行动研究的一般操作步骤和程序要点
  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除了公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现在介绍以下两种行动研究的模式:
  1. 四环节(四阶段)模式:
  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循环阶段。
  (1)计划
  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二步行动。
  (2)行动
  即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3)考察
  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4)反思
  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
  2. 六步骤模式
  具体步骤为: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 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