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危险品司机招聘网:思维科学的界定 袁劲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2:18:39

 

思维科学的界定

一、  思维科学的界定

  在探讨思维科学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科学,如果人们连“科学”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么在后面谈及“思维科学”的时候必然会出现离题万里,言不及义的现象,尽管百家齐放,但可能都是一些非科学式的抒情散文,这无助于我们建立真正的思维科学。

  在本文中,对科学的定义以此为准: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说明1:公理化=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为了陈述简约)

说明2:科学——是运用公理化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的知识体系。

  说明3:现实世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思维世界

  说明4:自然世界:独立于人类存在的系统,例如,人类诞生之前的世界,人类灭绝后的世界。

  说明5:社会世界:与人类相关的系统。例如,国家、民族、城市、企业、历史、文化等等。

  说明6:思维世界:能够认知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系统。所有的经验、知识的创立积累都源于该系统的存在。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伴随着经验和知识的逐渐积累,人类文明在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瓶颈,即经验和知识随着数量的增长而变得混乱无序,不同的人、不同的学术团体、不同的民族都各自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歧义纷争,这导致知识体系在达到一定高度后,迫切需要一个大家公认的“语言界面”来实现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发展,否则就知识体系的“通天塔”建设,就会因为人类的“语言不通”而半途而废。

  科学的本质是公理化论证,当一种经验被公理化论证为“真”,它就成为人们公认的真理,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认同,即使以后随着人们认知能力不断增长发现以前的真理是错误的,这也不妨碍当时人们的公认性,因为以人类目前的智力水平再也找不到比这种方法更公正的评判标准了。

  当一门知识被公理化梳理后,它就成为一门可推导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各种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交织的的大杂烩。当然,未被公理化论证的知识体系不一定是错误的,但它一定是混乱的,不成体系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像是中国的古代几何学与欧式几何学之间的区别。前者是大量类似于勾股定律的伟大发现的散乱堆积,后者是从5个基本公理出发,按照公理化方式推导出来的宏伟大厦。

  在现代质量管理学中有一条铁律:假如产品生产流程有缺陷,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有缺陷的。质量管理的重点是生产流程的改造完善,而不是产品的质检。

  公理化论证是目前人类创建的最完美的知识生产流程,它虽然不是零缺陷,但相比其他知识生产流程已经是一种质的飞跃了。经过千百年无数智者的反复修改完善,它现在已经成为科学界公认的一套标准化知识生产流程,如果一门新学科不是按照这一流程“制造”出来的,那它一定称不上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分子。这就像喝茶仅仅是喝茶,只有当它和文化相结合,茶道才能诞生。技术知识也只有和公理化相结合才能叫技术科学。社会知识只有和公理化结合才能叫社会科学。同样思维知识只有和公理化结合才能叫思维科学。

  形而下的器如果不能和形而上的道结合,就只能是一种粗糙的主观体验,不能成为永恒的客观存在。

  至此,我们就可以初步给思维科学下一个定义:

  思维科学:被公理化梳理过的思维知识体系。(简化版界定)

  思维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思维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复杂版界定)

  注释1:公理化是划分一门学科是否属于科学体系的尺度。比如,艺术知识体系在被公理化之前,不能称为艺术科学。

  注释2:公理化不等于数学化。不是所有的科学都能被数学化的,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被数学化的。

  注释3:真科学与伪科学的不在于是否公理化,而在于内容的真假。公理化只管知识生产的流程对错,不管产品原材料的好坏。宗教知识也可以被公理化,但它属于伪科学,因为神在客观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注释4:中医是不是伪科学?中医能治病,但不能包治百病,这是绝对真实的客观存在。当传统的中医知识体系被公理化后,它就可以称为中医科学了。而在中医知识未被公理化之前,它不属于科学知识的范畴,讨论这个问题则是无意义的。

  注释5:非科学的知识体系不等于是错误的知识体系。古代的几何知识、算术知识、物理知识、天文知识、技术知识等在被公理化梳理以前就是正确的,但还不能称之为科学的,因为它们的体系散乱无序,缺乏逻辑严谨性。只有在被公理化后才被称为科学知识。

  注释6:公理化就像是知识的“钢筋框架结构”,有了它人们才能建设超过“100米的知识大厦”,没有它就只能盖不超过“10米的知识小楼”。尽管这是两个层次的知识建筑体系,但我们不能因此说“知识的小楼”是错的、是假的,唯有“知识的大厦”是对的、是真的。

  注释7:公理化论证有三个功能:

  A、只关注形式,不关注内容。(保证了公理化的普遍适用性)

  B、推理论证的流程是大家公认的。(建立了标准化的思维交流和语言交流平台)

  C、结论的推理论证形式如果错误,则结论一定为错。(可以在不论及内容的真实性情况下,探讨结论的对错。这就帮助人们摆脱了对客观事物认知水平地下所造成的局限性,也摆脱了权威权力对正确性的垄断。比如,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他能严谨地论证权威者、权力者的某个观点结论在形式上存在错误,这就等价于证明了权威者、权力者的观点是错的,就无需在内容上再作争辩,这一点为科学界所公认。)

二、思维科学的渊源

  追溯思维科学的渊源,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其他知识体系的科学化进程实际上是起始于思维科学诞生之后的。这一结论,可能要推翻许多人的传统观念——思维科学是近代出现的产物。

  在前面我们已经详细地论证了什么是科学,如果按照科学的标准来筛选,我们会发现第一个被公理化的知识体系就是专门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逻辑学。当逻辑学这一门科学被建立起来后,在它的指导下几何、算术、技术、物理、天文、社会、心理、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知识才一一跨进科学的殿堂,成为其中的顶梁柱。

  今天,引导者的身影已经被后进者的光辉所掩盖,人们几乎忘记了思维科学的存在和伟大功绩,只有当知识的殿堂再一次变得拥挤不堪,需要大突破、大变革时,人们才重新意识到发展思维科学的重要性,开始关注思维科学的建设。

  如果从历史的宏观尺度,对思维科学做一个界定的话,它的源头在古代逻辑学。逻辑学是古代诸多知识中第一个研究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的。当逻辑学结出了成熟的果实——形式逻辑,而后其他各种知识体系才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语言”工具来梳理自己的内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整顿无序,知识构建体系。

  为什么科学首先诞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呢?也许这涉及到诸多因素,但最关键一点是因为在古代,西方的思维科学要比东方的思维科学更成熟造成的。

  在中古时期,逻辑的研究就已经成为东西方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点。据已知的材料记载,公元前有关逻辑学的研究有三大流派,它们分别是:印度的正理学与因明学;中国的墨家与名家;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形式逻辑。遗憾的是,前两大学派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湮没,唯有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形式逻辑被不断发扬光大,流传至今,成为今天逻辑学的基础。形式逻辑学尽管存在着各种不足,但有一点它是伟大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就是它对一维逻辑做出了标准化的规定,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推理逻辑法则体系,该体系使人们在思维交流方面有了公认的标准“语言”,消除了思维交流和语言交流中的歧义误解。另外,它还能把复杂的推理思维活动分解到“原子”层面,实现思维差异性的统一,让人们能够清晰地洞察复杂性是如何通过简单的模块严谨地拼接而成的。有了它即使是愚笨的下智者也能清楚地理解天才的思路是怎么一回事,可以准确地予以复制,学习模仿。

  比较一下东西方教育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缺乏系统的逻辑学作支撑,东方的经验型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去悟玄奥的道理,悟得出来就成龙,悟不出来还是虫。而西方的科学型知识是把道理由低到高的逻辑推理进阶过程写得清清楚楚,学生只要理解了最简单的模块和它们的组合规则,就可以由低级到高级一步步攀登,达到看似遥不可及的巅峰。欧氏几何学就是形式逻辑的典范应用,直到今天教育界还把几何学作为培养逻辑思维的基本教材。

  无可否认,因为没有重视思维科学的研究和建设,中国古代虽然拥有远超过西方的科技发明,但由于缺乏逻辑学提供成熟思维工具的支撑,没有经过公理化的梳理,这些丰富的经验知识只是停留在实践的基础上,始终徘徊在科学殿堂门外,不能成为一种永恒的知识体系。

三、思维科学的体系划分

  21世纪是科学昌盛的世纪,是科学知识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军事科学、心理科学这些巨人面前,思维科学显得格外羸弱瘦矮,几乎泯灭于众。这一点从思维科学在中国的地位就可以看得出来,自1980年钱学森先生提出“思维科学”的概念,倡导思维科学研究已经三十年过去了,可思维科学在科学界仍然处于无人问津的窘境,只成立了一个思维科学研究学会民间组织,默默无闻地惨淡经营。思维科学研究学会于1984年召开了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备组第一次会议,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一直没有获得准生证,至今仍处于筹备阶段。

  思维科学在国外被称之为认知科学,它作为探究人脑或心智工作机制的前沿性尖端学科,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最初散见40年代到50年代中的一些各自分离的特殊学科之中,60年代以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不过,对于什么是认知科学,目前国外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认知科学尚未成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也尚未得到足够的统一和整合。总体来讲,思维科学在国外的情形与中国差不多,都呈现“主弱仆强”的尴尬局面。这些年来,思维科学本体未得到有效的构建,但其从属的学科如人工智能学、脑科学、心理学、信息学等却在突飞猛进发展,如果用一个形象比喻来形容的话,思维科学体系目前就像是头小身体庞大的畸形巨人,思维科学本体的研究越来越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什么是“思维科学”还缺乏一个正确的整体框架规划,结果导致这一领域的研究各自为战,看似相关,但不成体系。

  下面我将用公理化的方式对思维科学体系做一番梳理,欢迎大家就这一体系的建设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公理1:思维(名词):具有自组织处理信息功能的系统。

  公理2:思维(动词):自组织处理信息的活动。

  公理3:智能=思维能力=自组织处理信息以适应环境中各种复杂变化的能力。

  公理4:系统如果具备智能,其内必包含思维子系统。反之亦然。

  公理5:动物、人类、人工智能电脑、网络、企业、国家等母系统中都包含思维子系统,所以它们具有智能,能适应环境的复杂变化。

  公理6:思维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思维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公理7: 创造并使用工具是人类与动物的分水岭,人类的工具发展趋势是:从注重有形工具(石斧、陶器、马车)到注重无形工具(文字、数字、三段论);从制造动能工具(汽车、发电机)到制造智能工具(电脑、网络)。

  公理8:任何人造物如果拥有思维子系统,则该人造物就具有了智能性,就能自组织处理信息来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例如,智能灯管、智能电梯、智能冰箱、智能玩具、智能汽车、智能飞机、智能电脑、智能医院、智能住宅、智能电网、智能公路、智能社区……

  公理9:思维科学的高度决定了人类创造的工具和产品的智能高度,思维科学越发达,人类发明的工具智能性越高,人类生产的商品智能性越高,同时人类自身的头脑智能性越高。

  以上九大公理是思维科学的研究基础,它回答了人们关于思维科学的三个基本元问题:

  1、思维科学是什么?

  2、思维科学从哪里来?

  3、思维科学往哪里去?

  只有在了解了思维科学的本质后,我们才能对思维科学体系的做出准确的划分,为思维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建立宏观框架,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如果宏观框架是错误的,那就像战争中战略规划错了一样,不管战术上取得多么辉煌的胜利,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失败。当然科学研究的失败不会是以生死为代价的,但也是要付出高昂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在思维科学领域,中国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它时至今日仍没有获得正统科学界的认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一点我认为是首倡者钱学森先生关于思维科学体系的划分出了大问题,可以说在思维科学研究的战略指导方向上错的离谱,结果导致了今天中国思维科学界的困顿窘境,始终没有大的学术研究突破。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对思维科学体系的广义界定和狭义界定。

  1、广义思维科学体系的划分

  广义思维科学体系=思维软科学体系+思维硬科学体系

  思维软科学体系=思维方法学+思维教育学+思维社会学+思维语言学+思维政治学+思维经济学+思维军事学+思维艺术学+思维管理学+……

  思维硬科学体系=思维神经学+思维技术学+思维工程学+思维产品学+思维控制学+思维兵器学+思维物质化学+物质思维化学+思维网络学……

  注释1:思维科学的软硬二分,可以参照一般现代科学对软科学和硬科学的划分格式。

  由于任何学科都是由人建立的或者为人服务的,因此它们必然会和思维发生

  交集,因此它们都可以成为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这样思维科学

  就有了坚实的实用性载体。

  注释2:广义思维科学体系的具体子项是按照重要性的标准自由选择的。

  2、狭义思维科学体系的划分

  狭义思维科学体系=思维基础理论+思维实用理论+思维方法工具

  A、思维基础理论——思维科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总结界定。

  例如:思维是什么,思维的组成要素、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的普适性规律等

  B、思维实用理论——具有实用性的思维理论学说。

  例如:形式逻辑理论、辩证思维理论、创新思维理论、系统思维理论、横向思维理

  论、柔性思维理论等

  C、思维方法工具——具有可操作性的思维方法

  例如:归纳法、演绎法、矛盾转换法、头脑风暴法、结构思考法、六顶思考帽法、

  思维快想术、思维导图、SWOT分析法等。

  注释1:狭义思维科学体系是指纯粹的思维科学本身,如果把狭义思维科学体系视为一个系统的话,对它的研究就是专注于系统内在元素、联系、结构、功能的研究和理论建设。

  注释2:狭义思维科学体系的划分标准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道、法、术这三个层次划分的。

四、钱学森思维科学体系的失误

  “思维科学”这一概念是钱学森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并在中国科学界倡导研究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他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和方向规划,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失误。在这里我仅就钱学森先生对思维科学体系的规划发表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我个人认为钱老的一些错误观点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思维科学界。

  战略上的问题是不可能通过战术手段改变的,思维科学体系划分如果错了,那就意味着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战略指导下进行思维科学的研究,这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成果寥寥,让我们最终输掉这场竞赛,在思维科学的赛跑上再次落伍于西方。

  钱学森先生对思维科学体系的规划:

  一、钱学森对思维科学的三层次划分

  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

  思维科学的技术科学

  思维科学的工程技术

  钱学森先生把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简称之为思维学,他对思维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有两次界定:

  85年前后的提法:思维学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社会思维四部分。

  95年前后的提法:思维学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三部分。

  钱老对思维科学的三层次划分是没有问题的,主要失误出在思维学(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的划分方面:

  失误1:思维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去研究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这些具体思维形式,而应是界定思维科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方法,只有当一套公理化规则建成形后,思维科学的研究才有一个统一的“语言”平台,如果大家连“思维”是什么等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没有一套标准化的专业术语,就开始各说各话,那势必就变成了我的思维理论,你的思维理论,他的思维理论,争执不休,形不成体系。

  失误2: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属于思维实用理论的研究,在这个层面上的思维研究绝对不是只限于钱老的四分说或三分说,而是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如左脑思维、右脑思维、主观思维、客观思维等。从这个角度来讲,钱老所言的思维学内容不是真正的思维科学基础科学。

  失误3:钱老把思维学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三部分,是以实用性为立足点,先是把已经成熟的逻辑思维作为中心,而后谈及形象思维的研究,最后又推出创新思维的研究。这些内容显然不是基础科学的研究内容,而是实用科学的研究内容,最后即使有什么研究成果,也仅仅是一种实用性成果,从层次上来讲属于科学结论层面的成果,而不是科学原理层次的成果。前者就好像是电冰箱的发明,后者是电磁定律的发现,境界高下一望便知。如果我们在钱老规划的道路上刻苦钻研,可以断定无论怎么努力也难成大器,在思维科学领域创造不出里程碑式的成果。

  失误4:如果用公理化来表述,钱老的思维学=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

  从思维形式的角度讲:逻辑思维对应非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对应抽象思维

  创新思维对应模仿思维

  钱老的思维学划分似乎是各取一半,拼凑出来的体系。这就像对人的界定是:       人=女人+老人+工人。(人是由女人、老人、工人这三类构成的)

  二、钱学森对“现代科学”概念的划分:

  横剖面的划分  工程技术

  技术科学

  基础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纵剖面的划分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

  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

  数学科学···数学论

  系统科学···系统论

  思维科学···认识论

  人体科学···人体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失误1:把马克思为主义哲学放在现代科学体系的最高位置,它对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者思想的束缚作用要远远大于创新作用。

  失误2: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现代科学体系的最高位置,是一个天大的科学笑话,这就好像企业是由生产者、技术者、销售者、管理者这四部分人构成的,管理者居最高层。现在突然有一种新说法,企业是由生产者、技术者、销售者、韦尔奇这四部分构成。

  失误3:钱老对现代科学的纵剖面的划分让人不知所云,我请教如下:

  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孰轻孰重?(信息科学难道不能塞进这个体系吗?)

  自然科学与数学科学谁大谁小?(自然科学不包含数学科学吗?)

  人体科学与思维科学什么关系?(只要是重要的就能并列吗?)

  结束语:

  我个人对钱学森先生是非常崇敬的,老先生无论是在品德方面还是在学识方面都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令人吃惊的是他年近古稀仍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反省意识,不断开创一些新的科研领域,并随时修正调整自己的科研成果,这一点在中国科学界是罕见的。

  钱学森永远是我心中的大师。但我爱大师,更爱真理!

  (本文是与黄华献先生、吴伯天先生就钱学森思维科学体系是否正确进行头脑碰撞激荡的结果,在此深表感谢。